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好的老師》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

我常常思考“做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翻閲了許多書籍,直到近期讀了李鎮西老師撰寫的《做最好的老師》,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書中説到“每一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奮的;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戰勝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

那麼,如何做一名好老師呢?答案很簡單。首先,要擁有一顆關愛幼兒的心。一個受幼兒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關愛幼兒就要走進幼兒的世界,與幼兒做朋友,讓我們俯下身去張開雙臂給幼兒一個愛的抱抱,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注他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走進幼兒的心裏,與幼兒心與心的溝通、交流。

當然,僅僅擁有愛心是不夠的,優秀的老師還要擁有耐心和責任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幼兒對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反反覆覆、不厭其煩的去引導。例如,我們培養幼兒見到老師要問好、不隨地丟垃圾、上課發言要舉手、要幫助其他小朋友等,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對幼兒來説是一個反覆訓練、積累並形成思維慣性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養成需要老師反反覆覆的耐心引導。除此之外,老師還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當每一位家長放心的將幼兒交到我們手上,無論是在教育教學還是生活的照顧上,我們都需要對幼兒的人身安全、衣食飽暖、甚至是每天的心情負責。幼兒教育是一項非常細膩又極其瑣碎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危及幼兒的人身健康。因此,教師應時刻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排除煩惱、如何識別危險,讓幼兒在一個愉悦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安全的成長。

總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用我們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名幼兒心中優秀的好老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2

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要和別人競爭、合作。但是,在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後,卻存在着一種美德。

我在第五本《意林》上讀到了一篇文章,叫“動物的‘職場美德’”。裏面講述了三個動物界的小故事。第一個故事講的是一隻鷹,發現了食物,自己不吃,而是把同伴們叫過來,讓它們吃。第二個故事是講獵豹在追殺羚羊的時候,為了抓到羚羊,獵豹們在道路非常狹窄的山路上,給別的同伴讓路或是坐山觀鬥。經過研究發現,獵豹這樣做是因為在狹窄的山路上,如果在一條路上同時出現兩隻獵豹,其中的一隻很可能因為失足而跌下山谷。第三個故事是講獅子在爭搶王位的時候,經常會發生鬥爭,如果失敗者像勝利者認輸,那麼勝利者就不會將失敗者置於死地。

這三個小故事中都有着一個道理。先説説第一個小故事的主角吧!鷹是肉食動物,一般是看見了肉就想吃,在肉的誘惑力下,那隻鷹竟然能為了同伴和自己一點兒也不吃。鷹是一個很無私的集體主義者,這就像我們小組合作一樣,應該懂得謙讓,個人的成績、成功都應該讓團隊一起分享,這樣的話這個團隊將會變得非常優秀。

第二個故事中獵豹也是一個團體,為了讓這個團體不會忍飢挨餓,所有的獵豹都會給別人讓路,我們也應該這樣,適時的給別人讓路,有時候你給別人讓了路,不僅會讓別人非常感激你,也是在給你以後的人生鋪路,我們要學會謙讓,這真的很重要。

第三個小故事中的獅子很像我們現代生活中的競爭對手,在雙方發生衝突的時候,勝利的一方其實沒有必要置對手於死地,這樣不僅會害了你,還會使你以後少一個人幫助你,雖然他跟你有過沖突,但是也説不定他以後會幫助你,這真的很沒必要,雖然你們是競爭對手,但是也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

團結合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想成功,絕對少不了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以後長大了,參加了工作,在職場當中,跟同事們合作那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所以從小我們就要學會團結合作。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3

在讀過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後,受益匪淺,摘抄一部分,自己享受也和朋友有共同語言的朋友享受。

“喜歡孩子”和“愛學生”當然有聯繫,但不完全是一回事兒——前者更多的是一種天然的感情傾向,和品德沒有多大關係;而後者雖然也屬於一種感情,但更藴含着一種教育者的責任,他與師德有直接關係。還可以從另一角度推敲這二者的區別:“喜歡孩子”可能是憑個人的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愛學生”則意味着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善待這類學生的缺點,包括寬容他對教師的“大不敬”!——摘自《愧在初為人師》

有些老師總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現的“高深莫測”、“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從中體驗着自己的“尊嚴”。其實,這不是尊嚴,只是威嚴。……老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情感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目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她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樣,我們便把自己尊嚴的豐碑建立在了學生的心中!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摘自《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

基礎教育界近來流行一句話:“蹲下來和孩子説話。”這對於過去教師偉岸的站在講台上俯視學生無疑是一個進步。但我理解這句話中“ 蹲下來”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體的蹲下”,而是“心靈的蹲下”,即教師要在心靈深處平視學生。這裏需要説明的是,所謂“蹲下去和孩子説話”,不應該被視為一種“更高境界的師德”——如果“蹲下去”純粹成為了一種姿態,那説明教師的心並沒有“蹲下去”,所謂肢體的“蹲下去”不過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已,骨子裏還是把自己看得比學生高。——摘自《在平等中培養平等》

教育,不能以任何神聖的理由剝奪孩子的童年;這話反過來就是説,教育,應該把童年還給童年。……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4

在閲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潛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夠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這天的李鎮西與昨日的李鎮西相比――我這天備課是不是比昨日更認真,我這天上課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這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誠懇,我這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機智,這天我組織班羣眾活動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這天幫忙後進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細心,我這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豐富,我這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這天我應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推薦或意見是不是比昨日更虛心,我這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靜……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遺憾,但每一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我是為誰而工作為同事的好評嗎為校長的表揚嗎為獎金嗎為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説當然也重要,但如果這些與學生的評價產生了衝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於學生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就應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學生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能夠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能夠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能夠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能夠最樂觀……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5

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後,感觸頗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將他多年的教育體會分門別類地做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幾十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做最好的老師》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做最好的老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

(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

(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於懷着“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老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像李鎮西老師那樣,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6

假期裏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7

人的理想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地變化,免不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的時候在課堂上聽着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授,心想:老師這麼偉大,懂得這麼多,將來我也要做一名知識淵博的好老師。漸漸地懂事以後,明白了老師其實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沒有那麼威風,於是就對別人説:“我這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做老師。”説的時候還特別堅決,生怕別人不信。再後來,屈從於現實的社會隨波逐流。很多人都説教師是個鐵飯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當一名老師是最好的了。

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師的路上擠破了頭,於是我也加入了這隻雄壯的隊伍中去了。同時,當我瞭解到我以前的老師常常趁着各種假期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心中豔羨不已,心想,這樣的生活多麼自在瀟灑,只要我成為老師,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這個崗位,才知事實並非如此,生活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不知不覺踏上工作崗位三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時而為了學生的調皮跳腳不已,時而為了孩子的天真充滿驚喜,時而為了工作的難題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時而為了家長理解的笑容滿心歡喜。雖然我是一個新人,依然是雄心壯志,心想着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着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怎樣做一個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周圍的人都認可你?這似乎是一個難題。直到有幸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個謎題才漸漸被解開。

並不是你認認真真的備課上課了你才是好老師,也並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你才是好老師,真正的老師是教書育人,而我們往往只做到了教書,而忽略了育人,説到底我們頂多算是一個還算稱職的教書匠,卻不是一個好老師。

很喜歡其中的一段話,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

李鎮西老師的書,可以説百讀不厭。《做最好的老師》更使我受益匪淺。雖然它不能真的像一盞明燈,總在迷茫的時候點亮希望,但細細讀來,它卻出事我對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認識,解答了我困惑很久的問題——怎樣做才算是好老師。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冠軍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這也身份中做到最好。作為一名教師,努力幫助那些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精心備課,希望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時細緻地批改、輔導,希望每個孩子的數學成績能不斷提高;我嚴格要求學生,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我想法設法養學生的創造力……總是我進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名稱職、合格、負責的老師,希望做一名好老師,讓學生喜歡自己。的確,我的付出受到很多學生的尊敬,但是總有些學生不買賬,常常有學生因“太嚴”而對老師心存敵意。我一直在想:是自己做的還不夠?讀了李老師《做最好的老師》,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是不夠,而是對於有些孩子,可能我努力的方向不對。

李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作為教師,我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

是啊,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我們追求的不是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而是讓這羣長相各異性格萬千的活生生的孩子個個都能健康地成長。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僅做學生的老師,更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這這樣才能贏得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贏得了學生的尊重。

不斷品讀《做最好的老師》,我一再提醒自己:用愛心温暖童心,做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9

讀書是我的一大愛好,也是一種休閒。在閒暇之餘,總喜歡挑幾本書來慢慢品味,用課餘之時,我認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從中讓我感觸頗深。讀完《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我才深知,原來我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是多麼的浮淺,對"教育"一詞只是表面的感知。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原來教育中需要"愛",而且是一種令人羨慕的愛。

在這本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令人激動的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每一位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感受到了教育。通過讀這本書,做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思:"教書育人"的本質為何意?怎樣做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針對這兩個問題,從這本書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1。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許學生説"不"。

每位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嚴為主,學生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齡雖小,有時也有他們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説"不",不贊成,不去做,而做為教師的我們,往往一權專政。

2。怎樣做才是真正的瞭解學生,認識學生?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善於聆聽學生的心聲。

對學生的瞭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瞭解,而最為重要的是對他們內心世界的瞭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親人,他願意把自己的祕密告訴你,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才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心靈的橋樑,這樣才能讓他們快樂、茁壯成長!

3。在教育中體現"愛"、奉獻"愛"

愛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行動,只有你付出了、奉獻了,學生會真實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温暖的話語,簡單的問候,或一次心靈的交流,學生都會銘記在心,倍受感動,"愛"需要用具體的行動來表達,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獻!

教育需要愛,愛要體現在教育中,有愛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

這學期我閲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感觸很深。其中一篇吧童年還給童年,印象非常的深刻。

為了創造優質的幼兒教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充分發展,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實現幼兒的素質教育,教師不僅需要教育幼兒的知識和素質,還特別需要豐富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藝術。

教師要把理論轉為實踐,這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解決問題,更好的掌握理論並運用,教育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國內外幼兒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提高教師的教育知識、素養,尤其是教育技能和教育藝術,除了學習、培訓外,主要依賴於教育實踐及其實踐的反思和他人評價來調整、改進教育技藝。

讀後感《做最好的老師》以幼兒發展為本,以幼兒教育技藝為主題,和讀者們分享了大量的操作性較強又富有啟示的示例及評析,是幼兒教師提高教育水平的良師益友。幼兒時期其價值觀正在形成,最易受外界影響,教育不當反而會使幼兒養成不良習慣甚至扼殺他們的潛能,教育方法得當很重要,而我從書中學到了不少的好方法。譬如,我班的曹力引年齡較小,開學初情緒不穩定,總是哭鬧着不肯來園,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到啟發,用小遊戲成功的轉移了她的注意力,緩解了她的焦慮情緒。從“爭吵轉化為交往”明白了教師不必急於解決幼兒的問題,教師不是充當審判是非的法官,而是要給與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思考、表達對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親親香寶寶”轉化為“讓我聞聞你香香的手”來激勵我班幼兒自己洗手。

我從書中受的啟示還有很多很多,教育是門藝術,而這門藝術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思考教育對策,在帶班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一些困惑,我們何不借鑑他人的方法策略呢?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嘛。親愛的朋友,有空不妨來看看《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説不定你也能從中得到實用的幫助哦。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1

走進李老師,聆聽了他的心聲,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需要“愛”,但也許並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表達我們的愛!作為教育者我們認為只有一個“嚴”字,才是對學生的愛。曾經學生在課堂上稍微亂動一下,或者是亂摸一下鼻子和眼睛,我都會很嚴厲的對他批評,當時我認為這是對學生好,俗話説:嚴師出高徒!然而仔細想想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培養出的孩子再優秀,可是他會離你越來越遠,讀了李老師的書,我知道他常常利用假期和週末主動邀請學生和他一起到郊外踏青、野炊,和孩子們一起大聲唱歌、做遊戲,他對孩子的愛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多的體現在課堂之外,而他和孩子們的友誼也正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李老師説,“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喚醒了我心中的童心,我也認識到之所以我會對學生的要求過於“高壓”是因為我缺少了那一分童心,對孩子的要求過於成人化,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變成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而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並不真正的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在教育時“向學生學習”,並且大聲疾呼真誠地為此努力着,努力追求成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我們不妨也試着帶着一份童心走進孩子的心裏。

作為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李老師書中那發人深省的觀點不得不讓我折服,李老師説,“師生之間平等的關係,不僅由教師所謂的師德決定,也是由教師職業特點所藴涵的必然要求。教師在從事教育或教學時決不可能是單向的,因為他面對的是同樣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教育的實施必然是師生雙向互動。教師必須有賴於學生多方面合作—即使是一種被動合作,也可以完成教學任務。”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2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的精華集萃。它包含了一個教師,或者説一個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對師生關係的良好把握。只要你懷抱一顆對教育的虔誠之心真正地進入到具體的教育情境中,你就可能會受到感染,並於潛移默化中提升教育教學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李老師在教育實踐中所提供的,就是師生逐漸建立彼此信任關係,並共同成長的經歷。

李老師説,如果一個班級,沒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學生,沒有發生讓人頭疼的事情,才真正讓他頭疼。我理解這話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對教師而言,如果學生沒有任何過失,教師的能力便不能夠增長。二層是對學生而言,沒有犯過錯誤的學生,亦得不到真正的成長。到今天,教育中安全問題早就壓倒了一切,這一點導致了強調對學生嚴加控制,使之按照老師的要求順利成長,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被取消了。我們一直沒有看到錯誤的正面意義,更不願意給學生設置相關的情景來讓學生自己選擇,結果是學生逐漸喪失了思考力以及真正的行動能力。一旦學生犯了錯誤,總視為壞事並採取嚴厲的手段加以懲罰,而沒有把錯誤當成學生成長的契機。在這一點上,李老師培養“優秀生”、改造“後進生”提供了豐富的實例,如何讓學生接受教育而不傷害到當事人,有着豐富的教育技巧,而這些技巧的核心依然是尊重。在李老師看來,師生關係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核心則是尊重。

在現實生活中,我和許多同仁一樣,常常拖着疲憊的身子忙得焦頭爛額。而李老師和學生在一塊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是一種享受。不但如此,他還經常在體鍛課上和學生一塊兒跳繩,打羽毛球,真是其樂融融。或許與許多人相比,李老師是一個真正地享受教育的人。之所以能夠享受教育,跟他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熱愛分不開,更與他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研究意識分不開。作為一個研究型教師,李老師對教育中的許許多多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有些超乎常人的敏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雙巧手,才與學生合奏出了最美的交響樂。我在工作中好好向李老師學習,徹底改變觀念,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3

李鎮西,一個讓教育界的同仁再熟悉不過的名字。5月21日,我有幸又一次較近距離地接觸了這位教育界頗為傳奇的人物。通過觀看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教師”的視頻,讓我對他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李鎮西教授將教育看成是最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是啊,誰不想成為別人眼中成功的人呢?但受現實環境與自身水平的影響,真正成為英雄豪傑、偉人巨匠的又有幾個呢?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選擇也就不同。因此,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和名望的高與低,還是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我認為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但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職業來説,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説“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説:”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也對自己增強了信心。只要我每天不斷地反思,不停地學習,爭取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不久以後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句老話説的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越來越好。從今天開始,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上盡情地揮灑我的光與熱。也許許多年以後,我們不會都成為有名的教育家、哲學家,但是許多年後,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4

最近一個星期我讀《做最好的老師》陶行知曾提出“愛滿天下”,所以他才能為學生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深深明白應當把班級當作“家”,我班的小凡同學,學習成績在班中一向是處於中下等的,但開學初我發現他上課精神恍惚,課後作業總是拖拉,甚至連他最拿手的背誦課文也有了困難,還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比如上課招惹同桌,説謊。這在以前是從沒有過的,我十分擔心。每次學生違紀或發生變化,我總會想必須是有原因的,這時我們老師最忌諱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而是應當幫忙學生找出原因,解決根本問題。那天他因為背書的問題被留了下來,看到他那心煩意亂的樣貌,我決定先跟他談談,談話進行得比較順利,或許這事在他心裏已憋了太久,他太需要傾訴了。

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他的爸爸,我把孩子的變化及孩子變化的原因告訴了他,他心平氣和地聽我講完,又虛心地向我徵詢恰當的處理方法。講完我如釋重負,跟家長打交道是要講究方法策略的,一不細心得罪了他,那就引火上身了。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孩子上課能認真聽講、進取發言了,作業也能及時完成了,一切都進入了正常軌道,班級中的每個學生,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能幫忙他們“闖關”的是他們的信心和勇氣,更應當有老師無私而深厚的愛,我們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多一雙觀察的眼睛,多一對傾聽的耳朵,多一次温暖的行動。

老師對學生的愛還表此刻尊重、理解學生上。學生心目中好老師的標準,其中有一條就是老師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夠尊重每一位學生,即使是學生犯了錯誤,甚至傷害了老師,老師仍能一片誠心,寬宏很多地對待他。異常是當老師講課時出現錯誤,或批評錯了學生,或處理問題方法不當時,應當當着學生面大膽地承認錯誤,請求學生的理解和原諒,這不但不會失去威信,還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思想境界高,學生會更信任老師。

《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5

讀《做最好的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做最好的自我。證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最好永遠做不到,可是一個比一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儘可能在自我的職業中到達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個人來説,也在不斷的反思自我,怎樣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時時刻刻的努力使自我做得最好,可是總是覺得不夠滿意,總是以別人為榜樣,總是問自我,自我為什麼就沒有人家那樣出色,自我也很努力,怎樣沒有人家優秀,所以困境總是困擾着我,自我壓力很大,也很鬱悶。所以總是給自我施壓,讓自我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過他人,至少不要讓自我落後。

隨着時間的推移,自我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別人的欣賞和讚揚中慢慢的放鬆了一些壓力,一路走來,慢慢頓悟出自我為什麼要和別人比呢?還是和自我比的好,怎樣和自我比呢?那就是今日我做了些什麼,是不是比昨日提高了。這段時間學習是不是堅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時間堅持的好。今日的時間是否有浪費的現象,今日做的事自我是否滿意,如果滿意的話那就會很塌實,慢慢的自我變覺得塌實了很多,充實了很多,心境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會樹立自信,自我便更加熱愛自我的工作與學習了。

經驗告訴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日積月累我們會不斷的提高,慢慢的我們就會高興很多,歡樂很多!

作為一名老師,用良好的心態對工作與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你的課堂。你的學生同樣會收穫陽光雨露的的普照與滋潤,他們就會茁壯健康的成長!這樣良性循環,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你,你離做最好的老師也會越來越近。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活力的行為,也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某種人生夢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只管登高不問高”,儘可能每一天自我能做好的事,哪怕暫時遭遇挫折與不幸,最終也將贏的人生的歡樂,這叫“道是無情卻有情”。

做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內心收穫一份寧靜,讓我們遠離浮躁,讓自我更加踏實與充實。

標籤: 讀後感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rve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