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羅生門》讀後感3篇

《羅生門》讀後感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羅生門》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生門》讀後感3篇

《羅生門》讀後感1

《羅生門》的故事取材自平安時代的故事集《今昔物語》,其小説內的時代背景也是平安時代末期,芥川龍之介以古材寫今事,將一幅人間煉獄般的場景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內容充斥着對社會風氣的諷刺和對人類善惡觀的思考,道出了一個生存需求的“無奈”。

小説開篇就寫道: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僕人正在等待雨的過去。

空曠的門樓下,除了他別無旁人,只有一隻蟋蟀伏在紅漆斑駁的粗圓的桂木門柱上。

寥寥數語,就將一股濃重陰翳的氣氛描繪了出來,漆紅的粗圓的桂木門柱與伏在上面渺小的蟋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示了羅生門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破敗。

之後小説對羅生門為什麼變得如此破敗進行了解釋:原因是京都連年遭災,天災人禍不斷才至於此,原本熱鬧的朱雀大路變得人跡罕至,盛金箔銀箔用的木箱也變得如柴火般廉賤。

日暮之後,這裏更是猶如一座鬼城,狐狸作窩,烏鴉覓食,強盜流竄,死屍遍地。作為小説的主人公,一個落魄的僕人,望着沉沉的黑夜,孤寂的等待着,他被大雨困在羅生門前,身後羅生門更是像一座修羅殿一般可怖。

被僱主辭退的僕人無處可去,縱使雨停了他也不知道該往何處生存,為了尋一個過夜的地方,他被逼無奈進入了羅生門內。

羅生門如傳聞的一樣,死屍遍地,充斥着“惡”,僕人進入羅生門是受迫於這個黑夜,在羅生門內的選擇則是他自己做出了選擇。

他意外的在屍橫遍地的閣樓上發現了一個老嫗。老嫗滿頭白髮,又瘦又矮,正在一具死屍頭上一根一根地拔着頭髮,僕人不明所以,也不知該將老嫗的行為歸為善還是惡。

他出聲質問老嫗為何如此,老嫗卻對他説:只是想取這女屍的頭髮做個髮髻,倒騰些假髮生意。

這時僕人的心中升起了一絲憎惡與輕蔑的情緒,因為僕人之前對於生存的抉擇,是做一個強盜還是活活餓死,他一直在猶豫,出身於大户人家,縱使他已經被解僱,但他認為自己還是應該比強盜要高尚一些的,此時看到了老嫗的行為,內心的鄙夷不免油然而生。

老嫗見其露出這樣的.表情,就又對他説:這具屍體生前也曾把蛇切成段曬乾當成魚乾賣給禁軍軍營,在大家看來也是缺德事一樁,但是自己不覺得這是缺德事,無非都是為了生存,就像自己現在拔她的頭髮一樣。

僕人聽完了老嫗的敍述,思考一番後,內心也彷彿得到了答案一樣,他粗暴地上前推到老嫗並搶走了她的衣服,他説:自己同樣是為了生存。

人的本性暴露無遺,僕人也在生存的需求面前做出了選擇。

小説的結尾寫道:

過了好一會兒,死一樣倒着的老太婆才從死屍中撐起裸體,發出不知是囈語還是呻吟的聲響,藉着仍在燃燒的火光爬到樓梯口,垂下短短的白髮朝門下張望。外面,唯有黑洞洞的夜。

僕人的去向,自然無人知曉。

此時的老嫗已經和這裏的死屍沒有區別了,作惡者自有更惡者懲罰,死去的女屍是這樣,苟且偷生的老嫗是這樣,奪門而出的僕人也一定是這樣的結局,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強者怯懦,揮刀向更強者,弱者怯懦,卻揮刀向更弱者。

我對這段結局的理解是,它既體現了芥川龍之介的悲觀情節,對這個“人吃人”的社會感到深深的絕望,同時也隱喻了作者心中尚存的一絲希望。

外面只有黑洞洞,不知何時會亮的天,以及無人知曉去向的僕人,結局的不明朗更容易令人產生遐想,在這個黑夜裏不知還有多少人會失去生命,又有多少人會放棄信仰淪為強盜,我們無從推測,但是我們知道天總是會亮的,雨總是會停的。

人生善惡一念之間,羅生門好比是人間和地獄間隔的一扇門,地獄之門只需要自己給自己一個理由便會為你打開,當生存成為第一需要的時候,人便淪為了獸。

芥川龍之介借這個故事批判了社會上自私的利己主義,也寫出了在這個“人吃人”的社會上生存之艱難,這讓我想到了《狂人日記》,同樣也寫出了社會吃人的本質,人在黑暗的夜色下分不清什麼是黑,什麼是白,在滿是“吃人”的歷史上也分辨不了其他的字眼。

關於小説的感受就寫到這裏了,個人認為隨着時代的進步,當代社會的人們對黑夜的心得理解更加豐富了,只是更容易迷失在追逐光芒的路途中,錯付了光。

《羅生門》讀後感2

《羅生門》一書中收錄了芥川中短篇小説共十三篇。芥川龍之介被稱為日本文學史上的鬼才,尤其短篇小説,幾乎無人可出其右。帶着這份極高的評價,我翻開了《羅生門》。

在這裏對《羅生門》、《地獄變》、《密林中》發表一些淺薄的想法。

羅生門主要講述的是處於衰敗沒落社會背景下,一位被打發出門的家將在生存與為盜間做出選擇的過程。善惡之念輕而易舉的轉換,道德在私慾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展示了人自私本質的醜陋。

短篇中的兩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第一處是家將在目睹了老嫗在雨夜羅生門上拔取死人頭髮時,先前寧可為盜念頭早已拋之九霄雲外,隨之取代的是對所有惡的憎恨。那麼善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自然他不明白老嫗的動機,卻徑直將老嫗劃入惡的行列,他完成的是自我肯定,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揚善除惡。作為惡的目擊者,彷彿只要對惡進行反抗懲罰就能成為正義的代表。

第二處是老嫗被逼問時的回答。大致意思如下:女人(死者)罪有應得,她生前將蛇謊稱魚乾賣給禁軍營地,但我並不覺得女人做的是缺德事,她是出於無奈,我也是如此否則只有餓死,因此這個深知事出無奈的女人想必也會原諒我的做法。老嫗試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同時向家將拋出了一個藉口,他心中生出了在羅生門下所沒有的勇氣,剝下老嫗檜樹皮色的衣服,消失在夜色深處。在這個片段中,從開始的罪有應得到後來的不覺得缺德,帶給讀者的是言語的矛盾,但對於老嫗而言並不矛盾,她從頭至尾都在為自己辯解。

回到上文中的問題“善惡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能想出的最好的回答是“道德的底線”。道德的底線又分為兩種,社會道德底線應該是法律,而我認為的善惡標準是個人的底線,你所明辨的善惡就是你的標準。在食不飽居無安的社會背景下,更多的家將、女人、老嫗選擇了“舍義取生”但於此同時仍有一羣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羅生門》為讀者展示的便是惡的無處可避,它在家將的心裏浮沉,短暫銷匿,永恆存在。那麼“惡”應當存在嗎?與其説惡應當存在,不如説它不可能消失。物質匱乏無疑成為推動家將為盜的重要因素,反觀物質基礎還算富足的今天,道德價也高。道德在人類史上有被淪為價值問題進行衡量。同樣,當道德的標準上升了,最底層的道德或許會被歸入惡的範圍。道德與不道德,善與惡從來都不是反比關係。

接下來談談個人最喜歡的一篇《地獄變》,極為精巧的結構設計,細膩多面的人物形象,色彩明豔的畫面,以及不時出現的捉摸不透的隱喻,令我歎為觀止。該篇講述了一名藝術至上的畫家(良秀),為完成作品拋棄了親情、道德、人性。在“我”的眼裏崛川老殿下,是位愛民如子、寬宏大度之人,而良秀則是古怪猥瑣、無可救藥。先拋開作者反諷的可能,就“我”來看,在聽聞老殿下對良秀女兒心存異心,目睹老殿下燒死良秀之女後,仍相信老殿下是為了懲戒良秀為畫屏風不惜燒車焚人的劣根性。到底是偽善遮住了“我”的眼睛,還是權力矇蔽了心。看完《密林中》,又回想起《地獄變》,禁不住胡思亂想一番。由此看來,文中對良秀的'評價及事件過程是否完全真實,也不得而知。

《密林中》該篇被導演黑澤明改編成電影《羅生門》搬上銀幕。短篇以不同個體對同一案件的證詞展現出人的複雜,每個人所言都是於自身有利的,我試圖從中還原真相,終究是霧裏看花。從語言風格美感來看,我個人感覺整本小説中透露出陰柔美,不似朱光潛所言“杏花春雨江南”般的陰柔,芥川筆下的陰柔是瑰麗的,令我見識到日本美學那種獨有的物哀之美也能如此濃烈。

最後想説幾句題外話,和大家分享一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前幾日聽了一期博客暫時給了我答案,播客主題是“我們為什麼要讀小説”,如果問我看完《羅生門》有什麼收穫,説實話我回答不出來,唯一可見的大概是芥川又收穫了一枚粉絲,但無論是他高超寫作技巧還是通透的人生觀都絲毫沒有被我內化。教科書和工具書更多的是提供現實問題的某種解決方案,文學不提供捷徑,文學其實就是想讓你迷路,你要在這座巨大的迷宮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果非要説它可以許諾什麼,那就是它可以許諾你一場孤身一人的探險。實際上這和生活的本質是一樣的。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來説讀小説是在經歷另一種人生。

《羅生門》讀後感3

讀此書的時候,不由得讚歎《羅生門》的表裏配《密林中》的裏表其中的契合與沿拓,從兩人的相互作用的羅生門,發展到三為多人但自我剖析的世界——即二到三到無窮,陰暗角落至羅生門至大千世界,善惡的轉換到惡的無處不在當真是精彩之極!

遠觀芥川龍之介,不難發現他的作品一大方向已被這兩篇涵蓋!關於人生醜惡面以至於產生惡的揭露揶揄!

但是在芥川龍之介心中,他是徹底的鞭撻他筆下的惡麼?或者是通由惡的表象實際要揭露的是什麼?

記得威廉?戈爾丁的《蠅王》,書中的人物並沒有簡單地被分為“好人”和“壞人”,雖然西蒙和傑克是善與惡的兩個極端的例子。縱然拉爾夫彬彬有禮,皮吉通達常情,兩人卻參與謀殺:儘管他們都有自己的準則,然而兩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獵手捕來的肉食。

戈爾丁提出了人性是複雜的,既有惡的一面【鬼相】,也有善的一面【神相】,更有灰色不明辨的一面【人相】。而芥川龍之介關注的更是這片灰色的霧靄(又可以説是虛偽面具?)!霧靄之中迷茫的是什麼?(虛偽中隱藏的是什麼?)它籠罩着怎樣的心理歷程?或者説由此凸顯出的人性又是怎樣?每個人善的底線是什麼?它由什麼控制?從何處產生?

芥川龍之介説他自己“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懷疑自由意志,一半懷疑宿命”。“古人將這種態度稱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沒有中庸之道,就沒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話》。即他用中庸之道來調和自由意志與宿命的矛盾,而一輩子也掙扎其間。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除了幼時受中國影響,青年受西方文化影響,他更受處於榮格“集體潛意識”的日本特有的佛道文化的潛移默化。芥川龍之介的遺書上曾經有一段:“我也曾把我自己對將來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個傻瓜的一生’中也已大致説明過了,雖然加諸在我身上的社會性條件—但是封建時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沒寫出來。至於為何故意不寫出來,這是因為到現在我們每個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時代的陰影中,而我再在那舞台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場人物等社會性條件—大多都已表現在我的作品當中,但是,只因為我自己也活在社會性條件中就認定自己一定了解社會性條件是不行的吧。”可以説,在他的作品封建時代的影響無不滲析其間!

在別處摘抄了一段有關日本佛道文化的善惡觀,雖然其中有些極端偏見之語,但也沒有遠離中心。如下:日本佛教的教義對彼世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主張彼世沒有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在能去彼世這一點上,人是完全平等的.,即使是幹過壞事的人或迷戀現世的人,遲早都能去彼世,只不過做過普事的人可以早點回現世,幹過壞事的人要長期留在彼世。日本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更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惡人正機”説,從“無戒”的立場出發,認為人們不應該拘泥於佛教廣泛宣傳的勸善懲惡的善惡觀。受這些宗教思想的影響,日本人形成了獨特的善惡區分不明的善惡觀,一種不加區別、不分善惡、包容一切的平等精神,一直深深紮根於日本人心目中,“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日本人似乎都缺乏這種認識惡的能力,或者説在某種程度上不願意抓住這些惡的問題”。事實上,在日本人的實際生活中堂而皇之地存在一種所謂“必要惡”的理論,即善行未必都是需要的,而一些惡舉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當然,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中單純的惡沒有被讚歎或者是無情的鞭撻,而是被憐憫,憐憫之心充乎表裏!他要強調的更可能是一些變態的道德觀與人性的相互運動。

在芥川龍之介眼中,道德是披着古裝的權宜的別名,強者蹂躪她,弱者又受她撫慰,但是在他們之間的又受到她的迫害。她是成長於封建時代又受着資本主義的毒化,她恩賜時間與力氣的節約,損害的是良心!道德並不是善與惡的規則,不過是懦夫的推諉藉口之詞!如果從這方面來看羅生門整本書便別有風致~

標籤: 讀後感 羅生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v59r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