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身體有缺陷就可以被打敗嗎?不,正如聖地亞哥所言,她永遠不可能被打敗,因為她的精神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健全——我眼中的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篇

初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一直在猜測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部作品,直到我真的讀完了它,才知道這是一部進化人類思想的作品。我買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作品前面附有自傳《我的人生故事》,講述的是作者從出生到讀完大學的簡概,我敬佩她的努力,那是一種這世間絕對獨一無二的努力,也是一種思想的征戰,足以與拿破崙的征戰相提並論,也正如馬克·吐温所言——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拿破崙想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想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在《我的人生故事》中講述了作者從小得病後失明失聰,自暴自棄、喜怒無常,直到遇到莎莉文老師,才開始艱難的求學,為理想而努力奮鬥,鋪墊了自己一生不平凡的命運,同樣向讀者展示了她對知識的渴望,對光明的嚮往。對此,我也感觸極深,一個小姑娘,在還未接受正規教育之前就已經讀完了那麼多的世界級經典名著,有很多人都在問——讀書有什麼用,我想有心人從海倫·凱勒的身上應該知道有什麼用了吧。我還看到一個現象,海倫·凱勒精通許多語言,我也在想,她的理想大學是哈佛大學,難道像這種世界級的高等教育學府就一定要掌握數種語言嗎?我們有些人常常在抱怨為什麼學英語,也許吧,對一個胸無大志一輩子甘願屈服於命運的貧瘠的人確實學不學無所謂,因為他們用不上,而對於那些飽含理想,甘於不顧一切擺脱命運束縛的'人,確實要好好學,而且決不能只學英語一種,為了能夠從國際化或更高等的教育學府中汲取知識,你就必須看得懂那些知識,這樣才能基於學的基礎。

而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對這三天計劃的很豐滿,將時間留給親人朋友,留給知識,其次將最後一天留給自己,獨賞日起日落,感受大自然。對於她給世人的忠告不得不提,特別是那一句——像明天就會失去一樣,度過每一天。有多少人在飄飄轉轉的歲月中虛度着每分每秒,以為把自由給了青春,就不負青春了,我曾經讀過一句話——十幾歲幹着八十多歲都能幹得的事。我想這樣的青春光是看着就覺得可笑。未來是我們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猜測的到的,而怎樣才能讓青春無悔,無外乎也就是在白髮飄飄的那一天回憶起青春,每一天都是如此的飽滿度過,該做的也都做了,該拼的也都拼了,這樣也就無憾了吧。

在文章最後,作者那發自內心的一段傾訴更是挑明瞭本部作品的寫作目的,珍惜自己擁有健全的身體,好好使用它們,不要抱怨什麼,能有健全的身體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賜了,從此以後更要不斷完善我們思想的健全。

像明天就要失去一樣度過每一天,有緊迫感就有動力,而我們大多數人都要慶幸這緊迫感還有自己可以選擇的權利,碌碌無為總是最貧瘠的。

向十九世紀偉大的文豪致敬——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我和媽媽都愛看書,媽媽看完《世上最美好的事情是活着》這篇文章後説:“活着真好。”我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本書後,我想説“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真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小時候的海倫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説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她19個月大時,因一場高燒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但她的發聲器官沒有受損,就是因為接受不到學習和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説話,變成了一個五官三殘的重度殘疾兒。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當時只有20歲的蘇立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這位美國女孩,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不但學會了説話,還學會了五種語言文字,她一生共度過了八十八個春秋,卻熬過了八十七個無聲、無語、無光的孤獨歲月,並且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我深深地被海倫的事蹟震撼着,我彷彿自己一下子長大了,和海倫相比,我擁有健康的體魄,我是多麼的幸福啊!同時我又感到慚愧,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就知難退了,和海倫相比,我是多麼的渺小啊!一個視覺和聽覺都失去的殘疾人,他的人生都過得這麼精彩,對我們身體健康的'人來説,生活中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呢?光明,在擁有它的人眼裏,並不是最珍貴的,算算吧,人生百年,36500天的光明,假如還有30年光明,假如還有3年光明,假如還有三天光明!你會倍感珍惜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總認為,上帝賦予我們所有美好的東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從沒有遭遇過災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的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某一天,我們擁有的東西,甚至生命,都將失去,你會是怎樣?後悔來得及嗎?所以從現在起,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後悔莫及,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浪費光陰。我們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正如海倫凱勒留給我們的思考。“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的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嚐每一口佳餚吧,猶如明天你再不能嗅聞品嚐。”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輕輕合上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那張倔強的面龐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海倫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對那時不滿兩歲的她來説,命運是那樣的殘酷無情,但她並沒有因此喪失生活的勇氣,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被命運捉弄得無法想象的.她竟成為了文學家!又一次讓人感慨——命運真是無法預知啊!

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海倫在書中多次寫到:“要是沒有莎莉文老師,我決不可能有所成就。”是啊,從小到大,幫助過我們的人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樣多,我突然想到,難道能説命運對海倫不公平嗎?不!我想説——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瞭解了“愛”是什麼。

當莎莉文老師在海倫手上拼寫出“我愛海倫”這四個字時,海倫就問:“愛是什麼?”“愛就是花的香味嗎?”“愛是不是太陽?”海倫當時只有7歲,並不知道“愛”所擁有的含義,直到莎莉文老師回答:“愛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到它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不説海倫,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也彷彿又瞭解了“愛”——沒有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再在這個世上呢?

汶川大地震帶走了太多太多無辜的生命,難道不是因為有愛才使其他人活了下來嗎?當譚千秋老師做出飛翔的姿勢,當年輕的母親在手機上留下短短一句話……那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嗎?甚至當奧運健兒在賽場上拼搏,那不也是對祖國,對職業的熱愛嗎?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感慨太多太多了,但最多的就是我再一次瞭解了“愛”——海倫對生活的愛,父母、老師與海倫之間深深的愛……

愛無處不在,世界因為有愛才更加美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我經常抱怨命運的不公。誰不想過上精彩多彩的生活?我常常感到幸運的是,我的生活充滿了時間,因為時間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世界。時間-總是讓我想起一個震撼世界的人-海倫·凱勒。她“如果給我三天的光”,給了我很多思考和靈感。

也許像馬克·吐温説:“19世紀有兩個了不起的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她出生於1880年6月27日。沒人料到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最初的.19個月裏失去了聽力和視力,最後失去了説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在生活中失去了光、聲和語言的女人,已經成為一位精通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在黑暗中找到了生命之光,最後向世界伸出了愛的手。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人。

海倫一生寫了14部作品。她的散文集《如果你給我三天光明》真實地記錄了她艱辛而光榮的一生。我狼吞虎嚥地讀這本書時已是深夜了。熄燈後,我相信海倫修女眼中的黑暗比今晚更可怕,但我必須承認,她心中的光明足以讓她看到世界各地。

我一直認為海倫在黑暗世界裏度過了88年但87年,她是非常偉大的。她堅強的意志和優良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

以前,我沒想過會失去光明,但自從讀了這本書,我發現我浪費的時間足以讓無數盲人過上三天光明的生活,足以讓他們甚至可以看到美麗的世界。我有點慚愧,因為我目睹了海倫修女真實而艱苦的生活,看到了一個陌生男人對生活知識的渴望和對光明的渴望。她用不屈不撓的心挑戰光明和命運,她的故事深深地打動和喚醒了我。

我記得在她的作品中有一句話:“我多麼渴望看到這一切,如果我能用我的觸摸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我就能親眼看到它是多麼美好。”。奇怪的是,有眼光的人對這一切竟如此漠不關心!……”是的,普通人不是這樣。各種幸福都是在失去後才找到的,沐浴在幸福中的人感受不到這種平凡的幸福。

我見證了12年的時間世界,現在,我終於在心裏找到了真正的時間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天生聰明,四肢健全,卻沒有健康的心理,他們的內心卻被沉重的鐵鏈鎖住了,因為他們有貪婪之心,“蒼蠅貪甜,死在蜜裏。”貪婪的人沒有好下場。而海倫·凱勒作為一個殘疾人,身體雖然殘疾了,可她卻有着超過平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所能感受到、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渴望和熱愛。她告誡別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就算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他們會憑着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海倫的一個小小的願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想用短短的72小時去欣賞自己善良,仁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沙莉文。想看看自己好友親切的臉龐,想去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東西,我不知要怎樣才能看看朋友們的心,我想許多的東西都要看,我甚至乞求上帝能讓我看見東西,不再永遠是黑暗。雖然健全的人都説上帝不公平,可是我們的苦是健全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的。

看了海倫的故事,想想我自己,作為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的我哪一項都不如她做得棒,有一次,我的爺爺病得很重,看着他那慈祥的面容,我哭了,有的時侯我對爺爺沒有熱情、缺乏耐心。可他老人家總不再意,這次也是撫摸着我的頭,輕輕地説“沒事兒”。可我感到很內疚,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和爺爺在一起的時間也更是有限的,等到失去的時侯,再後悔也來不及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此刻,我終於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讀完這則故事,我受益匪淺,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她還能用自己的殘疾的身軀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聞名於世的書。而我擁有健康的身體,明亮的眼睛,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珍惜光明、珍惜聲音呢,“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我要向她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寫成與1933年,最早發佈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後被譯為許多文字,很多國家把它收錄在大、中、國小教材裏。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愛的搖籃》中的一段:我愛它勝過任何會眨眼會説話的洋娃娃。我常常把她放在搖籃裏,學着母親的樣子去安撫它。有一天,我發現妹妹正舒舒服服地睡在搖籃裏。那時,我正在嫉妒她奪走了母愛,又怎麼能夠容忍她睡在我心愛的“南希”的搖籃裏呢?我不禁勃然大怒,憤怒衝過去,用力把搖籃推翻。要不是母親即使趕來接住,妹妹恐怕會被摔死的。這時我一又盲又聾處於雙重孤獨中,當然不能領略親熱的語言和憐愛的行為以及夥伴之間所產生的感情。後來,我受了教育,享受了人類的幸福,我和妹妹米珠麗之間變得心心相印,每天我們都手拉着手到處遊玩,儘管她看不懂我的手語,我也聽不到她牙牙的童音。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感受的海倫以前特別被母親寵愛着,但是在她妹妹米珠麗加入到了這個家庭中來,海倫的心就開始不平靜起來滿懷嫉妒。她坐在母親的腿上,佔去了海倫的位置,母親的時間和對海倫的關心似乎也都被米珠麗奪走了,後來發生的`這一件事,使海倫覺得不僅是母親的愛受到分割,而且是對海倫的一種極大的侮辱,但是海倫受了教育之後,不得不處處讓着妹妹。

在這本書中海倫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表達了自己對光明的渴望、珍視和對人生、對生活的深切關愛;並同時規勸身體健全的人們,應該珍惜現價所擁有的一切,關愛人生關愛他人。“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海倫在87年的無光無聲的歲月中,將別人眼中的光明當作自己的太陽,將別人兒中的音樂當作自己的樂曲,將別人脣邊的微笑當作自己的歡樂。面對命運對她的不公平,他回報社會的是大公無私的愛心。

想到海倫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想明天就要失明那樣利用自己的眼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飛花如雨,落寂似蝶,時間短暫而又飛快地流逝,蒼穹之上,望盡前塵,繾綣的風刻下我對書那美好的情景,只留下了淺淺的回憶。

燈光。明亮,我與母親就坐在那燈光下,兩個背影依偎在一起,一起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當時我的眼睛充滿了幻想以及對知識的渴望。

當我讀到海倫凱勒失明失聰時,我真是感到傷心,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仔細想想,當自己看不見而又聽不見時,是多麼地難受,所以她祈求上蒼能夠給她三天光明,只有三天,她就知足了。當她遇到那麼大的挫折時,她是坦然面對,那我們呢,我們是否也應該坦然地去面對挫折呢?

即使她是個殘疾人,但她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考上了哈佛大學。那我們呢?我們有明亮的眼睛,健康的身體,我們是否也應該努力一把,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進發,總有一天,我們會有發光發亮的一天。

但是,事實總是與我們唱反調。

樹葉,飄然落下,風,輕輕地吹過我的發。眼淚不自主地落下,幾次的數學考試,我都考不到自己滿意的成績。這是為什麼,多少個燈光下,有一個背影,一直在攻克難題;為什麼我的付出沒有回報;為什麼,上蒼對我如此地不公平,眼淚又流了下來,滑過我的臉頰……

但,想想海倫凱勒,想想她的`遭遇,那我與她比起來,是不是小巫見大巫,受到一點挫折就退縮。是啊,沒有經過風雨的雄鷹怎能展翅翱翔;沒有經過風浪的帆船怎能駛向遠方;沒有經過挫折的我怎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我應該向她學習,不要抱怨,努力地前行。

蒼穹之上,望盡前塵,讓我們帶着夢想,不要迷茫,點燃心中的火光,向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向前進發,披上那道月光。

燈光下,有一個背影,努力着,她知道,成功,不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此書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一個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被奪去嗓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19世紀奇人。

她七歲時在只有20歲的莎文老師費盡心思的開導下,她試着走出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到了知識的神奇,海倫憑着一顆光明堅強的心在逆境中崛起。她多麼的渴望上天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活下去的善良、温厚與心懷感動的親鄰;第二天,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蹟;第三天,要在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幸福努力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對於凱勒,這僅僅三天的光明都是一種奢望。

可就在疫情當下,隔空網絡教學中,和電子產品打交道的同時,就有許多同學控制不住自己,萌生出了打遊戲,玩手機,聊微信的想法,虛度了自己的光陰。我想説:“對於健全的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努力,不學習,為什麼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我們就應該“把活着的每一天看做生命中最後一天!”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讓光陰虛度!不要失去才懂得珍惜!要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挫折,以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現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放假了,我拿起了爸爸給我買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書裏面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裏面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的事蹟讓我深受感動。

海倫·凱勒從19個月的時候就失去了聽力和視力,卻還能清楚的記着鳥語花香的叢林。直到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她才重新找到她的光明——未來。

在此之前,誰能夠想到海倫·凱勒會從一位又聾又盲的淘氣女孩成為20世紀偉大的慈善家呢?海倫·凱勒就是憑着自己的.努力而考上了哈弗大學,她遇到種種困難都堅持去克服,所以才有了她的未來。

她把自己生活困難的經歷都用文字描繪的那麼平靜,把困難用艱苦的努力去克服,這難道不讓人感動嗎?

如果海倫·凱勒有三天光明,她會做什麼呢?她一定會好好的看看這美好的世界,傾聽大海的聲音,去那博物館看那變化無窮的千古歷史。如果是我,我會去做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相比,我比海倫·凱勒擁有的太多,卻比她懂得少。為什麼?我不明白。

正是海倫·凱勒的堅持、努力、無私奉獻,才讓她成為一位偉大的名人,今後我一定好好向她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敬佩海倫的奮苦求學,自信、懂得感恩的精神,我喜歡莎莉文的對喪失聽力和視覺孩子的愛心、耐心、細心……

海倫她雖然沒有聽力、視力,但她沒泄氣。她用自己驚人的毅力和艱辛作出很多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她到處演講為盲聾人的工作和生活四處奔波,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這讓我對海倫非常吃驚,驚訝一個盲聾人竟能這樣真是奇蹟。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遊戲,用手絹把眼睛蒙上到院子裏去走。開始我覺得很好玩,但到後來就覺得難起來,像掉進了萬丈深淵,手腳不聽使喚。所以當看到雙目失明的海倫還喜歡親近和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老師那裏學到豐富的知識,我感到很慚愧。雖然我有時也去山裏玩,視力還是1.5,但都沒有海倫那樣深刻的體會。

當然從海倫的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海倫對莎莉文的感激和喜愛,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教育是從遊戲中讓海倫不知不覺中找到知識。她幫助海倫開啟了走向世界的心靈窗口,她讓一個盲聾女孩學會了五種語言,並考上了常人可能考不上的'哈佛大學。所以我也想學莎莉文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人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我想在這本書裏,海倫已經給了我一個圓滿的答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

今天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9-11章,講的海倫開始上聾啞學校開始學説話,她開始從一個單詞慢慢説一句話,她很堅強,而且很好學,最後已經可以和很多人交流了。

在看書的時候,我和媽媽還發現了幾個成語:自由自在、百發百中、終生難忘、迫不及待。

標籤: 有感 光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4lpp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