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18至19世紀,在奇妙的昆蟲世界裏,有無數的祕密人類還未解知。但一位昆蟲學家的出世,為我們打開了那有趣、充滿神祕的昆蟲大門,突破了人類對昆蟲的遐想。他也以一部《昆蟲記》而聞名世界,它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

法布爾出身農家,生活貧困;卻熱愛昆蟲,把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終於完成了鉅作《昆蟲記》。這本書中記敍了有關昆蟲的知識,也體現出法布爾對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態度,字裏行間透露着對生命,自然的熱愛。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中的語言生動形象,為我展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關於昆蟲的奧祕。如:蟬和螞蟻雖然是對頭,但蟬的性情温和大度,螞蟻卻是兇狠吝嗇,經常是螞蟻襲擊蟬,而不是蟬捕食螞蟻。又如:蟬沒有知覺,黃蜂腹部有條含毒刺的鈎,孔雀蛾不會吃東西……其中我最喜歡《昆蟲的'裝死》這一章節。作者研究昆蟲裝死的情況時,做了許多關於昆蟲裝死的實驗。被法布爾第一個選中的昆蟲是大頭黑步甲。大頭黑布甲雖然兇狠,但卻常常採取裝死的策略,每次裝死的時間甚至長達一小時。在經過多次實驗後,作者的疑惑,也包括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當大頭黑布甲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它就會立即做出反應,立即逃命。但是,當一種災禍對它構成威脅時,他通常採取裝死的慣技,以騙過敵人。所以説裝死是它,包括許多昆蟲中的強者慣用的伎倆,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後來作者研究的煙黑吉丁,也證明如此。但許多與煙黑吉丁同屬的昆蟲卻不喜愛裝死。於是作者,包括我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不經過實驗就先下斷言,那純粹是一種主觀臆測。

作者能寫出這些,是因為他的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們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現在我明白了,應該對周圍的所有事情都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就算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昆蟲和人類息息相關,我們應該愛護昆蟲,瞭解昆蟲。保護好屬於他們的綠色家園。

法布爾用熱愛科學,認真嚴謹,執着追求的態度去了解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他那種精神鼓舞了我,令我折服。我應該用這樣的精神去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一切。

《昆蟲記》讀後感2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所著的長篇科普文學作品,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

翻到目錄,我一目掃千行,《興趣與遺傳》《神祕的水塘》《啊,石蠶》,這是什麼,是動物嗎?帶着滿肚子的疑問,我翻看了書頁,開始了我的神奇之旅。

在法布爾的筆下,我看到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讓我不禁讚歎這個世界的美好。

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寫了許多昆蟲,有的我們見過,卻不知叫什麼;有的是知道叫什麼,卻不知長什麼樣。在這些昆蟲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蟬了。

蟬的一生,經歷四年黑暗中的苦工生活,換來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蟬在脱殼的一瞬間,就已經在利用短暫的時間,盡情地展現自己,它每一時每一刻都在好好的活着,沒有一刻在抱怨自己生命的短暫。人與蟬相比,人的生命要長得多,但是不管90年還是90天,我們都要珍惜生命,好好的活着。

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着。人生路途,如同爬山,當我們翻過一座山後,又有一座山阻礙在面前。我們再想放棄,想要半途而廢的時候,想想那在黑暗中的小小生命。蟬,為了在光明中生活幾十天,為了完成種族繁衍的重大使命,它們在黑暗的`歲月中靜靜等待,默默熬過那孤獨寂寞的歲月,它們用堅毅和執着,終於迎來生命中的光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也難怪《昆蟲記》一經發表就轟動世界,之後翻譯成50多種文字。偉大的法布爾通過微觀世界的昆蟲世界,讓我們感受到人類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是同其他生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弱小的昆蟲也應當得到尊重。我們不僅要充滿對生命的敬畏,更應該飽有探求真理的精神。我在生活中,也應該學習法布爾探索世界,堅持不懈的勇氣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應當鍥而不捨,為了理想奮鬥。

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壞境的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超過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3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自然中也有這麼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4

法布爾以他精彩的文筆寫成了譽滿全球的《昆蟲記》,這部鉅著在世界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多少年來,深受讀者們的喜愛……

在《昆蟲記》一書中,講述了一個個有趣的昆蟲故事。如:蟬在地下“潛伏”了大約有四年之長,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鑽出地面。夏日裏,在樹上盡情歌唱5個星期之後的它們便繁殖下一代然後死亡,還有: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來儲存食物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蜣螂的工作比農民的工作還要辛苦,但是蜣螂卻比農民還要任勞任怨……諸如此類的種種昆蟲故事與奧妙便藴含其中,耐人尋味。

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都不知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我瞭解了許許多多的昆蟲,他們雖然看起來渺小,但在法布爾的筆下它們卻成了一筆思想寶藏,這些寶藏以它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無疑丟失了許許多多的財富,環保的重要性毫無遮蔽的展現,通過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蜕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覆的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反覆推敲,一步一步推斷舍腰峯的窠巢的製作材料,螢的捕食過程和捕蠅峯的捕食過程,蜜蜂的超人的記憶力……

法布爾為探索真理而投入畢生心血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世界的神奇和美妙,又讓我感受到了法布爾超人的毅力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昆蟲記》以它獨特的看待問題的角度,理解問題的深度,吸引着千千萬萬的人。

我在這裏衷心地推薦大家讀一下《昆蟲記》。我歎服法布爾為了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忘我精神;更加歎服他對昆蟲、對大自然的鐘愛。他讓我們知道了:昆蟲同樣富有智慧。並呼籲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以及一切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生物。法布爾帶我們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他更希望我們用雙手來保護這一個昆蟲世界。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法布爾的昆蟲世界,去傾聽大自然的吟唱。並一起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有昆蟲。

法布爾憑藉着廣博的知識、詼諧的趣味以及精彩的文筆告訴我們昆蟲並不渺小,而是缺乏發現的眼睛。

《昆蟲記》讀後感5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昆蟲記》。這本書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愛不釋手。

《昆蟲記》是昆蟲們的大聚會:有愛唱歌的蟬,有勤勞熱情的螞蟻,有披着綠色戰袍的螳螂,還有尾巴長有一根毒刺的蠍子……這裏是昆蟲們的大世界,這裏是記載着昆蟲祕密的大寶典。它講了許多昆蟲的故事,從昆蟲的出生、蜕變、死亡到它們一生的各項大事——捕獵、戀愛、遊戲、建造住宅、生育以及撫育下一代。

通過這本書,昆蟲各種稀奇古怪的性格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法布爾敍訴起昆蟲的故事和自然奧祕來都有滋有味,看得津津有味的的同時還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和道理。

比如説,像寄生蟲這類昆蟲就從不自己築巢,也很少自己尋找食物,它們靠搶劫別人的食物為生,昆蟲們都很討厭它們。我們應該以它們為戒,做一個遵紀守法,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還有比如松毛蟲是一種墨守陣規的昆蟲,它們很笨,做事不動腦子,無論領頭的那一隻怎麼打轉和歪歪斜斜地走,後面的“跟屁蟲”也只會照它的樣子去做。要是這隻帶頭的松毛蟲爬上了花盆盆沿,那緊跟着的松毛蟲就開始了“萬里長征”,不厭其煩地跟在後面圍着花盆邊沿上轉了好幾個日日夜夜,完全不知道“三思而後行”是什麼!真是十足的莽夫!

當然,它們雖然思維方式簡單,卻並不是沒有優點的。

如果一條松毛蟲因為迷路而誤闖進別人家,它的夥伴也毫不計較,願意一起親密無間地緊挨着睡。一旦人多地少,它們就會有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觀念,竭盡全力,吐絲擴大房間的容量。這種團結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另外還有狼蛛,它雖然很兇猛,但是碰上木匠蜂這樣強大的對手,依然會表現得小心翼翼,這讓我知道了一點:不管自己有多麼厲害,但還是要謙虛、謹慎,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螢火蟲,你知道為什麼螢火蟲的尾巴會發光嗎?原來亮光產生於螢火蟲的呼吸器官,而且它們還可以隨意調節這盞燈的亮度。當螢火蟲身上的細管裏面流出的空氣增加了,那麼它發出來的光就會變得更大一些;要是哪天它不高興了,把細管裏面空氣的輸送停止下來,那麼光的亮度就會變得很微弱……

《昆蟲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昆蟲,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學會如何去觀察事物和研究物體,它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昆蟲記》讀後感6

紅螞蟻篇

就在你看這一句話的時候,全世界約有40只螞蟻和7個人類誕生;約有30只螞蟻和4個人類死亡。

螞蟻是一種體型小但數量多且繁殖速度極快的生物,全世界的螞蟻數目超過兆萬隻。而這些螞蟻中有一種十分善戰的品種——紅螞蟻。這種螞蟻不善於哺育兒女,不愛找尋食物,他們專門搶掠鄰居家不同種類的螞蟻,把別的螞蟻的蛹搶到自家來,在夏季,這支長達七米的隊伍會前去遠征。當偵察兵發現螞蟻窩時,它們就變成散兵,一齊亂鬨只的鑽入敵人的'老巢,不一會兒,就帶着戰利品回來了。

《昆蟲記》中,法布爾將他們比作捕獵奴隸的亞馬遜人,那樣貪婪、懶惰。但我覺得將他們比作一支軍隊更貼切。就像是“征服王”亞歷山大率領的長征大軍一樣訓練有素、野心勃勃。他們,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人性中貪婪、好吃懶惰的陰暗面。

蜂篇

地於蜂,大家都應該比較瞭解,蜂的社會結構與螞蟻類似,但比螞蟻完整,更與人類相似。一個普通的蜜蜂集體,主要有這幾個角色:蜂王,負責繁殖後代;工蜂,負責修築巢穴,兵蜂,負責與想要偷走蜂蜜或襲擊幼蜂的敵人戰鬥。他們各司其職,整個社會井然有序,和諧平靜。雖談不上十分善良,但他們起碼不像紅螞蟻一樣主動去掠奪食物。

在《昆蟲記》中,法布爾描繪了一種奇特的蜂——隧蜂。在隧蜂的社會,蜂巢又被分為一個個蜂房,每個蜂房都由一個隧蜂家庭構成。家庭中的雌性隧蜂,將扮演一個重要角色——門衞,她們要説全力保護家中的蜂,保護家庭的隱私。她們終生忠於職守,再去往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離去。

蜂反映的人是人類社會中的秩序、和諧,人對社會的正義感和對家庭的責任心,這都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積極因素。

甲蟲篇

在昆蟲中,不乏有十分聰明的生物。聽説有的人類在野外遇到危險野獸時,會躺下裝死來躲過危險,而有一種名為大頭黑步甲的昆蟲也會這種技藝。當這種小生物面對難以戰勝的敵人,例如人類時,它會一動不動,爪子捲縮着,觸鬚交叉一起,鉗子都張開,如死一般。在二十分鐘到五十分鐘後,他“復活”了,並快步跑了起來,逃離危險區。這種富有智慧的生物反映的是人類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所展現出來的另一種機智。

《昆蟲記》是以人性寫蟲性,以蟲性反映人類社會。這裏面的每一種昆蟲就像一面鏡子,倒映着的是人類內心深處的本質。人與蟲,本來就是這樣相似。

《昆蟲記》讀後感7

在我過十歲生日那天,媽媽送了我一本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先生的作品——《昆蟲記》。“孩子,今年你十歲了,媽媽認為你這個年齡可以看一些經典中外名著了。多看一些名著,對你學習有幫助。所以我送給你這本《昆蟲記》,希望你能好好讀一讀這本書,也好好讀一讀法布爾這個人。”媽媽微笑着對我説。因為是媽媽送的禮物,我收下了,可是當時我還小,沒有聽懂媽媽的話。我拿起書,隨手翻一翻,覺得沒有我愛看的內容,便讓它在我的書架上安安靜靜地躺了一年。事後,再也沒有翻過它……

時光如飛箭,轉眼到了五年級,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必讀書目中有《昆蟲記》。我這才想起書架上好像有這本書,便帶着應付的心理準備翻看一下這本書。

回到家後,寫完作業,我拿起《昆蟲記》看了起來。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這本書雖然沒有小説那種優美動人,語句幽默風趣,卻用簡單直白的話語把書上的內容印在你的腦海。才看了一個故事,我就被裏面的內容吸引了,看得津津有味。

這本書描寫了主人公法布爾熱愛昆蟲的故事:法布爾天生對各種小昆蟲很着迷。很愛收集各種小昆蟲、小石子、小貝殼等等。可無奈,他的爸爸媽媽不讓法布爾收集那些東西。他們認為那是垃圾,那是沒用的東西,所以禁止法布爾弄那些東西,讓她好好讀書。可法布爾偏偏不聽。每次都趁外出放鴨和做一些農活的時候偷偷去收集爸爸媽媽口中沒用的'東西,每次回來後衣服口袋都鼓鼓囊囊,好幾次爸爸媽媽都當着法布爾的面扔掉那些東西,可法布爾依然不管不顧,揹着大人偷偷玩。有時觀察螞蟻搬家,有時觀察紡織娘唱歌,有時觀察蜜蜂捕食。久而久之,便寫出了曠世名著《昆蟲記》。

從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法布爾是一個執着做事,堅持到底的人。這時,我才體會到了媽媽讓我讀這本書的真正意義。看看法布爾再看看我,真是不能比。他做事從來都不會半途而廢,而我,我就沒有一件事能堅持下來。古箏古箏吧,等把古箏弄回來後我卻沒有練幾次;舞蹈舞蹈呢,練了三四年又放棄了……想到這裏,我也慚愧起來,看看我,再看看人家法布爾,真是覺得很難為情。媽媽好幾次跟我談起這個問題,我都答應媽媽要堅持,可一做起來就……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古人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愈。所以,我也要向法布爾學習,改掉自身的壞習慣,做一個持之以恆的人。

《昆蟲記》讀後感8

最近,我迷上了讀一本書,叫做《昆蟲記》,以前我老是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人為什麼不會飛,為什麼小鳥卻會飛…總之,我老是把爸爸媽媽問得暈頭轉向。一天,媽媽為我買了一套《昆蟲記》,我愛不釋手,之所以我對它十分着迷,是因為它可以回答我,不論什麼奇怪的問題,我問它,它都可以一一回答。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什麼昆蟲都有,紅螞蟻、黑螞蟻、白蟻,這些小動物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們的生活習慣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知道了昆蟲的許多生活本領,像屎殼朗如何滾糞球,蟬是如何脱殼,有些昆蟲十分噁心,有些昆蟲十分有趣。

不知為什麼,媽媽買回來沒幾天我就和它結上不解之緣。這本書講述了每一隻昆蟲的出生入死,我經常會和書中的昆蟲一樣喜怒無常,讓我身臨其境,它們出生,成長,狩獵和死亡都十分平常,高度的擬人化和自述十分有趣,有時還會讓我開懷大笑。它不但有趣,還含有很多知識。有時,我們把一些昆蟲誤解了,蠍子在人們眼裏是吃孩子的毒母,但它卻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慈母,《昆蟲記》不是亂編的,而是一件件事實。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

《昆蟲記》讀後感9

有人吃飯愛偏食,有人學習愛偏科,而我卻是一個讀書愛偏類的女孩。沒錯,我只愛好看小説書和童話書,最討厭看歷史名著和百科知識系列的書。可親愛的老媽卻在這次的假期閲讀書單裏挑中了一本科普類書籍---《昆蟲記》,讓我一定要細細品味,這可讓我犯了難。

無可奈何之下我心不在焉地讀起了《昆蟲記》,可是不知不覺中卻被書中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吸引住了,一下子迷上了它。原來這五彩斑斕的昆蟲世界竟是如此神奇,而著作此書的作者法布爾對小昆蟲細緻入微地觀察和描寫也不禁令我歎為觀止。法本爾用細膩而生動的手筆描繪了蜘蛛、螳螂、蟬、蠍子等昆蟲的習性、本能、繁衍和死亡。從書中我知道了屎殼郎是怎樣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螟蛉之子”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蜂抓青蟲是幹什麼的?《昆蟲記》為我解開了許多我不懂的“迷”。以前我並不瞭解昆蟲,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昆蟲有時侯也很有趣,很勤勞。試想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就吃不到蜂蜜;如果沒有螞蟻,我們又怎能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如果沒有蝴蝶,大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美麗的花朵……昆蟲也像人類一樣有着豐富的情感,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我覺得書中寫得最精彩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昆蟲就是“螢火蟲”---一個打着燈籠的麻醉師。對於螢火蟲的喜愛之情,原於大家對螢火蟲不滅光芒的讚歎,但只有法布爾發現了螢火蟲短暫的一生,併為之惋惜。而我這個科普盲一直以為螢火蟲是吃植物的,可是當看到書中描寫它享受蝸牛大餐時的情境,我才知道螢火蟲原來是食肉動物。每當氣温炎熱時,就會有很多蝸牛在枯草麥幹上休息。螢火蟲飛過來,在蝸牛身上“揉搓”。它的這個動作是要把自身的素素注入蝸牛的身體內,猶如注射了一針麻醉劑,使蝸牛喪失抵禦能力,然後就可以把蝸牛吃掉。哎呀!這樣的捕獵方法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趣多變的昆蟲世界,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悟到世間的事物不能只憑表面現象或主觀猜想來判斷結論,一定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堅持觀察的心。

現在,你還在為一隻蟲子爬到身上而尖叫不已嗎?還認為昆蟲如此渺小,人類多麼偉大嗎?那就來翻翻《昆蟲記》吧,你會發現它們是那麼的可愛,那麼的值得你學!

《昆蟲記》讀後感10

也許是出於好奇,也許是出於無聊,那天,我翻閲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發現,我面對的不是枯燥無味的漢字,而是那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着,它就像我前方的指路老人,讓我擺脱了迷茫的困擾。它,讓我改變了對昆蟲的看法。以前,也不知為什麼,我對昆蟲有極其的討厭,也許是因為我對昆蟲忽視太久了,產生了厭惡感,而現在,我對昆蟲充滿了喜愛之情,它們就像自然界的小精靈,嗬,多麼可愛啊!而創作這鴻篇鉅著的人——法布爾,他的那份執著,使他的胸口上躥起了鑽研的火花。夢想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自於夢想,並經過人們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夢想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創造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蹟,正因為夢想,他刻苦地研究着,用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觀察昆蟲上。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家裏一貧如洗,竟靠自學取得多個學位,這是多麼了不起!與他相比,我真是羞愧萬分。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都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正因為他熱愛科學,因此妙筆生花,撰寫了一部享譽全球的《昆蟲記》。

書中描寫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樸素的筆下,卻猶如優美的'散文,人們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這本書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情趣。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法布爾用這清新自然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昆蟲們的形象,幽默風趣的敍述,惹人捧腹大笑。法布爾把昆蟲描寫得那麼真切、動人,活靈活現,來之於長期對昆蟲生活精細的觀察與研究,準確地掌握了他所描寫的事物的典型特徵。他的一生被“偏見”和“貧窮”所折磨和困擾,可卻通過難以想象的努力,逐漸化教書匠之“貧窮”為為昆蟲學之富有,最後又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這本身就是奇蹟。到了晚年時,則用一生積蓄的一點錢在荒僻的鄉間買了一塊園地,在園中修建一種簡陋的住宅,然後把住宅和園子當做觀察昆蟲的實驗室和試驗基地,真正過上了人蟲共處的生活。可想而知,他對昆蟲是多麼的迷戀啊!

讀過《昆蟲記》後,他讓我受益匪淺:我們要學習法布爾那種敢於探索、勇於追求夢想的精神,並且我還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生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中的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

《昆蟲記》讀後感11

蔣睿琦前幾天,我得到了一本世界名著《昆蟲記》。剛得到它,我就愛不釋手了。封面色彩豔麗,一隻綠色的蟲子停在一朵盛開地飽滿的玫瑰花上,綠色的葉子襯托着,讓人迫不及待地想探索自然界昆蟲的奧祕。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的“昆蟲學”鉅著,一部科學史上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極其詳細地記錄下這些小生命的生活習性和生活過程。在《昆蟲記》中,讓我最難忘的就是蟋蟀的介紹,法布爾把它比作歌唱家。蟋蟀簡直是個地道的'哲學家,蟋蟀機靈,高傲,能夠真正懂得築巢藝術的,大概只有蟋蟀、兔子和人類而已了。《昆蟲記》還記錄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小昆蟲傳奇的經歷和特殊的生活習性。 讀完《昆蟲記》,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往事,那一天,科學老師佈置了作業,要我們回去做一個實驗,這時,媽媽跑過來對我説:“你準備一下,馬上要去外婆家了。”我聽了興奮不已,忙着把實驗馬馬虎虎做完了,也沒觀察、做記錄,結果第二天考試沒考出來。現在我有一個榜樣,就是法布爾,讓我知道做事要細心,要有耐心,可想而知,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大雪紛飛的冬天,法布爾都要親自實踐,得出結論,那份執着,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同時,通過這本書我瞭解了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藴含着各種真理,這是一本極其珍貴的生命之章,一個個小生命在這本書中跳躍着,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昆蟲的熱愛和保護。小時候,我不懂得怎樣去保護動物,夏日炎炎,我抓了一隻蟋蟀在樹蔭下逗它,我拾了一根小樹枝,在它身上戳着玩,可它卻一動不動,似乎沒有反抗,兩根觸角動來動去,我玩膩了,便把它踢到了草叢裏,過了一會兒,當我再去看它時,卻發現它已經死在草叢中了。現在回想起來是多麼殘忍呀,它們也是有生命的,我們應當保護它們。看了《昆蟲記》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些小生命也很可愛,很有趣。 《昆蟲記》的確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文學經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蟲史詩。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12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閲讀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而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説,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讀後感13

最近,我看了很多書,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他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觀察各種昆蟲,書中記錄的各種有趣的昆蟲,讓我着迷,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對於昆蟲的瞭解,還有我成長的感受。

《昆蟲記》記錄了33種昆蟲,其中就有我曾經抓到過的昆蟲——蟬。在書中,法布爾寫道,為了“唱歌”,蟬犧牲了很多,由於蟬是靠腹部的發聲器唱歌的,所以只能把器官放到最小的地方;在我手中,只要我輕輕撫摸蟬的腹部,蟬就又會大聲歌唱,然而不幸的是,沒有人喜歡蟬的歌聲,聽了總是讓人覺得很煩燥。法布爾的描寫,讓我對這些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我也非常奇怪,法布爾是如何瞭解這些昆蟲不為人知的祕密的呢?

在其中一篇故事,法布爾給我們講了螳螂有一個前腿伸向半空像人在“祈禱”的動作,這其實是螳螂在等待自己的獵物送上門來,只要有一隻蝗蟲無意間路過,螳螂就會立刻展開一副準備戰鬥的樣子,而蝗蟲因為受到驚嚇,會忘記自己是昆蟲中的短跑健將,最終被螳螂的兩把“鋸刀”捕殺。我想,螳螂在捕殺蝗蟲的時候,法布爾一定就在邊上,屏住呼吸,一動不動,也許一呆就是半天,也許花很多天,才看到這一幕,否則,怎麼可能寫出如此生動的場景呢?

法布爾用生動語言描寫的各種昆蟲讓我着迷,但讓我收穫最大的還是法布爾的執着與好奇,在做確定蜜蜂有着獨特的回家能力的實驗時,法布爾把三十隻蜜蜂放到陌生的地方,看它們能不能飛回來,為了確保飛回來的是不是放出去的'蜜蜂,他在蜜蜂的背上畫一個白色的標記,在畫標記的時候,法布爾經常會被蜜蜂蟄到,但他早已忘記了疼痛,沉迷於昆蟲的世界,他的執着精神讓我敬佩,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這種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執着精神。

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對昆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麼蜜蜂會採蜜?蜘蛛會織網?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法布爾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對昆蟲的觀察。我的作業並不多,但有的題目有些難,我就停止了思考,把題目擱在了一邊,其實,這些題目的答案,都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只有保持一顆不斷探索尋找答案的好奇心,才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不斷進取。

合上《昆蟲記》,閉上眼睛,我的眼前會出現很多書中描寫的昆蟲,它們是這麼真真切切地存在我的腦海中,同時,我的眼前也會出現法布爾的身影,他或是蹲着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或是為了尋找螢火蟲整夜行走,正是他的執着與好奇,才給我們帶來這本非常有趣的《昆蟲記》,讓我還想再看一遍。

《昆蟲記》讀後感14

“黑胡蜂”這個名字讓我頓時覺得黑胡蜂是種霸氣側漏的昆蟲。會不會像披着黑色斗篷、穿着油亮油亮的高靴的黑衣俠一樣氣場十足?胡蜂的外衣,一半為黑黃色,纖纖細腰,步態輕盈。休息時,翅膀不是平展着而是橫折成兩半,腹部像化學家的曲頸瓶、蒸餾甕般鼓起,靠一個長頸連到胸部。這長頸顯示鼓得像個梨子,然後縮成細繩,起飛不猛,飛行無聲,慣於獨居,這就是關於黑胡蜂的主要描述。原來黑胡蜂更像的是遠離塵世喧囂、隱居黑山的黑衣遊俠呀!帶着這天馬行空的想像,我陸續瞭解了黑胡蜂。

黑胡蜂蟄刺獵物,強取豪奪,是兇殘的膜翅目昆蟲,它們用毛蟲餵養自己的孩子。把它們的習性同毛刺砂泥蜂的習性進行比較,可能是挺有意義的。捕獵性膜翅目昆蟲都十分精通蟄針的技術。但這些高明的殺手在建造住宅方面卻又是沒有技能的工人。那住宅又是什麼樣子呢?

它們的住宅不像蟋蟀的住宅一樣“豪華”:一條沒有泥土的過道,盡頭是一間蜂房。一條走廊,一個洞穴,一個簡陋不堪的巢穴。這是礦工、挖土工的作品。它們的作品一般在搖搖晃晃的樹椏上。果仁形黑胡蜂分佈很廣,對於建造蜂房支座的選擇比較隨意。它把房子建在牆上,建在孤立的石頭上,建在板窗的木板上,或者建在灌木的小樹椏和什麼職務的乾枝上。阿美德黑胡蜂的建築物如果是建在一個不受任何東西妨礙的水平的表面上,那麼它就是一個規則的圓屋頂,一個球形的帽狀拱頂,在屋頂的高處開一個只夠它出入的狹窄通道,上面有一個開得很好看的`細頸口。這令人想到愛斯基摩人或古代的蓋爾人的圓形草房中央的煙囱。黑胡蜂的圓屋頂是一件藝術品,我覺得至少從黑胡蜂身上可以依稀看到一種把自己的額作品修得漂漂亮亮的癖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常常可以發現圓拱頂上鑲着幾粒被太陽曬白了的空蝸牛殼。有的全用蝸牛殼替代卵石,看上去見識是用手工耐心做出來的貝殼匣,精美極了!誰説昆蟲沒有審美觀?這才是事實。

還有一個有趣的事,黑胡蜂發育完全後,雄性比雌性小,它的重量和體積只有雌性的一般,所以食物的總量也只需雌性的一半。由此看來,食物豐盛的蜂房是雌蟲的房間,而食物較少的自然是雄蟲的房間了。至於產卵,就更為奇怪了:母親事先已經知道產出的卵的性別,因此它們事先便可為自己的孩子儲備充足的食物。這是跟我們人類多麼不同的奇怪世界啊!

《昆蟲記》讀後感15

輕輕合上《昆蟲記》,我卻仍然沉浸在法布爾引領我走進的昆蟲王國,一隻只可愛的昆蟲仍在我的眼前嬉戲。是什麼讓法布爾獲得許多名人的讚許?是什麼讓他為我構造出了一個如此活靈活現的昆蟲世界?難道僅僅是他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嗎?不,這裏還包含着法布爾對科學的熱愛與執着。

法布爾——這個人類傑出的代表,耗費其一生的光陰,就為了為這眾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昆蟲譜寫一部精彩的生命樂章。法布爾用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為我們締造了一個昆蟲的樂園。從字裏行間我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法布爾對生命的敬畏,以及他相信科學、注重觀察和尊重真相的精神。頓時,有一種深深的.敬仰之情從我的心底蔓延開來。

剛翻開這本書,我堅定地認為它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可讀着讀着,我就發覺這本書比無聊的小説有意義、有趣味多了。我尤其喜歡的是描寫螢火蟲的那部分:在螢的皮上有一種白顏色的塗料,形成了很細很細的粒形物質。於是,光就從這個地方發出來。在這些物質附近,還分佈着一種非常奇特的器官,它們都有短幹,上面還生長着很多細枝,這種枝幹散佈在發光物體的的上面,有時還深入其中。這是多麼細緻的描寫呀!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爾正在草叢中艱難地捕捉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爾正坐在顯微鏡前仔細地觀察螢火蟲;此時,我彷彿看到了法布爾正在燈光下,認真地記着什麼,臉上露出喜悦之情……是什麼讓法布爾如此認真專注?每個細節都不疏忽?我苦苦地思索着,哦!那不為什麼,只因他對科學和自然的喜愛,因為這個,他執着研究,寫下了世界名著——《昆蟲記》。

這時,一位位兢兢業業的偉人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有女強人居里夫人,有原子彈之父錢學森,有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他們哪個不是和法布爾一樣熱愛科學呢?就拿諾貝爾來説吧,他從小就對科學非常喜愛,就是這種對科學近乎痴迷的熱愛,讓他不顧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室裏點燃炸藥,也就是這種熱愛與執着,使他的炸藥一次比一次更好更強。

看着他們,再看看自己,我不覺一陣面紅耳赤。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對待學習是否有滿腔的熱愛呢?我又是否有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呢?遇到難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縮;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我總是懶於動腦;做完作業,我更不懂得主動汲取……我欠缺的不正是那種熱愛學習,執着探索的精神嗎?

合上《昆蟲記》,望着窗外明媚的陽光,我似乎又看到了法布爾低着頭、彎着腰專注研究昆蟲的情景。此時,柔柔的陽光透過窗户,灑在我的身上。“熱愛,執着!”,這兩個詞已深深留在了我的心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wwn7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