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2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2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2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了體育保健部分的內容,我彷佛感受一位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博大無私的愛。洛克在這一部分詳細闡述了在生活中怎樣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他要求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對孩子溺愛,崇尚自然,例如他談到中國婦女裹腳傷害了身體的健康,要求穿衣不要過緊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小時往往是百依百順,十分溺愛,“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懶惰、嬌縱的性格,近些年來出現的“小皇帝”“小公主”便是如此形成的。愛孩子固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像洛克那樣耐心而有理性的教育他們,我們的孩子從小便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會為他的一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在很多地方忽視了學生的體育教育,以犧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片面追求升學率。如有些國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達到12個小時左右教育,體育課簡直沒有正規上過,課外活動時間少之又少,學生的不懂得必要體育技能等。因此,我們的學校應當切實貫徹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來培養學生。

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學校能夠像洛克一樣理性而又耐心地教育孩子,為孩子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2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存在着。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着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後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為大錯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己為中心,進入社會後,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我將繼續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3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瞭解。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教育學,除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外,某些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論述等等。作品雖然寫於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着現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並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視早期教育的關鍵作用。一是因為兒童少小時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為幼小時的印象“都有極重大極長遠的影響”。像水源一樣,稍加引導,“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謹慎從事,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像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錯了,以後就難補救了。

國小兒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從養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衞生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等。書中關於習慣的養成,我覺得很有可遷之處。“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你覺得他們有什麼必需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着藉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不過我在這裏有兩點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們練習某種習慣,最好和顏悦色地去勸導他們,提醒他們,不可疾言厲顏色地去責備他們,好像他們是有意違犯似的。第二,還有應該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都培養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經過經常的練習,變得容易自然,他們做來不必再假回憶之後,你才可以再去培養另外一種習慣。”我覺得我們學校這方面也是這樣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認為“健康的心智寓於健康的身體”。書中他非常詳細的説明和指導了飲食、衣着、睡眠等各個方面,如:多吸新鮮空氣,要有充分的運動和睡眠,飲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總的來説,他是為了培養兒童儉樸的生活習慣,注重兒童身體的磨練,來造就強健的體魄。這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認為洛克所説的“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是由嬌生慣養弄壞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損害”是有道理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着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卻反而使得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兒童強健的體魄,讓兒童從小就鍛鍊身體,使他們將來能抵抗天氣,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等多方面的變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佔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應具備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稟賦,一個人如果缺少德行,就決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來,德育不僅僅是指道德品質的培養,而是指整個精神品質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説來它包括德行、智慧、教養以及堅忍等各種美德的培養。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存在着。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着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後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為大錯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於他們在同伴中的交往,進入社會後,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父母應當做到不溺愛放縱孩子,在既嚴厲又寬鬆的環境下對兒童進行教育。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我將繼續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4

前段時間有幸閲讀了《教育漫話》這本書,書中提到了好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於從事教育行業的我們來説,真的是受益匪淺。本書的作者約翰洛克,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洛克對醫學、自然科學以及實驗科學情有獨鍾,後來他又擔任過多年的私人醫生以及家庭教師,這些經歷使洛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為日後寫下《教育漫話》奠定了基礎。《教育漫話》的主題是所謂的“紳士教育”。紳士教育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一種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教育觀,洛克提出的紳士教育的任務是要闡明,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幹的紳士或者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全書共217節,主要分為三部分:體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

在《教育漫話》中,洛克首先討論的是健康教育,因為“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是“對於人世幸福狀態的一種簡潔而充分的描繪”,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視保健、養護,與其所處的時代有密切的關係。洛克是一位唯物主義哲學家,而且深入研究過醫學和其他自然學科,作為一位“內行”,他對兒童的體育、健康、養護等問題都提出了不少具體的頗有價值的意見。例如他建議“無論冬夏,兒童的穿着都不可過暖,主張兒童用冷水洗腳或洗澡,多過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鮮空氣,衣着不可過緊,飲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飲料,早睡早起,睡硬板牀,不宜濫用藥物,注意運動鍛鍊等。這些主張都是配合貫徹其教育目的、任務提出來的,至今看來絕大部分還是科學合理的,值得人們吸取。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話》這本書中最重要的內容。洛克聲稱:“一位紳士應具備的各種品行之中,我將德行放在首位,視之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兒童在具備健康體魄的基礎上,必須有健全的精神發展,而這集中表現為必須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認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無所謂人生幸福可言;因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難以取得事業的成功。在這一部分,洛克對兒童的德育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其中包括:

(1)小時候就要將孩子馴服,讓他(她)聽自己的話,讓他尊重自己。因為小時候如果就習慣糟糕,對你的話都當做耳邊風,長大的孩子就更沒有出息,抑或更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那他又怎能走上一條嚴格要求自己、善待別人、健康而又安全的道路?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做父母的都捨不得將時間留給孩子,那他的成長還有誰對他負責?如果要求孩子不做的,做父母的首先帶頭不這樣做。父母要選擇適宜孩子成長的良好環境,就像我們古代的故事“孟母三遷”一樣。首先父母要選擇或創造良好的、積極向上、充滿學習氛圍的一個環境或空間,讓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積極和樂觀的空氣,讓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和茁壯地成長,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3)對於孩子一定要謹慎地使用體罰,體罰的作用是要讓孩子的羞恥心佔據更大,如果只是身體的疼痛或是一種躲避的心理,那這種體罰對於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是體罰下的孩子變得懦弱,變的十分的奸詐。在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孩子對自己榮譽和名譽的保護,如果他很熱愛自己的名譽,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或一句嚴重的話語都會起到效果。如果使用體罰,就要將他一次馴服,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餘地……智育是《教育漫話》這本書的第三部分,討論的是智慧與學問。為了培養能力,洛克重視智育辦法並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見解,包括:

(1)不能強迫兒童學習,反對教師用斥責和懲罰的方法迫使學生去注意;

(2)主張啟發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己去向往學習,把求學當成另外一種遊戲或娛樂去追求”;

(3)教育孩子“要從明白的地方開始”,一次不要學的太多,同時也要善於激發兒童的努力;

(4)應當鼓勵並儘量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並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5)培養動手能力,如引導兒童自己製作玩具,學習一種手藝或園藝等,這樣既可調劑生活,又可獲得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還可防止兒童將寶貴的光陰虛擲在無益的事情上。洛克還一再強調教育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對於年幼兒童,可以寓教學於遊戲之中等。雖然洛克在書中提出的某些意見具有時代的侷限性,但總的來説,本書是富有教益的。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此情況下,愛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龍成風但苦於乏術的家長,承擔兒童教育重任的教師,以及一些對教育有興趣的人閲讀此書,一定會在兒童教育問題上獲得諸多有益的啟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5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這本著作中作者闡述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仍有現實指導意義,當我閲讀這本書時,有如聆聽一場精闢的教育心理講座。它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教育理論書籍也可以這樣生動!它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讓我在敬佩的同時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項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眾多觀點,仍適用於當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們現在同樣面臨的仍未解決的教育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在閲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上難以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於國小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儘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麼式樣的。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説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説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當對學生進行説理時,舉止應該温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並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

二,智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後,作者最後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於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是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慾,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於思考,愛動腦筋。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於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於他們日後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讀一本好書,如拜一位名師。它為我的心靈輸入的智慧與靈感之光,讓我對以往,今後自己的教學產生深深的思考。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如鼓勵孩子愛上閲讀,可以這樣説:剛才某項活動表現很好,獎勵你去讀會書吧!孩子就會珍惜這個機會,愛上閲讀,並且提高閲讀效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6

有幸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於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教育漫話》十分通俗易懂,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這種深入淺出的東西,只有大師才能寫得出來。書中的許多話都能引起我的思索。我想我們教師的`工作要比醫師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那麼也許會培養出更多的庸醫,傷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於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形式很美觀,質料很貴重,裏面盛着的東西總不能使他感覺到好吃一樣。與此同時,這種棍棒教育在實行的時候,學生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沒人看見時他們便越會放任,顯露出的勢頭回比約束前更加強烈。

讀了《教育漫話》,讓年輕的我進一步去思考,究竟什麼是素質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如何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7

《教育漫話》拿來也只是粗略的閲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温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着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麼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範,學生的習慣。

二、第二個話題:德育。“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國小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説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説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儘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遊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閒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説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慾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8

第一次聽到約翰·洛克的名字還是在教育學類的課本上,關於洛克的教育思想我也只是粗略知道他提出過“白板説”和寫過一本書《教育漫話》。如今有幸拜讀這位大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漫話》,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由作者流亡荷蘭期間寫給友人E·克拉克討論其子女的教育問題的幾封信整理而成的。洛克認為當時的英國學校並不利於紳士的培養,所以他倡導家庭教育。這也體現了洛克重視“因材施教”,因為家庭教育能更好的為“因材施教”保駕護航。全書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從體育、德育、智育三部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兒童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精心去描繪。正如孔子曾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與洛克的“白板説”不謀而合。可見,洛克也是非常注重兒童後天培養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十分贊同洛克在書中的相關論述。我們日常接觸的所有人,之所以有好有壞,或有用或沒用。

一、體育。

“健康的心智寓於健康的身體。”洛克將體育放在著作的開端,足以證明他對體育的重視。在他看來通過體育來獲得健康的身體對於一個紳士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洛克主張兒童應該從幼年起就進行飲食、衣着、睡眠、空氣、藥物等多方面的訓練,反對嬌生慣養,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為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現代的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上兩代人的百般寵愛:不讓跑步,怕孩子累着;不讓游泳,怕水不乾淨;不讓脱衣服,怕孩子凍着。事實上,作為跟孩子們親密接觸的教師,我觀察到越是天氣一冷就猛加衣服,天氣熱了也不脱衣服的孩子,越是容易出虛汗,也越容易感冒,再加上不運動,就會變得體型肥胖、軟弱無力,就連學習也沒了精神。這可真是家長從小慣出來的病。

洛克提到“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臉部的嬌嫩程度並不在身體其他部分之下。但是臉部之所以比其他部位更能經受風寒,只是因為習慣了。”因而家長要做的便是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用外力去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好讓兒童不用費工夫調節自己的身體。

説到“習慣”,家長及教師不僅要幫助兒童形成生活上的好習慣,還要注重學習習慣。“因為一切告誡與規則,無論如何反覆叮嚀,除非是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習慣一旦形成,人的行為會趨於自動化的過程,不需要監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堅持。好的習慣有很多,比如:健身的習慣、喝牛奶的習慣、旅行的習慣、閲讀的習慣、樂於助人的習慣、愛思考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而不是反反覆覆降低要求。習慣成了自然,那麼這會是一勞永逸的事了。

二、德育。

洛克把德行看為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需具備的首要且最不可或缺的一種稟賦。要使自己受他人尊重和喜愛,並且能夠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沒有德行的人,無論在今生還是來世,都毫無幸福可言。洛克指出,一個紳士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

至於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到了三種。一是“説理”。説理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要在他們可理解的範圍之內與之交流,説理的時候態度應該温和。我們在和兒童相處時,需要尊重兒童,給予他們發言權,用心傾聽,用商量的口吻交談,才能更有效的讓孩子信服。二是利用榜樣的力量。孩子的世界裏,父母老師等成年人的行為舉止無疑不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所謂“言傳不如身教”。班杜拉也曾經做過關於“榜樣作用”的實驗。他將兒童至於兩組不同的成人模特當中,一組是具有攻擊性的模特,另一組是非攻擊性的模特。在觀察了成人的行為之後,讓他們進入一個沒有模特的房間,觀察他們是否會模仿先前所見到的模特行為。結果與攻擊性模特呆在一組的兒童表現出了明顯多於另一組的攻擊行為。因而家長和老師,在孩子們面前必須注意自己的方方面面,給孩子施與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三是多練習,少講規則。教師和家長應當創造機會給他們練習,使他們形成習慣,因為規則容易被孩子們忘記,而習慣卻內化於行為當中,時刻伴隨着他們。四是獎勵和懲罰。洛克認為這兩種手段是需要配合使用的,並且儘量不使用懲罰,特別不贊成“棍棒教育”。即使兒童當時屈服了,他害怕的也只是肉體上的疼痛,當疼痛不在時,他會更趨向於自己本來的傾向。那麼,如何有的放矢地利用“懲罰”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三、智育。

智育在洛克看來也是重要的,但居於第二位。他重視通過學問和知識的學習來培養和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而關於智育洛克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1、誘導兒童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獎勵或者遊戲;

2、讓兒童閲讀一些淺顯、有趣而又適合其能力的書籍;

3、學習外語應該塑造一種只能講那種語言的環境;

4、教師的突出技巧在於集中並且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等。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當今社會提出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題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指揮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相對於之前的“應試教育”,教師們應該更注重於學生創造能力、自學能力和社會公德心等多面的培養,並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只有具備良好政治思想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道德高尚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文化業務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基本功紮實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個性修養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只有勇於創新的教師,才會培養出賦予創造性的學生。

《教育漫話》一書中還提到很多有關教育的觀點,例如兒童要學會分享、注意保護兒童的好奇心、把兒童培養成健談的人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將理論寓於實踐當中,發揮書本的最大作用。《教育漫話》在西方教育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着重要的地位,對後來各國資產階級教育都有着重大的影響。總而言之,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仔細研讀。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9

讀了《教育漫話》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瞭解。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並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教育漫話》開篇就闡述了健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他的體育教育思想。洛克認為“凡是身體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他把健康放在了比其他一切種種都重要的位置上面。洛克提出“身體強健的'主要標準在能忍受痛苦”,因此,洛克堅決反對上流社會對兒童的嬌生慣養,主張身體鍛鍊自幼小開始。洛克認為,兒童的衣服不宜過緊,以免束縛身體,影響發育,衣着也不宜過暖,使身體習慣於氣候的變化,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腳、洗澡是鍛鍊身體的好辦法,可使衰弱者恢復健康,健康人增強體質。

讀到這裏,這又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人們的溺愛讓他養成了許多壞習慣,尤其讓我頭疼的是,他很調皮,愛看電視和玩電腦。針對他的這一情況,我首先是減少他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在他感到無聊的時候,再介紹一些有趣的圖書給他,當然,一開始是一些純漫畫型的,而且是由他自己挑選。慢慢地,他開始喜歡看書了,自己就主動拿出一些書來看,現在,除了星期天,他基本上不看電視了,而且所看的書也由一開始的漫畫向一些知識型的書籍轉變了,他還經常把他從書上獲得的知識講給我聽呢!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認真學習的。我相信只要用一顆愛心去工作,再加上教育方法得當,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0

週末在家,閒來無事,就捧起在校圖書館借來的約翰.洛克所著的《教育漫話》,以前匆匆翻過,並未留下深刻印象。可再次拿起它的時候,卻愛不釋手。書裏面涉及很多子女的教育問題,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最為頭疼的事,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而作為父母的我,卻不知如何來培養她,使她成為心智和健康都優異的人。

很榮幸遇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他使我知道在孩子培養的各個方面。首先第一章,他講的是健康教育,正像書中所説的那樣:“我們要有自己的事業,要得到幸福,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而要功成名就,出人頭地,更必須先有能夠忍耐辛勞的強健體魄。”“身體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麼即便得到種種別的東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和苦難,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確的途徑;身衰體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確的途徑也無法取得進展。”可見健康的身體有多麼重要。在書中,他向我們見紹了身體健康的幾個原則:

一,保暖。無論春夏秋冬,都不要讓孩子穿的過暖,否則就會引起頭痛感冒,發炎咳嗽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

二,冷水鍛鍊。要讓孩子從小開始,養成用冷水洗腳的.習慣,最好用冷水洗澡,這樣能增強他們的體質。不過,鍛鍊最好從春天開始,最初用温水,以後逐漸把水調冷,要不了幾天就完全用冷水了,此後不分春夏秋冬,都要堅持洗下去。

三,游泳和户外活動,游泳,既能和冷水接觸,又能獲得應付急需的技能。

四,衣着不可過緊。要讓身體的各個器官自然的生長,不然就不會勻稱。

五,飲食要清淡。要少食肉食,多吃一些硬性的食物。

六,水果。不應當吃可口的水果,如甜瓜,桃子等和不和時令以及被糖漬過的水果,因為這些水果都不利於健康。

七,按時大便。八,醫藥。不要亂給孩子用些預防疾病的藥物,儘量讓孩子少用或不用藥物。

看完他的這些關於身體健康的原則,我想自己今後在孩子的健康上應該如何注意了。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1

不必擔心看這樣一本書要花費多長時間,因為它只是薄薄的一本;也不必擔心這本書有多麼晦澀深奧,因為它的行文平易近人。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在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原來都是古今相同,中外盡然的。從一個孩子的健康教育到良好德行的培養,再到知識技能的教育學習,作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實在的觀點和方法。特別是在對孩子的德行培養方面,作者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例如要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對孩子的要求應該是合理,凡是合理的要求都應該堅持;道德教育最重要不在多記,而在多做;而父母與老師的榜樣力量在教育孩子時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孩子周遭的人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事實上,對於身處國小教育階段的我們來説,對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是更應該放在首位的,那些常常因為偏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德行的培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也有失之偏頗的地方,還可以借鑑作者提供的一些教育方法去加以實踐操作。正如作者所説“教育問題相當複雜,得寫滿一本書才行——其實,寫滿一本書也無法説完。……要找到能用一模一樣的方法解決教育問題的兩個孩子,非常困難。”因此,所有的方法我們也應該區分對待,實事求是地去加以借鑑和實踐。

摘抄:

P54《別用物質引誘孩子》

……我認為把錢花在教育子女道德上比給子女買房要有價值。只要有益於教育,花錢再多都值得。給子女買玩具、絲綢等東西的錢可以省,但用在教育上的錢絕對不能省。使子女“富物質窮精神”的做法是不對的。

P59《該給孩子請怎樣的家教》

老師的職責是:塑造孩子的美好心靈,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保持孩子的德行善舉,教給孩子人情世故,讓孩子以優秀榜樣為模仿對象,培養孩子積極、勤奮、努力的品質。為了避免孩子無所事事,老師要給他們佈置學習任務,讓他們知道付出必有收穫。雖然孩子應該學習一些批判、演説、邏輯、自然哲學、數學、歷史之類的知識,但瞭解即可,千萬別深究進去,因為沒人期望孩子在老師的教育下成為一個批評家、演説家、邏輯學家、自然哲學家、數學家或歷史學家。而孩子永遠不會排斥多學一些教養、人情、道德、勤奮名譽之類的知識的。

P61《與孩子成為朋友》

教育孩子主要依靠父親的嚴厲態度及孩子對他的敬畏心,但不能因為孩子還是學生角色就一直那樣管教他們。孩子成長了,做事情也會謹慎一些,此時就別那麼嚴厲地對待他們了。孩子長大後,父親要跟他們保持一種親密的關係,甚至一些事情可以跟孩子商量着做決定。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這種做法能督促孩子認真思考。但你徵求孩子的意見時,便是把他們當做成年人看待,孩子便能更快地成熟。當你們深入交談後,孩子的思想也無形中提升了,並把注意力從貪圖享樂上轉移開。很多事例表明,父母越把子女當孩子對待,他們的言談舉止越難擺脱孩子的影子。

P62

……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你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並在內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説到底,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就被人遺忘了,讓學生親自參與一些事情的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優雅和正直的標準,以及對應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P63

讓孩子依賴你、受你管教,你就有了威信;若孩子做了邪惡的事情,特別是説謊,你就應該對孩子採取嚴厲的措施,讓孩子敬畏你;若你讓孩子享受應有的自由,從來不當面管束孩子因年幼而產生的天真舉動和快樂,你和孩子就建立了友誼;你要對孩子寬容、愛護,特別是當孩子表現優秀時,要用各種方式嘉獎,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當你這樣做時,就建立起孩子對父母的特殊感情,你的目的就達到了。這些做法已經讓孩子在心理樹立起對父母的崇敬之情,這種感情有愛也有畏懼。要讓孩子內心永遠都有這種感情,以幫助孩子形成美好的心靈。

P65《如何對待孩子“耍性子”及“佔有慾”》

……孩子説的“我餓了”和“我要吃烤肉”是不一樣的。孩子有自然性需求,當他們提出因為自然性需要(比如飢餓、口渴、寒冷等)而受到痛苦時,父母及周圍的.人有責任去為其解除痛苦。不過父母有權決定解除痛苦的東西是什麼、需要的量是多少。這些通通不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孩子説“我要喝酒”或“我要吃白麪包”,那麼父母聽到後不應該讓他們得到滿足。

P66

……要引導孩子養成控制慾望、歷練身心的習慣,從而使身心變得健康、積極、堅強。拒絕孩子提出的要求,能夠讓孩子變得謙虛、温順、隱忍。相反,把孩子喜歡的東西變做獎勵孩子優秀品德的工具,會讓孩子體會到那些人(要求他們言談舉止有德行的人)的愛。控制慾望是種美德。孩子學會控制後,就該把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品給他們。注意,別把這些獎品看做換取德行的條件,而應看做是言行良好的自然結果。若你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別人卻滿足了孩子,此時你在孩子心中便失去了威信,孩子也會覺得你不喜歡他。

P72《正確看待孩子的兩種哭》

得用嚴厲的方法阻止孩子抵抗性的哭泣。若一個眼神或指令不能讓孩子停下來,就得責打了。這種哭泣是傲慢、頑固、要求滿足慾望的表現,源於錯誤的心靈,所以得用嚴厲方法加以糾正。而抱怨地哭泣是源於心理的脆弱,所以得用温柔的方法進行糾正。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12

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洛克以及他的《教育漫話》,那個時候,只是匆匆讀過這本書的書評,只留下些膚淺的記憶。如今,我又一次翻閲了這本書,才真正搞懂了洛克的博大思想。

當然,提到洛克,我們不得不想到他的“白板説”,他認為兒童的心智是一片空白,後天的教育至關重要,這種思想始終貫穿於全書,從“健康教育”中的“兒童的心智和源頭的水性相近,容易引導,決之東則東,決之西則西”,到“道德教育”中的“兒童自呱呱墜地時就應該習慣於剋制自己的慾望”,再到“知識與技能教育”中的“當他到了能夠説話的時候,他就應該開始學習閲讀”,種種理念無一不滲透着他的這種思想。

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教育在兒童的成長中確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從真實的課堂教育,到潛移默化的自然教育;從具體的學科教育,到習慣性的家庭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確確實實看到了兒童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展。因此,教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還要學會教育的技能技巧,保證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教育漫話》這本書的主題是“紳士教育“,他所提到的教育,是為了將每個兒童培養成為紳士,成為一個具備健康體魄、高尚道德以及精深知識的人。洛克引用了葡萄牙“兒童熱愛學習”的事例,也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

洛克的教育,並不是單純的文化教育,它包括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識與技能教育。其中,他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認為“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為了獲得強健的體魄,他對兒童的.吃穿住行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這裏,我要提到的是“冷水浴”,洛克認為“冷水浴”可以增強和鍛鍊體格,這是有醫學依據的。

我們現代的父母親以自身的經驗判斷,“冷水浴”會使兒童感冒、咳嗽、發燒等,只有他們適應的温度才適合兒童,其實不然,經常的讓孩子在家裏赤腳或是多讓孩子踩水,恰恰能夠促進兒童的健康。試想,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兒童的臉都暴露在外面,為什麼他們的手、腳不能呢?為什麼他們就不能洗冷水浴呢?

第二點,洛克提到了道德教育。我們已經擁有了健康的體魄,接着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就要不可避免地提到賞罰制度。洛克認為兒童要及早管理,越小的時候越需要嚴格對待,等年齡越大,反而需要與之親切地相處。洛克認為使用體罰應該謹慎,因為稍有不慎,就會給兒童的心理造成陰影,兒童可能會膽怯、羞澀、沉默等。但是,現實生活中,體罰處處可見,而且各類的體罰是不注重場合,不注重時間,不注重後果的。

明智的父母絕對不會在公共場合斥責兒童,因為兒童也有自尊,兒童的自尊也需要保護。有些父母在兒童犯了錯誤就開始對其進行體罰,他們往往帶有一些情緒化,使懲罰的程度加重,對兒童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必須承認,體罰是最後的手段,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體罰。

一旦具備了健康的身體,高尚的品德,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予兒童知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雖然兒童階段是以遊戲為主,但是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習慣也必不可少。很多教育家,都試想着把學習至於遊戲中,讓兒童在遊戲的過程中學到豐富的知識。如:福祿貝爾的“恩物”,蒙台梭利教具,以及幼兒園裏的各類養植活動。

如今,幼兒園是否開設英語課成為社會上的一大爭議,很多人認為兒童的母語都沒有學好,又何談學一門外語呢?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外語學習的關鍵期是2—7歲;洛克認為一到他能夠説英語的時候,他就應該學習別種語言。其實,我個人非常贊同這種觀點,兒童在3—4歲正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教授他外語口語,他會和學習中文一樣快,而且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前期英語口語的儲備,對其以後深入學習英語,會起到奠基作用。

可以説,《教育漫話》這本書貼近兒童的生活,對兒童教育的各個方面描述得非常透徹,能夠激發閲讀者的興趣,也為教育者的教育實踐工作提供了廣泛的意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pedg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