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隨筆:幼兒成長,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

説實話,從接到周老師的上課通知開始,一直到現在,我都處於緊張的狀態。緊張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和我同台上課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趙老師,二是名師課堂,着實讓我嚇出冷汗。好在周老師,還有我同事一直安慰我“沒事的,就把它當作一次鍛鍊吧!”

本次執教的是故事版塊,Str tie是單元板塊的根,具有鮮明的綜合性與故事性。在教學中,我們不能讓故事變了味兒,硬生生地把趣味彭生的str變成照本宣書的語篇教學,而應在“精細加工”上多花一些心思,在板塊教學中多一些創意,給學生們思考與實踐的空間,充分發揮Str tie板塊內在的教學價值。從第一次的試講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經歷了數十次的磨課。按照周老師的要求,我就和大家説説我的磨課經歷和感受。一個“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覆覆的修改斟酌,從第一次的試講到今天的正式展示,一共經歷了七次的磨課。

第一次試教時,我在進入課文學習前,進行了大量的鋪墊活動,導致課文學習時間不夠;在第二次試教時,就適當刪減了一些內容,學習時間安排的比較合理。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知識點的呈現比較零散,最好能串入一個完整的情景。在組內成員的集思廣益下,又設計了一個和課文類似的情景,去熊大熊二家做客。在做客前的食物準備階段,學習生詞和句型,試上下來感覺不錯。但周老師聽後,果然是慧眼,又提出兩點,一是課文人物很少涉及,二是二年級的'當堂表演肯定有難度,除非課前有滲透,事實也是如此(今天佈置的家作中,讓學生遍一組去楊玲家做客的對話,原本是安排在課的最後,拓展環節,可怎麼也操作不好,學生不太會説,於是就改成家作,課後小組討論,然後第二課時再讓學生表演)。經過幾次修改,於是就有了今天的課堂呈現。

磨課時,我們除了“磨”教學設計,還細到板書,細到每一句過渡語。光一次,才有了今天這麼有創意的板書。感謝我的同事張婷老師,為了讓我的獎勵更貼合教學實踐,昨天晚上幫我連夜做了幾十個蛋撻。真是感激不盡。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一次非同尋常的“磨課”經歷,着實讓我增長了教學技能。沒有“磨課”過程中的痛苦,便很難體會上課成功後的幸福。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會繼續努力,在教書育人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提升,努力讓我的課堂成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2

這學期我跟的是大班,這羣孩子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調皮,我也很喜歡她們,也看到她們的進步。

從這周的午睡情況,我首先看到了羅美梅的進步,記得第一次和她説話的時候她沒有應我,然後班裏的小朋友告訴我她是不會應人的,她們都不喜歡和她玩。也讓我對她有了最初步的瞭解,那天的午睡她沒有睡,不過她不吵,只是躺在自己的牀上。有一次開會帶過她午睡的老師告訴我説她一個學期只午睡幾次的,讓我再次對她有了午睡情況的瞭解。前些天午睡前我會對每個小朋友説我喜歡你,也有時睡醒後獎勵她們愛的抱抱。經過她這些天的表現我很是開心。從開始的不説話到會應我,會主動説過來幫我涼毛巾,也經常午睡了。醒了之後還有主動幫班裏一個新生疊被子過,等等,看到這一切的成長,我很是開心。

其次我看到了王莉丹的進步,聽之前帶過她的老師説過她也很少睡午覺,我也對她特別的照顧,把她安排到一個特別點的位置,希望能夠幫助她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幾次看到小朋友休息了,而她還是沒有睡的情況下,我都去她那瞭解情況,這幾次我都坐到她的牀上,讓她閉眼,輕輕拍拍她,她也能入睡了,看到她睡了,我特別特別的開心。

我希望自己能更有耐心和有愛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讓她們更加快樂的生活和成長,你們的成長,我很開心,繼續努力。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3

每到週末,班裏都要對孩子本週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然後評選出“紅花幼兒”。每當這時,孩子們都期待着自己能添上一朵代表榮耀的小紅花。但是,在評選過程中,有些孩子平時的調皮淘氣被毫不留情地“抖”了出來。儘管這些孩子在許多方面都很出色。可是僅僅因為某一次的淘氣而不能評上“紅花幼兒”。我真不忍心看到那充滿期待的眼神突然黯淡下去,這對渴望進步的'孩子來説簡直就是打擊。

孩子是積極向上的,同時又是很脆弱的。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既不傷害幼兒的自信心,又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呢?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活動室牆上的“紅花專欄”改為“成長樹”,在“成長樹”上貼上五顏六色的小花兒:紅花兒代表愛學習,黃花兒代表守紀律,綠花兒代表講衞生,藍花兒代表互助友愛,紫花兒代表愛護公物。孩子在哪方面表現好或者有進步。他的“成長樹”上就會貼上相應顏色的花兒,有時還會同時貼上幾種顏色的花兒。

“成長樹”既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又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利於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監督,還有利於家長全面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以便家園配合,共同培育健康向上的下一代。

我知道“成長樹”的做法並非我獨創,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策略,但對我來説,從“小紅花”到“成長樹”的轉變,意義非同一般,因為它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更是因兒童觀、評價觀的改變而帶來的教育行為的改變。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4

關鍵詞: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專業化成長

摘要:

隨着終身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已經成為當前幼教界乃至全社會探討的焦點話題。教育隨筆是展示幼兒教師風采的窗口和舞台,也是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根據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做簡要的闡述,探討其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所具有的積極作用,併為幼兒教師寫好教育隨筆提出若干具有可借鑑的意見。

幼兒園的教育生活色彩斑斕,每一位幼兒教師都可以從中感受初掀“人生幕簾”幼兒的童真與童趣,但這些特殊的感受與經歷如果沒有給予及時的記錄與梳理,就會在忙碌中稍縱即逝。教育隨筆即是一種適合幼兒教師珍存這些經歷的記載方式,藉助於這一載體幼兒教師可以對觸動心靈的點滴教育感悟加以記載、梳理、提煉與反思,幫助幼兒教師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方式,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與科研素養,教育隨筆也就成為教師職業生涯中自我專業成長的同行伴侶。

一、教育隨筆與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一)教育隨筆的內涵與特徵

教育隨筆就是談教育感受、思想觀點的隨筆,主要是一種教育敍事研究方式,是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從而挖掘或揭示隱藏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進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教育隨筆的選材豐富,內容廣泛,不拘一格,感性與理性並用,而其核心特點在於一個“隨”字,即有感而發,隨心而發,自由的描繪心靈、講述生活、表達情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教育隨筆最早的倡導者,他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

(二)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內容的選擇

撰寫教育隨筆內容的選擇可以是多角度的,無論素材的瑣碎與否,無論是成功的喜悦還是失敗的痛苦,只要對自己有所啟示,對自身的成長有所幫助,都可以成為隨筆的內容。只要幼兒教師做個生活的有心人,那麼寫起隨筆來也該是得心應手的。筆者認為具體可以以下四方面選材:

1.對自身及他人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失的斟酌與反思

於成功處斟酌:一個精彩成功的教學活動,一個教育契機的成功把握,一個教育難題的成功解決等等,都值得幼兒教師斟酌與思索:為什麼會成功?對幼兒、對自身的收穫又是什麼?於失敗處反思:教學中教法設計的失誤、教育目標定位不當等失敗的經驗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還重要”,正是通過對這些失敗經驗的反思,教師才能發現問題並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才能促進自身不斷走向成熟。

2.觀摩、學習、借鑑他人課程的體會

在聽課及賞析課例時,可以對其他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進行分析,記錄其對自己影響深刻的經驗,並談談這堂課對自己的啟示與思考,同時對自己認為不妥之處給與適當的分析與評價,試問自己“假如是我,這節課我會怎樣去上?”既吸取他人的精華,也及時分析不足,從中總結經驗與教訓以使其成為日後教學的“前車之鑑”。

3.讀書、讀報獲得的`點滴感悟

古語曰:“腹有詩書氣自華”,閲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作為一名邁向專業化成長道路的幼兒教師應該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幼兒教師在閲讀兒童讀物、教學雜誌、教育經典著作時就可以把自己從中獲取的新教育理念、、科研方法給予及時地記載,並附上自己的感悟,以隨筆的形式將這些“精神食糧”與同仁分享。

4.對來自幼兒與家長的相關經歷的梳理與分析

人們常説:幼兒教師的雙眼如同攝像頭掃視並記錄下幼兒在幼兒園的成長軌跡。一線幼兒教師能捕捉到大量幼兒學習生活的素材,這些現實素材往往隱含了大量的教育資源與研究價值,幼兒教師可以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並分析各類現象產生的原因,從中挖掘所藴含的教育機理。此外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幼兒教師能獲得大量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及對自己教學工作的建議,這些都可以成為教育隨筆中的內容。

(三)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所謂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指使幼兒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學習培訓和專業訓練,熟練掌握幼兒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幼兒教育專業工作者。全美幼教協會(NAFYC)指出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應體現在對兒童發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體悟,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專業發展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師教育制度的安排、外部條件的扶持,但最重要的是作為個體的教師對自我專業發展的自主追求。由此觀之,透過反思去理解與體悟教育與兒童成長的真諦,能使幼兒教師將這份理解與感受提升為教育智慧,幫助其成長為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與教育思想的專業人員,可以説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種自我反思自我實現的過程。

二、教育隨筆對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意義

在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背景下,寫教育隨筆是一種有價值的基礎性的研究。這種研究可以讓幼兒教師通過自我剖析、自我總結、自我反思來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建構、提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評價、修正與改進,在隨筆中促進自身專業化的發展。

(一)可以促進幼兒教師對自身教育行為的反思,提升專業化水平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表明,促使一個教師專業化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和途徑是“自我意識”的強化和學會自省。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研究的過程,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不斷優化教育工作,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與素養,從而促進自我專業化的發展。在回顧、記錄一段教學經歷的同時就是在捫心自問:我做對了嗎?問題出在哪兒?該如何解決呢?……正是這一個個“小問題”構成了幼兒教師反思的過程。這些反思為幼兒教師建構鮮活的教育理念,強化熱忱的職業情感,在教育隨筆中反思,在教育隨筆中走向成熟。撰寫教育隨筆是促使幼兒教師反思的一個既簡捷又實用的策略,是幼兒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是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有效的途徑。

(二)可以為幼兒教師撰文立説奠定良好的基礎,拓寬科研平台

幼兒教師撰寫教育隨筆,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特定教育情境、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人際關係進行記錄、梳理、研究與分析,從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無形中激勵了廣大幼兒教師養成勤於動筆的習慣,營造“我樂我寫,我寫我樂”的學習氛圍。通過寫教育隨筆,幼兒教師的寫作素材得到不斷的更新,寫作經驗得到不斷的積累,寫作技能不斷提升。這些無疑為幼兒教師日後寫教學計劃、科研論文,乃至著書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其專業化成長拓寬科研平台。 (三)可以培養幼兒教師良好的閲讀習慣,共享教育資源。

讀書使人明理,讀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深刻。讀書與寫作是分不開的,要想寫出好的教育隨筆就需要幼兒教師養成閲讀的習慣,從閲讀中獲取寫作所需的精髓,讓自己在書香中成長,在讀書中反思自我。幼兒教師把讀書的心得體會記錄在隨筆中,與同仁分享從閲讀中獲得的知識經驗,共享資源,共求成長。在閲讀中一篇篇教育隨筆悄然“誕生”,心中那畝知識的麥田也不斷在辛勤播種中喜獲豐碩的“糧食”。

(四)可以提供經驗分享的素材,激發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

教育工作不僅體現為一種教師個體化的勞動過程,同時也存在着羣體性效應。幼兒教師以教育隨筆的方式描述、記錄下極富個人色彩體驗的教學經歷,這份經歷也就是其他教師共享的教育經驗:通過教育隨筆,教師可以瞭解周圍其他同事最近所經歷的教學事件、閲讀了那些優秀書籍、在教學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思考的視角是什麼,解決的對策又有哪些等等。通過小組間的交流、研討,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對話,使教師間“不同的聲音”在這裏相互碰撞。可以使幼兒教師將教育在敍述與學習借鑑中加深對顯性知識的理解,進而挖掘教育行為背後的默會知識,獲得共同的發展。

三、幼兒教師寫好教育隨筆的策略

(一)多思考,勤動筆

蘇州大學朱永新教授曾在“教育在線”網站中提出“每日三省吾身,寫千字文一篇”,廣大一線教師在平常的實踐中多反思自我,思有所得,並用記錄下這些對教育的點滴感悟,不僅自勉自己而且能與他人共享資源,共求進步。寫教育教學隨筆是不少幼兒園教學常規的一項基本要求,幼兒教師要把寫教育隨筆作為自己工作與成長所必需的,把它視為一個促進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平台,把外部需求轉化為自我的內部需求。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事如果沒有用文字記載下來,時間久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寫教育隨筆即是教育教學思考的結晶與創造。熟能生巧,動筆多了,想的東西也會多了,隨筆中無形就會有自己教育思想的閃現,便會推動自己對幼兒教育本質的領悟;動筆多了,駕馭文字的能力就會自然提高,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二)用心發現,有感而作

當前雖然不少幼兒教師意識到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意義,但是一動筆仍覺得無處着手,這些教師就是少了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對經歷過的教學活動缺乏質疑與思索。“研究始於問題。”幼兒教師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對經歷過的事多個質疑“為什麼會這樣呢?”,養成問題意識,而非熟視無睹,見怪不怪。多關注自己周圍的孩子,多與幼兒嬉戲,從中發現令人驚歎的成長祕密;多與同事交流,一起分析遇上的教育難題與自身感悟,體驗教育的真諦。做到“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留心身邊的細節,反思自身經歷,在平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捕捉教育的“意義瞬間”。

(三)“敍且悟”,寫有所得

寫教育教學隨筆可以把自己印象和感受深刻的事件記錄下來,詳細地描述精彩的細節部分一定不能忽視。但是切忌記流水賬,把教育隨筆單純的視為簡單的敍事,誤認為把一件事描述清楚就萬事大吉。要寫好教育隨筆幼兒教師必須明白寫教育隨筆的最終目的: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更新轉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幼兒教師寫教育隨筆的出發點應該是為用而寫,而非為完成任務而寫。在敍述完事件後,應採用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方法,去解析這些教育現象,找出這些教育現象潛藏的教育本質,在“本”上指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在“標”上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要把事件記錄與事件分析結合起來,要形成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從實質能夠理解教育的真諦,能從根本上促進自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娟.教育隨筆與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探究[D].山東師範大學,20xx.

[2]遲佳明.淺談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報,20xx,(5).

[3]張燕.在反思中成長[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年出版,20xx.

[4]劉寶根,宋武.如何寫好幼教隨筆[J].教育導刊,20xx,(1).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5

一次,組織幼兒做提問遊戲。為了使孩子們對活動感興趣,我做了三朵小紅花,準備獎給提問最多的小朋友。

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舉起了小手,爭先恐後地提問題:"為什麼太陽是圓形的?""為什麼會下雪?""為什麼花朵有各種顏色?""為什麼……"各種各樣的"為什麼",從孩子們的小腦瓜裏冒出來。活動結束時,我請小朋友們評出三名提問題最多的小朋友,他們分別是利利,文文,傑傑,其實這三個孩子並不是提問最多的,但平時在小朋友們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們就選了他們。而那些踴躍提問,但平時比較淘氣的孩子卻沒被提名。作為教師,我也知道獎牌給這三位小朋友,有點不公平,但為了不壓抑孩子們的熱情,不傷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獎牌掛在了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誰知,第二天早上,青青小同學拿來了幾塊獎牌,對我説:"老師,昨天您的獎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沒有,我和媽媽做了幾塊獎牌,您把它獎給小朋友吧!"我接過獎牌,連忙感謝青青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青青提了那麼多問題而沒有得到獎牌,該有多沮喪啊!同時,我更感謝這位細心的媽媽,她及時地補償了孩子在這裏沒能得到的表揚和鼓勵。

關於青青小朋友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沒有人喜歡天天被人批評和訓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個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一種積極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勵的氛圍中,對於他的錯誤和缺點給予原諒和激勵式的糾正,而不是被批評和指責,那麼他就會在肯定中不斷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發展,不斷取得進步。同理,如果老師對孩子處處看着不順眼,總覺得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是,無意中就會把他的小缺點看作大缺點,小題大做,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孩子敏鋭地感覺到這一點,會覺得老師對自己不公道,討厭自己,因而與老師發生情緒上的對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進。它常提醒我及時給每一個孩子以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得到讚許。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6

前兩天和孩子們照了畢業照,還有2個多星期的時間他們就要走了,離開幼兒園即將進入國小。在欣喜他們成長的同時也感慨一起相處了三年的孩子們要離開我的懷抱去尋找屬於他們自己成長的腳步,真的很捨不得!

一早來到班裏,看着一個個為照畢業照精心粧扮的孩子,有喜也有愁,喜的是他們已經長大了,即將畢業了;愁的是真的很捨不得他們。女孩子多數穿着款式不同的裙子、梳繫着漂亮辮子,如花一般的晶瑩剔透。男孩子看起來乾淨、清爽、利落,就連平時最邋遢的那個小鬼也穿得整整齊齊,很是入眼,很惹人心生喜愛。

比起男孩子的泰然處之,女孩子對於畢業照表現的更為雀躍,思怡、珂珂、小妞、小悦、暄暄、子涵等幾個女孩子可稱得上爭奇鬥豔,哪個裙子更漂亮,哪個裙子轉的高,相互的一番品評,終歸是自己帶出來的孩子,此時更覺得是一道引人的風景,越看越愛。

上午周老師在晨間談話時跟孩子們説了很多注意事項,孩子和平常一樣進行教學活動以及遊戲活動,中午睡到2點就睡不着了,這時攝影師也正好來,孩子們起牀之後顯得很是興奮,大一班拍照時,我帶着孩子們到操場上去排隊,平時很活躍的孩子今天排隊都特別迅速。

三年的時間,從小班到大班,算起來帶過的孩子大概也有五十多,可走的走、來的來,帶到畢業的也就剩下這四十二個孩子,佳侖也由於身體的.原因,今天也沒能參加我們的畢業照,不過還好攝影師老陳可以把佳侖的照片P進去,少了一點遺憾。在此時,我有點想念曾經在我們班就讀過的孩子們,豆丁、瑋瑋、章睿、但晨曦、王宇航、洛雨虹等等。因為畢業照裏不管少了哪一個都覺得是留有些遺憾的。

孩子們對着相機的鏡頭笑的幸福、燦爛,孩子們,張老師帶着你們一起幼兒園畢業了。最近我發現小妞特別愛蹭到我的懷裏,讓我抱着她,這個貼心的“小棉襖”一直以來都比較懂事,成熟,她知道自己即將離開,所以找到機會就粘着我,也讓我這個總是為離別而糾結、再糾結的人更加捨不得她們的離開。但是,我總歸要用“深深的祝福”取代“依依不捨的離別”。孩子們,愛你們,願你們帶起這份愛展翅高飛!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7

一次成功的幼兒教育活動,應該是能讓幼兒有很多收穫的活動。在一次“特別”的秋遊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充分感受了童年的美好,收穫了成長的快樂。

孩子們期盼已久的秋遊日終於到了。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雨了。我們決定取消秋遊,孩子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個個情緒都很糟糕。面對這突發事件和孩子們的情緒反應,我覺得首先要安撫幼兒的情緒,同時,我覺得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然教育契機,於是我和幼兒進行了一系列有關下雨和人們活動關係的探討。因為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和他們的心理感受又密切相關,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們的發言都很積極,一個個爭先恐後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很多平時不大喜歡主動發言的孩子在這次活動中也能積極地爭着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我想,離問題近,感興趣應該是他們大開“金口”的主要原因。雨停了,地上乾的很快,一會兒,水就很少見了。我乘機拋出了一個問題:水到哪裏去了?引導幼兒探討有關大自然水循環的問題。

在考慮到幼兒的情緒和場地的實際情況後,經過和幼兒的探討,我們決定在幼兒園裏來一次秋遊的演習。在活動前,我們向幼兒作出了一些提議,孩子們做的好極了。當我們邁着神氣的步伐(因為今天只有我們去秋遊了)來到操場上時,我們有了意外的發現:雨後的塑膠場地上到處都是蚯蚓。這麼多的蚯蚓對於我們這些城裏的孩子來説,是很少見也很難遇到的教育資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教育良機。看到這麼多的蚯蚓,孩子們也都興奮極了,於是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有關蚯蚓的活動。在遇到有幼兒踩蚯蚓時,我們對幼兒進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我們一起探討蚯蚓的生活習性,在得知蚯蚓喜歡泥土後,孩子們做起了搬運工,把一條條蚯蚓從塑膠操場上運到了草坪上。開始時,很多孩子都不敢去碰它們,在我們老師和幾個膽大孩子的帶領下,膽小的也慢慢地變得膽大了,到後來,連平時最膽小的孩子也敢拎着蚯蚓來向我邀功了“老師,看我!”。忙完了搬運,我讓孩子們幫蚯蚓排隊,説説自己是按什麼規律來排隊的。同時,數數自己幫助了幾條蚯蚓。利用這個好機會,我還進一步引導孩子們近距離地觀察蚯蚓,瞭解到了更多有關蚯蚓的祕密。

這次特別的秋遊活動,給了孩子們不小的收穫,也給了我很多啟發。

1、根據實際情況,在預設中靈活地生成新的教學內容,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突發事件,如何讓這些突發事件變成我們可以很好利用的新的教育資源,這對我們老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這些突發事件面前,我們老師需要有較好的教育機智和敏捷的教育反應能力。在整個秋遊活動中,我隨時根據活動中遇到的新情況,及時對預設活動進行了調整和補充。

2、順應幼兒需求,是有效教學的成功法寶。

幼兒的需求可以從心理、生理兩方面來關注,具體從幼兒的情緒、興趣、行為等方面反應出來。

在這次秋遊活動中,我們教師既是幼兒情緒的誘發者,又是幼兒情緒的支持者、追隨者。如果沒有老師對孩子情緒需求的盡力滿足,就不會有這次特別的有意義的秋遊活動。

在追隨幼兒情緒的'同時,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了對活動濃烈的興趣。無論是出發前對下雨的討論還是秋遊中對蚯蚓的探索,孩子們自始自終表現出了積極參與的自發態度。

在情緒和興趣的指引下,幼兒的行為也表現出了很多明顯的進步。從會靜悄悄地走,到繞過小水窪,再到後來都能勇敢地搬運蚯蚓,無形中,自身的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順應了幼兒的需求,自然就促成了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很好發展。

3、教師的行為觀念是有效教學實施的關鍵。

在這次秋遊活動中,正是有了平時園領導對我們教學自由度的支持,才有了我們放手大膽的更改教學計劃的勇氣和行為;也正是有了班集體中三位老師的通力協作,步調一致,才有了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支持;而老師個體的全情投入,與孩子們心連心,到孩子中去,才有了幼兒的激情表現,有了師幼互動的積極和諧。這些,正是有效教學實施的關鍵所在。這也是“人和”之所在。

我想,如果我們能抓住“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將一定會創造更多的有效教學,為孩子們開啟更多的快樂學習。讓“天時、地利、人和”促幼兒快樂成長!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8

我開展了一個做紙棒的活動,事後將做好的紙棒堆放在一起。在動手動腦中,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和孩子們心裏都充滿了小小的成就感,體驗着勞動和成功帶來的快樂!

第二天上午日常活動時,孩子們有的玩球,有的就拿起做好的紙棒學孫悟空玩開了。看着孩子們這麼投入地玩着,我也就讓他們樂在其中了。沒想到收拾紙棒時,我發現有的紙棒彎了,有的扁了,有的兩頭讓孩子們在嘴裏含濕了、破邊了,有的撕開了。滿地的.碎紙屑,面對這一情景,我心裏的火氣直往上竄。可對孩子我又能怎麼樣呢!我強忍着心裏的火氣,心想:紙棒若是能和積木插花一樣玩,讓孩子們在桌子上玩結構遊戲,可能要比拿紙棒當孫悟空玩要破壞得輕些。於是,我就把壞的紙棒、扔在地上的碎紙撿起來,讓孩子們安靜後,問:“老師手裏的這些紙棒變成什麼樣了?”並拿好的紙棒相比較,讓幼兒思考:壞的紙棒是怎麼壞的?為什麼會壞成這樣?從中得知:好的紙棒直,壞的紙棒彎,紙是怕水的,濕水後會壞掉,壞了的紙棒就成了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垃圾盆或垃圾桶”。沒想到孩子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後,當時就拾起地上我沒拾乾淨的碎紙來,非常的自覺去做着。

之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將紙棒擺在桌上,引導他們玩拼圖:拼成幾何圖形、字母、簡單的漢字、梯子、鐵路……又結合插花,拼出了小鳥、小兔、小草、花朵等。孩子們又學到了新的玩法,很是高興!

我想只要心存教育,破壞也會成為一種教育契機。特別是對小孩子,年齡越小,行為越不規範,破壞行為越是難以避免。當破壞活動真的發生了,也不要太莽撞或是訓斥孩子,因為老師的也有錯。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在錯誤中成長。我們要做到的是從錯誤中能學到什麼!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9

走進教室,看着一個個小孩,難免有點不知所措。已記不清第一堂課是怎麼上的,記憶猶新的是聽到他們齊聲喊着“陸老師”。這對我來説不只是一個稱謂,也是我教師生涯的開端。從那一刻起,我意識到自己已不是一名學生,而是一位教師,意識到自己應該儘快地適應這個角色轉換。

一個星期下來,每天看着天真可愛的孩子,也不免被他們所感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我有這麼一大羣孩子,感覺自己就象是孩子王。他們聽故事的時候,會睜着大眼睛盯着你瞧,會問一些很奇特的問題,會跟你分享他們的小祕密。可是他們也有不乖的時候,而且大部分時間是不乖。他們聽不見我敲小鈴的聲音,有時非要我大聲喊叫,他們才會停止吵鬧,安安靜靜地學點東西。這時真覺得自己很沒用,當不好這個孩子王。

星期六坐在家裏靜靜地回想這個星期的.成果,覺得自己似乎沒什麼成果。一個星期下來還不能叫出班裏所有孩子的姓名,早操不會做,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他們休息,什麼時候該讓他們上廁所;不知道怎麼做幼兒遊戲;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四十五個小朋友管好;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教學。這個星期,我每天都聽指導老師蔡老師上課,希望能從她那兒學到點經驗。的確,我學到了些經驗,我運用了蔡老師的一些教學方法,可是卻不象她用時那麼管用,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裏?難道是我對小孩不夠兇?但是應該對小孩兇嗎?教幼兒園,對待小孩難道不應該充滿愛心、很温柔嗎?我不知道自己是哪裏不對,但我想也許通過時間的考驗,我會慢慢的好起來,他們也會慢慢的聽我的話的。

故事《懶熊買西瓜》是我這星期上的最成功的一課,小朋友聽的都很認真,於是我就想他們是喜歡聽故事。聽完故事,我和他們一起討論故事的名字,故事的內容,教育他們要做勤勞的好孩子。但是,雖然他們聽的很認真,可一回答問題就亂套了,我一説“請小朋友來説説故事的名字?”他們都舉起手喊起來:“我説!”“我來!”有的小朋友甚至走到我的面前來説讓他回答。

現在想起來我當時做的還是不太好,蔡老師告訴我應該先給他們提好要求,他們就會做到,希望以後的教學中我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希望我們儘快地學會一些方法,讓我能做個真正的孩子王。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0

在大班的《我自己》主題下,有一活動叫《成長的煩惱》,讓我想起了與它同名的曾經風靡中國的美劇,這部美劇伴隨着無數的80後從只能到成熟,《成長的煩惱》成功的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國郊區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父親Jason的啟發式非強制教育方法時常帶來的無可奈何的`幽默,讓人在捧腹中深思……

但是在開學之初,上海卻發生了多起學生跳樓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在主題的背景下,我也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討論,"什麼是煩惱?""你的煩惱是什麼?"

"我的煩惱是媽媽總是沒時間陪我玩,我想媽媽多點時間陪我。"朱朱首先吐露了"小男子漢"的心聲。

"我的煩惱是媽媽一直要我去彈古箏,我不喜歡彈古箏。"玥玥也不吐不快。

"我的煩惱是……"

"……"

接下來,我就象垃圾桶般收集着來自全班的不快。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正當人生最開心的階段,卻有着這樣或那樣的不開心,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其實內心孤單又寂寞,只要每天一回到家,玩伴就只可能是父母或自己,所以對於父母的依賴型也就增加了,父母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在了下一代的身上,又造成了孩子要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要去不同的興趣班深造,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深感無奈,因為我們或許也是那些家長的一個縮影。

似乎出現了命案,我們才會反省。教育專家於是呼籲,領導者於是研究下發文件……義務教育如此循環發展,最終仍然是孩子們的一場夢魘,是人人得以唾之的惡之花。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洞察孩子的心理變化,讓孩子有一個健全的心理,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才是他或她終身受益的東西。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1

案例背景

二寶是個較沉默的男孩,開學入園一個多月以來,一直很少聽到他講話。老師主動問他時,他總是點點頭或搖搖頭,和小朋友之間也很少講話。剛開始入學哭的較厲害,現在慢慢地能平靜地走進幼兒園跟媽媽招招手告別,與小朋友之間漸漸地也開始交往起來,只是很多幼兒會告他狀,説他打人。而最讓老師頭疼地是他每天出去做早操時,他總是站着不動,儘管老師跟他單獨説過很多次,並與他父母也交流了幾次,但他總是不肯動。

案例描述

九月:大部分幼兒能跟着老師邊聽音樂並做動作,然而二寶卻只是站在圓點上,有時看看老師,有時看看小朋友。連拿圈的動作也不肯做,我把圈放到他手裏他才拿着,但依舊不肯動。不光是做操如此,教學活動或集體遊戲時,他總是坐着或站在一旁,不會主動參與,老師請他也不願意。

十月:每到做操時老師們都會輪流與二寶溝通,勸説他要跟着老師學動作,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老師還表揚了認真做早操的小朋友。漸漸地二寶開始關注到早操,但是他還是站在圓點上,看着老師和小朋友做操,自己卻仍舊一動不動。老師與他家長也溝通多次,發現家長的勸説也沒用。在教師的再三要求下,現在的他會自己拿着呼啦圈了,但不做任何動作。本月除了早操活動,二寶喜歡自己看書或玩玩具了,偶爾也會與老師交流了。

十一月:本月二寶開始與溝通關於早操的事情了,當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做早操時,他説怎麼做操啊?我聽到之後,每次早操時會特別提醒他,看着老師的樣子,動一動手和腳等。有時我也會站到他一旁,幫着他舉圈或提醒他蹲下等動作。漸漸地二寶開始動起來了,會跟着老師蹲下、站起、走火跑等做簡單的動作。不僅如此當老師請小朋友如廁時,他會説他不要小便或上過廁所了等,他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多。二寶媽媽也説他回家告訴爸爸他會做早操了,關於幼兒園的事情説的越來越多了。

分析與評價

一般幼兒入園後通過一個多月的適應和學習,大多數幼兒會跟着老師一起做早操和遊戲,二寶的'初期表現的抗拒和不參與,表明他並沒有適應幼兒園生活。通過對二寶家庭和他性格的瞭解,我瞭解到二寶的前兩個月的“不做操”可能與他的性格有關,他的父母告訴我二寶在家是個倔強的孩子,他不願意的事情父母勸他也沒用。所以剛開始的兩個月裏,不管老師怎樣勸説都沒用。對於這樣的幼兒,老師在尊重幼兒個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以不斷的引導和耐心的等待,最後瞭解到原來二寶是不會做,不知道怎麼學。終於在取得二寶信任的基礎上,他開始跟着老師學做操了。最終通過三個多月的逐步適應,學會了早操,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2

今天發《寶寶成長秀》時發現少了一本,我就在桌子上、抽屜裏找了個便也沒找到,我感到很奇怪,因為我桌子上的東西從來就沒少過,而且每次用完了孩子們都會把它整齊的摞到我的桌子上,我也從來沒有檢查過,這次也許是小朋友用完了忘了把它交上來。於是我問:“小朋友,誰的《寶寶成長秀》沒交上來,”孩子們大聲的説:“我的交上去了,”“那就怪了,都交上來了怎麼就少了一本,”我自言自語的説。

或許誰放到書包裏忘了,我又説:“現在請小朋友們自己看看書包裏有沒有,”孩子們都認真地看了看自己的書包也説沒有。雖然沒有找到,但是我想這本書一定在孩子們的'手上,因為每次發書時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或許是因為喜歡而不把它拿出來了吧。沒有找到寶寶成長秀看來今天的活動要改一下了,於是我説:“好了,今天我們先不找了,也不做寶寶成長秀了,”聽了我的話孩子們感到很失望,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我又説:“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長腿的橡皮》,聽了我的話孩子們又興奮起來,因為他們特別愛聽我講故事。

等孩子們安靜後我開始講故事,有兩個小朋友小紅和小燕,她們在一起畫畫,小紅拿出一塊非常好看的橡皮用,小燕看見了也非常喜歡,小紅就借給他用,小燕拿在手裏用完以後也捨不得放下,當她回家的時候,就把那塊橡皮悄悄地放進自己的書包帶回家,晚上睡覺的時候,她又拿出那塊橡皮看了又看,然後把它放在枕頭底下睡着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那塊橡皮長上翅膀飛了起來,小燕趕緊追出去,這時那塊橡皮説話了:“小燕,你別追了,因為我不是你的,我是小紅的,我要回到我的主人那裏,你要記住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這樣才是好孩子。”小燕醒了,她知道自己錯了,於是第二天,她把那塊橡皮還給了小紅。故事講完了我問:“小朋友,你們説小燕是不是個好孩子,”“是好孩子,”孩子們大聲的説,我又接着説:“那麼我們的小朋友也都是好孩子,老師也希望我們的《寶寶成長秀》長上翅膀飛回來,重新回到它的家,”我説這話時認真的看着每一個孩子。希望那個孩子能勇敢的站起來,把書拿出來。

果然,只見張志軒小朋友從書包裏拿出那本書,來到我跟前説:“老師,是我沒有把《寶寶成長秀》交上去,”我接過書趕緊説:“張志軒真是個好孩子,知道自己錯了,讓《寶寶成長秀》長上翅膀飛回來了,我們大家來為他鼓掌,”聽了我的話孩子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張志軒也高興的回到座位上。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面對對與錯還分不太清的孩子來説,就應該更加細心、耐心的去想辦法解決看似簡單的問題,才不至於傷害每個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3

時間很快,小朋友們來園已經一個學期了。從剛開始哭着不願來幼兒園,到現在高高興興的吵着來幼兒園,從剛開始的不願睡覺,到現在的自覺入睡,從剛開始的飯粒掉滿地,到現在的有意識保持乾淨,從剛開始的不會排隊,到現在的快速準確排隊等等,都是我們老師值得自豪、高興的事情。我更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

辛苦、忙碌、欣喜、期待,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師職業的不易。我們時刻都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們老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教師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都需要我們的耐心引導。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而這時的我們就像媽媽一樣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問題。

在給小朋友們示範操作分類配對的方法時,小朋友們都專心聽着。示範結束後,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擺一擺。可軒軒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做。”接着就看看這邊的小朋友,看看那邊的小朋友。我走了過去,笑着説:“不會吧,我看你剛才聽的很仔細的.,大膽點,試試看,老師再幫助。”他動手了,可還是沒有象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賴老師來幫助,顯得有些心不在焉。專心、積極動腦、動手都是老師和家長所期盼的,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良好學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孩子終生受益。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陪伴軒軒,作為一個旁觀者,適時地給予軒軒建議和意見,在我的鼓勵引導下,軒軒完成了這次操作,在我之後的講解中,軒軒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性,眼睛緊緊地盯着我,和我一起操作了起來。

作為幼兒園最基礎的教學,從小培養好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顯的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老師在關注幼兒的差別的同時,更要細心的觀察到幼兒的各種學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通過多種方法,有效的引導幼兒,慢慢地朝着良好習慣方向發展,讓幼兒漸漸地富有興趣,在未來的學習、遊戲生活中,像一艘艘小船,揚帆起航!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4

我們班裏有個小孩名字叫小凱,他的年紀要比其他小朋友小几個月,因此他的動作能力也比其他小朋友要弱。我們老師都希望可以通過觀察,引導幫助他樹立對體育活動的信心和興趣。

今天早晨的晨間活動是走平衡木(過小橋),孩子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走過去。輪到小凱,他顯得很猶豫,我在他上橋的時候扶了一把,他戰戰兢兢地走上了獨木橋,雙手不住地上下左右擺動找平衡,這時候,站在傍邊的我馬上誇獎他:“哇!小凱真厲害,像架小飛機!”小朋友們也一個勁地叫:“小凱,加油!”小凱終於在我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下,走過了平衡木。他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第二次,第三次,看着其他小朋友一個個自信地走過去,他顯得放鬆多了,而他每次走過去的時候,我也總是驚奇萬分地説:“小凱,你真棒,真勇敢,走得真好!”慢慢地,小凱的動作越來越熟練了,腳步也放得更開了,走得更穩了。

小凱的動作能力比一般小朋友要弱,這從他第一天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他當時連一個人扶着牆壁從樓梯上走下都不敢,一定要扶着他的手走。經過幾次鼓勵後,我不僅發現他不是動作靈活了,而是心理上的膽怯和不自信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今天的過小橋中,我給予他鼓勵,他也同樣越來越好了。

針對小男孩的這種膽小情況,我覺得在以後的活動中,更應該有意識地去安排他多做類似的嘗試戰勝困難的事情,這樣,讓他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才有戰勝自己的心理,樹立其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動作能力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教育隨筆:幼兒成長15

今天,康居小區幼兒園組織了一次消防演練“緊急疏散”演習。目的是讓孩子們學習安全防護知識,達到遇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能力。對我們小班孩子來説是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在演習之前,我班制定了詳細的疏散方案以及疏散路線,明確分工幾位老師所擔負的疏散任務。並與孩子們共同討論:“遇到地震怎麼辦?當你自己在家陌生人敲門怎麼辦?着火了怎麼辦?”孩子們對這些話題特別感興趣,當我説到自己在家有人敲門怎麼辦,有的`孩子説:“可以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快回家;可以藏到卧室不説話;可以撥打110……”別看孩子們年齡小,辦法真不少。

下午3點整,各班級聽到總指揮小張園長的哨聲後,演習正式開始。你可別小瞧我班寶寶們年齡不大,老師一個口令發出,再看!一個個用毛巾捂住鼻子、嘴巴,彎着腰緊跟在老師身後,生怕落在其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yd1j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