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七夕來時説七夕的歷史

七夕來時説七夕的歷史

秋風醉夜,河漢當空,又是一年七夕。

七夕來時説七夕的歷史

七夕的節俗,愛情的傳説,流傳了千百年。一代代,一年年,給了世人多少奇幻的夢想。

那麼,這個愛情的節日,不選在夏天、冬天,不定在七年級、十五,是什麼原因定在了七月初七,七夕的天象與人間的情愫又是怎樣絞合在一起的呢?這個問題,查不到資料,沒有人説過,只有做一番揣想了。

選在七月,大概有這樣的因素:

一年之內,七月不冷不熱,適合夜間在室外觀星。這個時候,因為氣爽,所以天清,銀河看上去最為燦爛。這就給人們對天宮的嚮往,提供了最為強烈的形象背景。七月不用收麥,不用割豆,處於相對農閒之時,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和情調來演繹天象與人情的話題。

漫天星座,一年繞天一週。位於銀河兩岸的天琴座(織牛星)和天鷹座(牛郎星),在七月的夜晚,正在人們的頭頂,看上去兩顆星離得最近,這就切合了傳説中牛郎織女相會的話題。

選在初七,或許有這樣的原因:

初七,不是滿月,沒有圓滿的感覺。但,也不是月芽。這個日子,月亮能看到一半。月不圓,就不太亮,不太亮,就把風采讓與了星光。如果在月明星稀的十五,誰還能看到牛郎織女的光彩呢!七年級,也不好,雖然星河會看得更清,但,沒月的日子,也就看不到希望。而初七,處於月亮最暗和最亮的'中途,走向最圓滿的日子,卻還沒有得到圓滿,兩相對照,更容易使人產生這樣那樣的感覺。一如人間的愛情,兩個人不認識的時候,不存在什麼情緣;天天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沒有了夢想。只有在認識而又沒完全佔有,看到而又只是遠遠望着的時候,在想得到、有可能得到又還未得到的時候,才最有激情,最有感慨。即使是結了婚的人,夫妻倆整天在一起耳鬢廝磨,幸福中也就沒有了感覺。反而是那些遠遠離別的人,帶着對愛人的嚮往和欲見不能的幽怨,更容易產生情感的波瀾。當他們在一定條件下跨越時間的阻隔相會在一起,那種感覺,往往是語言無法表達的。

七夕之情,發端於農耕時代,附麗着牛郎織女的傳説。可以看出,那個時候,人們對愛情家庭的最美好理想,就是男耕女織、夫妻恩愛。那個時代交通、通訊不發達,所以才有兩地分居苦苦相望的強烈感覺。那個時代生活節奏慢,所以產生了可以在桌案上慢慢品來的唐詩宋詞,產生了梁祝、白蛇傳、天仙配那樣寄託着人間情思的美麗傳説。

關於七夕的節日和話題,之所以傳到現在,自有其超出農耕社會而反映普遍人情的地方。現代人過七夕,在留存前人那份夢境的同時,自然會站在當今生活的體驗上,給七夕賦予新的色彩。

就農家來講,外出打工的多了,夫妻分離的就多,一年四季,風生水起,就沒有個思念入骨的時候?手機方便了,聯繫方便了,但,只是通話,與挽手搭肩、一同出入是不一樣的。交通發達了,回家方便了,幾百裏、數千裏,你總不能每天都打個來回吧?所以,他們會想起牛郎織女的故事,他們也會有牛郎織女那樣的感慨。

更有暗戀者,追求心中的理想,而又礙於塵世的規則,只能是“迢迢銀河暗渡”。他們互相向往着,等待着,一旦有機會相逢,那可真是秦少游所説“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常想,秦老兄未必只是對着七夕望文生義地寫些不鹹不淡的句子,他應當有感而發,表面是天上事,背後是人間情。

在古代,人們追求婚姻家庭的穩定,那時的七夕,衝擊的是門當户對的觀念。如今,進入了信息時代,人們追求個性解放和情感浪漫,這時的七夕,衝擊的又是什麼呢?

當然,世俗畢竟是世俗,他總能把那些強烈的、鮮活的有可能衝擊現有生活規則的東西打磨光滑,所以,也就把牛郎織女似的思念,引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把女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乞巧之類的活動上。

一個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強烈的愛情感覺與平實的世俗觀念,一起裝入了七夕,成就了七夕的節日。

標籤: 七夕 來時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l35r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