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昆蟲記》讀後感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寒假期間,我讀了很多書。我相信你也是!我讀過散文、童話、科普和小説。我特別喜歡豐子愷爺爺的散文。我重温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我讀了幾本中外著名的小説。我最喜歡的是法國作家法布爾的《昆蟲記》。

也許有些學生不知道法布爾,讓我簡單介紹一下。法布爾的全名叫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法布爾被稱為“昆蟲之父”。最讓我佩服的是法布爾先生一生堅持自學,獲得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法布爾從小就試圖接近自然的一切。如果有人認為是祖先遺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的祖先只關心他的牛羊,他自己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但他從小就有一個目標,有一天他可以在昆蟲研究的科學史上記錄一些對昆蟲的看法。這個目標實現了嗎?當然實現了。這部世界名著《法布爾昆蟲》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這部宏偉的傑作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前所未有的昆蟲,如聖甲蟲、蟬、螢火蟲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蜜蜂。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許多蜜蜂的大小、姿勢、習慣、結構、功能、覓食等。而這些蜜蜂並不常見,如礦蜂、赤條蜂、黃蜂等。比如礦蜂。同學們,你們知道礦蜂是什麼嗎?你有沒有想過像我這樣挖掘的小蜜蜂?它們確實比普通蜜蜂更擅長在地下隧道里來回築巢,而且更苗條。腹部底部有一條明顯的溝,裏面藏着礦蜂禦敵的'利器。因為他們非常擅長在堅固的土壤或安靜的小徑上活動,所以他們把這些小生物命名為礦蜂。四月是他們最忙的季節,忙着採蜜儲備食物。強烈建議看昆蟲記的同學一定要看這一章,但是很有意思。

我第二喜歡的是“傻”松毛蟲。顧名思義,松毛蟲應該能猜出它是以吃松葉為生的!先來看看松毛蟲的卵。如果我們經常觀察松樹,我們應該發現松葉上點綴着白色的小圓柱體。那就是松毛蟲的卵。松毛蟲會在他們走過的路上留下像絲綢一樣的東西,否則他們可能會迷路。不管是隻有幾支小隊伍,還是超級無敵的大隊伍,都會有一隻領先的松毛蟲。但每次都會沿着線走,這也是“傻”松毛蟲的由來。而且松毛蟲可以預測壞天氣的到來。一旦壞天氣即將來臨,它們就會躲在洞穴裏。這不是天氣預報專家在強大的自然界而且,它們的預測非常準確。當天氣預報預報下雨時,它們會躲在避雨的地方。是不是很神奇?

法布爾的昆蟲記錄讓我們瞭解了各種昆蟲的習慣。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幸福。我認為最神奇的是大自然本身!

《昆蟲記》讀後感2

在生物課上,老師初步讓我們瞭解了昆蟲。昆蟲是無脊椎動物,屬於節肢動物一類;它是生物圈中最多的生物,遍佈所有地區。基本特徵為:一對觸角,通常有兩對翅,三對足。但為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昆蟲,我翻開了《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爾。在這本書中法布爾用生動、活潑的語言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奇妙有趣的昆蟲世界。

就拿作者所寫的《昆蟲記》這本書裏的螳螂來舉例吧。作者運用細節描寫、修辭等手法,生動形象描繪了螳螂特徵。螳螂外表美麗,身材纖細,體態優雅,但螳螂也是一種殘忍的小動物,讓我知道螳螂華麗的外表下隱藏着兇殘,更讓我懂得在動物或植物的鮮豔外表下,可能隱藏着濃濃的殺機!

書中還描寫了螳螂的捕食過程。螳螂的獵物有蝗蟲、蚱蜢、黃蜂、蜘蛛等。當一隻蝗蟲跳到螳螂的面前,螳螂會極力張開它的翅膀,將身體上端彎曲,並且不時地上下起落着。與此同時,螳螂還會發出一種聲音。做完這一系列動作後,便死盯着蝗蟲,這大大增加了蝗蟲的恐懼心理。最後,蝗蟲竟然靠近螳螂,主動送死!就這樣,螳螂殺了獵物並得意的享用它的戰利品。

這又何嘗不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説:汰劣留良、適者生存。一隻小小的螳螂尚且可以通過它的聰明才智取得成果,我們也應該在前進着的人生道路上學會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在生物界中是存在着吃與被吃的關係的`,因此,螳螂也不例外的有自己的天敵。幼時的螳螂,它的頭號天敵是螞蟻。一隻只螞蟻會在螳螂巢穴邊耐心等待,然後在時機成熟後捕殺螳螂幼蟲。雖然是呈人之危,但螞蟻也巧妙的運用的計謀,得到一頓美餐。

除此之外,螳螂還有其他天敵——蜥蜴,蜥蜴通過它的舌尖舐起那些剛剛幸運逃出螞蟻口的小昆蟲。可見,自然界的生存鬥爭是多麼殘忍。世界本就是永無窮盡的循環着的圓環。各種物質的死,就是各種生物的生。

螳螂的生活驚險曲折,稍不留神,便會死於非命,但它卻盡己所能,生存鬥爭,例如,保護色。而我們在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也應該不畏艱苦,積極突破重圍。

不只是螳螂,更有千千萬萬個昆蟲讓法布爾耗盡自己的經歷來觀察研究。他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喜好,更是使生物學發揚光大。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他堅持不懈,敢於嘗試的精神。讓我們從身邊的環境出發,瞭解昆蟲,推開生物世界的大門,開始新的旅途。所以,我推薦《昆蟲記》這本書。它適於所有年齡階段的人閲讀,它能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融入自然,瞭解大自然美麗背後的真相。

《昆蟲記》讀後感3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法布爾作家。法布爾出生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聖萊昂的一個農場。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法布爾在離村子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度過,他被鄉下的蝴蝶和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看完《昆蟲》這本書,我很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那麼多奧祕。我知道:一大早,蟬是怎麼脱殼的;屎殼蟑螂是怎麼滾糞球的;螞蟻是怎麼吃蚜蟲的分泌物的?還發現“蛀蟲之子”是錯誤的。蜜蜂抓青蟲不是作為兒子養的,而是為後代安排食物。

這是一本科普書,描述昆蟲的生育、勞動、狩獵和死亡,簡單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有趣的人性化昆蟲出現,多麼奇怪,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讓我沒有夢想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似乎讓我置身於現場,讓我看到昆蟲在生死、勞動和掠奪等諸多問題上與我們人類驚人地相似。它讓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但在它生命的早期階段,它也會犧牲在最小的螞蟻的爪子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等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師能畫出比這更規範的網”,豐富的故事情節讓我想象。看着,這些蟲子漸漸變得清晰起來,我想: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還會存在嗎?現在環境惡化了,以後還會有嗎?我仔細想了想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法布爾以人性關懷蟲性,千辛萬苦寫出了巨大的《昆蟲記》,為世界留下了豐富的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散文寶藏。它生動活潑,語調輕鬆幽默,充滿情趣。在作者的作品中,楊柳天牛看起來像個吝嗇鬼,穿着一件看似“缺布”的短燕尾服;小甲蟲“為後代做出無私奉獻,為孩子傷心”;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快樂地吃東西,如果我們慢慢餵食,他甚至會像嬰兒一樣哭泣”。多可愛的小生物啊!難怪魯迅把《昆蟲記》當成“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認為《昆蟲記》是一本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希望你能讀一讀。

《昆蟲記》讀後感4

自從我看了《昆蟲記》以後,有兩種蟲子我極其喜歡,一個是倚強凌弱的朗格多克蠍子,一個是紅螞蟻,這兩種昆蟲都是殺蟲高手。

蠍子——暗藏殺器的刺客。

蠍子尾巴上的毒針裏面有麻醉液,一般情況下,蠍子只會死死地用鉗咬死獵物,再細嚼慢嚥;如果遇到更強的生物,比如蟑螂、蜘蛛那種,會怎樣呢?作者拿着蠍子和蟑螂進行PK,一開始,螳螂還是堅韌不拔、寧死不屈,被蠍子紮了一下後,抖抖抖,一刻鐘以後,當場掛掉。再來一位“田王”螻蛄,像皮皮蝦一般模樣的蟲子對手,會不會更勝一籌呢?結果,螻蛄的身體一直在抖,腿一伸一伸的,兩小時以後,氣斷身亡,下場如出一轍。

看來蠍子很牛嘛!其他的蟲子只不過是它的手下敗將、刀下亡魂罷了,佩服,佩服!

再來講講紅螞蟻吧,它可是搶掠高手。

紅螞蟻一不會生寶寶,二不會蓄糧。沒寶寶,搶,殘忍的紅螞蟻奪走了黑螞蟻的蛹,於是蛹長大之後就變成了伺候紅螞蟻的傭人;沒糧食,也搶啊,黑螞蟻的過冬糧食全被紅螞蟻瓜分得一乾二淨,黑螞蟻只能成了可憐的“窮光蛋”。搶掠完畢,迴穴路上遇上了障礙物,本以為紅螞蟻這下要迷路了吧。不可能!紅螞蟻雖然是近視眼,但是實驗表明,它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找到迴穴的道路。

我覺得,紅螞蟻和蠍子的技能可以配合使用在軍事方面。蠍毒可以裝進子彈,為什麼我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當普通子彈射不中人的心臟、大腦時,人還是能上戰場,但用了這種蠍毒子彈後,可以一擊致命,讓敵人死於一“彈”。紅螞蟻的殘忍兇狠可以用在重機槍加特林上,一開戰,成千上萬的士兵,同時發射蠍毒彈,就算是全世界的士兵來攻擊,也扛不住這超級火力啊。

我想,作者法布爾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堵住他探索的道路。我無法用詞句來形容他對大自然的奉獻,但是從這本書裏,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的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獨具匠心的構思。

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5

“黑胡蜂”這個名字讓我頓時覺得黑胡蜂是種霸氣側漏的昆蟲。會不會像披着黑色斗篷、穿着油亮油亮的高靴的黑衣俠一樣氣場十足?胡蜂的外衣,一半為黑黃色,纖纖細腰,步態輕盈。休息時,翅膀不是平展着而是橫折成兩半,腹部像化學家的曲頸瓶、蒸餾甕般鼓起,靠一個長頸連到胸部。這長頸顯示鼓得像個梨子,然後縮成細繩,起飛不猛,飛行無聲,慣於獨居,這就是關於黑胡蜂的主要描述。原來黑胡蜂更像的是遠離塵世喧囂、隱居黑山的黑衣遊俠呀!帶着這天馬行空的想像,我陸續瞭解了黑胡蜂。

黑胡蜂蟄刺獵物,強取豪奪,是兇殘的膜翅目昆蟲,它們用毛蟲餵養自己的孩子。把它們的習性同毛刺砂泥蜂的習性進行比較,可能是挺有意義的。捕獵性膜翅目昆蟲都十分精通蟄針的技術。但這些高明的殺手在建造住宅方面卻又是沒有技能的工人。那住宅又是什麼樣子呢?

它們的住宅不像蟋蟀的住宅一樣“豪華”:一條沒有泥土的過道,盡頭是一間蜂房。一條走廊,一個洞穴,一個簡陋不堪的巢穴。這是礦工、挖土工的作品。它們的作品一般在搖搖晃晃的樹椏上。果仁形黑胡蜂分佈很廣,對於建造蜂房支座的選擇比較隨意。它把房子建在牆上,建在孤立的石頭上,建在板窗的木板上,或者建在灌木的小樹椏和什麼職務的乾枝上。阿美德黑胡蜂的建築物如果是建在一個不受任何東西妨礙的水平的表面上,那麼它就是一個規則的圓屋頂,一個球形的帽狀拱頂,在屋頂的高處開一個只夠它出入的狹窄通道,上面有一個開得很好看的細頸口。這令人想到愛斯基摩人或古代的蓋爾人的圓形草房中央的煙囱。黑胡蜂的圓屋頂是一件藝術品,我覺得至少從黑胡蜂身上可以依稀看到一種把自己的.額作品修得漂漂亮亮的癖好。更值得注意的是,常常可以發現圓拱頂上鑲着幾粒被太陽曬白了的空蝸牛殼。有的全用蝸牛殼替代卵石,看上去見識是用手工耐心做出來的貝殼匣,精美極了!誰説昆蟲沒有審美觀?這才是事實。

還有一個有趣的事,黑胡蜂發育完全後,雄性比雌性小,它的重量和體積只有雌性的一般,所以食物的總量也只需雌性的一半。由此看來,食物豐盛的蜂房是雌蟲的房間,而食物較少的自然是雄蟲的房間了。至於產卵,就更為奇怪了:母親事先已經知道產出的卵的性別,因此它們事先便可為自己的孩子儲備充足的食物。這是跟我們人類多麼不同的奇怪世界啊!

《昆蟲記》讀後感6

午後,陽光灑在我的書桌上。合上《昆蟲記》,聽着窗外的蟬鳴聲,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小時候,蟬的歌唱讓我尤為痴迷,那鏗鏘有力的交響樂;那渾厚悠遠的樂曲;那輕快舒適的小調,時常在我的童年響起。可究竟是什麼讓蟬發出了高亢的聲音呢?認真觀察的法布爾終於發現原來是蟬的“音室”中的一片“鈸”通過振動來發聲的。他通過反覆的實驗,反覆的觀察,最終才發掘出昆蟲的奧祕。

還記得以前與昆蟲的相遇,盡是殘忍與殺戮。那是我還小,不懂得生命的意義。只懂得喜與厭、愛與惡。看見一隻小蟲子,便將它踩死或用手按死。殊不知它們也有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它們也是一羣生命。可一旦碰見蟑螂或蜈蚣等昆蟲時,又立馬害怕起來。那是我天真地以為凡是被蜈蚣咬過的人,肯定都與蟲子有着深仇大恨。所以當我那年被咬了之後,就再也沒碰過蟲子。然而在我讀完《昆蟲記》時,我的想法卻改變了。如果不是對人類有害的.昆蟲,我一律放生。這個習慣,我相信我會一直保持着,不會改變。

昆蟲與人一樣,也有頑強不屈的精神,也有團隊協作的意識。聖甲蟲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糞球是聖甲蟲的事物,每天它都會為自己尋找食物。在回來的路上,它難免會遇到一些陡坡和障礙。但它從來都不會選擇放棄或繞道而行,而是頑強地去挑戰它們。它用它那強有力的後爪一步步地將糞球推上土坡。即便遇到一些小石子、小草,它也用盡全力將糞球推上去。哎呀!一個不小心,聖甲蟲連帶着糞球一起滾了下去。可是它並不氣餒,而是再次鼓起勇氣,爬了上去。就像一位登山者在征服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峯一樣。終於它征服了這座山峯,成為了一位勇敢者。有時它也會拉上同伴一起共同合作,俗話説,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時常它們能獲得更多的果實。這種協作的精神無不讓人敬佩萬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説道:“一隻昆蟲具備的驚人的掌控局勢的能力與聯絡同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在生活中我們如果能向它一樣就必定會有所成就。

《昆蟲記》中對形形色色的昆蟲的描寫讓我流連忘返。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昆蟲原來並沒有那麼平凡。它讓我瞭解到奇妙的昆蟲世界;讓我感受到美麗大自然的無窮樂趣以及對事物的用心觀察與用心思考。

天色已晚,卻還能聽見陣陣蟬鳴。生命的意義原來是多麼美好,這場與昆蟲的邂逅也是那麼的美好。

《昆蟲記》讀後感7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看<<昆蟲記>>,不知怎麼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時不時還會惹人捧腹大笑,就像跟着法布爾走進了大自然,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去大自然探索昆蟲的奧祕。翻開書本往下看,便會了解許多知識:螢火蟲有六隻短短的腳,它們是用碎步小跑的昆蟲,雖然螢火蟲的外表弱小,但是它卻是個肉食動物,是個獵取野味的“獵人”;天牛是破壞樹幹的罪魁禍首,每逢中秋時節,它們躲在樹幹中吸取養分,用半圓鑿形、無據、黑而短但極強健的上顎挖掘通道,並用挖掘出來的碎屑作為食物;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如果不看它那致命的捕獵工具,螳螂其實也不可怕:苗條的身材身着俏麗的上衣,渾身呈現優雅的淡綠色,還有那長長的酷似沙羅的翅膀,真像一位美少女;還有松毛蟲是怎麼產卵和孵化、動物是怎麼催眠狀態自殺的、朗格多克蠍子的毒液有多強,一隻朗格多克蠍子和一隻納???搶侵胝飭街歡加卸敬痰睦コ嫠?岢緣羲?⒔鴆郊椎氖澄鍤鞘裁?……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好像都跳出了書本。以前,我是不怎麼喜歡大自然中的昆蟲,覺得所有的昆蟲都是壞東西,自從我讀了這本《昆蟲記》之後,我發現喜歡上了昆蟲,不像以前一樣厭惡昆蟲了,有時候還會仔細的'端詳昆蟲,由於掌握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現在大部分昆蟲名字我差不多都叫得上了,我真感謝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敍述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又一次接觸了大自然,瞭解了大自然中昆蟲的奧祕。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昆蟲也是有它們的生活習慣的,我們不應該討厭它們,試着去接觸它們,你便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昆蟲了;而法布爾的精神讓我也很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  信心,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的

《昆蟲記》讀後感8

夏日午後的蟬鳴甚是聒噪,室外枝婭瘋長卻總也擋不住烈陽。在陽光的催促下,我拉開散滿墨色的書櫃,捧出一本《昆蟲記》。坐在軟的沙發上,我輕輕地翻動書頁,飄浮的目光終於落在黑色字體上。

當我拿起這本書後,我便被這裏有趣的情節深深吸引住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保殼朗如何滾屎球;瞭解了蟬的習性;蟋蟀如何捕食的松毛蟲的“家’在哪兒,蜘蛛常見的種類..……還有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毛蟲,漂亮的孔雀蛾.……這裏介紹了幾十種昆蟲,每一篇都是那麼精彩。

蟬,是一種神奇的昆蟲,它在夏天的夜晚就會悄悄爬出來換上華麗的新裝,然後開始它的歌唱生涯。但我怎麼也想不到,蟬居然是一種害蟲!七月時節,當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朵上尋找飲料時,蟬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為什麼?因為它有一個奇特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藏在它的胸部,能刺穿樹皮,吸樹的汁液。它坐在樹上唱歌。渴的時候只要鑽通樹皮,吸樹的汁液。吸管插進桶孔,它就可以飲個飽了。

屎殼郎在我的印象裏是一種噁心的昆蟲,但我發現其實它是一種有趣的昆蟲,力了更瞭解屎殼郎,我還專門調出了屎殼郎滾屎球的錄像。看着視頻中跌跌撞撞地滾屎球的屎殼郎,我不禁發現屎殼郎的意志力多麼強。

孔雀蛾是一種很漂亮的蛾。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着紅棕的絨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着灰色和褐色的小點兒。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形的線。翅膀周圍有灰白的邊,中央有一個大眼睛,有黑得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彩鑲成的眼簾,它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弧形的線條。這種蛾是由一種長得極力漂亮的毛毛蟲變來的,它們的身體以黃色為底色,上面嵌着藍色的珠子。它們靠吃杏葉為主。這種蛾子不懂得吃,壽命只有兩三天的時候。我真為它惋惜。

……

陽光從腳尖爬到膝蓋,彈鳴聲微弱,我慢慢地合上書。《昆蟲記》是法布爾用畢生的心血和研究成的世界名著,這裏聚集了法布爾智慧的結晶。真想不到,昆蟲的世界是如此豐富!昆蟲,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這樣精彩。我們應該保護昆蟲,愛護大自然,多讀名著,收穫意想不倒的驚喜。

書中沒有多少故事,卻處處是故事。

《昆蟲記》讀後感9

點評:欲揚先抑,説明《昆蟲記》對自己的影響之大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法布爾的傳世之作。作者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到了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下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和習性。螢火蟲、蟬、蟋蟀、蝗蟲、胡蜂……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生活,它們的出生、進食、勞作、捕獵及繁殖後代等等所有細節都可以在《昆蟲記》中找到。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不像一般的科學著作那樣乏味枯燥,而是散發着濃郁的文學氣息。語言輕鬆詼諧,平實的記敍卻又是詳細、具體、清新自然,而又不失幽默。

點評:簡介《昆蟲記》 的內容

“昆蟲是不是一定要以這種響亮的傾訴和喋喋不休的表白來吐露它們的愛情呢?通過大量的考察可以知道,兩性之間的靠近會讓彼此沉默。所以,我認為蟈蟈的小提琴,雨蛙的風笛管,山蟬的音鈸,都只是表明生命樂趣的手段,這種樂趣任何動物都有,任何動物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瞧,多麼細緻的觀察,多麼生動的語言。法布爾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美術家一樣的觀察,文學家一般的敍述,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的大門。

點評:品評書中內容

記得小時候,我只觀察過一種昆蟲,就是蝸牛,也許是它軟軟的身體總躲在殼中,所以我才不那麼害怕吧。我最感興趣的是蝸牛爬行為什麼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可這個“膽小鬼”沒等我的手碰到它,就把頭縮進殼中,幾次嘗試都沒成功。最後,用一塊尖石頭小心地敲破蝸牛殼,才掏出他的身體,黏黏的,讓我噁心,也就失去了繼續觀察的耐心。還是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那是足腺分泌的`粘液,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點評:聯繫自己的生活

看過《昆蟲記》,再想到我的那次觀察,真讓人羞愧。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探索生命世界的本來面目,發現自然界藴含的科學真理。《昆蟲記》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

點評:得到啟發

我們愛科學,我們學科學。只有像法布爾那樣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態度,才能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

《昆蟲記》讀後感10

我的親人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在他對昆蟲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法布爾用他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我從小因為不喜歡昆蟲,所以平時很少細心觀察小動物的世界。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説,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成果。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科普書。《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有句話説得好“知識就是力量”,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更珍貴的啟示,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讀後感11

我們為深邃的大海歡呼;我們被巍峨的高山折服;我們對廣闊的沙漠充滿嚮往;我們對嬌豔的鮮花充滿讚美……

但,誰曾留心過蟬第一次蜕皮是怎樣的;誰曾瞭解過螳螂是怎樣捕食的;誰曾觀察過屎殼螂是怎樣製作糞球的;誰會想到石蠶原本是生長在蘆葦叢裏;

我們忽略的太多太多,忽略的時間太久太久……

“昆蟲”,聽起來過於學問化的名詞,不像人們日常口頭用語。但是它,雖陌生但又熟悉——樹上的知了、花間的蜜蜂、米袋子的象鼻蟲、水裏的魚、吸血的斑紋……昆蟲的數量比地球上的人類多上千萬倍,然而人們居然熟視無睹,根本不願意認真感覺這生命。他們真的那麼渺小嗎?就因為它們渺小而忽略它們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不是奇蹟了。(讀後感)法國傑出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用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被人們忽略的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法布爾以他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書寫完成了傳世佳作——《昆蟲記》。

《昆蟲記》告訴我們,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在內,都有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不應該被忽略。

法布爾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

《昆蟲記》雖然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但面孔卻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沒有乾巴巴的學究氣,沒有學術著作的晦澀枯燥與一本正經,沒有言之無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地描述觀察到的事實,一點兒也不忽略。正是由於沒有忽略,法布爾才會發現昆蟲界與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法布爾才會讓那些我們平素看來陌生的生物變得親切有趣。

法布爾就是少了忽略,用他求真求實,勇於探索發現的科學精神,在為我們講解生物知識的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大自然的大門,使我們的視野更加廣闊。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記》一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之作。

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對自然界的事物一種親近感,非常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那時候,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的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可以看,但是,他卻從小就樹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我讀《昆蟲記》時,彷彿看到了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

法布爾的《昆蟲記》裏,那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星辰,還有昆蟲氣味的存在,彷彿自己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一下子聚攏過來。我知道了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尿殼螂是如何滾動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識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當我依依不捨的放下《昆蟲記》這本書時,心裏還沉靜在昆蟲的世界中。

以前,我看到昆蟲就很害怕,總是以為碰到昆蟲就會出現什麼不良的症狀。但是《昆蟲記》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讓我感到了昆蟲的奇妙,昆蟲賦予了大自然色彩。當我翻開書的第一頁的時,我就對昆蟲失去了恐懼。而法布爾老人也讓我感受到了昆蟲的奇妙。

拿螳螂來説吧,當我看到螳螂這個字時,總以為它很温柔。可昆蟲記才讓我知道它是一種很難以對付的小昆蟲。身上有各種暗器。比如,它有如針般的硬鈎,可以用鐮鈎鈎住你的手指,它有鋸齒的尖刺,可以用它來扎,刺你的手;它還有一對鋒利無比而且十分健壯的大鉗子,這對大鉗子可是相當的危險,有很強的威力,當它夾住你的手時,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看,雖然螳螂小,但法布爾老人使我對它產生了防備。還有一些螢火蟲,被管蟲,焦葉峯等等……昆蟲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萬物不能看外表就知道它的性格,而是看它的內心才知道它的性格。

總之,昆蟲的奇妙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的昆蟲的話,就和我一起看看《昆蟲記》吧!

《昆蟲記》讀後感13

這個假期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頗有心得。

《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爾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更寫出了十卷觀察後的感言,世界怎能不為之轟動?《昆蟲記》不僅是一篇文學鉅作,還是一部昆蟲科學百科呢!法布爾用他一生大量的時間觀察千奇百怪的昆蟲,收穫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觀察到了昆蟲們的所有習性,不斷思考,必要時總會將昆蟲帶到家裏養,以便觀察更方便。其實,這篇文章還讚頌了動物生命的宏偉——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就是生命,往往一些微小的生命容易被忽略,人類雖然在生物鏈的頂端,可我們卻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些微小的生命這個世界到底會有怎樣的變化呢?這些小生命就是法布爾讚美的——昆蟲,他們是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們對我們來説萬般重要,它們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

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它們可稱得上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每個動物都會有自己的“殺手鐗”,狼蛛的“殺手鐗”則是它的兩顆毒牙,十分兇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於死地。狼蛛的腹部長着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着四隻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着百里香的乾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才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為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動物的生命同樣也應當得到尊重,不應該做無謂的殺害!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保護它們,使它們免於無謂的傷害。

法布爾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無畏嚴寒酷暑,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蟲來觀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一定要向法布爾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不斷提高的!

《昆蟲記》讀後感14

在人們的眼中,昆蟲是個微不足道的生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看似微小的事物,但他們的力量卻不見得小,反而自身還擁有着"洪荒之力"。而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則正好證實了這一論點。在《昆蟲記》這本書中,最令我感興趣的並不是隧蜂,大蝴蝶,而是令人討厭的蜣螂。

或許大多數人都認為蜣螂那個黑的橢圓生物很令人噁心,大多數人也不喜歡它。但你們都錯怪它了,它其實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大家都覺得這些以糞為食的小蟲子很令人噁心,但你們知道嗎,一隻小小的食糞蟲可將糞捲成球供寶寶使用,原本是臭烘烘的街道,馬上就變得乾乾淨淨。毫不起眼的蜣螂竟是大自然的清潔工,是不是很讓你意外呢,除此之外,他們在24小時以內吃的`食物比自身體重還多,從而使糞便轉變成其他生物所利用的物質,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清潔工與轉換工。還得多謝法布爾讓我們改變對蜣螂的看法,是他認真細緻的觀察,生動有趣的筆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昆蟲世界!更多的博物學家生物學家認識昆蟲世界採用的是實驗解剖,而法布爾則不同,他是通過觀察。也就是這過程的不同,造就了兩者實質上的不同。一個是冰冷,毫無生機的實驗與結果,一個是充滿情趣而又科學的實驗過程與嚴謹的結論。

通過法布爾的《昆蟲記》,我也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人類不孤立存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與之陪伴。很多人認為,人類是最高等的生物,主宰世間一切,其它生物的存在都如塵埃一般。實則並不是這樣,生物與生物之間,都有着緊密的食物鏈,一旦食物鏈中某種動物消失或減少,都會對生態平衡造成致命一擊。就像一句話説的——一隻蟲子也可以毀滅整個地球。也許法布爾也是想通過昆蟲傳達這個信息,他對每隻昆蟲的細緻描寫,無一不顯露出他對生命的謳歌,以及對生存理念的清醒認識。他專注描寫每種昆蟲的背後,是他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對每一個生命都格外珍惜,這也包括一隻性命卑微的小蟲子。

難怪有人説法布爾的《昆蟲記》是哲學家一樣的思,美術家一樣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看他的《昆蟲記》如同審美一樣。我也想將我的感謝獻給專注一生寫蟲子的法布爾先生——是你奏出了生命的樂章,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美好,感謝你,法布爾先生!

《昆蟲記》讀後感15

在當今社會,一個人如果沒有本領,沒有一技之長,還能立足於這個社會上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法布爾的《昆蟲記》中的昆蟲們,也都是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長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螞蟻為什麼能立足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因為它會搶掠,會省吃儉用,保留下來的糧食足以過冬,並且它們懂得團結協作,在遇到危險時,它們會一致抵抗。這些本領,算不算一技之長?

那麼蟬呢,四年黑暗的苦工就是為了生存,為了那五週光明的快樂,為了繁衍後代。蟬的幼蟲剛從卵中破殼而出的時候,就要尋找軟土,挖一個深深的洞穴。這就是為了防範地上的敵害,從而生存,他們在地下能吃什麼?就是用那尖尖的嘴吸取樹根的汁液存活。蟬變成成蟲後,炎炎夏日,蟬用自己的嘴,在樹上掘了一口甜井,而其他昆蟲只能望洋興歎,而蟬卻喝得飽飽的。這些本領,算不算一技之長?

螳螂身上的那個鋸齒並不是擺設,當有獵物靠近時,它會伸出鋸齒,捕捉獵物,讓那些獵物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喪命。面對比自己強的獵物,它會恐嚇:使自己的.身形變得比較大並且可怕,讓獵物被嚇呆,這時螳螂會迅速伸出它的鋸齒,把獵物勾住並吃掉。這些本領,算不算一技之長?

昆蟲憑藉着自己的一技之長生存着,植物亦是如此。仙人掌本生於沙漠中,那裏氣候乾燥,水分蒸發得很快,因此它把呼吸作用調到最弱,並且只在晚上進行,於是它的葉退化成刺,減少水分的蒸發。在沙漠中有許多飢渴的動物要吃它,生有刺,也可以防範它們。

臭椿樹的生命力很強,即使它的地上部分完全遭受破壞,它也會從根部長出新芽,不至於死亡。並且它在遭遇蟲害時會釋放出毒素,從而避免被吃掉的命運。臭椿就是利用這樣的一技之長躲過天災和蟲害,從而生存下來。

俗話説:一技之長好防身,安身立命少彷徨。昆蟲和植物尚且需要一技之長才能立足於世界上,更何況我們人類呢?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就會碌碌無為,無法再向前進,終將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才能立足於世界上。作為學生,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發掘自己的一技之長,修煉自己的一技之長,將來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去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k176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