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薦】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薦】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薦】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每個人都有一艘船,承載着自我的夢想和生活。有一天,到了必然要捨棄它的時候,就會恐懼迷茫,彷佛自我的世界坍塌了。未知的世界看不到的無限的可能,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太多的選取,讓他失去了方向,他害怕離開了自我的船,害怕再也演奏不出音樂了,他的性命還有什麼好處呢。當他的兄弟姐妹聽了他最後的告白後,獨自離開,他的性命火焰隨着船的殘骸湮沒于海洋的深處。海上鋼琴師用決絕的方式回到了天堂,回到了大海的靈魂深處。他的音樂到過很多地方,但是他的身體從未離開過大海,最後,當身體沒有了能夠寄託的角落,他選取和船一齊毀滅。也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自我的船,我也會恐懼,但是我不會選取和船一齊毀滅,我會選取新的生活,以更大的勇氣應對未知的旅程。有時候,選取勇敢地生存遠遠比選取勇敢地死亡來得更難。

有些人認為,1900選取死亡是悲觀的一種表現。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面體,選取什麼樣的生存方式,旁人無從定論,正因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所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因此,在那裏我並不想評論1900選取死亡是對還是錯。有些時候,兩種選取方式都是對的,刻意去扭轉一些東西會浪費很多時刻,而且沒有好處。1900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他有的只是鋼琴的天賦,他從鋼琴讀懂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用鋼琴帶給貧苦人們最簡單的愉悦,一切都是即興之作,不為功名利祿。心靈的純淨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在影片中,1900説過:我停下來,不是正因所見,是正因所不見,你明不明白?是正因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的世界盡頭。這是他的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在一片心靈的淨土上生根、發芽。

看了這部影片,自我成長了許多。雖然自我已經是大學生了,有很多事情都能夠試着去思考,個性是自我以後的人生。但是自我卻從不認真思考,對未來也只是充滿恐懼和迷茫,和1900相比,自我就遜色了許多。起碼他知道自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也一向都在堅持自我的理想,單純地彈自我喜歡的音樂,直到性命的盡頭,哪怕和船一齊毀滅,依然堅持。而我自我呢,雖然以前胸懷大志,但是都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再也沒有一絲波瀾。很多時候,我都在問自我,難道我的人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度過嗎?難道我的理想就只能石沉大海嗎?不,我要重振旗鼓,重新揚帆起航,哪怕迎接我的依然是失敗。像《海上鋼琴師》的最後結局時,1900説:我無法捨棄這?船,我寧可捨棄自我的性命。當看到1900應對即將爆炸的船時,他淡定地笑了,那時,他的雙手還在做着彈鋼琴的動作那一刻……他的笑,我至今無法忘記自我在那一刻心中曾有過的吶喊,而我只能做的也只是在心底默默地為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自我吶喊。

大海,音樂,鋼琴,人生。1900以純粹的性命方式展現了自我的生命,咱們能從他的生命中受益匪淺。《海上鋼琴師》給我的性命指明瞭方向,為我的人生注入了動力,使我對性命有了全新的思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正因我堅信只要靈魂在,一切都在!在《海上鋼琴師》的音樂聲中,我彷彿看到了不斷前進中的自我……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清新歡脱的樂音掙脱出唱片的裂紋,消散於寒冬的蕭條之中,小號手緩緩講述着1900的故事。

1900,一個被發現遺棄在弗吉尼亞號頭等艙的鋼琴上的嬰兒,從小就生活在大海之上,逐漸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師,最終殉船於海底。

他無師自通,少年成名,曲子過耳不忘,在一舉擊敗搖滾大師後名聲更甚,人們都明白,這樣的天才,到了陸地上,他將是樂壇中炙手可熱的人物,最耀目的新星。人人都在勸他下船,“只要你走下舷梯,那只是幾小步而已。”他沒有反應。我不由得好奇,生於船,長於船,一年往返大陸不下百次的人,究竟是否嚮往陸地?

當他與小號手並肩躺在煤堆上,講他曾經趴在舷窗邊,望着下船的人們漸漸消失在新奧爾良冬天乳白色的薄霧中,那些身影變得朦朧,直到消失在街巷。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情,那眼中的光輝與痴迷,我想,他嚮往那片穩定的陸地,至少,曾經嚮往過。

他也曾收拾行裝,為了心心念唸的姑娘走下甲板,可走到一半,他停住了,面前就是陸地,星羅棋佈的街道小巷,工業化散發出的滾滾濃煙,遙遠的望不到的灰色天空,他佇立於舷梯之上,凝視着這塊陸地,良久,他轉過身,摘下禮帽,用力地扔了出去,他又回到了甲板之上,頭頂,無邊無際的藍色中,有海鷗掠過。

一開始,我將他的行為理解為害怕,他在逃避他內心的恐懼,他不敢踏足陸地,直到影片末尾,他説:“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子,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境,茫茫無際。”我意識到他或許是在追求自由。自由不在於身處之地有多麼寬廣,而在於心靈是否有地方安放,讓自己真正安寧,而大海與音樂就是他的容身之所。陸地雖大,卻不是他的歸宿。

後來,小號手在廢船找到了躲藏已久的1900,談及為什麼不下船,他説“陸地對我來説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個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我永遠也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

在弗吉尼亞號即將爆炸之時,他坐在水溝旁,手指擺動,彈着無形的鋼琴,他嘴角揚起了笑,揚起了他的倔強。

1900涵蓋了太多的浪漫與情懷,對內心的執着,遠離塵世的安寧,單純的人性,自由而孤獨的靈魂,這些烏托邦式的情懷,在置身於現實之中的我們看來是一種奢侈,可望而不可及。而這些東西,恰恰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內心渴望的最本質的東西,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1900。

盧梭説:“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到處都在鎖鏈之中。”而1900正是掙脱了枷鎖,勇敢奔赴大海,他堅守了一種普通人或許能夠理解,卻只能遠觀的自由。是的,有些自由不是有來實現,而是用來銘記的,它讓我們的生活還留有一個朝上的方向,在低頭趕路之餘,給自己保存一些仰頭的可能。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3

我猶記得那年深夜,趴在茶几上,反覆回放1900留給他兄弟姐妹的最終話語,然後一字一句地用黑筆摘抄在白紙上。

多年之後,那張從路邊攤上淘來的碟片早已在搬家的過程中遺失。而我也背上巨大的行囊遠走他鄉。可是一向不曾忘記,1900最終留下的話語,眼神,是那樣堅毅,孤獨,而温柔。始終會在心底出沒,帶來聲息。

學習,工作,為人父母,然後老去,聽來彷彿一切都已明瞭,人生卻還是那樣長。

因而在漸行漸遠的以前,心中有強烈的無處排解的情愫和孤獨的那時,我也曾在高樓上凝視遙遠的地面,想象自我縱身一跳,人生的樂章戛然而止。

然而終究不可能成為1900,正因咱們的人生道路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不一樣。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養。他僅有水手給予的名字,一個年代,1900。他應對鋼琴,無師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掌聲。他也開始愛,愛一個女孩,靜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測他是否會為了她而下船應對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終選取的卻仍是他的鋼琴,他的大海。他説,鋼琴僅有88個鍵,可是外面的世界,卻是有着無數黑白鍵的巨大鋼琴。他無法駕馭。

之後我漸漸明白,1900代表着一種夢想,代表着這個塵世中的多數人,註定不會付諸行動,卻會始終心懷嚮往的夢想。矗立在那裏,自由,決絕,而悲傷。

咱們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裏的人。這個世界的好處在於“傳承”。就像一個遊戲,每個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獲得的任務,卻是如何使這個遊戲永遠存在。贍養父母,繁衍後代,諸多務必揹負的職責令前行顯得緩慢而艱難。然而咱們的人生對於整個遊戲而言,存在的時刻或許僅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暫,這個遊戲的運行時刻才會越長,才有可能,“永不結束”。

這樣一想會不會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奮鬥的生命,其實可是一粒微塵,輕得彷彿隨時都會消失。

然而在閉上眼的那一瞬還會不會含笑着想起,自我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帶領他們的孩子在綠草地上放起風箏;會不會含笑着想起,自我曾擁有良人在側,從此不再無枝可依;會不會含笑着想起更久遠的從前,父母曾令你無憂無慮,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緒,或許唯有感慨地大笑出聲,無奈地搖搖頭,道一句,那時真小。

會不會想起那些温暖的片段,想起自我以前的付出與所得,帶着回望的滄桑,感懷,和嶄新的期望。

咱們為什麼不會像1900一樣,選取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這樣壯烈,卻獲得永生的自由?

正因,正因咱們一向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卻正因某一瞬間體驗到的那些温情,那些無以倫比的完美,而心甘情願地忍受着它所給予的傷害,發奮彈奏出最華美的人生樂章。

咱們或許從來都不是天才,可是咱們至少能做到勤懇、踏實。咱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習並領悟圓滑,學習並領悟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一向記得,這生命所做的種。種妥協,可是是為了在這個微塵世界,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於自我的旋律與琴音。

那麼親愛的,我是不是忘了告訴你,

從心生這個夢想的這一刻開始,

你就已經成為了最好的鋼琴手。

請必須要,繼續加油。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

小號手慢慢地講述着1900的故事,清新歡脱的樂音掙脱了唱片的裂痕,消散在寒冬的蕭條中。

1900年,一名被發現遺棄在弗吉尼亞號頭等艙鋼琴上的嬰兒從小就生活在海上,並逐漸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家,最終死於海底。

他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學成才。他在年輕時成名了。他永遠不會忘記這首歌。在一舉擊敗搖滾大師之後,他的名聲更大了。人們都知道,當這樣一個天才來到陸地上時,他將是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也是最耀眼的新星。每個人都在勸説他下船。只要你走下舷梯,那只是幾步。他沒有迴應。我不禁想知道,那些出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每年往返大陸不少於一百次的人是否渴望陸地?

當他和他的小手並排躺在煤堆上時,他説他曾經躺在舷窗上,看着人們在新奧爾良冬天逐漸消失在乳白色的薄霧中,那些人變得朦朧,直到他消失在街道上。我認為,他渴望穩定的土地,至少,曾經渴望過。

他還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從甲板上走下來,想着那個女孩,但在中途,他停了下來。他面前是陸地、星羅棋佈的街道和小巷,工業化中滾滾的煙霧和遙遠的灰色天空。他站在舷梯上,凝視着這片土地。很長一段時間,他轉過身,摘下禮帽,把它扔了出去,他回到了甲板上。在他的頭上,有一隻海鷗在無邊的藍色中掠過。

起初,我把他的行為理解為恐懼。他在逃避內心的恐懼。直到電影的結尾,他才敢踏這片土地。他説:我愛一個女人,住一個房間,買一塊地,看一個場景,走一條死路。選擇太多了。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沒有盡頭,沒有盡頭。我意識到他可能在追求自由。自由不在於他所在的地方有多廣闊,而在於他內心是否有地方讓自己真正安寧,而海洋和音樂是他的地方。雖然土地很大,但它不是他的目的地。

後來,小號手發現了1900年隱藏在廢船,談論為什麼不下船,他説,陸地對我來説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一個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能創造的音樂。我永遠不會放棄這艘船,但幸運的是,我可以放棄我的生活。

他坐在溝邊,手指搖擺着,彈着看不見的鋼琴,嘴角揚起笑容,揚起了他的固執,弗吉尼亞號即將爆炸。

1900年涵蓋了太多的浪漫和感情,內心的堅持,遠離世界的和平,簡單的人性,自由和孤獨的靈魂,這些烏托邦式的感情,在我們的現實中,似乎是一種奢侈,遙不可及。這些東西,正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基本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1900年的心中。

盧梭説:人們生來就是自由的,但他們到處都在鎖鏈中。1900年掙脱枷鎖,勇敢地衝向大海。他堅持一種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自由,但他只能從遠處看。是的,有些自由不是為了實現,而是為了記住。它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了一個向上的方向。在路上低頭後,我們可以保持一些向上傾斜的可能性。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

這部影片的4K修復版最近在電影院上映,很多人都去重温經典,幾乎所有人腦海中都縈繞着一個問題:他為什麼不下船?

該怎麼向他們解釋?陸地上的人總是喜歡問為什麼,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看完電影,在我腦海中一直迴盪着1900的鋼琴樂章,如密林流水,如大海波瀾,如智者低語,如人潮吶喊,置身其中,靈魂被其磁場吸引,一起共振起伏,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1900無疑是一個天才,而天才總是孤獨的。在其一生中,只有一艘名為virginian的郵輪,只有時而平靜時而波瀾壯闊的大海,只有熱火朝天的鍋爐房,只有一架普通的鋼琴,只有一波又一波遊客聽眾,只有一個交心的朋友,只有一個喜歡而不可近觀的女人。

膚淺的人類啊,如果1900沒有打敗爵士樂的創始人,怎會引得那麼多人肯定他的音樂才華,可見世間美好需要量化方能體現其價值。縱然你天賦過人,也得尋個舞台證明自己,經歷一場大考贏得生前身後名,方不枉來人世走一遭。

歷史的車輪轟鳴而過,新舊交替輪迴不止,智慧的人勢必善於接納一切新生事物,守舊的人在時代面前只能做出無力得抗爭最終屈服或被時代碾壓。在黑澤明的電影中,武士往往是個悲劇形象,幾千年來引以為傲的冷兵器在熱兵器面前不堪一擊,末了還要被嘲諷一句“大人,時代變了”。從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開始變得聰明,勇於接納西方工業革命帶來的先進文明,將自身的文化棄如敝履,這就是日本逐漸強大的原因,同時也是日本人漸漸喪失信仰、人性變得多樣化、人格越來越不可控的原因。從現在的香港青年身上我們可以管中窺豹。

人類發展幾千年,終於意識到,只有科技可以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給生活帶來大大的便利,實現一些夢裏才有的東西。文化和藝術,則越來越多地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保存在歷史博物館裏,或者作為激發人們靈感的工具,又或者,被某些痴傻的人畢生追求,反而成就了人生至美。

如今是信息時代,人類發展日新月異,從廣義上來説,一切機械化、電磁化、信息化的過程被稱為人工智能(AI),它將漸漸取代一切重複性、有規律可循的人類勞動,舊行業漸漸消失或者成為時代的縮影。對於時代的先驅者,我們應該緊跟他們的步伐,開創新的紀元,對於那些堅守的人,我們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把他們放在Placeholder的位置。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就不再對山的另一邊懷有興趣和激情,山的另一邊不過是另一座山。當1900看到工業文明中的紐約高樓林立,人行如螻蟻,便不再心生嚮往,餘生有音樂相伴,夫復何求?

人活百年如曇花一現,該怎樣度過才最有意義?有過激情燃燒,遊過低谷波濤,也曾拂衣逍遙,回首往事不過拈花一笑。

現在人與人的隔閡越來越大,哪怕是坐在對面的父母與子女,雖是近若咫尺,心卻相隔天涯。90後不再瞭解80後,00後不再瞭解90後和80後。戰爭年代漸遠,衣食漸足,信息傳達漸速,傳統文化漸亡。也許有一天,性別已趨於中性化的20後小朋友看着電視上的武俠劇,會發出疑問:這些人蹦蹦跳跳的,不累嗎?

對那些曾經養育過、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是最不能忘懷,所以,最後還是要説一句:Thanks Danny!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6

我們生於一個追求速度的時代,忘乎了生命中所需要的平淡和悠長。遊輪始終在前進着,也曾停靠過,但他一直在漂泊。如果讓靈魂和肉體和一,想必是件偉大的事情,而我們平凡人都不曾有過,兩面三刀,左右逢源,所以我們只配稱讚偉大的樂曲,而不會創造別樣的旋律。在文章開頭,要致敬那個孤獨的靈魂和那位執着的友人。喜歡影片中舒緩的節奏,配上一杯咖啡,就更美好了。意大利電影的風格果然不同於美國大片,倒是有點像法國的,畢竟我也看過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沒有坐過遊輪,但我也曾見識過現實社會中的等級分明,所以就會對丹尼有種莫名的好感和同情,因為我們都是弱者。不曾想到他付出懷抱是出於衝動還是憐憫,可那個大鐵鏈沒有饒過這個鏟媒的好人,他是笑着去見上帝的,因為手裏曾經呵護過一位可愛的天使,如果放在中國那就是緣分,緣來緣去無法左右。我想生活就是這樣,不經意間的一個善舉,可能演變成為一段傳奇。

1900無疑是個幸運的孩子,親生父母沒能給予應有的關愛,而鋼琴給予了他一切。擁有了28個字母組成的名字,也擁有者88個琴鍵,這一生不曾遠行,因為恐懼沒有盡頭的城市,但他在自己的疆域裏盡情的馳騁。寫到這裏,有點恨自己不懂音樂,不懂鋼琴。許多精妙絕倫的彈奏,於我如浮雲啊,音樂我聽到了,但不知所從,唯獨能夠發現的也就是他的手速了,我想自己斷然彈奏不了那麼快。好的音樂都是直入心靈,指尖的躍動,不禁然就淚流滿面,或者是引動大家翩翩起舞。我喜歡看他陶醉的樣子,那是對藝術的崇敬,彷彿忘乎了自己的存在,也忽視了觀眾的存在。人是會壓抑的,但不能一直壓抑,總要有自己的特長,總要有喜好的事物。孤獨大概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看到的熱鬧,其實中間隱藏着更深的孤獨,總是要學會享受,學會釋懷,學會去釋放或者是填滿。故事是悲情的,炸藥的光彩也是絢爛的,許多人匆匆來過,不曾記住這一切,唯獨大海不會忘記。有誰知道,那海浪裏藴涵了多少痴情的往事,那咆哮裏包容了多少徹夜的哀愁。愛情的火花稍縱即逝,就是那麼淺淺的一個吻,讓他不在孤獨,也讓他更加憂傷,好在有一張殘缺的唱片,記錄了那段温情的往事。是啊,這大遊輪上又有過多少虛情假意的送別,就像我輕輕的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也只有1900是真情實感有血有肉的,這個在花名冊裏沒有名字的人,反倒存在的實實在在,並且為遠處的社會所感到不恥。有點類似桃花園,只不過他的桃花園每次只發放20xx張門票,園子不大但應有盡有,裏面待着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其樂融融。又像倉央嘉措,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但他還是少了那份性情,去到街頭流浪,去做最美的情郎。他既是高貴的,也是懦弱的。腦海裏刻着他現在舷梯中間的畫面,那一刻遲疑了,無法去感觸他的內心,似乎有點像拋出的帽子那樣不自主。電影藝術也是引發人類思考的,如果換了我現在哪裏,一定會走下去,去陸地上看看海,去街頭或者是地下室去彈奏,勇敢與平凡總是一步之差,思想與行動也是一步之差。但他還是回去了,所以他依舊是1900,那個海上出生,海里彈奏的鋼琴師。借用幾句古詩,來再次表達對他的感情吧。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7

有那麼一些電影,它沒有震撼的鏡頭,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只是毫無修飾地講述了一個故事,但銀幕前的你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這是一個虛幻的奇蹟,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看完這部影片後,心中感慨萬千卻又無從下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簡單地概括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在豪華遊輪維珍尼亞號自成一格的海上世界中,名為1900在1900年被遺棄的孤兒在海上成長為天才鋼琴師,引來陸地上的第一天才鋼琴家登門挑戰,而愛情也在不經意間從窗外中到來,但最後1900卻決定生於大海死於大海。但我想我們可以不用太在意這些情節,我甚至認為這完全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因為這些已經在許多電影中不厭其煩地上演過。看這部影片我們更該看他最後那段對外面世界獨白的台詞,以此理解他最後關於上岸的抉擇。

影片兩次重點涉及到他的離開問題,第一次是為他心愛的姑娘決定去岸上,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他在生死抉擇的關頭,依然決然地堅持沒有上岸。也許,觀眾看到最後都會感到很惋惜,他為什麼不離開呢?為什麼寧死他也不願踏上那片他曾經願望踏上去的岸上呢?

“拿一部鋼琴來説,從琴鍵開始,又結束。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隨便什麼琴都沒差。它們不是無限的。你才是無限的,在琴鍵上製作出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活的慣。”這是他給出的回答。開始我很不理解他不下船的解釋,認為這是一種對生活不積極的做法!但是最後1900跟麥克斯開的玩笑讓我明白1900為什麼這樣選擇,因為他死後到天堂還想彈鋼琴,彈只屬於自己的曲子,因為沒人能用兩隻右手彈琴!如果1900下船估計他會和傑裏一樣,不再為自己的喜愛而彈琴,而是為了別人或錢而彈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説1900如果下船後就再也沒有靈感彈出屬於他自己的曲子了。站在我們的世界看,學習,工作,為人父母,然後老去,聽來彷彿一切都已明瞭,我們一路走來,一切自然而然。我們已經習慣被身邊那些繁雜的事物消磨、吞噬,而自己卻從來不覺得自己應該有一些簡單的日子。而對於1900來説,岸上的世界“什麼東西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在船上,那些所有關於音樂的不純動機都被隔離,有的只是自己對音樂發自內心的理解。他可以隨性去讀眼前人的喜怒哀樂,然後用琴鍵為所有人安排上一首背景音樂。他從來不用因為指揮的哀求而讓自己違心地彈奏那些枯燥無味的舞曲,他永遠可以彈奏自己的格調,然後讓那一羣人跟着自己舞蹈。

電影的最後,1900沒有走下那艘遊輪,湮沒在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維珍尼亞號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裏,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就是他的宿命。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8

夜深人靜,一抹月光傾瀉於枝頭,伊人的臉龐也沾上了月色,這份靜謐,亦是否還給予人釋懷之感?本影片是根據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的視線而展開的。

——題記

“呯呯”的槍響,殘酷的屠殺,一張張無情的面容,對於屠殺者而言,這些被屠殺者的生命是否就猶如飄在空氣中的塵埃那樣微不足道呢?屍滿街巷,空氣中瀰漫着血腥的味道,隱約中似乎還能嗅出戰火硝煙。一個殘疾人因不能站立而被從窗户中扔出去,猛然落地,血液從腦門上奔湧而出,又是一朵生命之花凋零。揪心之感隨之而起,其中包含着是對猶太人的同情,亦或更多的是對德國人殘暴行為的憤怒與鄙夷。

憤心。痛心。空心。

淚水在眼眶內打轉,視野內的一切變得模糊起來。原本對德國這個國家平淡的感情立即被扭轉成了憎惡。此刻的我,看見的即是一羣穿軍裝的惡魔!惡魔!看着欲哭無淚的羅曼波蘭斯基,我感覺,他的內心比我的更無奈,更悲痛。對於自己在乎的事卻愛莫能助,此畢是這個鋼琴師最無奈的地方吧!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況且他自己都自身難保。

二戰仍然繼續着,隨着戰事的緊張,德國人對猶太人的迫害更加得兇殘。心比原來更痛,如刀割。

終於,黎明破曉之際快要來臨,但黎明前的黑暗比平時的夜晚要更加的恐怖。德國人開始最後的反擊,放火,殺人,似乎就家常便飯一樣。他們早已對生命這個詞語徹底地麻木了……

原本高貴優雅的鋼琴師劫後餘生,已變得狼狽不堪,當他為食物到處奔波,終得一罐子時被槍聲所驚嚇,慌得另尋地方。在一棟房子的二樓,終於找到了撬罐子的器具,拼命用勁,結果罐子掉在地上……鏡頭隨着羅曼波蘭斯基的視線推行,一個德國軍官從腳到頭,從下至上的順序出現在眼前。氣氛變得緊張、壓抑……

一系列的問答後,軍官讓鋼琴師彈奏鋼琴。一開始,波蘭斯基似乎還沒有甩掉恐懼的陰霾,顯得戰戰兢兢,但當他的手碰觸琴鍵,音符滑入耳畔,他便沉浸在了他的音樂中,不再自撥。一抹月光透過木窗,鋪灑在鋼琴師的臉上,銀白的色彩從心尖綻開,多麼美好的顏色,白色,一種包容了所有色彩的顏色,卻因此變得更純淨、清新。鏡頭推換,此時在德國軍官的臉上,一點月光漸漸渲染開來,緊鎖的眉頭,也因此舒展。我想,這位德國軍官也被感化了吧。果然,德國軍官開始處處保護幫助着羅曼波蘭斯基。直到戰爭結束,他坦誠地説着自己的失敗,併為波蘭斯基送上了最後的一份温暖。內心的憤怒漸融化在了軍官的真誠中,直至消逝,不見,就最後的小提琴家對德國軍官的原諒一樣。

影片的最後,詮釋着包容與原諒。《我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課中,西德作家的懺悔搏取了所有人的諒解,當對方承認了錯誤,有時,原諒比報復更重要。

原諒一切,才會釋懷一切。何況冤冤相報何時了?學會原諒,懂得包容,心靈深處的難以釋懷的黑暗被那抹月光輕輕包裹,蔓延,尋回最初的那份純淨與靜謐,心頭恰是一陣輕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9

每次看《海上鋼琴師》,都有一種衝動想撫摸一下我那架冷落多時的鋼琴,學習鋼琴8年之久,始終不能理解這“樂器之王”所彈奏出的音樂的真諦,始終認為那些為音樂不顧一切的音樂大師們的行為是架空世界才有的,現實中,於我而言,鋼琴就是我的任務,學鋼琴似乎變成了我的義務,8年的盲目學習、考級,最初學習鋼琴的熱情被逐漸磨滅,我始終不能對鋼琴再產生任何遐想…… 但是於他——丹尼伯曼TD林蒙1900而言,鋼琴的意義卻不是我們這樣的常人所能體會的……這麼説並不是映射那些現在把鋼琴商業化的人,而是純粹的欣賞那個叫1900的男人,他向我們所有人詮釋了鋼琴是什麼,音樂是什麼。

和大部分大師一樣,1900的身世背景並不是那麼好,一個嬰兒,被遺棄在一個雜亂的舞會上,又被一個船上填煤工人撿到。沒有任何證件,沒有出生紙,1900的童年就在這艘漂泊無盡的大船上度過,對他而言,這就是他孩提時代的大搖籃,而搖籃旁那個教他識字,陪他聊天,給他作名詞解釋的男人就是他唯一的親人,即便他作的解釋大多都是些歪理,1900也覺得很幸福。

他和鋼琴的邂逅是在孩提時代,無意間闖入一個舞會時發生的。 大家都驚歎於一個出身不明、沒有受過良好的專業訓練的孩子,竟然能夠演奏出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也許,他生下來,命中註定要永遠和鋼琴在一起,永遠和他的音樂相依為命。

短暫的27年,他一直留守在這片海域,這艘船上,無論名聲多麼響亮,甚至美國爵士樂的祖師來找他鬥樂,他也從未離開過。所有驚訝於他的一句“我想上岸”。而當他終於“追尋”到上岸的理由,當他終於提着箱子邁向大陸,望着高聳的樓層,無邊的城市,他卻停住了腳步……是的,這是他的最終選擇,他的一生註定在海上,與他的音樂相依為命。

當上岸的唯一通道被永遠地抽離,他選擇了和他的船,他的音樂,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一同沉沒於這片無窮無盡的大海,這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説都是一個莫大的遺憾,但我想,對於1900而言,這個結局或許是他想要的:一個傳奇人物,或許在他的有生之年還有人記得他,可是他卻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可以讓人記憶的痕跡。

“我是一陣風,一陣自由之風”,記不得是從哪裏看到的這句話,細細品味,卻能體會説着句話的人的內心世界。1900説,大陸無邊無際,充滿形形色色,他未知的東西還有很多;而後,在突發奇想想上岸時,他又説,上岸只為聆聽海的聲音,只想體會在陸地上聆聽海,是什麼感覺。而如果在陸地上住上幾年,他也會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你可以説他的想法是逃避,但這是他的原則、他的生存之道,他的生命只為他的海和他的音樂綻放,當一切不復存在,他選擇了留駐在這片海域,永遠與他的音樂在一起……最後,面對着空氣,感受着鋼琴的美妙音符,沉醉於自己的音樂中,一切語言在此刻顯得蒼白無力,船隻的巨大轟爆聲劃破寧靜……這對陸上的人們無疑是重大損失,他甚至不肯將他的音樂公諸於世。我們或許永遠也聽不到這樣震撼的音符,但他,真正獲得了內心想要的自由。

或許哪天,當海上再次響起那悠揚纏綿的琴音,那是1900在天堂譜出的天籟之聲吧!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

作為一個文采平平的不文藝青年,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意大利經典的文藝片,關於選擇,關於堅持,關於鋼琴,不同的定義不同的思考,就像整部電影一樣或許都是無解……

電影以第三人稱講述了一個名叫1900的鋼琴師在一艘大船上從生到死的故事,他沒有父母沒有姓氏沒有身份,被人收養取名為1900,在船上逐漸長大,直到一天,他無師自通彈出絕妙的鋼琴曲,無數人慕名而來聽他彈琴,但他一生從未涉足陸地,直到最後與船一起毀滅。

仔細回憶起電影的一幕幕,開頭的小1900跟工人們一起生活,老丹尼教他認字讀報,告訴他媽媽是一種馬;他穿梭在遊輪的每個角落,鑽進廚房偷蛋糕被發現拍到船長臉上;他第一次偷偷跑到鋼琴前面演奏引來了眾人的圍觀,在船長的責備中説了一句“去他的規定”;他在狂風暴雨中隨着鋼琴“起舞”;到最後船要被炸時,在一片廢墟狼藉之中他已是中年模樣,對Max説着,他無法捨棄這艘船,幸好,他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從生到死,他像是完成了對這艘船的使命一般坦蕩。

魯迅先生曾説,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們看,但在看完整部電影之後你會發現1900的選擇是那麼自然而然,你不會覺得它是一個悲劇,這反而更讓人悲傷。多麼不願意他離開,但又多麼不忍心他不離開,也是無解。

關於他最後的選擇,我想我是能夠理解的,只有在這艘船上的1900才是真正的1900,自顧自的的創作,自在的生活,彈琴給無數人聽,也聽他們的故事,根據收音機瞭解世界各地的節奏,他是一個極致的浪漫主義者,自由不羈又落寞孤獨,88個琴鍵在他面前有着無限可能。然而,站在舷梯上看到的無窮無盡的城市街道卻讓他不知所措,或許就像他説的,陸地是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陸地上的生活是他無法應付的。1900從小生活在這艘船上,習慣了把海洋當成我們的陸地,習慣了簡單純粹的生活,所以他説“太多的選擇,太複雜的判斷,精神會崩潰的”,或許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會未知的世界感到害怕和恐懼。

“我想陸地上的人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思考為什麼,虛度了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將至,所以人們不停的到處遊走,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春的地方。我並不羨慕。”1900見過無數來自陸地上的風塵僕僕的人們,他們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奔波,或開心或失意,然而1990終究發現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選擇一生堅守這座“孤島”。現實中很多人忙碌半生卻始終鬱郁不得歡,因為太多人做不到在眾多選擇中堅定的選擇一種,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知道哪一天會滿足,在各種繁忙喧囂中迷失了自我。我想這也是電影能夠帶給我們的思考,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但也不要迷失前進的方向,堅守自己內心的一片孤島。

人生下來,本就一無所有,到最後離開,也一樣,無比純淨。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1

_月15日,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登陸全國院線。此前的_月12日,《海上鋼琴師》超前鑑賞會在惠州壹洲國際影城舉行,獲得好評如潮,不少觀眾被影片感動,在結束時留下了眼淚。“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看到不同的東西。”有觀眾在觀影后表示。

《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鉅作,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斬獲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項,中國權威影評網站豆瓣給出了9.2分的高分,影片中悠揚動人的鋼琴曲以及動人心絃的海上傳奇故事打動着每一位觀眾的心。雖然過去了20__年,《海上鋼琴師》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1900,獲得了眾多口碑與讚譽。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拋棄在“弗吉尼亞號”頭等艙鋼琴上的棄嬰1900在蒸汽船上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師,並最終殉船於海底的故事。在看似虛構的一個藝術家的悲劇中充滿了人的生存隱喻,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命和存在的無盡的思考。

4K技術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

據瞭解,這部經過4K技術修復後的《海上鋼琴師》版本,採用先進數字技術,分辨率大幅度提升,將多年磨損的影像和聲音恢復到了當年被捕捉時的樣子,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被完美呈現,光影層次變化細膩美好。同時,此次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將色彩飽和度調試至最適宜銀幕觀看的程度,完美保留了數字電影所沒有的膠片質感。畫質與電影感並重,讓走進影院的觀眾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流淌的鋼琴旋律、在與海共舞的酣暢淋漓中體會影片散發的最極致的浪漫。

觀眾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__年的船票”

《海上鋼琴師》在1998年全球公映時,曾和國內大銀幕緣慳一面。這次4K修復版登陸國內院線,有影迷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__年的船票。”

據介紹,《海上鋼琴師》於11月9日、10日舉辦了全國超前點映,上座率場均第一,領跑整個11月檔期中其他新作,使得電影獲得淘票票電影41萬觀眾的“想看”期待指數,淘票票點映開分更是高達9.6分,不負經典傳奇口碑。《海上鋼琴師》還在全國50城舉辦了媒體業務看片會,觀眾們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在社交網絡第一時間分享觀後感:“這部經典的作品從小到大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地感動。一艘船,代表了一個天生的音樂精靈的全部世界。”

超前鑑賞會上,有影迷感歎,曾經一度不能理解男主角1900始終不下船的抉擇,而如今隨着閲歷的增長,終於看懂了電影所藴含的哲理:“十幾年前在宿舍看的時候,怎麼也理解不了他為何不肯下船。現在再看,忽然明白堅守比突破可能更需要勇氣。”更有人表示被1900的勇敢徹底戳中了淚點:“我們沒有你的勇氣,我們只能依舊在人海中沉浮,抓緊或者鬆手,相逢或者失去。”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2

在這個百無聊賴的夏天,午後沉悶的空氣彷彿要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心生煩躁的我,隨手點開了電影《海上鋼琴師》,期待它能在這寂寞的夏日,帶給我一絲慰藉。

《海上鋼琴師》的主人公1900在輪船上度過一生,他自生命開始至結尾都未曾離開過這艘輪船。他成為了海上鋼琴家,他的演奏技巧之精,讓所有人欽佩,他在每一個音節上傾注的感情使觀眾落淚。他在船上待的時間之久,見的人之多,得以使他能夠輕易看出這個人的地位,身份等信息,他也在這艘船上結識了他的一生摯友麥克斯。

我記得最精彩的一幕:是1900與莫頓的鬥琴名場面。莫頓將一支點燃的香煙放在鋼琴上,一曲畢了,香煙正好燃至鋼琴的邊緣,煙灰自始至終都沒有掉落,莫頓的鋼琴的穩度確實讓人欽佩。相比於莫頓的狂妄自大,1900的從容自信的確更有勝者風範,1900一個人彈了需要四手聯彈的不朽樂章,展現了他極快的彈琴速度和靈敏度,結束後,他也拿了一支香煙放在琴絃上,瞬間香煙被點燃,1900是贏家。

1900一生從未離開輪船,但他曾動過下船的念頭。他與朋友麥克斯訴説了自己的念頭後。在一次輪船停靠時,他站在連接海洋與陸地的台階上,他抬頭注視前方,眼前是轟隆隆的工廠,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似乎永無消散之日的煙霧,他久久佇立,在退縮與前進中徘徊,他的目光好像停留在眼前之景,又好像在透過表象尋找他所渴求的東西,最終他選擇回頭,在陌生的大陸和熟悉的海洋中選擇了後者。他為什麼回頭?他是負擔不起城市高額的`開銷?但憑藉他的才華和能力,他在城市不愁吃穿。在後來他與麥克斯的交談中得知,他那一次在台階上看到了什麼都有的城市,卻惟獨看不到盡頭。他在船上,他所為伴的只有鋼琴,他能夠在有限的88個琴鍵上彈奏無限的樂章,卻不能在無限的城市探尋自己有限的人生。他成長於輪船,他已經習慣了輪船的生活,這是他確定的,而這無限的城市與未來卻是未知的,無法確定,他無法離開輪船,只習慣固有的生活,這也為他的悲劇性結局埋下伏筆。

最後,輪船作為廢船要被炸燬。雖然官兵搜查過幾回,但麥克斯預感1900還在船上。他知道1900會藏,他能騙過所有人的眼睛。他從樂器店老闆要來了唱片,在廢棄的輪船上一遍一遍的播放,終於,1900現身了。麥克斯想説服1900下船,但1900確堅定自己的想法:不下船,他認為輪船上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他寧願與輪船共生死。麥克斯見無法説服,便離開了。他尊重朋友的決定最終,1900與輪船一起被炸燬。有人説1900是麥克斯所幻想出來自己的反面,1900選擇純粹的藝術,他不想下船用藝術來追逐金錢,選擇不下船,而麥克斯則相反,他選擇中途下船,最後為了生計,他選擇將小號賣給樂器店老闆以換取温飽。當然這只是一種説法,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還有很多。

我深深地沉浸在電影中,似乎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漸漸的,我不再煩躁,靜下心來面對書本。當我們對前途感到迷茫時,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獲得人生啟迪。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3

陸地上的人們喜歡發現真相併浪費他們的美好時光。冬天擔心夏天的到來,而夏天擔心冬天的來臨。因此,他們一直在四處遊蕩,尋找一個遙遠而又夏日的地方——就像一年四季一樣——面對這一切,這位名叫1900的鋼琴家只會簡單地説:“我不羨慕它。”

1900年的電影傳奇講述了一個男人的故事。英雄的名字是1900年。他是一個被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他被船上一位好心的消防員收養了。然而,消防員在英雄8歲時意外死亡。非凡的天賦使1900年的他一無所獲,成為了一名鋼琴大師,但他的命運也使他自然地遠離塵世。儘管後來他遇到了一個一見鍾情的女孩,他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的衝動。他永遠留在船上。甚至在最後,他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失事的船將被炸燬,他不想離開,所以1900年,他出生後就沒有離開弗吉尼亞,最終與船一起被埋葬在海底。

1900年,這個既沒有出生記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就像過往的筆記一樣,消失了——讓我們經常想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了。

如果他放棄了那毫無意義的堅持,他的生活難道不會有另一個風景嗎?

是的,一個真正懂得如何生活的人,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應該與命運抗爭,離開井底,去更廣闊的天空空,而不是逃離這個世界,放棄生活,對這個世界絕望。1900年有如此罕見的天賦,如此幸福的愛情和如此光明的未來。那時,馬克斯已經成功地説服他下船,甚至他也要下船。但是當他看着紐約時,他感到非常奇怪和害怕,並放棄了再次下船。他終於錯過了這個世界。

1900年曾經説過:“我穿着外套,感覺棒極了。我覺得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然後我就要下船了。放心!沒問題。我是説,阻止我的不是我看到的,而是我看不見的。你明白嗎?那些我看不見的。在那個廣闊的城市裏,什麼都有,但沒有盡頭。沒有盡頭。我看不到的是這一切的結束,世界的結束。”是的,世界的盡頭,生命的盡頭,應該有記憶,沒有盡頭,因為他並沒有真正活着。在外面的世界,他甚至沒有經歷過,但他絕望了。最初,他非凡的天賦和快樂的愛應該是他面對世界的動力。他放棄了這些,寧願放棄生命來逃離他害怕的世界。他認為“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刺鼻的一瓶香水,以及一種他無法創造的音樂。他已經失去了生命意識。

他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歸宿,逃離世界的盡頭。事實上,世界沒有盡頭。真正的目的在於你的內心。只要你經歷過並活着,你肯定會看到真正的結局——你生命的價值。然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中找到他的堅持和熟悉。當無限世界邀請他加入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死亡。他該死嗎?他明白天賦對他意味着什麼嗎?他聽到世界的召喚了嗎?他感受到愛情的真正含義了嗎?沒有。

藍色的大海總是充滿回憶,無論是快樂的,充滿希望的還是痛苦的回憶……遺憾的是1900年沒有看到真正的大海,也許現實世界真的太陌生、太可怕、太殘酷了。然而,我們未來的表演者應該積極進入世界,體驗世界,認識世界。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擁有一顆堅強的心,擁抱世界,追求未來,演奏我們的命運交響曲。

我認為——事實上,大海應該是鋼琴家的起點。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4

好幾天不上線,昨日一來就看到朋友推薦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鋼琴師》。實話説,我平時不大看電影,外國的更是不輕易碰觸,因為感覺他們總喜歡把諸如災難,暴力,詭異這些東西在視聽上大肆渲染罷了,沒什麼看頭,相較之下,我還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輕柔和緩,温情浪漫的東西,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

只因《海上鋼琴師》是她推薦的,隨即尋找打開,直接進入畫面,二十分鐘後,我在心裏笑着説:這傢伙,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居然不早告訴!是啊,展現在面前的,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長的史詩,它不是看完之後的唏噓歎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擊靈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節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剷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裏發現,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剷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裏,於是,他就叫1900了。從此後,1900在船上度過了他的一生,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

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一個天才鋼琴家誕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規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媽媽”,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樂,他演奏的簡直是仙樂。別人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而他卻可以“看”到遙遠的城市,看到那裏的大霧,松濤,甚至行走着的人們的表情,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樣純潔,乾淨。別人也曾勸他下船,甚至也有愛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終究沒有與這些相融。因為他的音樂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傳遞着他內心的安靜,清明和潔淨,這是一個何等的境界,這是一個何等的嚮往。當時無論是下等的工人,黑人,還是貴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嚮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覺的形式出現的美國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樂也正契合了這樣一種嚮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讀為一種靈魂的訴求。

塵世間的人們,每每被俗務俗事所困所纏,常常逃不出自己編織的種種藩籬,然而,這些東西與一個博大的胸懷,與天地之寬廣比起來算的了什麼。許多的人,許多的我們身邊我們周圍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往往有着特別的人格魅力,他們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內心書寫者人生,他們樸素恬淡,但他們,富有。就像1900一樣,戰爭也好,誘惑也罷,似乎與他都沒有任何關係,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寧,這就夠了。

我兒子説: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希望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閒來看一看《海上鋼琴師》,是為共享。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

x月15日,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登陸全國院線。此前的x月12日,《海上鋼琴師》超前鑑賞會在惠州壹洲國際影城舉行,獲得好評如潮,不少觀眾被影片感動,在結束時留下了眼淚。“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看到不同的東西。”有觀眾在觀影后表示。

《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鉅作,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斬獲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項,中國權威影評網站豆瓣給出了9.2分的高分,影片中悠揚動人的鋼琴曲以及動人心絃的海上傳奇故事打動着每一位觀眾的心。雖然過去了20xx年,《海上鋼琴師》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1900,獲得了眾多口碑與讚譽。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拋棄在“弗吉尼亞號”頭等艙鋼琴上的棄嬰1900在蒸汽船上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師,並最終殉船於海底的故事。在看似虛構的一個藝術家的悲劇中充滿了人的生存隱喻,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命和存在的無盡的思考。

4K技術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

據瞭解,這部經過4K技術修復後的《海上鋼琴師》版本,採用先進數字技術,分辨率大幅度提升,將多年磨損的影像和聲音恢復到了當年被捕捉時的樣子,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被完美呈現,光影層次變化細膩美好。同時,此次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將色彩飽和度調試至最適宜銀幕觀看的程度,完美保留了數字電影所沒有的膠片質感。畫質與電影感並重,讓走進影院的觀眾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流淌的鋼琴旋律、在與海共舞的酣暢淋漓中體會影片散發的最極致的浪漫。

觀眾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xx年的船票”

《海上鋼琴師》在1998年全球公映時,曾和國內大銀幕緣慳一面。這次4K修復版登陸國內院線,有影迷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xx年的船票。”

據介紹,《海上鋼琴師》於11月9日、10日舉辦了全國超前點映,上座率場均第一,領跑整個11月檔期中其他新作,使得電影獲得淘票票電影41萬觀眾的“想看”期待指數,淘票票點映開分更是高達9.6分,不負經典傳奇口碑。《海上鋼琴師》還在全國50城舉辦了媒體業務看片會,觀眾們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在社交網絡第一時間分享觀後感:“這部經典的作品從小到大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地感動。一艘船,代表了一個天生的音樂精靈的全部世界。”

超前鑑賞會上,有影迷感歎,曾經一度不能理解男主角1900始終不下船的抉擇,而如今隨着閲歷的增長,終於看懂了電影所藴含的哲理:“十幾年前在宿舍看的時候,怎麼也理解不了他為何不肯下船。現在再看,忽然明白堅守比突破可能更需要勇氣。”更有人表示被1900的勇敢徹底戳中了淚點:“我們沒有你的勇氣,我們只能依舊在人海中沉浮,抓緊或者鬆手,相逢或者失去。”

標籤: 觀後感 鋼琴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32dq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