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周國平讀後感

周國平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國平讀後感

周國平讀後感1

一直認為周國平作為一個作家,每每新書上市總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凡事總是過猶不及的,宣傳本是好事,可這樣商業化的運作之下,總讓人覺得這刻意得來的盛名之下,真實寫作功底頗令人生疑。正是為此我極少看他的書。也是機緣巧合,今年單位讀書活動居然是他的書。既來之,則安之吧。反正既然已經在手邊,看上一看也無妨。

初始翻閲並無太大驚喜,一言概況就是周國平是在用出世的心做着入世的事,於他思想比較接近的大概還有豐子愷,但豐子愷的出世思想更加堅定單純,也許是因為他是真正的佛家弟子吧,儘管並未剃度,也在俗世間有自己的事業,但他總是對佛門清淨地有着最最深沉的眷戀。相比而言,周國平的思想中宗教的思想並不如此濃厚,但他用一種“自我”的概念來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紛繁複雜的世事當中保持住內心的平靜坦然。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儘管世上有過無數片葉子,以後還會有無數片葉子,儘管一切葉子都終將凋零,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嫩芽。看到此處驀然開朗,原本一直糾結於自己的生活平靜如水,波瀾不驚,每天每天都如此雷同的讓人生厭,漸漸不知生活的意義何在了。看周圍的人亦是如此,工作結婚生子,似乎大家都在重複着既定的軌道,平凡無趣,我常在想到底為什麼都要人云亦云的或者呢?越想越感覺悲涼,陽光暗淡,草木生戚,盤旋在心中的死衚衕原地打轉難以走出。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又何必呢。的確,我們的生活都非常相似,人生的大事也就這麼幾樣,大家的時間也都相差不大,但正像看起來片片相似的葉子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同的個體。我與他在細微之處差異巨大,我閒來無事便可於箏相伴,指尖輕撫琴絃,泠泠之音便將心中浮躁拂去。繁忙的工作之餘,我也可以準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書法,舞蹈這些小時候沒有條件完成的夢想現在都可以慢慢實現啊,我的生活和別人的生活在輪廓相似的條件之下還是可以有自己最獨特的脈絡。

另外,在書中還有一段文字非常觸動人心。他説:一個人怎樣才能算擁有自我呢?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做人處事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座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我那必然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擁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事業才能為自己提供一個人生的支點,除了物質上的保證,更重要的是事業可以讓人心有所皈依,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知道有事情等待自己去做,也許有的時候真的很忙很累,也有時會有些怨言,但假期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後,每天這樣的無所事事反而更讓人心浮氣躁,我想作為一名教師,在突然空閒下來的假期這樣的.感覺比常人體會的更深。有了事業並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這樣的生活是幸福的,充實的。作為教師,每日事物繁蕪,起牀的時候依舊天還未亮,晚自習放學的時候早已是萬家燈火,有時難免傷心。但這時卻不會有無所事事之後,心中失落,惶惑不已的感覺。雖然平時對工作是有抱怨,但在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時卻是最開心的時候,這時全然忘記生活中的煩惱和不快,腦海中平靜一片,只專注於工作,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好,常常感覺時間飛速流逝,不覺已是休息時間。伸個懶腰,疲憊卻滿足。

至於自己的真信念和做人處事的原則,有的時候會隱藏的很深甚至自身都難以察覺,但隨着生活閲歷的增加,這些蟄伏已久的信念會慢慢浮出水面。我們在日常待人接物的過程中,心中的信念都會有所反應,或者歡喜或者厭惡,諸般來自內心深處的反應都會使我們在不斷髮現心靈深處的真我過程中逐漸拋卻外界加諸的干擾,找到當初遊蕩的靈魂在投入凡胎之前的愛憎。內心的真我抖落迷茫的灰塵,逐漸顯現出來,它就是我們在入世的過程中應該堅守的原則。與人相處也好,處理事務也罷,不要盲從世俗眼光,不要理會閒言碎語,堅持聆聽內心的聲音,違背責任和良知的事情堅決不要去做,因為它背離了心靈的指引。人之初,性本善,內心的真我總是在人們內心不斷掙扎的時候告訴你該怎麼做,該做什麼,可歎的是,世俗的喧囂總是如此強大而嘈雜,遮掩住了心靈給我們的指引。

以前曾經聽人説過,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和自己對話,聽聽自己心靈的聲音,當時還內心暗笑太過於理想化。但現在忙忙碌碌一段時間之後,卻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自己奔忙的價值又何在。這時無盡的失落就會湧上心頭,而此時正是應該回顧生活,回顧自己,迴歸本真,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時間了。我在做什麼呢,我的目的是什麼呢,到底我不斷追求的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也許你會驚訝,詫異於自己居然這麼久的時間都如此渾渾噩噩,只追求那些因為大家都爭搶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重要的東西,忙於這些,便忽視了真正重要應該真正珍惜的一切,比如家人,比如朋友,比如心靈的棲息。人生如此短暫,分清主次便顯得尤為重要了。真我永遠都是自己最好的導師,最貼心的朋友,它最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事什麼,只要你願意每隔一段時間都安靜下來,靜靜的聽聽內心深處的聲音。

提筆總是言未盡而意已深,每每心中思緒萬千,但想把這種種心緒傾注於筆端卻總是感覺文字在此時此刻變得如此蒼白無力,反而不斷出現佛家的幾句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刻大約這首詩可做最好的註解。不能不感歎佛家的大智慧,多麼蕪雜的事物心緒佛家都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並給與最深沉慈悲的指導。萬般煩惱皆自取,何不靜坐春風,聆聽心間花開的聲音。

周國平讀後感2

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的品讀一本好書,這段忙碌的時間罅隙裏錯過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開《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這麼多的文字敍述,怎麼讀下去啊?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談,豐富的閲歷,不知不覺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無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點深深地打動着我,讓我那麼直接地感受,生命與生命直接的觸動。

一,“應該靜下心來,聽一聽你生命的聲音,聽一聽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當這樣一句話直躍眼簾時,只有我自己知道,內心的觸動有多深。捫心自問,我的生命真正需要什麼?這一刻,我茫然了,在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老師,因為真正喜歡,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為這個偉大的理想一直努力的拼搏,努力的豐富自己。終於經過披荊斬棘,我進入了教師這個偉大的隊伍裏。可是,當理想與現實不斷地產生衝擊時,我又該如何地調試自己?

生命需要什麼?一直以來,我就是過着這樣的生活,上學,讀書,找工作,工作,從沒有想過這是不是我要的。顯然的,這些都是我要的,但是我覺得周教授的話很對,幸福的生活,“一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使他感到幸福”,“二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用它來養活自己”。撇開第一點不講,我覺得第二點我已經做到了,可是我並沒有如想象中的那樣幸福,為什麼呢?

未工作之前,讀了很多偉大的教育理論,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隻有優生,很多東西是因為有了比較才有了差距。可是,當生活中,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用自己獨特地方式在自己眼前展示屬於自己的與眾不同時,我赫然發現,以前所學的理論,以前淡然的心態,在他們面前全然崩潰瓦解。我還沒有找到驗證真理的方式。或者説,“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都需要一個獨立的教育理論,他們之間有相同之處,但是大部分是不同的.,這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一個孩子,用心去問問他們需要什麼,想要什麼。而這,幾乎透支了我所有的體力與精力,讓我幾乎忽略了,我正在做的事是我所愛的,而不是工作。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只把我所愛的事業當成了工作,機械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才一年的時間,是什麼讓我失去了當如的熱情?

我想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讓我還沒有調整好自己,讓我忘記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麼,無疑的,需要滿滿的愛,需要和愛的人在一起,做自己愛做的是事,並通過它來養活自己,我覺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當讀到這句話時,我就想到了一個孩子曾給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們正在做課間操,二樓辦公室空調的外機正在滴水,我們班的小朋友指着天空,告訴我“老師,你看,天上有個水龍頭!”多麼美妙的童趣,多麼純潔的心思,至今想起來都會開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非常豐富的,我不要也不願意做“阻擋他的陽光”。

記得上國中時,我的老師曾和我們説過,“你們的國小老師把你們送到我的手中,你們都是半成品,是誰扼殺了你們的想象力?”至今這句話我還記憶猶新。

現在我也是國小老師,還是一年級的老師,對於純潔如白紙的他們,我真心不想給他們抹上任何顏色,我想讓他們像一顆小樹一樣,按照他們的方向,找到屬於自己的陽光,自由地生長。於是,我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我該以一個什麼樣的規矩去圈住他們,才不至於阻擋他們的陽光。我想,這大概需要用盡我畢生的年華去慢慢考證。

“城市裏的孩子沒有童年”,他們每天都奔赴在各個補習班之間,很辛苦,幾乎享受不到童年的樂趣。有時候,我就想,他們還很小,儘管升學壓力很大,但是,我們不應該過早的把這種屬於成人之間的競爭壓倒他們身上,他們該花更多的時間走出房門,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這個時間的美好。“無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我的童年就是玩過來的,沒有書本,沒有壓力,有的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清澈見底的小溪,樹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們摸蝦捕魚的身影。很快樂,很美好,以至於在那之後的求學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筆很大的財富,是我靈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長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時,我都很惋惜,現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時的青葱歲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讀者”

在讀書節期間,學校門口掛上了“讀書,是對孩子最智慧的撫養”。每次見到,我都感慨萬千。這句話很美麗,在於它的“智慧”。讀書,可以讓人心靈寧靜,可以讓人精神充沛,對於孩子來説,可以提高閲讀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學到很多我們大人教不會的東西。不知道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我想想到的,應該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現在的遺憾就是我以一個數學老師的身份帶六班的班主任,我總覺得我在班級的時間太少,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太低,孩子們背得古詩太少。我正在慢慢改變這個現象,一有時間,我會帶着他們和我一起讀書,可是往往我讀到入迷處時,會被他們吵鬧的聲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以至於他們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跡》吸引不了他們。可是這些書本,幾乎伴我走過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個時候,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所有我覺得一本好的啟蒙書很重要。

如果我一位孩子的母親,我會在他識字之初,每天都手捧書本,讓他在耳濡目染中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四,“永恆是一種從容的心境”

我的高中數學老師,她總是面帶微笑,和藹慈祥地看着每一位學生,我從來沒有看過她大聲的發過一次脾氣。我之所以會選擇數學教師這個職業,在很大程度上,她就是我奮鬥的目標。

可是現在想來,我和她之間的距離,總是相差太遠,我總會在不經意間就莫名地大聲地訓斥學生。有時候,我也想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們好好地講道理,可是我總是發現,我説的那些所謂的道理對於他們無關痛癢,他們總是在轉身的下一秒,忘記我講得每一句話。而每當我很生氣的訓斥他們時,他們會哭,會怕,會知道老師生氣了,這樣的行為是錯的。所以比之前者,後者好像更有效果。

也有很多前輩,總是旁敲側擊的或是直接告訴我,要注意教育學生的方法。這個道理我也懂,可是有的學生,適合你温文爾雅如沐春風的教育,而有的學生,藤條教育似乎更有效果。

有時候,自己發過脾氣,再想想,真的沒有必要和孩子生氣,尤其是這個職業,自己將要做一輩子,難道就打算這一生都這樣度過?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雲捲雲舒”,我想,“永恆,是一種從容的心境”。

周國平讀後感3

這樣突兀的標題,緣由來自於近日所讀周國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聖路》。

作者認為, 交往和獨處是人在世上活着的兩種基本生活方式,人們習慣只以某人和他人交際能力的高低來判定某人,卻往往輕視甚至忽略了一個人的獨處能力,也是人生體驗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獨處的光陰,可以沉寂,可以幻想,可以思索,可以整理,甚至什麼也不做,就用來漫無邊際的發呆也未嘗不可。

活在這紛亂噪雜的世上,要聽要學要懂要接受要認知的東西好多好多,久而久之來者不拒,彷彿內存不夠用,交通堵塞的情形時有發生,用孤獨的心理經歷去消化、整理、刪除、沉澱它,是再好不過的了。從獨處的消極意義來説,人性處於被壓抑和蹂躪的極端環境中時,被迫遭受着長期的孤獨與苦痛,也往往催生了一大批傳世名作的誕生。

更有甚者,作者援引國外學者的觀點認為,懼怕孤獨、害怕獨處的人,只具有“虛假的自我”,不敢也不願直面空靈的自我,換言之,無顏面對自己的上帝!他們只能一味的順從迎合外部,而沒法通過自己內心世界的強大,征服世界和他人,當然了,他根本連自己也不能説服。

借奧伊肯的觀點,現代人處在“社會生存情緒激奮而精神貧乏的瘋狂漩渦”當中,現實需求令人們幾乎將生命力全部投注到如何更佳的在外部世界中立足,而怎樣面對自己內心世界這類的冷門話題,則被束之高閣。人不敢不願獨處的理由之一,往往是疑心自己被歸為無能力人羣。是呀,這都什麼時代了,怎麼還能一個人呆着呢。

再提升到宗教意義來講孤獨的話題,很多宗教的誕生,都是在孤獨冥思中頓悟開化立地成佛的。若干得道高人也偏好在雲淡風清的絕壁前隱居獨處,也許只有在那樣的環境裏,凡夫俗子的靈魂才能更好的接近神靈,去懺悔,去感悟,去聆聽吧。

多點獨處,多點眷戀留給孤獨吧。孤獨並不可怕,怕的是無法處理孤獨中的心理感受,亦或壓根沒法承擔孤獨中的沉靜寂寥,而憑空生出對於獨處莫須有的恐懼來。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讀後令人歎服——“離羣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我讀了我與地壇這本書,這一篇由中國著名作家史鐵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而成的抒情散文集,史鐵生用樸實的語言和記敍的寫作方法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與感悟,每一篇文章都寫的很細膩,我具體描述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散文—— 我與地壇的讀後感。

作者在雙腿殘疾後,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什麼都找不到了,在那個時候,他找到了地壇。作者覺得那是一個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説一個人更容易看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他經常在地壇裏或默坐,或呆想,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窺看自己的心境,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在文章中史鐵生寫到:“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作者當時雙腿殘疾,自暴自棄,以為自己是最痛苦的那一個,但十幾年後才發現有一個不幸的兒子的母親才是最苦的那一個。作者那時一天到晚都在地壇裏,能理解他知道他心中的苦悶的母親並沒有阻止他出去走走,但母親因為擔心作者常常跑到地壇附近,遠遠的望一眼他的背影再默默的回去。有時候找不到作者,她便會焦急的四處尋找,作者當時看在眼裏,卻沒有出聲叫她:“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

在感受到作者深深的自責的同時,我想到了我的母親。現在這個時代,一般像我們這種年紀都是跟一羣朋友在一起玩,跟父母在一起的人都很無聊。我覺得我沒有那麼極端,但還是漸漸跟母親疏遠了。作者説他有一次回去拿東西就看到他母親還保留着原來的姿勢,我當時就想到了每次出去玩媽媽都會跟在收拾東西的我後面叨嘮什麼要注意安全啊,小心色狼啊,謹防小偷啊。我每次都會好好好地敷衍一下就出門,讀了《我與地壇》之後我就開始想,每個母親都會關心自己的孩子,媽媽在背後實際上會有多擔心,但我卻還嫌她煩,想到這裏我就感覺跟作者感同身受,但我覺得我比作者幸運,因為我的母親還健在,我還有悔改的機會,而作者只剩下無限的`懊悔。

我覺得母親像水,温柔地圍着你,擁抱你,在你要摔倒的時候接住你。俗話説柔情似水,我認為母愛就是這樣,水在平靜的時候就像母親和藹可親,温柔的時候,但水的深處遠處會有小小的騷動,就像母親平時為我們擔心一樣;水會有波濤洶湧的時候,母親也是,但母親的焦急與怒火肯定因為孩子犯了錯或者被欺負了;水也有結冰的時候,這時候母親是心寒了,世上有太多的不孝子,一直辜負母親的培養和期待,只會索取不懂的付出。母親的一舉一動,她的情緒的起伏,她的悲喜,無時無刻不關係着她的孩子。母親是偉大的,不然怎麼會有“母愛無私”這種説法呢?我們在水裏無論怎麼打鬧水都不會打還你,我們有時候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都會跟母親發泄,態度很差,但母親會包容我們,會傾聽,會為我們指明方向。母親為我們做的事情可遠遠不止這些,我們的日常生活:做飯,洗碗,洗衣服,打掃衞生等等全部都是母親一個人做;我們在學校裏做錯了事情,去學校裏聽老師的指責和批評的不是我們而是我們的母親,而她們每次出來都會笑一笑説沒關係,下一次改進就行了;我們的成績一直沒有提高,就算形式不同母親會一直在旁邊陪着我們,叮囑我們,鼓勵我們......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説過: “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不僅是男孩子,女孩子也一樣。我們經常會在各種書裏面看到作者直到長大成人以後才明白母親有多辛苦,從而開始感歎和後悔,但很多人現在就算看再多這樣的書也無動於衷。我非常慶幸我在向不歸路張望的時候被史鐵生拉了回來,所以我也想告訴所有人不要再錯下去了,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東西,不要等失去了之後才懊悔。

史鐵生用樸實但卻讓人印象深刻的語言,雖然沒有直説,但描寫出了自己對當時一直讓母親擔心操勞的後悔和對母親的無盡思念。我想他跟我一樣,也想表達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母親,因為現在他懂了,但後悔也來不及了。

周國平讀後感4

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感受,尚不成熟,也不知在往後歲月裏是否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現在我也不願別人來指指點點的,也不接受批判。

因為自己生病,還有懶惰慢慢悠悠的才讀完了周先生的《人與永恆》,生病是真,也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個心安理得的藉口,來讓自己好不那麼備受內心的煎熬。

孤獨、藝術、哲學、詩、真誠。你看,現在回想又到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麼,讀書,有時也會覺得自己可笑,看的時候,總在被書中的觀點,説法震撼也好,不同意也好,等合上書本,還是不知道自己讀了些什麼,想安慰自己説雖然現在不記得,但是它已經融在我的觀點了,等需要用的時候,它就會出現的,什麼時候要用,考慮問題還是向別人賣弄自己的時候呢?我也不太清楚了,事實上,連那時候自己能否想起那些所謂融進自己觀點裏的別人的觀點都不太清楚。我實在是看不上那些時時刻刻賣弄自己的人,但我也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這樣的人,尤其是最近發現,自己所瞧不上別人身上的點,也是自己所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是自己從未發現而已,越是這樣,越看不上那些人,越看不上那些人,也就越發現自己的問題,或許一直以來討厭的是那些自己在無意識的時候扮演的“角色”,總歸還是覺得有些可笑。

“老是聽別人發表同樣的見解和感歎,我會感到乏味。不過我知道,在別人眼裏我也許更乏味,他們從我這裏甚至連見解和感歎也聽不到,我不願重複,又拿不出新的,於是只把沉默給他們。與人共享沉默未免太古怪,所以,我躲了起來……”何嘗不是呢?只能聽到別人同樣的“見解”,感到無聊至極,陳芝麻爛穀子拿出來再嚼,實在是讓我聽的難受。不想對着這樣的觀點拍手叫好,告訴對方你真有想法。我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裏或許也是這樣,只是他們很友善,沒有如我這般苛刻的對待我,我開始逃離,現在不願再隨意與人談論這些話題,總是會覺得對方太年輕氣盛,就如“談愁的都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郎,而飽經人生滄桑的貝多芬卻唱起了歡樂頌”,剛二十出頭的年紀,也不敢説自己不是那少年郎,所以就更不敢隨意的發表自己的“正解”,好在,我還是一個幸運的人,身邊總歸是有一兩個願意聽我講,我也願意好好聽他們觀點的人。一想到這裏,總覺得自己是何其幸運啊。

“真正有獨特個性的人並不竭力顯示自己的獨特,他不怕自己顯得與旁人一樣。那些時時處處想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周先生的文筆好生犀利,處處打到人性的弱點,着實給年輕人好好的講了一堂課。只是,這遠遠不夠,人們受到諷刺,會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心態(智)的改變從不在一朝一夕,難免為了改變而改變,最終落入到“角色”切換的鬧劇中。周先生這話,應是我好好掛在牀頭來警示自己的,若有朝一日能走出虛榮心十足的平庸之輩的困境,這便是少了許多煩惱吧,我也希望這一日能早些到來。

在看到先生關於藝術家的描述部分,實在是很難不想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多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角色啊,還記得前些個月和朋友談起,他説很少有人可以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然而我看到的包括我問到其他人,人人都對這個主角讚不絕口,給出的理由也千篇一律,我很好奇,人們對他的讚揚在那千篇一律的背後,有多少是跟隨潮流,好吧,我承認這個問題根本不重要,只是在想安慰自己而已。通過作者的描述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的藝術水平高超,但是藝術與生活、與責任是不相容的嗎?只有置身地獄才能覺得自己是以旁觀者來審視這一切,才追求到全面的美?憑藉一個人的才,便可以忽視一個人的德,因為書中的主角光環,便成了自由的化身,理想的熱愛,成了人人敬仰的追求,放在真實的生活中這樣的行為還有多少人會吹捧,我真想聽聽那些人在那是的發言會是什麼樣,我實在是很難覺得這不可笑。雖然極度討厭他們聽完我的説法之後一副居高臨下“你不懂”的樣子,但我能理解他們千遍一律的解釋,只是我們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他們的角度或説法,在網上衝浪一下就一目瞭然,我承認我是帶有偏見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要擺脱從來都是自己那顆遲鈍的心和不夠聰明的大腦,要擺脱環境的限制,你需要更好的'方法。或許我並不是那個被極被需要的自由的靈魂。我欣賞藝術家,也欣賞他們的作品,但我絕不會和他們有太多的交集。

“真誠如果不講對象和分寸,就會淪為可笑。真誠受到玩弄,其狼狽不亞於虛偽受到揭露。”圓滑世故總在被人們所嘲諷,人們嘲諷的對象終究還是他們自己。多有趣呀,也是前段時間發生的故事,現實的事情卻在書本中再現,是我在和一個朋友分享自己的人際交往小技巧,現在卻覺得自己所作的很沒有必要,本來自己知道即可,還多此一舉的分享給別人。但也是證明了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很多場合不是不講真誠,只是展現了另一個真實的自己的角色吧,畢竟人是多面的,在合適的時候展現出來合適的角色即可,但長久相處的關係卻很難如此,有太多面是自己無意識展現的,久而久之也就展現了所有面,但也不要忘記最親近的人最光彩的那面,因為那是最容易被生活的茶米油鹽所掩蓋的。

“文人最難戒的毛病是賣弄。説句公道話,文字本身就誘惑他們這樣做。他們慣於用文字表達自己,而文字總是要給人看的,這就很容易使他們的表達變成一種表演,使他們的獨白變成一種演講。他們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眾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擺好姿勢。有時候他們拉上窗簾,但故意讓屋裏的燈亮着,以便把他們的孤獨、憂傷、痛苦等等適當地投在窗簾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剪影。即使他們力戒賣弄,決心真實,也不能擔保這訴諸文字的真實不是又一種賣弄。”文人的賣弄也難全怪文人,畢竟寫在作文紙上,或呈現在那一畝三分電子屏上,一篇慵懶的散文有多少普通人能看兩眼就知道作家水平的,總歸華麗的文字更吸引人的眼球,更諷刺的事情,好的文章從來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來的,但是人們總會被華麗的辭藻奪去了目光,從而來判定作者的文學功底。就像短視頻/自媒體時代,視頻市場從幾十分鐘到幾分鐘再到幾秒,人們越來越不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因為這樣高強度的刺激足夠滿足自己空虛,一眼即可選出高下。時代在進步,但在某些方面我們更喜歡上個世紀,卻也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在上個世紀生存,於是想追求一個自己構想的各個時代的長處相結合而成的完美時代。

周國平讀後感5

一、哲學的真諦

最早接觸哲學,還是在中學的政治課上,那是不得不學的,當時我的班主任帶這門課,雖然不是主課,但上了幾堂課後,我就被這門課吸引住了,課堂上我成了活躍分子,老師也最喜歡提問我,直到現在只要提起中學時代,我就會想起那個給我感覺淡泊又睿智的哲學老師。而自發地去閲讀哲學類書籍,應該是在大學和工作以後,從隨筆、隨感錄開始,培根的人生隨感錄、蒙田的隨筆集,曾經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後來也嘗試去看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但卻被它們的高深晦澀嚇跑了,對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的認識也只能停留在小冊子上讀到的著作精選,而對哲學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雋語的高深學科。

真正想靜下心來寫點哲學的話題,還是在讀了《周國平文集》以後,因為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説的話,產生了太多的共鳴。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發表系列文章,以詮釋我對哲學的理解,和哲學帶給我的喜悦。

周國平喜歡上哲學,也和隨感錄有很大關係。他説“每當我捧讀一部哲學鉅著,即使它極有價值,我也會覺得自己是在做功課,搞學問。讀好的隨感錄,卻好象在和作者談心。”“學問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學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擺學術的譜,彼此搞不同的課題,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態人情來,朋友間時有妙語博人一笑又發人深省,便打破了學術的樊籬,溝通了心靈。”“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學海無邊又何足悲歎?讀隨感錄時,我獲得的正是類似的慰籍。”

讀到這裏我已經克服了自己對哲學的那種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讀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也可以瞭解哲學,也可以體會到哲學的智慧。

那麼,哲學的真諦是什麼呢?我從周國平的話中讀到了這些東西,他説,他尤其喜歡赫拉克利特,“博學並不能使人智慧”,“我尋找過我自己”,“最美麗的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醜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學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於尋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學而從不尋找自己的人譏為“美麗的'猴子”。

哲學的真諦其實就是教人智慧,尋找自己,就如蘇格拉底所説的“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博學未必智慧,讓人理解了為什麼有些博學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認為哲學就是教你“道”的學科,認識了“道”,就獲得了靈氣,即使步入全新的領域,你也不會迷失。這或許就是很多領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學專業的原因,比如索羅斯等。

認識了哲學的真諦,我就不再把它當作是高深晦澀的學科,是表現自己深刻的裝飾品,它和其他學科一樣,甚至比其他學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個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個決定,在兒子的成長道路中,在合適的時間我一定會為他引入智慧的哲學。

二、書和文章

説起書來,我就會想起大學時的圖書館生活。開始是利用課餘時間泡圖書館,後來發展到課堂時間也泡。記得有一門叫做《線性代數》的課,我上完第一堂課後,就認定了這是一門既無用也無趣的課,是無論如何不會提起我的興趣的,從第一堂課後直到考試,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曠了一學期的課,時間全部在圖書館度過。那時讀的多為社科類和文學類書籍,特別是外國文學,那種一心讀書的生活真的很享受。從那時開始,讀書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國平説:“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實際的交往和行動來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書本。”只有到了“被剝奪了靠交往和行動排遣寂寞的機會,”或者到了“懷着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會用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來,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於讀書的。”

我不想説我喜歡讀書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國平論述悲劇情感時所説,“有的人一生接連遭到不幸,卻未嘗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的內心悲劇。”我肯定屬於後者,即使我一帆風順,悲劇情感也依然會籠罩着我,更何況我不是一帆風順的人。那是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獨,我惟有在書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許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現在,書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書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時進去看看,每當我買到一本好書,想到夜深人靜,獨坐燈下閲讀時的快樂,喜悦之情便溢於言表。

對書的選擇,我完全贊同周國平的觀點,“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説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説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凡是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於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

關於文章,特別是散文,周國平認為平淡是極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備的條件,“再也沒有比無味的散文和有學問的詩更讓我厭煩的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周國平用了很形象生動的比喻:

第一、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無病呻吟,不要附庸風雅。

第二、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積辭藻,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漸接近一種自然的文風。

第三、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了原味。文字貴在凝練,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儘量少説和不説廢話,而且在一個句子裏也要儘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無的字。

周國平關於文章的觀點,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對於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轍,“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為信也。

周國平讀後感6

幾年前,含淚讀完周國平的《妞妞》,她以哲學的悲慟感動了我,使我不忍卻又忍不住去讀她。現在,再讀他的《寶貝,寶貝》,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竟是如此痴情的一位父親!再次令我震驚。

《寶貝,寶貝》描寫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是周國平在經歷中年喪女又老年得子後多年的思考與積澱,在這本書裏,交織着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學大師風範。他通過寫啾啾,寫父愛,寫大愛。他為孩子保留了一份幼時生涯的儘可能完整的記錄。但這本書又不同於其他的家庭教育書籍,裏面沒有很特別的育兒經歷,作者倡導孩子順應天性愉快的成長。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籍,正如後記中祁智所寫:“看上去滿紙瑣碎,到底還是哲學家,比專門從事文學的人多了一隻眼,不僅寫的有情趣,還有情調和情理。”

周國平説,“一個普通的父親,愛他的一個普通的女兒,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全部理由。”然而,在我看來,這卻是一本很好的值得家長借鑑的育兒書。他在教人們怎樣做不後悔的父母。

在“孩子多麼需要歡笑”一節中,周國平告訴人們,“再忙的父母,也應該安排時間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保姆和老人帶孩子往往趨於保守,但求平安無事,鮮能顧及有趣,給孩子心智發育造成的損失雖然看不見,其實難以估量”。同樣作為幼兒父母的我,深有同感。因為這一點,在我兒子身上得到了驗證。幸虧我及時懸崖勒馬,再忙再累也儘量自己多帶孩子。我認識到,教育孩子,決不是隻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那樣簡單!

周國平認為,孩子的“謊話”很可愛。“幼兒有強烈的榮譽感,希望自己是棒孩子,得誇獎,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往往在想象中抹掉不如意的事實,於是真的覺得自己一貫正確了”。這一點,我極為贊同。還記得兒子在原來的幼兒園上小班時,班裏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家奶奶説,老師打了她兒子,還打了我兒子,問我們可曾知曉。回家後,我們問他,可不管我們如何使盡伎倆,兒子都一口否定“沒有!”他告訴我們,老師打別的孩子了,但從沒打過他,因為他一直是個好孩子!然而,轉學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兒子突然對我説:“這個幼兒園比原先那個好,因為老師不打人!”我再次詢問,他竟然立刻承認原先那個老師確實打過他。由此可見,小傢伙寧願捱打,也要維護自己是個好孩子的謊言。

作為一位著名作家和哲學家,周國平相信,薰陶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薰陶出來的。在這方面,父母的榜樣能產生顯著的作用。在滿屋書籍和父母手不釋卷的環境裏,啾啾從小就養成了閲讀的習慣。“我們不給她報任何課外班,也無需操心她的功課,但她的學習成績始終優秀”。可見只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應試會是相當輕鬆的事。他認為,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智力生活,樂在其中,欲罷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而薰陶是不教之教,養成了閲讀的習慣,也就開闢了薰陶的新來源,能夠從好書中受到薰陶,這是良性循環。我反思自己: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作為一名普通的家長,我能給予我的孩子怎樣的薰陶呢?——唯有讀書的環境!相信在我孜孜不倦的閲讀堅持下,我的兒子也能被薰陶出好的素質。我下定決心:自己要努力成為兒子學習的榜樣!

談到性格,周國平的觀點是: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談不上好壞,好壞是後天運用的結果。因此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他的做法是順其自然,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對優點給予熱情的肯定,對弱點予以寬容,點到為止,常常還一笑置之,如此為孩子的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的空間。父母的責任是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用優點來制約弱點,而發揚性格本身的長處便是抑制其短處的最佳方法。他並請父母們相信:一個人有了突出的優點,有一些弱點不算什麼,將來必有所作為。讀到此處,我真為周國平叫好!相比之下,自己這個母親做的太不稱職了。脾氣暴躁的我,對於兒子的弱點,往往採取暴力措施,缺乏耐心和引導,致使孩子越來越遠離我,我要深刻反思和檢討啊!愛孩子是一種本能,而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身為母親,我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啊!感謝周國平,使我醍醐灌頂。

對於孩子發脾氣,周國平的建議也值得家長們借鑑。當孩子發無理脾氣時,家長一定不要和他辯論,跟他講死理,他肯定是聽不進去的,讓他清楚的知道你的態度就可以了。對於孩子因為無理要求被拒而鬧,表示冷淡即可,這比發怒更容易使他妥協和平靜下來。但當孩子表示妥協時,則一定要給他台階下,及時給予鼓勵。回想我自己,當兒子無理取鬧時,我便會和他一起發脾氣,自己一點也冷靜不下來。而這樣卻只會刺激孩子,使他越發失去控制。而這時,我卻又埋怨他:“這孩子怎麼越來越難管了?”周國平的提醒,令我恍然大悟。

其實,我最喜歡周國平的一點是:他是一個真實的人。我為他的真誠而感動。他不像別的知名人士或影視明星一般,在公開場合只會大秀特秀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其實真實情況説不定已經臨近曲終人散了。而周國平在記述啾啾如何在他夫妻之間調節矛盾時,卻不憚把家庭口角披露於眾。其實,再和睦的家庭也有磕磕碰碰,這是真實生活的正常狀態。在婚姻這部人間樂曲中,小爭吵乃是必有的'音符。正像他所説的那樣:湖面上不時颳起小小的風暴,掀起小小的波瀾,身在其中之時,或許覺得風急浪高,遠遠的觀看,不過是一些漣漪罷了,本身就是婚姻這道風景的組成部分。作者實實在在,敢於真實的剖析自己的人性和生活,他的真誠,讓我歎服!

作者最後倡導幼兒的父母,要做孩子的祕書。家長要儘自己的力量記錄孩子在生長中的可愛表現,能記多少是多少,孩子將來一定會感謝父母的。家長要為孩子保留一份幼時生涯的儘可能完整的記錄。而想想自己,作為一位母親,我追悔莫及。在孩子幼小時,我只知道忙於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使孩子享受不到足夠的母愛。那麼,從現在開始,自己就努力做一名孩子合格的祕書吧,我還來得及。為了不做後悔的母親,我一定會珍惜兒子生命中這一段無比寶貴的時光的,決不能再錯過時機。試想一下,將來等兒子長大後,我把這樣一本記錄送給他時,他會多麼高興啊!好吧,馬上開始吧!

讀罷此書,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動於這位痴情的父親,感動於這個可愛的寶貝,感動於周國平的實實在在的真誠的育兒建議。我會將周國平的這句話銘記在心: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周國平讀後感7

假期中,閲讀了《周國平論教育2—傳承高貴》一書。最早認識周國平,是從他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開始的,我被他的慈父情懷打動。妞妞雖已離去,但妞妞留給周國平最珍貴的東西,可能就是讓他把對一個孩子的愛化為了對所有的孩子的愛。周國平熱愛孩子,在《周國平論教育》的這本書裏,有很多文章,如《童心和童年》、《守護童年》、《如何做父母》等,都表達了他對兒童的愛護。他説,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具有求知慾,而我們目前的教育太過功利,抹殺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要疾呼“救救孩子”。在閲讀過程中,我瞭解到了一些我不曾瞭解的觀點,並引發了我的一點思考。

“教育即生長”,這個由盧梭提出,杜威作進一步闡發的概念,激起了周國平的共鳴。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長”的道理,我們也就清楚了教育應該做什麼事情。比如説,教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養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現今的教育的靈魂是人文精神。什麼是人文精神?應該就是人們現在所説的“以人為本”。具體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寶貴的價值通過教育實現出來,一種合格的教育就應該把學生身上那些人之為人的價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應該是能夠讓學生把這些價值實現出來。簡單地説,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為人的價值。

周國平認為人身上有三樣東西最寶貴,第一個是生命,第二個是頭腦,第三個是靈魂。現在與生命相應的教育是體育,針對頭腦的教育是智育,針對靈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個審美教育。他認為學校裏就應該有這樣的四種教育。 我們現在的教育和課堂,過分地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輕了其他三個方面。這樣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這樣也是沒有充分尊重學生人之為人的價值。我們只注重智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是不是不能成為一個飽滿的,有血有肉,有精神追求的社會人?還是隻能成為一個僅存生存技能,蒼白地活着的人?

周國平主張把體育擴展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標時培養對生命的尊重。一個人只有熱愛生命,對生活充滿興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種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會有什麼事情能讓他開心的。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生命的責任心,有意義地度過一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時,當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要知識性的目標,還應要滲透入這種生命教育,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引導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對人生的思考,對生命的敬畏。只有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及人,善待一切生命。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將來可持續發展的支柱。

智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在接受知識方面的教育。智育的目標是實現頭腦的價值。現在智育流行一種狹隘的理解,就是把它僅僅理解為知識的灌輸,甚至歸結為考試的分數、職業的技能。頭腦的真正價值不在這裏,這樣做只能把寶貴的.頭腦當成一個容器、一個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標應該是讓學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長,鼓勵和培養他們對智力生活的愛好,使他們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樂。在學生的智力品質中,第一是好奇心。杜威曾説過,興趣是一個人能力的可靠徵兆。我們在課堂中,往往是通過一些建議圖片,視頻,或是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殊不知,興趣和好奇心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興趣只是學生對這個內容感興趣,願意繼續深入瞭解下去,對新授知識接受程度的前提。而好奇心則是不一樣的,好奇心的中心點是學生對於所呈現的內容和主體有自己的求知慾,他們會提出自己的問題,自己想了解的內容,這裏面有動機的不同,而這動機的不同直接導致了結果的不同。我們在課堂實踐中,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形式上激發興趣,而是要去真正從學生的視角,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爭取能夠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而非僅僅是興趣。這樣以後,學生的探索性更強,參與性更強,效果必然更好。我們在進行有些任務的同時,學生可能會發散思維,出於好奇心,提出其他的觀點,我們不能為了教學的進度而簡單扼殺,可以在課後做進一步的延伸。這是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智力品質的另一個要素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愛因斯坦把獨立思考能力稱作人的內在自由,並且認為教育的目標就在於培養這種內在的自由,而不在於灌輸特定的知識。這獨立思考的能力,具體到我們課堂上,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可以事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的中心進行揣測和思考,往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研究,等到新授課時,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個別任務,有利於培養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同時很好地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師在出示學習任務時只是引導學生往哪個方向鑽研,接下來的具體過程,應該儘量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退一步來講,也應該讓他們多參與,多投入。在一個接着一個的任務中,達到教學的目標,或者説是完成學習的目標。我們教給學生的是學會學習。學生學會了學習,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一筆終身財富,一輩子受用不盡。書中講到英國哲學家懷特説過:“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全部忘記了,那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我想這句話很好的闡述了教育的本質,也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我們交給學生的知識只是暫時的,在他們以後的人生路上,或許會淡忘這些知識,但是他們有了學習的能力,不管遇到什麼新鮮事物,都能夠去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那就是能夠存在於社會的能力。

周國平認為,德育不僅僅看成一些規範的灌輸,比如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誠實、守紀之類,德育應該是對靈魂的教育,目標時實現靈魂的價值。人的靈魂應該是豐富的,也應該是高貴的。教師進行道德教育,應該從根本入手,使人們意識到人的靈魂的高貴。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潑、智慧的頭腦,豐富高貴的靈魂,如果這樣,我們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德育應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給孩子們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靈魂的領導,不僅是教師的灌輸,更應該是讓孩子們在特定的任務中,自己感悟,自己深化,淨化自己的靈魂。不能僅僅關注智育,而應關注作為一個人最根本的品質。

讀書,然後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這本書文筆清新,娓娓道來,啟迪我們,引領我們更好地前行在教育之路上。

標籤: 讀後感 周國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pee5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