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1

打開電腦、戴上耳機、翻開筆記本,把自己置身於一個靜謐的空間,我開始了今天的學習:聆聽省教研員專題講座。由於疫情,我們只能隔着電腦屏幕學習,但卻隔不斷學習的熱情。邊學邊記,在老師的解讀中,我的內心充盈着震驚和欣喜。震驚的是,看似薄薄的一本課標,背後卻需要那麼多的積累與付出,討論與交流……欣喜的是課標特別強調了學生主體、具身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突顯;並且課標還新加入了學業要求與學業質量標準,使評價有了更明確且細緻的表現,讓我們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了更清晰的評價指向。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

一、凸顯學生主體培養音樂思維能力

以學生為主體,呈現“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已經不是新概念了,從20xx年新課程改以來,一直在強調兒童的學習主體性。時間已經悄然過去11年,但是回想一下自己的課堂,還有聽課時看到的各種課堂樣態,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並非易事。老師們把最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教”,“教”這一個動詞就能看出,老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依然在被動接受中。然而,教學本身是一種對話性的活動,是一種與自我、與教師、與文本、與環境場、與文化本身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不僅僅是交流與談話,還包含着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與行動。弗萊雷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不能缺少批判性思維的運用,否則就談不上什麼有意義”。

由此我想到主任給我們評課時,經常會説的一句話就是“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這樣便於理清我們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過程。同理,我們在給學生上課時,也應該讓學生多思考幾個“為什麼”,注重音樂思維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問他們“這是什麼音色?”“這段樂曲有什麼特點?”“這個節拍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從而幫助學生能自主、自發的理解音樂及其背後的文化,而不只是着眼於知識技能的學習。實現將知識技能的學習轉化為一種能力,最終形成音樂素養這樣的學習路徑。

二、唱遊音樂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20xx版課標將“欣賞”“表現”“創造”“聯繫”四大板塊,十四個學習內容包含在十個學習任務中,這是一個新的改變。我特意關注了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習任務,其中,第一個學習任務“趣味唱遊”是:“以歌唱為主,融合演奏、聲勢、律動、即興表演、舞蹈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及其活動內容,以趣味化遊戲方式開展的音樂活動”。這一點,我深以為然。回看徐老師給我們指導的音樂課,無不設計了豐富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們在初感知、細體驗、深理解中逐步主動的思考音樂。想到我的第一堂去市裏比賽的課《小漁簍》,就是在形象有趣的“學螃蟹”“找螃蟹”“吹海螺”“聽漁歌”等唱遊活動中讓學生們感知了歌曲的節奏感、韻律感,歌曲背後的情感,充分激發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凸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課標在內容要求和學業要求中凸顯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內容選擇上提出了以作品為主的要求。我們有5000多年的歷史,我們有足夠的文化自信。但是在當今社會互聯網、外媒等的充斥下,我們學生可選擇的音樂素材實在是太多太多,他們喜歡聽外文歌曲、喜歡西洋樂……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這對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有很大影響的。有時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聆聽極富民族韻味的樂曲時,引來的是學生們的鬨堂大笑與不甚理解,彷彿這些作品離他們非常遙遠。這一現狀急需我們改變,課標為我們指明瞭改變的方向與要求。

隱隱的,有一些小小的期待,期待新編的教材,期待生本的課堂,期待文化的自信!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2

週三下午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下,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油田教育中心組織的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的線上培訓。通過本次培訓,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劉主任從國小數學課標的演變、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表現以及基於新課標的國小數學教學新變革幾個方面為大家深入剖析了“20xx版課標”。

一、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劉主任提到數學核心素養主要由三方面構成: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因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注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繫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成應用數學的習慣。

三、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我認為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為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例如,原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修訂後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後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展。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的挑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領悟教材、迴歸課堂,把握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專業能力,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3

暑假期間,我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同時也加深了對新課程改的理解與體會,使自己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課程實施增強情境性,實踐性

其實,我們在準備公開課時,往往會讓孩子做很多的實踐準備,比如,蒐集資料、拍照片、帶實物道具,課前小採訪、假期小調查……這些都體現了語文學習的情境性和實踐性,新版的課程標準更突出了這個實施特性,這其實是育人核心素養目標的一大展現,也要求學生更高的參與度、更強的思辨能力、更好的審美體驗。這也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轉變觀念,情境性和實踐性不僅僅體現在公開課中,更應該切實融入家常課裏。

2.課程內容的變化帶動教與學的變革

核心素養要求的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能力無一不體現了課程內容的變革。這都帶動着我們教師教法、學生學法相應地改變。教師的能力要求越高了,我們需要學習和教的內容也更多了。唯有終身學習,才會適應時代變革。

3.語文學習任務羣

語文學習任務羣的概念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閲讀、文學閲讀、思辨性閲讀以及整本書閲讀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浸入學習任務羣,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閲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沁入,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學習,我不僅快速有效地理解了語文新課標,並且能精準抓住新課標的重點、難點,尤其是新課標的變化和特點。這對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不斷學習,並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努力,積極實踐。

國小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

8月26日,有幸在線學習了崔允漷《育時代新人繪課程藍圖——義務教育新課程解讀》、石芳《義務教育新課程解讀》、馬雲鵬《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國小內容解讀》等講座。各位專家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把一本新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深深地吸引了線下的每一位教師。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崔允漷談到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表現、課程實施之教學建議這兩方面的內容。

數學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三方面,即“三會”,

一、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三、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下國小階段的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11個方面,分別是: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崔允漷老師着重談到核心素養具有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表現,國小生側重於對經驗的感悟。我覺得這個恰好符合學生的身心發現規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方法,也要考慮到學生本身的心理髮展狀態按步進行,切不可揠苗助長。崔允漷老師講座中講到的,我們在制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三個方面: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樣學,這給我們制定教學內容指明瞭方向。

課程實施之教學建議方面馬雲鵬老師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1、制定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體現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和“四能”的關係;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體現整體性和階段性。

2、整體把握教學內容。我們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應考慮整體與單元整體教學有什麼關係?

3、選擇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單一授課式的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重視設計合理問題。在真實情境中提出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數學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合理問題。問題提出應引發學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探究,讓學生經歷數學觀察、數學思考、數學表達。概括、歸納、遷移、運用等學習過程,體會數學是認識、理解、表達真實世界的工具、方法和語言,增強認識真實世界、理解真實問題的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進一步加強綜合與實踐。如以主題活動開展的綜合與實踐常見的量方向與位置負數等,融入數學知識學習,理解數學知識,感悟數學意義。

5、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重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數學教學改的推進作用,促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

最後,各位專家老師給我們教師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研讀課標,領悟教材,迴歸課堂,把握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專業技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明確到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XX省國小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轉變教學觀念,用新標準、新內容、新理念、新方法來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4

今年暑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20xx版國小語文新課標》,受益頗深。它加深了我對新課程改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貫徹執行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下面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語文教學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上,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説説寫寫。“能説會道”“出口成章”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脱應試教育的模式。國小語文教學仍然體現的是“講”、“練”、“考”。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各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語文教學必須注重學生的閲讀、背誦

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聖先賢也很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可能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很單一,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為已有。他們一味的`讀,一味的背,不也培養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重要的作用。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閲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後實質上卻知之甚少,並且遺忘很快。

三、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式的“教師講授,學生聆聽”,還是翻新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或是改的“教師撥,學生轉”,實際上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其實,語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在閲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學生的自悟探究。

四、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真正做到“減負”,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

五、突出學生學習語文的體驗性。

體驗是伴隨着積極的心理活動,尋求未知的實踐過程,是獲取直接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喚起創造潛能的基本途徑。語文教學的體驗性是指從學生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從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性學習應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要用腦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語文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生動故事的感染,優美語言的欣賞,而且有人文品質的薰陶。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體驗感知、體驗思維、體驗積累、體驗情感、體驗合作、體驗創新、體驗挑戰、體驗成功的過程中,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化,陶冶情感,開啟智慧,積累良好的現狀。學生學習的真諦在於“自悟”。語文教學的體驗性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態度、意識和觀念。

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悦。給學生充分的討論交流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同桌交流,或分組討論,自由組合交流,達到全員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並尋找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值得我們深思。

總而言之,這次新課改帶給我很多感悟。今後,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我們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我們師生將共同努力,共同成長,迎風破浪,展翅翱翔!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5

20xx年7月18、19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開展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暑期線上專題培訓活動。雖然短短兩日,但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一、大單元教學,讓語文學習走向真實快樂

作為新教師,總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灌給學生最多的知識。但在XX老師“基於任務羣思想的國小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事實依據及實踐案例”的講座中我找到了新的方向。在教學中設計具有真實意義的任務情境,打通兒童和生活的聯繫,解決“學用疏離”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真實地任務情境中學習語文,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兒童真切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現實意義,幫助學生走向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聽過XX老師的講座之後,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站在語文育人的高度,凝練單元主題,整合目標內容,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語文情境中,深度學習,自主學習,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等問題。

二、着眼未來,樹立漢字教育大觀念

“面對新課標、新教材,所有的老師再次重新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所以不管年齡大小,瞬間都成了新教師。”正如XX老師説的,面對新課標,我們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通過高老師的講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低學段教師,在漢字教學階段一定要做到“新”。把一個個漢字教活,把漢字的美教出來,同時要把漢字和生活聯繫起來,讓孩子充分了解漢字的獨特構詞功能,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通過學習漢字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在今後教學中,我將會把低年級“識字與寫字”和“閲讀教學”整合,不僅體現在課堂上“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課文學習,更體現在閲讀中從浸入識字。將漢字教學系統化,如將帶“木”字旁的字根據字義分別安排在四組詞語中,引導學生髮現並初步感受漢字的形義聯繫。讓學生髮現和掌握了某一偏旁所包含的意義,由此及彼。

三、以語育人,以文化人

XX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新課標理念下國小語文跨學科學習實施策略”的講座中,提出建議:跨學科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閲讀、梳深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通過觀看蔡老師《我們的手》這一堂優質課,讓我對跨學科學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蔡老師結合本課主題,在課程中結合美術、音樂、道德等課程素養,讓孩子在真實情境中,深刻體會到自己的雙手的作用,更領會到雙手可以帶給周圍人幸福和温暖。

四、幼小銜接——為兒童、向未來的雙向奔赴

從幼兒園進入國小是兒童早期成長過程中一次重要的轉折,XX老師針對“幼小銜接”探索積極入學適應教育,幫助兒童逐步適應國小生活提出了具體建議。根據新課標要求,依據年段特點,作為低學段教師需要積極樹立銜接意識,積極傾聽兒童的需要,促進兒童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國小生活。同時,也要樹立銜接意識精準定位教學目標,調整課程設置,讓兒童獲得積極地入學體驗消除兒童的陌生體驗和不適應。

本次《語文課程標準》培訓拓寬了我對語文教學及教師發展的新思路。我意識到語文教學要立足學習任務羣,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和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要摒棄以前的滿堂罐和題海戰術。作為青年教師,要積極嘗試新事物,重視信息技術與線上資源,要創新出線上資源和線下融合的新的教學方式。比如説積極借鑑網絡平台的課,與自己的備課思路相融合,實現資源互補。同時我們也要要堅持終身學習,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立足教學實踐,提升自己能力與教研水平,適應時代需求。

總之,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教師我要立足新課標,跟上新形勢,勇於嘗試,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填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好地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棒人。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6

通過參加新課程培訓,我學習到了新穎的教學理念,更新了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在交流、學習、總結中不斷獲得新知。下面我就談談這幾天的收穫和心得體會。

一、認真鑽研新課標,積極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程下教師首先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培訓結束後,我會結合這次學習的寶貴經驗,從語音、詞彙、語法、聽説讀寫的教與學,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方面培養。這對指導我今後的教學和促進我的能力提高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二、創設情景教學,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通過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參與這些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一方面使得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緊密地結合起來,另一方面也創造綜合運用聽説讀寫技能的機會。

三、積極探索有效的英語評價方法,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我們重點應該放在測試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不是具體的'語法知識點,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上,而不是某一單項的訓練上。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改進學生的學習,併為教師提供反饋。

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英語的平台

在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製作課件,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新課程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對新課程的學習和研究才剛剛開始,它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面臨的問題還很大。我會沿着這個方向不懈努力,不斷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

國小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7

20xx年7月9日,我有幸加入了XX工作室,並同時參加了兩次新課程標準的網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我對本次的培訓學習的最大體會就是新課標更注重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感覺自己專業方面的不足,我要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下面將談一談自己兩次的培訓心得。

一、更加註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新版義教課標的內容結構不僅包含作為學習對象的六個內容要素,還包含了學習對象的組織和學習方式,相較於20xx年版高中課標的內容結構,增加了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這三類互動關聯的活動。其理念是英語課程的學習要通過精心設計,體現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的學習活動與內容六要素的有機互動和融合,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上不僅僅是關注國小生知識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國小生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更加註重教師的'教學策略的改變

要讓國小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換句話説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習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材和教法設計時,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異。以學習為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國小英語課一定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學習英語,通過聽、説、聽、唱、玩等形式,讓國小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交流,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

當然,在以後的教學生涯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以及教學實踐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努力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61kr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