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中華歷史故事

中華歷史故事

中華歷史故事 篇1

戰國時期,齊威王不理朝政,經常通宵沉溺在酒色中,很多諸侯趁機侵擾,國家處於危亡之際。大臣們誰也不敢規勸,只是乾着急。齊國有個叫淳于髡的人,他説話詼諧善辯,喜歡用隱語、微言諷諫威王的過失。

中華歷史故事

有一次,楚國大規模發兵侵犯齊國,淳于髡(kūn)奉命請來了趙國的精兵來救援,楚軍當夜撤回。齊威王非常高興,設宴慶祝淳于髡請兵有功。宴飲中,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説:“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齊威王覺得淳于髡的.話很奇怪,就問他:“此話怎講?”

淳于髡回答説:“像今天這樣,喝大王賞賜給的酒,旁有執行酒令的執法官,後有御史官,我一邊喝酒,心裏一邊在害怕,所以喝一斗就醉了。”

齊威王頗感興趣地問:“那麼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説:“假如遇到久別的朋友,邊喝酒邊談笑,這樣可以喝八斗、一石了。所以説飲酒過分,就會昏亂失禮,行樂到極點就會轉化為悲哀,天下的事都是這樣。”

齊威王知道淳于髡是在委婉規勸他,於是取消了通宵達旦暢飲的惡習。“樂極生悲”這一成語,形容快樂到極點轉而發生悲哀的事情。

中華歷史故事 篇2

在唐末農民起義中,有一種頗為奇怪的現象:這場起義的發動者王仙芝、黃巢是販私鹽出身,而協助唐王朝剿滅這場起義的人中,也不乏販私鹽者存在。諸如朱温,諸如錢鏐。對於朱温(全忠),人們可能比較熟悉,而對於錢鏐其人,恐怕熟悉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

錢鏐,字具美(又作巨美),錢塘臨安人。是五代十國時吳越王國的創立者。在幾十年的生涯中,錢鏐先後當過:吳越國王、唐朝節度使、節度使所屬都指揮使、私鹽販子和鄉里無賴。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關於錢鏐的傳説和故事。

錢鏐的故事:率20人嚇走十萬土匪

錢鏐小時,家裏很窮,沒有上過幾天學就輟學了。儘管書唸的極少,但錢鏐卻天性聰穎。史書上説“臨安裏中有大木,錢鏐幼時與羣兒戲木下。坐大石上指麾羣兒為隊伍,號令頗有法。”這種軍事才能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公元880年,為時達數年之久的王、黃起義爆發。本來就已經坐在乾柴之上的唐王朝被這一把火燒得本爛根焦。由於起義軍勢力大,名頭響,各地許多懷有不同目的的人紛紛打着起義軍的旗號起兵響應。這些人中有些人和黃巢一樣是真心反唐的;也有些人篤信“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想走王仙芝式的道路。還有一些則乾脆就是打家卻舍的強盜。正所謂泥沙俱下,魚龍混雜。

在錢鏐的家鄉臨安周圍起事的就是一股土匪。

他們殺人放火,姦淫一些婦女“軍食不給,常以人為食”。先後洗劫了臨安周圍的幾個州縣,當時,錢鏐已應當地人董昌之邀,結纓從軍。

公元881年,臨安周圍的那股土匪進擾臨安。當時,臨安守將是董昌,他是唐王朝任命的鎮海節度使。雖然是節度使,但由於所轄地盤不大,手下也只有幾千人馬,這幾千人又分駐幾個地方。真正守臨安的不足1000人,而前來進犯的土匪號稱10萬之眾。一時間,人心浮動,惶惶不安。

當時,在董昌手下任職的錢鏐見狀主動請纓出戰。

“你?”董昌滿腹狐疑地説:“別開玩笑了!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守城。出哪門子的擊啊!”

“董將軍,卑職以為,棄臨安不如守臨安,守臨安不如派兵出臨安。以出擊代守禦,方是以少勝多的禦敵之策啊!”

“説得好聽。我可沒有那麼多的兵給你!”董昌這位屠夫出身的將軍三句話不離本行“讓你領兵出擊,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董將軍,我知道城內防守吃緊。因此,不敢朝你多要人馬,請撥給我20個勁卒就行!”

“20個?你瘋了吧?要知道,這股流匪號稱有10萬兵馬呢!”

“試試看吧,我可以立下軍令狀!”

“算了!算了!你要20人就給你20人。軍令狀嘛,就不用立了。”董昌見狀順水推舟地賣了個空人情。在他看來,錢鏐此次必是活着出城去,死着回城來(鬼魂)。軍令狀是立給活人的,對死人還有什麼約束意義呢!

次日清晨,錢鏐帶領他親自挑選的20名勁卒飽餐戰飯,來到了臨安城外一處名叫“一線天”的險要之處。這個地方乃是流匪進擾臨安的必經之路。

路險極了!在僅能通過一人一騎的路口,錢鏐設下了總數僅20個人的伏兵——10個人張弓搭箭,見人就射,另外10個人分騎十匹戰馬,馬尾系樹枝,往來奔馳,以充疑兵。結果一戰下來,殺死對方近百人,嚇退了流匪的'先鋒部隊。

接着,錢鏐又率領他這支首戰告捷無一傷亡的20人特攻隊轉移到靠近臨安城的一個名叫“八百里”的險要之處。

臨撤退之前,錢鏐叫來了“一線天”路口旁邊的小酒店的女老闆,激之以義氣,囑她勿離此地,又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錢鏐退走後不久,流匪的後續部隊趕到。

兵過“一線天”,抓來路旁小酒店裏的女老闆,向她詢問錢鏐率領的臨安兵的行蹤。女老闆按錢鏐的吩咐答道:“臨安兵?乖乖,可不得了啊!現在他們兵屯八百里,説是要與你們決一死戰呢!”

流匪的先鋒官聞聽忙對主帥説:“大王,我看咱們還是繞道而行,別去碰臨安了!”

“為什麼?”

“你想啊,剛才他們人數不多就殺了我們近百人,現在兵屯八百里,不得有幾十萬啊,我們如何是他們的對手啊!”

“也是,好,繞道,不進臨安!”

就這樣,僅靠20個人的一支小隊伍,錢鏐保住了臨安,後人有詩稱錢鏐少時有奇膽,詐言“八百里”嚇走十萬兵。

中華歷史故事 篇3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謝氏以孟母自勵,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顏回自律,發憤成才。舉凡古代刻苦攻讀學有所成的故事,母親和繼父都對范仲淹一一講過。

范仲淹心裏明白:要想幹一番大事業,就得自律嚴刻,自覺吃苦,自強不息。

故事一:劃粥斷齏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説:“我有數,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裏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裏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麼菜蔬佐餐呢?

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着“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着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故事二:窖金苦讀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讀書時,兩隻老鼠跳進粥鍋吱吱亂叫,他抬頭一看,是一白一黃兩隻小老鼠。范仲淹忙將老鼠驅趕出去。兩鼠慌忙逃出洞外,鑽到荊樹兩側。范仲淹追到樹下,見一側鼠洞閃着黃光,一側鼠洞閃着白光,他很驚奇,取來鐵鍬挖開一側鼠洞,下面竟然是一個大地窖,扒開土石,卻是滿滿一窖黃金,他隨手埋好。又挖開另一側鼠洞,見是一窖白銀,仍不動分文,埋好如初,復回洞中挑燈夜讀。

離開寺中三十年後,醴泉寺遭受火災,慧通大師不忍寺廟毀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邊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詢問了寺廟的情況,熱情款待來人,但隻字不提援修寺廟的事情,臨走時修書一封並贈送了兩包上好的茶葉,讓來人回覆慧通大師。廟中和尚聽説范仲淹閉口不提修廟一事,心中憤然。

一天,慧通大師展信見是一首五言詩:“荊東一池金,荊西一池銀,一半修寺院,一半濟僧人。”慧通等人對范仲淹不貪財貨、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無限敬意,用所掘金銀修繕寺廟,醴泉寺得以復興。這便是鄒平婦孺皆知的“窖金苦讀”、“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讀三年,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他刻苦攻讀,博覽羣書,打下了雄厚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和鍛鍊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

中華歷史故事 篇4

有感中華歷史故事,講述了84個開天劈得到三國時期的故事。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本書的第一個故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

故事這樣的,古時候流傳着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説的是在天地開闢之前,宇宙不過是混混沌沌的一團氣,裏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這時候,出了一個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

後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這個故事折射出現在倡導的節儉,反腐敗行動。盤古,世上第一人完全可以生活的開開心心,而他卻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生體的部分造出了太陽、月亮、星星等東西。這不值得一讚嗎?!現在,壞官們沒有一點的自我犧牲的精神,而是向國家索取,向人民索取他不應該得的東西。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壞官們小心啊!向盤古學習,學習他的精神

中華歷史故事 篇5

講述了84個開天劈得到三國時期的故事。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本書的第一個故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這樣樣的。古時候流傳着一個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説的是在天地開闢之前,宇宙不過是混混沌沌的一團氣,裏面沒有光,沒有聲音。這時候,出了一個盤古氏,用大斧把這一團混沌劈了開來。輕的氣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氣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後,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氏本人也每天長高了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盤古氏當然也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後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太陽、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這個故事折射出現在倡導的節儉,反腐敗行動。

盤古,世上第一人完全可以生活的.開開心心,而他卻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生體的部分造出了太陽、月亮、星星等東西。這不值得一讚嗎?!現在,tg們沒有一點的自我犧牲的精神,而是向國家索取,向人民索取,去他不應該得的東西。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tg們小心啊!向盤古學習,學習他的精神

中華歷史故事 篇6

黃帝與炎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因此,炎黃二帝都是起源於陝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爭奪領地,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説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關於黃帝的傳説: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説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時蚩尤暴虐無道,兼併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鬥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併,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討伐。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在有關大量的神話傳説故事中,本領最大、發明最多的人是黃帝。傳説他發明了車、船、鍋、鏡子,製造了弩。又傳説黃帝讓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樂律,大撓制定甲子,岐伯寫了醫書。

據説,黃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陝西。黃帝族最後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後到達今山東地區。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九黎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今山東、河南和安徽一帶。相傳炎帝族和九黎族為了爭奪黃河流域一塊肥沃的土地,發生了一次戰爭。炎帝族戰敗,向黃帝族求援。黃、炎兩族合併。

根據以上的神話傳説,可以看到,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

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出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着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着謀臣風后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衝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

由此可見魑魅魍魎不管在古時還是現在都是指一些雜牌小妖,據説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民間傳説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中華歷史故事 篇7

歷史是一個個曲折蜿蜒的故事編織成的,而故事中又湧現了一位位流芳百的偉人。他們用與眾不同的行為在歷史這本書上留下了絢麗的一筆。我在學校開展讀歷史故事的讀書活動中收穫甚豐。讀歷史故事,讓我知道了人類進步的祕密,讀歷史故事,讓我從中瞭解到漫長的文明歷程。在讀中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更懂得做人的道理。法國的孟德斯鳩説過: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我就在《中華5000年曆史故事》的華佗身上明白到中國沉澱千年的優良品德影響着我們一代又一代。

《中華5000年曆史故事》敍述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打開這本書,一篇篇的傳奇故事印入我的眼簾。那蕩氣迴腸的文字、處變不驚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讓我回味無窮。讓我感受頗深的是醫德高尚的華佗。原來華佗之所以那麼了得是因為他從小拜師學醫。不怕苦不怕累,不斷地積極學習經驗,還無私地醫施贈藥。他還發明的“麻沸散”,他那精湛的醫術那救死扶傷的故事,讓我津津樂道。難道這樣的.醫德高尚的人不值得我們佩服嗎?

我從華佗身上學到做事要認認真真地去做每件事,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好象他醫人那樣對症下藥。我想如果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困難 ,就應該向聰明的華佗學習,動腦筋想辦法,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和華佗相比,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就要開動腦筋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想辦法去解決,更重要的是做人要有高尚的品質。做新時期的華佗,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歷史故事 篇8

清朝末年,我國派出了第一批出國留學生.他們都是些少年.有個才12歲的少年叫詹天佑。1905年,修建北京到張家口鐵路的.消息傳開了.英國和俄國都爭着要修,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達成”協議”,説中國假如不讓他們修,他們就什麼也不提供.清朝政府這才讓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有人説他自不量力,勸他不要承擔這項難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説:”京張鐵路假如失敗,不但是我的不幸,也會給中國帶來很大損失.外國人説中國工程師不行,我則堅持由自己來辦!”

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進去,和工人們一起吃住在工地,細心勘探,大膽試驗,經過4年艱苦的勞動,終於成功地修築了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志氣!

中華歷史故事 篇9

東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后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着國家的軍政大權。看到這種現象,許多大臣心裏很着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書極有研究。對竇太后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後,天上發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徵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於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象。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於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盡。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説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中華歷史故事 篇10

周武王滅掉商朝後,建立了西周王朝。可是,沒過幾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兒子成王即位,年紀只有十三歲。因為成王年紀小,就由叔叔周公輔佐處理朝政。

周公的`能力很強,擔任輔政的艱鉅任務後,總是忠於職守,兢兢業業,不管處於什麼情況,只要公事來了,就立刻辦公,從不敢稍有懈怠。

他曾經率領軍隊,平息了東方夷人的叛亂。他還制定禮法、刑律,分封諸侯,修建並設立東都成周。

由於周公治國過於辛苦,結果在東都建成之後就逝世了。臨死之前,他把眾大臣叫到身邊,要他們好好輔佐成王,治理萬民,提出要把自己葬在成周,以表示雖死不忘王命。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對周公為國家嘔心瀝血的精神非常敬佩。孟子説:“周公兼學三代開國君主的品德來治理周朝,發現有不適合當時情況的,就抬起頭來想,白天想不好晚上接着想,等想出了好辦法,就坐着等待天亮,馬上去施行。”

中華歷史故事 篇11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衚衕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書步入內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裏,一手拿着書看,另一隻手拿着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李嘉誠夜讀

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間小小的藏書閣,線裝古籍層層疊疊排放在書架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每日放學回家,李嘉誠便泡在藏書閣,孜孜不倦地閲讀詩文。他涉獵甚廣,《詩經》《論語》《離騷》,唐詩、宋詞、元曲??

李嘉誠堂兄李嘉智回憶道:“嘉誠那時就像書蟲,見書就會入迷,天生是讀書的料。他去香港,辦實業成為鉅富,我們都感到吃驚。”

他的另一位堂兄,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李嘉來感歎道:“嘉誠要小我十多歲,卻異常懂事。他讀書非常刻苦自覺,我看過好多次,他在書房裏點煤油燈讀書,很晚很晚都不睡覺。”

趣味地理故事

1.牛郎織女與星空圖

民間傳説,織女下凡與牛郎過着男耕女織的自由生活,王母聞訊後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宮,牛郎挑選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釵劃出一道天河(銀河)把他們隔開。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織女星與鄰近兩顆較暗的恆星組成三角形,很象織布的梭子,天鷹座的牛郎星與兩顆暗星組成"一"字狀,象是牛郎用扁擔挑着兩個孩子。銀河的走向與牛郎織女星的連線相垂直,就象把他們分隔在"河"兩岸。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再去觀察星空,就容易辨認出這兩顆恆星和幾個星座。

2.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裏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説,葫蘆峪裏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3.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德軍潛艇與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zd將其炸燬。監聽多日,毫無聲響,德軍潛艇竟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海峽,出現在大西洋中。原來,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軍利用這一點,過直布羅陀海峽時,關閉所有的機器,藉助海流而行,盟軍守株待兔卻讓"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這股海流屬於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課本要學的內容。

中華歷史故事 篇12

戰國時期,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國力逐漸強盛,不斷派兵去攻擊其他國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殲滅了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趙軍。秦王趁機派出使者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講和的條件,否則就要將趙國踏為平地。

於是,趙王召集樓昌、虞卿來商量對策。趙王説:“我們的在長平一帶吃了敗仗,我準備率領趙國的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你們有什麼意見?”樓昌表示反對,他主張派出重要使臣到秦國去講和。虞卿對這兩種意見都不同意,他首先指出樓昌的意見不切合實際,然後針對趙王的意見,問道:“按照大王的看法,秦王能不能打敗您帶去的全部兵馬呢?”趙王説:“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意思是説,秦國進攻我們,已經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了,一定要打敗我們才肯返回的。虞卿於是説:“希望大王能聽從我的.意見,派出重要使者帶着珠寶禮品到楚國、魏國去。楚王和魏王貪圖我們的禮品,必然會很好地接待我們的使者。秦王看到這種情況,必然會疑心各國諸侯要聯合抗秦。秦王就會心生顧慮,不敢貿然進攻我們,我們與秦國講和才能成為現實。”但是,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意見,結果也吃了敗仗。

後來,人們就用“不遺餘力”比喻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中華歷史故事 篇13

東漢時,蓋勛因為人正直,很有才幹,被舉為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勛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樑鵠(hu)管轄,而樑鵠又是蓋勛的朋友。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幹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樑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於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樑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於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究竟該怎麼辦。

也正巧,蓋勛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並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勛聽了斷然拒絕説:“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

之後,樑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勛打比方規勸樑鵠説:“餵養鷹鳶(yuan),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麼用呢?”

中華歷史故事 篇14

20xx年10月5日,諾貝爾醫學家揭曉,我國科學家屠呦呦金榜題名,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科學家。她在獲獎感言上説:青蒿素是中醫對世界的禮物!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在浙江寧波,從小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着極大的興趣。20xx年9月,屠呦呦獲得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她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功勞來緣於,她和她帶領的團隊先驅性的發現了中國神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瘧疾的防治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當時,瘧原蟲已對奎寧類藥物產生抗藥性,所以60世紀以來,美、英、法、德等國發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卻始終沒找到滿意的療法。1967年5月3日,中國政府啟動了代號為523項目的研究,尋找具有新結構、克服抗藥性的'新型抗瘧藥物,在1969年,屠呦呦所在團隊加入了這一項目。查閲歷代醫學書籍,挑選其中最常見的藥方,再試驗其效果。整理出來一張含有640種中草藥,包括青蒿在內的《抗瘧單驗方集》。可是最初的實驗卻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在翻找中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的幾句話吸引住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話令屠呦呦意識到,問題出在水煎法上,因為高温可能會破壞一些有效成分。於是,她採用了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經過190次失敗後,屠呦呦和她的團隊終於成功了!他們發現了青蒿提取物,並從中提煉出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素!

屠呦呦,這個偉大的醫學家,她和她的團隊的成果讓世界幾億人受益!然而,由於當時專利意識的淡薄,這個偉大的成果被外國公司搶住,瑞士諾華公司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複方蒿甲醚生產商,其產品在WHO居壟斷地位,而中國的大部分藥廠只居於原料藥的生產環節,甚至有人還一度認為青蒿素是外國的原創產品。

專利已被搶注,事實不容篡改。青篙素是中醫對世界的禮物,諾貝爾獎是世界對中醫的認可!讓我們銘記這段喜中帶憂的歷史,悲愴而堅毅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中華歷史故事 篇15

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時候,中華大地上的原始部落已十分興盛。它們之間,或者因通婚而互相融合,或者因爭奪生存地域而互相征戰。慢慢地,一些實力較強的部落便吞併較弱的部落,一些大的部落集團就形成了。

當時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形成了兩個強大的部落。它們的首領一個就是神農氏炎帝,另一個就是軒轅氏黃帝。據説他們兩人都是少典氏部落和有氏部落通婚後生的,因此還是近親呢。開始時,炎帝的部落在姜水流域,而黃帝則在姬水流域。後來,炎帝率部落向黃河中原地區擴展,並且一心帶領部族人從遊獵生活向農耕生活過渡;而此時黃帝族則也隨之向中原遷移而來。他們來到炎帝的地盤涿鹿(今河北張家口東南),想在這裏定居下來。

兩個大部族為了爭奪土地和資源,終於不顧親情打了起來。他們在涿鹿東南的阪泉地方打了三仗。頭兩仗,因為炎帝的人數眾多,而且還用火攻,因此將黃帝打敗了。可是到第三仗的時候,黃帝聯絡了原先與自己在一起的西北部的許多部落,一同對付炎帝;而且正當作戰的時候,又天降大雨,使炎帝的火攻失去了威力,因此,炎帝戰敗被俘。不過,黃帝顧念親情,並沒有殺死炎帝,而是仍舊讓他當自己部族的首領,只讓他遷移到了南方。

緊接着,黃帝又把不聽他號令的葷粥(xūn yù)驅逐出了中原。於是黃帝便成了中原大地上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的統一與融合,促使了生產和文化的發展。黃帝不但讓自己的部族在涿鹿定居下來,還鼓勵包括自己部族在內的各部族推廣炎帝的農業耕作技術和用草藥治病的方法,同時傳説他還讓自己的妻子嫘(léi)祖教人們養蠶繅(sāo)絲,織成絹和帛做衣服;讓倉頡(jié)總結了人們在實踐中應用的記事符號,創造了文字;還命封寧製陶器、雍父做臼舂米、共鼓和貨狄造舟船;命容成制定曆法、羲和推算兇吉、伶倫製造樂器規定音律。

這時,還有一個部族越來越強大起來。它名叫九黎族。九黎族的首領叫蚩(chī)尤。據説這個部族是由他們的九九八十一個兄弟部落組成的。雖然他們這時仍以遊獵為主,但已學會了鍊銅技術。他們已會使用銅製的長矛和大刀,武器十分精良。九黎族原本是歸炎帝統屬的一個部落。炎帝戰敗後,他們被放逐到了中原的東部,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山東的東部直至沿海一帶。蚩尤見自己的力量已經可以與黃帝抗衡,就去與炎帝聯絡,準備共同起兵奪回中原。但炎帝見黃帝將中原各部落治理得很不錯,因此不願再讓百姓遭受戰爭之苦,所以拒絕參予。於是,蚩尤便聯絡了南方的苗人起兵向中原進軍。

蚩尤的軍隊勇敢強悍,傳説他們都是銅頭鐵臂,刀槍不入;而且還會呼風喚雨,將南方山林水澤中的瘴氣毒霧帶來一同攻擊敵人。蚩尤的.軍隊開始時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黃帝的老巢涿鹿。

這時黃帝一面調集了忠於自己的各部落的援軍,在涿鹿附近集結,一面又召集自己的部下仔細研究了蚩尤軍的特點和破敵的辦法。決戰開始了。蚩尤軍猛烈進攻,並且擺開了毒霧陣。一時間戰場上天昏地暗、陰雲密佈、飛沙走石,弄得人暈頭轉向。黃帝立刻下令推出指南車,讓自己的軍隊在指南車的指引下衝出毒霧,向敵軍反擊。蚩尤見毒霧陣被破,又出動他的特種軍隊——士兵們一個個牛頭馬面、青面獠牙、銅頭鐵臂、面目猙獰地狂叫着殺來。黃帝見了,就命令放出他早已訓練好的一大批虎、豹、熊、羆(pí)等猛獸。這些猛獸見了蚩尤的那些裝扮成野獸的士兵,以為見了同類中的弱者,便撲上去猛咬起來。再兇悍的士兵也經不住猛獸的撲咬襲擊,一個個嚇得抱頭逃竄,逃得慢的,就當了這些猛獸的點心。蚩尤軍的前隊吃了敗仗,黃帝的主力便排山倒海似的向前壓來。蚩尤軍抵擋不住,紛紛敗退。蚩尤在逃到冀州中部時,被黃帝的軍隊俘獲。黃帝下令砍下了他的頭顱。

黃帝戰勝了蚩尤,接着又打敗了當時不肯聽他號令、企圖與他爭奪部落聯盟領導權的夸父和刑天。從此,他牢牢地掌握了中原大地的統治權。

由於炎帝不但不肯參加蚩尤的叛亂,而且一直到老年仍然兢兢業業地為百姓操勞,黃帝十分感動。他覺得,自己過去對炎帝的處置太過分了。於是,他下令將炎帝和他的部族人接回中原,與自己的部族共同生活。就這樣,炎、黃兩個部族便在中原地區和睦相處、互相融合、共同勞動和繁衍下來。他們就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jp94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