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桃花源記》讀後感3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讀後感3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1

緊接着作者又寫“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河的兩岸全部是盛開的桃花,純淨透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就連野草也是那麼芳香,那麼葱蘢,滿地都是紅豔豔的落花,天堂也不過如此吧?這是一個沒有人來探索過的從沒聽説過的嶄新世界。“漁人甚異之”,為什麼這麼多年沒見過這麼美麗的景色呢,為什麼我今天會走到這兒來呢?每天單調的生活,漸漸地讓人的精神感官遲鈍,而今天這美好的景色,以它璀璨的亮麗激活了這個人,景色如此之美麗,怎麼不會激發起他的好奇心呢,於是他“復前行,欲窮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這片樹林的盡頭是什麼樣子。

接着作者寫道,“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樹林的盡頭就是水的源頭,水是從山裏面出來的。有桃花有流水,有高山,怪不得那魏晉時期會有那麼多隱士,迷戀有山有水的地方,找一個修行的好去處。“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這神祕的山洞,若有若無的弱光,吸引着這個普通的武陵漁夫對未知的渴望,此時他已進入了這種世間人都沒達到的境界,一切都是他獨自發現,此時他心無旁騖,光的'那邊是什麼?這幽微的光,會讓我們感知一個平時紛亂的萬象中接觸不到的世界,已到門口,何不窺探一下呢?

作者接着講述,“便舍船,從口入。”這六個字非常重要。這個“舍”,也是關鍵性的動作,也是下定了決心才可以有新的發現。你不捨棄你現有的負載,就不會得到下一個東西。我記得世面上有種酒叫“捨得”,大概也由此而來,不知不覺地上升到一種哲學意義上來。舍是入的開始,船即是武陵人的飯碗,是賴以生存的道具。但是想去新的探索就要狠心丟掉,惟有如此,你才能不受束縛,沒有掛礙地前行,這樣,作者就把這種失與得的抽象思考,化成一個我們後人能看得到想得出的畫面。

但是,前途是未知的,道路是艱險的。“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讀到這兒,我想起了去山西五台山的一段經歷,其中有個佛母寺,那兒有個佛母洞,據説洞口也是極窄小,要把外套脱掉,身子靈活的才能勉強進出。我膽小,再加體形也稱不上苗條,怕進退中卡在洞口出醜,雖回來後有遺憾,但再去可能仍然不會選擇鑽洞。導遊説出洞後你將獲得重生,所有業障將被遣除,所以儘管進出艱難,可依然有好多勇敢虔誠的人排隊體驗。體驗那種“初極狹,才通人”是痛苦的,就像蟬要想飛翔必接受脱掉硬殼的考驗,應該是有天空的明亮遼闊在呼喚着蟬吧,所以它才奮不顧身,獨自完成蜕變。這有點像我們上學時解數學題,你苦思冥想汗流浹背地努力,也未果,推翻重來,忽然腦中湧現一絲靈感,然後小心地沿此緩緩而行,列公式計算,畫半頁紙,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前面豁然開朗,晴空一片,那種喜悦,也是很難形容得出。世間任何專業任何技術都是如此,過程中都會遇到瓶頸,若堅持不懈,就會柳暗花明,就會有新收穫。

接下來的部分,則是白描手法,呈現給讀者詩一樣的田園生活——活潑、單純、簡單;而桃花源的人們見到武陵人後,則是熱情、好客,滿足當下。見到外人後,作者又寫“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作者這麼美的講述,我再多言純屬畫蛇添足,這段文字讀了好幾遍,每次讀都深為那武陵人最後離開而遺憾。可有些東西,不離開,又沒有新的獲得,如此纏綿的邏輯,讓人受益匪淺。

《桃花源記》讀後感2

似乎是因為閒適,還似乎因為心緒煩亂,總之,對於如今的一些親歷和見聞有一種見了也是白見,説話似乎更是多餘,就是那麼一種感覺。手邊的書,已經翻過不知時日,邊邊角角已經破損露白,我不忍再次拿起。於是,從書架子上取下了《簡明歷史辭典》,雖然也是“辭典”,但與時髦的“開心辭典”,畢竟截然不同。我百無聊賴地翻着,介紹陶潛的簡短文字,映入眼簾,方曉得所謂的陶潛,乃大名鼎鼎的陶淵明是也。於是,我又找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找到了《桃花源詩並記》,讀了起來,詩我不懂,更喜歡不起來。

我覺得,詩歌,總該是浪漫的,哪怕就是憤世嫉俗,也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從我懂事到如今,我始終不曾有過激情,更不曾有過任何浪漫。為什麼會是這樣?我也無從解釋。我僅知道,人所以在苦水裏掙扎,人之所以吃本來難以下嚥的粗劣的食物,根本的是在拼爭,是在同自己,同自然,同客觀環境拼爭,渴望見到光明,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即便沒有錦衣玉食的奢望,起碼該有吃飽穿暖的境遇。

於是,我一直嚮往着能有這麼一天。

在我人到中年的時候,這樣的境遇,終於屬於了我。不光屬於了我,也屬於了多數國人。這本來是該喚起我那罕有的激情的',可是,事實又把我那激情的萌芽送到爪蛙國去了。我仍舊沒有任何激情。

今天,我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才似乎真正找到了我缺少激情的根本所在。好了,不説我自己,還是説《桃花源記》吧。

《桃花源記》,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説它好,根源在於文字的樸實,故事的奇異,留給人的無窮的回味。換了酸溜溜的文人,一定要把什麼“繞樑三日而不絕”而扯上。我可不這麼做。我以為,“酸”是最沒出息的。我一貫瞧不起那“酸”,來實的,比什麼都強。

《桃花源記》,説的是在晉孝武帝的時候,一個武陵漁人,打魚的時候迷了路,結果走進了與世隔絕很多朝代的“桃花源。”桃花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文章的描述是這樣的:這裏全是桃樹,並且是“落英”“繽紛”。“落英”是指桃花,而“繽紛”,則是形容桃花的繁茂。漁人見了這樣的景象,感到驚異。大約只有世間少有,才會有如此的驚異吧。漁人走出了桃林,從山的小口穿過,覺得豁然開朗,見到的是土地的平坦,地域的開闊,房舍的整齊,這裏有良田美池與桑竹之類。縱橫交錯的羊腸小路,雞犬相聞的平靜生活的景象,是宜人的。這裏的人們,和外邊的人,沒什麼不同,可是,他們竟不知道,外邊是什麼朝代,光知道有秦朝,不知道漢朝,至於魏晉,就更不知道了。這裏的人們,一連數日,紛紛用酒食款待漁人。臨別,這裏人囑咐漁人,這裏的情形,不要對外人説。漁人把來路做了標記。可是,再回來尋找那桃花源,卻找不到了。

事實上,所謂的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君主,沒有剝削,人人勞動,人人平等的空想社會。雖然是空想,但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勞動,卻是理想的。我最贊成的,不是那空想,而是那平等和自適。

據有關資料記載,陶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於沒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等官職,不滿士族把持政權,對當時亂世之俗既不肯適應,又不能反抗,遂辭官歸隱,過躬耕生活。他長於詩文辭賦,其詩大多描寫農村生活及自然景色,語言質樸精練,真實感人,具有獨特的田園詩風格。他的散文《桃花源記》馳名。

我很喜歡《桃花源記》,主要是它那“空想”的主張與那樸實無華的文字。

我依舊不斷地翻看我的那些舊書,褶皺的邊邊角角,雖經多次敷平,卻又重新捲起。我無奈。也只能無奈。我仍舊務實。浪漫,與我無緣。當朝霞微露的時候,我總會不禁想到陶淵明,想到他筆下的《桃花源記》。我經常問自己:空想,難道不也是一種解脱或寄託麼?

《桃花源記》讀後感3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由此進入。在一片純粹的桃花林中,沒有任何的障礙物,沒有雜亂的植物,也沒有鬥豔的姿態。有的只是,一個“淨”字。

這樣的素淨,恰好能為桃花源的出現埋下伏筆。漁人走到桃花林的盡頭,就找到了一個洞口。漁人棄船而入,走完一段狹窄的小路後,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沒有戰亂,沒有災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景色優美。其中的人們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亂,才搬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村民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説魏晉兩朝了。可令人倍感奇怪的是,他們的'衣着與勞動方式竟然與外界沒有絲毫不同。一個與世隔絕了幾百年的地方,究竟是怎麼知道外界的情況的呢?在這樣一個隱祕的地方,老人和孩子卻“怡然自樂”,沒有任何怨聲。這些可謂是《桃花源記》一文中的謎團。

文中有一句話十分令人匪夷所思,那就是村中人所説的:“不足為外人道也。”這樣的一處世外桃源,究竟隱藏了什麼祕密,才會使得村民如此擔憂,唯恐被外界所知呢?最終作者也沒有告訴我們答案。

當漁人從這處世外桃源出來時,他並沒有將村民的話聽進去,而是將這一地方的情況報告給了太守。可無論是太守一行人,還是後來的劉子驥,都沒有找到桃花源的入口。或許是桃花源中的村民在漁人進入後,就感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威脅。他們認為外人的到來會對他們全村人不利,且他們知道,若再不做防禦措施,他們很快就會暴露在世人眼前。因此,他們或許搬走了,搬到下一處無人之地;又或許利用“障眼法”,封閉了桃花源的入口。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關於《桃花源記》的另一種説法,即桃花源這一地方,其實是人死後的世界——冥界。縱觀全文,我們會發現,漁人在進入桃花源前看到的洞,據文中描述,其實是一個“小口”,有着隱祕的光亮。漁人靠捕魚為生,這麼多年來,為什麼只有這一次望見了這個小洞呢?這是一種巧合,還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呢?當漁人進入桃花源時,必定看到了桃花與竹子這兩種景物,且它們都處在最茂盛的時期。桃花在三月時最茂盛,但竹子在六月最茂盛。若要造成這樣的景象,勢必需要不同的海拔。也就是説,桃花源最好是山地地形,才能營造這兩種植物的最佳生長狀態。可是,據文中提到,桃花源中“土地平曠”,那就意味着,桃花源是平原地形的可能性最大。那麼桃花源是如何做到這一奇特景象的呢?難道説,是其中的植物種類不同所造成的嗎?但桃花源與世隔絕幾百年,不可能去引進外界的植物新品種了。還有,為什麼只有桃花源有這樣的景色,而外界卻見不到呢?也許説,是桃花源的時間與外界不同嗎?時間在世界上是個奇蹟,這種情況雖説很詭異且不真實,但也不應完全被否定。

漁夫在走出桃花源後,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太守。可最後的結果是,太守和隨從並沒有找到桃花源。而後來去尋找桃花源的劉子驥,也沒有找到此地。等他歸來不久,卻因病而終。再也沒有後人去尋找桃花源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作者要設置這樣一個結局呢?就算劉子驥去世後,後人也同樣可以去尋找桃花源,可結果卻是“後遂無問津者”。劉子驥真的只是簡單的因病亡故嗎?作者是否在暗示我們什麼?劉子驥的死,會不會是村民的所作所為?因為外人會找到真相,所以被殺人滅口了?這是一種可能。回到文中,“未果”真的是“未果”嗎?倘若當年劉子驥真的找到了桃花源,但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令這位品行高潔的讀書人,絕口不提找到此地的事實。而後再尋此地,卻再無所獲。從此心病纏身,抑鬱而終。這同樣也是一種可能。

《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或許只是作者陶淵明心中的理想樂土。但他體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與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全文是作者心中的一種寄託,一種嚮往的願望。同時,作者也留下了許多的疑問,等待我們去探索,給予了我們無盡的遐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m0oq1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