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經典)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經典)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800字。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恩利科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恩利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書裏處處洋溢着愛,它使我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講話》。

《精神講話》講得是者樣的`一件事:馬可爾的媽媽為了還債,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人給她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困難,嚐盡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熱心幫助,馬可爾終於找到了幾乎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堅強地生存了下來,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馬可爾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良深,自愧不如。平常,媽媽每天為我操心,每天上學前總給我添上幾句“用心學習啊”“要多向老師問問題”等的話,但我卻嫌她嘮叨,總會不耐煩地敷衍媽媽。媽媽問我幾句學習上的東西,我就覺得煩。還常常為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卻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父母對我們問長問短,嘮叨,這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看,現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疼愛,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於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温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愛是包容。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讀《愛的教育》有感2

暑假裏,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由我國大教育家夏丐尊翻譯的,故事中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與他的朋友們在生活中經歷各種豐富有趣的事情。

在幾十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三卷中的每月例話——《少年筆耕》。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敍利亞今年正在上國小五年級。他看到父親年紀已大,工作忙碌,所以每天半夜起來偷偷幫父親寫封條賺錢,但卻遭到了父親的誤會,差點就丟下他不管了。後來父親發現敍利亞每天半夜起來幫他寫封條賺錢的時候,父親深深的感到了無比的自責與心疼。

這個故事給我感觸很深,因為僅僅比我大一歲的敍利亞,會懂得為父親分擔,而我卻每天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爸媽不給我吃我就撅嘴生氣,想睡就睡,週末睡到自然醒。我就是這樣一直被爸爸媽媽寵壞了,嬌生慣養。

一次週末,爸爸媽媽都要準備到外面應酬吃飯,唯獨我一個人還沒寫完作業,我左右兩難,出去還是不出去呢?出去,老師佈置的'作業就不能按時完成,第二天去學校肯定會被批評,再説了,我還是大隊長,要是被老師批多沒面子啊!不出去吧,又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飯菜,可惜!眼看要到吃飯的時候了,爸爸着急的説:“趕快走,還有一大夥人等着我們呢,遲到不好。”這時,媽媽似乎猜透我的心思,故意對爸爸説:“要不你一個人去吧,反正我肚子很飽,在家陪她做作業好了”。“好吧,那你們等下自己吃點東西,我先走了”!説完,爸爸就轉身走了。我暗暗從心底感謝媽媽,她願意捨出這一頓飯,一起陪我在家做作業,我是多麼的幸福啊!

比起敍利亞,他這麼小就幫父母賺錢,而我在家寫作業還要個人陪着。父母對我們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哪怕是我們進步一點點,他們就會高興的像吃了劑一樣。而我們哪怕是幫他們做點小家務,給他們洗一次腳,泡一杯熱茶,下班回來給他們換一雙拖鞋……他們就會高興地到處炫耀,覺得這是回報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讀了這篇文章,給我上了寶貴的一堂課,讓我真正懂得了“感恩”這兩個字的內涵。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爭當感恩的新世紀好少年!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我用了整整一個寒假,終於把這本《愛的教育》看完了。讀完後,我被書中的愛深深感動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安利柯,用他的心﹑他的愛,去關懷和注視身邊的世界。發現,其實這個社會太值得愛了。

在這本書中,有一篇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月故事中——萬里尋母的故事。這篇文章雖然語言簡單樸實,但卻流露出母子之間的愛。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想到媽媽平日對我們的愛,我不既有點後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讓我感到臉紅。就拿平日的我來説吧!我每天一回到家,就把書包扔到一邊去。媽媽則輕輕地把書包撿起來放好,又習慣性地嘮叨了幾句,就問:今晚吃什麼啊?那時候,我真的覺得媽媽好煩,因為我總説隨便,那媽媽還問來幹嘛?我沒有立刻回答媽媽。現在想起來也有點後悔!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既感受到社會上的愛。而且我還讀懂了媽媽的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4

我説:“不行不行,我太虧了,這是媽媽以前用7元給我買的!700字作文我們在內部進行苦戰。現在以是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是文明的時代。我看見了,紅紅火火的燈光,還有黃色的燈光?沙和尚大步上台:“各位,我沙和尚沒有什麼優點,就是能吃苦。我準備用最後的暴力手段——挖。

這本書是埃·德亞米契斯所著,它以一個三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它是一部偉大的愛的經典。作者把人與人的愛和對祖國的愛都寫得感人肺俯。讓我不由得想到了現代社會的教育形式與做法,我真心希望我能成為安利柯,用心去感受一下那種無私的愛。

這本書中給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配巴尼先生,他身材高大,沒有鬍鬚,長長地留着花白的頭髮,説話大聲,特別是那額頭上的皺紋給了我無盡的遐想:如果他不會皺眉頭,不經常板着那張面孔,會不會是一個特別和藹的人呢?雖然他總是給我的感覺都是那種不會笑的或是假笑的,但是他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無私的,也是無盡的。

它源於一個孩子的日記,所以在讀的時候,我總是有許多同樣的感受。整篇小説每讀到一處都會時不時的引起我心中激動的心情。讀完這部小説,我最想説的就是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我們正處於學生時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至關重要的階段,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長輩們除了教給我們的知識,還應該給予我們素質的教育,給我們一個素質的典範。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周邊,因其無影無形而常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就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我們大多數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不願與父母交流,也就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其實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對整個民族也是一個為榮的尊嚴與情緒。在我前進的道路上,愛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越飛越高……

讀《愛的教育》有感5

故事的主人公叫敍里奧,敍利奧是個國小生,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鐵路工人家裏。父親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白天在鐵路上工作,夜裏還要在油燈下幫人抄籤條。敍利奧看着父親辛苦的樣子,心裏很難受。從那天開始,他沒晚剛過十二點時,就偷偷地拿起鋼筆,模仿父親的筆跡抄寫籤條。

就這樣,敍利奧抄了四個月。由於他睡眠不足,上課經常打瞌睡,成績也就直線下降,父親不知內情,因此非常惱火,屢次責罵他,最後竟不管他了。敍利奧想跟父親説明白,但都沒有這樣做。直到有一天,父親終於知道了祕密,後悔不已並請求了敍利奧的原諒。

多麼孝順的孩子,多麼體貼的孩子,相信大家聽完這個故事,都對敍里奧充滿敬佩。敍里奧幾個月來通宵達旦為的是什麼,是為了讓父親少吃些苦,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是為了感恩。想必大家都理解感恩的含義,但能有幾個人能做到?現在的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個個都很自私自負。不要説感恩父母,只要少惹些禍,不讓父母操心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可是,我們的母親在你生日那天冒着生命的危險將我們生出來,我們的父親為了我們日夜操勞,賺錢養家餬口,對我們的要求百依百順,自己卻是省吃儉用。他們如此的付出,難道我們不該心存感恩嗎?也許,身處21世紀的我們不再需要像敍里奧那樣為父親通宵達旦的抄訂單,但我們應該懂得怎樣去關心他們:放學回家的`一聲問候,父母不舒服時遞一杯水......至於與父母的語重心長的勸導對着幹,甚至大聲呵斥父母的現象是不應該出現的。他們是生我們的父母啊,你怎麼可以去責怪他們的不好,這對他們是多大的傷害啊?父愛、母愛是我們一輩子都償還不清的,我們只能儘自己全力去報答他們,儘管這遠遠不夠。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朋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然我們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在感恩中成長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6

葉子是中藥,可以止咳嗽?當我的作文寫得一般的時候,老師就用鼓勵的話安慰我,告訴我不要灰心。真的,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目睹,動物之間到底有沒有什麼“世界大戰”之類的事情。"媽媽繼續説下去:"永燃他&hllip;人生不等於人生。

1865年軍校畢業的他,翌年參加了意大利的第三次獨立戰爭。後來,他收集了多年豐富軍事經歷爨寫出《軍事生活》等作品出版,深受讀者的喜愛。當然,他最著名的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愛的教育》。這本著作發表於1886年,是作者歷經八年嘔心瀝血寫成的'。

這本著作一經問世,立即轟動了當時的意大利文壇。隨後,這本著作被譯成百種問學出版,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著作中作者描寫的所有特色人物都有一種蓬勃向上,極富温馨的性格。我讀過後從眾多小人物選擇了那格,因為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身材十分瘦弱,北部彎駝,常是某些同學欺負的對象。

他的身材雖然瘦弱,但是卻有恆心,有毅力,非常知道勤學用功,奮發向上,就連較難的爬杆體操,他也盡心參加,對自己從不灰心氣餒,自暴自棄。我讀後感受頗多,那蓬勃向上,極富温馨的性格的偉大精神是我們當代少年所需的,這種精神是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文中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勤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流溢於紙上,動人心魄,在當今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情。我們義務教育的免費,學校老師、同學和父母等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作為被關心的我們,在讀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知道生命的寶貴;感恩老師給予我們知識,讓我們瞭解知識的奧祕;感恩同學幫助困境中的我,是同學讓我悟出同學友誼;感恩祖國偉大的母親,給予我們生活的安定和快樂;感恩社會的廣闊空間,讓我們瞭解社會的知識,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感恩......總之,《愛的教育》教我懂得我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幫助過我的人、事物,懷着這顆真摯的心去迎接每一天!

讀《愛的教育》有感7

人,從出世起就早已在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在孩提時代,那顆愛的種子健康成長,並綻開出博大而當然的愛之花,是那麼的純潔無暇,是那麼的樸實無華,令人沒法不被這漂亮的心情所折服,想要孩子般純潔的心靈來充實自己。可伴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那充滿愛的純潔心靈上慢慢沾染上矇騙、不信任和憎惡的物品。是怎麼回事讓那不求回報誠摯的愛被逐漸浸蝕,一點一滴地漸漸地消失呢?歷經認真反思,我想一些有誤的愛的文化教育承擔不能推脱的義務。在孩子們眼裏,每一棵小草、花朵,每一隻動物全是有性命的,全是必須用愛來關愛。但是當她們用力撫摩着小草時,成年人總趕快打開有人説:快走開,別弄髒了雙手。當她們去照料負傷的動物時,大大家總冷淡地説:快學會放下,有過多病菌了。就是這樣,愛的資源從大家身旁外流,孩子們豐富多彩的情感慢慢被打磨拋光得單一、貧瘠。

讀過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安利柯的媽媽用愛打動了不僅是安利柯,也有當今的大家;她的愛不僅如泉水滋養了孩子的內心,更如暖流濕潤了大大家將要乾涸發麻的心。

希望從字裏行間流露的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真切企盼,她希望安利柯變成一個善解人意、崇高、英勇、柔和、誠信的人;她希望見到安利柯虔誠地禱告變成聖潔的天使;她希望安利柯生長髮育在一個無罪惡、零污染的全球;她希望安利柯有着一切的善行,讓可悲清除罪惡,讓淚水清洗污穢的心;她希望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希望確實非常多,就好像潺潺的山中清泉連綿不斷的流蕩着,母親的愛夜以繼日的始終不容易匱乏,她用善解人意純潔的心靈泉水哺育着嬌嫩單純性的孩子。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是安利柯媽媽的愛,耳濡目染中使安利柯變成真心實意的人。而現如今媽媽們的愛也是如何的呢?他們心裏也是有企盼,也是有希望。他們願孩子獲得優異成績;願孩子出人頭地,有着自身的工作;願孩子們身強體健,不被他人欺凌母親的心願依然數不盡道不完,由於母親的愛永不停息的流蕩着。僅僅,漂亮的心願中疏忽了愛,那就是愛的傳承、愛的栽種、及其愛的獲得。

我想,孩子們更想要有着的是高潔的'生命,聖潔的內心和皎潔的雙眸,洞悉出全球的幸福。人,應當幸福,會栽種、能獲得的愛之果子。就好似安利柯媽媽希望安利柯對家人的關注、對盆友的誠摯、對教師的敬愛、對弱者的協助、對中華民族的忠實一樣。大家僅有明白對他人努力愛才可以感受獲得愛的喜悦和開心,由於愛的世界只歸屬於有着美麗心靈的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8

女兒這學期的語文書上有一篇《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課文,老師要求大家回家後能閲讀一下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並希望家長也一起學習,為此我特意買了這本書,並認真地看了一遍。

教育恐怕是最難的事情了,魯迅早在80年前説中國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讓人覺得沒有過時,因此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而言,教育子女的關鍵是父母要具備教育的資格,老師要具備教育的資格,可是不幸的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這一點,於是在"問題父母"、"問題教師"的教育之下,社會上批量生產"問題少年",面對這樣的形勢,許多人在焦急中束手無策。

在《愛的教育》之《譯者序言》裏,譯者夏先生把辦學校比做挖池塘。他説,我國辦學校以來,老在制度上方法上變來變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説方的好,有人説圓的好,不斷地改來改去,而池塘要成為池塘必須有水,這個關鍵問題反而沒有人注意。他認為辦好學校的關鍵是必須有感情,必須有愛;而當時的學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愛,因此都成了沒有水的池塘,任憑是方的還是圓的',總免不了空虛之感。夏先生給這部小説的評價很高,説作者寫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小説原名《心》,夏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內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後決定用《愛的教育》。

看了《愛的教育》後感受頗深,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愛的教育,“用正確的愛去滋潤、培養青少年的成長,教會他們在生活中學會愛,學會做人。成為一個具有愛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這是一句極一般的解釋。更有許多人説:對現在的獨生子女們來説,愛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種教育又有多少實際效用呢?在這裏,人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詞,那就是“正確的愛”。

一説到愛,人們的腦海裏出現的,總是那種要啥有啥、樣樣遷就的溺愛;管頭管腳、包辦控制的佔有式的愛;或以滿足物資需要為主要內容的物化的愛。

其實愛既需要慈,同樣需要嚴,它是嚴慈統一的愛。如果對孩子不講原則,沒有嚴格要求,只能培養自私、任性、依賴、驕橫的人。長大後不能適應社會,也沒有能力服務社會。這個不是正確的愛。

愛也絕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當成自己的佔有物那樣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天賦、意願,剝奪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實際能力,這將使孩子不會自己走路,永遠都不會成為真正獨立的人。這不是正確的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9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意大利著名作家德米亞歇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給大家展示了各種不同的愛。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安利柯小男孩,他記錄下的“每月故事”都是身邊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包括他父母的諄諄教誨,老師的默默辛勞和同學的團結互助,都體現了各種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但卻温暖人心的愛有對學習的愛:有對朋友的愛,有對父母的愛,有對師長的愛,在閲讀中我彷彿融入到了這一個個故事裏面,感受到了愛的神奇魔力,心裏盪漾着一陣陣感動,如同大海上的波濤陣陣,同時我也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誨,感受到了世界上的真愛無處不在。

感動之餘,我也在默默反思着:父母那麼疼愛我們,為我們打點好一切,讓我們吃飽穿暖用好。我們在接受父母的疼愛時,曾抱有一絲絲感恩之心嗎?也許,給他們倒一杯茶,為他們捶捶背,詢問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和身體狀況,聽聽我們訴説心中的煩惱或是分享愉快的校園生活,父母就能心滿意足了。

曾經有許多老師、同學幫助過我,老師在學習上為我鋪設基石,同學在我的學習生活中為我加油助力。一個個讚許期望的眼神、一份份千叮嚀萬囑咐、一張張温暖人心的笑臉,我心存感謝嗎?我是否能將這種無私的幫助提供給別人呢?有愛的社會,懂愛的社會,才能將愛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愛,讓我學會了怎麼去表達愛、傳遞愛,讓我從小就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關愛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我們活着,所以豐富多彩;我們愛着所以執着勇敢!愛,是一雙可以相執的手和一顆理解的心;愛,是無私地奉獻;愛,是空氣無時無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感受着各型各色的愛,我們應心懷感恩。感恩大自然的賜予,感恩時間的公正,感恩父母的悉心照料,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好心人的出手相助。感恩不只是感謝,更是一種行動:珍惜大自然的資源,認真對待每一分一秒,給予父母關懷,用端正的學習態度迴應老師,懷着同樣助人為樂的心施於困難之人援助。愛讓我學會感恩!

教師點評:這篇文章中心突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以《愛的教育》為閲讀體驗,闡述了閲讀之後對感恩的思考,文章運用大量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形象生動,無可爭辯地説明了"因為愛才懂得感恩,因為感恩世界才會充滿愛"的道理。文章結構上從全書更改入手,再描寫自己的感悟,結構明快,縝密而從容,感情真摯,健康而飽滿。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這是一本用桃紅色書皮包裝的一本書,封面上方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愛的教育”,它的背景是一副感人的畫:一個生病的母親無力地坐在牀上,她的兒子正在喂她吃藥,母親的臉上露出了甜甜地笑容。雖然藥很苦,但母親的心裏肯定比吃了蜜糖還要甜。我略讀了一兩篇文章,很感動人,便買下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説關於愛的故事。主人公是安利柯,他是一個優秀文明的小男孩。我還認識了很多可愛的孩子,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勤奮的斯代地,可愛的.波列科西……他們給了安利柯最深厚的友情。當然,還有疼愛他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師,他們給了安利柯最無私的愛。書中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有《窮人》、《小石匠》、《感恩》等等。其中,《窮人》這篇文章深受我的喜愛。父親對安利柯的一段話更是讓我深受啟發,他説:“當你受到不幸的時候,別人幫助你,可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應該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幫助別人,你願意看到和你一樣活潑可愛的小孩為了温飽努力掙扎嗎?那是一件多麼寒心的事呀!”是呀,在我遇到困難時,心裏有煩腦時,我總能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或許是父母,或許是老師,或許是同學,或許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有了他們的幫助,成長的路上,我才能擁有七彩的陽光和金色的夢想。可是,在享受幸福的同時,我卻很少想到為他人做些什麼。從電視上,報紙上,我知道在我國的一些貧困山區,還有很多孩子每天只吃一頓飯,他們上學要走很遠很遠,課外書對他們來説更是一種奢侈品……讀了父親的話,我想: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們班有個同學叫廖開俊,他是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的爸爸媽媽到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很想他們,學習成績退步了,我是不是可以試着走近他,用温暖的話語去鼓勵他呢?我在心裏給自己打下了很多的小問號。

愛,是無私的。人人都可以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或許我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許正是這一點點光芒,就能給他人帶來温暖和信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這是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所感受到的。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讓更多的人點亮心靈之燈,把無私的愛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愛的教育》,那是唯一一本我無論看多少遍都不會厭倦的書。它一直陪伴我度過了我國小生活的大部分時間。

安利柯,一個學習勤奮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待人真摯友善,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去學習。秉性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的他,總是能帶給我一些新的東西。而安利柯的父親,也是一位充滿了耐心與愛心的長輩,他懂得怎樣才能真的讓孩子明白生活的人情世故。對於安利柯思想上的一些錯誤,他會採用一種委婉的方式——寫信來糾正孩子,鼓勵孩子。他是安利柯成長道路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愛的教育,包括了家庭的親情之愛。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親情,就像一滴春日裏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裏,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親情就像一片夏日裏的綠蔭,總能在炎炎烈日中,撐起迷茫者的藍天;親情,就像一縷秋日裏的陽光,總能在蕭瑟的風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當安利柯向姐姐泄憤時,姐姐還能一如既往的用温和的語氣向他寫信訴説心聲;向他寫信表明自己的痛心;向他寫信説明自己對弟弟的愛。讓我們同安利柯的姐姐一樣,在心田上撒下愛的種子,無私給予親人關懷與愛。

愛的教育,其中包含了校園的友誼之愛。友誼是美麗的;友誼是高尚的;友誼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友誼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友誼是純潔無瑕的,友誼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友誼是誰也不能取代的。閣樓裏的那個小男孩,瘦弱、矮小,當安利柯提着衣物同母親一起走到小閣樓裏看到了克洛西時,他知道,應該給朋友尊嚴,所以,他並沒有跟克洛西打招呼。讓我們同安利柯一樣,在心田上撒下愛的種子,設身處地的為朋友想想。

簡簡單單,愛只是一個寸草沒有的心的`田地。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愛,把一顆顆愛的種子種入田地。那在心田上播種的愛的種子逐漸開花、結果了。那果實涼涼的,甜甜的,滋潤了我們乾渴的靈魂;那果實鼓鼓的,香香的,填飽了我們扁扁的肚子;那果實軟軟的,暖暖的,撫慰了我們莫名的憂傷。那果實也可以是一盆花、一幅畫、一首詩,綴着些叮嚀,嵌着些囑託……這就是愛,一顆顆小小的種子,在心田上長出了愛的果實!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整個寒假,因為過年,走親訪友,整日裏忙忙碌碌,閒暇之餘,就閲讀《愛的教育》,而一讀進去,就愛不釋手,每次掩卷,書中的人物、情節還會在腦海裏出現,讓我陷入沉思。

《愛的教育》作者是19世紀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書中講述的故事距今有二百多年,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那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匱乏,但精神世界並不貧乏。

書中很多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別喜歡卡隆,他體魄健壯,富有正義感和俠義精神,經常幫助被欺負的小同學。雖然他不富有,身上穿的衣服“顯得太小太短”,甚至“皮靴是破了的”,但“他為人很好,人有請求他,不論鉛筆、橡皮、紙、小刀,都肯借給或贈予”。可萊諦也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孩子,我看到了他緊張忙碌而有意義的生活,看到他敏捷的動作,“他身上留着汗正在活潑地扛着柴。”他一邊幹活,一邊複習文法,寫作文,還得照顧生病的母親,我被他的勤快、樂觀、好學打動了,想到可萊諦僅僅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種敬意從我的心裏油然而生,用安利柯的話來説就是:“你學習用功,熱愛勞動,能為父母盡力。你才是真正地幸福啊!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還有弟弟的女教師代爾卡諦,她真誠地愛着她的學生們,“教導一年級的孩子,多麼費力啊。”不但要教孩子們知識,還要像母親一樣為孩子們整頓衣裝,安撫他們的情緒,聽母親們訴説不平,“先生有時受不住小孩的氣鬧,不覺舉起手來,終於用牙齒咬住自己的手指,把氣忍住。”老師的愛心和耐心令人感動。克洛西的母親同樣讓我感動。她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

書中這些平凡普通的人物用他們的言行詮釋了什麼是“愛”, “愛”是對別人的關心,“愛”是無私的.給予,“愛”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愛”像陽光一樣給人温暖的感覺,“愛”總讓人怦然心動,有時甚至淚流滿面。“愛” 存在於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姐弟之間、子女與父母間,以及我們與祖國之間。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是長輩,或是晚輩,或是上級,或是下級,或是別人的朋友……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多一份理解和友愛,愛就會我們的身邊蔓延開去,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和諧。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文章摘要:太好了,我終於能自己在家獨自做家務了。她是五個孩子的媽媽,也是許多八路軍的媽媽。可以説這次大旱災讓我明白了很多!那棵樹上的知了聽見了,想出來探個究竟,看看到底是哪位“歌唱家”在歡唱。病好了,丁丁變了,它開始去幫助小動物們,而且再也沒説謊了,後來,好多小動物都成了它的好朋友。

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正是因為經過了這些愛的洗禮,讓我們更加懂得了要去感恩。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佩巴尼每個月講的故事,一個個看似渺小,卻實則不凡的人,懷着感恩的心,用愛,用信念,築成了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熱愛祖國的小男孩、勇敢的隆巴爾男孩、貼心的.“小抄寫員”敍利奧、勇敢的“小鼓手”、無私奉獻的西西洛、小英雄費魯喬、千里尋母的瑪爾可……他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道理,讓我們學會去感恩,去熱愛,熱愛這美好的世界。

這些實則不凡的人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勇敢的“小鼓手”,這個勇敢的孩子,為了他熱愛的祖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為自己是意大利的孩子而驕傲。多麼愛國的小鼓手,他的精神感染了我,我想如果我們問他:“你為什麼喜歡你的祖國?”他肯定拍拍胸脯能説出一百個理由。如果把這些理由總結一下,他喜歡祖國的原因就是祖國養育了他,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喜歡變成了熱愛,漸漸變成了信仰,最後就變成了感恩。特別是你身處海外,舉目望去,滿眼都是外國人,你就會迫切地想聽到鄉音,想回到自己的祖國。

如果有人膽敢侮辱你的祖國,你一定會定身而出,不惜與其當面交鋒,為祖國榮譽而戰。因為祖國的樓房在長高,泥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應當去感恩,在感恩中漸漸成長。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不僅是祖國的恩情,我們還要感謝父母、老師、同學、朋友對自己的幫助,這樣才能慢慢成長。《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一本好書值得一生珍藏,《愛的教育》正是這樣的書。

讓我們學會感恩,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愛的教育》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讀《愛的教育》,有淚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湧動着融融的愛意,暖暖的感動!書中幾乎涉及到了人世間所有高尚的愛,博大的愛。

有父母與子女之愛,姐弟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還有對弱者之愛,對不幸者之愛,對勞動之愛,對學習之愛,對環境之愛,對大自然之愛;以及對人民的愛,對軍隊的愛,對祖國的愛……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所有愛的內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動豐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這樣的愛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

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

有了這些愛,人與人之間就會少了冷漠、自私和狹隘,生活才會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意)孟德格查 320千字20xx年1月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讀過《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這兩本書是合在一起的,《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有安利柯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前一段時間我自己獨立地閲讀了這本書。這一次閲讀讓我走進了安利柯的世界,更深刻體會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一篇一篇的日記組成。安利柯是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這些日記就是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觀察、注視周圍的世界,發現身邊社會的温情。他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和愛關懷他們。在安利柯與父母、同學、老師以及各種各樣的人中,有伸張正義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愛學生就像愛自己孩子的先生。《少年偵探》教導人要愛國,《玩具火車》敍述可貴友誼,《爸爸的看護者》表現博愛,《少年受勛章》講榮譽,《雪球》告訴我們要誠實,讀後感《《愛的教育》與《續愛的教育》讀後感》。書中的每月例話都是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在讀故事時我們就受到了教育。這些例話使人感人肺腑,還有父母、姐姐勸誡啟發的信,都讓我感動,使我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志向、講情義的好公民。每當我讀到每月例話《少年筆耕》時,我都會感動得流眼淚。十二歲的黑髮白皮膚的敍利亞,這麼小就懂得幫助爸爸做事情,而且在受到家人誤解時,他沒有申辯,而是默默忍受。誤解也沒有改變他對家人的.愛。當敍利亞由於過於勞累而生病時,真的讓我非常心疼他。

《六千英里尋母》也是一篇讓我感動落淚的故事。瑪爾可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工人家的小男孩,他非常勇敢,獨自一人從意大利的熱那亞到南美洲去尋找母親。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美洲,一次一次地以為找到了媽媽,結果一次次地撲空。最後終於找到媽媽,而且用醫生的話説,是瑪爾可自己就活了病重的母親。瑪爾可心中是懷着對媽媽多麼強烈的愛啊,才能忍耐這麼多的磨難和痛苦。每次當我想到瑪爾可對媽媽的愛都會讓我流眼淚。《續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的舅舅白契為主人公,所寫的自然教育。安利柯由於身體生病了,來到了舅舅白契生活的鄉村,在這裏安利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做體力勞動,鍛鍊身體,越來越健康了。《續愛的教育》不像《愛的教育》那樣傷感,讓我體會了更多的興奮和自然界的快樂。這樣的意志教育其實是對學校課堂教育的一種補充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ldnk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