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集]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父愛與母愛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閲讀《傅雷家書》後,我對父愛和母愛有了新的理解。

一位譯著宏富的翻譯家,為人坦蕩,稟性剛毅,對兒子傅聰可謂苦心孤詣。無比真摯的家常話,流露出濃濃的父愛,沒有半點虛偽,也用不着裝腔作勢,感情是那麼純真、質樸。這位學貫中西的父親同每位父親一樣,對孩子疼愛有加。但在這基礎上,還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乃至健康等全方位的教育。縱觀全中國,能做到這層境界的.,未知能有幾人。

書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人生道路的細節和常見問題,都像良師益友般給予指導。傅雷與孩子之間除了骨肉相連的父子,還是人生和藝術方面的知音、親密無間的朋友。

每個人生來都有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之愛。當我讀到這封家書,感受到的是另一種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種父母之愛。在書中我不光看到了嚴格戒子又對其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成長。他用音樂譯著與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麼豐富的養料,但父親在這位遊子的處境裏,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教誨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困境和艱險。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過自己的祖國,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萬里外所給予兒子的殷切教誨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對於這個家庭都不是問題。

翻讀全書,有反覆叮嚀、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間的談心……這些如細流般温潤人心的句句話語,翻動每一頁,心中都如泛起漣漪。

看着現在自己的父母,想到將來要為人父母,那種責任與光輝,自己能揹負嗎?《傅雷家書》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家風,更是家人之間羈絆的縮影。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讀完黃老師佈置的《傅雷家書》,我掩卷沉思……

傅雷是真正的好父親,有這樣真誠的父親,做他的兒女應感到榮幸,他把自己的兒女看作是獨立的個體,總是給予兒女正確的觀念。我們有些長輩,做錯了事不承認,還將其強硬擺正,這是教育的誤導。

傅雷的`真誠,體現在教育兒女方面,書信中可見一斑:“我良心上的責備簡直消釋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媽媽説。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償,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説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傅雷家書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

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撫養子女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x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傅雷在《傅雷家書》中有很多關於藝術的講述、探討。通過讀這本書,我對“藝術”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便是我一開始對藝術的認知,藝術它來源於生活,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它可以是一句話,一幅畫,一個風景。它可以是一切。這是最開始,我以為它是一個實物,也僅僅是一個物。

但傅雷説:真誠,是藝術的第一把鑰匙。讓我明白,“藝術”是實事求是的。但也因此讓我有了藝術是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的錯覺。一切偉大的藝術家,必然兼有獨特的個性與普遍的人間性,傅雷寫道,讓我明白,每個藝術家都對其投入了感情,以至於他們是藝術家,而我們是普通人。的確實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藝術。但只是藝術的成功與否。

那麼是不是隻要投入感情便可以了?只要模仿便可以了?不,您給予了否定。寫實可學,浪漫蒂克不可學,故杜可學,李不可學。李白雖有才華但那樣的天縱之才不多,共鳴的人也少。所謂曲高和寡也,同時積雪高峯也令人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可隨便瞻仰。這也便是國人淡詩的尊杜的多於尊李的道理。也就是説李白境界太高,常人不能所及,鮮有共鳴者,畏而懼之其才華。所以要有合適的目標,腳踏實地。

對於藝術所富有的情感,我認為應是複雜且純粹的。複雜是指情感的種類多,程度不同,純粹指對藝術追求的原始心,既初心不忘。不僅不受限於感性認識,不受限於理性認識,更要有第三步的深入。藝術家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而這個愛同時也不是庸俗的,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偉大的愛”。要有高度的原則性和永不妥協的良心。藝術是,因熱愛,而燦爛的烈火,熾熱又滾燙,是那燒灼着的赤子之心。

“藝術是火,藝術家是不哭的”。他們會順應時代,順應內心,遵循熱愛而表現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那是漫長且繽紛的,不同人們的藝術匯聚在一起的,藝術的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樓適夷曾這樣評價《傅雷家書》: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這一百多封家書,不僅僅是信件,更是傅雷深沉如山的拳拳父愛,兒子小有就,他歡喜自豪;兒子遭受挫折,他滿懷憂慮;兒子驕傲自滿,他諄諄教誨。對兒子傅聰而言,傅雷首先是一位父親,然後是一位朋友,最後才是一位學者。作為父親,傅雷教育兒子為人處世的準則;作為朋友,他擔心兒子的日常起居、感情生活;作為學者,他與兒子探討音樂上的專業問題。毫無疑問,傅雷是一位嚴格的父親,知心的朋友,淵博的學者。

這不由讓我想起我的父親。如果説我家像一個戲台,母親總是唱紅臉,父親卻總唱白臉。曾幾何時,我厭煩甚至怨恨過他,因為他如此的“不近人情”。

還記得我剛踏入二中校門時,不熟悉環境。很快迎來了我進入國中以來第一次重要的考試,我懵懵懂懂地走進考場,考了年級560名,一共1200名學生,明知道沒有付出努力,只是運氣原因卻依然居功自傲,向父親報喜。我本來學習不是特別好,我原料想父親會高興地誇獎我,不料父親卻面無表情,只是冷靜地叮囑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你前面還有多少讓你超越的人,而我沉浸在眾人的鮮花與掌聲中,全然將良言警句丟在腦後,變得更加鬆懈。

教育方面,父親與傅雷一樣嚴格而理性,用嚴厲掩飾自己的.温情,用理性遮掩住自己的期盼,直到孩子踏上成功之巔。我立於山巔,眾生仰望,父親是那個沉默的人;當我跌入深谷,所有人都懷疑我時,父親是那個拉我一把的人。

父親拳拳似海深,我慶幸在我成長路上讀了《傅雷家書》,是他讓我理解了父愛,理解了父親。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關於怎麼教育孩子從古至今一向是個經久不變的論題,也永久是個永存的論題。

大凡有所作為的人,必定有一個異乎尋常的爸爸媽媽或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傅雷與兒子傅聰13年的通訊。就每封信都記載編號,且筆跡潔淨、鉅細得當這一點而言就體現了傅雷作為父親本身嚴於律己的精力。

咱們大多數人往往不知道或裝做不知道,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一起,也是在對自己提要求。有時爸爸媽媽都做不到,怎麼會得到孩子從口到心的服氣呢。最簡略的比如:咱們常常要求孩子少看電視或電腦,而自己卻在電視和電腦前一坐便是幾個小時。

傅雷與兒子像朋友相同無話不談,這很可貴。這也正是許多爸爸媽媽苦惱的問題。許多爸爸媽媽總是訴苦孩子和自己沒話説,卻從不檢討自己,為什麼會呈現這種情況。把孩子當作朋友,勇於供認自己的過錯,才會得到真摯的溝通。

現在的孩子和傅雷的兒子的.那代人,比較管束是否更難些。應該供認:要難許多。現在外面的國際引誘太大。網絡是年代的前進,也會使人誤入歧途。西方一些敞開的思維,像空氣相同到處在改動孩子的呼吸方法。暴力、色情無處不在。真不知怎麼對應。要讓孩子瞭解社會的陰暗面,一起更多的是充溢陽光的新鮮國際是多麼的不容易。人不可能永久做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怎樣教孩子用過濾的方法呼吸呢。

管束,這兩個字但從字面瞭解,辦理和教育要一起進行,缺一不可。但是當爸爸媽媽的怎麼能適可而止的掌握分寸哪。也一向在考慮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一個異乎尋常的幼年。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傅雷家書》是一本滿溢着父愛的書。書中傅雷不僅表達了對出國在外的兒子的思念,更在行為素養、思想感情等方面嚴格要求傅聰。都説只要認真讀一本書,就能明白其中藴含的道理,那麼當你認真讀《傅雷家書》時,就一定會體會到書中的父子情深。

當傅聰幾個星期不回信時,傅雷會非常焦慮,甚至寫信的次數會更加頻繁,他會毫不耐煩地追問他為什麼這麼久不回信,是因為事務繁忙,心情積鬱,不能自拔嗎?他每次都肯定傅聰的事務繁忙,並表示理解,但他仍是希望傅聰能儘快回信,免得讓他着急。看的出父親對兒子的理解和對他遠走高飛的盼望和期待。

傅聰在結婚前每次給父親寫信的內容可以歸結為一句:自己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和造詣,在同學老師等人之間的交際關係和認識,對自己現在做的事的梗概,但似乎都沒有説對父親的愛,對他們目前境遇的疑問。或許這也情有可原,畢竟愛是難以説出口的,特別是在親人面前,而在傅聰婚後,傅雷也關注起了傅聰的家事,給傅聰的妻子彌拉也寫起信來,得知彌拉是一個素養極高的女子,並且也常教導傅聰處理家事。

回到開頭,傅雷説他虐待了傅聰,這也沒錯,傅雷從小受到母親的嚴格訓誡,他也愛到了母親的影響,對傅聰甚是嚴格。傅聰邊練琴邊看書,傅雷便拿煙灰缸將傅聰鼻子砸出了血,頓時血流如注。但是在傅聰出國那天便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看得出父親望子成龍的心切和期盼,和傅雷對兒子深厚的愛,不然他不會在意他虐待了兒子。

在全書結尾,中國爆發了__,這時傅雷和妻子已做好了自殺的準備,因為傅聰不願意回來看他們,這讓傅雷的精神支柱倒塌。雖然我不知傅聰是如何想的`,但傅雷對兒子的愛,對骨肉的愛非常深沉,以至於導致他自殺的客觀原因。

傅雷是個嚴謹的翻譯家,他不僅留下大量的翻譯文本,也留下中國萬千人的感動的書信,而我堅信,他給世界帶來的不止於這些,還有愛和大義。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是馬大哈,做任何事情不拘小節,只把這件事完成了,卻沒有把這件事弄好,最後自己吃了大虧。還有一類人他們心細如髮,任何一個細小的關鍵都能被他們發現。我算是介於這兩種之間的人。

有時很細心,可以發現很多隱藏的信息,而有時候卻不知為何就像是選擇性的失明,一遇到關鍵信息就自動屏蔽,有時弄得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傅雷家書》中傅雷對於傅聰細節的要求具體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術、生活起居、待人待物,裏面提到了很多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細枝末節。譬如:信封要書寫工整,研究學術要嚴謹,對待朋友不能總是一腔熱情.

注重細節,會讓我們從中受益很多,而粗心的人卻要吃虧了。我就是一個粗心的人,我們學校最近進行了生物和地理的考試,考完試之後我覺得自己答得還不錯,反正會的不會的'都寫完了,沒有空題。考完試神清氣爽,趕回家,也不想考試的事,開始寫作業。考完試的第二天老師開始對題,拿出試卷,順帶看了一眼,“咦?這個咋問的是半島,我寫的啥來着?好像是大洲。”想到這我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巴掌,這算啥?會的寫錯,太丟人了。越往下對,越認為自己在考試時是不是眼睛突然出現了故障,大腦也不受我的控制了。這種事兒但凡是在考試時絕對不會缺席,特別準時。現在我還在努力改正,但效果甚微。

在身體方面的細節就更不注意了。我常常不注意地下的坑坑窪窪,人稱“平地摔小公主”,走着走着別人就會看到我,身體一彎,立馬抓着身邊的人,這樣就説明我又崴腳了。

細節決定成敗,不僅僅是學習還是身體上的,多注重細節學習會完成得更加完美,身體也會少受到傷害。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六年之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內容涉及生活、社會、音樂、婚姻、文學、藝術、宗教、歷史等各個方面。

讀後感:

每當翻開這本書時,腦海裏就會自動播放起許飛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不管是這些信還是那些日記,無不包含着父親們平日裏那不輕易説出口的愛。信中的語氣殷殷切切,讀不盡的關懷和恨不能自己衝上前替孩子經受槍林彈雨的熱切。

原來不管他們的身份地位如何,兒女面前,父母總是卑微的,尤其是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他們不斷地小心試探,我親愛的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有空多回復我哪怕是一兩句。即使孩子長大,生活方面,他們擔心的依舊是他們吃飽了沒、加衣沒,有錢花沒、遇到問題會解決沒。.。.。.彷彿他們還是自己掌心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當然,這本書能夠收穫的不只是字裏行間流露的愛,更多的是傅雷對兒子在生活處事、文學作品、藝術體味等方面的討論和教誨,比如,學習的時候不要求速度,天下沒有速成的學問。時刻牢記自我批判。“藝術家需兼有獨特的個性和普遍的人性”。智慧使人醒悟,信仰易讓人偏執。.。.。.

讀的.時候只感覺像多了一位拳拳關心問候你的老父親,不僅有滿滿的關愛,還有諄諄的教誨。裏面提到的許多傅聰的問題我也有,許多年輕人也有,比如遇事容易感情用事,不會拒絕別人,對人沒有戒心。.。.傅聰都對傅雷提出了適當的建議。這是一位來自愛子的父親的忠告,自然不會有私心。他只會把他所經歷的、所總結經驗毫無保留地講給你聽,只為了你哪怕少走一點點的彎路。讀完以後許多問題豁然明朗。

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當然,國中生往上會更容易讀些。不一樣的年紀讀自然是不一樣的味道,上面是我讀出的東西,你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中選有傅雷家書的兩封書信我,受頗深。

傅雷,是我國羅曼羅蘭富二代等作家文章的當代翻譯界第一人。他培育了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傅聰。傅雷家書是他及其夫人和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摘篇,這些家書凝聚着傅聰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在付聰消沉苦悶時,父母教育孩子如何正確面對生活的感情創傷戰勝挫折。“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太猛也會淹死莊稼。”這是他對兒子的勸慰又何嘗不是給我們啟迪呢?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而我們只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不過分的在意為之焦急,也不能輕視,蔑之,不應風暴而消沉努力報警遠方,我們必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把兒子的信是為珍貴的禮物,他在兒子成功時滿懷星星激情洋溢的勉勵激勵兒子保持千危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高境界,確對待成功,“別擔心,解決一個矛盾就會前進一步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是沒有止境的。”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生命之河,綿綿不斷,有時平,無波瀾,有時間有湧進但從不會停下前進的步伐總是在向遠方奔騰。人生有幸與不幸,但我們平靜面對驚喜時,則是我們又跨出一大步時,寵辱不驚,為着我們更遠的目標而奮鬥,我們就是中國的`接班人。

傅雷家書中給我們的啟示有太多太多,他不僅是至於我們個人也給我們在放有了啟發。現今許多家長為了所謂的“為了孩子好”每天忙於工作,之間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不過是父母的關愛。有多少留守,或者幾乎等於同於留守兒童的孩子因為極度缺少家庭父母的關愛,還荒廢了,毀了自己的人生。所以我現在只想呼籲各位家長,何時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麻醬,給你們的孩子真正的關愛與呵護?!傅雷家書將讓我受益終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父愛不像母愛那般温柔,那般體己,父愛外表裹了層嚴厲的外殼,殼下卻同樣是對孩子的滿心關懷。讀《傅雷家書》,我明白了許多。

傅雷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同時也是一位嚴格的父親。傅雷去世後,他的家人把他和兩個兒子的家信輯錄為《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十二年間傅雷對其兒子的諄諄教誨與關愛,是一部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書中,因為大兒子傅聰遠在海外學習音樂,傅雷便隔着重洋,用書信指導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一封封信裏,傅雷對兒子的藝術學業是十分嚴格的。對於傅聰音樂比賽的排名,傅雷列出一條條對傅聰的問題:傅聰的.總分多少?第一二名的總分各多少?第一二名與傅聰比較之下,有何優勢劣?老師對傅聰的評價是怎樣的?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體現出傅雷對傅聰學業的關心,體現出一個望子成龍的父親迫切的心。

傅雷嚴格的家教還體現在對兒子生活的指導中。傅雷經常以自己的經歷教育孩子。他教育孩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苦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對傅聰生活、理財、愛情方面的問題都有悉心指導,提出自己的建議。愛子之情,融於字裏行間。

看完《傅雷家書》,我明白了許多。生活中我常常埋怨父親不像母親一樣細緻入微、善解人意,還總用各種方式讓我去學習。現在我明白了,這些強硬的命令下,是父親想讓孩子過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心。

父愛是不易理解的,不如母愛討人喜歡的。但當我們剝開裹在父愛外表的一層層殼後,就會突然發現,父親的滿腔愛意都藏在外殼下,等着人去發現、瞭解。

《傅雷家書》向我們證明了父愛的偉大,讓千萬中國孩子理解了父親,明白了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他們的兒子: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等的一封封書信,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濃的父愛母愛。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

傅雷,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重要締造者之一,還是一位嚴格慈愛,挑剔囉嗦的父親,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他用自己當年的經驗,親自教導兒子做人謙卑,待人待事嚴謹認真,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與困難,獲得成就時不驕傲,不炫耀,禮儀要得體。…不但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而且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成為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從不溺愛孩子,尤其在生活細節這方面。俗話説,“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高度”,傅雷先生對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兒子的生活中付諸了行動。例如:他教育兒子,食不言寢不語,尊敬師長,態度謙卑,不驕不躁,不氣不餒,不亂動別人東西,用完物品要有規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裏,這樣比插在褲兜顯得更無理;從小就要學會理財,懂得節約,未雨綢繆,養成存錢記賬的.習慣。哪怕是吃飯這樣的小事也一絲不苟。

吃飯時,傅雷的`孩子們必須坐如鐘,手肘的姿勢必須端莊,雅正是否妨礙了同席之人,不得發出令人厭煩的咀嚼聲,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響聲。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聰沒有遵守父親的規章,傅雷就罰他只准吃白飯。倒是卓有成效,傅聰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相比於父親,他更像是一個“朋友”,一個“傾聽者”,為他的兒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鑄就了燦爛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穿越了汪洋大海、漫長時光,這一封封書信將父子的心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它們滿載着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對他的期望。

傅雷在書中無疑是一個渴望父子親情的慈父形象。傅雷先生的家書封封流露出對兒子深切的事無鉅細的關愛,但卻不侷限於家長裏短,他們如師如友般地切磋音樂與藝術,父兄般地交流生活所思所感。傅雷就如同傅聰成長路上的一位導師,困惑時指點迷津、提供幫助,無助時堅定信念、給予力量。他並非高高在上的權威型家長,他會毫不掩飾的傾訴自己對兒子的掛念之情,分享自己的日常瑣事,與兒子傾吐心聲,這在父輩中是難能可貴的。

傅雷對傅聰的期望,不是功成名就,也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希望他能在他所熱愛的藝術方面有所造詣,真正地為祖國作貢獻,為藝術的發展作貢獻,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樣的期望,源於傅雷內心的.原則和道德操守,也源於他對兒子深沉的愛。

但當我們走出書外,傅雷對傅聰的愛又堪稱“殘酷”。傅聰接受採訪時曾説過:“你看我鼻樑上的疤,就是五歲時,父親在吃花生米,他不高興,就拿起盤子摔過來,一下打中了我,我立即血流如注,被送進了醫院。”對於父親的教育他給的評價也有“封建”和“不通情理”之語。就連傅雷也承認自己的教育方式過於嚴厲過於偏激,認為自己的教育並不是完全成功的。因此在《傅雷家書》最前面他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之語,這樣的懺悔背後,是一個父親何等深沉的愛。他知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對幼小孩子的暴力永遠無法改變了,他只能從現在做起,引導已經成長的兒子向更好的方向努力。

但也不得不説,就是在這樣嚴厲的教導下,傅雷不僅為傅聰播下了音樂的種子,更潛移默化地教給了他嚴謹、向上的品格以及尊嚴與愛。在傅聰眼中,傅雷無疑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嚴格的老師,知心的朋友,更是一位愛國的赤子。敬畏與欽佩共同構成了傅聰對傅雷的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我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充斥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着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脱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職責。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我的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閲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親對我的成績並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問人處事的原則和做人的道理。父親常常給我講起以前的.故事,雖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親苦苦婆心的教誨,可是我明白父親只是想讓我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父親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可是父親豐富的人生閲歷是我這個年齡沒有經歷過的。所以我明白,此刻應當好好聽取父親的教誨並且深深的記住,身體力行的去實現。

他雖然不是像傅雷一樣偉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學習的人。

父親,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偉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傳身教下,我會有更大的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4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之間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着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教育着、激勵着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在與兒子傅聰往來的家書中,很多方面都對兒子提出了好的建議,想盡全力為兒子分擔,幫兒子出謀劃策,解決問題。從而引領兒子成為一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傅雷家書中,能看到父子兩人對學術問題激烈的探討;對生活和人際交往方面的親切討論;也能看到對對方的思念與關懷。這一封封家書,成為父子溝通的橋樑,使父母能隨時瞭解到傅聰的情況。而父母正是通過一封封家書,來指導教育傅聰,幫助他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在家書裏,傅雷並沒有多説教條式的話語,而是把自己當做傅聰的朋友,對兒子的愛,比山還高大,比海還寬闊。還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經歷鼓勵兒子正視現實和挫折,勇敢地戰勝它。教育兒子要學會堅強,這才是生活的強者。通過一些鮮明的例子,來幫助傅聰解決問題,克服難關。

如在人際交往方面,書中有這樣一件事:傅聰的好朋友恩德因手術卧牀不起,傅雷讓傅聰無論多忙也要寫封信去,傅雷通過這件事,教導傅聰,只有實事求是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生性並非“薄情”的人,在行動上做得跟“薄情”一樣,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個並不調皮的人耍調皮而結果反吃虧,是一個道理。

在生活細節方面,當傅聰準備幾天後就出國時,父親在信中告誡他:這幾天更應當仔仔細細把過去種種做一個總結,未來種種做一個安排,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做準備,多多鍛鍊意志,預備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上的波動。

傅雷正是這樣把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當做教材來教育兒子,而不是隻講什麼空話,這就是傅雷的教子之道。

標籤: 讀後感 傅雷 家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kj17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