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的故事(推薦)

歷史的故事(推薦)

歷史的故事1

《詩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句詩裏描寫的女子的就是莊姜。莊姜作為古代的一個美女,她的美貌驚豔了這個殘酷的時代,又慰藉了這一世的時光。作為一個美女,她不僅擁有出眾的容貌,還是個德才兼備的女子。作為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標誌性美女,她的故事卻異常的悽慘。

歷史的故事(推薦)

莊姜,這個沒有姓名的女子,我們只能憑藉着詩經裏的隻言片語,來想象她是一個怎樣美麗的女子。《詩經》記載她是齊侯之子,衞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左傳》記載:“衞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衞人所為賦《碩人》也。”由此可見,莊姜

她是齊莊公的女兒,齊僖公的妹妹,齊桓公的姑姑。她真實名字並非是莊姜,只不過是嫁到衞國的一個姜姓女子,她連人帶名字都是衞莊公的。莊姜出身比較高貴,因為齊國姜姓是源自遠古時期炎帝的姓,她所代表的姓氏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這樣説來,作為齊國的公主,莊姜出身十分高貴,她擁有着傾城傾國的美貌,又有着高貴的地位和身份,一輩子都有着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莊姜擁有的東西是天下女子都極力追求,甚至是追趕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人們都紛紛幻想着這位美麗的公主,能夠找到一個意中人,相夫教子平淡地過完一生。但是莊姜的命運似乎坎坷了一些,“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翻遍了史書,概括她的一生時,都逃不出三句話:出身高貴,美麗優雅,所嫁非人。

她安靜地綻放在春秋亂世之中,靜靜地出現在史學家的`筆尖下,接受世人的評説。提到她總會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樣美好的詩句,也會想到那個“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想把所有美好的詞語都用到她身上,卻又找不出任何一個合適的詞語。看似高高在上的莊姜,人們將她視作仙子,在街頭巷尾討論着她的才華和美貌,卻不曾想到她也是個政治的犧牲品,她也有失意的時候,誰曾看到過她心裏的憂傷。

莊姜出嫁的時候,是衞國舉國歡慶的日子,衞國的百姓都紛紛來到街頭,想要一睹這位絕世美女的風采。當城門打開的那一刻,婚車緩緩駛入都城,聲勢浩大的婚禮儀式,吸引了全城的百姓。

在重重薄紗之間,人們見到了這位美女,她身穿五彩錦服,披麻紗罩衣,安靜地坐在馬車上,頷首微低,嘴角掛着盈盈淺笑,眼似水杏,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於是,衞國人都被這位美麗的王后給折服了,他們甚至還為她寫了一首詩,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纖纖擢素手,皮膚雪白,吹彈可破,脖子像天牛的幼蟲般,白嫩而修長,牙齒潔白而整齊。眼波流轉之間媚態百生。她的美麗中藴含着無窮的修為,因此莊姜是個氣質出眾的女子,她就如同盛開在寒冬的梅蘭,在冰天雪地裏,一縷暗香和倩影,總是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這便是飄繞着揮之不去,回味無窮的香韻。

公元前753年,齊國最美麗的公主出嫁了,嫁給衞國的君主莊公,或許是命運的安排,莊姜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因此她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她是政治的犧牲品,在那個無後為大的時代,莊姜嫁給了衞莊公三年未生子,這是對美人最大的打擊,也一下讓莊姜從神壇回到了俗世,命運給莊姜開了一個玩笑,導致她在最美好的年華,卻要獨守空房,獨自守着深宮的寂寞,獨自垂淚歎息。莊姜的命運坎坷,她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是老天也太不公平了,給得了她絕世的容顏,難道就不能再給她一個平淡温暖的生活嗎?

歷史的故事2

東漢恆帝在位的時候,有個有錢人想謀個一官半職噹噹,一來是為了威風威風,二來也好借權力多弄些錢財。於是他狠了狠心,拿出一筆數目可觀的錢來打通關節,果然,得到了一個在太守衙門裏當屬官的職位。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地走來走去,心裏非常得意。

這個有錢人得意了沒幾天,就遇到難題了:有一篇奏事的呈文必須由他寫,然後交給太守審閲。他以前一直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漢生活,從沒想過要去學習,什麼都不會,這回要叫他寫呈文,可使他為難了。

這個人着急地在家裏踱來踱去,整天都吃不下飯、喝不下水,只是愁眉苦臉地歎氣。他妻子見他這樣,就給他出主意説:“鄰居張三念過幾年書,認識不少字,你去求他幫你寫一篇,不就行了?”這人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他急急忙忙地跑到張三家,央求張三説:“老兄啊,這回你可真要幫幫我呀!你也知道我沒認真讀過書,哪裏會寫什麼呈文,要是太守怪罪下來,那就不得了了!”張三聽了搔搔後腦勺,想了想説:“不是我不幫你,我實在也不會寫這種文章。這樣吧,我聽説很多年前有個叫葛龔的人,他的奏事呈文與得很好,你就去照他寫的抄一篇吧,用不着再費腦筋了。”

這個人聽了大喜過望,趕緊回去把古書翻了一個遍,總算找到了葛龔寫的文章。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抄將起來,連一個字都不改,原封不動地照抄下來。到最後,他抄順了手,竟然忘了改呈奏者的名字,將“葛龔”二字也抄上了。

第二天,他把呈文交給太守,太守看了,氣得吹鬍子瞪眼,一句話也説不出來,馬上就把他給罷免了。

這個人,靠生搬硬套別人的東西來,終究是要露出馬腳來的。我們要吸取他的教訓,平時刻苦學習,認真鑽研,遇事不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辦事,才能夠獲得成功。

歷史的故事3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着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着,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歷史的故事4

1.男槍卡牌。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卡牌大師崔斯特和法外狂徒格雷福斯早年是過命的兄弟,相遇在諾克薩斯還是祖安的地下賭場,兩個千王之王因為彼此千術高明而一見如(zhong)故(qing),後來因為卡牌渴望得到控制魔法的力量而將格雷福斯的行蹤出賣,換到了進行魔法實驗的機會,格雷福斯啷噹入獄,對崔斯特記恨在心。值得一提的是,卡牌大師的R技能似乎同時也是格雷福斯q支的名字:命運。在格雷福斯的經典皮膚原畫中,男槍身旁飛舞的`紙片上全是崔斯特的頭像,他發誓要追殺崔斯特(直到天涯海角).

2.寡婦和卡牌。這個要從一次上流社會的雞尾酒會説起,諾克薩斯上流貴族舉辦了一次盛況空前的聚會,而聚會的主題則是杜.克卡奧將軍的女兒卡特琳娜宣佈訂婚的日子。冒充貴賓進入會場小偷小摸一直是卡牌大師崔斯特的樂趣,尤其在他獲得魔法力量之後。等待將軍貴賓入席前,在會場的舞池裏崔斯特與一位美麗的女性共舞了一曲探戈,這場舞蹈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是崔斯特萬萬沒有想到的,他不得不在被人認出自己並非客人之前逃離會場,然而事實上他並非唯一一個被認出並非賓客的人,與他共舞的妖豔女性也非這次聚會的客人,她來自暗影島,她叫伊芙琳。

3.關於瑞文。瑞文為什麼要刺殺諾克薩斯的貴賓呢?從原畫中很明顯可以看到諾克薩斯軍部高官,比如策士統領斯維因,厄加特,還有在場的泰隆和弗拉米基爾等人,她的目的就要從之前她還為諾克薩斯服務的時候説起了。簡單來説就是,瑞文作為先鋒軍(事實上是誘餌)與德瑪西亞大b隊混戰,在她期待諾克薩斯軍部進行支援的時候卻等來了時任諾克薩斯軍事指揮部指揮官之一的約裏克(狼人)的命令:無差別化學陣地轟炸。等於,葬送瑞文b隊這一小批人,帶走德瑪西亞大b隊的生命。從化學煙霧裏逃出來的瑞文折斷了自己的符文劍,發誓與諾克薩斯決裂,未來必將報仇,自稱放逐之刃。這是原因。

歷史的故事5

在正常情況下,人一生交往的關係人是10—30—60,什麼意思呢?你遇到危難的時候,能借錢的對象不超過10個人。每天你都可以想一遍,誰能夠借錢給你,就算是把親戚、朋友、父母都加上,你到那時候能張口借錢的對象也不超過10人。

人這一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關係就能應付得了。

投資人的聰明之處就是重點做極個別人的長期投資,歷史上有一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袁世凱做李蓮英的投資。

在戊戌變法前後,有一天慈禧召袁世凱在頤和園議事,袁世凱看到慈禧身後站着的李蓮英不時在老佛爺耳邊嘀嘀咕咕,對她影響很大,就知道這個李公公很重要。但是他不便直接去接觸,就開始在李公公身上投資。怎麼投呢?非常簡單,逢年過節送點禮,再簡單不過了。

開始李蓮英也不知道,説也不大熟悉這個人,怎麼會送禮呢?但是他也習慣了,因為巴結的人太多了。關鍵是袁世凱堅持若干年,不斷地送,越送越大。終於有一天,李蓮英覺得不安了,心想這人怎麼送了好些年禮,而且越送越大,為何就是不提要辦什麼事呢?

於是他就老想見袁世凱,心想見了以後,幫着辦件事,這事就算平了。但袁就是不見,説沒有什麼事,只是對公公表示敬意。終於有一天,袁世凱主動通過人來約,要跟李蓮英見面,李蓮英特高興,説終於能見,見了就把事給平了,把這麼多年欠的人情給還了,而且想,估計是個棘手的大事了。

袁世凱約的時候,手下人都不解,都説,那麼如日沖天的`大總管李蓮英,咱跟他也沒什麼往來,咱能約出來嗎?袁世凱很自信,就吩咐手下去傳話,幾日幾時在哪兒見面。下邊的人説,那不行吧?袁世凱説:“你別管,肯定行,就這麼辦。”

李蓮英一聽袁世凱約見,心頭既不安又高興:憋這麼多年了,趕緊得見。見了以後,以為肯定有大事,結果沒想到,袁世凱又給了20萬的銀票,意思就是這銀票是管這次幫忙,前面的人情你還欠着。李蓮英收了這張銀票後問:“大人有什麼事情嗎?”袁世凱説:“很簡單,下官也沒什麼事情,就是想請公公費心,在宮裏散佈點消息。”袁世凱要在宮裏造個謠。

造什麼謠呢?造袁世凱政敵的謠。具體就是印一份假的報紙給慈禧看(那時候宮廷裏有一份報紙,專門給皇上看的,叫《邸報》),在這份作假的報紙上造謠説袁的政敵要幹壞事。這活看似簡單,其實一般人還幹不了。而這對李蓮英太容易了,不就放個小話,然後拿一張假報紙嘛!

後來李蓮英就用這種辦法,借慈禧之手幫助袁世凱把政敵給扳倒了。所以投資於人這件事情,時間越長、越隱蔽,回報就越高。

所以投資於人的回報,特別是在安全上的回報,遠高於一般的投資或者存銀行。比如我有60萬元存在銀行,遇到麻煩會是個什麼結果呢?第一,兵荒馬亂中到銀行去取錢,銀行可能説不上班;第二,真出事了,要吃糧食,銀行不能變出糧食,存在裏邊的錢也不能變成糧食;第三,這個錢還貶值,還收利息税。但如果投在6個人身上,一人10萬塊錢,只要有一個人相對比較成功,或者一直關係不錯,那麼遇到危機的時候,他肯定先打電話問有什麼事,或者衝過來直接幫忙了。萬一他發達了,10萬或者50萬塊錢,對他也不是大事,不用你到銀行,他就直接給送過來了。所以投資在人身上是值得的。

歷史的故事6

劉邦是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史上,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綜和來説,應是最有成就的開國皇帝。他不僅是西漢王朝的締造者,而且是漢民族和漢文化的締造者。陳平是《史記》記載的西漢開國以來,五個被專門寫世家的人之一。雖然其來自社會底層,但卻歷任高祖、呂后(主政)和文帝三朝重臣,並得善終。他倆是如何在各自的人生定位後,通過努力,實現人生最大價值的呢?讓我們從《周易》乾卦和坤卦的角度,演示一下:劉邦如何當主角,陳平如何當配角?

準確地講,劉邦是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的兩個月,在沛縣殺了縣令,揭竿而起的。在當推薦誰為頭時,雖蕭何、曹參聲譽皆在劉邦之上,但二人均擔心失敗後成為“首惡”,還連累家族,加之,劉邦又帶來了百十個亡命之徒,故就推薦劉邦,劉邦推辭不過,心想反正自己已經是個逃犯,也就只好接受。從此,就義無反顧地當頭,成為一條潛在的龍,抱着不成功則成仁的抉擇,有種地走上了領兵反秦的天乾道路,那年已四十七八歲。

陳平見各地紛紛反秦,雖已人到中年,也忙離開家鄉陽武,投奔了魏王咎。因自己一沒有人馬,二沒有山頭。就履霜堅冰地走上了選明主,當配角的地坤道路。

劉邦在拉起隊伍造反後,雖糾集了幾千人的人馬,但還是打得相當艱難。特別是雍齒投魏,讓劉邦又丟掉了老營豐沛。最後,劉邦只得帶着隊伍投靠更強的項梁,借五千精兵,五員戰將,方奪回豐沛。這樣,劉邦就依附在項梁麾下。處處小心,像個長者,跟隨項羽四處征戰,取得了一些經驗和閲歷。待項梁戰死,楚懷王就令劉邦獨帶一支隊伍,向西攻秦。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王。因其避開了秦的主力,所以就率隊伍先入關中,接受了秦王子嬰的投降。見龍於野。

陳平因賣力做事,不時獻計,被魏王咎任命為太僕。後因被人誣陷。見項羽消滅秦軍主力,實力更大,就改投了項羽。又經賣力做事,不時獻計,頗有建樹,不習無不利,官至都尉。

劉邦進入關中後,做出了還軍霸上,約法三章的決定,受到關中老百姓的愛戴。但有一點,劉邦還是放鬆了警惕,就是作出了封鎖函谷關的錯誤決定,讓項羽十分惱怒。事後,幸得項伯的幫助,鴻門宴的應對,才得以躲過一劫。劉邦在被封為漢王后,採納張良與其分手時的建議,吸取教訓,在入漢中的'路上,行軍過後,便燒燬棧道,造成害怕外敵入侵,不歸關中之勢,使項羽放心東歸。

陳平在投靠項羽後,因功已是項羽集團的中上層幹部了。但因之前,項羽派陳平去爭取過來的殷王,又反覆投了劉邦,項羽大怒,欲誅殺陳平。陳平害怕被殺,封了項羽給他的官印和之前的賞金,託人轉交項羽。隨開溜去投劉邦。在擺渡黃河的竹筏上,艄公見其器宇不凡,猜是逃亡的軍官,想其身上定有錢財,欲殺之。陳平口上不説,但那艄公的眼神姿態,已讓他揣摩到了,隨即*光上衣,裝着幫艄公擺渡。艄公見其身上無財,也就放棄了殺他的念頭。雷閃電光之間,陳平靠內在的智慧,保住了性命。

當了漢王的劉邦,在到了漢中後,隨着手下天天都在逃跑,漸漸地變得鬱悶、迷茫。恰在此時,上天賜予他韓信。韓信剛從項羽集團而來,知己知彼,先分析了敵我雙方局勢,又指明瞭戰略方向。劉邦深以為然,拜了韓信為大將,開始龍躍漢中,還定三秦,實施東征。拉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

陳平在投奔劉邦後,依然被封為都尉。初始,受到周勃、灌嬰的嫉妒,讒言陳平“盜嫂受金”。陳平忍辱不辯,只是閉口做事。待劉邦親問,方才作了解釋,劉邦自此,更加信任陳平。讒言頓消。陳平也就一心一意配合劉邦,先是獻李代桃僵、金蟬脱殼、聲東擊西、美人計等連環計,讓劉邦逃出項羽重圍的滎陽。第二次獻反間計,離間了項羽與他的軍師範增的關係。第三次獻趁火打劫之計,毀約東追項羽。第四次獻順手牽羊之計,讓劉邦封了韓信為齊王,出兵滅項。但陳平口風很緊,從不流露一絲一毫自己的功勞。

垓下之戰後,劉邦在韓信、彭越、英布等諸侯王的數次奏請下,登上九五之尊,飛龍在天。一日,劉邦見手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且嘀嘀咕咕的。就問張良為何?張良答,他們想造反。劉邦又問為何?張良答,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分封。劉邦即問奈何?張良答,先找個陛下最恨的臣子分封,就能穩定。劉邦於是就封了雍齒為侯。剩下的未得到封者,皆以為連雍齒都得到了分封,就沒必要擔心自己的分封。隨後,劉邦用了七年時間,一邊讓百姓修養生息,一邊為了劉氏江山的穩固,發動了消滅異姓王和匈奴的固本戰爭。在用兵匈奴一戰時失敗,採納婁敬的建議,外實行和親國策。內定下“白馬之盟”。為二百一十年的西漢帝國奠定了元亨利貞的基礎。

陳平在建國初期,先是獻擒賊擒王、調虎離山之計,協助劉邦雲夢澤擒了韓信。又獻美人計、反間計,解劉邦在白登山之圍。在劉邦將死前,説服周勃,靈活處理了樊噲事件。韜光養晦十五年,在呂后死前,夥同周勃密謀籌劃安劉事件。行牝馬之貞,得黃裳元吉,先後被劉邦封為户牖侯和曲逆侯。呂后、文帝時,分別又官拜左右丞相。

歷史的故事7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

《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裏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引生創作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推動着智慧的啟迪與發展。

但在正史《三國志》中卻是孫權所為。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但“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

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他並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説是草船。

歷史的故事8

今天曆史故事頻道為大家帶來的是歷史故事:張良進履,一起來看看吧。

據傳説,有一天,張良在圯上(即橋上)漫步,適遇一年邁老人。只見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橋底,慢慢地對張良説:“小夥子,下去給我拾鞋!”張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訓老人,但礙於老人的年紀,不忍下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後,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膝跪於前,小心幫老人穿鞋。

事畢,老人非但不謝,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説:“孺子可教也,5日後的黎明,與我會此。”二次會面,皆因張良遲到而散,第三次張良夜半赴約,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給張良一本書,對他説:“讀此書則為王者師。後10年天下會大亂。

13年後你會見我於濟北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説完就很快走了。張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書,方知書名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

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10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13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有黃石一尊,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這個故事雖屬後人虛構,但他讚揚了張良的聰慧過人。蘇軾在《留侯論》中曾對張良的涵養評論道“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簡析】

一個人是否值得指導培養,老人用了拾鞋、進履、相約一系列細節進行考核,最終方肯授書指教。張良由怒而忍,由忍而拾鞋進履,由多次相約遲到到守時相約,得以受書獲教,最終成為棟樑之材。這個故事似乎帶有傳奇色彩。但它説明,敬老、守時、誠信等是作為人才應具備的基本品質。

歷史的故事9

“王爺手裏三件寶,扳指核桃籠中鳥”,舊時達官顯貴最愛的便是玉扳指、名鳥與核桃。這核桃不是砸開吃的,而是用來珍藏把玩的。每對核桃必須紋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當。這樣的核桃被稱為“文玩核桃”。像有的“獅子頭”核桃,核桃的紋路像石獅子頭上的鬃毛,一對能值上百兩銀子。古代便有“賭核”一説,野核桃還掛在樹上的時候,便有人前去高價購買,弄到好的,便可以賺翻天,倒黴的,血本無歸。

清朝咸豐年間,河北淶水縣有户人家,户主外號叫“趙核桃”,家裏圈了一片野山桃林。每年到收穫季節,前來購買核桃的人絡繹不絕。

這天,趙核桃的兒子趙米寶吃着早飯,心裏老大不願意。他是家裏的“大少爺”,本應受寵,但父親最近請來一個胖夥計,名叫九天。這九天好吃懶做,平時不幹活,但吃的住的竟然比趙米寶還好,真不知道他是家裏請來的長工,還是找來的“爹”。

這時,趙核桃進了屋,對趙米寶説:“米寶,核桃要施肥了,你來幫把手。”趙米寶很不情願:“九天不閒着嗎,怎麼不叫他去?”趙核桃説:“九天干不了活,一干活就呼呼直喘。”趙米寶一噘嘴:“那還不快把他轟出去,留着他吃白食啊?”

趙米寶也不知道父親為何把九天當個寶,他甚至懷疑九天是不是父親的私生子。父子倆推着車子給核桃樹施肥,幹到晌午的時候,突然,樹林子裏跑來了幾個衙役,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本縣的縣太爺。趙核桃嚇了一跳,往常,核桃收穫季節能來不少人,但足蹬官靴、頭頂烏紗的縣官親自前來,還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

縣官對趙核桃滿臉堆笑,沒有了往常的威嚴。寒暄幾句後,縣太爺湊到趙核桃耳邊,小聲嘀咕幾句,趙核桃臉色微微一變。縣太爺走了,趙米寶問趙核桃:“爹,縣太爺對你説什麼了?”

趙核桃顯然還在琢磨縣太爺的那幾句話,良久,他才緩過神來,説:“沒事,我們繼續幹活。”

過了兩天,核桃林裏來了一批賭核的人。趙核桃正在屋裏吃飯,就讓趙米寶和九天先去林子裏應付。一個瘦高個把一百兩銀子交到趙米寶的手裏,正要爬樹摘核桃,這時趙核桃趕到了,大喊一聲:“都給我站住。”眾人愣了,趙米寶湊到趙核桃跟前説:“爹,我已經收了他的錢,一百兩銀子,他挑五十個核桃。這個價給得不便宜啊!”

不料趙核桃向那瘦高個一抱拳:“對不住,你們要摘的話,只能摘北邊那些核桃。”懂核桃的人都知道,老趙家最好的核桃都長在南邊。瘦高個眉頭一皺,説:“趙核桃,你也太不地道了吧?我們是賭核的,給了錢,想摘哪裏就摘哪裏。你把好樹都劃出去不讓摘,這不是坑人嗎?”

趙核桃賠笑道:“真是對不住了,今年情況特殊。這樣吧,只要你不摘南邊的.核桃,出十兩銀子,我便叫你摘一百個核桃,怎麼樣?”

瘦高個一咧嘴:“你騙傻子呢?我們摘核桃是用來賣,又不是用來吃。品相不好的核桃,值不了一個大子,不賭了,真晦氣。”

其他來賭核的人見此情狀,也都直搖頭,很快便散去了。趙米寶不知父親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便問:“爹,錢多不咬手,為什麼把人家攆走啊?”趙核桃歎道:“你不也看到了?縣太爺來過了……今年那些最好的核桃,絕對不能賣。”

趙米寶問為啥不能賣,趙核桃就不説話了。

後來,賭核的人又來了好幾撥,聽説只能摘不上檔次的核桃,就都回去了。唯獨有一個白臉男子老是纏着不走,説願意出高價買核桃,也被趙核桃拒絕了。

白臉男子趕也趕不走,像條癩皮狗一樣在林子附近轉悠。趙核桃囑咐趙米寶和九天,要時刻留心,這白臉男子看着面生,要提防他偷核桃。

玩核桃的人都知道,老趙家的核桃天下第一。他家結出的核桃,個頭大,顏色重,核體沉,紋路深,而且相對來説更容易“配對”。達官顯貴玩核桃都是玩一對,這一對要做到九成以上相似度。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能達到九成以上相似的核桃更是難找。

培育核桃也有很多講究,不但要勤於修枝去葉,還要注意灌溉。與別的種桃人不同,老趙家澆灌核桃有個祕訣,他們並不是用井水,而是用摻有少量鹽巴的雨水,這樣長出的核桃個頭更大,也更厚重。

這天早晨,趙米寶和九天在核桃林裏轉悠。趙米寶正在一邊撒尿,突然,九天扯着破鑼嗓子喊:“少爺,不好了,你快過來看啊!”趙米寶慌了,趕緊提了褲子跑過去,只見九天像根木樁子一樣呆呆地站在南邊那片林子中間。趙米寶忙問:“怎麼了?”九天指着幾棵樹上的核桃,“少爺,你看,這些核桃被扒了皮,我們是不是得罪了什麼人?”

趙米寶一看,也傻眼了,原來,樹上有幾十個核桃都被挑破了皮!這樣的核桃沒幾天就曬死了,這是誰幹的?是那個小白臉還是別人?

歷史的故事10

李夢陽(1475年-1531年),明代文學家。字獻吉,又字天賜,號空同子,甘肅慶陽人,弘治進士,曾任户部郎中,有《空同集》。

李夢陽性格詼諧,非常愛才,常出聯命對,藉以考試後生們的才華。他在江西督學時,有一個童子和他同名同姓。在唱名時,就開玩笑説:“你怎麼和我同名呢?現在我出聯讓你對,對不上,你就改名,不要丟‘夢陽’的人。”於是他隨口唸道:“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這分明是借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和西漢時期的辭賦家司馬相如同名作文章,以其名同人異,切合當時的現實。當然藺相如的文采比起司馬相如差得很多,言下之意是説李夢陽這個童子比不上他這位大文學家李夢陽。其實,李夢陽這個童子也很有才學,他略假思索即對:“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魏無忌即戰國時期魏國貴族“信陵君”,就是竊符救趙的公子無忌。長孫無忌是唐代大臣,唐太宗長孫皇后之兄。此聯以其“無忌”,雙關兩人不要顧忌,李督學覺得有理,非常讚賞這位童子的`才智,於是馬上改變了態度。經細心考察,證明確有才能,於是親自推薦,予以重用。

歷史的故事11

看電視劇《楚漢傳奇》,漢高祖劉邦的家庭成員裏,除了他爹劉老太公,只見到他老實巴交的二哥和好吃懶做的二嫂,大嫂好像在某一集裏出現過,後來導演沒了下文。朋友好奇,問:劉邦他大哥是誰,幹什麼的?

根據史馬遷《史記》的説法,劉邦兄弟四個。老大叫劉伯,老二叫劉仲(又名劉喜),劉邦(季)排老三,四弟是劉遊(又名劉交)。

大哥劉伯結婚沒幾年,生下個兒子劉信,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丟下孤兒寡母單過,孩子亦即劉邦的侄兒劉信,是由寡居的大嫂一手拉扯大的。

二哥劉仲,電視劇裏大家都看到了,基本上就是那麼個模樣,為人憨厚木訥,膽小怕事,在老婆面前也是個吃軟飯的。劉邦得天下後,再沒出息總是自己的親哥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仲被封作代王,管理今天河北、山西一帶。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匈奴攻代,劉仲不能自守,棄國亡,間行走雒陽,自歸天子。”匈奴人騷擾代國,劉仲不但不敢指揮人馬反擊,反而丟下封地自個兒抄小道獨自逃到洛陽,跑到了弟弟劉邦面前哭鼻子。“天子為骨肉故,不忍致法,廢以為合陽侯。”拿這樣窩囊的哥哥能怎麼辦呢,高祖劉邦又不好依法制裁他,無奈將其降為合陽侯——給你一個小縣城去安靜呆着吧。

順便説一句,老子無能卻生了個能耐大、膽子也大的兒子,漢景帝時帶頭造朝廷的反,牽頭製造“七國之亂”的,正是這位窩囊大叔劉仲的兒子吳王劉濞。——看來血緣遺傳這東西也不太靠譜。

四弟劉交,與高祖同父異母,據説從小聰明伶俐,好讀書,能詩文。跟隨三哥劉邦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劉邦很喜歡這個弟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漢高祖軟禁了韓信,扒了他的楚王冠,戴到了小弟劉交頭上。

這一路封賞下來,二哥、四弟都有份,怎麼獨不見劉邦給大哥家一點好處呢?就算大哥早死,可他兒子劉信已長大成人了呀?這裏頭有原因,有個相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早年劉邦跟大嫂有過節,結下了樑子。

這個樑子是這麼結下的,“始高祖微時,嘗闢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原來劉邦早年整天遊手好閒,喝爛酒,睡寡婦,跟一幫小混混們在一起打架鬥毆、惹是生非,大嫂很看不慣這個小叔子。最讓她討厭的是,劉邦一犯了事,官府要捉拿,他就帶着這幫小混混跑到大嫂家來躲避,還要大嫂吃喝招待。大嫂實在是煩透他們了,後來想了個辦法,等劉邦一夥人來家裏,嫂子假裝鍋裏的羹早已吃完,故意用勺子把鍋底颳得噹噹響,一夥人看到這動靜,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悻悻地丟下劉邦藉口都走了。等劉邦湊到鍋跟前一細看,發現鍋裏還有羹,從此心裏就對大嫂產生了極大的怨恨。——太不給咱面子了!

正因此,“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劉邦做了皇帝,其他兄弟子侄都得到分封,唯獨不給大哥的.兒子一點賞賜。為這事,劉老太公看不過眼去,找到劉邦,替大兒媳和大孫子求情。劉邦這樣回答他爹:“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爹呀,我不是忘了封我這個侄子,是因為他那個娘不是個厚道人。最終,在劉老太公的一再勸説下,劉邦才給侄子劉信封了個侯,而這個侯,劉邦的大嫂聽了,直叫她羞臊臉紅無地自容。

劉邦給侄子劉信封的侯名為“羹頡侯”,羹頡侯是個什麼意思呢?安徽舒城縣有個羹頡山,劉信的封地正是在這裏。貌似巧合,實則是劉邦蓄意要讓大嫂難堪——“頡”與“戛”字同音,意作敲擊, “羹頡”亦即“敲擊羹鍋”,——讓你當年假裝刮鍋底不給咱兄弟們飯吃!你説兒子頭上戴着這麼一頂貴冠,讓做母親的天天想起當年慢待小叔子的事,還不心裏總鬧得慌?

看來劉邦挺小心眼的。

宋代的蘇軾就劉邦戲謔報復大嫂這件事很看不慣,曾發過感慨,還質問了一下男子漢大丈夫的漢高祖劉邦:“高祖號為大度不記人過者,然不置轑釜之怨,獨不畏太上皇緣此記分杯之語乎?”“轑釜”即“櫟釜”,意思還是刮鍋。高祖您也號稱是大人不記小人過的人,念念不忘大嫂當年刮鍋逐客讓你丟面子的事,就不怕你爹劉老太公也像你一樣,忌恨你當時眼看着項羽要烹了他,你還聲稱烹了老爹分一杯羹給你喝?!

歷史的故事12

1. 拍馬屁是怎麼來的?

一説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

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着馬屁股稱讚一番。

2.黃臉婆

古代女性所用的化粧品落後,一般所用的搽臉粉含鉛,有毒性,長期使用會導致臉色變黃。

所以年紀愈大的女性,受害時間愈長,受害愈深。故年長一些的女性就會呈現"黃臉婆"的症狀。

3.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來歷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一個小茶館。知縣白老爺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主兒,經常來白吃白喝。雖然父子倆受不了,但也沒辦法。

有一段時間老掌櫃病了,小掌櫃司爐掌壺。等老掌櫃病好以後,發現縣太爺再沒來了。問其緣由,小掌櫃一笑説:"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4.百家姓開頭四姓為什麼是“趙錢孫李”?

明清文獻記載,《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吳越地區的儒家學者最先編輯。所以他用了當朝皇帝的姓氏為第一姓;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孫"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後唐皇帝李後主的姓氏。這就是《百家姓》開頭四姓"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

5.亂七八糟

發生在西漢時期的同姓王聯合大叛亂"七國之亂"和西晉時晉朝皇室內宮爭權奪利的"八王之亂"。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社會生活被搞得一團糟。後來人們便將這兩次叛亂聯繫起來,構成了"亂七八糟"這句成語。

6.二百五的來歷

蘇秦一直努力説服六國聯合抗秦,史稱"六國封相"。但蘇秦在齊國的時候被刺客殺了,齊王為了抓出刺客,特貼出告示,聲稱蘇秦為大內奸,刺殺蘇秦者賞金千兩。

告示一出,立刻有四個上鈎,聲稱是自己所為。齊王正恨刺客牙癢,怒:千兩黃金每人二百五,順便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7.犬子的來歷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但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便爭相效仿,謙稱自家兒郎,用上了"犬子"一詞。

歷史的故事13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敢説真話、敢鬥邪惡、為民請命的包青天。其實,歷朝歷代都有秉公執法的人,如漢朝的張釋之不畏權勢,不徇私情,故當時有“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美談;明代的海瑞,一生剛直不阿,被譽為“海青天”,亦稱“包公再世”、“南包公”;清代的于成龍,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貪關聞之色變,百姓稱之為“於青天”。

這裏講述一個比包拯更早的人物,他執法如山,留下了“南山可以改移,此判終無動搖”的美談。

話説唐開元初,京兆尹李元 接到唐玄宗的指令,讓他去疏決三輔。京兆這個詞古書上經常出現。漢代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當時漢武帝劉徹將京師長安周邊的地域劃分為三個區域,“尹”就是太守的意思。唐代以雍州為京兆府,設置了京兆尹,京兆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京兆尹就是當時京都長安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所謂京,就是極大的意思,兆則表示數量眾多。用京兆這個名,可以顯示出一個大國之都的氣派與規模。

李元 為什麼能得到唐玄宗的欣賞呢?原來和他在處理太平公主與僧人碾爭一事上的作為有關。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女兒,從小養成了專橫跋扈、唯我獨尊的脾氣。當時的一國之主唐中宗並不熱心於為李家天下當家做主,生性好強的太平公主就在自己的周圍建立一股政治勢力。唐中宗對她的.做法不聞不問,使太平公主的勢力日益強大,百官順應迎合,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惹她,導致朝廷的許多官員都以太平公主的好惡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李元 正出任雍州司户參軍,就是在雍州負責管理審制的地方官。那時李元 還是個青年,長得瀟灑,做事謹慎。隨着秋風涼雨,漫長的冬季一步步逼近了長安。長安的冬天,天寒地凍,冰雪皚皚。冬天降臨,長安無論士庶,都去户外活動。這天,太平公主帶領隨從出長安到郊外遊玩,信步來到京城之西。放眼望去萬木凋零,冷風凜冽,她覺得實在沒有什麼好風景可看的,於是就帶着大批隨從去雍州遊玩。因雍州離京都長安很近,時間不長一行人就到了雍州地界。

太平公主不喜好狩獵,車輦就前呼後擁地來到雍州的一座寺院——積雲寺。太平公主燒了炷香,叩拜完畢,由住持老和尚引路,帶領隨從們在寺院裏轉了起來。當步出大殿時,發現西南角有一盤大石磨,她慢慢走近,用纖纖玉指在石磨上摸了摸,發現石磨不僅結實平整,而且磨邊刻着精美的花紋。此石磨系用青石造就,此青石質地上乘,其表面隱隱泛着綠光,十分惹人喜愛,她便回頭對老和尚説:“住持,我家眼下正缺少一盤石磨。我看這石磨甚是喜歡,讓我把它帶走,就權作寺院敬奉我的禮物吧!” 隨從心想,一具石磨值幾個錢,大名鼎鼎的鎮國太平公主想要,那是賞他們的臉。不等老和尚同意,隨從們上來就把石磨搬到車上去了。

老和尚暗暗叫苦,但又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只好賠着笑臉説:“阿彌陀佛,這盤石磨能被公主看中,也是我們寺院的福氣啊!不過……”

“什麼不過?公主能看上你們寺院的東西那是你們的造化。”隨從中一人大聲説道。

“公主啊,這石磨是本寺幾百年前傳下來的。還有,我們寺院有一百多個和尚,平日全靠這盤石磨磨米磨面的。沒有它,可就麻煩了。請公主行個方便,將它留下來吧!”老和尚爭辯道。

太平公主有點氣惱了,她扭回身不再理睬老和尚的嘮叨,把臉一沉,氣勢洶洶地朝隨從們喝道:“還磨蹭什麼?給我搬走!”説完,頭也不回出了寺院,上車走了。

寺院的很多和尚聞聲趕過來,他們站在老和尚的身後,因害怕太平公主的權勢,不敢當面阻攔,眼睜睜地看着太平公主的隨從們把將石磨卸下,又搬上車運走了,卻又毫無辦法。

“這……到底還有沒有王法啦?”老和尚氣得瞪大眼睛,鬍鬚不住地抖動。待太平公主走後,僧人紛紛對老和尚説:“告她去!聽説李元 是個不畏權勢的官員,老百姓遇到冤枉的事兒都願去找他,我們到雍州衙門告她一狀。”寺廟的僧人怎麼能告倒權傾天下的公主呢?老和尚又想了想,常聽人説李元 一向為官清廉,審案公正。眼下只能這樣了。於是,他們寫下狀子,將太平公主告至雍州府,要求州府主持公道,要太平公主將石磨歸還寺廟。

雍州司户李元 接到狀子,立即作了調查,結果證實這盤石磨確實是寺院的。

原被告當時雙方勢力對比懸殊。李元 拿着狀子思之再三,自己只是個司户,在當時,司户是比七品芝麻官還要小的小吏。但他覺得石磨是積雲寺的財產,太平公主不該強奪,他不管太平公主的權勢有多大,遂判太平公主將石磨歸還寺院。

當時太平公主權勢震懾天下,就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她萬萬想不到,這麼一個小官,竟不買她的賬,將石磨判給僧人,頓時鳳顏大怒。小小的李元竟敢摸公主老虎的屁股,敢跟她較勁兒,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於是派人找雍州刺史竇懷貞興師問罪。

作為京城的長安,當時屬雍州地界,京城人士的糾紛常常由雍州府處理。可是京城裏的達官貴人太多了,一件小小的案子,説不準其事主背後有什麼背景,更不知有何方強大的勢力,處置不好就會引火燒身。身為雍州刺史的竇懷貞,深知雍州刺史是個很不好乾的差事。眼下這件官司太讓人撓頭了。按道理説,石磨是寺廟的,被人強奪,判令歸還就是了,可這個人偏偏是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如此就不那麼簡單了。他平時也常聽説太平公主經常非法霸佔老百姓的田地財產,可這誰又能管得了呢?現在自己的下屬李元 竟為了小小一盤石磨,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跟太平公主作對,這罪責誰能擔當得起呀?於是,他馬上召見李元 ,厲聲責備道:“你怎麼這麼糊塗,竟然把石磨判還給寺院! ”李元 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就像沒聽見一樣。竇懷貞不耐煩了,他從几案上拿起毛筆,遞給李元 説:“快,把判決書給我改過來!”面對頂頭上司要求改判的壓力,李元 接過毛筆,在判決書上寫下九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南山就是長安南面的終南山。這九個字的意思是:終南山可以移動,我這個判決絕不更改!

歷史的故事14

王翦是我國傑出的軍事家,戰國末期秦國名將。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滅楚時,已是老將的王翦一口咬定非 60萬大軍不可。這幾乎是當時秦國兵力的總和。另一位年輕將軍李信則表示,滅楚只需20萬兵馬。嬴政聽後,非常欣賞李信,當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國。王翦因建議未被採納而告老還鄉。

不料,李信被楚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歸。嬴政大怒,這才想起王翦,便親自前去請他出山。王翦答應率兵出征,但提出了新的.條件——除了60萬兵馬外,還要賞賜他大片良田、屋宅。“作為大王的部下,我雖立過赫赫戰功,卻沒有資格封侯,所以要趁大王用得着我的時候,多為子孫討取賞賜以置家業呀。”嬴政笑了,滿口答應。

數日後,王翦出征楚國。一路上,他先後5次派人回京向嬴政討要賞賜土地和房產。嬴政一一答應下來,心想:“王翦這老賊還真貪,不過只要他能打勝仗,就滿足他吧。”王翦領到了賞賜,這才全力出戰,歷經兩年終於消滅了楚國。

事後,有同僚問王翦:“您都這把年紀了,還討要那麼多東西幹啥?它們只能損壞您的名聲呀!”王翦笑了:“這60萬兵馬可是秦國的全部軍隊,大王能放心讓我率兵出征嗎?我只有多討些賞賜,且討來的這些土地和房產都在秦國,這樣才能消除大王的疑慮啊!”同僚恍然大悟,原來王翦是有意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碼,以消除對他擁兵叛亂的懷疑。王翦多次“討賞”的做法雖不值得借鑑,但他為了顧全大局,巧妙地將自己受制於人以安定人心,卻不失為智慧的謀略。

歷史的故事15

讓我難忘的歷史故事我們偉大的祖國,飽經滄桑,終於迎來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往事不堪回首,西方列強和日本侵略祖國的一幕幕,又歷歷在目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故事。

小時候,常聽家人講述舊日的.祖國,每每聽起,心中就湧起一股對西方列強的憤怒,和對為祖國的解放而英勇奮戰的烈士們的敬意。二年級的時候,偶爾的一次機會,我在電視上看見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畫面,那種燒殺搶掠的殘酷罪行,讓人不堪忍睹。我想當時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看了如此悲慘的局面,都會忍不住心中的怒火,都想衝過去和喪盡天良的洋鬼子們搏鬥一翻,哪怕渾身碎骨。那時的我也深深地理解了那些為祖國而奮鬥的英烈們,他們為什麼肯用生命來換取祖國的和平與安寧。媽媽告訴我,落後就要捱打,那時的中國,因為清王朝的閉關政策和腐敗,所以招來八國聯軍的瘋搶,再看今日的祖國,像一隻高傲的雄雞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每天坐在寬敞明亮度的教室裏,周圍再也沒有炮火連天的聲音,而是經常映入耳簾的是歡慶的禮炮聲,偉大的祖國在經過洗禮後,迎來了破繭似的的蜕變,獲得了美麗的重生。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騰飛祖國,怎不叫人心潮澎湃,激動萬分。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和希望,回顧過去,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祖國明天的飛躍而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k1ow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