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呼吸》讀後感15篇

《呼吸》讀後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呼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呼吸》讀後感15篇

《呼吸》讀後感1

一個多月前,學校為我們每位教師購買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剛開始讀也沒覺得太特別,隨着讀的越多,越來越被吸引。這就是名家的魅力吧,更是讓我認識到:用心做教育才是我們教師最好的選擇。

李希貴老師就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着想。他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想我們很多老師也一定遇到過,只是我們通常的做法無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來應該多想想再採取行動,卻可能沒有為學校、為孩子真正解決過。

相信讀過這本書的都還記得一則名為《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的.故事,它對我的觸動很大。故事是這樣的:在課間有學生用手機播放音樂排練舞蹈,一名學生在飛快跑過時順手牽羊,把手機撿起來揣兜裏走了。正好被李老師看見,現場抓住還是假裝沒見呢?最終在操場見到了真人,並完美解決了此事。學生丟東西,這樣的事情我也經歷過,不過是費了很大週摺才解決事情,卻又丟了師生之間的信任和感情。雖然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孩子要多一份寬容,我卻在遇到事情時解決的依然是不那麼完美。

不斷地閲讀,我明白了十多年來,學習過遠處的揚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白潭中學,近處的學校也去了好多,其結果都不盡如人意,那是因為看到的聽到的只是別人的成果、經驗,而我們沒有過多地關注、體驗教育的過程,感悟名師的內在文化底藴。

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但是一定會堅持用心讀下去,最後借李老師的一句話:“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來激勵自己:作為教師必須善於發現,有一顆敏感的心,而這種敏感來源於我們內心的愛和責任感。教育事關千家萬户,關乎國家未來,作為老師我責任在肩。

《呼吸》讀後感2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看了,我被吸引住了,“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呢,對孩子多一份寬容,就讓孩子多一份希望。作為教師我們要把學生當成一個無知的不懂事的孩子對待。決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孩子。這樣對孩子不公平,我們要善待孩子的錯誤和缺點。

“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裏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而反思我們的教育,為了所謂的提高學生成績,我們只顧眼前的利益,把學生大量的時間用在機械重複的練習上,課堂上大量的講解擠佔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結果呢?老師的辛勤付出換來的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什麼時候孩子們在我們的課堂上學會獨立思考了,什麼時候孩子們能夠探尋屬於自己的答案了,我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這句話很有道理,我們老師的任務不應該是告訴學生真理,而應該是引導學生去發現真理。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成績不好,又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説實話,這些學生很讓老師頭疼,有時候像 “你還上嗎?趕快回家吧﹗”之類的氣話也會用在這些學生身上,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使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因為,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質上就已經結束。”

總之,《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書,讓我從中受到了很多啟發。

《呼吸》讀後感3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我的期望是什麼。我想也許我可以探索一個人在生命最後階段的經歷。看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我獲得了在此之上的一些感悟。

首先這是一個真人真事,如果只是真實,並不代表着這一定會是個好故事。作者保羅是一個印度裔的美國人,生活在美國自由的文化氛圍內,但又接收到印度家庭對教育的嚴苛和上進追求。他受到了良好教育,並一直沒有停止學習。

他自幼對文學就充滿了興趣。你可以想象在一個男孩該玩兒槍和汽車類玩具的年紀,他的惡作劇就是跑到牧師女兒的窗前去大聲背誦詩歌嗎?

書裏對經典作品的引用所處可見,也是因為他對文學的熱愛,和豐富的閲讀經歷。讓他能夠把醫療行業這麼複雜的人性場面描寫地如此生動和深刻。

整本書從頭到尾沒有一絲地誇大和卑微,只是誠實客觀地記錄了生活的很多故事,很多細節。讓我對一個人從懷疑自己得了癌症,到確診,到接受治療,以及到如何坦然面對死亡有了一個清晰地見證。

他傳達給我們的不只是一種體驗,也是處處充滿正能量的`思考,還有嚴格自律的行為。

本書的前半部分對他的童年和如何學醫做了詳細地描寫,節奏比較慢。但可以瞭解一個印度家庭孩子的成長和求學經歷。也可以瞭解在美國要做一個醫生需要多麼嚴格和漫長的學習經歷。而這也是非常的有必要。

遺憾的是他其實並沒有完成這本書,最後由妻子露西執筆完成了他去世前那段生活的描寫。我想,也是因此,我們才有幸從他妻子的視角來看保羅的一生。我們可以瞭解到很多他自己沒有提到的內容,比如他幾乎隻字未提的自己的幽默感。露西的文筆和保羅的內容完全契合,讀起來沒有任何的做作和鼓吹,總之,沒有任何多餘的煽情和贅述。

他們都是誠實客觀講故事的人,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對死亡有了勇敢的理解。他們的人生值得所有人尊重。

《呼吸》讀後感4

這學期我們教研組共讀的是李希貴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我趁閒暇的時候,翻了幾頁。但感觸頗深。

書看到一大半,我已經被李老師那博大的胸懷、深邃的思想、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而深深感歎了。在拿到這本書之前,還以為不過是一個教育者為自己立傳罷了,讀着讀着就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理智的成熟的工作熱情所鼓舞,為官能如此深入地大刀闊斧地改革,不客氣地説,我周圍還沒見一個。敢想敢做,而非凡成就的取得都緣於一顆誠摯地熱愛教育的心靈。

尤其當看到“語文實驗室計劃”時,不由怦然心動,“語文教學原生態”彷彿一股清泉從我思索的荒原中流淌而來。這項實驗最大的改變是課程安排:每週只用2課時完成教材規定的學習任務,而把4課時拿出來,讓學生到自修室去學習。想到今天的語文課,由於很多學生已經對複習厭倦了,可是下週2就考試,我很想讓學生去讀課外書,可對考試成績又有點擔心,於是雖然課本複習味同嚼蠟,我依然按部就班地領着學生複習。學習沒有樂趣,沒有自主性。追究原因,還是沒有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最好的教育應當是着眼於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應當是關注孩子心靈的教育,應當是使師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樂的教育。”我不禁自問,我的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呼吸了嗎?下學期我要在學生課外閲讀上動動腦筋,完全可以把課外閲讀引入課堂,“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閲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

《呼吸》讀後感5

感謝讀書會推薦的好書,這是我讀過的第二本印度醫生寫的書。上一個是《最好的告別》,是從醫生的角度看病人的各種情況,講述生命的意義。相比之下,《當呼吸化為空氣》位作者從醫生到患者。保羅,一位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37歲時因肺癌去世。這本書雖然是作者在不幸中寫成的,但讀起來流暢,沒有聳人聽聞,誠實和真誠。讀完後,我迷茫了,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卻又沒有想的太清楚,彷彿忙醒了,迷茫了。

以下是明星們的一些感悟,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關於印度

保羅的父母是第一代印度移民,父親是醫生,每天早晚都很忙。母親23歲結婚後,全身心照顧三個孩子。彷彿是一個家庭主婦的母親,小宇宙藴含着巨大的能量。當他們從紐約搬到金曼時,教育環境一落千丈。這位媽媽不僅通過找書單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還成為了學校的管理者,重組了師資隊伍,並要求增加AP課程。用行動改變了整個金曼教育體系。讀到這裏,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吳軍《大學之路》提到中國學生經常受到不公平對待。家長和學生應該大聲疾呼,他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團結起來成為學校管理者或改變相關法律。改變現狀。保羅媽媽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孩子的成就離不開母親的付出。

印度人在北美各族羣中的影響力大於華人。大學教授、醫生和政界裏有不少印度人。如果印度人受到歧視,他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曾經有一個印度國家電視台。直播作為後備支持。雖然我們不太喜歡印度人,但是印度移民的很多做法還是值得中國人學習的。

你在死亡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你見證了生命的氣息變成了死亡的空氣,

新人不詳,舊人早已不復存在,

當身體結束時,靈魂永遠不會結束,

讀者,

把握生活的樂趣,與時間同行,

一起走向永生吧!

——福克格萊威爾《伊卡利亞》

《呼吸》讀後感6

《當呼吸化為空氣》是保羅留給世界的告別書,敍述了他的成長經歷,求學路程,職業生涯裏的病人還有自己,以及對生命的思考,甚至於他見過的美景。文筆平實悠緩,波瀾不驚,我似乎能看到正在伏案立書的高大身影,也常常忘記這是一個即將流逝的生命,正在一邊手持手術刀,一邊接受着化療,一邊向這個世界做最後的告別。冷靜温和,睿智客觀。

作為一個醫生他常説死神是一個隨時會到訪的來客,只是這一次聆聽着死亡清晰的腳步,要來取走的是他自己的生命。從文學轉到從醫,他希望和那些備受煎熬的人建立聯繫,在直面死亡與衰弱的同時,探尋是什麼讓人生有意義。選擇神經外科,直面那顆粉紅色的桃子——大腦,大腦與意識糾纏,他想保衞的不僅是生命,而是生命的個性,他要了解病人的思想、個性、價值觀、為了什麼而活着,要遭遇什麼樣的災難,才能合理終止這條生命。當他無法挽留這條生命時,他最有利的武器不再是手術刀,而是他的`言語,讓病人家屬理解死亡與生存聯繫。從醫生與患者的角色轉變,讓他更深切的感受生命的脆弱與悲哀,同時也感受到了它的可愛與張力,他無法選擇生命的繼續,但他在死神面前決定了自己離別的姿態。

他説:“我學習的最大動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種求知慾。”可以説他這一生都在探尋生命的意義,從宗教到文學再到醫學,而這個過程本身也見證了什麼讓他的生命繼續。

我是從一場《當死亡降臨》的演講中認識保羅的,那是一個妻子在輕輕地敍説着丈夫從生病到離世的過程。平靜柔韌而又勇敢堅毅。蒙田説:“如果我編書,就要彙編一部人類死亡記錄,同時附上以下註解:教會別人死亡的人,同時也能教會人生活。”放下書讓我久久懷念的不僅是他的勇氣和毅力,醫者仁心,更多的是讓我開始反觀。當我有一天和死神對視,我是否有自信,在這短暫的生命裏我已拼盡全力,不曾白來。

《呼吸》讀後感7

當我看到《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這本書時,就被書名所吸引,更讓我內心激動。通讀後更讓我堅信自由呼吸的教育就是生命化的教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

這是一本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親身經歷過的小故事。在每一個故事中都會讓我們讀出李希貴老師對教育的獨特思考與感悟,更可貴的是李希貴老師從自己失敗的案例中得到啟示,例如“讓教育從細節入手”等,這些細節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沉澱的,在瑣碎的小事裏形成的.。

在書中,李希貴老師提到“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記住你的教育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讓別人來管的人”。我們的教育不是為了約束學生,管制學生,而是着重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形成一種習慣。作為教師更應該認識到“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很重要,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貴老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複雜了。把孩子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裏自由地呼吸。”如果我們能引導學生髮現真理而不是告訴學生真理,那麼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與眾不同的興趣,放開孩子的手腳,讓他們自己走路,只要“鞋子”合腳了,他們就會以更快的速度奔跑起來,我們又何愁學生前面不會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呢!

實際上,就像李希貴老師所説的那樣“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教育也是一樣,貴在堅持,在生活中老師不再以成績為唯一評價尺度,要用多元化的觀點去看待孩子,讓孩子在充滿自信、充滿陽光的氛圍中茁壯成長,這也正是“多一把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呼吸》讀後感8

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後,你會做什麼?是嚎啕大哭,怪罪命運不公?是默默接受,等待着死亡?還是完成自己最後的夢想,留些痕跡在這個世界。

保羅36歲時面臨這個問題時,做出了決定,所以,才有我們看到的這本《當呼吸化為空氣》。他在患病後留給這個世界的,一是可愛的女兒卡迪,二就是這本書。保羅的心理需要強大成什麼樣子,才能雲淡風輕的把這些經歷都寫下來,不停地回顧,也就是在這些回顧中,他認清了生命的意義。

在書中,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別因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去做。”是啊,我只需要問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沒有積極的意義?有沒有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好?每每這樣自問,對於死亡的恐懼和未來的迷茫,就變成了勇敢和篤定。這是多好的.提醒人們的句子啊,無數人用最後的關頭、一些突然的警醒作為行動或者不行動的標準,充其量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和拖拉尋找着藉口。那些熟悉的場景總是頻頻出現:懶懶地什麼都不想幹;看着別人汗流浹背,想着自己如此鬆散;早起幾天進行晨跑,便被自己的行動和勇氣感動不已,坐在沙發上捧着飲料瓶開始享受“成功的自己”。

放低對自己、對生活沒有要求,我們總是過於容易原諒自己,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在機會遍地的時候,躺着不動,卻盼望着機會降臨,等機會沒有了才歎息後悔。正如保羅所説,別因為你要死了才去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任何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都值得一直做下去,不管何時,只要去做。

《呼吸》讀後感9

閒暇之餘,虔誠地拜讀了李希貴《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我欽佩於李老師對教育改革的魄力與智慧,也欽佩於他對教育的深層次的獨到見解。掩卷沉思,李老師的一句話一直在腦海中呈現,“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是啊!沒有愛,哪有教育。

正因為有愛,才會“教育,應該從平等開始”;才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才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才會“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因為有愛,才會把學生當人來看待,給予信任與尊重,才能讓老師和學生都真正擁有能夠“自由呼吸”的教育。

如今的教育最大軟肋就是缺乏對學生的關愛,對人格的尊重,以及對錯誤的寬容。面對一個個鮮活而充滿朝氣的生命個體,我們教育者應該更多的是對生命本質的理解與感悟,而非自己的功成名就!

愛的教育是寬容與尊重。把孩子當成活生生的'人來看待,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保護他們的自信心,保護他們的求知慾。多一份寬容,就讓孩子多一份希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發自內心愛上學習,教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愛的教育是賞識與激勵。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而教育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走路。莎士比亞説過“讚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都渴望得到陽光。教育應該多些賞識與激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首先要有愛,更要像李希貴老師一樣會愛,才能奏響愛的旋律,教育才能走上一條康莊大道。

《呼吸》讀後感10

吾人別無他途,唯有直面恐懼和無常,向死而生。

終於勉強平復了返校帶來的焦躁心情,安安靜靜地讀完了這本書。每當我的生活狀態不受自己的控制時,我總會看一些關於生死的書籍,藉此提醒自己“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也告誡自己“要不急不躁地活在當下”。現在看來這樣做還是有一定效用的。

我時常會想,某一天當我失去最親近的人時,我該如何面對他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印記,我能否治癒自己,去習慣沒有他的日子,我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喪親之痛是不會隔斷你對他的愛的,生與死,誰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們有適應和處理的能力;就算無法掌控,也能因為對生與死的探尋,去尋找人生的意義。一個人的離去固然令人悲傷,但縱觀他活過的這一生,卻不是一個悲劇。他的生命以另種形態繼續延續着。”我不斷努力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更加獨立,也是為了在失去時依舊可以帶着這種信念勇敢而堅強地活着。

講真以我這少之又少的人生經歷,實在不敢大談生死,對保羅的認識也還沒有滲透到他的靈魂,更沒有真正領悟作者保羅所給我們揭示的生命的意義。楊絳先生所説的“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是對我現在感覺的最好寫照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但願在這些從霧裏尋找光亮的日子裏,我能時常問自己,此刻做的事情,有沒有積極的意義?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或者給他人帶來幸福?有沒有把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好?讓自己的心緒在這樣的思考中漸漸澄澈明淨,把對於未知和死亡的那些虛妄的擔憂和焦慮,變成勇敢和篤定。用一種倒計時的心態,直面恐懼和無常,向死而生。

《呼吸》讀後感11

這本書我是在噹噹網實體書店買的,它能給我看上的原因是上面印着“讓比爾蓋茨落淚的生命之書”。看到這個馬上就使我提起了興趣,就想着他有什麼特別,就買了下來。在這個寒假,我又捧起它來看了一遍。

一翻開書,作者簡介就在旁邊。保羅卡拉尼什,並不是特別有名的作家。“美國著名神經外科醫生,作家”身兼數職,並且神經外科醫生還得了最高獎項,很難想到他怎麼把兩種職業都做得這麼出色的。但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峯的保羅忽然被查出患有肺癌。2015年三月,保羅離開人世。看到這裏我只感到惋惜,我帶着一顆對作者敬畏的心翻開了這本書。

保羅剛開始是十分喜歡詩歌的',一心只想成為作家,可他最後棄醫從文,跟魯迅截然相反。他在文中提到“只有醫師才能真正理解生理與精神並存之人”。保羅一直追求的是這個境界。

他從上完大學才開始學醫,當住院醫師十多年,最後獲得美國神經外科最高獎項。他一直保持着善良的心,每天工作也十分敬業。他一週工作100個小時,對待病人十分温和。從醫之後,他拼殺在與死神對抗的第一線,面對垂危病人,用手術刀力挽狂瀾。當年他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而正是這樣的時刻令他明白醫者的職責,有時並不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而是做一個引路人。

得知自己患癌後,自己醫者病人上雙重身份,讓他更自覺承擔這事實。之後他想從工作中重新找回自己,從中得到解脱,又開始忙碌於手術枱邊。他仍像以前一樣,絲毫沒有看出他得病。他之前是與死神對抗,這一次他繼續親身與他對抗。

最後他覺得,身體已然垮掉,靈魂需要拯救,保羅這時又求助於文學,這才有了這本書。

這本書寫真保羅關於生死的親身體驗,又寫着他去思考人生的終極奧義∶面對死亡,什麼讓我們生命值得一活。書給我們帶來保羅的樂觀,讓我感受到他這一位“偉大”、“高尚”的醫生、作家。

保羅,你雖死去,精神不滅,靈魂永生!

《呼吸》讀後感12

讀了當代教育家李希貴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越來越清楚的是,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一、教育,從平等開始

學生渴望的是平等、公平、公正。教師完全可以向學生道歉,和學生平等地坐下交流,平等的師生關係才是有助於教育成功、有助於學生髮展的師生關係,教育活動應當建立在平等的人際關係框架裏才是真正高效的和有活力的,教師的民主意識對於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才有裨益。

二、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教育有時就是這樣奇怪:我們耗盡心血和時間經營的——例如課堂教學中老師苦心孤詣的講解輔導,很快就會被孩子們忘掉,而我們無意播下的種子,卻在孩子生命的原野里長成了一棵大樹,讓他們受益終身。每一位善於思考的老師,都應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我們究竟該怎樣把這種“有意的”教育和“無意的”教育結合起來。

書中講到學習語文時“讓學生當一當老師”,讓學生把語文課當成自己的.自留地,讓學生參與語文教與學的全過程,從備課、講課、疑難問題解答、命題考試、講評,全有學生自己“演戲”。年底考試,語文成績卻非常好!在語文課上試驗的“包產到户”,解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問題。由此看來,一切的教育都應當從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入手。

我們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到底有多大作用?語文到底是怎麼學會的?不正是因為沒有了教師“口若懸河”的分析講解,沒有了教師填鴨式的機械訓練,才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嗎?就像幼兒學走路,的確需要扶持,但決不能一味地扶持,孩子真正學會行走和奔跑,都是在大人鬆開扶持的雙手以後。

《呼吸》讀後感13

在《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文章中字裏行間充滿着智慧,沒有空洞的理論,沒有呆板的説教,作者用最樸實的語言,每章每節的標題和內容無不折射出一個改革的實踐家、一個創新的實踐家嶄新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育智慧,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大都是作者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案例,展現了他的心路歷程,展示了他的鮮活理念,揭示了教育的本質規律。

其中有一篇文章《為孩子的思維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李老師列舉了四位老師的課,並進行了分析,我感受頗深。能否為孩子們揚起思維的風帆,插上思維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天職,要給孩子們以想象的空間,思維的餘地。國小生的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雖然和人的天賦有一定聯繫,但基本上是後天培養和教育的結果。在課堂教學這一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中,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李老師一路走來,他走到哪裏,閲讀的種子就播到哪裏。李希貴老師説:教育是與讀書聯繫在一起的,書籍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一個學生在他相應的年齡段,如果沒有讀過適合他讀的書,那是人生無法彌補的遺憾。應該讓讀書活動伴隨孩子一生!從“愛書的爺爺”到“連環畫的魅力”、從“每天10分鐘”到“ACT語文教改實驗”,從“千萬不要上語文老師的當”到“文章是流出來的”,最後到“百萬人家競讀書”,字裏行間無不體現着李老師的這種教育思想,我從真正意識到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必須要有大量的課外閲讀。讀此書不僅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震撼,還給我帶來了更多的啟迪和思索。很是為其中的先進教育理念、觀點、方法、做法所深深打動與觸動。

《呼吸》讀後感14

今天王校長在學校羣裏發了由李可誦讀的李希貴校長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聽後不由的陷入深思。書中説到,千萬不要被語文老師給騙了,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和語文老師孜孜不倦、不厭其煩的講解無關,跟孩子的閲讀有關,裏面李校長做了一個實驗,李老師讓讀七年級的兒子和一個讀初四的孩子和高三學生做一樣的試卷,結果高三平均分84。5,七年級李大偉得82分,初四孩子得85分。這樣的結果即讓我吃驚,又讓我陷入深思。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就是,老師講台上對着教參事無鉅細的講解,孩子們在下面聽的昏昏欲睡,考試成績出來後老師在講台上痛心疾首的咆哮,“自己的老祖宗都快忘了,自己從小説到大的語言都考不好,這個知識點我講過多少遍還記不住,你們的作文除了抄閲讀沒一點深意,作文怎麼一點都沒有真情實感……”。這樣真的對嗎?真的好嗎?每天干的難道都是些無用功?

對以前的做法有了深深的`懷疑,也產生了無限的迷茫,其實很多老師也都知道這樣的事實,但不知道如何去改變,乾脆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幹咱也這麼幹。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改變些什麼,家庭作業不佈置那麼多遍的抄寫,上課不再對課文生搬硬套的講述,從今年教九年級後乾脆不佈置家庭作業,全部由課代表做主,並且交代一定不要多,甚至由學生自己給自己佈置作業,上課儘量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等等,但畢竟我的思想高度不夠,理論知識更是有限,也只是產生憂慮的同時,只剩無可奈何。

這本書中的觀點很新穎,就讓我們從“不讀書,求甚解”的怪圈中走出來吧!和學生一起讀書,感悟生活的美好。真希望不久後對語文教學有一套切實有效、切實有用的方法,讓眾語文老師不再尷尬和迷茫,迎來“柳暗花明”。胡言亂語,不知所言。

《呼吸》讀後感15

我拜讀的正是顧誠筆下的詩篇——《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我對詩賦新詞感興趣同樣也是從這裏開始,那些印在我腦海記憶的白紙黑字,來自靈魂深處的語言,是默默間人與人之間的共鳴相錯相通。

他的詩好短。

這是我起初輕翻這書的喃喃。我把看顧誠的詩當作自己每天晚上的作業,就好像是應付作業的態度,懶懶散散地對付着,一頁又一頁伴隨着我一一夜又一一夜的過去。我一直堅信自己是一個不容易被左右的人,尤其是看書,看一些名人推薦的書。從來只有我自己去窺看推敲這些書的靈動的底藴,一享匿藏其中的奧祕的快一感。可是後來,我被他的文字一點一點地改變了,震撼了。

他的詩又虛又真。

每晚,我都是以玩味的感覺去對待這本書。顧誠寫景的小詩很多,又好像完全不着邊際,恍若隔世處在幻世異地,這場故夢裏把我引領到他的舊記憶,淺淺的涉足去另一個人的世界。而他的`文字帶給我的沒有我想象中的明亮,反而有片不真實的迷惘困擾着我。我自然是不甘心的,有一探究竟的執意。

他,很懂你我。

我慢慢地發現,他的文字説好似自言自語,還 不如説是對另一個人的暗示低訴。我總覺得他寫的有幾篇特別的適合自己,文字間的一交一流嗎我次次問自己。才發現我已經被這書窺見了心裏不覺發現的聲音,原來顧誠不是僅僅在透過字裏行間記敍身邊種種,還 把人世間的千姿百態藏在簡短的文字待人發覺。讀他的小詩,怪不得有恍若鑑明鏡的發現。還 是顧誠的文字讀懂了我。

我被他的隻言片語改變了,甚至有被看透一切的心虛。到底是怎樣的疫病可以忍心奪取這樣有才華的現代詩人,他四十歲也不到卻被召喚到另一個世界。我心底只有無限的遺憾吞沒哀怨,視人間之疾苦,執筆底下波瀾説的更應該是這位看破一切的詩人。許是他泄一了天機才被早早召回?留下這本密碼冊留予我們解讀吧。

我寫到這裏,心裏便剩下崇敬這位詩人了。每每翻閲,紙頁觸一摸的奇妙質感和神祕感直襲而來,因此我認為這本書是有靈魂的。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d5y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