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歡迎大家分享。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1

從《活着》認識了餘華,於是,便慢慢地開始接觸他的作品。他習慣從社會最低層的人物寫起,通過樸實通俗的語言,映射出當時社會的現狀。對這個故事的結局在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猜測,突然有一種蒼涼的感覺從心底生起,很不希望往這個方向發展。一開始就已經沒有勇氣再看下去了。

主人公許三觀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他讀過多少書,在一種輕鬆的氛圍裏,他平穩的生活了幾十年。

賣血,給了他很多改變。第一次賣血,他終於結了婚。娶上了稱心如意的老婆。雖然,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有一段歷史,而且他也認為一樂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他用他的樂觀精神,度過了之後的十年平穩生活。

然而,隨着賣血的次數的增多。賣血的理由也越來越多。第二次賣血,他為了贖回別人拿走的東西。第三次,第四次。當賣血解決了許三觀一次次的現實問題後,他發現這是一個十分有用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他明知道,賣身也不能賣血。賣血就是賣命。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節制,到了最後,當賣血成為唯一的選擇,當賣血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時,許三觀已經將一切都拋至腦後了。在他的心目中,為了家庭、為了妻子、為了兒子,明知道賣血就像吸毒一樣的行為,可是不這樣,他還有別的選擇嗎?

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根龍,一個是阿方。根龍最後賣血死掉了。許三觀每次見到它們都是在賣血站。阿方的身體不好,再見面的的時候已經顯得很老了。他解釋是:“鄉下人顯老,要是城裏人,四十五歲看上去就像三十多歲。”再見根龍時,阿方已經賣血把身體“敗掉”了,根龍看着也很老了,而且樣子全變了。根龍説:“我們鄉下人辛苦,所以人顯的老。”在別人看來,許三觀的樣子也變了很多,可是許三觀自己和家人卻沒有發現。

結局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説是一個完美的結局。這多少讓我有些驚歎。但是我認為只有像讀者猜測的結局那樣,才會讓人受震撼。這個完美的結局多少衝淡了前面給我帶來的震撼。或許是為了迎合些什麼,又或許真的時代就是這樣的反映呢?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2

日有幸讀完了餘華先生的《許三觀賣血記》,自我感覺書中有一些詞語不適合青少年觀看,如果單獨拿到網上去發表,一些違禁詞會毀掉一本書的形象。建議大齡已婚人士觀看。

書中的主人公叫許三觀,一生賣了許多次血,每一次賣血都是補貼家用,最後當他老了想為自己賣一次血,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黃酒,可是醫院的血頭不肯要,還諷刺説他的血只適合刷漆用。

許三觀第一次賣血是為了娶媳婦,並且成功的娶到了油條西施許玉蘭。許玉蘭為許三觀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叫一樂、二樂、三樂。別人都説一樂不像許三觀,許三觀最終發現一樂的親爹是何小勇。

許三觀對一樂既愛又恨,多次趕他出門讓他去找自己親爹過去,可是最後為了他又去賣血。有次許三觀賣完血帶着一家人去勝利飯店吃麪條,唯獨不帶一樂。一樂去找親爹,親爹不認,因為吃不上面條便哭着走在街上,最後又是許三觀帶他去吃了麪條。

文中的人們經歷着饑荒、鍋碗瓢盆糧食上交一塊吃大鍋飯、城市知青下農村……鬧饑荒的時候許三觀便讓大家閉上眼睛,用語言給每個人做一道想吃的.菜,並讓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許三觀賣完血之後一定會到勝利飯店吃頓好的,也是文中多次出現的最感人的一句話或是一幅場景: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給我温一温。

文章還有一些美好的句子摘抄了下來。

我用嘴給你們每人炒一道菜,你們就用耳朵聽着吃了,你們別用嘴,用嘴連個屁都吃不到,都把耳朵豎起來,我馬上就要炒菜了。

夾一片放到嘴裏一咬,味道是,肥的是肥而不膩,瘦的是絲絲飽滿。

豬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後放到一隻碗裏,放上一些鹽,放上生粉,生粉讓豬肝鮮嫩,再放上半盅黃酒,黃酒讓豬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葱絲,等鍋裏油一冒煙,把豬肝倒進鍋裏,炒一下,炒兩下,炒三下,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他一個人在桌前坐下來,將那個還熱着的紅薯放在桌上,開始小心翼翼地剝下紅薯的皮,他看到剝開皮以後,裏面是橙黃一片,就像陽光一樣。他聞到了來自紅薯熱烈的香味,而且在香味裏就已經洋溢出了甜的滋味。他咬了一口,香和甜立刻沾滿了他的嘴。

之後他繼續坐在那裏,讓舌頭在嘴裏捲來捲去,使殘留在嘴中的紅薯繼續着最後的香甜,直到嘴裏都是口水。他知道紅薯已經吃完了,可是他還想吃,他就去看剛才剝下來的紅薯皮,他拿起一塊放到嘴裏,在焦糊裏他仍然吃到了香甜,於是他把紅薯的皮也全吃了下去。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3

《許三觀賣血記》一書顧名思義是圍繞賣血而展開的一系列事件。作者餘華以五六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許三觀的繁瑣的一生。這一生中,有喜悦、有磨難、有傷感也有無奈。正是這平凡的事件讓我瞭解了父母一輩的不容易與對孩子無私的愛。

故事開始於許三觀遇見根龍和阿方後而走上人生中的第一次賣血。他把第一次賣的血的35元娶了許玉蘭,而這過程簡單卻令我覺得心酸又很現實。俗語言:身體髮膚授之父母。又何況是自己的血呢?許三觀的行為無不體現當時時代背景的蕭條,人們為了生存的無奈。21世紀的今天,又何嘗不是被物質牽連呢?在許三觀時代是35元,在今天卻是房子和車子!許三觀遇到的苦難跟我們現實生活中所遇的苦難在性質上別無兩樣,同樣有生活的`壓迫,同樣有病痛的災害。

故事高潮部分,也是最令我感動的部分。許三觀有三個兒子,當他知道大兒子一樂不是自己親生的時候,這件事讓許三觀痛苦而又糾結。因為一樂是許三觀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到頭來卻幫別人養兒子的烏龜。但是當一樂出事的時候,許三觀又不惜生命一路賣血來挽救。天下父母都一樣,寧願自己受傷而不願意孩子吃苦。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生病的日子,爸媽又是有多擔心,多心急!只是一個小小感冒發燒,他們一晚上卻睡不安,三番兩次跑我房間。

到故事的結尾,許三觀老了之後,生活漸安,終於想為自己賣一次血了,卻被告知再也不能賣血去吃雄黃酒和二兩豬肝兒後大哭於街頭時被三個兒子們嫌棄丟臉這一幕時。突然發現自己和他三個兒子一樣,都是不瞭解父母到底在想些什麼、需要什麼。其實他們不缺錢,缺少的是我們的陪伴與瞭解。年少時父母陪了我們上輩子,年老時也讓我們陪他們下輩子吧!

《許三觀賣血記》一書中,我看到了父母那輩生活的心酸。那個時代的人活得很苦、很心酸,吃不飽、穿不暖,對於我來説這些是很難感受到的。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們這一代人應該要懂得珍惜,活在一個這麼美好的時代,有足夠的飯給你吃,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好、醫療設備先進。父親那輩很少吃飯,經常喝稀粥或者番薯。有時甚至連番薯都沒得吃,只得把剩下的番薯皮給吃了。所以他們很珍惜食物,常常警戒我們不能浪費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我也看到了許三觀精神。那種剛強、堅毅不拔、與不公命運做鬥爭的頑強毅力。他”堅毅地生存,固執地活着”.從他的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你所面對的境遇是多麼的糟糕,你也要繼續生存下去,也要活出自己!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4

這是一個為生存而不斷賣血的人的故事。

在他身上,無不閃着令人敬佩的光。讀完全書,主題很明確,那個時代艱苦的生活對人們的逼迫,導致無數人被餓死,而面對生活絕境極力求生,很多人去賣血,其中就有主人公——許三觀。

他為了賺錢,去賣血;他為了娶妻,去賣血;他為了買傢俱,去賣血;他為了還債,去賣血……

在書中,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在第十九章,災荒年景,糧食十分緊缺,許多人被餓死。“到城裏要飯的人越來越多,許三觀和許玉蘭這才真正覺得荒年已經來了。每天早晨打開屋門,就會看到巷子裏睡着要飯的人,而且每天看到的面孔都不一樣,那些面孔也是越來越瘦。”在這饑荒年,全家天天吃玉米稀粥,三個小孩越來越瘦。”生日第二天,許三觀掰着手指數了數,一家人,已經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他就對自己説:我要去賣血了,我要讓家裏的人吃上一頓好飯菜。

飢餓所帶來的不僅是對肉體的吞噬,更多的是對精神上的折磨。在饑荒面前,主人公仍不屈服,恰恰相反,他在哀傷、悲憤後學着站起來面對現實。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章。這時一樂肝炎重病住院,需要大量資金,於是許三觀付出一切代價——甚至不惜生命,一路賣血賣到上海。“一個戴口罩的護士,在許三觀的胳膊上抽出四百毫升的血以後,看到許三觀搖晃着站起來,他剛剛站直就倒在了地上……”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寄託了希望,搭上了性命,由此可以看出一個父親的.偉大和他那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無與倫比的父愛,更多的是為求繼續生存表現出來的頑強意志。

許三觀的人物形象代表了當時許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羣眾,全書表達了餘華對當時中國底層老百姓的同情。許三觀有着剛強、堅毅不拔、與不公的命運作抗爭的頑強意志和為家庭負責任的高尚品質。他“堅毅地生存,固執地活着”。從他的身上無數處的閃光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你所面對的境遇是多麼的糟糕,你也要繼續生存下去。來到這世上是上帝給予你的福份,雖然每一個人的歸宿都是大地母親的懷抱,但你要好好歸劃你這場生存遊戲,昇華你存在的意義,那麼你,將會成為星空中獨一無二地閃着光的星。

許三觀賣血記讀後感 5

讀完了這篇中篇小説我感覺滿足極了,餘華的作品《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比較出名,而後者又是他的代表作。總的感覺是富有真情,餘華也説賣血的故事有很多,而這篇只不過是其中一篇而已,但這一篇絕對是相當不錯的。故事中我清晰記得的是許三觀賣了11次血,而後5次是因為兒子一樂病了急需用錢,一個月之內連續賣了5次,聽之令人害怕,但是這是這個淳樸的賣血人,通過賣血使家庭一次又一次地走出了艱難。

那麼我們從第一次賣血開始,那時的許三觀還是個毛頭小夥,20歲的樣子,跟着村裏的根龍和阿方去縣城賣血,一路上喝着水(喝很多水能使血變淡的謬論,結果一人喝了8大碗),還帶着給李血頭的好處,就這樣憋着尿賣了兩大碗血(400毫升),一人得35元,我感覺這35元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也就是這筆錢讓許三觀娶到了老婆。也許就是因為得了好處,使許三觀在很多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總想到以賣血來救急。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就是每賣完一次血之後,去勝利飯店,敲着桌子喊一份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要温一温。

文章濃墨重彩敍述的是許三觀與許一樂的父子情節,由於一樂長得越來越像許三觀老婆許玉蘭未出嫁時的相好何小勇,加上鄰居們的風言風語,許三觀也開始認為自己不是這孩子的`親爹,在困難時期許三觀賣了一次血,讓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二樂和三樂,自己和老婆去飯店吃了麪條,唯獨讓一樂拿了5毛錢買了紅薯,這下一樂不幹了,獨自一人走遠了,結果家裏人擔心了半天,許三觀也急了,那天晚上一樂最終還是回來了。第二天一樂説要去任何小勇當親爹,結果被拎到了巷口上,許三觀見者一樂被欺負,於是把一樂拉回,還帶他去飯店吃麪條,説就是他的親爹。當然在給何小勇喊魂的一幕中,一樂又給許三觀賺了很多面子。

小説的矛盾就是許三觀與一樂可能非親生關係的父子關係,而怪就怪在這一樂長得越來越像何小勇,而許玉蘭確實與何小勇有過一段風流史。矛盾之下,突出的是主人公許三觀那作為父親的奉獻精神,這正是廣大農民和工人所擁有的本質,是人心為善的見證。平民文學能夠見真情,而這正是能打動人心的,以前總是認為辭藻華麗的才是很棒的,現在發現其實是那些最本質的東西才有意義,傾注內心的情感才最重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og7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