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祝福讀後感15篇

祝福讀後感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祝福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祝福讀後感15篇

祝福讀後感1

在昨晚才知道,今晚是南方的小年夜。難怪早上天還沒亮,外面就響起了鞭炮聲。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祝福的最佳時機。不禁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祝福》。心中不免有點徒悲。祥林嫂,正是以這樣一個不尷不尬的生存狀態,出現在他的小説裏。與其説是小説成就了她這樣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不如説是現實毀滅了她!魯迅説過,悲劇,就是將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殘酷的故事從來都最引人注目,殘酷的故事經常都會發生,所以,欣賞殘酷的人們還可以繼續欣賞下去。

再讀《祝福》心情更是百感交集。我有種壓抑是説不出來的。在我這個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紀,我常常會不由得讀別人的故事哭自己。但這次,我卻是壓抑得落不下淚來。只是,突然好想打開窗,讓呼吸更順暢些。只是這樣的天氣,外面下着冬雨,罷了,還是躺着被窩裏,靜靜聆聽嘀嗒嘀嗒。

《祝福》一開始用一種很悲涼的手法渲染氣氛,寫那滿天飄舞的雪花,讓人們滿目瘡痍,感到荒涼和痛苦。魯迅的文很難懂。我深有此感。時隔很久再看一遍,便會有新的感觸。比如國中的課文《藤野先生》,直到現在,我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種深沉而又飽滿的'哀傷,又不知,這是不是魯迅先生的全部情感。

我是喜歡魯迅的,瘦削的臉型像是雕版畫,稜角分明卻又剛勁有力,很少有圓滑的曲線。我認為,魯迅是現代作家中帥的,或許也是因為我比較喜歡他的字吧,眉頭深鎖處,仿似他永遠都不會被世人讀懂的內心,暗暗諷刺着,我只是一個膜拜者。看一下時間,夜已深。得和周公見面了。就此打住。

祝福讀後感2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的向前,最終無力的倒下,埋在厚厚的積雪中。當魯鎮祝福的鐘聲敲響,魯鎮的人們沉浸在幸福的祝福的氛圍時,祥林嫂卻帶着滿懷的愁苦悲慘離開了這個世界。“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地獄,死去的一家人是否能團聚”,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以來困擾着可憐的祥林嫂子,她本指望知識淵博的魯迅先生來解答,誰知得到的也只是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祥林嫂是帶着怎樣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的,我們可想而知。

是誰在黑暗中歎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期間,無奈獨流水……是誰使如此勤勞善良的祥林嫂有着如此悲劇的命運?是萬惡的、吃人的舊社會;是魯四爺、魯四嬸、衞婆子、祥林嫂的婆婆,還有柳媽、魯鎮上的那些人們,都在有意無意的傷害着祥林嫂。

祥林嫂是舊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她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持着沉重的壓力,經歷着時代的輪迴,四季的'交替,在凜冽的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

當然,我們現在擁有如此幸福的生活都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女孩子都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發奮圖強,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後在廣闊的社會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才華,秀出女孩子的風采。

祝福讀後感3

近日,讀了魯迅《彷徨》中的《祝福》一文,對魯迅的文章又增添了幾分認識。

《祝福》寫了“我”回家過年時,聽説了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是外鄉人,初來魯鎮時活潑開朗、勤勞樸實,深受大家喜愛。但她喪夫後被逼再婚,而後來的丈夫和孩子卻都因意外喪生,她淪為了乞丐。在被大家欺辱,嘲笑後,自閉起來,最終不得不自了終生,期盼着下地獄與家人重逢。整個故事充滿了悲情色彩,讀後心情十分沉重。

作者的意圖,便是要通過祥林嫂的一生來批判禁錮人的封建思想。縱觀祥林嫂的悲慘一生,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封建思想毒之深。最初,祥林嫂在第一次喪夫後,受封建思想中婦女要“守節”,不能再嫁的`影響下,不肯再婚,甚至尋死。後來,被逼再嫁後,在別人的眼裏她已“失節”,於是人們便不停嘲笑她,歧視她,給她帶上罪名,使她每日生活在痛苦中;然而,她儘管嘗試挽回名譽,卻寄希望於神靈,向廟裏捐門檻以求擺脱“罪名”,但這終究是無用的。最後,走投無路的祥林嫂只好自殺,以求在地獄中與家人能重逢。仔細想來,這導致其悲慘遭遇的竟幾乎全部源於封建思想,封建思想只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它讓人不能呼吸,不給人活路。人們認識到了這思想的罪惡後,便會摒棄它,從而動搖封建統治根基,推動社會進步。

隨着閲讀深入,我們發現,主人公的命運多舛,似乎並不是偶然。再一琢磨,便不難察覺這些悲劇都是由封建思想導致的。即便思考到這也就足夠了,在這類文章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他便對封建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厭惡,便會毫不猶豫地推翻它。

由此可見,鬥爭不能只靠衝動和熱血,更多的是需要智慧。今天,我們在讚歎魯迅的文筆和構思時,更應該感謝他,是他為黑暗的中國帶來第一縷曙光。

祝福讀後感4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是需要祝福的,都需要自己祝福自己,別人祝福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我們生活着才會有滋有味,因為我始終記得陳欣寫的那篇文章——《為自己祝福》裏的一句話:“如果沒有別人為你祝福,那就自己為自己祝福。”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在陳欣上大學時,她同舍共有6個同學。她們都是名門望派的小姐,穿着高檔的衣服,吃的是高檔的食品,而這個小女孩跟她們比起來,簡直是天鵝羣裏的醜小鴨。就因為這樣,她臉上一天到晚總掛着憂鬱的神情。

每次舍友過生日,她也都去祝福,為舍友買生日禮物,可是,她自己的生日總是會被遺忘,甚至她自己都不在乎。秋風吹遍了校園的每一處角落,小女孩坐在圖書館前,她終於被吹醒了。她堅定的意志掠過她腦海:“如果沒有人祝福自己,那就自己為自己祝福。”(.)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今天過生日,她用自己的所有零花錢在蛋糕店裏買了一個蛋糕,還在地攤上買了一件最廉價的服裝

也就是這個戰勝了自己的小姑娘,以後,她總是微笑地接受一切困難。只要有崇高的願望,就沒有最貧困的人。微笑着面對一切,這就是我的人生格言。

她心中想着的是祝福,就這樣,她的成績直線上升,她用自己的成績贏得了更多人的祝福。

看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不管別人怎樣看你,反正你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

祝福讀後感5

魯迅很善於運用自然環境描寫來烘托悲涼的氛圍。文章運用了倒敍手法來敍述故事情節。開頭便寫了魯鎮新年送社爆竹的震耳欲聾。這裏的景物描寫預示着魯鎮正沉浸在辭舊迎新的喜悦氣氛,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這與淪落為乞丐的祥林嫂在這閤家團圓的日子孤苦無依的死於祝福之夜的街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添了濃重的悲劇氣氛。文章的.字裏行間全都透露處一個詞“悲劇”,小説中的人物塑造,環境描寫無不都是為着這一個詞而服務的。

對於“祝福”過程的詳細描述説明了這一節日對魯鎮人來説是非常重要的。魯鎮的每一絲空氣,每一個地方都充斥着忙碌的氣息,人人都在忙碌着,似乎不該有人無事可做。只除了祥林嫂。同時在這一習俗中也能看出男女地位的高低尊卑。每年為“祝福”作準備,女人們總是最忙碌的,她們乾的也只是一些粗活,拜的只能是男人,因為女人拜祖先、拜福神是不吉利的,是對祖先的大不敬,由此可見當時女人的地位是多麼的低下。這似乎都在預示着主人公祥林嫂悲劇命運的的必然性。

小説通過表現人物性格中自私、冷漠的一面,來揭示祥林嫂所處社會環境的冷酷無情。魯四老爺、婆婆、大伯以及魯鎮其他的人也都表現出了對祥林嫂不幸遭遇的冷漠的一面。祥林嫂正是在封建宗法禮教制度枷鎖的控制之下,在人們的漠視之中,在熱鬧的祝福之夜帶着對鬼神的恐懼,孤獨的走向她生命的終點。魯迅通過對熱鬧的自然環境的渲染以及對冷漠的社會環境的刻畫揭示了祥林嫂這一悲劇人物形象的悲劇命運形成的必然結果。

祝福讀後感6

每每讀起《祝福》,都會感歎祥林嫂命運的悲慘,增添幾分對其的憐憫,同時也有幾許無奈。那樣受盡苦難折磨的人兒,得不到祝福,談不上所謂的幸福。

《祝福》裏的過年是認真的,從送灶神到祝福,禮數週全,祭祀豐盛,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這“年終的大典”作為直接的生存手段,卻給祥林嫂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直接主宰祥林嫂的命運。

春天,孕育着期望,孕育着生機。然而,祥林嫂卻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春天,她失去丈夫;春天,她被賣改嫁;春天,她痛失愛子;春天,她就那樣地走了……

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經衞老婆子介紹,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樸厚實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最終過上安穩的日子。然而命途多舛,賀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殘飲恨死去。不久,阿毛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失魄,猶如白痴,可是人們還説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脱不了人們的歧視。最終,她沿街乞討,在除夕的鞭炮生中,慘死在街頭。

祥林嫂是怎樣死的,窮死?餓死?冷死?祥林嫂被代表政權的魯四老爺趕出魯家大門,成了乞丐。沒錯,她是窮死,餓死,冷死的。一連串的'打擊,魯鎮人的輕蔑,柳媽的恐嚇,使祥林嫂精神完全崩潰。當人們帶着喜慶心境祝福之時,在她的精神世界裏,有的只是陰間慘狀,死鬼男人爭奪,閻王爺鋸屍,閻王爺代表神權,她是被嚇死的,被封建統制經過祝福活活殺死的。

五年前,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兩頰還是紅的。五年後,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之後,花白的頭髮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並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僅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能夠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化如此之大?生活上的打擊是必然的,然而精神上的創傷卻是最殘酷的。一個人,沒了生的慾望,活着還有多大意義。於祥林嫂而言,生的悲哀,死的恐懼,已讓她無所適從。

祥林嫂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有更多如祥林嫂般的勞動婦女深受封建禮教的摧殘,她們沒有幸福可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和祥林嫂相比,我們是幸福的。那麼,我們就要珍惜我們現有的幸福,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若我們遭遇到什麼不幸的事,依然會有人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沒有生活上悲哀的困擾,我們更應去追求生命的意義,讓這段歷程長滿人生之花。祝福,為自我祈禱;祝福,也為他人送去。

祝福讀後感7

一個彷徨又無助的身影,一個單薄又模糊的身軀,無力地向前,最終又無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魂靈?”這句話時而盤旋耳邊,真切刺骨,時而遙遠渺茫,漂浮虛幻……

是誰在黑暗中歎息,是誰在彷徨中掙扎?一個身影的逝去,卻帶來了無盡的深思。人道是黃河十曲,畢竟東流去,漂浮其間,無奈獨流水……

祥林嫂——一箇舊社會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傷痛,弱小的身軀支持着沉重的壓力,經歷着時代輪迴,四季交替,在凜凜寒風中,走向了生命的.盡頭——死亡,永遠沉睡在厚厚的積雪之下。

祥林嫂懷着對世界的渴望來到了人世,卻帶着無盡的愁苦古都離開了。憐憫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對社會的評判。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樣是生活在舊社會,同樣是受盡煎熬,同樣是艱難的朝向遠方,滿滿的逝去,留下一個沉痛的身影。這與祥林嫂驚人的相同。封建社會的腐朽,還有那艱苦掙扎的農民,一聲聲無奈的歎息,隨着一個王朝的滅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點蹤跡。

當清晨的風颳起第一粒沙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像電視畫面一樣,不自然扭動了一下,立即轉向原貌,雲依舊飛。風依舊吹,但我們都隱隱約約地感到這一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

朝露曇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為虛無,東流水去無從返,倚心驚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榮,問蒼天此生何必?

悵然若失,仰觀前路,人生希望重重在,何必閉塞阻明月。一飲壺觴千滴醉,點滴心頭,一語憂傷歸空盡,只留一顆晶瑩淚,懸在空中,留在感人心。

祝福讀後感8

昨天在魯迅的《彷徨》裏又一次讀到了《祝福》也就是在不久我又在網上看了一遍同名電影。這已經是我第二遍讀和看《祝福》了。書中説的和影視演的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主要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我總感覺影視裏祥林嫂要更加的深刻。直到現在我也無法想像為什麼在那個社會一個人竟然會那樣悲慘的死去,不知道是因為那是的人思想太保守了還是説現在人的思想太開放了。

書裏的這樣一段讓我頗有些印象――以身為乞丐的祥林嫂碰到回魯鎮的魯迅問魯迅: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魂靈,魯迅也不太確定當時我感覺應該是魯迅為了給祥林嫂一些精神寄託才説:可能有吧。但是祥林嫂又反問道:那也有地獄了?魯迅無法回答了就搪瓷的走了。幾天後魯迅從下人的嘴中得知祥林嫂死了,這使得魯迅很是愧疚總感覺是自己的話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可見魯迅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一個人,當祥林嫂二次喪夫走投無路又一次回到魯四爺當下手的時候,同為下人的柳媽竟説祥林嫂到陰間要被那兩個死鬼用鋸鋸成兩半,這使得祥林嫂很是恐懼只有去廟裏捐門檻讓萬人踏千人騎才能減輕自己的罪孽。祥林嫂將積攢的一年的工錢去廟裏捐了一條門檻,後來總被主人打發了從此變成了乞丐,就這樣在死了兩次丈夫阿毛又被狼吃了之後祥林嫂終於沒有了氣力就在那個祝福的晚上祥林嫂死去了。

縱觀祥林嫂的一生怎是坎坷二字了得一個那麼要強的女人到最後卻是那樣的命運在過去的社會人太容易死了病源來自思想上,現代的人也太容易死了病源來自身體上,這也許就是常説的橫豎都是一死吧。

祝福讀後感9

影片《祝福》主角祥林嫂是一位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她丈夫祥林死後,狠心無情的婆婆要將她賣出,無奈逃到魯鎮四老爺家做傭人。好景不長很快被薄情的婆婆搶走賣到賀家。禍不單行的祥林嫂又遭遇了失夫喪子最後沿街乞討,慘死在街頭。

本片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兩處最動心怵目!一是祥林嫂反覆講述兒子阿毛的故事。可憐天下父母心,假如一位母親失去了視如珍寶的孩子怎麼能不傷心?可是祥林嫂的遭遇卻沒有同情,反而去嘲笑她。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二是人們説祥林嫂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的積了一年的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脱不了人們對她的歧視。我覺得那個時代人們都太迷信神,不能用正確的心態去對待社會弱者。反而變本加厲的欺負弱者最後活活的逼迫,這是封建社會最愚昧的表現。

如今我們生活在生活無憂的地方,不愁吃穿。過往貧苦的生活讓階級劃分的'很厲害。倘若讓祥林嫂活在現在這個社會,那她的遭遇就不會這麼悲慘。至少有人去關心她,有專門的社會救助站去幫助她,不至於流落街頭淪為乞丐!生活的時代不同,命運自然天差地別。舊的東西會被新的事物替代,我們也迎來了新的社會。

當然,現在的幸福是革命軍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祝福讀後感10

《祝福》是一篇讓我感受頗多的文章。文中祥林嫂一生命運坎坷,深受封建禮教、迷信思想的毒害和無人性的摧殘,四十上下就頭髮全白,臉無血色,像一具直立的屍體,最終走向生命的毀滅。

就這樣一個平凡、樸實的底層勞動婦女,只想平平安安過一輩子,能生存就行,可是她的願望卻得不到滿足。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封建禮教的毒害雖是一個重要原因,人性的冷漠也不容忽視。這不僅在當時封建社會是這樣,如今所處社會也存在這種問題。

一位老人見義勇為抓小偷,周圍路人卻在旁圍觀,無人出手相助;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頭髮近乎全白的老者,老人年紀較大腿腳不靈活,行動有點緩慢,公交車司機竟不耐煩地催促老人快點,而車上乘客也都沒起身讓座;一個學習、生活上遇到挫折,一時想不開想自殺的學生站在高樓頂上,樓下的人不但沒勸阻他,讓他想開點,反而幸災樂禍地喊道:“跳呀!快跳,你怎麼不跳呢?”生活中這些情況時有發生,難道我們不該自我反省嗎?反省以前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是否也充當了一個只想看看熱鬧、不為別人設生出地看想的旁觀者的角色。

在這樣一個提倡和諧社會的圈子裏,人人都要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因為人的'本性生來皆是善的,只不過是不小心走錯了方向。我們不乞求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偉事,只本能以一顆善心待人,讓困境中的人們看到一縷陽光,感受一絲温暖,找回一點希望。善良的人性像是一朵嬌嫩欲滴的玫瑰,只要我們能細心呵護,精心照料,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殘敗的玫瑰會重新露出它的芬芳!而“祥林嫂”也會永遠成為過去,和諧的社會將不會再有如此的悲劇上演!

祝福讀後感11

祥林嫂雖然生活在一個不同於現在的時代,但是《祝福》這篇小説卻在我的腦海裏不斷地徘徊,魯迅説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在眾人眼前撕碎。我想這篇《祝福》可能就真正做到了悲劇的塑造,一個命運悲苦的人就在那樣一個人心冷漠的時代徑自飄零了。

祥林嫂原本是一個命運頗差的年輕婦女,年輕能幹,勤勞敬業,對未來還充滿着憧憬,勇敢地逃離了束縛自己的婆婆渴望在外地找到新的生活,可是命運不公,祥林嫂被婆婆綁回家,還把她許給了一個山裏的男人。那個封建的時代,這是對她多大的屈辱,她的生活好不容易又安定下來了,但是意外又來了。她的第二個丈夫死了,兩歲的孩子也被狼叼走了,這個世界又剩下了她孤苦伶仃一個人,為了謀生她回到了以前的僱主家裏缺被冷落嫌棄,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卻被人嘲笑挖苦。最後都覺得祥林嫂晦氣,她成了乞丐,倒在了乞討的路上。

與其説這是小説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哀,不如説這個那個時代很多命運悲慘的婦女的寫照,封建的社會殘害了多少無辜的人們,封建的禮節讓那麼多原本善良的人們見到一個可憐無助的女子而撒手不管。到底是誰害死了祥林嫂,我認為是祥林嫂自己的淪落和封建的時代中冷漠的人心。

還好,我們現在不是那樣封建的時代。總是會有温暖的人幫助在黑夜裏掙扎的人,這個世界永遠是光明打敗黑暗。慶幸,這個世界的大部分人沒有被艱難的命運打到,敢於做命運的主人。

祝福所有的人在什麼時代都不要冷漠,都不要沉淪。

祝福讀後感12

魯迅的《祝福》這篇文章是我在學校裏讀的一篇散文。本來我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的,但讀後我倍壓抑,心情十分沉重。

我個人認為,《祝福》是魯迅寫得最能反映封建社會的愚昧無知的小説。他用“我”的眼光(“我”並不是魯迅,而是魯迅虛構的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把祥林嫂這個人物鮮活地表現出來,把世態的蒼涼,封建社會的黑暗暴露無遺。無論是從寫事還是寫人上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能反映舊社會醜惡的文章。在我認知魯迅以前,我一直以為,魯迅只是一個思想前衞,語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為他的雜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後,我對他的看法漸漸改變,覺得他是一個憑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國文壇上的泰斗。

魯迅的《祝福》一開始就給人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寫那滿天飄舞的雪花,讓人感到荒涼痛苦。然後魯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劇。魯迅的敍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綁走——再嫁——失去丈夫和兒子——再打工——遭唾棄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達出來,全文魯迅用一個見證人的敍述方法敍述祥林嫂的一生,沒有直接在文章中表達出對祥林嫂的同情。但他在敍述中讓讀者深深被故事吸引,使大家同情祥林嫂,這表現他的深刻的文學造詣是極高的。這一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我覺得文章最費解也最發人深思之處是文章的題目“祝福”,文章為什麼不叫“祥林嫂”呢?文章寫的是悲劇,但是卻用了一個很有希望的題目,這正是魯迅先生最高明的地方,簡單的“祝福”兩個字,把悲憤和希望都表現出來,引人深省。

文章是表現生活的。而魯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當時的社會的黑暗愚昧展示給讀者。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了後,她回到魯家打工,主人並沒有關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現比不上以前了,而且還認為她是個剋星,在祭奠的時候不讓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資去捐了條門檻,但是卻仍然沒有法改變大家對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過不了自己一關,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殺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卻沒有人把她當人看待,只是説她死的`不是時候。

魯四老爺作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他所持有的是保守的封建道德觀,對祥林嫂是鄙夷的;而小説中的我是小資產階級,是萌發的新生力量和先進思想的代表,雖説唯唯諾諾,但對祥林嫂的遭遇是抱以同情的。從西漢至清末,儒家思想作為社會的主流文化,深紮在中華民族的頭腦中,男子三綱五常,女子三從四德,是為人的基本準則。兩千多年的根深柢固,隨着封建制度的瓦解,面臨進步思想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封建的道德準則是與社會現實脱軌,無視人權的。思想的因循守舊是當時中國落後而不奮起的根源。魯迅吶喊着,以慰籍那些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和前驅者,喚醒麻木的人們,鼓舞進步青年尋求救國之道……

所以,我要説,站起來吧!迷茫中的人們。起來奮鬥吧!

祝福讀後感13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讀完魯迅先生的《祝福》才深有感觸。以前不明白魯迅先生為何以“祝福”命名,原以為“祝福”皆盡美好之意,而讀完《祝福》才懂得此“祝福”非彼“祝福”。“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裏浸得通紅,有的還帶着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拜的卻只限於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所以,“祝福”實則為祭祀。所謂“祭祀”,就是要有犧牲品、祭品,而祥林嫂正是這吃人社會的祭品!

回望祥林嫂的一生,無疑不令人心生悲憫。“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是的,她青年喪夫,又被婆婆賣到深山老林,生活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然而第二任丈夫賀老六竟病死了,兒子阿毛被狼吃了,她的精神寄託也從此消亡。從這以後她便瘋了,逢人便以“我真傻”訴説她的悲慘遭遇。可是在那個年代那些腐朽麻木的人怎麼能感同身受呢,不過也是當家常掛在嘴邊。沒有人向她伸出援手,甚至是嘲笑諷刺。而開篇的祥林嫂向“我”一遍遍詢問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靈魂。也許是在向我求救,希望從這得到救贖,作為知識分子的“我”雖然非常同情祥林嫂,但因為在這大背景下,我的同情也不得不被壓抑着。

是的,魯迅先生對祥林嫂問題的回答顯然表明他是尊重祥林嫂的,而魯四爺和柳媽等人的態度,卻令人心寒。對於祥林嫂的死,魯四爺只是淡然回答。“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裏,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於乾淨淨了。”可見等級觀念的毒害之深。而柳媽卻把祥林嫂的傷心事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小説裏的人物好像沒有人真正口出惡言,但他們話語間的惡意與無形的精神壓迫,猶如將軟刀硬捅到祥林嫂身上,生生的將她捅得血肉模糊!

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與“封建禮教”是不可違抗的禮法,即使是接受過新思想洗禮的“我”讀過一點書,懂得一點道理,隱約察覺出了社會的不合理性,卻無力和無決心去改變那個社會……

文中的末尾,魯鎮的人們都沉浸在新年的祝福中,而祥林嫂卻像空中綻放過後煙花的灰燼,成為了人們熱鬧的陪襯,最終被人們丟棄和遺忘。在那個自身都難保的時代,沒有人會記得她,沒有人願意記得她。祥林嫂就這樣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裏死去了,她的離開是一個時代的慘劇與悲哀。

縱使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縱使我們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若成為那些麻木冷漠的人們,我們和一具只有骨架的空軀有何區別?而我不願這樣,生活中悲傷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請再温暖一些吧!

祝福讀後感14

祥林嫂是魯迅先生《祝福》的女主人公,她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農村。在封建統治的勢力之下,祥林嫂,受着封建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四大繩索的緊緊的束縛。夫權要她守節,族權不讓她守節,神權又要懲罰她的“不守節”。她就在這嚴密的羅網中掙扎着,偶爾閃爍出幾絲反抗的火花,然而幾經挫折,成了一個木刻似的“活物”,終於在痛苦的掙扎中懷着對地獄的恐懼和戰慄,走向了死亡。

有人説,祥林嫂太軟弱了,她只知逆來順受,不敢與命運抗爭,才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是軟弱的性格殺害了她。

祥林嫂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嗎?難道她沒有抗爭過嗎?當初她無法忍受婆婆的`虐待,帶着對舊生活的痛恨,對新生活的嚮往,毅然衝出。當她被婆婆硬逼着嫁給賀老六時,她“一路上只是嚎、罵,抬到賀家,喉嚨已經全啞了”,她“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她,年輕的祥林嫂,甚至曾經用生命抗爭過,可是到死的時候還是處於那種由封建社會層層包裹的毒繭之中,那個毒繭束縛着她,侵蝕着她,使她本已很微弱的力量磨損殆盡,她又怎麼可能再繼續抗爭?又怎麼可能衝出重圍?等待她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無盡的折磨與痛苦。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她的性格,而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鬼――封建禮教,這不是性格悲劇,而恰恰是社會悲劇,一個沉重的社會悲劇!

通過祥林嫂,我可以真正地感悟到,當時封建社會下的中國婦女是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下,心靈受到怎樣的侵蝕。回想現在,殘酷的封建統治已成為過去,。祥林嫂的悲劇還能發生嗎?

祝福讀後感15

《祝福》魯迅先生所寫,魯迅先生寫出來的讓我頗有感動,因為那裏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那裏面祥林嫂是有個悲慘的角色,祥林嫂結婚以後,沒過多久,丈夫就給死了,她很是傷心,有被逼無奈改嫁了,那時改嫁很不好,因為和你的第二個男人過活不到兩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將來到陰司去,那兩個死鬼的男人還要爭,你給了誰好呢?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分給他們。不光丈夫死了,兒子也死了,他被狼叼走了,祥林嫂真是悲痛欲絕了。

她現在也不愛説話,也沒以前幹活利索,但天天都給別人説“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着説。“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裏,看見刺柴上桂着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説,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裏,肚裏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着那隻小籃呢。”每一句都深深地打動了我,每一句又充滿了對兒子的懷念和愧疚感!

可是天天他都給別人説,別人已經都能背過了,鄉親們聽的已經不厭其煩了,還有人拿他的傷疤來做趣,最終淪落到了一名乞丐,無依無靠,在別人高興的時候,祥林嫂卻死去了!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3w29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