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

一、課題名稱:

《中國小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

二、課題性質:

本課題是應用型研究課題

三、課題定義:

所謂開放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努力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個人或小組積極討論、研究、發現,還學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想幹就幹,想寫就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或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它以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紐帶,以訓練為主線,學生主動,教師主導,活動點撥,反饋矯正,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四、課題的提出:

開放對應於封閉,生成對應於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的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並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傳統教學則過分強調預設和封,。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能搞活,開放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而多年來農村國小數學教學大多屬於封閉式教學,機械地讓學生聽,一算一練缺少創新教育的環境。學生由此在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科學的能力培養及開發創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何尋求一種開放式課堂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就成了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課題。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數學教學要從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新課標這一理念是針對長期以來的封閉式教學而提出來的,其實質是要實行開放性教學,開式教學首先是教學觀念的開放,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內容,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習方式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學情境的開放、教學評價的開放。

1、開放教學內容

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數學內容是數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有效地進行開放性教學,就要在認真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編擬出具有較高思維價值的開放性教學內容。

2、開放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機械的聽講為主的,我們開放式的學生學習方式體現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是師生、生生間多邊互動的活動,具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又分為三個小環節:

( 1 ) 試一試;

( 2 ) 議一議;

( 3 ) 辯一辯。

3、開放教學過程

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教學過程。動態的教學過程是指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的發展、適時變化的,而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需求則成為調整教學過程的`指揮棒。動態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內外互動的過程。

4、開放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設置開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新知背景中,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理趨向,產生自發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創設情境方式是多樣的,如: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謎語情境、兒歌情境、比賽情境。總之,創設情境應有較強的指向性,應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或能理解的生活實例或數學材料。

5、開放教學評價

我們在研究開放式教學評價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及個性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方式應是多元的,又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校共評為主。在評價時,我們將考慮以下三點:(1)注意保護學生的探索心理;(2)重視對學生的信任;(3)養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本課題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是從學生的終身發展角度出發而考慮的課題。此課題涵蓋面較大,又可以分解為五個子課題:《開放數學教學內容研究》、《開放數學學習方式研究》、《開放數學教學過程研究》、《開放數學教學情境研究》、《開放數學教學評價研究》。

由於該課題的研究範圍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及學校、社會、家庭各個方面,既利於教師根據本校情況選擇子課題及小課題,又利於全組的合作研究。

六、國內外同課題的研究狀況:

對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國內外各種媒體均有報道。其中遼寧、江西及我省牡丹江等地方深入較早,研究比較系統、紮實,效果顯著。其經驗及成果可操作性較強,對於我校此課題研究有一定借鑑作用。但我市範圍內對此課題研究不夠廣泛,作法不夠深入。所以對此課題研究對我校及至全市數學教學將是有益的舉措。

七、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並將其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中。通過課題研究,能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的教育行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陳舊的教育理念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有利於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它,教師看得更高,更遠,有更多時間學習現代理論,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同時對推動我校教學改革,實現素質教育跨越式發展教有着極大的影響。通過此課題的研究還將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幫助教師走進科研工作的陽光大道,對於提升教師羣體素質和促進各校區域間的整體和諧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開放式教學研究中,每節課都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同時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課堂教學應成為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這是開放式教學的根本目的。

八、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以理論研討、實踐探究法為主,通過示範課、交流會等形成進行深化和推進。

九、本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數學,是基礎工具學科,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技能。此課題的研究將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將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其效果將立竿見影。對此研究,我們要求全員參加,認真確立子課題,由小至大,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力求實效。研究方法以實踐探究法為主,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預計五年完成本課題研究。

國小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2

課題名稱:

國小低年級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選題緣由: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突出語言的實踐性特徵,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國小階段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國小英語教學中使我們的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這不僅是國小英語教學的要求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運用英語的能力需要在交際的環境下逐步形成,國小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很少有羞怯感,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這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非常有利的條件。

目前,國小學生的英語的學習缺乏針對學生習慣的培養,要開始培養英語紮實的聽、説、讀、寫基本功必須從低年級抓起。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讓學生感到英語學了就能用,從而能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英語學習習慣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時此項課題作為校本課題《國小生自主管理的理論與規範指導體系研究》下的子課題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並取得了預期效果。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研究設想:

本課題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從課堂內外各個環節。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問題及其策略建議。從分析國小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分析國小現用英語教材特點及其教法、分析國小英語教師自身特點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找出國小英語學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

1、準備階段(XX年1月—XX年2月)

為響應大學區工作,共同提高學區國小生英語學生學習能力,本次課題通鐵五第二國小共同研究。

(1)對目前國小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問題,使研究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

(2)對現有的經驗及理論進行綜合的比較研究,供本課題借鑑,提出實驗假設,完成實驗的總體設計。

2、實施階段(XX年2月—XX年10月)

(1)按實施方案進行實施,實驗中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跟蹤調查,做好數據的統計、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組織課題研究活動,並不斷調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總結,實驗效果作出評價,不斷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並作出分析調整,進一步完善操作體系。

3、總結階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修正、調整研究目標、方法等,並初步形成國小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培養的策略;

(2)全面反思、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3)總結上報,做好結題工作,形成一批有價值論文。

課題其他成員:

李永東、黃家樂、林葉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6g3g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