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昆蟲記》讀後感12篇(實用)

《昆蟲記》讀後感12篇(實用)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昆蟲記》讀後感12篇(實用)

《昆蟲記》讀後感 篇1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爾,是世界上一位在自然界環境中觀察昆蟲和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因家境貧窮,從小被父母送到祖父家寄養。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偶然讀了一本關於昆蟲書籍,便開始對自然界中的昆蟲有了濃厚興趣。在此興趣的引領下,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終於用畢生的精力創作了留傳後世的——《昆蟲記》。

我是一個特別喜愛昆蟲的女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一一法布爾,一個對昆蟲如此痴迷的專家,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昆蟲記》是法布爾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才寫成的,它詳細而又確切地記錄了許許多多昆蟲的生活習性、生存技能等等。它把我帶進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昆蟲世界:蜣螂忙忙碌碌地製作糞球、滾動糞球;固執的松毛蟲堅持列隊出行;小蜘蛛利用蛛絲飛向各個地方;螢火蟲用麻醉劑對付獵物;螳螂豎起前腿,好像在祈禱和平;擁有勇氣的舍腰蜂在煙囱裏搭窩築巢......

其中美麗的螢火蟲那一篇,讓我印象深刻。螢火蟲是一種常見的昆蟲,它肚子的頂端會發出光亮。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螢火蟲竟然是一種肉食動物,它的主要食物競是蝸牛!在吃蝸牛時,螢火蟲先要給蝸牛打一針“麻醉劑”。這個工具是有兩片鋒利的大顎組成就像兩個彎曲、鋒利的'“獠牙”。螢火蟲用這個“獠牙”,在蝸牛身上刺五、六下,蝸牛就動不了了。當我讀到這些信息時,我簡直驚訝的目瞪口呆,同時,我的心裏一陣驚喜,因為我又知道了一個知識。

《昆蟲記》這本書,充分的滿足了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讓我更加親近自然,熱愛科學,讓我對昆蟲越來越感興趣。我常常蹲在草叢裏、花叢中……這兒是我的樂園。

記得那一次,我在迷迭香叢中,看到不知名的蜘蛛,不過我並沒有大喊大叫,而是半蹲下來仔細地觀察着這隻蜘蛛,只見這隻蜘蛛在找到合適的地方後,便開始織網了,它先抽絲並搭出一個絲架,然後又在絲架上橫拉了一根細絲線,最後小蜘蛛又回到白色絲墊,它爬得很快,一邊爬一邊抽絲。每走一趟,它就在架子上做一條輻,不一會絲架上就有很多輻了,一張網就織好了。在無限的靜謐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誰會想到那麼招人喜歡的白蝴蝶竟是害蟲!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能只看表面,妄下定論,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深入地瞭解,才能看清真相。多學習、多聽、多思考會讓我們獲益良多。大自然多麼神奇,昆蟲的故事多麼豐富多彩,它們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示,讀完《昆蟲記》,我深有感觸!

我讚歎於神祕的大自然,好奇於可愛的昆蟲,更折服於法布爾對昆蟲的痴迷及可貴的探索精神。如果你看了這本書,你也一定會對它愛不釋手。

《昆蟲記》讀後感 篇2

輕輕合上書頁。

綠色昆蟲,封面上的,耀武揚威地揮着前爪,精神抖擻的模樣。

怎麼説呢?應該説這本書,帶給我太多的,驚喜。

蜘蛛,蒼蠅,這些聽著名字就讓我有些……厭惡的昆蟲,到了法布爾的筆下,都變成了可愛的小傢伙:蜘蛛在幾何方面有卓越成就,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家;蒼蠅在清理動物遺體這一塊兒做了很大的貢獻,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勤勞的清潔工。這樣的想法,獨特!他,一定是真正熱愛大自然的人吧……不然,即使他有再豐富的泉思,也寫不出這樣,靈動的文字。

想起沈復的《童趣》,當時背誦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解的。夏蚊?羣鶴?青雲白鶴?鶴唳雲端?也只笑笑:這個作者還真有閒情逸致咧!“成千上萬的孑孓在水中有節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將來它們會變成蚊子,成為人人喊打的壞蛋。”即使是一筆帶過,卻總讓人覺得,在法布爾筆下,即使是蚊子這個“壞蛋”,也不過是個調皮的孩子罷了。蚊子怎麼了?為什麼偏偏對蚊子有偏見呢?想起每到夏天,家裏人就忙活起來,什麼電蚊拍,什麼滅蚊劑都買上了。每晚,也就是在若隱若現的“嗡嗡嗡”的聲音中,沉沉睡去……

“接下來,這個殘暴的惡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它肯定是會感到十分得意的。就這樣,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地對待敵人,是螳螂永不改變的信條。”以第三者的角度敍述,客觀、真實,字裏行間中,又透着對小昆蟲的熱愛。“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着。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着銀光的胸甲。”儘管和水甲蟲不熟,但透過法布爾的描述,一個活潑可愛又不失威武的小甲蟲形象躍然紙上,讓人不禁想望望這個小甲蟲的真面目。

對於小昆蟲,我只喜歡小蝴蝶、小蜻蜓那些輕靈的小傢伙,喜歡看她們在繁花中舞蹈、忙碌,喜歡看他們輕輕停在枝頭,靜聆風聲。我喜歡那樣美好的畫面。不過像蟑螂、蒼蠅那些黑糊糊的東西,我對他們的印象並不很好。每到夏天,一望見什麼蟑螂啊,就嚇得啊,直喊“媽媽”咯!嗯……或許,我可以嘗試着改變。

或許我們沒有法布爾那樣的機會,擁有一個大院子,觀察自己所愛的小昆蟲,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但我們可以靜下心,多留意身邊的那些小蟲朋友——至少,不去刻意傷害他們。法布爾,我們羨慕他,敬佩他,他懷着一顆真摯的心,和小蟲談心,用筆尖,譜寫了一首首真摯的樂章,描述了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昆蟲藝術,文字藝術。

這是一種獨特的語言魅力吧,讓人沉浸在昆蟲王國裏,如童話一般的小美好。

嗯,真好。

停下腳步。

輕輕地。靜靜地。

聽聽小蟲的呢喃。

《昆蟲記》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法國作家法布爾的一本作品。感謝推薦如此一本好書給家長與孩子閲讀!孩子的成長無疑是對世界求知、探索和解惑的過程,這本書帶給了孩子一個未知且神祕的昆蟲世界,孩子在書中讀到的不僅是科學知識還有大自然的規律,讀懂什麼是艱辛什麼是快樂什麼是愛。對於家長來説,看到孩子的進步無疑是幸福的。

《昆蟲記》主要寫了螳螂、蝗蟲、蟋蟀、蟬、螢火蟲等十七種昆蟲的描寫,加上作者的一些經歷,組成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詳細地記載了昆蟲的特點、產卵的過程等等。

從作者發現這些昆蟲,到養這些昆蟲的過程中,把昆蟲的點點滴滴一字不漏的詳細地描寫出來,讓我們對昆蟲有更多地瞭解。作者從字面上的描寫,深深地吸引了我,甚至連時間都給忘了。雖然我不喜歡昆蟲,對昆蟲也不瞭解,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昆蟲有很大瞭解。如果每個人都看了這本書,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收穫,也對昆蟲有了更多的瞭解。

本能,任何生物都有與生俱來的本能。吃飯、睡覺……都是本能。

《昆蟲記》中講,蟬的嘴可以刺破樹皮吸食樹汁。而螞蟻、黃蜂、蒼蠅、玫瑰蟲總是想霸佔這口“井”。螞蟻甚至咬住蟬的腿,爬上蟬的背,更有甚者,居然一口咬住蟬的嘴,企圖將它拖走。

可是,為什麼就説它們不對呢?這樣只是出於一種本能,你想想,七月,昆蟲們有哪一個不口渴?所以,它們所做的,也僅僅是出於它們自己的'本能罷了。

而蟬也酷愛唱歌。它為了增加聲音的強度,又在胸腔部位安放了一塊響板。這種寬闊的響板使五臟六腑只得安放在一角。可蟬畢生唱的歌,給別人的也只有痛苦與煩躁而已。那麼蟬,為什麼還要唱呢?好像只是本能了吧?

還有很多關於昆蟲的本能。在這裏就不多説了。

無論人還是動物,都具有自己的天賦。在人的社會中,我們把有天賦的人稱為天才。而在昆蟲社會中我們會把它們與生俱來的本領稱作本能。因此,本能,其實就是昆蟲們的天才。

對於家長自身來説對於昆蟲的瞭解也是貧乏的,如此光怪陸離、異彩紛呈的小小蟲兒帶給我們除卻忙碌工作的一絲閒暇與快樂,陪伴着孩子陪伴着昆蟲收穫了欣喜。平時面對孩子關於昆蟲的問題總是回答不出,甚是尷尬,有了《昆蟲記》的閲讀彌補了知識的缺乏,在書中讀出了樂趣。大自然是偉大的,小小昆蟲世界像一部不朽史詩展現了大自然的一角,使人慢慢體會到大自然中物競天擇,生生不息的規律,帶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敏鋭的視角對於孩子是多麼的重要,用心去看用心去想,不僅僅是昆蟲世界,還有更大的世界等待着孩子去探索。熱愛大自然,有顆純真善良的心,是多麼的有意義。

這本書非常好,經過作者十分精細的描寫,把所有的昆蟲都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好像這些都在我的眼前,作者把昆蟲的樣子和生活習性都描寫在了書上,希望你有空也看一看這本《昆蟲記》。

《昆蟲記》值得一讀!

《昆蟲記》讀後感 篇4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作者寫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老師叫我寫時候,我總想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觀察我,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只對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事仔細觀察,才能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昆蟲記》讀後感 篇5

合上《昆蟲記》的最後一頁,我的思緒仍停留在那遠離喧囂的昆蟲世界……

——題記

在炎炎的夏日,當別人還在抱怨天空中那熾熱的驕陽時,而我已沉醉在那美妙的伊甸園裏,欣賞着那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編撰的一部經典著作,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種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及生活方式等。亨利·法布爾被世人稱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出生於一個農家,從小生活十分貧困,但他通過自學,花費20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他將自己一生的時光都用在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昆蟲記》就是他自己在“荒石園”中,通過觀察和研究,寫出的不朽鉅著。

看《昆蟲記》之前,我從來沒有在意過那些毫不起眼的昆蟲,也並沒有覺得他它們有什麼特別,要説花費大量時間去觀察和認識它們,這更不可能了。在我的認識裏,蟲子就是骯髒的代表,有蟲子的.地方就有污穢,還得小心這些傢伙冷不丁從什麼地方衝出來“咬你”一口。對於它們,我總是懷着厭惡與恐懼的心理,不敢去靠近。可是,《昆蟲記》改變了我的想法,我重新認識了一個詞語,叫“生命。”

如果有人遇到了難題,人們會施以援手;有動物受到傷害,人們會竭力救助它。但如果有小蟲子遇到困難,許多人會選擇視而不見。這是因為“生命”的概念似乎沒有普及到這些微觀的昆蟲身上。但他們並不在意,這些小傢伙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人類都要長,他們有自己頑強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優勝劣汰的法則。法布爾老人更是用一本書告訴我們,它們的世界是多麼奇妙。

原來,石蠶是自帶潛水艇的游泳健將,它們在水中來去自如,雖然弱小,但卻身懷“金蟬脱殼”的絕技;原來,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它高唱生命的讚歌,自己卻聽不到美妙的音樂;原來蜘蛛是一個建築高手,它足不出户,卻能讓獵物自投羅網;原來大孔雀蛾是為愛獻身的浪漫主義者,不管路有多遠,有多黑暗,有多少危險,它總會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原來這些不起眼的小傢伙身上藏了這麼多祕密,法布爾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它們並不是簡單的小蟲子,它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它們也有像人一樣的行為,像人一樣的人生。

它們的生命太短暫了,卻精彩得讓人難忘。蟬要在地下陰暗的洞穴裏生存四年,才能換來一個月的陽光,在這僅有的一個月裏,它們放聲高歌,奏響生命的旋律;年老了的礦蜂不會“回家養老”,他們會守衞蜂巢,不放入一個侵略者,用“一寸赤心惟報國”的精神,發揮着它最後的作用;垂死的蜘蛛更是用盡最後的力氣,幫助孩子出世。書裏的每一種昆蟲都那麼特別,它們雖然沒有人的智慧,但卻有種不可抵擋的魅力,讓我們為之入迷。

感謝法布爾,是您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讓我結識了這麼多昆蟲朋友。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重新思考了“生命”的真正含義,這本書讓我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昆蟲記》讀後感 篇6

前一陣,我們學習了課文《裝滿昆蟲的衣袋》,使我們對昆蟲產生了興趣。於是老師推薦我們讀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是19世紀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布爾多年來觀察昆蟲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學家的方法不一樣——他們在實驗室裏用手術刀為蟲子開膛破腹來實驗,而法布爾是在蟲子自然生活的情況下觀察,他們探究死去的蟲子,而法布爾研究活着的生命。

翻開書裏面的內容也十分新穎。蟲子也有自己殘忍的生活方式。螳螂在結婚後,雌螳螂會立刻吃掉自己的伴侶;土蜂的幼蟲殘忍地蠶食金匠花金龜的幼蟲;文雅的蟈蟈竟然是蟬的致命殺手……儘管如此,昆蟲也是聰明的建築師,忙碌的採脂蜂只需蝸牛殼、樹脂以及小石頭就可以營造一個舒適的家。迷宮蛛遷出的窩裏有走廊,有房間,並不比人類的房子差。聰明的克羅多蛛遷出的.房子可以讓你找得頭暈腦脹,使敵人無法侵入。這些也使我好奇,昆蟲會不會有自己的感情?有!大孔雀蝶至死都追求熱愛的情人。小闊條紋蝶可以千里迢迢趕到雌蝶的身邊跳舞……啊!我第一次知道我不喜歡的昆蟲竟有那麼大的奧祕,它們也像人一樣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它們也有人一樣的智慧,人一樣的感情啊!現在我對昆蟲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昆蟲記》語言生動,故事有趣。這本書讓我對自己一個全然未知的世界打開了大門。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有些昆蟲我是應該保護的,然而有點昆蟲它是有毒的,我得小心它們些;還有書中優雅的殺手螳螂告訴我,一個人的好壞,完全不能從面貌上來看;“亞馬遜人”紅螞蟻告訴我,千萬不要被一些事物的變化給迷惑住了;蠶食金匠花金龜幼蟲的土蜂告訴我,在生活中,弱小的人是永遠比不上強大的人的,這叫弱肉強食……這些昆蟲教給我的太多太多了。

《昆蟲記》不僅告訴了我許多昆蟲的故事,還告訴我只要細心觀察,就總會有收穫的。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

法布爾代表作昆蟲記讀後感

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還有這本書洋溢這一種精神,那就是求真,法布爾對於真理的探尋值得我們學習。難怪老師竭力向我們推薦這本好書,我一定會好好的再讀,我還會好好的珍藏這本書的,這些內容與道理,我也會永遠記在腦子裏的!

《昆蟲記》讀後感 篇7

夏天持久的蟬鳴聲令人煩躁而睏倦。悶熱的午後,我拿起手邊的《昆蟲記》,隨便的翻開一頁。

“······我只知道它既安靜、又魯莽,既大膽、又不謹慎;它就在蟬的身邊,而對它來説,蟬可是個龐然大物,只要它抬腿一踩,就可以把飛蠅軋扁。”短短一句話,卻使我眼前一亮。飛蠅是什麼?為何只知道在夏夜鳴叫的蟬在它面前會變的如此強大?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將書翻到第一頁,只一心想好好領略昆蟲世界的奧妙。本以為應該是枯燥無味的《昆蟲記》,卻成了陪伴我度過這個盛夏的益友。

“知了,知了······”蟬鳴聲依舊持續不斷。“我認為,蟈蟈的小提琴、雨蛙的風笛管、山蟬的音鈸,都只是表達生命樂趣的手段,這種樂趣任何動物都有,任何動物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終於我明白了,蟬的.大合唱不是為了尋找伴侶,更不是為了抱怨夏季的悶熱——它們僅僅是單純的為了快樂而歌唱,為了對生命的熱愛,為了感覺生命的樂趣,“就像我們高興時會搓手一樣”。法布爾所生活的世界,是昆蟲的世界,更是一個充滿生命的世界。他告訴我們,其實昆蟲和人並無二樣,它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歡愉悲慟、喜怒哀樂,它們內心也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憧憬。人類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它們同樣也有用歌聲表達自己情感的自由。

漆黑的夜晚,一絲微弱的光線從遠處跌跌拌拌地來到近前。媽媽説,他們小時候的夏夜是被螢火蟲照亮的,我也一直夢想着自己某天也能見到一個屬於螢火蟲的夏夜——那將是多麼神奇與美妙的事情啊!會發光的蟲子!我欣喜地想象着這個發光的世界。“螢火蟲的一生自始至終都是一場光的盛會”,法布爾如此深情的描述,字裏行間洋溢着對這個小小生命的喜愛,讓我不禁心馳神往於螢火蟲的世界······

而《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我覺得這些精神更多地是來自於興趣。依舊記得,國小時的一篇叫做《裝滿昆蟲的衣袋》的課文,生動的展現了法布爾對昆蟲的無限熱愛之情,正是這種熱愛促使法布爾不斷地親近昆蟲,瞭解昆蟲。但比天生的熱愛更難能可貴的是,法布爾自始至終都堅持着自己的愛好併為之付諸努力,幼時父母的責罵、成人後保守教育者的反對都沒能終止他的行動,他始終堅持不懈的努力,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專為昆蟲寫出十卷書,終於創造了不朽的傳奇。我覺得,這種精神對於科學研究來説是必須具有的,半途而廢就等於徒勞無功,唯有用盡心血、耗盡一生光陰所取得的成就,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我想,《昆蟲記》就是這樣一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成就!

《昆蟲記》讀後感 篇8

一談到與科學有關的書籍,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法布爾先生所著的《昆蟲記》,這可是一本令我愛不釋手的書呢!雖然昆蟲只是一種小生物,但充滿了我們的生活,不經意間就會從我們眼前一閃而過,而且種類多、數量龐大,不知是人類數量的多少倍呢!在法布爾先生的筆下,一切生物都充滿着生機,一些造型怪異,行為古怪的昆蟲也個個成了滑稽的小丑,河中小小的水母在陽光下也會被當成水中的細沙,遊手好閒的蜣螂也會被當成強盜……不同的動物會被賦予新的形容而個性十足。在法布爾先生的眼中,一切生物都被標上了名,未知的問號、小梨形的球、好似“蚌珠”的水甲蟲、掛着燈籠的螢……不同的昆蟲因其獨特的形狀而被探索。在法布爾先生的心裏,一切生物都足以使它產生好奇心,蝸牛殼中藏着什麼,圓洞裏是否居住着一隻小蟬,石蠶的幼蟲是如何逃避着敵人……不同的昆蟲在自然的舞台上展示其動人的魅力。法布爾先生擁有着敏鋭的目光,觀察着身邊的一草一木,注視其中的細微之處。

他不懈地探索着昆蟲的奧祕,並將之用最生動的易於理解的言語形象地表達出來,讓我們這些對昆蟲少有了解的人在讀過之後,能準確的根據描述,尋找到身邊的昆蟲朋友們,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全都被一步步地揭開了,未知的.世界定會令人無比嚮往,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法布爾先生才能產生以研究昆蟲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吧!法布爾先生的執着令人敬佩,一生都以這些小小的,或許還很不起眼的小傢伙們打交道,這件事雖然表面上十分有趣,但在多少個反覆的觀察中,也會感到些許的無味吧!不光是要觀察這種昆蟲的外貌、動作,還要觀察到它們的習性,甚至還要大膽的揣摩一下昆蟲的內心,這絕非易事,當然這對法布爾先生來説也絕非難事。蜣螂中那些預備偷走同伴食物的強盜,是否也會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被人發現而感到一絲不安呢?

這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只有執着的法布爾先生才能回答得出吧!科學的範疇也許太過於廣闊,以至於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也只是探索了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而又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來説,就更不可能瞭解更多了。但是科學並不只是那些被冠以“家”的稱號的人所獨享的一種特殊學問,而是屬於我們全人類的文明。在這個科學與文字並存的時代,科普類的書籍雖然沒有文學類的書籍那麼多,但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卻有無數種,也許你並無探索科學之心,但是科學卻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來源,它是和文學一樣無可替代的存在。科學就相當於是常識,連那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的人,又怎麼能生存下來呢?我並不是希望每個人都熱愛科學,但是如果能對科普知識多些瞭解的話,應該會很有用的。

《昆蟲記》讀後感 篇9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看<<昆蟲記>>,不知怎麼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時不時還會惹人捧腹大笑,就像跟着法布爾走進了大自然,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去大自然探索昆蟲的奧祕。翻開書本往下看,便會了解許多知識:螢火蟲有六隻短短的腳,它們是用碎步小跑的昆蟲,雖然螢火蟲的外表弱小,但是它卻是個肉食動物,是個獵取野味的“獵人”。

天牛是破壞樹幹的罪魁禍首,每逢中秋時節,它們躲在樹幹中吸取養分,用半圓鑿形、無據、黑而短但極強健的上顎挖掘通道,並用挖掘出來的碎屑作為食物。

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着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

還有松毛蟲是怎麼產卵和孵化、動物是怎麼催眠狀態自殺的、朗格多克蠍子的毒液有多強,一隻朗格多克蠍子和一隻納包那狼蛛這兩隻都有毒刺的昆蟲誰會吃掉誰、金步甲的食物是什麼……

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好像都跳出了書本。以前,我是不怎麼喜歡大自然中的昆蟲,覺得所有的昆蟲都是壞東西,自從我讀了這本《昆蟲記》之後,我發現喜歡上了昆蟲,不像以前一樣厭惡昆蟲了,有時候還會仔細的端詳昆蟲,由於掌握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現在大部分昆蟲名字我差不多都叫得上了,我真感謝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敍述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又一次接觸了大自然,瞭解了大自然中昆蟲的奧祕。

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試着去接觸它們,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而法布爾的精神讓我也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信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的。

江蘇南通南苑國小六年級:黃施瑜

《昆蟲記》讀後感 篇10

近日裏老師向我推薦了一套書名《昆蟲記》系列的書,我愛不釋手地看着,受益匪淺。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在他對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法布爾用他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我從小因為不喜歡昆蟲,所以平時很少細心觀察小動物的世界。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説,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成果。《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科普書。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更珍貴的啟示,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有句話説得好“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在科學的道路上,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從來都不能阻止我們人類的科技進步。我們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要多閲讀一些適合國小生看的科普類書籍,還應積極動手參加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來培養

科學的興趣。以法布爾為榜樣,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的地球村。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掌握和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

《昆蟲記》讀後感 篇11

寒假期間我讀了好些書,相信你們也是吧!我讀了散文類的、童話類、科普類的還有小説類的等等。散文類的我特別喜歡豐子愷爺爺的,重温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讀了好幾本中外名著小説,我最喜歡的還要數法國作家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了。

可能還有一些同學不知道法布爾,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吧。法布爾的全名叫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被世人稱作“昆蟲之父”。最讓我敬佩的是法布爾先生一生都在堅持自學,取得了不起的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法布爾從小就嘗試接近自然界的萬物,如果有人認為那是祖先遺傳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祖先只關心自家的牛羊,他本人也沒有受過任何訓練,但他從小卻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在研究昆蟲的科學史上記錄下一些對昆蟲的見解。這個目標實現了嗎?當然實現了啊。這本世界名作《法布爾昆蟲記》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

這部宏偉的鉅作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形態各異前所未聞的昆蟲,有聖甲蟲、蟬、螢火蟲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蜜蜂了。在本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許多蜜蜂的大小,體態、習性、結構、功能、覓食等。而且這些蜜蜂不是我們常見的如:礦蜂、赤條蜂、黃蜂等。比如礦蜂。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礦蜂麼?有沒有跟我一樣會聯想到挖礦的小蜜蜂麼?它們確實要比一般的蜜蜂擅長在地下的坑道中來回奔波築巢,身形也更加細長。在腹部的底端有一條明顯的溝,這溝裏藏着的便是礦蜂們禦敵的`利器。因為它們非常擅長在結實的泥土裏或者幽靜的小徑裏活動,所以給這些小生靈們取名叫礦蜂。四月份可是它們最忙碌的季節了,緊鑼密鼓地忙着採蜜儲備食物。強烈推薦看昆蟲記的同學們一定要看看這章,可有意思了。

我第二喜歡的要數“傻傻”的松毛蟲了。松毛蟲,顧名思義,應該能猜出它是以吃松葉為生的吧!我們先來看看松毛蟲的卵吧。如果我們經常觀察松樹,應該會發現在松葉中會點綴着一個個白色的小圓柱。那就是松毛蟲的卵。松毛蟲在他們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種像絲的一種東西,不然他們可能會迷路的。無論是隻有幾隻的小隊伍還是超級無敵長的大隊伍,都會有一隻領頭的松毛蟲。但他們每次都會沿着線走,這也是“傻傻”的松毛蟲的由來。而且松毛蟲能預測壞天氣的到來。一旦壞天氣即將要來,它們就會躲在洞穴裏。這不就是強大的大自然界裏的天氣預報專家?而且它們預測得非常準確,當天氣預報預告要下雨時,它們一定會躲在巣裏避雨。是不是非常的神奇?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們瞭解了各種昆蟲的習性。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快樂,我覺得最有魔法的莫不過大自然本身了!

《昆蟲記》讀後感 篇12

生命,猶如天上閃耀的星星,驅趕着內心的黑暗;生命,猶如一顆跳動的火苗,燃燒着希望的色彩。生命,這亙古不變的話題,始終是人們爭論的焦點。有人説,玩得盡興就是生命;有人説,財富就是生命;還有人説,平淡就是生命。而我從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中,卻領悟到了不同的道理。

生命的長河永遠不息,對於每一條來之不易的生命,我們都應當珍惜它。在一些人眼中,那些小小的動植物,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們何嘗不是一個個生命?不,有時它們甚至比人類還要懂得怎樣活下去。看那小小的螢火蟲,在夜晚,撲扇着翅膀,閃着微小的光芒,恍若一個誤墜人間的小精靈般,可愛的,羞澀的,飛在草叢間,用那小小的光芒,驅散着黑暗。有多少詩人讚歎螢火蟲不滅的光芒,可誰又知道它生命的短暫?也許,正是因為它知道自己的弱小,所以才堅持不懈、勇敢地綻放那絕美的生命的光彩。相比之下,那些漠視生命的人,難道不應該好好想想、反思嗎?生命只有一次,珍惜它,用僅有的生命時間活出自己的光彩,才不會後悔。

在生命歷程中,誰都會經歷一些或大或小的考驗。動物世界中,黃蜂是一種勇敢的昆蟲,而對於這類似命運的考驗,卻毫不退縮。它們用毒針攻擊敵人,以超強的團隊合作能力打敗敵人,卻只為捍衞自己的土地,然終是以勝利者的姿態活下去。如此,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黃蜂的.精神嗎?那些面對困難只懂逃避的人,難道不應該振作起來嗎?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剛出生的人,就像是一塊未經打磨的玉,只有經歷了考驗,才能顯出真正的光澤”。是啊!在人生道路上行走,就好比在海上航行,若是順流走,那麼這一路將毫無波瀾,海水就會把我們帶到一個固定的地點;若是逆流走,中間便有許多困難阻礙前行,而這時就要考驗我們堅定的意志。如此,我們既是被動的,又是主動的。但只要到達最後的終點,再回頭,我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曾度過了許多難關。

生命的歷程,是從只懂哭的襁褓嬰兒到滄海桑田的老人。而這中間,我們又在做什麼呢?有人,在為沉重學業而苦惱;有人,在為工作辛苦而埋怨;有人,在為各種應酬而奔波;有人,在為不同事情而忙碌。而我們,究竟是忙,還是“盲”?人生在世,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覺間長出一根根白髮,在斗轉星移間忘記了生命的真正含義?當進入老年時,回看記憶,會否十分空白?蟬在地下長眠多年,只為破土歌唱,那最真實的願望,難道不值得我們感慨?保爾的話讓我們深思:“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當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時光匆匆,朋友們,請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吧,充實而有意義地活過,才不會因虛度而後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oq4o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