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七夕節 >

七夕節的來歷跟傳説

七夕節的來歷跟傳説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説。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説,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

七夕節的來歷跟傳説

2012年,烏丙安、葉舒憲等專家共同倡議將七夕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節日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粧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標籤: 七夕節 來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qixi/wg9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