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自傳式的長篇小説,描述她幼年記憶中故鄉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和民間故事。小説第一章寫呼蘭河的自然環境和小鎮概貌,像畫卷式的展開鎮上主要的大街、衚衕、店鋪,以及人們相應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二章寫承載人們精神寄託的民間風俗,比如跳大神、常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第三、四章寫作者小時候家裏的後院景象以及與祖父的短暫生活;第五章一向到結尾分別寫了老胡家的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幾個人物的故事。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着口。”

開篇嚴冬籠罩下的北方自然景象,奠定了整本書的基調。賣饅頭的老頭在冰雪天叫賣,不留意跌倒,饅頭從箱子裏滾了出來,有人趁此機會撿饅頭離開,老頭爬起來見饅頭不對數,只是看着那人的背影哀歎:“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了。”人們總是埋怨天氣,不埋怨人。

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每逢下雨就變得像煉膠的大鍋,粘過蒼蠅、蜻蜓、燕子,淹死過豬狗貓雞,趕路的馬也陷進去爬不起來,人們過路也得留意翼翼,還有小孩差點被淹死。人們每隔一陣就要抬車抬馬、救人救畜,卻總是不厭其煩,而且沒有任何人説要把泥坑用土填埋起來,更沒有人這樣做。正因有了泥坑,大家有了熱鬧,還能夠因此吃被淹死的便宜的豬肉,甚至有馬陷進去被救起來後,人們也傳言馬死了,正因“若不樣説,顯得大泥坑太沒有什麼威嚴了”。不好

“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但是是隨着季節穿起棉衣來,脱下單衣去地過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但這是大自然的威風,與小民們無關……呼蘭河的人們就是這樣,冬天來了就穿棉衣裳,夏天來了就穿單衣裳。就好像太陽出來了就起來,太陽落了就睡覺似的。”

由此能夠看出呼蘭河城人與自然的關聯,以及對人生的態度,對活着的態度。在這樣的前提下,在我看來,整個小説一向貫穿着一種“看”的人生觀

呼蘭河的民間風俗,比如七月十五鬼節,人們紛紛奔赴河邊,看無數河燈漂流的繁華景象,“河燈從幾里路長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來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過去了”,有的流到半路就滅了,或被岸邊的野草掛住了,越往下流,河燈越孤寂越少了。人們看着河燈飄遠,心裏從剛才的歡騰又變為無由來的空虛。人們看河燈漂流,像看着自己的生命。

秋天搭台唱野台子戲時,人們更是從不一樣地方趕來看戲,分散四處的姐妹、父子都能夠藉此機會會面。台上演員唱唸做打,台下百姓胡打瞎鬧。看戲過程中,台上台下甚至會突然間轉換主角,台下的人們真吵起架動起手來,而台上的戲子卻不為所動,依舊自我表演。持之以恆的名言

老胡家的團圓媳婦,也是在大家羣眾觀看之下,被認為有鬼附身,以致於最後為了給她驅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後一個人物馮歪嘴子,他也是透過磨房裏的窗户觀看外面的人與被窗外的人觀看。

小説在寫法上主要採取散文式的文字風格和抒情筆調,敍述靈活,生動搞笑,而且每個章節的資料相對獨立,在敍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説前後聯繫那麼緊密。小説中僅有的幾個人物的故事,也幾乎相互獨立,感覺像寫完一個就過一個,讀者也能夠看完一個過一個。但我覺得,小説一開始,蕭紅就不斷在“看”,看呼蘭河的每一條街,之後看每一家店鋪,最後又看每一個人,但一向沒變的是那種看的態度,不太近也太遠,好像始終有一種適宜的距離,而且總是那麼認真,之因此感覺像寫完一個過一個,那是正因蕭紅看完一個就記得一個。

蕭紅寫出來的呼蘭河城那幾個人物,各自的.命運都感覺像是被某種力量驅使着,發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彷彿瞎鬧一般。這些人物迂腐而純真,無力但不脆弱,他們察覺不出生命應有的那種絕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們逛廟會時會叫大人買的那些不倒翁,“十分靈活,按倒了就爬起來”,而且是很快地爬起來。無論他們身上的故事怎樣滑稽怎樣喧鬧,但另一方面他們的生活終歸是靜的,始終安安靜靜地過着日子,“狗有狗窩,雞有雞架,鳥有鳥籠,一切各得其所”。

蕭紅最愛祖父,她出生時,祖父已經六十多歲。蕭紅從小喜愛跟着祖父念古詩,但那個時候她還讀不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祖父詳細解釋了,她依舊不懂:“為什麼小的時候離家?離家到哪裏去?我也要離家的嗎?等我鬍子白了回來,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還有爺爺嗎?”

小説中間有一段寫蕭紅與祖父的生活,充滿童真童趣。我最感動的,是蕭紅一個人在後院裏玩耍的那段描述:“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是那麼的自由。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朵謊花,就開一朵謊花,願意結一根黃瓜,就結一根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根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這難以忘卻的童年記憶,正是《呼蘭河傳》的創作緣由。祖父過了八十歲就去世了,之後蕭紅離開呼蘭河城開始逃荒。小説完稿於1940年12月12日,距蕭紅逝世僅不到兩年。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2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一個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叫蕭紅的女作家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以灰色的筆調描述了呼蘭河。

書中,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而其他人卻非常歧視她。書中有一處情節最是我難忘,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説:這季節的玫瑰真香啊!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

讀到這裏,我感覺蕭紅的童年是過得非常無悠無律同時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興,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為蕭紅感到惋惜,因為她x歲就死了,如果她不這麼早死的話,也許還能給我們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樣,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拋不開,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蘭河畔的生活,故事裏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的,説來説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裏人是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一個寂寞的世界。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麼愚昧,這麼這個樣卻在這麼個家庭還有這麼個温馨,點點的那種,好像炊煙一樣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蘭河傳》裏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説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但見之於全書的情調,也見之於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3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説,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寒假裏,一本《呼蘭河傳》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眾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醫;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脱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4

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裏面每篇文章都引人入勝,無時無刻地吸引着我。我跳大神、唱身歌、放河燈、小團圓媳婦,有二伯……

首先,作者以動人的筆調描寫了呼蘭河周邊的景色,由其是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然後,描寫了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其中野台子戲描寫的最為詳細,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就寫了蕭紅小的.時候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作者小的時候和祖父發生的搞笑的事有很多,有一次,作者摘了一大堆玫瑰花給正在蹲在地上拔草的祖父戴花,作者把祖父的草帽插了一圈的花,還聽到祖父説,今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開的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這可讓作者笑的夠嗆,也讓我感到非常地搞笑,看來作者小時候也很淘氣。

但小團圓媳婦的慘死,讓人心碎,感到無比的可惜,就是因為封建思想,才使小團圓媳婦死去,這也讓作者感到無比的惋惜,也表達了作者對於舊中國封建思想、封建習俗的社會現實的否定。

作者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囤面,生動刻畫了許多人物。雖然有點悲傷,可是仍然有美,讓人讀起來感到十分地開心、愉快。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5

這個寒假,我有幸閲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整本書主要描述了作者兒時的故鄉黑龍江呼蘭河縣的特色,風俗及小時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事。

《呼蘭河傳》全書分七大章和尾聲,第一和第二章節主要寫了全縣的三條街與當地跳大神,放河燈,看野台子戲和廟會等風俗,其餘五個章節寫了與作者同住一條街的鄰居和親人,把祖父的和藹可親,馮歪嘴子的辛勤質樸,有二伯的古怪性格描述的淋漓盡致。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並且十分的封建和落後,在那裏,由於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生了一個個杯具,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悽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終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裏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那裏的人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名明白可悲也不願意反抗,我看着看着也增添了很多憐憫和痛恨。

作者還描述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採蘑菇那段就十分趣味,好好地去房頂採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裏,弄了一鍋的泥漿湯。還有一次,作者把花兒插在了祖父的帽子裏祖父非但沒發現,還笑着説:“今年花兒真香,隔着幾十米都能問道香味兒”。

這也讓我聯想到了自我,童年的完美時光是多麼的讓人留戀,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長大了才不會後悔。

《呼蘭河傳》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裏充滿着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可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着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完美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於自我的完美童年。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6

我喜歡圖書館,享受在書海中穿梭的感覺,也喜歡在寧靜的下午獨自一人看書。記得有人説過:能讀書的人是幸福的。這個暑假,因為《呼蘭河傳》的陪伴,我是幸福而充實的。

書中的小村莊一年似乎都籠罩在蕭條又黯淡的氣氛中。一年四季,春秋往復。時間像一台沒有感情的機器,毫無目的的向前運行着,在灰色的循環中不斷帶走人和事。小村莊裏的.人封建,迂腐,這算不算時代遺留的悲哀?面對書中終年碌碌無為的他們,我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舊社會的悲劇太多,遠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團圓媳婦就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個童養媳,但卻只有十二歲。十二歲的年紀,本該在家人的呵護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她卻以一個童養媳的身份,過早地操持起了家務。就算她任勞任怨的幹活,也要遭到婆婆無情的打罵。終於,她不堪重負,在生命之花還未來得及綻放時,匆匆的離開了人世間。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來,這是一個買賣,賠本的買賣而已――只有而已。悲劇看多了,心也就麻木了。――這也許是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日子依然平平淡淡,灰色的小城,灰色的天空。在我面前,我看到的只是一個灰色的年代。動盪時期人們再善良,也總拋不開老封建的思想。因為這些百害而無一利的思想,人們讓一起又一起的悲劇發生。可笑的是,他們寧可信天信地,信神信鬼,也不願相信事實。

呼可以當時中國的舊照,縮影。人們以為人死後,會到陰間裏去。親人們就得做這麼一套:陰間裏怕是會餓着,會凍着,會累着。就得為他們燒紙錢,燒紙衣,燒紙車。人們請龍王,人們供香,人們燒紙,人們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呼蘭河更像一幅寫真照,人們也是是典型的小市民,刻薄冷漠,迂腐封建,蕭紅用她的筆,劃出了一個喧鬧而寂寞的世界。

不得不説,蕭紅是一個好作家,她用訴説的方式,講述了一件又一件塵封已久的老事。但在她的筆下,她的童年是快樂的,和快樂如影隨形的,卻是寂寞。童年的天堂是那個大花園,花園裏有她和她的祖父以及一些花花草草。每個人的童年,其實都是一個隔絕了世俗,戰爭,煩惱的純淨花園。每個人的花園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它是午夜花園――那個易碎的夢。在夜晚十二點,準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憂傷,成人後的迷惘。

《呼蘭河傳》講述了太多太多,我無法一一寫出。與其説是一本書,不如説是一個回憶錄。作者在回憶往事。而在她往事中,我看到的是我的往事。

不由得想到茅盾先生對它的評論“一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7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它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説:“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以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口氣,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説。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講胡家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個童養媳,才十二歲。她的婆婆很會持家,對家裏的家禽家畜很是愛惜,對雞鴨豬狗都捨不得打,怕打了豬不長肉,怕打了雞不生蛋。。。。。。唯獨對小團圓媳婦,卻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結果,打出病來,也不去大夫那兒治病,迷信地東家要個偏方,西家討個祕方,把團圓媳婦放熱水裏熱昏,再用冷水澆醒。如此這般折騰了許多次,活生生地把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折磨致死,人財兩空。

從這個故事裏,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活在公婆打罵下的童養媳悲慘的命運,更認識到那個時代女子低下的地位。書裏説到,當地男人打妻子的時候,都會理直氣壯地説道:“娘娘(廟會上的子孫娘娘)還得害怕老爺(子孫娘娘的丈夫)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妻子,婆婆打媳婦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連明媒正娶的女子都難逃脱被打罵的命運,更何況一個地位卑微,甚至可以説半是媳婦,半是傭人的童養媳。

其實,即使小團圓媳婦沒有被折磨死,她也會和那個年代大部分女子一樣,默默地為別人走完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被三從四德綁架了人生觀的女孩子,一生只知道完成三件事:出嫁,生子,持家。她們的一生,僅僅是服從,僅僅是一個附屬品:從父,從夫,從子。即使是大户人家的女兒,也往往沒有屬於自己的完整的名字。她們的姓就是她們的標識。父姓上冠以夫姓,便伴隨她們的一生,直至刻在墓碑上,留下一點她們曾經來過的痕跡。 從“xx氏”,我們無從得知她是誰,有着怎樣的音容笑貌,只能看到兩個家族的聯姻。她們代表的不是自己,只是一個代號,一個附屬品,一個婚姻證明。在時代的限制下,她們只知道自己是某某的女兒,是某某的妻子,是某某的母親。她們並不知道她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我”—— 作為一個“人”的真正自我。 正因為沒有自我意識,她們不知道自身的尊嚴,當然也無法認識自身的價值,只能在打罵歧視下,或痛苦或麻木地走到人生盡頭。書中還提到,有些媳婦不堪忍受婆家的暴力或冷遇,回孃家訴苦,可是母親卻告訴她這是“命”。 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悲哀甚至痛苦的“命”。有些人實在不堪忍受,只能輕生以求解脱。所以,生在那個時代的小團圓媳婦,她的命運註定是一場悲劇。

我特別關注這個章節,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也是十二歲。 幸運的`是,我生在一個民主而開明的時代: 男女社會地位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擁有自由的意志,懷有獨特的夢想,所以我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人生而平等。既不應該有地位,職業的歧視,也不應該有性別的歧視。在我們周圍,優秀的男同學和女同學各領風騷;我們放眼社會,各行各業的男女精英各有千秋。性別,本不存在“誰比誰優秀”或“誰比誰差”的問題。無論男女,作為“人”,不僅有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更需要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同樣十二歲的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在大千世界裏行萬里路,在夢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在夢想着諾貝爾的榮耀。我深深地同情同齡的小團圓媳婦,為她歎息,為她流淚,也為自己慶幸命運的恩寵。

千年前,《木蘭辭》 用委婉詼諧的方式向男性世界宣告:“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千年後,我們迎來了男女平等的環境。既然有幸降生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名女生,我會更加自信自強,展現自己的風采,發掘自己的潛能,追逐自己的夢想,努力活出自主的人生!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8

讀了蕭紅的《呼蘭河轉》感觸頗深,她用小時候的視角,譜寫了一方水土的風俗人情,一部悽婉的歌謠。文中幾個章節中的幾句話感覺很精彩,忍不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一個扎彩鋪,扎出的房子、廚子、騾子、大白馬、車子活靈活現。大至噴錢獸、聚寶盆、大金山、大銀山,小至花盆、茶壺、茶杯雞鴨鵝犬樣樣不缺。看着窮人都覺得活着沒有死了好。

看似一句淡話,細嚼起來,人世間的辛酸苦澀,浸在其中。又有不乏幽默。

還有,胡家的團圓媳婦婆婆,雞鴨、豬、狗貓不捨得打,打貓怕把貓打跑了打狗怕把狗打跑了,打豬怕把豬掉了斤兩,打雞怕不雞不下蛋。唯獨打小團圓媳婦一點毛病沒有,她又不會跑掉又不會丟了,又不會下蛋,又不是豬,掉了近兩也不要緊又不上秤!

她來到我家,我從沒給她氣受,哪家的團圓的媳婦不受氣,我一天打八頓罵三場,我只打她一個月,打的是狠了點,不狠哪能規矩好一個好人來……

婆婆的算計和愚昧無知,封建世襲生活着的婆婆,打媳婦是想當然。就因為小團圓媳婦僅僅有十二歲,長得卻像十四那麼高。太大方了,不知道羞,吃飯吃三碗,要給小團圓媳婦一個下馬威,不打規範不出一個好人來。小團圓媳婦還不如雞狗貓,雞狗貓是不可以打得。小團圓婆婆沒有覺着打媳婦有什麼不妥。打傷了,打病了,找來跳大神的跳跳大神,花五十吊錢給雲遊真人來醫一醫,破一破。這還捨得。自己手鬧了事,三吊錢的紅花都不捨得買。生活在她看來就該這樣,沒有什麼不對。打傷了,醫。醫好了,再打。可憐小團圓媳婦直到被活活地折磨死!小團圓婆婆竟沒有覺着有什麼不妥,只是被雲遊真人嚇一嚇,怕了怕,想了想,還不想過早的下地獄……讓人覺着又可憐又可氣又可恨又可悲。

他們的父母生他們下來,沒有什麼希望,就是希望他們吃飽穿暖,但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逆來了順受了,順來的事卻一輩子都沒有!

這樣的話看似隨口道來,卻寫出了窮人唏噓世道不濟,沒有憤怒的控訴,字裏行間卻在鞭撻着當時社會,勾略出了窮人淒涼麻疲了的生活狀態。

一個個悽婉故事,宛如一個大磨盤,將你的心,壓着、碾着……

還有馮歪嘴那冰冷的小磨坊。馮歪嘴的女人一死,大家都覺着馮歪嘴算完了,扔下來兩個孩子,一個四歲,一個剛生下來。可是馮歪嘴自己,並不像旁觀者眼裏那樣絕望。他看見兩個孩子反而鎮定下來。他覺着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生根的',要長得牢牢的。

於是他照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照樣負起那份責。馮歪嘴的小兒子,在別人眼裏非死不可,這孩子卻一直不死他看着孩子一天長大,小的都會笑了。

這又是一個悲慘的家庭,好在馮歪嘴子看着別人怎樣做,他也要怎樣做。不管他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他要負起養活孩子的責任。這是書中最給力的一個人物,他孩子的活,是人生存的希望。不管怎樣難熬,該怎樣就怎樣!

蕭紅奇思妙想好似神來之筆。

比如:這缸渣為什麼不扔掉,大概是為了養潮蟲的。有缸渣就有破罈子陪着,有磚頭就有泥土陪着,有破槽子就有破梨子,他們好像都配了對,結了婚,而且都有了生命送到這世界上來,比方破罈子裏的似魚非魚,大缸下面的潮蟲,豬槽上的蘑菇。

寫的都是最髒最不屑東西,作者卻那麼生動地賦予了每個物件於生命,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可愛的童真,讓人忍俊不禁。

還有節婦坊為什麼沒有寫女子跳井跳的勇敢這樣的讚譽?是那些修節婦坊的人故意刪去的,因為修節婦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裏也有女人,他怕他寫上了,他家裏的女人也要跳井,他女人跳了井,留下一大羣孩子怎麼辦?於是一律不寫,只寫文温文爾雅,孝順公婆……

從古至今男權主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社會。節婦坊是男人修的,他是主宰,他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他想讓你怎樣做就怎樣做。女人從來就是附屬和被歧視的。我通過蕭紅這段文字感受到了女人,是這麼的可憐,男尊女卑世襲了幾千年,我們依然無助的看着男人玩花樣養小三,三妻四妾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人只配獨自流淚,暗自神傷。情感不可以出軌,身體更不可以出軌,不然就是不守婦道的壞女人。男女平等只是口號,是未來。

總之,這是一本很難得散文敍事大作,又像一首敍事詩,懷揣着童年難以忘懷的往事,娓娓道來。蝴蝶、小蟲、黃瓜,倭瓜、和玫瑰的後花園子,還有那絢麗變幻莫測的火燒雲是那麼的美。而後幾章故事又是那麼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但是馮歪嘴的兒子依然活着又給人帶來了希望。書中精彩光亮之處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就像太陽照在xx身上,xx看不見陽光,但xx卻感到實在的温暖了。”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9

《呼蘭河傳》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後期的重要作品,在這部飽含憂鬱深情的作品的序言中,茅盾先生這樣寫道:"如果有使我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壓在心上,因而願意忘卻,但又不忍輕易忘卻的,莫過於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隨着小主人的視角——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裏性格鮮明的小姑娘蕭紅,我慢慢體會到呼蘭河的生活。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裏,只有:祖父,“我”和後院。在後院裏,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好羨慕他們的後院,好想跟蕭紅一起,也讓她的爺爺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陽帽,總放在同一個地方逗着我們玩…… 讀着讀着,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在每個人的童年裏,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羨慕別人的童年,別人也羨慕着我的童年。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媳,在這裏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説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一朵還沒來得及盛開的鮮花,就此夭折了。小團圓媳婦她沒能變得“更聽話、更懂事”就去世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她婆婆的殘忍、愚昧和無知嗎?我隱隱覺得,這也是呼蘭河人們生活態度造成的。

一個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勁的生活,對別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們對生活的麻木,使他們已經失去了區別於動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極!是愚昧!怎麼連改變的`念頭都不會有?我震驚,呼蘭河的人們怎麼了,80多年前的呼蘭河人為什麼與我知道的生活這麼不同?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麼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裏的人們,已經覺着,生不如死,死後,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僕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讀這本書時,愉悦陪着沉痛,隨着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一角,很慶幸那只是蕭紅的童年。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0

每個地方都有一條呼蘭河。

偌大的中國從最北的黑龍江漠河到最南邊的曾母暗沙,各處人們的生活狀態在某個時間段是幾乎是趨於一致的。那個時候的農村都是一樣的荒蕪,寂寞,人們對大自然有一種未知的敬畏和恐懼,愛看熱鬧,逆來順受,自然地面對出生和死亡。

看蕭紅的書,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南人,會對這樣的生活產生共鳴,比如火燒雲那一段,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小時候五六月的時候麥子黃了,每日放學回家家裏的大人都在外面搶收麥子,站在屋外抬眼望去麥田零散地點綴在起伏的丘陵上,還有剛剛被收割了的田地上堆得小朵小朵的麥垛,五六月的傍晚,紅霞滿天,我就緩緩仰躺在成堆的麥秸上,耳朵下傳來麥秸被壓着發出的'吱吱嘎嘎的聲音,還有蟈蟈的叫聲,選一個舒服的姿勢躺好,開始看火燒雲了,夕陽遠去,漫天都是紅色的翻滾的雲朵,天空又是淺藍色的,天空又大,雲朵又變幻多姿,有時候看得入迷了,真希望這個是一個寬屏的電視屏幕,上面播一些我喜歡的動畫片。有兩根長長的電線平行地跨過天際,構成了一座天橋,天橋又高又遠,上面偶爾還會棲息兩三隻小鳥,像幾個小逗號一樣,在細細的電線上跳來跳去,啾啾地叫着,看的我心驚膽戰。

這則火燒雲看完以後,天空就昏暗下來了,暮氣升上來,農忙的人和動物都回到家來。打開電視看動畫城和大風車,看海爾兄弟,看草原上來的小老鼠,任外面颳風下雨,廚房裏媽媽在忙着煮飯切菜餵豬,我自巋然不動,唯一擔心的是我種的玫瑰花和仙人掌會不會活下來,那個時候金龜子還很年輕,這真是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候。

書中講到吃瘟豬肉的事情。外公也對我們講起過他們年輕的時候村子裏 的母豬病死了全村把母豬颳了皮,挨家挨户分病豬肉,用棉籽油炒了吃,香的很。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吃一次肉對他們來説十分不易,哪裏顧得上豬肉的健康狀況,至於吃了究竟有沒有人生病沒有人清楚。現在一想,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地溝油,垃圾豬吃死了更多的人。各個時代都有其不幸。

這本書是週末蜷縮在被窩裏面看完的。滿目都是温暖或者冰冷的回憶,關於呼蘭河邊上人們的生老病死的故事,關於祖父和小孫女的故事,還有草帽上的玫瑰花,有安徒生童話的意境。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1

“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暑假的時候這本書深深的吸引着我。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寫的一篇半自傳,記敍了作者童年發生的一些事情。裏面的內容無關現在,也無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己無憂無慮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灰色是整部書的色彩,語言悽婉,純淨樸素。堪稱世界文苑的一朵奇葩。

這本書又不斷吃人的大泥坑,有性格怪異的有二伯,有蕭紅和爺爺玩耍的大花園,有人們求子的娘娘廟......

其中最為深刻揪心的是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節,讓我看到舊社會殘酷黑暗的一面,人們思想的極度落後,迷信愚昧深深的圍繞着人們。小小的年齡就被買作童養媳,千里迢迢嫁到胡姓的一位人家,因為自己活潑開朗、大大咧咧而遭受到婆婆打罵,她不過十二歲的一個女孩子啊,身材高大怕別人説她於是謊報年齡十四歲。

被婆婆用燒過的鐵鉗烙腳心,被吊在大梁用皮帶抽,昏了用涼水澆,認為這可以使她更“懂事”更像小媳婦樣子。不過一段時間,小團圓媳婦被折磨病了,婆婆認為她身上有鬼,於是用盡各種迷信的偏方:請雲遊真人抽帖、請人來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開水中煮三次,暈一次用水澆一頭醒來繼續煮......等到她昏迷了六七天後還被婆家人剪辮子休妻,最後小團圓媳婦被無辜的'折磨死了。

多麼可悲的舊社會啊,十二三歲正是踏入國中校門,盡享青春美好時光的年紀,但在那時候小團圓媳婦就已遭受這麼多的痛。由此可見,舊社會農村是多麼可怕,它就像一堵黑暗的高牆,使人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文明的發展,只有麻木迂腐。我們只有好好學習,跟向文明,才能讓那歷史不再重演!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它説盡舊社會的黑暗;説盡蕭紅童年的快樂,説盡四十年代呼蘭河畔發生的故事。

《呼蘭河傳》是蕭紅信手拈來的一片片記憶碎片,而這記憶的碎片也是她走到人生盡頭的靈魂慰藉......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2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蕭紅著的《呼蘭河傳》。它,就像一部黑白電影,把我帶進了二十年代的中國;它,就像回憶童年的散文,既有寂寞,也有憂傷。

灰色的世界,簡單的描述,卻生動的把我帶入了二十年代的呼蘭河鎮。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應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可是卻被賣到了別人家裏,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在衣櫃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是卻動不動就受到婆婆打罵。那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心酸的不是她那年輕的生命,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在那個年代,她們的遭遇在人們嚴重時自作自受的,是上天給你安排好的,只能聽天由命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

我們的童年是自由的,就像一幅畫,就像一首詩,就像一首歡快的歌,沒有煩惱,沒有紛爭。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是無憂無慮的。

每個人的童年是如此的'不同,作者的童年是無知的,是苦難的,是悲涼的。讓我們珍惜我們那美好的童年,將來再次回味這份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吧!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3

蕭紅那個時代的作者,似乎都極擅長平鋪直敍,有什麼,就説什麼,但也沒有流水賬那麼的無聊。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帶主觀感情色彩的選詞,彷彿他們是個照相機似的,好的壞的,留給讀者評判。

我自己覺得這一點是極難的,至少對於我來説。一件事情從我的嘴裏説出來,或是從我的筆尖寫下來,不經意間就帶入了自己的情緒。比方説寫一個在公共場合大聲打電話的大人,在描寫體型是自然的就用上了”滿臉橫肉“而不是”胖乎乎“或是”體態豐滿“之類的詞,讓人從看到這個描述開始,就不由得對他厭惡起來。而蕭紅她是不會那麼做的',隔壁的婆婆對待小團圓媳婦的方式,她也不用”欺負“來形容,只是寫她的所見所聞,寫那個婆婆的想法。於是讀者的感受就不會向一邊傾倒,而是向各方面散開,既覺得婆婆做的不對,但竟也對婆婆心裏所權衡的利弊生出一點贊同來。

過幾天就要清明放假了,想想自己的老家,應該還和幾十年前的呼蘭河小城差距不大。田埂,有些破敗的小院子,還有互相知曉底細的左鄰右舍,都是何其相似。

班級裏有從祖輩開始就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也有像我這樣,逢年過節要回老家走動走動的,祖籍農村的孩子。中午休息的時候,有幾人説不想清明回家掃墓,因為那些已經長眠的人,都沒有自己認識的,有些甚至是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去世了的。其實又何止他們呢?身邊有至親離開的,其實也不大願意回去。

大約兩年前回了老家,大爺家開的超市裏的那些貨架都被臨時撤掉了,地上鋪了厚厚的稻草,再蓋上一層牀單,再後來的人來人往,不論是坐還是走動,都在那一層牀單上了。三天過後,這些又都撤了回去。今年過年時,回鄉下參加小侄子的一歲生日,回程路過大爺家的超市,大人們也就下來聊天。

兩年的時間過去,於是貨架上又積上灰了。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4

西二道街、東二道街的對比,及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人感覺那個泥坑裏是有魔力的,吸走了那麼多的人,牲畜及馬車,但無任何人修補他,是諷刺還是人性的固然冷漠而這種現象在現代文明的都市依

舊存在,只要不危及自家人的性命,便無任何關心的立場,只是作為莫名的、陌生的、堆滿笑臉的無情看客,他們從中感受到的是陌生、冷漠麻木自我精神的偶爾笑料和刺激。

“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來就任其自然生長,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看似如同感受到老子般的瀟灑,痛苦,但其隱含其中的淡然、不關心,像個活死人,更讓人心痛,沒有靈魂的活着,似乎從出生只是為了完成生老病死的過程一樣。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跳大神的利用人們對神鬼的敬畏,騙取人們的血汗錢和食物,裝大仙的人樂此不疲,進入其中被騙的也是從未懷疑過,任憑哀傷的`鼓聲勾起內心深處最為難過傷心的回憶。

“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樣淒涼的夜”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娘娘廟與老爺廟的區別和差異對待,顯現出的是男尊女卑。自古相傳下來的老規矩,對娘娘廟的不尊,對老爺廟的心悦誠服不都是這般體現的嗎?很多節日都是為鬼準備的。例如,唱大戲是唱給龍王爺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燈,四月十八也是燒香磕頭的祭鬼……鬼神成了第一位,那麼人性應該放在何處呢?這個問題引人深思,也必須要重視起來。

呼蘭河城裏住着“我”的祖父,一段快樂的時光,只屬於我,“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只有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和祖父共同擁有的後園及玩樂的日子,是祖父慈祥的愛温暖着我,很令人羨慕和感動,祖孫之間純樸的友誼和愛的傳遞。除了後園的樂土之外,還有兩個小黑屋子的寶貝,任我隨意翻看。

“家裏邊多少年前放的東西,沒有動過,他們過得是既不向前,也不回頭的生活。是凡過去的就算忘記了,未來的他們也不怎樣積極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無怨無尤地在他們祖先給他們準備好的口糧之中生活着。”他們對他們之外的人麻木,連同自己也忘了,也麻木,冷漠的對待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範文15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是同樣寂寞的。她19歲時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讓我唯一感受到温馨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他和蕭紅一起在後園裏玩,一起唸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動物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蕭紅在園子裏很快樂,這可能是她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温暖的記憶吧。蕭紅在這裏可以忘記一切不高興的事,和祖父在一起。玩膩了,就跑到祖父那裏去亂鬧一陣,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祖父鏟地,她就鏟地。年幼的蕭紅竟然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着,祖父教她,她也不細看,又玩其他的了,這一章是這本書中最能讓我感到温暖的,但是大部分都悲涼的。

其中最悲慘的是小團圓媳婦,小團圓媳婦遭受她婆婆的欺負,半夜都能聽到她的哭叫聲。後來,跳大神把小團圓媳婦跳出毛病來了,許多人都給他家出主意,她的病越來越嚴重。之後,來了一個雲遊真人,幫小團圓媳婦治病,她的婆婆只捨不得錢。最後,小團圓媳婦是被活活折磨死的。

就像茅盾所説“《呼蘭河傳》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蕭紅的童年竟是在這樣一個悲涼的小城裏度過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n0q13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