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活着》經典讀後感

《活着》經典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着》經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着》經典讀後感

《活着》經典讀後感1

自信是成功的祕訣,這是在我讀了《增強自信心的100個故事》──<每個人都能以最美的姿勢活着>的文章中後所感悟出來的。

這本著作是由著名作家――夏長江所編寫的,書裏面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佳作,每一篇都講述着關於自信的故事。其中《每個人都能以最美的姿勢活着》更加讓我刻骨銘心。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歪脖子”姑娘,在一次車禍後,“歪脖子”無疑成為她生活的最重負擔,幾乎奪去了她的尊嚴和美好的追求。直至大學,在一次小生活會上,老師為同學們拍照,她自卑地走上台,對老師説:“我沒有好的姿勢。”可是老師説:“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她最美的'姿勢。”當他擺出姿勢,頓時熱淚盈眶,因為第一次有人説她“美”,這聲讚美讓她走出了陰影,她終於敢抬起頭來了!

書中的主人公讓我感觸極深。她可是有缺陷的,她能抬起頭來,靠的不就是自信嗎?她憑着自信突破重重難關,最後成為了一位女強人。從中得知:自信就是成功的祕訣。一個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自信,擁有自信就擁有了成功。蕭伯納説過:“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還記得校會艾校長説過的一句話:“要培養一個人,就要樹立他的自信心;要摧毀一個人,也只需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心。”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我頓時開了竅。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就會失去了做事的動力。我們要努力發現自己的長處,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鼓勵自己“我能行!”

我最欣賞文中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屬於自己美麗的姿勢,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個世界留下最美的鏡頭。”每個人都應該以最美的姿勢活着,難道不是嗎?只要努力追求美好的夢想,堅持心中的希望,每個人都有閃光點,以自己最美的姿勢、最好的心態、最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活,就能看到快樂的曙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自信是一根魔棒,是點金石。自信是夢想的翅膀,帶領你飛向成功。擁有自信就擁有了希望,擁有了明天!

《活着》經典讀後感2

閲讀《活着》其實就是隨着福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於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嗎?盡是人生。有很多的讀者都把《活着》奉為最好看的書,甚至於定義為“最好看,沒有之一”。

這並非沒有道理,年少輕狂時的放縱不羈到家產敗光之後的落魄悽慘,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失望吧。

更為失望的啊,父親是在接受不了風光無限的家一夜之間淪落,自殺而死,失望吧。一個家的支柱沒了。

然後,母親一生幾乎未下地幹活,就因為福貴的作孽,在年老遲暮之際邁着顫顫巍巍的步子一點一點地做活,然後患病,卻是沒有錢,失望吧。

然後,因為女兒生病去城內請醫生卻被抓去充兵,幾年未歸,生活在隨時被從天而降戰場上,失望吧。

好不容易回到家了,兒女不識。女兒因生病再也無法開口説話,絕望吧。

聽話懂事的女兒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好人家,卻是因為難產死在了醫院中,福貴還是連夜埋掉了自己的女兒,絕望吧。

然後,出門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兒子到晚上就變成了躺在姐姐死的那家醫院裏的屍體,又是親手埋掉,還得想着怎麼安撫重病的妻子,絕望吧。

然後,從小嬌貴的妻子患病了卻為了幾個可憐的工分堅持下地,到最後又在兒女死的那家醫院,還是福貴親手埋掉,絕望吧。

女婿帶着外孫艱難生活,但是女婿在工地上被意外致死,還是他親手埋掉,看着還不懂世事的'外孫失去雙親,絕望吧。

帶着外孫回到了鄉下,卻被福貴煮的過多的豆子撐死,親手埋掉了自己的外孫,絕望吧。

蒼涼難耐的人生,淒涼悲愴的經歷,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人的心靈,可是這真的也就是人生啊。

這本書會讓我們用同情的目光看待這世界,會讓我們珍惜當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會讓我們明白人生是在猛獸隨時出沒的荊棘之路上走完的。

《活着》經典讀後感3

我卻讚賞富貴面對打擊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他在生活中勇於改過的精神。富貴的賢惠妻子或許在他人眼裏有點兒傻,但是她的堅強卻是我們都應該具備的。活着有很多的意義,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們不必去苛求他人與自己趨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去追尋自己活着的意義。

永遠不拋棄,不放棄,珍視生命,創造價值。

無論現時我們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 下蒼白的結果。那個結果對現時的我們毫髮無傷。告訴我,誰還在不堪着大學聯考的煎熬,失戀的痛苦,或者某個傷疤最初的鮮血淋漓?

——我彷彿已經看到許多問號:這樣,我們的生存還有什麼意義?

嗯,就像那誰説的,企圖探究活着的意義註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並無意義。

呵,我們也許只需要像福貴那樣活着,像那頭老牛那樣活着。儘管有些蒼涼的.意味。是不是愛過了才會懂得心死了還要活着的坎坷。

而這一次,又讓我明白,只要活着!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着頭皮活着!

只要活着,就什麼都有了,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苦難,真的都不那麼重要了。

我們還能抱怨什麼?因為那些不幸,足以見證,我們所擁有的,是多麼的珍貴而奢侈。也許,幸福,就是靠苦難這麼一點點堆積起來的。

沒人能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也沒人能按想象中的模式給自己的人生畫一個圓滿的圓。我們能做的,就是虔誠地對待生命,平平靜靜,從從容容。

《活着》經典讀後感4

今天我翻開了雜誌《讀者》,看到引人注目的大標題——人靠什麼活着,便把文章讀完。看完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鞋匠和他太太收養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本是天使,他從近年發生的三件事中,知道了上帝所問的問題的答案,明白上帝已經寬恕他了。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感慨萬分。文章最後説道:“誰生活在愛中,誰的生活裏就有上帝,誰心中就有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其實人靠什麼活着?人就靠“愛”活着。沒有了愛,人們就會感到孤獨,久而久之,便會在孤獨中逝世。愛像一片寬闊的'湖泊,拯救生命乾枯的沙丘;愛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滋潤遭遇不幸的心靈;愛像一個甜蜜的微笑,鼓勵陷入困境的人們……

其實人世間的愛很多,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為了拯救有生命危險的叔叔,拿着一美元去買“上帝”。他的這種行為感動了一個老頭子。老頭子賣給了他“上帝”。其實這個老頭子是一個富翁,於是他請來專業醫生治療小男孩的叔叔,使他叔叔康復了。

是小男孩對他叔叔的愛,感動了一位富有的老頭子,才讓他叔叔康復。愛可以讓死神望而卻步,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可以縮短彼此間的距離。曾聽過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世界能變得如此生動、美麗、精彩,是因為愛,因為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是象徵幸福的花朵,因為愛無處不在。也因為文中鞋匠及他太太對孩子的愛,令他們家逐漸富裕,也令本是天使的小孩得到了上帝的寬恕。

無論你身處何地,你都不要感到悲觀,因為愛無處不在。你要永遠記住,人靠“愛”活着。

《活着》經典讀後感5

好久沒有認真地讀書了,讀完這本書後覺着“讀書不一定讓你發財,但至少會讓你知道,如何才能活出個人樣”。

《活着之上》從一個弱者寫起,讓讀者揪着一顆心,吊着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這顆心也沒有放下來。讀這本書時首先覺得震撼,其次是壓抑,並且這樣的壓抑一直持續到了結尾也沒有消失。想要看看一世清白而且不低三下四求人的主人公最終戰勝了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社會的結局,儘管到最後作者也沒有個明確的態度.可是慶幸的是聶致遠在這一生中還是儘量做到不卑不亢,曲折中還是實現了自己的追求。小説一直在敍述着聶致遠是如何與現實做着種種抵抗,是如何地堅守,這種堅守固然值得佩服,可是不免顯得缺少智慧。讀的過程中,時而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想要這個世界給予一個公平,可是時而又會覺得主人公太純粹怎麼能一點不去處理人際關係呢,在這個社會中不會八面玲瓏怎麼活得下去呢,看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身處這個社會中會站在哪一邊,只能説做一個好人,最起碼對得起自己的利益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作品除了通過主人公聶致遠遭遇的各種不公來反映社會現實,另一個重點就是普遍存在的`學術腐敗問題,令人深惡痛絕、無可奈何而又避之不及。理想與現實,責任與慾望,這都是複雜的東西。這些東西的複雜,是來自於人性的複雜。這本小説能引起人對於這點複雜的一點的思考,思考活着之上的東西。我們最終都要選擇一種活法,也要探尋活着的意義,更要找到除了活着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讀完這本書後總覺得這句話很適合聶致遠:“即便你的人生被辜負了,也永遠不會失格”。希望生活中可以多些活着之上存在的空間,至於生活,社會無法遷就我們,我們也無法在朝夕之間實現理想國,理想怎麼實現關鍵還是看我們如何定位自己。每個人不可能無慾無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在空閒之餘思考點活着之上的東西,一切就都追其自然了。

《活着》經典讀後感6

生活中大家都會讀一些書,我也很喜歡書,但很多書讀完了,忘卻的卻很快,

對心靈的觸動並不是很大。直到有一天,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餘華的作品《活着》。

初讀作品,作為一個旁觀者,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又曲折的一生。主人公富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的年代裏。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旺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的一生中,不知不覺失去了親友,失去了金錢,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相伴。儘管是這樣,他還是樂觀而坦然地面對世界,一切悲痛往事在他的口中都變得那樣平淡……

《活着》簡介詼諧的開場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隨着故事的深入,我的`內心跌宕起伏,時時會想到,人生怎麼會如此艱難苦澀呢?故事中的每個情節,都使我的內心都隨着他而顫抖。

主人翁富貴,輸光了家產,使父親含怨而死,妻子家珍被其父親接回家,臨走時,那犀利的眼神,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辛酸,看着一個人由生活的瀟灑到活的可悲。緊接着,苦難和病魔奪走了他的母親,妻子,兒女的生命。當我感到生命對他已是一種苦難時,他卻憑着對生命的堅韌,頑強的挺了過來。

富貴豁達的面對人生,堅強的毅力,使我十分敬佩。

司馬遷得罪了貴族大仕,慘遭宮刑,他卻不放棄,沒有自殺,忍辱負重,用堅強寫下了《史記》,以此被後人稱讚。

姚明在NBA中,承受着壓力,挫折與傷痛,他亦然堅強地挺立着。

地震中,每個人對於生命的渴望是那麼殷切,靠吃紙張喝自己的尿液忍受了五天五夜,最終活了下來……

後來,我在想他們為什麼能頑強的活在世上了。我從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活着本來就是一種希望,生命是上天對我們的恩賜,不管有多麼艱難,只要活着就已足夠,就一定有希望!!!

《活着》就是那樣一本薄薄的書,但卻如“活着”兩個字一樣充實而鏗鏘有力。鼓舞着我尋味生活,感悟人生,磨練出堅強的意志。

《活着》經典讀後感7

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着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

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説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個驚心動魄的詞語!那是國小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

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裏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的,每天都期待着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個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

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裏陽台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覺,我並不想死。

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台上的欄杆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杆的兩手鬆開,往後一躺……那是多麼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後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着頭皮活着!

《活着》經典讀後感8

人,活着就是爭那一口氣!

——題記

歷史,真是沉重的東西。因為它記錄了太多的戰役;戰爭,真是沉重的東西。因為無論哪一方獲勝都是用血換來的。

可是,我們為什麼還要打仗?野心,促成一戰、二戰的爆發。法西斯們挑起了殘酷的戰爭,無辜的人們只好拿起武器。這就是我們打仗的原因:我們必須保衞國土、保衞民族,還為自己的尊嚴與自由。所以,無論敵人多麼強大,我們都會反抗、決不投降!

“寧為站着死,不為跪着生!

”吉鴻昌的話彷彿還在耳邊迴響,“砰砰”撞擊着心門;當邱少雲在火叢中一動不動時,我彷彿成為他的戰友,看着他為國家犧牲;當董存瑞炸碉堡時,我彷彿成為他的戰友,王建他對這片土地與戰友、親人們的深情;劉胡蘭在面對敵人的鍘刀時,我彷彿成為她的村民,瞧見了她對敵人滿是不屑的眼神……

原來,我們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要反抗?因為,活着就要去爭那一口氣!

你可以“砰”的一聲將我打死,但我不要成為你的俘虜;你可以成為我的顧客,我會視你為上賓,但這不代表你可以滿帶輕蔑地對我説話;我可以成為你的員工,你可以開除我,但我不允許你侮辱我的人格;我可以成為你的廚師,為你盡心盡力地做出美食,但你不可以輕易踐踏我的勞動成果……

原來,我們真的.不需要打仗。因為正義呼喚的永遠是和平。但這並不是你欺壓我們的理由,因為正義永不允許邪惡的存在。

歷史,真的是沉重的東西。因為它承載了太多的血與淚,太多的正義與邪惡;戰爭,真是沉重的東西。因為一場戰爭,就是正與邪的交手,光明與黑暗的抗衡。

可是,正如黎明前最黑暗一樣,但太陽總會戰勝黑暗,將陽光灑向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所以,人,活着,定要爭出個正與邪,定要爭那一口氣!

《活着》經典讀後感9

《活着》是我邊哭邊讀完的,書中主人公悽苦的命運觸動我那脆弱的神經,加之當時自身的心情非常低落,整個人泣不成聲,這可能就是讀者和作者產生的共鳴。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種悲慘的故事,但總覺得所有的故事在現實中都有原形可尋,只是作品經過了人為的加工而已。應該有好多人都曾問過自己:“活着究竟為了什麼?”包括我自己!當然,不同心境下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人生在世,漫長而短暫的幾十年,活着的方式卻不盡相同,形形色色的人選擇林林種.種的生存方式,也就產生迥然不同的人生結局。有的人碌碌無為,甘願平庸;有的人不懈奮鬥,終獲輝煌;有的人貪圖享受,家道敗落。記得有人對我説過:“要是能快樂的死去該多好!”説實話我也想,面且會有很多人這麼想過。可是冷靜下來,這又是多麼不負責任的想法,生命不是我們自己給予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自己擅自決定生命的去留呢!看看《活着》吧,再重新審視一下生命的意義,也再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必須為活着而活着!

活着的路上充滿挑戰,不可能一帆風順,有些痛苦、挫折很容易把弱者打敗,喪失活着的勇氣,所以會有一部分人選擇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每個選擇都有存在的道理,但我要説的是這些人太自私,他們心裏只有自己,沒有其他任何人,把痛苦與悲傷留給了親人和朋友!除了自身的原因,社會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假的東西太多,真的東西太少,人心裏沒有安全感,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更多的是猜疑,惶惶恐恐中越來越懷疑活着的意義。

活着還是要真實的好,最起碼自己心裏踏踏實實。對人待事得容人處且容人該是活着的一個境界,可能會被某些人認為很傻,換個角度,傻又何嘗不是一種福呢。只有經歷了才會知道真實的感受,即使被欺騙,痛徹心扉後才會更懂得珍惜。若沒有了悲歡離合、苦痛掙雜,人生會少了些許色彩,有句歌詞唱的好“風雨過後總會見彩虹!”活着應該就是哭着、笑着吧,有淚水也有笑容!

《活着》經典讀後感10

在我比現在還年輕三歲的時候,曾於一次意外看到了一本書——《活着》,很快,我就被這本書所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深刻的描寫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時事的變遷,這是一個充滿血與淚的歲月史,這本書更能讓每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掉淚。

書中講了一個名叫徐福貴的老人,老人從最先的紈絝子弟後因賭博而傾家蕩產淪為佃農,父親在倒賣家產的過程中摔死在缸裏,故事由此開始,老人在日子裏體會到了作為一個男人的責任,日子逐漸流去,他的`力氣越來越小,他的親人也一個一個離去,如果説有慶的死讓我恨欲狂,家珍的死讓我感覺到無力,鳳霞的死讓我感覺天意弄人,那麼二喜的死,在那個既是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環境下,我已經麻木不仁了,直到福貴的孫子,苦根的死,我的心靈又遭遇的一記重創。就這樣,老人親手埋葬了三代人,他死之後卻不知道被何人所埋,他找了一頭牛當做自己的伴,給它取了福貴,鳳霞,家珍,有慶,二喜,苦根的名字,過着剩下的日子,這讓我很震驚,死亡就在那一瞬間,地震,山洪,颱風等等因素都很容易致我們於死地。所以,我們活着要有個目標不是嗎?實現了目標,死而無憾,那麼什麼又是目標?現在很多人把發財當做自己的目標,希望自己有錢,有多少人為了這個目標而拋棄了生,選擇了死。

其實,我想説,不,這絕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不在物質,而是活着本身,生活誰也無法預料,誰也不能説清前方有些什麼,但是當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就已經活着了,我們的目標,是將活着本身體驗完,這是一種權利,無法剝奪的權利,不管前方有什麼,都要活着走下去,這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愛!

我想,這就是《活着》這本書所傳達的精神吧。

《活着》經典讀後感11

人們紛紛在這個叫做活着的故事裏一一死去。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富貴的荒延、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的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生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温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在縈繞他們的時候,餘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着臉讓自己的角色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因為遠離那些動盪的歲月,因為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青年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慄。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着“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慾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着,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楚,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該便是生命的力量罷了。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傷的情節之間,無論現實我們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無可奉告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果。那個結果對現實的我們毫髮無傷,告訴我,誰還不在不堪着失戀的痛苦,或者某個傷疤最初的鮮血淋漓。

我放佛已經看到了許多的問號:這樣,我們生存還有什麼意義?

嗯,就像誰説的,企圖探究活着的意義註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毫無意義。

呵呵,我們也許至需要像福貴那樣活着,像那頭老牛那樣活着。儘管有些蒼涼的意味。

是不是愛過了才會動的心死了還要活着的坎坷。

《活着》經典讀後感12

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這些激情猶如狂風,把我伸展到絕望邊緣的深深的苦海上東拋西擲,使我的生活沒有定向。

我追求愛情,首先因為它叫我消魂。愛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樂意為了幾小時這樣的快樂而犧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愛情,又因為它減輕孤獨感--那種一個顫抖的靈魂望着世界邊緣之外冰冷而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時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獨。我追求愛情,還因為愛的結合使我在一種神祕的縮影中提前看到了聖者和詩人曾經想像過的天堂。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儘管人的生活似乎還不配享有它,但它畢竟是我終於找到的東西。

我以同樣的.熱情追求知識,我想理解人類的心靈,我想了解星辰為何燦爛,我還試圖弄懂畢達哥拉斯學説的力量,是這種力量使我在無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愛情和知識只要存在,總是向上導往天堂。但是,憐憫又總是把我帶回人間。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響迴盪,孩子們受饑荒煎熬,無辜者被壓迫者折磨,孤弱無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兒子眼中變成可惡的累贅,以及世上觸目皆是的孤獨、貧困和癰苦——這些都是對人類應該過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減少罪惡,可我做不到,於是我感到痛苦。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欣然再重活—次。

我為什麼而活着?我從沒好好思考和審視過這個問題,直到讀到上面這篇文章,我才猛地問自己,是啊,我為什麼而活着呢。

《活着》經典讀後感13

昨天去看了張莉姐,看着她們一家其樂融融,感覺真好,多幸福的家庭啊!忽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孤單,多麼的需要有那麼個港灣可以讓我在疲憊的時候盡情的享受那份安逸與温馨。好人一定有好運嗎?還只是好人有好夢?

昨天在看<活着真好>的時候裏面有段話説的很有道理,其實幸和不幸都是相對的,當你認為自己極度不幸的時候只要靜下心來用心去觀察,你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是那麼多,相比之下我這點挫折和不幸又算得了什麼呢?至少我還可以健康的去努力的去創造生活去享受生活,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呢?

是啊,有什麼比活着更好呢?所以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都得堅強的活着,學着去面對任何事情的發生和結束,再艱難的日子我都必須告訴自己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堅信未來的道路是順暢的,我必須學會從裏到外都帶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其實人的生命有時是很脆弱的,當一個生命結束的時候也許就是1秒鐘的事情,生命沒了他所有的一切對他來説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留下最多的就是親人對他的無限悲傷和眷戀。所以我要告訴自己每天都應該好好珍惜的去過,每天都應該有希望,不管是否真能實現,那都不重要,對於有思想有靈魂的人來説希望應該是人活着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吧,生活如果沒有了希望,人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帆船,沒有脊樑的房屋,沒有支撐的橋樑一樣行屍走肉般存在。現在社會生存壓力大,確實大,但是我相信活着就好,活着的基礎上咱們要健康的快樂的活着。

對於我這樣大齡而又沒有對象的女孩子來説戀愛婚姻成了我不可逃避的主題,無論是父母親戚還是朋友在一起或者見面都成了慣談了,我想堅持自己那個為愛結婚的信念,但是那真是做夢嗎?那個夢離現實有多遠的距離呢?誰都沒有辦法給我一個答案,包括我自己。所以還在等待中……

希望明天會更好吧!帶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再苦再難告訴自己要堅強!你可以的,一定!幸福會在不遠處等着我,再稍微堅持堅持吧!

《活着》經典讀後感14

特別喜歡《活着》中的一句話,“生的終止不過是一場死亡,死亡的意義不過在於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

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所以,我也無法真正體會福貴眼睜睜的看着親人一個個離去的痛苦。一個桀驁不馴,嗜賭成性的富二代,彷彿從他輸掉家中那一百畝地起,悲劇就開始了。經歷四次時代變遷,對於福貴來説,活着就是一場場磨難,滿目瘡痍,失無所失。好好活着成了他活着的意義。

回憶起兒子有慶他説:“他望着那條彎曲着通向城裏的小路,再也看不到兒子赤腳跑回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是啊,曾經最熟悉的路,成了最無聲的悲涼。

時間教會了福貴很多,而他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青春。現在不知悔改,將來後悔莫及!

小説最温情的地方,就在於那頭叫“福貴”的老牛。在市集上被福貴買下來,這頭老牛像極了自己,所以取了和自己一樣的名字。這是福貴第一次可以主動決定自己的人生。到老了,有它陪着。他曾對老牛説“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説了,説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説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累了的時候還可以坐在田坎邊,發發呆,看看那時的自己,以及彷彿沒有失去的親人。

文末他欣慰的説:“親人們先我而去,讓我最後能了無牽掛的死去。”,這時的福貴彷彿比任何時候都堅強、淡然。

於無聲中聽驚雷,於無色中看繁花。經歷確實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看盡人世百態,嚐遍世間冷暖,好好活着,勇敢的活下去,做一個太陽一樣的人,温暖而又充滿希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352j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