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中庸讀書筆記

中庸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庸讀書筆記

中庸讀書筆記 篇1

我們對“中庸”這個詞的誤解很深。在我看來,“中庸”絕不是“犬儒”(現代對“犬儒”的理解已與古希臘原意大相徑庭)式的“明哲保身”(這個在原典中滿溢褒美之情的詞也演變出了點諷刺的意味),也不僅僅是老夫子們津津樂道的對至誠君子完美人格的形容;“中庸”可能更多的是對如何成為合格統治者的指導性定義,畢竟在那個周王室和周禮一同式微的年代,一些人很渴望這樣的傳統復歸。

相傳《中庸》的作者是孔伋,孔伋是孔子的嫡孫,如果作者為真,那麼《中庸》的寫作必然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而且事實也是文中多次提及孔子的言論作為作者觀點的論證。孔子是一個有着熾熱的濟世情懷以及積極入世的戀政情結和政治抱負的人,雖然他一生在政治上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弟子們紛紛學習並貫徹着他所有或者某一方面的做人準則,他本人也開創了以“君臣父子”人倫思想為邏輯起點的儒家行政倫理思想的先河。這些在《中庸》這部書中都有所體現。

《中庸》出自《禮記》,核心當然是周禮,而造成現代人誤讀的原因也依然是對周朝這個大環境的忽視。“中庸”二字不該如現在一樣都讀陰平,應該皆讀去聲。程頤説“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是“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即使是“發”了也要“中節”,要正中節度;而“庸”即是“用”,是一種“不易”、不變的恆常狀態。《中庸》裏提到孔子説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種“執其兩端”而“用其中”的方式,就是一種“中庸”,這種“中庸”是以舜的能力為基礎的,或者説,“中庸”本身就是這種能力。舜是一個“大孝大德”之人,這是他生來的品格,正是他這樣的品格使他受命於天,使其尊賢子民,以中庸之道來對待百姓,而他的智慧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增進。正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聖賢君子以其天性裏的真誠去明白中庸的道理,再以中庸去強化自己的能力,做到至誠,這便是“中庸”作為一種人格品質的'發展的體現。並且,在孔子的心目中,文武周公是同堯舜一樣的聖王先賢,孔子選擇“從周”,也希望當時上到周天子下到卿士的統治者都可以向着成為堯舜的目標而努力,那麼對統治者宣傳“中庸”的思想就是必須的,這也是孔子極力想要復興周禮的原因。

除了呼籲統治者,孔子更多的貢獻在於對弟子們的政治教育。孔子的政治生涯可謂失敗,但他的濟世熱情沒有熄滅,在春秋末那個動亂的時代,他仍然希望能夠有人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在孔子濟世精神的教導下,孔門弟子中不少人在從政這條路上有過成績。《中庸》提到子路問強,孔子從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角度回答,但背後的意思還是如何從政,如何用自身的剛強在政治的大環境下遵中庸之道而行;而“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畢竟“唯聖者能之”,否則孔子也不必不贊同長沮和桀溺的做法了。然而,在孔子極力提倡的等級制度的框架內,能夠承擔起“聖人”這個名號和相應責任的,也就只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而非出身卑微的庶民,因此即使是面對更廣泛的受眾去教授如何遵循“中庸之道”,也是為統治者儲備“治天下國家”的輔助性人才。

總之,“中庸”的內容其實是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統治者,如何匡世濟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樣的“中庸”也是要有“致廣大”、“盡精微”、“極高明”的誠心和能力作為前提條件的。而到了至誠至聖的境界,返歸真誠的天性,也就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了。

中庸讀書筆記 篇2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中庸》

先把“素”按“索”理解,“素隱行怪”就是專門追求稀奇古怪的人,即使後代的人會記住他,我也不會那樣做。年少的時候好像每個人都有一個想與眾不同的心。從衣着、行為,到言語,都會刻意的與別人不一樣。至少我和我身邊的人都屬於這一類。就連開的服裝店也起名叫“另類”,生怕別人不知道。我覺得只有心裏有想法,想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外表才會體現出來。年輕就不説了,可是結婚之後依然會有這個想法,就顯得不太成熟了。我認為人年輕的時候可以憤世嫉俗、年少輕狂,這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可逐漸走向中年,有了家庭的時候,就不應該再繼續以前的那種行為模式了。社會生活當中的與別人不一樣,會造成兩種情況。第一,很受別人關注,但你的人脈非常一般,甚至不好。第二,會招來嫉妒。所謂槍打出頭鳥,這就是“no zuo no die”。

再把“素”按“平常”來理解,“素隱行怪”就是平常喜歡隱居,這種行為是比較古怪的。儒家是提倡入世的學説,如果喜歡隱,把隱當做一種追求,這就不是儒家所提倡的了。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是喜歡隱的。不説跑到深山老林裏隱居的“隱士”,就説在都市中的一種人,什麼都不喜歡幹,就喜歡在家裏待着,有的人還美其名曰“大隱於市”,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宅男宅女”。我們也可以把他們的行為稱之為“隱”。還有一種屬於平常的隱,就是有能力當官不去當官。就拿現在來講,現在的社會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那麼你就應該出來當官就不應該隱,這才符合儒家的“達則兼善天下“的理念。

孔子説即使以上這幾種做法可以被別人記住,我也不會那樣做的。上面説的是不屬於正道的。下面又説了一點雖屬正道可沒堅持住的。雖然知道中庸之道,並且也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沒有堅持到底,半途而廢。能這樣做的人我覺得是沒有認識到中庸之道可以給他帶來的好處。我們堅持不到最後的原因往往是既得利益沒有自己想象的`多,沒有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也沒有堅持的更久。

然後孔子説到了,遵循中庸之道並堅守,即使不被外人所知,不被人理解和認同,也不後悔。能做到這樣的就只有聖人了。儒家追求的是通過修身來達到立功,立言,立德。只要確定了自己的願景,不管別人怎麼説,怎麼看,堅定的沿着自己的願景走下去。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如果你在行走的途中因為別人的看法,因為別人的觀點,因為別人的言語而產生動搖,那麼只能説你的心不堅定。我們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我們可以一點點努力去成為聖人。王陽明説“學可以至聖賢”,認識中庸之道,並堅定的奉行,這才是成為聖人的基礎。

中庸讀書筆記 篇3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聖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庸讀書筆記 篇4

我們80後這一代人,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低,以至於我們讀書的時候,只是一味死讀書,課外書基本上被列入閒書一類,是被禁止的。用父母的話説,就是閒書看多了分心,學好課本知識是最重要的',加上父母本身沒有文化,也不知道什麼課外書適合孩子的成長,導致了很多文學經典被錯過。

最開始想到要去讀《大學·中庸》,是因為電視劇的影響。我是個很愛看古裝劇的人,但凡古裝劇有科舉考試的內容,經常能聽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時間久了好奇感頓生,究竟是什麼書,被一再引用,於是發現了《大學》。

《大學》實為禮記中的一部分,重在教人明德、守禮。其中有一個重要論斷,即為“絜矩之道”:“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心孝;上長長而民心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但凡君子可以以身作則,推己及人,民眾必會效仿。先修身,方可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為大學之道。

未讀《中庸》之前,一直錯誤地認為,中庸不過就是保持中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認為深諳中庸之道的人過於圓滑,不便相處。讀完《中庸》,慚愧不已,實是誤解了中庸之意這麼多年。

所謂中庸,並不是不管不顧,明哲保身,而是國有道之時,盡竭智謀,其言足以興成其國;國無道則韜光潛默,足以容其身,免於禍害。既明且哲,此乃大智慧也。

難怪至古中庸就是一門很深的為官處世之學。素其位,能屈能伸,進可攻,退可守。不會太過,亦不會不及。此為中庸之道。

古文句句精簡,卻也句句經典,很遺憾少時錯過如此經典之書,好在如今仍有機會補上。若將來有孩子承歡膝下,定不能再讓他們錯過此類百年流傳的經典。

中庸讀書筆記 篇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

而格物致知即明明德,“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格物致知”即是“去人慾,存天理”“去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如此即可止至善。以上明白瞭然後可以談“誠意”,“誠意”即誠其意,意誠,亦如格物致知,格其不誠之意以復誠意,古之人亦可稱為真人,可見《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當然這裏所説真人與其有所差別。回到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不、勿)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自己滿足),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誠然後心正,意誠方且是“意”“知識”“思想”“觀念”上的誠,而心正何解?

所謂“心正”“正心”在下認為是自己與外物接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裏做到心正,正心,即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達到的效果,亦可稱為一種狀態,所謂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正,正心。可看作是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知即行,行即知,達到“一”的境界。心正而後身修,何謂身修?身修在古代人看來是一種很完好的境界,是結合前“格物致知,意誠,心正,然後身修而結尾”,身修即概括了前者之總和。

所謂“物格、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是有先後順序的,如一個一個階梯完成上去,先有物格完成然後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可平。修身即是“格物、誠、正心”這三個過程的不斷凝練,熟悉,持之以恆,學以致用而融匯己身的`過程。如《大學》所謂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如是。而家齊、國治、天下平,卻是不宜多説。其有一首歌頌君子的詩很完善,就如頌一個“物格、意誠、心正、身修”的人。瞻波淇奧,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

《大學》雲: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害怕、恐懼)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在回到首段,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中庸讀書筆記 篇6

從國中開始就已經接觸一些中庸的觀點,高中的語文填空題也經常出現四書五經,工作後,也經常聽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學校下發了閲讀小冊子,我藉此機會認真對《中庸》進行了研讀,邊讀邊對照自己的生活,認真的進行了思考。

什麼叫中庸?要給其下個定義太難,但很多人還是願意接受朱熹的定義:“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為平民的哲學,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謂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為準則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從而達到和諧的境界,這種境界來自於內心的“誠”,懷着“誠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進行主觀心性的修養。在修養方法上,強調“擇善而固執之心”的勤奮精神,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個人的稟賦。任何一個人的稟賦是自然形成的,那麼明白此道理便知道當做什麼,不當做什麼,這就是道。在修行道時,強調“教化”。在教化過程中,強調“慎獨”,謹慎的修養自己,並強調“中和”。什麼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樂,但發出來要有節制。在天命之節,作者開宗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於我們天生善性,通過修養達成我們高尚的道德,以我們的德行影響、感化、勸化周圍的人們,抵達教化的至高境界。作者在文中認為,人生命的本意是善的,生命的本真之義:純淨、透明、和諧。當我們瞭解了生命的本性後,家庭的薰陶與教養以及社會的影響,確定了我們的言行,形成了人格。

在生活的實踐中,隨着人的成長,人要懂人情世故、學會待人處世、與人為善,並且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處世方法。當我們行走在命運之路上時,面對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樂,當痛苦時,要學會節制自己的'哀傷,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淫”快樂時,也不能過度。為人處世時,要控制自己的慾望與自私。做事要遵從規律,用道來規範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經》中所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麼呢?“道也者,不可須臾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在此句中,非常強調慎獨,嚴格要求自己。專注於內心的修養,凝神靜修,心存對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者,自知也”。在強調慎獨時,作者也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説話要慎重,三思而後説,説話辦事時,一定要看場合,區分對象,要説不同的話語。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與社會發展進化的哲學。上天之大德,在於寬厚,在於包容。中庸便是博大與包容。中,“把東西放在中”“中是一種胸懷,是一種境界;不苛求、在厭棄、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認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學問。

這是我讀完前三章,《天命》、《時中》、《鮮能》中的一小點感悟。但是越讀越感覺自己無知,有很多東西還沒有參透。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中庸讀書筆記 篇7

前一陣子一直在看(中庸),後來因為一些瑣事而擱置,再次捧起此書,才發現:快要到期了。續借。

看了這本書的一半,其中有兩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最難者最高,就是因為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地履行它。連大學者孔子都感慨中庸之道的曲高和寡,可見其難處。然而恰恰是這樣,才顯得它的難能可貴。

我們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會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慾望,有更隊對於美好事物追求的衝動。然而,對於美好事物的慾望如果無節制地膨脹,就會變成貪婪的慾望,美好事物也會因此而變得醜陋不堪。記得有位同學跟我説過,人本身就是慾望的綜合體。説的不是一般的對。“水滿則溢,月滿則盈”的道理比比皆是,這也是中庸之道不易行的原因之一。

人在社會羣體中生活,是社會的一粒塵埃。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大市場,不平等的交易和意料之外的'事時時有可能發生。誰都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誰都想要取得事業的成功,誰也不願意經受失敗的打擊,於是各種矛盾、挑戰、競爭、和衝突應運而生,無法避免。這時,中庸之道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是也正因為人們的本性,“民鮮能久矣”。

其二,子曰:“人莫不飲食。鮮能只味也。”孔子拿人們品味吃喝來比喻中庸之道不被一般人所理解,通俗易懂。

對於我們每天都要應對庸常生活,陳舊而又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只是一個模式的複製,今天跟昨天一樣,明天也似乎與昨天沒什麼不同,我們就是這樣一天天度日,每天都是吃飯,睡覺;睡覺而後又吃飯,只是捱着日月,推着時光,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體味出生活的滋味。

人活着的唯一目標,就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並非為了“生活好”而努力着。言而真正體悟到“生活的美好”的人卻沒有多少。誰能解其味?

其實,幸福就深藴在這庸常的歲月之中,只有回過頭時,才有一絲的遺憾或回味。一種時過境遷的沒有很好把握的落寞。

忽然覺得自己很老,經常發出一些亂七八糟的感歎。算了,無論如何,只要我們是真實而又努力地活着,也就足矣。因為生命並不需要我們可以地去怎樣做。

中庸讀書筆記 篇8

孔子傳道給曾子,曾子寫了篇論文《大學》;曾子傳道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又寫了篇論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來自於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説:“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太難了,普通人很少能夠做到。中庸到底是什麼呢?孔子講的中庸與仁一樣,有體有用。中庸的主題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處講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麼是中呢?一個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間有一豎直貫下來,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無論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歷史,叫《春秋》,為什麼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熱,温度不適中;冬日長、夏日短,日照不適中,都不合乎標準。只有春秋不冷不熱,白天與黑夜一樣長,有中才可以作為標準。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儉讓”,温是第一的,太熱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麼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們説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長久,普通才是偉大,這是宇宙間的基本法則。我們現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講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處沒有道只有險,高處不勝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準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訴我們“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這兩句話是宋儒程顥、程頤説的,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長久。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裏才説:“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有中才能達到和,和是宇宙萬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貴子,家和才能萬事興,和氣才能生財。總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沒有生氣。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時時保和就能達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復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嗎?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種客觀的思想,也是一種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説,中庸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才是世界的永遠不變的平衡態。

中庸讀書筆記 篇9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範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的做事原則對於指導我們的。言行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為現在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後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才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係。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遊刃有餘,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劃,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啟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中庸讀書筆記 篇10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中庸讀書筆記 篇11

最近讀《中庸》,甚為受教。《中庸》也許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但是能讓我們感覺生活已經更好。

在中庸裏,有兩種人,一種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麼事學會合度適中,做事有底線、有原則,這種人道德修養高“君子”。一種違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麼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穩重最後一事無成“小人”。

難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薰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通過學習、反思而得到,學習中庸思想,獲得中庸品行。行是實踐,明是認知。中庸之道,聰明的人過頭自以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間萬物都是理開頭,有理當先,無理當後,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自信,不要太過自卑,對於消極的思想要去除,對於積極的思想要推薦。

善於向人學習,光明正大發揚正能量。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懂時,向他人請教,經長時間積累,知識便加多,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往往是勝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聰明的人不是智慧過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護自我,自己的'利益大於一切,首先守護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説自己很聰明,可是,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了太多的誤事。

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確的路;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確的方向;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心靈開闊。懂得牢牢抓住,這種抓住是有道理的,沒有違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對。中庸之道,是遙不可及的、深遠的。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充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概會被社會淘法,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平和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端化,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自己,是自己變的強大,同時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不要驕做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我們要逐步的進行學習的五個層次,最終使自己適應社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中庸讀書筆記 篇12

寒假裏我看了大隊部推薦選看的國學經典誦讀——《中庸》。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北宋時期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我的語文是弱項,對文章的理解力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書籍。但沒想到,這次硬着頭皮看的這本?中庸,卻讓我對文言文中的知識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中庸?裏講了不少有道理的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這段話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説話前有準備,就不會理屈詞窮站不住腳;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有發生後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就不會行不通了。

讀完這短短小小的.幾句話,我有了極大的觸動。原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綢繆、作好準備,這樣才可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準備,那麼面臨着艱難險阻成功的機率會非常低。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學生在考試前肯定會有複習的過程,温故而知新;運動員每天都必須訓練,為了比賽出成績的那一刻;軍人不打無準備的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戲劇家更是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早點去準備吧!早點準備一定是對的,因為只有準備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氣面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困難,才能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千年前充滿智慧的古人,用他們那簡樸的語言告訴了我們人生的真諦。這些國學經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閲讀,細細品味。

標籤: 讀書筆記 中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o2dv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