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聽《月光曲》有感2篇

聽《月光曲》有感2篇

聽《月光曲》有感1

我們靜靜的坐在教室裏,默默的聽着這美妙的月光曲,享受着甜美的音樂的滋潤。在這裏,我彷彿向文中的主人翁看到了些從未看到的奇幻的“色彩”。

聽《月光曲》有感2篇

我彷彿看見了,看見了月光穿過層層雲霧,如牛奶一般靜靜地瀉在了幽靜的湖面上,我彷彿就坐在那灑滿月光的瑞士琉森湖上輕輕蕩着小舟,不知怎麼的聽起來像是有人在輕聲地吟唱。我被着音樂所感染了,這段曲細緻而沉靜,又略帶些猶豫。讓我感到了冥想的柔情,感到悲傷的吟誦,也感到有陰暗的預感,甚至體會到作者當時心絃的波動。

這時候,樂曲的風格突然一轉,像一隻輕快的舞曲,由剛才那瑞士琉森湖上輕輕蕩着的小舟化成了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我彷彿又走在了貝多芬走的那條幽靜的小路上,又聽到了那一陣陣的鋼琴聲,我被着音樂所感染了,這段輕盈的曲調,帶給我温暖與快樂,彷彿是瞬間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呀!我彷彿從甜美的夢中醒來一般,音樂把我帶入了激湧澎湃的場景,我彷彿看到那奶一般的海不平靜起來。它翻滾着,呼嘯着,洶湧着,澎湃着!一個接一個向海岸上的`石壁猛烈拍來……風平浪靜了,月光仍舊是瀉在海面上,但不一樣的是,我感到了,感到了,作者的心絃再一次的澎湃!這段曲彷彿是爆發的熱情,猶如人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人從心底發出來的傾訴聲。好像是人的心情達到了沸騰的頂點,然後變得沉寂起來,再結束全曲。

最後,我想引用一句《樂論》中的一句話: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音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朋友想想吧,在我們之中還有多少人為禽獸?為君子者,一起動庶吧!

聽《月光曲》有感2

《月光曲》是一篇抒情文,又是一個傳説。文中主要寫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文章短小精悍,想象豐富,文字優美。

教學目的:主要是教給學生閲讀抒情文的方法,基本功的重點是指導表情朗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讀和重點詞句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滲透美育。

霍老師在進行抒情文教學時,依據課文和學生實際,有兩個基本特色。

一、善於引導學生理清思路

霍老師在教學中因文而異,不套固定公式。這是一篇抒情文,但是又不像一般寫景抒情那麼單純,有情節,意境較深。在審析課題之後,引導學生理思路。老師説:誰能説説這篇文章的思路?學生紛紛舉手。學生説:“作者先交待了人物、環境,一直到聽到遠處斷斷續續的鋼琴聲,這是故事的開始,或者叫起因。”一個學生補充:“提出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再從貝多芬走近到走進茅屋,這是故事的發展。”又一個學生補充説:“貝多芬走近茅屋,聽到屋內兄妹倆的對話,他走進茅屋為盲姑娘彈曲,也可説是故事的發展。他在月光下,心情激動,彈完一曲又即席創作《月光曲》,這是故事的高潮,也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重點。最後一小段,貝多芬飛奔回客店,把《月光曲》記錄下來,這是文章的結束。”老師説:“對!很好!大家説説為什麼高潮部分是文章重點呢?”學生説:“一是貝多芬情感最激動的地方;二是它反映了《月光曲》創作的集中點;三是反映文章的中心。”這就在教師引導之下,使學生明確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重點。

在講讀過程中,老師提出啟發性問題説:“當貝多芬走進茅屋時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想的?他怎麼看出這家窮呢?結合插圖想一想,看看課文再回答。”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讀課文,説:“兄妹倆住的是茅屋、微弱的燈光、破舊的鋼琴、黑夜裏哥哥還在做鞋,所以説貝多芬看出這家很窮。”又一學生補充説:“他們買不起入場券,妹妹深夜還在摹仿着彈貝多芬的曲子。這些貝多芬都親自聽到、看到了,所以他斷定這家很窮。”老師説:“大家列舉了事實,很好。那麼,這時貝多芬的心情怎樣呢?”學生們爭着回答説:“激動、憐憫、同情……。”一個學生説:貝多芬遇到了一位懂音樂、家境又窮的盲姑娘,他心情激憤,非常同情……”老師説:“對!這麼説可以,光説憐憫不確切。”這時全班學生有所悟,從提出疑難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為解決彈完一曲又為什麼再彈一曲,從思想上、知識上、情感上打下基礎。這時孩子們大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勁頭。

二、發展想象,滲透美育

這篇文章在知識上、思想情感上、意境上同當前四年級兒童都有一定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老師善於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及直觀教具,採用視聽教學的方法,給學生搭上前進的橋樑,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關鍵處霍老師善於補充必要的知識,喚起學生的'聯想。如,講到月光照進了茅屋,好像披上了銀紗……老師讓學生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詩句。又如,學生讀到盲姑娘説:“感情多深哪!彈得多純熟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霍老師問:“這時貝多芬怎樣想的?為什麼馬上決定為她再彈一曲?”這個問題較深,學生們表現出憤悱的狀況,有的呈現出窘態。這時老師展示出俞伯牙彈琴,鍾子期聽琴的畫面,有聲有色的結合插圖講述了俞伯牙彈《高山流水》,鍾子期讚歎,二人成為知音的典故。這時學生們爭着舉手説:“我明白了,盲姑娘懂音樂,貝多芬不但是同情、激動,而且是遇到了知音。所以心情更加激動,熱情奔放,決心為盲姑娘再彈一曲。補充這一典故,不僅增加了知識,同時為再彈一曲烘托了意境,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在課文的難點上達到豁然開朗。

重點詞句的教學與指導表情朗讀結合,發展學生的想象,滲透美育。霍老師把詞句意義的理解與指導表情朗讀交織在一起。如,教“微波粼粼”、“波濤洶湧”時,採取了出示圖片,播放月光曲錄音、用形象對比和學生描述以及表情朗讀等方法,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形成鮮明的映象。又如,盲姑娘勸慰哥哥説:“我不過隨便説説罷了”,“她彷彿看到了……”。這類詞句,側重語意的領會。不從字面上去下死板的定義,而是聯繫上下文,讓學生領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再用恰當的聲調錶情朗讀。再如,教表示人物動作、事物發展的詞,像盲姑娘聽貝多芬彈琴,先是“入神”,後來就“陶醉”了。寫貝多芬動作的詞:聽到→走近→走進→彈→再彈→飛奔,使學生抓住課文的線索,加深了理解,提高了閲讀的興趣。老師在指導表情朗讀時,除了自己表情範讀以外,還重點指導學生體會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讀到“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學生讀的語調不協調。這時霍老師讓學生想象貝多芬的思想感情,體味在月光照耀下,忽然颳起大風的情景。有的學生説:“貝多芬想到盲姑娘那麼愛彈琴,又懂音樂,連張入場券也買不起;他想到盲姑娘是難得的知音,卻沒有條件聽自己彈琴;他想到當時社會上窮的窮、富的富,憤憤不平。這時心情憤慨、萬分激動,所以琴音又高又快,像狂風巨浪,波濤洶湧。”這時老師讓學生聽音樂,有的孩子隨着琴聲小手指也在打着拍子。之後,表情朗讀時,情感充沛,抑揚頓挫恰合其度。到下課時,多數人都能背誦重點段落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月光曲》琴聲波瀾起伏,隱約可聞,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學生們在美的旋律中思考、想象。下課鈴響了,孩子們還在表情朗讀,認真練習背誦,有的聽音樂,有的回味文章的意境。孩子們沉浸在豐富的想象、優美的旋律之中,發展了兒童的想象力,受到了美的薰陶,提高了閲讀的興趣。

(選自《霍懋徵語文教學經驗選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標籤: 月光曲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2nr1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