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易經的讀後感

易經的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易經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易經的讀後感

易經的讀後感1

難得放一天假,照舊在書城中度過。

本來我的興趣,比較側重於小説和散文,偶爾也涉足詩詞歌賦和雜文,最不願意碰觸到的是古文,感覺既深奧又乏味,所以每每略過,甚至唯恐避之不及。

但不可否認,中國的古文,大多是智者寫下的奇書,在文字堆砌之間,往往埋藏着某些博大精深的奧祕,或涉及人生哲理,或涉及歷史文化,或涉及宇宙萬物等等。有意避之,只能説明自己知識層面和文化底藴太淺,領悟不了這些歷經千年考驗又必將繼續存在的智慧叢書。

譬如説,各種經卷和佛典,各個時期的史記,各方面的文學藝術作品等等,難以概括,一輩子也研究不完。説句題外話,曾經有過一段否定自己祖宗的歷史和文化事件發生在華夏大地,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晦澀難懂的古文,其實凝聚了各個歷史時期最具智慧又賢能的人的精神文明,堪稱為各領域的藝術瑰寶,本質上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又都代表着不同類型的最高成就——誠然,也會有某些方面的陳詞濫調,但效果也是因人而異,古板之人學後自然迂腐,精明之人學後自然通達。假如硬是要一概而論,統統否定古人留下的智慧,進而動搖民族文化的根基,只能彰顯其不懷好意,歷史也已經印證了這一點,最終還是要撥亂反正。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概而論地以為能夠留下來的`都是好的東西,有的只是由於人的劣根性所吸引的糟粕,需要各人去甄辨,自己去領悟,當然,最好是遵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可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把時間用在哪方面,都將必有所收穫。

説了那麼多的綜合性論述之後,回到主題上來。在半天的時間裏,我本打算繼續挑幾本小説來讀,並想在世界名著中選擇能夠影響和開導自己的書,但走在古典類型的書櫃前卻突然止步了,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一種緣,我看着那些既有古言文體又有新人所註解的文本,慢慢消減了去翻閲小説的慾望,先是挑了本《金剛經》,再是《道德經》,最後是《易經》。就那樣子站在書櫃前,一站就是四個多小時,一本書放下,另一本書又拿起,時間就在翻閲和思索間不經意地過去了。

粗略一看,不難發現,單就這三本書來説,都是通天徹地的奇書,其內涵不是隻言片語所能描述的,有多少感悟也只有在心中才能明瞭,但可以確定的是,三本書都達到了最高層面的東西,可以歸納於藝術了,共同點也是修身養性,即“心誠不起妄念”為第一要點。

佛與道的理念相通,我在發表東南早報《道可道,非常道》的文章中,已有論述,在此不再多言,用餘下的篇幅來談談我所理解和領悟到的《易經》,需要強調的是,不可能全面,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和境界。

《易經》在開篇,就標註,學此書,需要心正不邪方可利用。其中內含就包括此書破解了天地奧祕,是大智慧的書,不可用在不義之事上面。粗略讀之,也確實。倉頡造字,讓人通曉萬物,其中的字固然各有其意,深藏天機,然而《易經》用其字,更是系統性地破解了宇宙萬物的奧祕,涉及了天地人的繁衍生息和興衰交替。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太極八卦,前世今生。可以推演,不能改變,重在修行,應當:以善為根本,以道為理念,以德為行動,以信為前提。

縱觀世界各地,每當發生某種災難性事件,都是缺失了其中的某些因素所導致的結果。譬如,政府若無道,自然喪失了善,也無從談德,言而無信導致公信力極差;由此,民眾自然要遭殃。同樣的理念,又譬如,民眾若無道,便喪失了善,也無從談德,言而無信導致橫行無忌的只有謊言;由此,整個社會要遭殃。

再次迴歸到主題中。五行相生相剋,代表世間萬物,既能繁衍,又有天敵,才能世代交替,周而復始,無窮無盡。雖説此是天理循環,但是,人在觸類旁通之時,學會避其害而用其利,自然是對自己有益的。當然,對於此種前瞻性的預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重在修行,有助於逢凶化吉,而若真是天命,則不可違。

説完五行説陰陽。陰陽代表雌雄,無雌或無雄,則不生;因此,兩者需要平衡,延伸開來,天地萬物,皆是這個道理。而所謂物極必反,除了説明循環往復不可阻擋之外,再有就是強調需要平衡。所以,舉例而言,現在的華夏,男多女少,正是當初的重男輕女和計劃生育相疊加的必然結果。正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就是這樣的意思。

而太極八卦,則用形式涵蓋了這些內容,具體化,讓後人可以在推演中知曉前世今生,來自何處,將去何方?

最後才是神學,表明在解析和洞察其中奧祕之時,頭上三尺還有更高層次的神明在主導,不可為非作歹!

另外,我學了半天的占卜推算法,當然是不好在這裏仔細説明的,權當是一種參考性質的娛樂吧!

易經的讀後感2

當電子書取代了紙質書籍,當淺閲讀充斥社會,不禁感歎:經典,你在何方?其實,經典常在,只是知音覓矣。暑假時,我品讀了羣經之首——《周易》,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甚為經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所在,因此,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書中説道: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應像天一樣,不斷運行,不斷努力,發憤圖強。經過一番思考,不禁發問:君子是不是隻需不斷努力就能成功?我以為不一定。在我看來,這句話應該是“天健行,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斷運行,君子通過順應這種規律,根據環境與自身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是自己變得強壯,生生不息。《逍遙傳》中也提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人生於天地間,應順天而行,遵循事物的正確規律和方法,而不是隻讓君子埋頭苦幹,不鬆幹勁。在我身邊,不發努力刻苦之人,卻為何有些成績普普通通?愛因斯坦説過:“成功=艱苦勞動十正確方法+少説空話”他們缺少正確的方法而埋頭蠻幹,沒有遵循客觀規律,才會如此。所以説,君子不僅要努力刻苦,還需順應天道,才能使之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應效仿它來增厚美德,客載萬物。古德之心,泱泱中華之傳統。仁、義、禮、智、信五德修身,方可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孔子“志士仁人,無求生意害人,有殺身以成仁”的德之師;義之忠,成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德之將;禮之謙,成孔融“三歲讓梨,尊長尚禮”的德之賢;智之慧,成孔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德之臣;信之守,成季布“一諾千金,千金難買”的德之志。道德之心,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對道德的關注和討論,是一個民族的道德自覺。如今,道德失範現象層出不窮。最令國人尷尬的是老人倒地無人扶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消失不見,但深入觀察,是因為“助人為禍”導致好人難做,不禁發笑: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還有像廣場舞的音樂聲變成了擾民聲,共享單車亂象跌出,更有為制止“中國式過馬路”而在街道安裝了智能過街的交通閘門,看到這裏,我認為這些道德陋習應從思想意識上糾正,而不是靠不必要的科技產物來進行約束。老子説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真正有道者,其德行是自覺主動的,出於自然,所以表面上沒有“德”的痕跡,而那些被動的,刻意地去做已不是有道德的表現,這種道德已經變質了。現代的物質文明,呼喚着道德精神的指引。“不義富且貴,於我與浮雲。”社會競爭,不應該忘記我們身體裏應該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為師者,以袁文婷為標,傳道授業,德誨桃李;為官者,以沈浩為標,廉政愛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商者,以海爾為標,先義後利,商場競爭不忘道德操守。為國者,更應該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規範法律法規,弘揚傳統美德。日本地震,我們以德報怨,積極的救援,才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道德風範。

品讀經典,我讀懂了自強不息,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見義勇為,不避艱險。”面對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根據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當代的君子們要不斷為社會輸送正能量。讀懂了厚德載物,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面對各種現實問題,當代的君子們肩負着提高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責任,讓人們的生存環境更加美好。不僅是個人,社會中也需要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國家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富強民主。如此,才能啟道德之心,重振尚德之邦,展華夏雄。

品讀經典,含英咀華,你會發現,經典的力量,從未遠去。

浩為標,廉政愛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商者,以海爾為標,先義後利,商場競爭不忘道德操守。為國者,更應該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規範法律法規,弘揚傳統美德。日本地震,我們以德報怨,積極的救援,才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道德風範。

品讀經典,我讀懂了自強不息,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見義勇為,不避艱險。”面對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根據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當代的君子們要不斷為社會輸送正能量。讀懂了厚德載物,正如梁啟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面對各種現實問題,當代的君子們肩負着提高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責任,讓人們的生存環境更加美好。不僅是個人,社會中也需要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國家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富強民主。如此,才能啟道德之心,重振尚德之邦,展華夏雄。

品讀經典,含英咀華,你會發現,經典的力量,從未遠去。

易經的讀後感3

在讀到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説以前我對易經的理解停留在大多數人的程度,總是將易經與算命的半仙形象聯繫在一起——頭頂瓜皮帽,鼻樑上架一副小圓墨鏡,高顴骨,八字鬍,滿臉滄桑與猥瑣,拉着主顧的手飛沫子,想憑自己三寸不爛舌掙點餬口之資。

拜讀南老師大作以後我對易經的理解稍有增加,這點理解連皮毛都談不上,但也算是為我自己掃盲了,讓我以前的觀點發生了變化。

懂易經確實有預測未來之功效,甚至這也是一些人接觸易經的目的,但是我感覺易經之預測並不是以前想象中的那樣能夠預測出某月某日我能在那條街上撿到錢,易經預測的並不主要是一件具體的事,而是預見事情的走向,預測形勢的發展。有人對搞易經的人矯情,讓算命的説自己接下來將會邁哪條腿,這其實是不瞭解易經的人的做法。打個比方,民諺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之説,説見到早霞那麼這幾天有可能颳風下雨,最好不出門,看到晚霞那麼接下來一連幾天可能都是晴天,可以出遠門。這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積累下來的經驗,這條諺語教我們通過觀察天空預測天氣,這就是看“勢”,不一定出了朝霞就一定有雨,但是我們並不能就説這條諺語是假的不科學的,知道這條民諺的人看到朝霞還是會做好防雨的準備。同樣地,一個人通過自己瞭解的周易的知識預測接下來幾天可能會有災禍發生,那麼他可能會有針對性地做準備,防患於未然。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説易經就是偽科學,但是算硬幣丟下來那面朝上之類的事易經的能量大概還是達不到。

説到這裏有個易經真偽性的討論,易經被一些人斥為封建迷信,有些人又過度迷信,什麼事都要先算一算再行動。我自己還是相信周易這個東西不偽,但也不必要什麼都算。姑且不論是不是什麼事情都能算得精準,即使精準,“洞察淵魚者不祥”,知道太多太細終歸不是件好事。對未來走勢有個模模糊糊的大概判斷就可以了,那樣的日子過起來也有意思些。

我們説易經一般就是周易,但是追根溯源易經起源於很早的一個年代,甚至南老爺子還在書裏説易經可能是史前文明的產物。伏羲時有連山易,黃帝時有歸藏易,文王時期才出的周易,後人的註解使得周易漸漸複雜豐富起來,但是實際上週易的本質是一本無字天書,該天書揭示宇宙中一切規律。幾千年來,把玩、研究易的人數不勝數,不乏博古通今之天人、見微知著之鬼傑,確從未有人膽敢聲稱自己已經參透了易,能明明白白向世人公佈自己的所有發現。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幾個人能看懂,但是他的後半生卻困於同一場論而不得脱身,愛因斯坦算是全人類中幾代才能出一個的傑出人物,只是想在物理方面抽象出一個總結性的東西都如此困難,假如坦爺真的成功了,那麼極有可能是個極為簡潔但是極難理解的東西。易包羅萬象,幾千年來沒人能真正參透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從這個角度,我們也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説易經不真。

早期的哲學家都有一種解釋萬物最基本構成的衝動。古希臘是個出哲人的地方,出現了一大批牛逼閃閃的哲學家。其中有些人就對萬物的最基本構成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泰勒斯認為萬物皆水;阿那克西美尼宣稱氣是萬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皆火……現在我們知道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分子下有原子,原子下有夸克……雖然古希臘先哲們的猜想是錯誤的,但是思考的方向卻是值得讚美的。在今天我們不會採取他們的觀點,卻仍然稱道他們的智慧。那麼反過來看中國的先哲呢?我們的祖先用了一種很有智慧的解釋,反正在我看來超過了一切他國先哲的解釋,我們的祖先説萬物是由陰陽構成的——超越了物質的層面,上升了一個高度,而且到現在我們也不會去推翻它,因為這個觀點超越了今人與古人在科學上的差距。單憑這一點也足夠我們自豪的了,這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易這個東西不會簡單,很有可能是經得起時間推移的.考驗的。

另外,從易中我們可以得到的人生啟示比用易來算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益處。我們説的錯綜複雜、潛龍勿用、自強不息等詞都來源於易,易提出的概念已經成功穿越了幾千年,貫穿了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正因如此,讀易的人更加會從“變”的角度看問題,更知道水往哪流風往哪吹,解讀卦象要聯繫時機和環境,其實最後的解讀內容更多依靠的是解讀者自身的分析能力和人生閲歷,所以有人不讀易但是也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正確的預判。同時,易是羣經之首,中國文化很大一部分出自諸子百家,諸子百家中不乏有人受易的引導與影響。掌握了易,我們就掌握了中華文化的源頭,可以更深刻理解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所謂“規矩”,就能向“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發展,試想孔夫子七十歲才到的境界,我們若是能早些達到,那麼我們會是怎樣的一個水平?而且越是上層的精英人羣,就越是懂得規矩二字的重要性,我們可以“以正合以奇勝”,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時刻不能忘記什麼是底線,時時刻刻都要遵守哪些真正的規矩。

我相信易帶給我們的是一個玄妙不可言的世界,來豆瓣抒發一下心中的驚奇,貽笑大方,不知所言。

易經的讀後感4

想必80後的人都對這種題材的文章有着充分的認識和深刻的體會,他們在國小和中學時代最常寫,最頭疼,最痛恨的一種文章。説實話,以前寫讀後感都是被逼的,但這次是自發的,由衷的想寫點東西。

為什麼要寫讀後感呢?因為看了一本書,有些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是對一本書的理解,或者對一些觀點和事件的解讀和看法。書是死的,要講的事情都在裏面,但讀書的人各有不同,我認為世界上最難懂的書是《莊子》,只舉例子,完全不講道理,因此1000個人的腦子裏有1000種解釋。我想以後我的空間裏多一些這樣的文章比較好,一是支持獨立思考;二來,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個交流的平台;三是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一個人是有侷限性的,多接觸事物,去糟粕留精華是有好處的。我想,分享一些智慧,交流一些理念,達到明理的目的,不是比轉載一些類似於“20xx年十大最囧的事”,或者記流水帳的文章要好很多嗎?總之一句話,各有所愛,各取所需,不喜慎入。

廢話説到這,先來談談讀書,本來《易經的奧祕》央視10套“百家講壇”的系列節目,某天“不慎”換台瞅了一眼,就這樣一直看完了,沒看的還要在網上補,後來又買了這本書。題目用了“淺談”這兩個字,實際上書已經反反覆覆讀了好多遍了,有時先翻翻目錄,覺得哪一章有意思就翻出來看。為什麼要反覆看呢?首先是信息量比較多,有的內容看過就忘了;其次是作者在講道理的時候有些推理過程由於時間的限制而省略掉了,因此需要反覆推敲。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去網上下載視頻,而要去買本書回來讀的原因。説實話我痛恨讀書,喜歡直觀的東西,多省事啊,不費腦子,但哲學這玩意不“參”是不行的。視頻固然好,一句話説完即逝,當你還在回味它的道理時,別人早都講到下一個意思上去了。而書則不然,想停就停,想讀就讀,隨心所欲,給你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這可能就是讀書的樂趣所在。

説説《易經》,作者認為《易經》揭開宇宙一切一切事物的密碼,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它。不論你懂不懂易經,你都會不由自主的按照易經的道理去做,因為它是大自然的法則。因此,《易經》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一般的知識。我認為講的確實有點懸,但可以接受,不至於是萬事萬物的密碼,而起碼是中國人行事的法則,是中國人的智慧。這裏必須做下解釋,知識和智慧的區別在於,知識是隨着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發生變化的,比如人們發現了中子,電子,質子,認為它們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不能再分,這些都是知識。但隨着科學的發展,人們又發現了夸克,那麼這個知識就被更新了。但智慧是恆古不變的道理,是事物發展的本質,無論外部的現象怎麼變,這個本質是不會變的。比如是人都會死亡,自從人類出現至今5000年無一例外,我想以後也不會例外。因此《易經》告訴人們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想在中國從好事,做好人,就必須學習《易經》。它是永不過時的,只不過不同時代的人們需要根據社會的現狀去理解它,這個“時”是很重要的,這也正是《易經》的重要思想之一。

《易經》本沒有深淺之分,而是悟道之人各有高低罷了。古書都是這樣,很難有準確的解釋,而作者理解的《易經》的道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即不學術氣(摳文字,多論證,脱離現實意義),水平又很高,把《易經》解釋的通俗易懂,又內涵深刻,真是古為今用的好例子。為什麼説作者的.水平高呢?這得從作者曾仕強的背景説起。首先他是管理哲學專業畢業,而且有着豐富的留學背景(美國讀的碩士,英國讀的博士),可以説他了解中西方文化。這點在他的書中體現的很到位,一説中國人怎麼怎麼樣就一針見血的切中要害。他經常拿中國人和西方人做比較,能夠發現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差異,通過總結這些差異得出結論。可以説他比專門研究中國人的中國人更瞭解中國人,經常照鏡子的人看不出醜,經常看別人的人才明白什麼叫美,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易經》的道理被他從觀察中國人的行為當中描述的相當準確。其次,我推斷他的《易經》啟蒙受到了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影響。南老的《白話易經》我也瞅過兩眼,比較學術化,但水平是相當高的。曾先生學得南老的精髓,就連行文用字都偶爾體現出南老的風格,也算是師出名門。最後,他是管理哲學科班出身,把《易經》賦予哲學化思想而為民所用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因此對於這項工作而言他是相當專業的。

《易經的奧祕》這本書主要還是偏重於管理方面的思考,對《易經》的解讀也側重於功名利祿的仕途之道,而對家庭,子女教育等問題,只用了一個章節的篇幅去介紹,實在不能説的很全面。另外,有些解釋其實很牽強附會,不過也無傷大雅,不至於威脅到他核心的思想。因此,我想讀書的目的還是在拋磚引玉,通過這本書傳達理解《易經》的一種思路,而最後悟道的工作還是要親自去讀《易經》原文,至於能有多少收穫,全憑個人的慧根和修為了。

標籤: 讀後感 易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ddy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