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讀後感2500字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讀後感2500字

第一次聽到《春江花月夜》這個名字,還是在我小時候學琴的時候。當時的我還只讀國小,並不知道還有張若虛這樣一個人,更不知道他創作了一首不朽的詩作,只知道《春江花月夜》是中國的十大名曲。當初,只是被那時而清揚,時而婉轉、時而急促的旋律吸引着。我很想演繹好它,隨着音符,我的腦海中呈現過一幅、又一幅的江畔景色。直到唸了大學,我才真正意義上拜讀了《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詩中的景象多少次與我想象的不謀而合啊!現在我便以我所理解的賞析這首詩。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讀後感2500字

一、作者的生平及流傳詩作

張若虛是初唐與盛唐之交的一位詩人,大概與陳子昂一同登上詩壇。他的生平事蹟不詳,只知道他是揚州人,做過兵曹,他的詩文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刑巨、包融等吳越文士馳名京都。

他的作品也大量散失,只流傳了兩篇古體詩。一篇是五言古詩《代答閨夢還》,一首是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前者風格綺麗,深受齊樑詩風影響;後者則“流暢婉轉”,“動古今人心脾”,是千載傳誦的優秀作品。

而《春江花月夜》本是一首樂府舊題,不過是思婦、閨愁的傳統題材,但詩人匠心獨運,另闢蹊徑,勇於創新,賦予舊題以新意,擴大詩篇的表現內容。詩人別處心裁,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表現了他卓越的藝術才能。在詩中詩人就題生髮,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奇麗景色,抒發誠摯的相思之情,探索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奧祕,成為一篇“讀不能厭”的傑作。

二、賞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轉韻共九韻,每韻構成一個小的段落。

詩作一開篇便寫出了春江月夜壯闊的.景象。“春江潮水連海平”作者把有邊有界的的江與無邊無界的海連在一起,空間一下子被無限延伸,場面宏大、氣勢恢弘。而“海上明月共潮生”則表現了一幅海面湧動着粼粼的波濤,一輪明月浴水而出,灑落下光輝的畫面。“生”字生動地描繪出了江水、海潮、明月的無限生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潮水流到哪裏,月光就跟隨到哪裏,春江之上有哪裏不受到月光的照耀呢?詩人的情思也隨着擴大,場面由眼前的春江月夜擴大到天下的江河月夜。“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作者筆鋒一轉,由海天之際移到江岸。江水流淌在樹木花草遍生的原野,銀色的月光灑落在春江大地上,就像播撒了一層潔白的雪花。“空中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如水的月光洗滌了天地萬物,洗滌了世間的污垢和塵埃,只剩一個銀白的月光籠罩着整個世界。如此良辰美景,無疑會調動詩人對宇宙的探索和對人生哲理的尋求。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見人?”海天一色,只有皓月當空,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孤”字透露了作者的人間情懷,作者由月及人,由望月想到月照人,追溯起人之初、月之始。在江邊是誰第一個見到這輪明月?明月又是哪年將她的光輝灑向人間的呢?這是個哲學問題,體現着朦朧的時間意識和歷史意識。這已不是單單的寫景,是在探索宇宙的開始,追溯人生的開端。接下來有疑問轉為感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短暫,一代又一代人無窮地遞變着,而江月卻是年復一年的懸掛在天空,彷彿沒有什麼變化。她總是從海面上升起,懸掛在天空,好像在等待什麼人,可那個人至今都沒有出現。

“白雲一片去悠悠,清風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作者又將無限無情的時間、空間的描寫轉向短暫而有情的人生。白雲的漂泊、無定象徵徵那遊子在外漂盪,不知今又在何方。“青楓浦”看似地名,但又非實指,在此亦不特指一家一户,因此道明瞭在這春江月夜,思念夫婿的思婦們又何指千家萬户?月光之下, 是誰家的遊子乘一葉扁舟在外飄蕩呢? 那家中的思婦又是在哪座樓上想念着他呢? 一句寫遊子, 一句寫思婦,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頗有一唱三歎的韻味。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粧鏡台。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四句主要是寫思婦對遊子的思念。詩人沒有直接書寫思婦是如何的思念遠在他鄉的遊子,而是將落筆點選在了月光來寄情託物。那月光彷彿有意和思婦作伴,總在樓前徘徊不肯離去。月光灑落在梳粧枱上,玉户簾中,搗衣砧上,時時刻刻陪伴着思婦。此景越是讓思婦思念遠方的夫婿,她於是想捲走玉户簾上的月光,想拂去搗衣砧上的月光,卻無奈“卷不去”、“拂還來”,兩個動詞“卷”、“拂”的運用,把思婦的如痴如醉、猶夢還醒的迷茫情景形象生動的刻畫出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月光牽扯着思婦的情懷, 此時此刻, 月光不也同樣照耀着她刻骨銘心的愛人嗎? 他是否也在這月光的照耀下思念自己呢? 想象中的思婦認為愛人在遠方共望月光,只是同在一片月光下卻無法相知, 那麼只好借月光來遙寄各自的思念之情了。遊子、 思婦相距太遠了, 上有廣裹的天空, 善於遠飛的鴻雁尚不能隨月光飛渡到你的身邊, 下有悠長的流水, 潛躍的魚龍也只能泛起一層層波紋而難以游到你的跟前#在此,詩人以魚雁的潛躍長飛而不達, 形象地道出音訊難通, 並含蓄地暗示出看似平靜的思婦之魚龍騰躍、 鴻雁凌空?、翻江倒海的內心世界,及其所受的煎熬, 襯托並刻畫遊子思婦深切的相思離愁和音訊難通的無奈。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在那寂靜的良宵深夜之中,思婦夢見了落花,一個“閒”字寫出了思婦心中的悵惘和無奈。落花飄落在潭水之中,那幽微的聲響無疑如鐘鼓般敲擊着思婦的心房。春光易逝,這美好的時光已經過去了一半,可思念的人卻遲遲不肯歸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就這樣在思婦的喟歎中輕輕溜走了。夢中的遊子忘了歸家, 夢中之花落在幽靜的閒潭之中, 花落了, 春之將去, 可是人還遠在天涯, 不能歸返; 江水長流, 送走的何止是自然的春天,它流失的更是遊子的青春, 幸福和憧憬。詩人以夢起興, 將夢與眼前實景相映照, 用落花、流水、 落月等感傷之詞, 烘托斷腸人在天涯的愁苦,在這傷春傷別的情景中又落到春、 江、 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氛圍中, 和詩之篇題, 篇首遙相呼應, 含蓄藴藉, 餘味無窮。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江滿樹。”江月西斜,逐漸藏在海霧之中,這春江的月夜將要過去了,可思婦的思念之情卻茫茫無際。碣石比喻北方,瀟湘比喻南方,象徵着遊子和思婦的距離很遠很遠,相會也遙遙無期。“不知乘月幾人歸?”詩人筆鋒一轉,由寫一對夫婦的情思轉而寫道天下的遊子。最後的“落月遙情滿江樹”,是詩人對天下有情人的眷顧。遊子經過了一番心情的跌宕,終於有了迫切的還鄉情緒,作者的筆調也轉向對其命運的關注,希望最後一縷落月的光輝能夠照送他們及時回家與親人團聚。

三、結語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表面上是首寫離情別緒的愛情詩,但作者通過一系列春江月夜上景物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春江月夜的圖畫。畫中有人,一個深愛丈夫的忠貞女子;畫中有物,包容春江明月海潮、天空原野、花林沙灘、 白雲飛霜、扁舟樓台、粧鏡砧石及長飛的鴻雁和潛躍的魚龍。不難看出,這首詩是一首盡情寫熱愛自然及對生命有深刻體驗的讚美詩。詩中藴含的追求人生真諦、探尋宇宙奧妙的哲理令讀者久久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n6k9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