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合集】國學經典

【合集】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1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識是最簡單的事,心靈的塑造是最難的!如何塑造學生高貴的靈魂?途徑自然不止一個,在我看來,經典誦讀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十三四歲之前是一個人吸收知識最快的階段,越小的時候越是全盤吸收。經典雖然深奧難懂,但我們不必要求學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記到腦子裏,長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幫助他們積累。在國小階段,學生背誦經典有了一定的基礎,七年級再繼續誦讀,相信不是難事,也許在短時期內不能立刻見效,但我相信對孩子的一生,將會有深遠的意義。下面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誦讀活動做一總結:

【合集】國學經典

一、具體做法。

1、明確誦讀篇目,制定計劃。以課文中的經典詩文及課本後面附錄的十首詩為主要內容,適當補充課外的。為了確保經典誦讀的實施,我告訴學生,要把背誦經典當作吃飯、睡覺一樣,每天一定要做,養成習慣。同位互相檢查,一齊背誦,最後默寫一遍。如此反覆,保證每個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要求學生把背誦的經典在小組中相互背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鞏固所背誦的內容,小組長負責檢查。

3、播放視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經典的內涵,我上網查找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誦讀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所背誦的經典魅力無窮。

二、學生的轉變。

1、記憶力得到提高。原來很多孩子背誦語文課本都覺得困難,()但是經過半學期的經典背誦,他們背誦語文書的`速度明顯提高,也覺得白話文的背誦非常簡單。

2、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孔子説“温故而知新”,我們依照這個原則背誦經典,長期的實踐,讓學生把這種意識滲透到平時學習中,學任何東西都是一個温故而知新的過程。另外就是反覆記憶方法。學習上沒有捷徑可走,該記憶的東西就是要牢固記憶,大部分學生樹立了這個觀點。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根據其他老師的經驗,通過上網查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輪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學把一章經典抄寫在黑板的一角,讓學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課間就可以背誦,確保一天一章背誦。

2、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以小組為單位評比,超額背誦的小組全員獎勵,重重獎勵組長,發揮班幹部的帶頭作用,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組有一個同學拖拉,整個小組沒有榮譽,以此保證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3、課前兩分鐘背誦。每個課前,讓學生背誦一段經典靜心,然後正式上課,養成習慣,讓學生時刻不忘經典,營造氛圍。

4、班級經常開展活動。利用班會時間或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排練經典誦讀的活動,可以以男女生比賽、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孩子的興趣。“雅言傳誦文明,經典浸潤人生”,這是無數有識之士的見解與共識,我們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就能使這項活動不斷改進,趨於成熟。“路漫漫其修遠兮”,祝願我們的經典誦讀之路越走越寬闊!

國學經典2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只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了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國學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載體,傳誦着中華文化的觀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堅韌紐帶,將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華文明串連在一起,滋潤着中華文化茁壯成長,展現着中華民族的精神,使中華民族以特有的品質,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優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時空融入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傳之千古、揪之四海的為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

在國學各個學術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充滿人文智慧的論述,其敏鋭的觀察,合理的推定、經驗的告誡,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國安邦濟世之基。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中國文化的代表,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何在?其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上想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就是教我們如何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座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指南。

孔子可以主張為:

一。修身養性,德行人生

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無所逢求;血氣方剛的.青年之時,不要與人爭鬥,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一個人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已見,不要自以為是。

二。勤學好問,終生不懈

遇到不懂的問題,積極請教別人,不要不懂裝懂;學海無涯,堅持終身學習,以充實提高自己。

三。修已治人,仁愛至上。

孔子無論談“修己”還是“治人”,最終歸依還是人生道德。孔子所重視的德行,所包括的範圍甚廣,而這些都可以用“仁愛”來概括,這是孔子樹立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對情感,情操,修養的重視。

總之,我們應該讓古老的文化精粹,開出豔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國學經典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羣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咱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裏,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大家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咱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説:“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咱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典4

什麼是國學

國學就是中國自己本土發生的,有着中國特色的許多學問,這些學問不是在中西文化溝通以後才產生出來的,而是在東西文化溝通前就已經存在的中國文明與中國學問。20世紀初,隨着西學的衝擊和刺激,為了有別於西學,才提出了“國學”這個概念。

現在一般把國學劃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義理之學 哲學,包括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據之學 史學,包括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辯偽學、輯佚學、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等等。

第三辭章之學 文學,包括藝術、書法、繪畫、雕刻等。

第四經世之學 政治經濟學,包括兵法、天文、算學、地理、易學、農學、工藝等等。

1 幼兒國學教育的起點要突出親情性

從孩子誕生在這個世界上起,父母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孩子在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任教師。眾所周知,在這一階段中,孩子對於任何外界的事物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新鮮感與好奇心,他們會被某項特別的事物所吸引,也會對一些事情產生疑惑的情感,喜歡問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家長或是成人就應該對這一時期的孩子予以重視,遇到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釋,説明道理,幫助孩子積累知識,如果一旦發現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陷,就要及時地指出並幫助其改正,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不但能夠學得到知識,而且還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的雙親或祖輩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國學水準。構建旨在提高成人國學文化素養的教育體系促進國學教育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使得全社會形成學習國學的氛圍,以促進開發幼兒國學教育工作更好地發展。當然,幼兒的雙親及祖輩對孩子的親情是其他教育部門代替不了的。

2 對幼兒進行國學教育的起點要突出多樣性和趣味性

孩子幼兒時期的記憶力通常都很強,在學習國學知識,背誦經典韻文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有效地鍛鍊記憶力。而在國學課堂上,帶領着孩子只進行國學精讀和背誦往往並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要針對孩子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採用多媒體,互動式的教學,以指讀為基礎,充分鍛鍊孩子的閲讀能力,孩子的識字量從而也進一步加強 , 理解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運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以及教師講故事的形式來進行授課,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給孩子創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加深孩子的記憶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些故事可以讓孩子參與講,在互動教學中,使孩子能夠在學中做,做中學,提高孩子的參與意識。

3 國學教育影響的產生應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當我們學習每一門學科的時候都要活學活用,對待孩子也是如此。幼兒國學經典可謂是語句精煉,意存高遠。孩子在指讀、精讀、再到背誦的學習過程中,要把經文中所闡釋出來的道理聯繫到現實生活中,給孩子講一些中國古代經典故事,或是當前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小事件。例如,《弟子規》一開始就提到“首孝悌”。也就是説我們做人要學會盡孝道,百事孝為先。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如果自己有好吃的並不會去主動謙讓長輩或是身邊的小朋友,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的父母給孩子灌輸傳統美德的.好時機,可以先給孩子講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前有一個 4 歲懂禮節的小孩兒叫孔融,有一天,父親讓孔融連同他的幾個兄弟一起過來挑梨吃,最小的小弟挑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孔融説:“我年紀還小,大的就讓我的那些哥哥們吃吧。”

父親又問:“那你的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説“弟弟年紀小,理應吃大的。”講完了這個故事後,我們又可以接着問孩子:“我們是否也該學習孔融,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好孩子呢?”孩子這時也許會把手裏的東西主動讓給長輩吃,但要想讓孩子能真正領略類似的故事以及深刻的含義,我們就應該經常講給孩子聽,幫助他們記得牢固,並學以致用。

國學經典5

想必大家都知道國學吧,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國學的知識,就和我一起走進國學課吧。

5月19日那天,我到工行大廈學國學。我早早來到這裏,一個年輕漂亮的女老師接待了我們。進了教室,她開始作自我介紹。她故意賣了個關子説:“老師我的姓啊,和古代一個詩人的姓一樣,那個詩人還是詩仙。”同學們很快猜出來她姓李,李老師還讓我們猜她的'愛好,我想哪個女孩子不愛美呢,她肯定是個愛美的老師,可我竟然猜錯了,李老師最喜歡的是我們中國的詩詞。

正式上課了,老師讓我們聽了一首歌,問道:“誰要是能知道歌裏面唱的是什麼,就給他們組加3分。”我們小斯文組有個同學舉手了,老師選了他,只聽那位同學回答道:“這是《三字經》和《百家姓》。”老師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啟蒙讀物,除此之外還有《千字文》等。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千字文》是一名叫周興嗣的大臣寫的,我最歡裏面“倉頡造字”的故事。你猜現在我們寫的字是什麼?猜不到吧,是“楷書”。

國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讓我們一起學習國學知識吧!

國學經典6

本次班主任教學展評活動,我選擇了執教國學——《三字經》。選擇這一內容參加班主任公開課,主要基於以下思考:

(1)作為我國古代蒙學教材中代表性內容,《三字經》已經進入幼兒教育內容中。源於南宋,迄今700多年曆史的《三字經》相傳為宋朝末年大學問家王應麟編撰,經後人不斷增補,被譽為“千古一奇書”。其一奇,以三字斷句,句句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合轍順律,易讀易記;其二奇,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順理成章,概括性強;其三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全書1500多字,融“歷史、地理、天文、倫理道德、詩書禮樂、教育、哲學”於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2)我園大大班早在20xx年開始國學教學,目前已經成為辦園特色,成立了專門的教研小組。北京師範大學陳會昌教授曾親臨指導。我選擇這一內容,可以進一步交流國學教學經驗,探索適合本園特色的方式方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針對大大班幼兒年齡等特徵,我在課前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逐句學習《三字經》(部分段落,即: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講解藴意;

(2)學習生字“犬、苟、曷、釀、物”,瞭解字面意思;

(3)唱誦《三字經》,體會語言節奏和韻律感;

(4)理解體會《三字經》藴含道理,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在課堂前半段,我首先以接龍遊戲和吟唱形式,讓孩子們唱誦三字經。配上古典音樂背景、節奏明快的歌曲,學生拍手吟唱,輕鬆活潑,避免了單調、死板和枯燥;接下來,進入內容複習,“孟母斷機”和“孔融讓梨”,孩子們一起分享孟子三遷、孔融尊重長者的故事,明晰其中藴涵的道理,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由於配上了幻燈圖片,這部分過渡順利;學習新三字經為這次設計的重點內容,我先播放幻燈,讓孩子觀察,領會意義,然後出示課文,解釋意義,然後開展朗讀和跟讀。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意義,我還設計了生字學習過程,讓孩子指認識字,充當小老師。從效果來看,孩子們對大部分的字都能誦讀,基本達到了設計效果;最後,我以集體誦讀形式,鞏固學習內容,並開展接龍遊戲和自由交流體會,讓孩子思考如何將三字經中學到的道理,遷移到生活情景中。最後部分,由於時間緊湊,未能深入進行,部分學生還不能有效地從文本轉移到自己的.生活體驗中。

從我這堂課教學過程和效果來看,基本和原有教學設計一致。其中也出現預設和生成之間的不同步,比如,在認“曷”時,有孩子提出跟喝水的喝一樣,我沒能及時強化。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在按程序牽引整堂課的時候,中間過程一定需要根據孩子的“偶然”反應,做出靈活機智的調適,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這堂課的難點在於孩子們缺乏相關的生活經驗,比如:蠶、公雞等,因此,只能讓學生自由想象,個別學生回答並進行描述,在這裏,應該讓更多的學生更詳細的延伸表述,避免只存在於個別有豐富閲讀經驗的同學中。本節課認字設計略顯多,學生更在於誦讀,而誦讀的時候,遍數多少合適,還需要研究。接龍的時候,需要指認句子。認字和表達常常容易出現集中在個別口語表達較好的孩子身上,為了照顧羣體,在認字的時候,如果多放幾張黑板,讓學生去圈讀字,指認,或者幻燈中動態字浮現,配上教師的語境表達,教學效果可能會輻射更多的孩子,也會輕鬆活躍;圖片具有直觀性,但是可能漏掉了一些信息,如果能引用到動態的視頻,結合兒童小故事,則減少了漢字字面理解所帶來的困難,學生通過情境獲得感悟。因此,本堂課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誦讀、指認字等設計任務,但是體驗其中藴涵的深刻道理潛在的任務,囿於技術、時間等原因,初步達到效果,但還需要再接下來的課堂中進一步領悟。

通過這堂課的設計與教授過程,加深了我對幼兒課堂中國學內容教學原則、規律、技巧等的認識。同時,孩子們的課堂反饋、同行之間交流、專家的點評給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機會,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會有更大的提高。

周 晨

國學經典7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壓力,有時會因為這些壓力和煩惱使的身心疲憊不堪。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人生的本質、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呢?我們怎樣做才能領悟國學智慧,塑造快樂人生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xxx為我們全校師生作國學講座。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和感謝!

此次活動得到了區領導、局領導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下面我介紹參加這次活動的領導和來賓: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各位領導和來賓在百忙中來參加我們的國學講座!謝謝你們!

下面讓我們掌聲有請xxx為我們作國學講座!

結束:

謝謝xxx精彩的演講、再一次把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的xxx,謝謝,謝謝您。通過xxx的講解我們領悟到了國學的智慧和魅力,希望各位老師和同學能將國學的智慧和xxx傳授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帶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xxx精彩的演講,感謝給予本次活動大力支持的各位領導和來賓,同時也感謝在坐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們的積極配合。

本次國學講座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8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經典之一,泛黃的書頁承載着那個戰爭時代的風起雲湧,“東漢末年,黃巾叛亂,諸侯割據一方,百姓民不聊生……”每次閲讀雖然還是不能讀透這些文字,但是卻總想去觸摸到三國英雄們深邃的靈魂。

千古一相——諸葛亮

一個承諾,竟能夠讓你至死不渝忠於蜀漢,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承諾,成就了你千古一相的美名。那破舊的草廬中,是你撫卷苦讀的身影;那肅殺的軍營裏,是你運籌帷幄的目光;那空蕩的成頭上,是你視死如歸的信仰。你被後世尊重,不僅僅因為你的智慧,更多的是對你精神的讚美。我曾經想過,如果我是你,當先帝劉備託孤給你的時候,我會不會放棄僅存的一縷希望,但當你點燃四十九盞明燈的時候,你的答案透過悠悠歲月,點燃我心中明亮的火光。

天妒英才——郭嘉

黑髮飄揚,白衣勝雪,丰神俊朗。本可以靠臉吃飯的你偏偏要靠才華,如果你不展露你的計謀,恐怕也不會遭受蒼天的嫉妒吧。當大帳中將士們謀士們來回踱步因眼下局勢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時候,不急不躁的是你,眼前一亮的`是你,語驚四座的也是你。身為謀士你奇謀無數,身為臣子你忠於大魏,可偏偏上蒼不開眼,當你劇烈咳嗽吐出一口口鮮血的時候,你一定心有不甘吧!如果可以再來一次,你是否會選擇平淡的過完自己的一生呢?我想你一定不會。

英姿勃發——周瑜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你就是這樣一位風華絕代的大都督,與“小霸王”孫策結為兄弟,迎娶國色天香的小喬,反間苦肉火破曹營,你意氣風發,英姿颯爽,可是人偏偏要給你扣上“心胸狹隘”的帽子,可我知道那不是心胸狹隘,那是屬於你的驕傲。“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透過赤壁的火光,我彷彿依稀看見你掛着微笑的臉龐。

我合上書,窗外皓月當空,心裏憶起三國英雄,我多想大聲告訴他們:我會用從你們身上學到的,去拼盡一切實現自己的夢想!

國學經典9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廈文明璀璨奪目。中華文化的精髓便是國學經典。

國學,是中華五千年曆史中無數先生總結一生得出的道理。它給了後人無限的教誨。學國學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讓我們學會如何辯明是非與黑白。

國學經典有很多,單是《論語》就讓我們成長生活中真正瞭解到許多道理。

小時的我很懶,雖然不很愛學習,但成績還不錯。家人讓我好好學習,我也照做。語文作業,拿老師講好的格式套。數學作業,拿書本上的公式套。總之就是不願多想,什麼題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很少換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且就算思考了,也從沒去證實過它。直到讀過《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才明白: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而沒有收穫;只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它教會我學習的時候,同樣需要思考,兩相結合,這樣才能在學習上更進一步。

稍大些的'我,不知不覺更愛學習了。生活中要做的事越來越多,這讓我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什麼做勞動之類的活都被我推託給了家人或同學。但我發現這讓我遭受了許多白眼。我很納悶。這時《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點醒了我。是啊!自己都不願做的事,怎麼能讓別人做呢?瞭解到這一點後,我與同學之間就和睦多了。

漸漸長大的我,開始逐步瞭解和關注社會。我越來越努力,希望為未來真正踏入社會的自己打下一個好基礎。但老天似乎不想讓我如願,使我在生活中一次次失敗、犯錯。我將要放棄了,可《論語》中説:“人非聖賢,熟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簡單説,就是:我們不是聖人或賢人,誰能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就是最好的了。我懂了,知道自己還有機會,頓時信心爆棚,相信未來一定會出現雨後彩虹。

………

我的成長中少不了國學經典給我勇氣和毅力。它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永遠都少不了國學經典的陪伴。

國學經典1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小時,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我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我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一會小差,現在呢,長大了,我現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嚐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其中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為,也不得不讀一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裏面包含着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一樣嗎,正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週裏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着,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悽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

那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於古代,也實用於現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一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範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説話時説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從書包裏拿出國學這本書,靜靜地打開,看着古人智慧的結晶,一絲驕傲湧上心頭,不禁,拿起了國學這本書,一邊搖頭晃腦,有聲有調地讀開了國學。一種輕鬆的感覺充滿了全身,腦子裏越來越充實了……

國學經典11

在我家的餐桌上,經常會發生我和爸爸之間的“戰爭”,它不僅能增進我們父子之間的感情,也能促進我們的知識。不信的話,你就看看吧,一場“戰爭”又在悄悄地拉開了序幕。

吃飯的'時候,我想看電視。可媽媽不讓,於是我藉口倒水喝趁機看一會。這不,媽媽又在一旁不停地催了我好幾遍,可我光答應,不見動靜。

爸爸忍不住發話了,“兒子,你不是正學着國學嗎?還記得裏面這樣一句話嗎?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我一聽,心想:呵,老爸又要進攻了,我的國學也不是白學的,看我怎麼對付你。於是我一邊看着電視,一邊不滿地回答道:“不是還有這麼一句:彼説長,此説短。不關己,沒閒管。”我暗暗地想,看你怎麼回答。

沒想到爸爸馬上回敬了我一句:“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説。”我也不是好惹的,我反駁道。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 師之惰。”爸爸厲聲答道。

原以為爸爸會被我卡住,可沒想到爸爸還真懂得不少呢。我還是有點不服氣,説道:“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爸爸停了一下,口氣變得温和了,説:“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在心底裏暗暗佩服爸爸,其實我也知道自己有錯,此時的我也無話可説了。見我不語了,這時爸爸又繼續説道:“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知道,知道了,老爸。”我嬉皮笑臉地對爸爸説道。

“孺子可教也。”爸爸也笑着説。

我和爸爸相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我們的這場“戰爭”就在笑聲中結束了。

國學經典12

在中央黨校的一段講話中説道:“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種文化交融貫通的現代社會,我們大多數人逐漸摒棄了彙集中國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國學文化,片面地認為我們的“國學文化”是落後的、帶有封建殘餘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謂先進的西方文化。

事實上對於各國文化,如果我們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的話,在其積澱傳承的過程中都會有精華也有糟粕,全盤否定和全盤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的“國學文化”有很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東西,比如:提倡修身齊家、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等,我們如果將國學中的精華挖掘出來,在幼兒園裏,從兒童時期對孩子進行薰陶、浸潤,就能達到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據調查發現,在中國,由於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會性問題:缺乏愛心,不尊敬長輩,蠻橫,自私,合作與分享能力差。

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如果我們在幼兒園適當導入國學與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在培養兒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話説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事實上成年人的很多行為習慣、人格思想在7歲以前就已經形成並影響伴隨我們的一生。因此,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階段開設國學經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兒園開設“國學”經典教育,以《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經典文章為教材基礎,通過誦讀原文、模仿動作、再現情境等教學手段有效地將“國學文化”傳遞給兒童。

那麼,怎樣在幼兒園有效地開展國學文化教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呢?

1通過多種手段與途徑,培養幼兒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對於幼兒來説,如果只是枯燥的讀書,時間一長難免失去興趣。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合理運用多種手段來輔助經典誦讀,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刺激來激發幼兒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1。1講述故事法

講故事是幼兒十分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將國學經典中的小典故,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幼兒聽,揭示傳統文化經典中的道理,幼兒感興趣,容易聽得進去,學得也輕鬆。

1。2圖畫法

古詩文經典比較難記,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圖畫、動畫等形式,可以使古詩文經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時還能有助於記憶。幼兒形象思維佔優勢,在引導他們背誦一些文字艱深的古詩文經典時,如果能利用Flash動畫將枯燥艱澀的文字轉化成圖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且有助於增強他們對古詩文經典的學習興趣。在活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基礎上,還可以組織幼兒自己給文字配上圖畫,不斷加深幼兒的理解。

1。3趣味遊戲法

將誦讀的內容融入到幼兒最感興趣的鍛鍊與遊戲中,是增加兒童學習興趣的好辦法。伴隨經典的唱誦,孩子們做着創編的扇操、拉手操、武術操、椅子操,氣勢磅礴,直擊兒童心靈。在孩子們户外的器械活動中,把孩子們熟記的《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編成橡皮筋、長繩、“跳房子”的新跳法,讓孩子玩起來不念就不行,快樂地念唱鞏固;在“翻膠線”、猜拳、手指戲等小遊戲中,經典詩詞的唸誦也成了完成遊戲的規則背景。將“經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種活動中,使活動富有“趣味性”。

1。4多種感官訓練法

在指導幼兒開展誦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借鑑多種藝術手段,如組織開展吟詠、朗誦、唱歌、跳舞等活動,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對古詩文經典的感受力。

1。5情境表演法

大多數國學經典都是比較深奧難懂的,是幼兒難以理解的。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適當的情境,通過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奧難懂的經典變為直觀形象的表演,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以致用,讓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1。6比賽競爭法

幼兒園還可以組織舉辦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為主要內容的文藝匯演和各種比賽,形式包括朗誦、吟唱、講故事、背誦比賽、合唱、相聲小品、遊戲等,以此檢驗誦讀活動的成效,激發幼兒更大的興趣。

2家園互動,合力培養幼兒學習國學經典的興趣

幼兒園與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們力求實現“雙邊互動”,用參與性、最生動的方式讓家長始終“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級中建立了“流動麥克風”制度,讓小小的錄音筆在每個兒童的家庭中流動,錄下親子共同誦讀的章節,在全班播放並領誦,每月評比“金話筒”;以“經典長廊”為載體讓家園同行,我們在幼兒園長廊以“活動夾”懸掛可自由取放的國學經典誦讀卡,家長每天都可以與孩子一道取一張卡片回家,根據內容或與孩子共同誦讀,或講述給孩子聽,或朗讀給孩子欣賞。每天,要求家長安排5—10分鐘與孩子共同誦讀此內容,並由孩子記錄下自己的心情和對家長參與的評價。

“滴水能穿石”、“積少能成多”,國學教育貴在堅持。努力把握好長時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終保持孩子們“樂學”的狀態是國學教育的根本。滴水會累積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彙集成江河的豐富,從孩童開始,從小蓄積起來的民族的美德與智慧終將厚積薄發。

幼兒園的國學文化教育旨在讓孩子常常耳濡目染於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純潔無暇的心靈裏,播撒下真、善、美的種子。我們相信,“國學文化”的價值將會伴隨兒童一生,傳統文化的精髓滋潤將扶持他們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揚帆啟航。

國學經典13

——要有愛在心間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這裏為大家分享國學經典,感到無上榮耀!

大家知道,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下來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珍愛它,把它應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而不應該拋棄它,讓它趨於消亡。 這裏,我給大家分享的是《弟子規》裏面的“泛愛眾”篇。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這句話是説,人,不分高低貴賤貧富,不論是何身份,也不論貢獻大小,都需要他人關愛,也都應該去關愛他人。只要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需要關愛。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個地球上,這就是是緣分,因此應該互相關愛。要愛那些給過你關愛的人,同時也要愛那些給你造成某種傷害的人。

人們有了愛,家庭才會和睦,種族才會消除紛爭,世界才會消除戰亂。

試想一下,我們平時工作中,如果真誠地、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項工作,對待每一位來訪的羣眾,我們的.工作就不會感到勞累,不會因為多幹些、少幹些,報酬少點、多點而怨天憂人;也不會因為羣眾找的多,事情多,而感到麻煩;更不會故意怠慢羣眾,傷害羣眾的感情,激化幹羣矛盾,給我們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動。

我們會從工作中找到快樂,增長才智,從待人接物中提高自己判斷處理事務的能力。 我們將在全鎮開展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內容就是所有村內有關公益事業,只要符合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範圍,我們都要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去操作它。這項工作內容多、時間長、意義重大。村幹部要從受益羣眾中籌資籌勞,做一些符合大多數羣眾利益的公益性建設,包村幹部要指導監督村幹部落實這項工作,這就是考驗鎮村幹部能力的時候了。如果我們心中有愛,把羣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就會產生許多有益於羣眾的想法。選擇哪些投資少、見效快,能讓羣眾直接受益、儘快收益的項目,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廣大羣眾能不積極相應,把事情做快做好嗎?我們的幹部積極為羣眾做事,羣眾能不愛戴你嗎?村裏還會出現不和諧、不安定嗎?

有一句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願我們大家獻出我們的愛心,揮灑在世界萬物之中,讓我們的事業更加美好!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14

我喜歡旅行,希望去看看烏鎮的夕陽西照、漁舟唱晚,去看看李白墳前千秋滄桑的淒涼,去看看北京胡同千轉百回的茶水人家。坐在火車上,按捺不住地激動和興奮,我向往着前方,嚮往着離我很遠的一片古老文明。

可是越往前走,心中越覺不暢,我為什麼要遠行?無錫為什麼沒有這種古老的氣質?為什麼在無錫看不到滄桑厚重的古老文化?

不久前的一堂國學課令我吃驚不已。

校本課程“圍學基礎”第一堂課上,張克中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無錫的圍專嗎?”我們茫然地看着他,對此一無所知。

“無錫國專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國學大師,在五四運動時期,北有清華國學院,南有無錫國專。是它們,為中國傳統文化撐起了一片天。你們知道錢穆嗎?不知道。那你總該知道錢鍾書吧?”緊接着張老師又報了一大批無錫的文化名人,除了少數幾個同學之外,大家的反應出奇地一致:除了錢錘書,聽到其他的名字,都是搖頭。

這個問題瞬間將我震撼。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歲月的滄桑,一種古老的文明,令我驚訝的是,無錫這塊土地上走出過那麼多文化名人!文化斷層時,是秀弱的江南小鎮給了傳統一片天空,而我卻從來沒有好好了解過自己的家鄉,更沒有意識到這片土地是如此地豐饒。

一直以為故鄉的文化對我來説是一種失血的裝飾,16年我無文化地度過。我曾好好看過我的桂花樹,抓一把它腳下的土,卻不知道它原來竟有這麼深厚的文化積澱。我知道“吳文化”這個空泛的概念,但從不為它自豪,我沒有深入瞭解過這片土地的精魂。

“現在的無錫有什麼?”張老師繼續剛才的話題,“現在説起無錫,不是讓人想起太湖美,而是想起太湖藍藻!無錫漸漸成為商業城市,它追逐商業的腳步,文化已被埋沒,要想重新樹立起文化的旗幟,無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經過幾十年,甚至要更久。這就要靠你們這一代了,開國學課,也是想讓你們去發現、去探索你們腳下的傳統文化!”

是無錫國專力挽國學於狂瀾,拯救了中國傳統文化嗎?在那個文化斷層的年代,是無錫撥開了堅同防線的一條細縫嗎?是的',但都是曾經的無錫,無錫人的曾經,曾經的無錫人懂得用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來裝飾城鎮,現在的無錫人甚至不知道用文化來裝飾自己,甚至忘了,我們還有一種文化叫“吳文化”。

我一直在追尋傳統文化,卻不曾發現它就在我腳下,已經被商業深深埋在了土中。也許是我們親手埋葬了它,卻不曾想要發現它。

回想起以前去惠山看天下第二泉,旁邊有人裝成阿炳的樣子,拉着破舊的二胡,弦下流瀉出《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悲愴呢?我卻感覺不到,認為二泉比起周莊的古韻來還是遜色。現在想來,不是因為吳文化缺少底藴,恰恰是我們沒有內涵,我們沒有用心去感悟,更沒有想着去光大。周莊很好地將文化底藴和商業氣息結合在一起,無錫卻沒有做到。

我想要用一段白紙黑字來記載吳文化的點點滴滴,可是我淺薄的胸襟了無內容,甚至,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無錫。遺憾,我們缺失了內涵。

城市周邊的圍牆上.有水墨畫描繪的古鎮形象。如果不説,沒有人會知道這是在畫無錫。即使知道,也想不起這曾是無錫真實的靈魂。江南水鄉氤氲的水氣,沒有人想起。現在的無錫高樓密佈,牆上的標語寫着:文化無錫。越是倡導什麼,我們就越缺少什麼,越需要什麼。遺憾啊,我們丟了傳統文化。

其實,並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沒有人能真正為它做些什麼。我們現在在追求一種文化、經濟文化。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追求一種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有人再捧起羊皮書,面朝窗外,讀春暖花開。我們緊跟經濟文化的步伐,漸漸也就習慣了,以為商業就是無錫的本質。沒有人記起曾經的無錫文化。更可悲的是,很多人漸漸不願記起它了。因為他們怕一旦記起,自己的腳步就會比別人慢,自己就會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無立足之地。逐漸地,我們不止忘了我們的根,也忘了找尋。

我們遺忘了我們的文化,這是一種缺憾。

而我們竟忘了要去找尋這遺失的文化,這更是一種悲哀!

我們這一代,有責任為這方熱土的古老文明做點兒什麼了!

國學經典15

許多人會問國學是什麼?許多人又會有其他不同的解釋。其實“國”就是中國,“學”就是學問,那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是外國人所沒有的。原來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四大文明除了中華文明以外,其餘三大文明古國全部都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銷聲匿跡了。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巴比倫王國,早已經消失在沙漠中了。古埃及除了留給後人幾座謎一樣的金字塔和解不開的文字之外,再無任何曾經輝煌的文明的跡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經過異族的侵略和摧殘之後,已經滅絕。中國的古文化傳承下來,國學也傳承下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羣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

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這就是國學的美麗,這就是我們的魄氣!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那我們更應該傳承下去,春秋戰國時的《論語》《孟子》,司馬遷的《史記》,李時珍的《草本綱目》,唐詩宋詞元曲……都需要我們這一代去傳承去發揚。

國學像是一杯茶,清幽淡雅,茶的味道是品出來的。國學的味道也是品出來的,讀多了,讀懂了,味道自然來了。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標籤: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y552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