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薦】活着讀後感14篇

【薦】活着讀後感1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活着讀後感14篇

活着讀後感 篇1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説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個驚心動魄的詞語!

那是國小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裏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的,每天都期待着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個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裏陽台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覺,我並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台上的欄杆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杆的兩手鬆開,往後一躺……那是多麼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

後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着頭皮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2

最近看了很多書可是感觸最深的還是餘華老師的《活着》。一個老人平靜的講述着自己的故事。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的離開,最後只剩下他和一頭牛,如果當初富貴沒有賭博。如果他沒有遇到家珍”他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

福貴一輩子,最後只有一個牛陪着他,可家珍確遇到了年輕時瘋狂的福貴,不過卻沒遇到了老年時沉穩的福貴,家珍也的確是個好女人,遇到家珍是富貴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有慶死的時候我哭了,整本書都是在很壓抑很心酸的心理下看完的,到後面的人一個個死去我已經變得麻木了。

上天對福貴最大的懲罰不過於親眼看着自己的血肉至親一個個死去離開他,福貴是堅強的,若是換做自己恐怕早已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活着》讓我明白了原來活在這個世界上,已是幸運。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感同身受,你沒經歷過根本不會體會致愛親人的離開,活着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活着的人。我不能理解那個時代的冷血和腐敗,我只知道有慶一個活生生善良懂事的`孩子被抽血抽乾了,這本書最心疼的就是有慶。

福貴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有慶,女兒鳳霞,女婿二喜,外孫苦根,每一個的離開都讓富貴更加深沉,其實富貴真的很堅強,如果換做是我我恐怕已經不知道回是什麼樣子了,當然我希望永遠不要發生在我身上。

越長大離家越遠,才覺得家人健康平安比什麼都重要。《活着》處處是感動,很愛的一本書。

活着讀後感 篇3

活着的意義,我覺得不僅僅是敬畏生命,這只是單純從情感上説。我覺得活着就是活着,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不需要太多的感悟,不需要太多的這樣那樣的解釋。當然不是冷血不是草木,不是這樣或那樣的詮釋。

單從生命的過程來看,每個在現階段世界存在或逝去的'具體都是相似或相同的,但是對於情感和認知,心念和感知,卻千姿百態各有己見。如果説活着就是為體驗生命的存在感,那麼靈魂的重量和精神的力量體現出的行為舉止,那就是區分平凡和偉大的重要區別。

所以活着才是美好的,才是崇高的,才是真實存在的。活着還能做自己喜歡的做的事情,還能隨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時間,那就是更美好的一件事了。但往往都事與願違,相差甚遠,誰不是嚐盡了人世間的苦辣辛酸,誰不是聽慣了冷言冷語,誰不是看夠了別人的臉色行事,誰不是説着言不由衷,誰不是做着事與願違,誰不是有苦難言,誰不是……

可是,我們還活着,不管怎樣,無論怎樣我們還活着。雖然不易,但是活着,説是苟且偷生,説是苟延殘喘,説是行將就木,説是……。可是還活着,活着就要生如夏花之絢爛,活着就要志存高遠,活着就要有骨氣,有血性,有擔當,有作為。就要嚐遍人間的苦辣酸甜,就要走遍人間的大道陽關,就要春有百花秋有月,就要夏有涼風冬有雪。活着畢竟是生命最高的榮譽,既然有幸獲此殊榮,緣何不直掛雲帆,緣何不鴻鵠之志,緣何不豪情萬丈。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正如書中餘華所説説:“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其實,來與走都是一首無題的詩,每個人各有自己書寫的形式。而能在不容易的歲月裏,深情的活着,便是生命享有的最高榮譽!

活着讀後感 篇4

幾天時間把餘華早期的小説《活着》看完了,看介紹説是長篇小説,實際上是很薄的一本書,相比之下,可能像《子夜》《家》《春》《秋》這種才是長篇小説。

説回《活着》,讀完後心情很沉重、壓抑,雖然是小説,但我感覺更像是紀實類文章,小説主人公福貴他身處的時代,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可以説很悲慘。我以為,實際生活中會有比福貴遭遇更悲慘的同胞。

讀福貴的故事,我想到家中的長輩們,同樣是經歷了國共內戰,解放後的一系列動盪,人民公社、大鍊鋼、文革,再到改革開放,長輩們後來的生活當然是更好了,他們經歷的那些事情,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印記,給他們人生帶來的影響,作為子女、作為晚輩,卻幾乎不知一二,以晚輩們的人生閲歷,即使對那段歷史有所瞭解,畢竟不是親歷者,不可能有切身體會,只能憑想象,比較遺憾的是,經歷那些事的`長輩們,通過文字、通過口述記錄下來的,目前來看,太少了。我也很難進入到他們的內心,知曉他們的想法,尤其是身邊的長輩們。

想起三年前在香港書展龍應台的講座,不知道當時她的講座有沒有影響到當時在場的聽眾們,他們回去後有沒有去跟家族中的長輩瞭解上一代、上兩代的故事,或者説有沒有民間的人士在推動去做類似的事情。

活着讀後感 篇5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與他人無關。

曾經有人問我,人活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既然來到人世間,嚐遍了該有的苦楚,流過數不清次數的眼淚,生活依舊過得不好,那活着到底還有什麼意義了?我仔細回憶過往,似乎還找不到理由説服自己。

少年福貴敗光家產後,他的父親也離他而去,少年福貴還沒從“少爺”這個身份裏轉換出來,就迫不得已要接過父親的擔子,扛起這一大家庭的責任。正是這一人生的第一個大變故,使得他認識了作為一個丈夫,學會支持起整個家庭。

在毛草屋裏生活,妻子家珍的`不離不棄,為他生下有慶,儘管丈夫曾經的糊塗,但毅然然用生命奏響了愛與責任,理解與寬容。福貴遠去裏尋醫,卻被拉為壯丁。兩年的顛沛流離,在戰火的洗禮中,漸漸明白了生存的含義:家鄉有自己的親人,只要活着,就能見到他們。

幾年後回來,母親已經去世,女兒也因一場高燒不會講話,但好歹四人團聚了。又因饑荒,被迫無奈把女兒送給別人。女兒逃回了家,他們再也狠不下心了。先是妻子病倒了,後來兒子又因獻血過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勤懇的女婿,女兒又因難產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外孫。

本還可勉強過上好日子,女婿卻因工地失誤丟了性命。福貴拉扯着外孫長大,卻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誤——豆子煮多了——外孫被吃撐死了。

就這樣,親人接二連三地去世,這樣的遭遇,苦不堪言。他沉浸在痛苦中遲遲不肯走出,淚水浸濕了衣襟。

福貴經歷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裏就像被刀割般的痛,割的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還比往日活得更加灑脱與堅強。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

活着讀後感 篇6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着》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後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祕的期待——呼喚着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麼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終。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湧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最終敗壞家業,淪落到為餬口而下地,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裏,活活噎死。他佈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最終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這應是一個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着,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着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彷彿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層層摧毀着人的堅強。可到最終,白嫩嫩的,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淨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執着地活着——已成為一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讚。

活着讀後感 篇7

深夜用兩三個小時讀完餘華的《活着》,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痛!全文沒有過多的抒情,作者的情緒全靠富貴的一生帶動,作為讀者我的心也特別的沉悶,其中的幾段讀的已是眼淚溢出。有誰能評價説福貴的`一生到底是幸運的還是不幸運的?他如果是幸運的那他親人一個一個離他遠去就幸運嗎?如果説他命苦不幸運,那他差一點就被地主的地位給害死,這能算不幸運嘛?所以説,我們也根本沒有辦法去判定富貴這一生到底應該算作什麼???只能説:人各有命,富貴在天!

這本書讀起來會讓現代人發出更多的沉思,會感謝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不受任何的負面影響!在農忙的一箇中午,我走進一家敞開大門的房屋去找水喝,一個穿短褲的男人神色慌張地擋住了我,把我引到井旁,殷勤地替我打上來一桶水,隨後又像耗子一樣竄進了屋裏。

當我望着到處都充滿綠色的土地時,我就會進一步明白莊稼為何長得如此旺盛。

這兩句話是我看懂了卻不想懂的。活着卻想死了一樣,重複的日子,好沒朝氣,很多人活的像行屍走肉,生活渺茫!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活着,為了什麼活着,從來都不知道!

文中富貴的那一點點幸福,讓人記憶深刻,像兒時得到心愛的玩具,以小見大,從一個縣城一個村子,富貴經歷的不同時代,他的遭遇,現象那個時代的中國令人惋惜又令人無奈。

“本身臨其境,何談感同身受”閲讀之後不免讓我想起兒時,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幸運的。

“別無病呻吟了,活着吧”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活着,我們是為了活着而活着,僅此而已!

活着讀後感 篇8

每個人都有一點悲觀色彩,當我們發現有人比我們還慘還痛苦的時候,便會產生一種欣慰,甚至是慶幸的心理。

這就是悲劇存在的意義,讓人們沒有後顧之憂的挖掘心中的痛苦,然後釋然,以一種淡然的心態“活着”。對於美好與邪惡,善良與陰險,餘華曾經這樣寫道:“蜂擁而至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説着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裏,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我覺得就是一種出發點和參照物的問題。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壞”的,或許有一點點的“好”出現,我們就會格外珍惜,覺得格外幸運。

相反,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好”的,可能出現一點瑕疵,就會讓人大跌眼境。另外,就是如何比較。如果我們把生活想的過於美好,可能一點點的磨難就可以戰勝我們脆弱的內心。但如果我們理智客觀的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我想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出現無法控制的觸動,也就不存在失去理智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及時的權衡好與壞,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對自己的人生,對自己怎樣“活着”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把握。

福貴是一個被埋在墳墓裏的不倒翁,因為哪怕生活還有一絲希望,還有一個支撐他的點,他就沒有選擇倒下,而是堅強的活在當下。的確,既然能夠看到今天的太陽,就該珍惜此刻這來之不易的温暖,所以又何必過多思考過多強調明天的.雷雨呢。他的悲劇是應該引起人們重視的,活着的意義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沒有人能夠給活着一個準確的定義,也沒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活着,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世事如何變幻,我們都要活着,好好活着。真實的活在當下。象一顆小草,卑微而又頑強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9

合上書籍,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裏立刻充滿的幸福和快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他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叫福貴的老黃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福貴的一生經歷的苦難,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人們生活唯一的.目標就是活着。也許現在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書中人物貌似離我們很遠,但一個個人物又是那麼的真實。因為現實遠比小説殘酷!那段殘酷的歲月,大家只為了活着。

福貴是地主家少爺,曾是個不學無術紈絝子弟。輸光了家產,他爹也被他氣死了。又被徵兵,親眼所見上千人一夜凍死。士兵臨死前的哀鳴猶如螞蟻不斷的啃食着福貴的心。他命大,活了下來。輾轉返家,發現大女兒得了急病成了聾啞人。生活是殘酷的,貧窮的生活更是煉獄。接二連三,福貴的兒子為了獻血救縣長的夫人。醫生把他的血給抽光了,女兒生孩子時也死了,女婿施工時被砸成的麪糊,外孫吃豆子撐死了。福貴後來想,也行吧!大家都走了,我最後一個走就不用再擔心你們了···

讀這本《活着》猶如經歷了一遍那個年代,走了一遍福貴的人生。與我而言是震撼的!福貴一生苦難無數,卻從未放棄生之希望。美好生活之希望!我們是幸運的,生存在這個和平年代。但更不應虛度光陰!

活着,就要有意義。好好活!

活着讀後感 篇10

篇一:活着讀後感

讀着讀着,心情無比沉重。餘華通過描寫一個個人間悲劇來刺痛讀者的心。活着,對於他們來説是多麼艱難,一連串的苦難把這一家人弄得遍體鱗傷。

我們哀其不幸,更不服於生活對他們的不公平,一個個親人離去,一次次的心靈打擊。

篇二:活着讀後感

第一次讀完這本小説,我感慨萬千,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曾想,只要你甘於滿足,不去苛求功名利祿總會有安頓好自己的一片淨土。

篇三:活着讀後感

作者運用象徵手法,用死亡來象徵活着,更用福貴來象徵着千千萬萬箇中國大地上同樣不幸卻頑強活着的人,

從故事的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福貴的豁達樂觀,在經歷瞭如此風霜之後,依然活着。

篇四:活着讀後感

活着,多麼不易,我們好不容易來此世界走上一遭就不可以輕易放棄,像福貴這般飲盡生活苦水卻還是笑着活下去。

即使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明天,即使孤獨悲慼將常伴此生也在所不惜,活下去吧,逝去的人就會一直活在心裏,不曾離去。

篇五:活着讀後感

小説運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展現生活的瑣碎卻又加入了沉重的悲劇,使得整部作品可謂金玉其內。

這種寓大於小的方式更能讓讀者產生共鳴,使作品主題得到昇華。

活着讀後感 篇11

優越總是誘人無端放縱。福貴出身的優越讓他自詡高人一等,亦因此他身體裏流動是罔顧禮法的血液,這種血液慫恿他與眾不同地脱俗放肆——他用髒字向父親宣泄自己一直的“容忍”,用寬厚手掌“報答”家珍賭場旁的告誡,用浪蕩遊行向老丈人耀武揚威……一切都是青春放蕩不羈的桀驁與家世與眾不同的混合物。

“一個人若是沾上了嫖,也就會迷上賭。”福貴不知道,他的一生正是由此轉變,天翻地覆地轉變。莽撞血液總是衝昏了頭腦——血氣方剛的他妄圖收復父輩輸掉的失地、光耀祖輩看重的門楣。但他不知道心比天高,終是命比紙薄。賭場上的盡情揮霍,讓他輸得徹頭徹尾。他擔着那磨破他細肩的滿是銅錢的竹筐附送了本屬於自己的家業,他哭了,我想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真實的眼淚。隨後,固守着那一口村口大缸的父親喟着無盡的'歎息永久地離去,等不到他的報答。

“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羊,再把羊養大了,羊就變成牛了。”福貴守着父親的遺言在租來的五畝田裏無盡耕耘。

變數總是撲朔。進城請大夫醫治母親的那次的鬧事催促他踏上了千里行軍。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一去蹉跎三年。撿回一條命的他輾轉歸來,家仍在,只是生母已飽含遺憾閉目,時間終是讓他與她無緣,他們錯過了彼此的最後一面。此外,怪異的高燒也讓乖巧的鳳霞留下了一生聾啞的殘缺。

活着讀後感 篇12

合上餘華的作品集,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睛。是啊,活着是多麼一件簡單的事,可又是一件多麼難的事啊!

徐福貴一家到處奔波勞累,直到最後的死去,他們是為了活着;有慶的死換來了一個小生命;鳳霞的死換來了她的孩子——苦根的活着;二喜是為了苦根活的更好而死去;家珍的病是為了家裏人更好的活着而累出來的,直到最後的死去;徐福貴在戰場上死裏逃生是因為他知道活着的好……徐福貴親手送走了他的一個又一個親人,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女兒,他的女婿,他的孫子……他還是要活着。

想想現在,大街上的人匆匆忙忙。路邊的.飯店門口站着一位笑迎迎的老闆;瞪着三輪車的老大娘叫喚着:“賣……”,工地上的農民小心翼翼地站在幾十層樓的高處;超市裏收營員機械地收着錢……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活着,活的更好。有時想象他們可悲,唉,我何嘗又不是這可悲人羣中的一點呢?有時想想他們堅強,不管遇到什麼他們都要努力的活着。“活着”多麼簡單的兩個字,可做起來又是那麼的艱難。它會要你付一生的代價,他會要你付全部的精力,它會吸掉你所有的血液……活着有苦有樂,有起有伏,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活着有……不管是高尚的人還是平凡的人在活着的面前是平等的,他們都是為了活着而不斷地努力着,只是他們所收到的成果不同罷了。

活着真好!

活着讀後感 篇13

一個暮年的老人,回憶他自己的一生。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中國人的生活幾千年來都是有點盼頭的。所以,一個人活着就像是在為別人而活。這也算是中國的特色吧。

我們不去討論這種特色的優缺點,只是當一個極端的個例發生的時候,一切解釋都這樣的蒼白。

富貴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講起自己的經歷,是那樣的'平淡和滿足。

一個曾經的紈絝子弟,家裏有很多的錢。但是,攤上了兩個敗家子。爺爺地傳到父親手裏就少了一半。再到他的手裏,乾脆輸了個精光。有錢的時候,它可以嫖,可以賭。可以事無忌憚的開老丈人的玩笑,可以騎着別人滿街亂跑。完全是一種奢靡的生活。

一個這樣的人,當一切都改變之後,也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可以下地幹活了,可以自己走路了,可以自己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了。當他挑着兩大筐的錢還個龍二時,肩膀磨破了皮,全身的骨頭就像散了一樣。他終於明白了錢是不容易掙的。

可惜,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在最後才明白這樣的道理。能夠儘早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我想一定是作家,要麼就是偉人了。

當一個人生活需要別人的時候,又或者説有了一個精神寄託的對象。於是,活着的目地就是為了他或她。富貴的第一個精神寄託就是他的老婆家珍。然後是女兒,兒子,女婿,外孫子。結果,人生的三大悲劇,基本上都讓他趕上了,而且非常的絕。早年喪父,中年喪子,晚年喪妻。當這一切都發生了之後,上天的眷戀,給了他一個孝順的女婿和外孫。結果,女婿和外孫也相繼死去。我不知道如果這些變化發生到我身上,我是否承受得住。也許富貴在戰場上看到了太多的死難吧。慢慢的就習慣了。可是誰又能習慣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呢?

活着讀後感 篇14

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悲慘得讓人的心一痛再痛,你不自覺地就會想:人為什麼活着?人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快樂?為追求?還是為什麼?

年少時總為月缺花殘而傷感,也不時追問:人為什麼活着?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閲歷的加深,繁瑣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讓我習慣,也似乎讓我麻木了,從此也不再思考這個問題。當讀到餘華的《活着》時,這個問題又現腦海,突然頓悟,人活着,只為活着,僅此而已。

主人公經歷了一生的災難,所有的親人離他而去,他所擁有的也只有活着了。他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面對春生,這個昔日患難與共的`朋友,今日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仇人,他選擇了埋葬仇恨,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着,只要活着,只為能夠活着。

和福貴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豈止用“幸福”二字來描繪,但生活有時總不能一帆風順,也會有許多的困難和挫折,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想想福貴,他經歷了無盡的災難卻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們無法得到內心的昇華,然而我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人生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不要再問活着是為什麼,活着,就是因為活着。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着就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pmg7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