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刀鋒》讀後感

《刀鋒》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刀鋒》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刀鋒》讀後感

《刀鋒》讀後感1

如果感到迷茫,空虛,搖擺不定,無所適從,沒有理想,或者説,正在失去理想,那就看看毛姆的小説。月亮和六便士,刀鋒,克蘭德和拉里會告訴你怎麼成為一名理想主義者,你要拋棄所有外在的束縛,踏上一條漫長、艱苦的道路,追尋一個永遠得不到答案的問題,但是你得到的會更多,可能是整個世界,整個由你自己創造的世界。這時,你壯志滿籌,你雄心勃勃,你踏出了艱難卻又歡愉的步伐,毛姆卻突然給你一記警醒,你被人性的枷鎖拷牢,歷盡萬難“發現了自己的平庸,但卻為時已晚,這才是最殘忍的事”。王爾德曾寫,美是天才的一種形式,或許堅定的意志也是一種天賦。但是你不能回頭,你瞥見了某種光芒,浩瀚無垠的精神世界在你面前沿展,你被吸引,你無法逃脱,“可能生活就是這樣殘酷和無情,你沒辦法不問自己,人活着到底為了什麼,生活到底有沒有意義,你壓根兒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命運,到頭來只會淪為稀裏糊塗的悲劇。” 還有一種可能,前面所有的假設都不成立,甚至求知都是慾望的一種體現,逆反的慾望,強烈的、不顧一切的逆反心理,從頭到尾只是一顆朦朦朧朧的心向往着某種理想性,在這種憧憬中心懷滿足,而這種滿足感究竟是在對精神的追尋中獲得的?還是僅僅只是不甘趨附的自我安慰?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非得談論宗教?但凡涉及精神世界,哲學都是不能迴避的'存在。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與精神的二元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區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宗教本身就是哲學的一種形式,是對創世的一種解釋。書中有提到一個很巧妙的觀點“世界並非是創造出來的,因為虛無生不出任何東西,世界是永恆自然的一種表現”,拉里在印度尋找的答案是一種神祕主義,類似於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黑格爾主張世界是絕對精神的體現,是決定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事物的源泉和主宰。而有如基督教不過是把這種神祕具象化了,對神祕主義的探索是哲學家的愛好,而基督教會要做的事卻是根植大眾和傳教,它是一神教,這決定了其本質的不寬容,有吸納一切和摧毀一切的野心。

《刀鋒》讀後感2

讀完了毛姆的《刀鋒》,坦白説,並沒有讀的很明白,只能大體説一點感想。

拉里無疑是本書的一號主角,他因為親眼目睹了年輕戰友的死(為了救他而死),對人生產生了迷惑,不明白為什麼世間要有不幸和惡。所以他一直在尋找答案。因為他不願去工作,未婚妻伊莎貝爾與他解除了婚約。他不工作並不是遊手好閒,而是去讀書和思考。雖然伊莎貝爾很愛他,甚至與別人結婚生了兩個女兒之後,還對他念念不忘。但兩個人價值觀截然不同,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分開也是必然的。

伊莎貝爾很重視物質生活,這也無可厚非,作者並沒有因此不喜歡她,反而一直在描述她的美,她的天真、聰明與堅韌。她與拉里的好朋友格雷結了婚,生活很幸福。雖然中間格雷經歷了破產,但伊莎貝爾堅強地與他站在一起,鼓勵他、陪他渡過難關,是個好妻子。她把兩個女兒教育得很好,是個好母親。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艾略特。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寫他,一開始就是他先出場的。艾略特這個人就好像是為了交際而生的`,一直在想方設法認識更多所謂上流社會的人。最終他也如願以償了,與那些人混的很熟,經常參加各種宴會,自己也組織各種宴會。他人雖然比較勢利,但對親人還是很好的。對待他姐姐和他外甥女伊莎貝爾一直很好。在拉里和伊莎貝爾沒有解除婚約之前,他還想通過他認識的那些人提攜一下拉里,拉里並不領情,對此,他很生氣。直到死之前,他還在為親王夫人沒有請他參加宴會而耿耿於懷。後來毛姆為了了卻他心願,想法弄到一張請柬,他才高興起來,雖然沒能參加就死了。他一生都在廣泛結交各種名流,臨死之前卻沒有幾個人去看他,挺可悲的。

拉里給人的感覺一直很神祕,他不想讓人找到,別人就肯定找不到他。他去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工作,讀了很多書,見了很多人。每一次出場,都感覺他又把人生看得更透徹了一點。到了最後,感覺他就像得道了一樣,快成仙了。他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應該是找到了吧,最後他和毛姆説的那一堆話,我沒有看很懂。

以後有機會再重讀一遍,看能否再把這本書理解的更深一些。

《刀鋒》讀後感3

這本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最終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不管他們的處世和人生會被怎樣的認為與點評,他們是滿意的,所以是好的。

艾略特和拉里是兩個相反的人物,一個熱衷於社交,有着最普遍大眾對榮譽權利的看法;一個特立獨行,為了找到內心的答案,擯棄了很多世俗的東西。我不覺得應該以誰為樣板去生活更好,一個勢利虛榮,卻又大方寬容善良;一個純正仁愛,放縱自由。只要是不傷害到他人的生活方式,每一個,都不應當被批評。

我對拉里和伊利沒有在一起那一段,感慨比較深,戀愛中,感覺最重要,婚姻中,適合最重要;戀愛是纏綿,是火熱,它不關乎現實,婚姻是細節,是柴米油鹽。他們倆一個是雪山,一個是温流,不同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就算在一起長久的忍受與爭吵也會把愛耗盡。這個選擇是無比的正確。

我很佩服拉里的那份淡漠,能與人相處密切後瀟灑脱身,能不迶於情愛之中,心中是怎樣的淡然。對於他的仁愛,我倒是覺得,有時候他用陪伴治癒的方式去安慰他人,當他離開時,那人會感到怎樣的孤獨與落寞,當然,比起救贖他人的人生來説,這點情緒可能不算什麼,我只是覺得,這樣不是很好。

他能為了人生真理,拋卻一切於不顧,這份勇氣與膽量,讓人心生敬意,但是這是因為他無父無母,沒有牽掛與責任,沒有加之於身的期待與負擔,所以暢然遊於天地之間。他覺得自己每年的三千法朗是累贅,現實來説,如果沒有那筆錢,他要用遊玩的時間去支付生活費用,怎麼可能這麼自在。平常人要用大部分的`時間去工作來獲得輕微的安逸與享受,在這裏我和作者的觀點一樣。那是支撐他飛翔的翅膀而不是拖累。

我欣賞拉里這樣近佛性的人物,卻不是很喜歡,就像他是身邊的朋友,温柔理性陽光,完美的不像是凡人,少了煙火氣。

我想,現實中也沒有這樣的人吧。

《刀鋒》讀後感4

看完《月亮與六便士》以後,很多朋友推薦這本,果然是一看起來就停不下來了!深夜讀完,迫不及待看到了結局,卻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為什麼呢。想不出來。我想它不如《月》帶給我的震撼大。寫了很多信仰和終極一問的追尋,與多少年後的《人類簡史》作者一樣,推崇東方的神祕宗教理念,佛教和印度教,輪迴和空無,深深地印在了西方作者的心裏。這就是拉里一直尋求了許久的東西?在思想上寄託上的解脱?給自己早年的心靈創傷找個出口?裏面涉及了戰爭和大蕭條對於人心的摧殘和震盪,也宏大地借幾位主人公鋪陳了那個年代的代際變遷和市井畫卷。可能我覺得我喜歡《月》超過這本的理由是這本並不夠決絕。

拉里沒有如斯朱蘭那樣鮮明熱烈的`執念,在入世與出世之間,來去自如、遊刃有餘地做一個有所思考和追尋的智者。我想還是更喜歡斯朱蘭那任性突然毫無徵兆的決裂和直到生命盡頭也不曾妥協的執拗。可能,正因為在生活裏很難實際做到,才更加令人嚮往吧。書中幾次提到主旨: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重要。在我看來,每個人最好的狀態其實是忠於自己,各取所需,願打願挨。伊莎貝爾和格雷,尤其艾略特,他們可能並不曾看清生命的真相和意義,甚至也從未想過這類深不見底的問題,但是他們最後顯得各得其所的原因,正是他們不曾屈就,不曾為了別人或世事改變自己最初的追求,即使這追求是物質的華麗,事業的成就,膚淺的社交,又怎麼樣呢。別人可能覺得虛榮浮華俗不可耐,又怎麼樣呢。

他們依舊按照自己的心願度過了心滿意足的一生。我覺得我想説的可能是:世界如此多樣,人生如此多彩,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特立獨行遁世天才的斯朱蘭或是來去自如遊刃有餘的拉里,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傾聽自己的心,毫無悔恨地忠於自己,這還不足夠嗎?追求物質還是重視精神,堅持美麗還是尊崇博識,難得糊塗還是探尋大悟,這種種種種的選擇,其實並無高下優劣之分。

只是一個輪迴如此短暫,逃避自己為別人而活,未免太過浪費了吧。

《刀鋒》讀後感5

毛姆寫這本書帶給他極大的樂趣,原因為終於可以一吐為快,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

讀罷一月有餘,拉里的身影一直在腦海縈繞,我唯有一吐為快,才下的眉頭,安心,舒心。

《刀鋒》背景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局勢不安,一派亂世,美國逐漸壯大,一派繁榮。拉里在亂世尋求生命的意義,追求某種哲學,某種宗教,可以滿足身心的人生法則。他一點不愛錢,沒有物質上的抱負且淡泊名利,相信人生最大的滿足是精神生活。他的形象與伊莎貝爾、格雷、艾略特等形成強烈的反差。艾略特顯得可悲至極,活着以社交為目的,宴會即是他的氧氣,未受邀是奇恥大辱,獨處是丟臉難堪。艾略特、伊莎貝爾代表的是實用主義,物質主義。

愛情與理想,物質與精神,兩種價值觀的撕扯,碰撞。讓我們深度思考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隻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佈。

剃刀鋒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愛情與理想,物質與精神。人自出生不同階段亦有不同的需求,拉里年少參與作戰,直面夥伴的戰亡,誠然擁有一付二十多歲的皮囊,但他的心飽經滄桑,滿是皺紋,已不能與同齡人相提並論,他與伊莎貝爾有隔閡,與艾略特有鴻溝是必然。他的`經歷讓他不再是一般人,他想體驗,想探究,想找答案。然而他只要覺得精神上的吸收達到了飽和,能學的都學了,此時做做雜役也顯得特別快活,又迴歸了自然。

拉里的一生要麼讀書修行冥想,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自我覺醒,自我完善,自我探究,再覺醒,再完善,再探究……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過一生。

但我們也不得不思考,若每個人都象拉里如此站在角落看世界,冥想,靜思,內心平靜,那世界誰去創造價值,經濟如何循環,社會如何發展……

世界是個多元結合體,各自獨立又各自影響,物質基礎推進精神生活,精神要求限制物慾氾濫。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追求,無所謂成功與失敗,無所謂對與錯,適合自己的就好。

比如:閲讀非常適合我!

《刀鋒》讀後感6

時間是一把利刃,最終會把每個人雕刻成自己潛意識裏以為正確的樣子,這也許就是書名的用意吧,我們只能決定自身生活的一小部分,誰也説不清楚什麼樣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沒有人知道你應該過怎樣的一生。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所有人其實最終都會淹沒於喧囂激盪的人海。我們能做的,便是根據我們的內心,聽從我們內心的聲音,問心無愧的走過我們的一生。其實這樣,便是對於我們人生最大的慷慨。

拉里已如他所願,淹沒於喧囂激盪的人海,其中有眾多矛盾與利益糾葛,有人迷失於失序的世界,有人堅信善良,有人外表篤定,有人內心彷徨,有人慈悲為懷,有人不知變通,有人輕信他人,有人防衞心重,有人惡劣,也有人慷慨,凡此種種構成了美國眾生相。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追求,無所謂成功與失敗,無所謂對與錯,適合自己的就好。我們本身無所謂對錯,過自己選擇的生活,忠於自己就好。

你做的`事情/方式值得嗎?——“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過活,也可能影響別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漣漪,也會引發另一道漣漪,再引發第三道漣漪。説不定有些人覺得我過得幸福又平靜,到頭來又把所學傳給其他人。”書中的這句話給了最好的答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總有一天會泛起一到漣漪;

“刀鋒”即“悟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之意。悟道,思考人生意義,參悟心之所向。芸芸眾生認清自我遵從心聲,一往直前無怨無悔,便是意義所在,若能得其所願就是圓滿。當然艱辛困難猶如跨越刀鋒,就如書中另外人物,誰不是歷經苦難,真誠的忠於自我實現自我,選擇本身無可厚非,無優劣之分,得其所願便是圓滿。而拉里同樣如此,聽從內心聲音尋求生命奧祕,讀過浩瀚書海遍歷大地山河,拉里説“可能原來就沒有答案”,又説迴歸生活“平淡處世,凡事隨和,慈悲為懷,戒除私心。”我想這也便是答案。

《刀鋒》讀後感7

每個人的形象都是如此的鮮明,

舅舅艾略特社交名流,一生追求的是與社會上流的名人貴族交往,雖然那副有時道貌岸然和老奸巨滑的嘴臉實在不討喜,但是他的確是處處為親人們著想,對姐姐和外甥女一家照顧的無微不至。最後病重心裏還念念不忘的是無法赴王室的約,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的確還挺心疼這個小老頭的,畢竟他對毛姆還是挺友好的:而女主之一的伊莎貝爾在毛姆筆下精神正常人格齊全的女子也算得上女子裏出類拔萃的,就像毛姆在前面那章寫的“生性有個缺點,對於外表欠佳的友人,怎麼都看不慣,無論他的個性再好,與我有再多年的交情,如果有一口爛牙,或是鼻子長歪了,我就怎麼也看不順眼;而另一方面,對相貌姣好的友人,我則是永遠都看不膩,即使認識二十年之久,我依然看不厭他們飽滿的額頭或線條柔和的顴骨。因此,每次見到伊莎貝爾,我都一再驚豔於她那標緻的鵝蛋臉、白嫩的肌膚、淡褐色的既明亮又温暖的雙眼。”可惜的是,她從頭到尾要的都是金錢與地位,逐漸被浮華吞沒,與心愛人拉里漸行漸遠。可能真的像書友説的那樣,伊莎貝爾是水瓶座吧,對愛的控制慾太強,自己得不到拉里也不讓別人得到。由此讓蘇菲喪了命。

全劇最羨慕的是就是格雷和蘇姍·魯維耶了吧,格雷靠著伊莎貝爾的舅舅留下的財產又東山再起,有了穩定工作,他眼中的伊莎貝爾也永遠美麗動人,温柔可人。而蘇珊也有了事業與愛情。

而拉里呢,真的'是個迷,就像一陣風一樣,你看不見摸不著,你永遠不知道他在哪裏,在做什麼。在外苦修了半輩子就只是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到最後原來一切都是未知。對於拉里來説,一輩子很長,他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每件事都不是任務。要是把每件事都當成任務,的確人生也就太沒意思了。

毛姆啊,見證了這幾個人的成長,説起人際交往,毛姆的確與艾略特有的一拼,情商智商雙兼。喜歡這樣的,要是他足夠帥的話,那就更完美了。若是本文的毛姆是以本書作者毛姆歐巴為原型的話,那還是算了。[流淚]

《刀鋒》讀後感8

看了毛姆的《刀鋒》,坦白説,我沒看清楚。一般只能説一點點想法。

拉里無疑是這本書的第一主角。因為他目睹了一個年輕戰友的死亡(為了救他),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有不幸和邪惡。所以他一直在尋找答案。他的未婚妻伊莎貝爾解除了婚約,因為他不想去上班。他工作不是為了閒着,而是為了讀書和思考。雖然伊莎貝爾很愛他,即使在她嫁給別人,生了兩個女兒之後,她還是有那麼一瞬間想他。但是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差很大,追求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分開是必然的。

伊莎貝爾非常重視物質生活,這是可以理解的。作者沒有喜歡她,而是一直在描述她的美麗、天真、聰明和堅韌。她嫁給了拉里的好朋友格雷,過着幸福的生活。雖然格雷中間經歷了破產,但伊莎貝爾堅定地站在他一邊,鼓勵他,陪伴他度過難關,是個好妻子。她把兩個女兒撫養得很好,是個好母親。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艾略特。作者花了很多時間寫他,他先開始了。艾略特彷彿生來就是為了交際,一直在努力去認識更多的所謂上流社會的人。終於,他如願以償了。他和那些人非常熟悉。他經常參加各種宴會,自己組織各種宴會。別人雖然勢利,但是對自己愛的人很好。他總是對他的妹妹和侄女伊莎貝爾很好。在拉里和伊莎貝爾解除婚約之前,他想通過他認識的人幫助拉里。拉里不喜歡它,他對此非常生氣。直到他去世,他仍然擔心妻子沒有邀請他參加宴會。後來,為了實現他的願望,毛姆試圖得到一張邀請卡,他很高興,儘管他因未能出席而去世。他一生與各種名人廣交朋友,但死前很少有人去看他,這是相當可悲的。

拉里總是感到神祕。他不想被發現,別人肯定找不到他。他去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工作,讀過很多書,見過很多人。每次出現,他都覺得自己把人生看得更透徹了一點。一天下來,他覺得自己彷彿受到了教誨,他就要長生不老了。他一直在尋找答案,應該是找到了,最後他和毛姆説的那一堆話,我沒聽明白。

以後會有機會再讀一遍這本書,看看能不能更深入的理解。

《刀鋒》讀後感9

超脱的拉里寄託着毛姆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思考。在毛姆晚年的心靈告白中,我們看到毛姆覺得戰爭不只是冷酷,而是一種對欺騙的提示:它打碎了“人們曾經以為是真實的一切”。使人們“從夢幻中醒來,開始反思到底真與假、善與惡之間有沒有距離”。同時,毛姆也認為,戰爭是人類自我中心過於膨脹的結果。規避戰爭的方法,除去種種現實因素,在心靈之中首先是擯棄以自我為中心的強烈觀念和意識,而應該達到“無我”的境界,在精神與字宙的和諧相融、交流無阻中體味生命的無限。毛姆以拉里這個不朽的文學形象,表達了對人之本質的認識:心靈中存在無數的慾念,是慾念構成了人們實踐的動力。而拯救人,首先需還心靈以平靜。

《刀鋒》實際上以一種現實主義的面貌,表達了與表現主義相似的人生荒謬本質論。儘管毛姆並沒有採用直接走入內心、訴諸神祕直覺的方法。《刀鋒》在小説內涵上採用的是一種反諷,是讓意義在自我矛盾的相會中被抵消摧毀。

拉里與伊莎貝爾的愛情走到絕路,許多人認為是偶然事件的結果,事實上是無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會學中的價值衝突理論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讀。價值衝突論認為社會並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羣體,這些不同的利益羣體各自持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不同的價值觀念導致社會衝突。

拉里與伊莎貝爾的分手,實質上揭示了美國新興的資本主義價值觀念對歐洲古老文明的巨大沖擊。隨着美國的日漸強大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各國的削弱,美國代表着急功近利,物質追求的價值觀念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主流社會觀念,對歐洲一直持有的文明優越感幾乎是顛彼性的衝擊。拉里如果生活在半個世紀前的歐洲社會,他都只是歐洲古老文明中極為平常的個體,而正因為他生活在西方資本主義價值體系解構的歷史關口,使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的極致。

《刀鋒》讀後感10

下午無事,攜一本舊書《刀鋒》去看。以前也買過《刀鋒》,是周煦良翻譯的,字太小,於是又買了這本舊書。翻譯者姊佩,聽上去好像是個女性的名字,其實不是。這名字聽着很有味道,無端地覺得好像出自《楚辭》。

用牛皮紙細心包了,寫了書名。覺得還好,阿萬的包書手藝學了個七八成。泡好茶,卻看不進去。因為辦公室實在太鬧,快期末了,大家新課都快結束了,不免有些解脱的輕鬆。沒有鬧中取靜的本領,只好自己尋一個安靜的角落。五樓的樓梯轉角很是僻靜,尋常不見人來。就坐在小窗下看書。

行雲流水的翻譯不遜於周的譯文。很快就看進去了。毛姆真是了不起的作家,你明明知道結局,還是被他吸引。兩年前看這書覺得石破天驚,現在依然。威廉。詹姆斯曾經説過:人的難題不在於他想採取何種行動,而在於他想成為何種人。第一次讀時就覺得很是慚愧,有生以來卻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在這個問題面前我很茫然。一直以來,我們都循着家人和社會的要求,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無形之中受着儒家思想的要求。就像伊莎貝爾及其家人要求萊雷(周譯為拉里)一樣。但是回顧幾年來的經歷,卻不得不有萊雷一樣的困惑,突然發現自己多麼的無知,有那麼多的書沒有看過,有那麼多的東西不懂,而年華漸去,記憶力也慢慢衰退,一天就陷於無窮無盡的'瑣事之中,想要擁有一個寧靜的天地來學習而不可得,你説是不是人生的悲哀。也許許多人無法理解萊雷的人生選擇,遠離名與利,尋求心靈的寧靜。但隨着歲月的流逝,我越來越覺得他的睿智。人生白駒過隙耳,富貴於我如浮雲,何不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

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説得救之道是困難的。現實和理想永遠不能完全合拍,但理想就像遠在天邊的星辰一樣吸引着我,雖然無法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蘭德那樣決絕,為了自己的理想拋家棄子,但我想現實和理想之間還是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吧。

《刀鋒》讀後感11

這部書,涉及了若干個人物,也是若干種人生,小人物、大人物,平庸、輝煌,奢靡、簡約,時間是在二戰左右,當時的美國還不是老大,英國依舊是小説的中心,包括法國,也有作者威廉·毛姆是英國人有關吧。

拉里在追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生活的意義,為何而活?活潑的戰友的離去,讓他開始審視世界、審視生命!善惡的界限在哪兒?惡由誰來懲戒善由誰褒獎?不知道,並且現實中,往往惡長存,犧牲的是善。

拉里最終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拉里想要的答案。可能讀者、世人,對此答案並不滿意。

答案的主體思想,就是,有善必有惡,二者共存,惡的存在是襯托善。活潑的戰友,這是善;戰友逝去,這是惡。為什麼要讓善逝去?上帝為何要允許此惡發生?因為惡的發生,讓大家更加珍視善,更加善待愛你的'人,珍惜你的家人,你的朋友。

以下,摘取拉里答案的原文:

拉里啊,小老弟,”我説,“你這段漫長的旅程,始於對邪惡的叩問,才能堅持下去。但説了老半天,你卻沒提到有沒有找到初步的答案。”

“可能原本就沒有答案,也可能是我不夠聰明,因而找不到答案。羅摩克里希納把世界當成神的遊戲。他説:‘世界好比一場遊戲,有喜有憂,有道德有罪惡,有知識有愚昧,有善有惡。若創世之初缺乏罪惡和痛苦,遊戲何以繼續?’我不同意這個説法。真要我説的話,世界既然脱胎於梵,善惡自然相伴而生。如果沒有駭人的地殼變動,就見不到喜馬拉雅山的壯麗;中國工匠能把花瓶燒得薄如蛋殼,並賦予優美的造型,點綴美麗的裝飾,着上迷人的色彩,塗上燦然的光澤,但是蛋瓷不改易碎的本質,只要失手掉在地上,就成了滿地碎片。同理可證,我們在世界上所珍視的價值,也只能跟邪惡並存,不是嗎?”

其他人物,各有人生,大多生命的終點,還是圓滿的;不幸者,也確令人扼腕。

《刀鋒》讀後感12

上一次讀《刀鋒》,是在六年之前,那時我才大一,眨眼間已經研二了啊。當時讀書只是恍惚記着這樣一句話:一把刀的刀鋒不容易越過,得到東西並不那麼簡單。這一次重讀,卻想起來嵇康《絕義書》的一句話:四民有務,各得其志為樂。

在這個故事的結局裏,似乎每個人都如願以償了。艾略特成為了社會名流,宴會交遊不斷;伊莎貝兒在一個文明社會得到了地位和財富;格雷找到了穩定而賺錢的工作;魯維埃呢,得到了一直渴望的生活的保障;索菲得到了徹底的解脱,而拉里,他獲得了安身立命之道,我呢,(也就是作者),繼續寫作,繼續講故事。

在這個簡單至極的甚至不能稱作一個好故事的'故事中,除去了對於毛姆的欽佩,對他無與倫比的人物塑造能力的欽佩,對他遊刃有餘的情節掌控力的欽佩,更對於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外的人生感到一種縹緲的遐思。

人是可以選擇自己的一生的,也是可以過好自己的一生的。在有這種權利的社會中,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可能性。對於拉里來説,戰爭中朋友的死觸動了他最敏感的那根弦,他開始問,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生活的價值,這些已經被前人追問了幾千年的問題,仍然還有追問下去的必要和價值。對於拉里來説,好工作不能阻止他,即使是伊莎貝兒的愛情,也不能阻止他(這也警示了姑娘們,選擇了一個有想法的男朋友可能很酷,但未必是件好事)。

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如果你想做什麼事,想住在什麼地方,想認識什麼樣的人,那就去做。每個人都只有自己的一生,這樣難得而唯一的機會,千萬不要放過。愛寫詩的顧城去小島上寫詩,愛籃球的科比去NBA打球,愛經商的人在商場上掙扎,愛做官的人在官場上浮沉是的,你只需要選擇你愛的,去昇華或者去墮落,一切都取決於你。

至於拉里,只是這茫茫人海中典型的一個。我們芸芸眾生中,其實很多人都是拉里,都是願意去思考去選擇去承擔的人。

《刀鋒》是本好書,至少,它能讓人思考。

《刀鋒》讀後感13

第一遍讀刀鋒,只能説説幾個人物的粗略感受:

拉里,他是芸芸眾生之中難覓的一個。不是來自人間,更像希臘神話中的俄爾普斯。有快樂,明亮,熱情的一面,有與生俱來對美的直覺。也正因為如此,他對18歲的伊莎貝兒那充滿生命力的醉人的美麗無法抗拒,滿心期待與她結婚,去希臘,去建立所謂的幸福。只是他不懂這種幸福,對於伊莎貝兒而言,多麼的單薄與不值一提。

他也有憂傷,禪唸的一面。死亡是如此的輕易與直接時,他措不及防的迎來他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於是不能再聽任社會陳規的'擺佈,在社會規範的量尺下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並且無公害的螺絲釘。他超然隨性,熱愛知識,不以體力勞動為苦。他的眼裏沒有階級,沒有上下貴賤,只有善和映照出的惡,是人間不存在的一份純粹。

所以我説他來自希臘神話,來自遙遠,與美最近。

艾略特,他是最最勤快和努力的勢利小人。所以他最終死在華麗的軀殼裏,也算是無憾。很多渴望同樣路徑上升的,應該好好學習艾略特的勤勉。很勵志。

伊莎貝兒,就是你我。永遠那麼愛自己。也曾經動過傻念頭,在年少無知的時候想要為愛情不顧一切的做點什麼。最後也就只是動動上下兩片嘴皮而已。體面的生活,對我們而言是如此重要。就像是身上僅有的那麼一件衣裳,沒有它,便無以遮身蔽體,羞愧難當。我們只想做過合格的女人,妻子,母親。在任何階段都能有個不錯的答卷。我們的愛,總是參雜着各種計較和算計,最後調和的四平八穩。永遠不會愛錯一分。

索菲不一樣,她不是為了自己而去愛別人。對於伊莎貝兒,愛是一種捆綁彼此的關係,是道德和束縛好聽的解釋。而索菲是隻能愛一次的小鳥,那樣的奮不顧身而脆弱。於是她只能任性隨意的打法掉自己的餘生,在她的摯愛和孩子被一場車禍奪走生命之後。

我想我會再找紙質版的刀鋒拿來看。這是值得再看的小説。因為這些生命,不僅僅活在那個時代,而且活在今天。特別是哪些醜惡的劣性與嘴臉,完全有增無減。

標籤: 讀後感 刀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gkn7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