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教學設計合集15篇

歷史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歷史教學設計合集15篇

歷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閲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

課件回放教材14頁第一幅圖。

畫外音:輪子是古代的重要發明,由於輪子的普遍應用,人們很容易想到這樣一個問題:一個輪子滾一圈可以滾多遠?它與輪子的直徑之間有沒有關係?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二、小組活動。

1、把課前收集的資料集中,並按時間順序進行整理,然後分小組做成報告。

2、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進行交流。

三、閲讀,交流。

1、獨立閲讀教材提供的資料。

2、小組交流

①從資料中我瞭解到了什麼?(可以説説每幅圖所展示的內容。)

②看完資料後有什麼感受?

四、深入探究。

1、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和我國魏晉時期的劉徽在探究圓周率方面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2、説説祖沖之在探究圓周率方面所取的成就從及這一成就獲得的國際聲譽。

3、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給計算圓周率帶來了怎樣的突破性進度?有着怎樣的作用?

五、交流收穫。

六、佈置作業:

根據本節的閲讀、交流,寫一篇小報告,題目自擬。(參考題:我知道的圓周率)

此處的問題教師不必要先提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討論。

此處的問題僅供參考,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

歷史教學設計2

隨着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的推進,對歷史教學的要求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與以往的課程評價相比,新的課程評價更加體現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但是很多地方對歷史教學的評價標準不一樣,有的地方實施的評價也只是對原有的評價的一個改頭換面,並沒有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對學生能力提高的改善。因此,筆者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研究與教學經驗,提出了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策略。

1.對教學評價的分析

1.1傳統評價的弊端。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隨着歷史新課程改革實驗在全國範圍內的大面積鋪開,傳統教學評價中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地在改革中體現了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評價體系除了關注一般的史實,還要學生認同許多帶有專家個人感情色彩的史論。

現行的高中歷史評價體系和機制加重了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的不均衡發展,唯智為先,智又以掌握知識為重。高中生除了掌握五本歷史教科書上的知識外,還要掌握補充的歷史史實中關於原因、影響、性質、實質的分析,掌握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對比、歸納等關係的內容,還要經過超過正常作業量的歷史大學聯考模擬試題、全真試題的訓練。學生學到的僅僅是“歷史知識”,而對跨學科、超越學科的知識卻知之甚少。這種評價體系嚴重脱離學生的日

歷史教學設計3

“和同為一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展及與唐朝的關係,瞭解回紇、粟末、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係。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出現這種政策的原因及影響,培養學生歸納能力和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吐蕃的發展及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係。難點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態度。

【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上節內容

2、導入新課:

歷中原地區的許多統治者與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卻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擁戴。在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領尊奉他為各族首領――“天可汗”,這位皇帝是誰?他為什麼獲得各族的尊重?唐朝與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

3、講授新課

唐朝的哪兩位皇帝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機構?

一、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風俗習慣

(1)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2)生產:遊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崇尚戰功,軍法很嚴,戰時前隊皆死,後隊方進。以戰死為榮,幾代都戰死的被視為高門大族。

贊普——藏語,意為有權勢的君王,沿用為吐蕃國王的專稱。

2、文成公主入吐蕃

(1)介紹松贊干布。

(2)學生思考並回答: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①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思考:為什麼吐蕃贊普要自稱外甥,又説是先皇帝的舅宿親?因為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稱為外甥;而他的前輩松贊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帶珠丹的舅家。

二、回紇、靺鞨、南詔的興起

歷史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課介紹的是中國古代史----隋唐文化。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在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隆盛時代,隋唐時期就是我國文化又一個高峯期。

2、本章知識點包括:隋唐時期的書法、繪畫以及石窟、音樂、舞蹈等藝術成就;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閻立本和吳道子的繪畫,敦煌莫高窟的藝術成就等。

3、教學目標

⑴識記和理解

通過指導學生觀察顏真卿的書法碑帖圖片,使他們認識到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書法藝術在唐朝已進入黃金時代

⑵能力與方法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閻立本和吳道子的繪畫作品,瞭解他們的成就,判斷他們各自的創作特點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

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輝煌文明而自豪,立志於民族復興偉業;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鑑賞能力,誘發他們對祖國傳統書法、繪畫藝術的興趣和愛好。

4、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隋唐時期的藝術成就(“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是重點子目)

難點:“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二、教法設計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採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演示法、整體教學法,誘思導學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指導

根據國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實際情況,我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閲讀法、發現法、歷史聯繫法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深化對教材的整體認識,提倡學生與教師互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學而思,思而疑,疑後悟”的目的。

四、教學流程

1、設計理念

鑑於對《新課標》的理解,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我在教學中精選了教學內容,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通過歷史學習,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2、教學過程

在整個新課教學中,我以“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對本課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引入中,我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先創設一個重回隋唐時期的歷史現場,新穎別緻的動畫片不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針對這個動畫片我巧妙設問:隋朝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叫做什麼?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的雕版印刷品是什麼?唐詩繁榮的情況怎樣?哪三位詩人的成就最突出?過渡導入:剛才大家所回答的是隋唐時期科技、文學方面的成就,今天則要學習隋唐時期在書法、繪畫、石窟、音樂、舞蹈等方面的藝術成就了。其中,敦煌莫高窟還成了中外旅遊者嚮往的名勝古蹟和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

[新課講授]

一、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思維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本章內容的第一個子目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先採用情景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放一段錄象,然後根據錄象內容和教材的內容,設計出如下問題:莫高窟位於今天什麼地方?它的大部分洞窟開鑿於什麼時期?為什麼説它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學生完成40頁“練一練”:莫高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主要是因為(c——有大量壁畫、彩塑,精美而生動)。教師過渡講解:莫高窟所保存的文物,有許多就是書法、繪畫的藝術精品。它們也能反映隋唐時期在這兩個方面的輝煌成就。通過情境再現,學生從歷史場景中吸取信息,然後聯繫所學知識發揮想像,暢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又能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二、盛大歡騰的樂舞在第二個子目錄的教學中,主要是講述隋唐時期樂舞,我根據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採用有利於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一一展示《霓裳羽衣舞》,讓學生直觀,形象的瞭解隋唐時期樂舞,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

三、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我採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並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通過欣賞一些書法繪畫作品的錄象再現隋唐時期藝術的輝煌,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書法和繪畫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後我通過設計問題:“今天的人才市場裏,常看到一些用人單位招聘條件之一是要求應聘者當場書寫一段文字。他們認為“字跡可以反映人品。”你認為這種做法有沒有歷史依據?”一步步誘導和啟發學生深入理解,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

歷史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日本對朝鮮的侵略。甲午中日戰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戰爭的爆發;戰爭的兩個階段-平壤戰役和黃海戰役;遼東戰役和威海戰役。戰爭的性質及結果。《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三國干涉還遼。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2.通過學習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使學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戰爭是在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在世界範圍內再次掀起爭奪殖民地高潮這一背景下爆發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它是日本統治者推行擴張政策、蓄謀侵略中國的一個步驟;通過分析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制度落後、清政府腐敗是近代中國捱打受辱的關鍵所在;通過分析《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3.通過學習中國愛國官兵和台灣軍民英勇頑強抵抗外敵入侵,培養學生樹立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分析日本蓄意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和學習日軍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侵略性,激發學生對侵略暴行的憤恨,樹立報效祖國的志向。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戰爭以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使列強獲得了在華建廠權,而且,大額的戰爭賠款和“贖遼費”迫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具有很強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協定。由此,列強不僅實現了對華資本輸出的願望,還進一步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國的慘敗,大大助長了列強爭奪中國的野心。瓜分中國一事被列強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強在中國掀起了強佔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的瓜分狂潮。

重點分析

本課重點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和《馬關條約》的影響。1894年爆發的中日戰爭,是日本政府推行擴張政策和長期以來蓄謀侵略中國的必然結果。19世紀70年代是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各列強都想在中國獲得更多的政治、經濟特權和利益。因此,他們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對日本的侵略採取默許或縱容的態度。他們的態度與目的不僅有利於日本實施其侵略計劃,而且,也影響了《馬關條約》內容的執行。學習這一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是重點。《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是日本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鎖,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極嚴重的步驟,學習這一內容,將會幫助學生理解《馬關條約》對中國社會影響的嚴重性。所以《馬關條約》的影響是本課又一重點。

難點分析

本課難點是《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從哪些方面反映出來,學生對此不易理解。學生在理解條約的一影響時,很難將條約的簽訂與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掠奪由以商品輸出為主發展成以資本輸出為主的特點聯繫起來,而資本輸出將進一步加強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政治、經濟控制,加深被掠奪地區的殖民地化。所以,《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影響,教師適當介紹日本經濟發展情況和“大陸政策”,使學生認清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根本原因。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甲午戰爭前的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形勢,使學生理解列強為何對日本侵華會採取縱容或默許的態度,分析列強“調停”的目的及失敗的原因。通過引導學生閲讀、分析課文中的兩段引文、甲午戰爭前李鴻章對駐朝清軍的命令、李鴻章和慈禧在戰爭爆發後的政策,預測甲午戰爭戰局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政治制度的落後、清廷的腐敗是中國戰敗的關鍵。

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的內容,分析三個條約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課內探究活動

引導學生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分析、討論為什麼説《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引導學生就本課內容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討論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理解這些問題。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甲午中日戰爭

 重點: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和《馬關條約》的影響

難點:《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教學手段:教學用具:相關歷史圖片、視頻資料、flash動畫;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中國近代史知識回答:近代侵略中國最兇惡的國家是哪一國家?回憶邊疆新危機時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情況。由此,導入新課。

二、戰爭爆發的背景

引導學生回憶日本何時以何種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帶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根據日本資本主義制度的特點、日本自然環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資本主義發展中存在的困難。教師利用史料讓學生分析日本統治集團採取的解決方式並簡要介紹其“大陸政策”。

教師提供的史料:

“全皇國為一大城,則若蝦夷(北海道)、呂宋、台灣、滿清、朝鮮、皆皇國之屏藩也。蝦夷業已從事開拓,滿清可交,朝鮮可伐,呂宋、台灣可垂手而得矣。”

引導學生回憶此時19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形勢,閲讀書中提到的各列強欲通過日本侵華獲得的利益,使之理解為何西方列強採取縱容或默許態度。並分析列強“調停”的本質和“調停”失敗的原因。

強調日本利用朝鮮東學黨起義設下圈套,欲促成中日衝突。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線。

讓學生閲讀書中有關“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公使”的引文、“禮部右侍郎志鋭的奏摺”的引文、有關李鴻章對駐朝清軍統帥的命令的補充材料、戰爭爆發後慈禧的態度、李鴻章的政策,由學生預測戰局的發展。使學生認識到:清廷的腐敗必將導致戰爭的失敗。

二、戰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

利用《甲午戰爭》flash動畫講解戰爭經過,並在講解過程中介紹清政府對敵進攻策略的錯誤判斷。讓學生通過閲讀這一部分內容,回答:李鴻章是如何將其避戰求和的政策貫徹與戰爭的始終的,這一政策的執行,對戰爭有什麼影響?

讓學生閲讀文中關於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的補充材料,激起學生對侵略軍的憤恨。

三、《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播放有關簽訂《馬關條約》的視頻資料,使學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與中方的忍辱求和。

讓學生回憶《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的內容,與《馬關條約》的內容進行對比,並逐條分析條約將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在分析條約的影響時,要引導學生從資本主義世界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代特徵入手分析。

四、三國干涉還遼

引導學生回憶九年級世界史所學內容,俄國一直垂涎中國東北;1892年俄、法簽訂條約結為盟國;德國在太平洋地區佔有一些島嶼,不樂見日本在遠東勢力的強大。使學生認識到:三國干涉日本侵佔遼東半島,其根本目的在與維護自身的在華利益。

五、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利用書中《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形勢圖》講解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的經過。讓學生閲讀課文中有關台灣軍民抗日鬥爭的補充材料,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分析、討論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根本原因、列強對日本侵華所採取的態度、清政府對戰爭採取的政策、預測戰局的發展、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分析《馬關條約》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上述活動,提供與教學有關且有助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材料,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五節甲午中日戰爭

一、戰爭爆發的背景

1.日本的"大陸政策"

2.國際形勢及列強的態度

3.國內形勢及清政府的態度

二、戰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

1.戰爭的爆發

2.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政策

3.戰爭的兩個階段及主要戰役

4.戰爭的性質及結果

三、《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1.主要內容和影響

2.三國干涉還遼

四、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1.全國人民反對割地議和

2.丘逢甲、徐驤組織抗日義軍

3.台灣保衞戰

歷史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

知道秦始皇和秦統一中國,瞭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教材內容】

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秦滅六國、確立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一的措施。三部分內容是密切聯繫的,共同圍繞秦統一中國這一主題。秦滅六國,完成了初步統一,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和鞏固統一的措施都維護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對於一些專業術語難以理解,需要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通過直觀形象的演示讓學生理解“專制”“中央集權”“統一”這些術語;學生對歷史課非常感興趣,尤其有表演的慾望,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調動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讓課堂變得更加靈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秦朝的統一,瞭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瞭解鞏固統一措施及其對鞏固國家統一的作用。探討秦歷史意義,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識讀歷史地圖。

【過程與方法】

識讀《秦朝形勢圖》《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研讀文字材料、《統一漢字》《統一貨幣》圖片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教學重點

秦的統一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這個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統一措施產生的深遠影響。

教學方法

講授法、互動法、啟發教學法等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途徑查找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設計學生準備:提前預習,有條件的可以課外閲讀

教學過程

温故知新,導入新課

在上新課之前,我們簡單地回顧一下上一單元我們所學的內容。(和學生一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接着就是商朝和周朝,周分為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問學生)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一共存在了多少年呢?(學生答: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549年)但是現存的文獻和文物卻記錄了春秋戰國時期的762次國家間的戰爭。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列國的紛爭就成為阻礙統一的最大的力量。所以為了統一就必須結束當時諸侯國彼此之間的戰爭,這種戰亂的局面什麼時候結束的呢?又是誰結束了這種局面呢?帶着問題我們共同來學習《第9課秦統一中國》。(板書:第9課秦統一中國)授新課

一、秦滅六國

通過課名大家就能知道是誰結束戰亂局面實現統一啊?(學生答:秦國)。戰國七雄並立,為什麼是秦國脱穎而出兼併六國實現統一呢?大家結合我給出的材料(課件展示)和課本的內容,思考一下秦滅六國有哪些條件呢?

1、條件(板書)

(1)民心所向。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混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也不利於各地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交流。因此結束戰爭實現國家統一是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願望。

(2)秦國實力雄厚。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經過長平之戰,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的進攻。

(3)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廣招人才;能夠禮賢下士,任人唯能;敢於向部下承認錯誤。這些人才文能治國安邦、武能克敵制勝,對秦統一大業的完成做出重大貢獻。

2、過程

公元前230年,“秦王掃六合”,開始了統一六國的戰爭。按照由近及遠,遠交近攻的戰略各個擊破,用了9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3、秦統一的意義

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從此,統一始終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過渡:俗話説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國經歷了漫長的一百多年的兼併戰爭,最終在軍事上完成了統一大業,面對空前廣闊的疆土,各地交流困難,思想混亂,邊患嚴重等等這些問題,秦王嬴政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鞏固統一呢?

二、確立中央集權制度及鞏固統一的措施

秦國疆域很大,為了更好的治理,在政治上要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

1、政治上:開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制度創新)

(1)皇帝制

嬴政分別取“三皇”、“五帝”中“皇”與“帝”字組成皇帝二字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嬴政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皇帝自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詔”,印章稱“璽”,其他人都不許用,對皇帝的名字也有避諱。

(2)三公制

皇帝之下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中央政權機構。丞相掌行政,相當於今天中國的國務院總理;太尉掌軍事,相當於軍委主席;御史大夫掌監察,相當於紀委書記。但最後的決斷權都是由皇帝掌控。

(3)郡縣制

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政權割據,秦始皇沒有實施西周的分封制,而是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36郡,後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長官稱郡守,郡在今天和省差不多;在郡下設縣,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縣以下又設鄉、亭、裏等基層社會組織。影響: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後我國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對後世影響深遠。秦始皇通過郡縣制把地方上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就是中央集權;又通過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權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這就是君主專制。這樣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皇帝是權利的中心,這套封建官僚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過渡: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從政治上鞏固了統一,但經濟和文化上還存在很多不變,影響統一的鞏固。

2、文化上:統一文字

戰國時期七國文字的書寫各有差異,為消除文字上的差異,使頒佈的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為了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秦始皇統一文字,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後來又流行一種更加簡易的隸書。文字的統一有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過渡:六國新滅,遺民未曾心服,為了使人民不反抗,最根本的,莫過於統一人民的心思。

3、思想上:焚書坑儒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將全國的歷史、醫藥、占卜和植樹以外的書下令焚燬;把在背後議論他的相關儒生全部活埋。

過渡:戰國時期幣制非常混亂,像是齊國、燕國使用刀幣,楚國使用蟻鼻錢,魏國、趙國使用布幣,不利於國家對經濟的管理。

4、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秦始皇下令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為了改變以前各諸侯國使用的長度、容量和重量標準不一的狀況,秦始皇規定以秦製為基礎,統一度量衡制度。這都便利了經濟的發展。

過渡:當時在咸陽,你坐馬車到其他地方是非常不方便的,因為之前各個諸侯國的車輛和道路的寬窄是不一樣的,秦國馬車較大,在其他地方行駛不了。為了加強各地的交通往來

5、交通上:車同軌、修馳道;開靈渠秦始皇下令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築從都城咸陽到達各地的道路,使秦朝的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又派人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長江水系)和灕江(珠江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運交通。道路不通時,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築貫通全國的道路,並開鑿靈渠;文字不同時,統一文字,將小篆頒行全國;錢幣不同時,統一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度量衡不同時,以秦製為基礎統一度量衡。這都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鞏固了中央集權。

過渡:當時北方的匈奴虎視眈眈,不時南下侵擾

6、軍事上:北擊匈奴修長城,南統越族開靈渠

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征討匈奴,收取了河套地區,並且為了抵禦匈奴,修築了萬里長城。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開鑿的靈渠也便利了秦朝南下統一越族。過渡:秦的北進南下,使得秦朝的疆域不斷拓展,最終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

三、本課感悟

秦的統一不僅是地域的統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統一。從此以後,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統一成為主流,而分裂、戰爭僅僅是歷史上簡短的小插曲。

四、本課小結

五、隨堂練習

六、板書:

第9課秦統一中國

歷史教學設計7

【微課內容分析】

本節微課是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第3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2子目“選官制”的內容。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建樹,是本節課的重點,而對此的理解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這是確定科舉選官制為本節微課講授內容的主要依據。

【學情分析】

首先,學生對一些重要歷史概念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和表面,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使認知由淺入深、由表及裏。

其次,學生的一些學習能力還不完全具備,在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判斷、評價等方面尚有欠缺。這些都是學生目前學習中的難點,需要通過老師的引導逐一解決,使能力獲得提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世卿世祿制,察舉與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歷史概念。

學生通過對中國選官制的演變歷程的學習,鍛鍊梳理知識的能力。通過對科舉制創立的特點和積極意義的分析,培養分析問題和評價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微視頻課學習,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加深對歷史概念的理解,學習處理歷史資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的發展和演變,是根據時代的需要而制定和不斷調整的。

古代的制度為我們今天也提供了歷史借鑑。

【教學重點】科舉制創立與完善

【教學難點】科舉制的作用與影響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微課導入: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學習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標誌之一——科舉選官制的創立。科舉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結束,歷經1300多年。這節微課我們就從背景、創立、演變、特點和影響五個方面來學習科舉選官制。

設計意圖:以解讀課題導入,既點了睛又交代了任務,同時還希望能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

二、微課講授:關於科舉選官制的五方面的講授,依次是背景、創立、演變、特點和影響。其中,背景和影響兩部分有所側重,創立、演變和特點這三方面稍略。

設計意圖: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為出發點,五方面內容的設置呈現一定的邏輯關係;注重設問的技巧與作用,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希望能對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所幫助。

三、微課結語:“一言概之,科舉選官制的創立統一了價值,延續了文化;促進了教育,培養了人才;穩定了政治,推動了發展!同學們,今天的微課——關於科舉選官制我們就學到這裏,再見!”

設計意圖:既結束了本課,又呼應了導入,既學到了知識,又略有回味。

歷史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了解遠古傳説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閲讀歷史知識的能力及歸納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方法:採用講述、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麼説黃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説,展現黃帝對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揭示“黃帝是人文初祖”。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的民族,我們向來有炎黃子孫的稱謂,那麼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哪些人嗎?我們為什麼稱他為“人文之祖”?讓學生在回顧上節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教師導入時提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炎黃戰蚩尤

出示問題:

1、“涿鹿之戰”是怎麼回事?

2、華夏祖是怎樣形成的?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簡要的總結。教師出示孫中山的一段話要求學生齊聲朗讀,並有其中內容過渡到下一目

認識“黃帝像”,對“黃帝”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閲讀教材中的小字內容小組

討論“涿鹿之戰”的雙方、過程及其結果;在此基礎上思考華夏祖的形成。

二、黃帝----“人文初祖”

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説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後人為什麼稱黃帝是‘人文初祖’ ?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談,要求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各個小組根據《傳説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及其課本中的文字內容,小組相互合作

三、堯、舜、禹的“禪讓

出示問題:你能説説堯、舜、禹的故事嗎?除了課本上的外你還知道哪些?

你能根據課本內容説説“禪讓”的含義嗎?

教師設問:“談一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盟首領?”教師簡要總結説明

各個小組推選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講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舉出實例説明(德才兼備,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僕。大禹治水的故事)。

課堂小結: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點出只因為炎黃對中華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我們稱他為 “人文之祖。

課堂檢測: 課外延伸:遠古傳説和歷史事實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課外作業:從你得到的尋找歷史的途徑中選擇一個最有趣的事例,講給同學聽。

讓學生自我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及其所得看書整理筆記。

1、 P16頁的練一練

2、 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建立的時間( )名稱( )思考回答

記錄在預習本上要求:課後通過查找有關的資料,精心篩選、整理,記憶,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

歷史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租庸調製;兩税法。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對隋唐時期實行的各項制度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多角度觀察和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2.通過隋唐各項制度的內容及其作用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我國封建社會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因其具有積極作用而被歷朝所沿用。

2.科舉制是我國封建社會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曾在歷史上發揮過進步作用,因而被歷代沿用。

3.租庸調製的實行使農民生產時間較有保證,是唐朝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兩税法的實行是我國封建社會賦役制度的一次重大變革和進步,它改變了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徵税標準,表明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積極作用;科舉制的創立、發展及其作用;租庸調製

的進步作用;兩税法的特點、作用和意義。

教學難點:府兵制的崩潰;兩税法的侷限性。

教學過程

一、三省六部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確立

①隋文帝綜合漢魏以來的官制,在中央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②三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①唐太宗時,進一步明確劃分三省的職權。

A.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B.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有不可行的應駁回。

C.尚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②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③六部為尚書省下設機構,包括吏、户、禮、兵、刑、工六部。

A.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B.户部主管户口、賦税等;

C.禮部主管國家的禮儀制度;

D.兵部主管軍政;

E.刑部主管刑法;

F.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

3.三省六部制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①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

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三省的長官大都品級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

加強了皇權。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此後,歷朝基本上沿襲

這種制度。

二、科舉制的創立和發展

1.科舉制產生的歷史背景

①士族門閥的衰落,庶族地主的興起;

②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已經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後被廢除。

2.科舉制的形成

①隋文帝即位後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②隋文帝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官。

③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3.科舉制的發展

①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

②貞觀時,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

③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了武舉和殿試。

④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4.科舉制的作用和意義

①衝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門閥的作用;

②擴大了官吏來源,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參加了政權;

③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④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士族手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

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⑤科舉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三、從府兵制到募兵制

1.隋文帝繼承和改革府兵制

①隋朝沿襲前代的府兵制,並加以改革。

②隋文帝時把軍人户籍編入州縣,同樣分到田地,不再實行軍民異籍。

③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有利於農業生產,增加了政府賦税收入,擴大了兵源,也清

除了胡漢分治的遺蹟。這有益於國家的統一、富強和民族的融合。

2.唐朝調整、健全府兵制

①府兵制也是唐朝的基本兵制。

②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軍府的數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府駐

守關中,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③府兵制的兵將平時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的局面。

④府兵服役期間免徵租庸調,但出征時要自備武器、糧食等,沉重的軍費負擔都加在

了農民身上。

3.府兵制的崩潰

①武則天時,隨着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制失去了賴以推行的經濟基礎;

②由於戰事頻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較多;

③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斷下降,貴族、官僚用府兵為私家役使,社會上以充當府兵為恥。

④到開元年間,府兵制崩潰。

4.唐玄宗時實行募兵制

①唐玄宗為增強軍事力量,實行了募兵制。

②募兵制由國家招募丁男當兵,供給衣食,免徵賦役。

③募兵制減輕了農民的兵役負擔,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國家也建立了強有力的軍隊。

④但是募兵制的士兵以當兵為職業,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兵將之間有了隸屬關係,

導致軍閥的形成。天寶年間,地方節度使自行募兵,成為軍閥割據勢力。

四、租庸調製

1.隋朝租調製和賦役制度的改革

①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租調製,租調數量比北周輕,農民服役時間也短。

②隋朝後又規定交納一定的絹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開始部分推行。

2.唐朝的租庸調製

①唐朝在隋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役制度,實行租庸調製。

②唐朝租庸調製規定:

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穀物,叫作“租”;

B.繳納定量的絹和布,叫作“調”;

C.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

有年齡限制。

3.租庸調製的進步作用

①農民生產的時間較有保證,賦役負擔相對減輕,使許多荒地開墾出來;

②政府的賦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鞏固。這些都使國家富強起來。

五、兩税法

1.兩税法產生的歷史背景

①由於土地兼併嚴重,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減少,均田制、租庸調製無法維持。

②安史之亂以後,國家的財政收入已大為減少。

2.實行兩税法的目的和兩税法的內容

①目的:為了解決財政困難,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而實行。

②內容:每户按資產交納户税,按田畝交納地税,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役、雜税;一

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税。

3.兩税法的作用和意義

①使唐朝中期以來極端混亂的税制得到統一,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財政税收;

②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

鬆;

③兩税法規定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這就擴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也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④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進步。

歷史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適應知識與能力

1、要求學生掌握人文主義思潮興起的歷史背景及其核心主張。

2、要求學生理解文藝復興的概念,掌握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理解文藝復興的歷史影響。

3、要求學生掌握新航路的原因和歷史條件、開闢者、航行路線、新航路開闢的歷史影響。

4、通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畫知識結構示意圖,培養學生會用示意圖清理複雜歷史線索和壓縮歷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人文主義思潮”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人文主義思潮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感情。

2、通過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文藝復興時代光輝的文化成就,認識到文藝復興是思想文化領域的一場偉大的革命,具有反封建和反神學的進步性,為近代資產階級文化奠定了基礎。

3、分析新航路開闢的歷史背景和影響,使學生認識到新航路的開闢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更需要航海者的勇氣和決心,認識到新航路的開闢有着重大而深遠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為歐洲開闢了殖民掠奪的道路。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文藝復興

2、新航路的開闢

難點

1、人文主義思潮的階級本質。

2、文藝復興的歷史影響。

3、新航路開避的原因、歷史條件及其影響。

三、教學對象分析

針對學生對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闢兩件事情知道的比較少,要求學生做好兩個準備

1、課前按教師的佈置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等歷史課程資源,蒐集關於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資料。

2、回顧中國古代的有關內容,作好關於歐洲開闢新航路與中國鄭和下西洋的異同的討論的準備工作,寫出相關的歷史小論文,以便課上交流。

四、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1、準備好文藝復興的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資料,提前做好討論歐洲開闢新航路與中國鄭和下西洋的異同的指導步驟和總結髮言。

2、佈置學生進行關於文藝復興的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相關資料的蒐集。

3、利用掛圖、幻燈片等形式,將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和新航路開闢的過程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4、引導學生學生討論,用辯證的方式總結和評論“文藝復興”。

5、通過引導學生畫知識結構示意圖,組織學生總結本課,回憶和鞏固知識。

歷史教學設計11

一、詩歌——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1、時代背景:

18世紀後半期至19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成功後,歐洲各國沒有出現啟蒙學者所描繪的美好景象,人們普遍對社會失望,對現實不滿;人們開始尋找新的精神寄託,催生了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2、代表

拜倫: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對封建專制和資本主義的醜惡。代表作《唐璜》被譽為“諷刺現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具有樂觀主義精神,代表作《西風頌》;

雨果:法國人,代表作《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頂峯;

3、影響:

①其行動有力支持了當時席捲全歐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②其文學為歐洲文壇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把文學思潮與風雲變幻的社會變革密切結合,是近代人們對科學理性、物質主義帶來的異化現象的一次徹底的檢視和清算,_了西方資本主義舊的價值理性,以強烈的反叛精神構建了一個新的文化模式。

二、小説——現實主義文學

1、時代背景:

19世紀30年代以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複雜尖鋭;

在文學上,人們已不滿足於浪漫主義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_和吶喊,而要求真實地描寫現實生活、揭露並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罪惡。

2、主要代表:

巴爾扎克自稱法國社會的“書記員”,《人間喜劇》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

托爾斯泰:俄國人,是人們公認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是一部人民戰爭的英雄史詩,讚揚了人民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具有非凡的藝術成就.

法國:司湯達的長篇小説《紅與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説《項鍊》;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英國:狄更斯的《大衞.科波菲爾》、蕭伯納《蘋果車》;

俄國:普希金的詩體長篇小説《葉甫蓋尼.奧涅金》奠定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果戈裏的小説《死魂靈》。(以上後3點一般瞭解)

3、評價:

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腐朽和醜惡的本質,描繪出極為廣闊的資本主義社會複雜豐富的生活圖景。

其經典作品不僅是人們認識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而且為人類文學藝術寶庫增添了光彩奪目的瑰寶。

由於歷史侷限,批判現實主義未能指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他們“批判”現實,卻“沒有什麼可以肯定的”。

四、荒誕派

1、時代背景:

19世紀末以來,西方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人類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危機;人們對現代資本主義產生失望、苦悶、迷茫等精神危機,現實的醜惡、人生的痛苦成為荒誕派作家不斷重複的主題。

2、代表:

貝克特,法國人,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誕派的開山之作和經典之作,是世界戲劇一座不可忘卻的里程碑.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3、特點:

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是反傳統的:沒有鮮明的人物刻畫、台詞對話、情節結構、完整的主題等。

歷史教學設計12

一、高校教學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現狀

1、教學模式的僵化

目前的高校的環境藝長沒i專業的教學中並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耐靈多柳幣都習以為常的按照美術教學的模式和思維來進行教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美術,加之受到美術教學思維的影響,教師窿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分的重視學生對於平面二維設計、嘟這肖寺效的設計的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立體的思維能力。這些就造成了教學課程的單一化、形式化,使得學生的環境藝術設計理念走向了“形式主義”或者“裝飾主義”的弊端,十分不利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由於步彭羊的課程設計缺少刊學生空間造型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學生在進嶸二業課的學習研究時,會因為綜合知識尤其是歷史儀之矢口識的醫乏而無法對設計任務進行深人的研究和表達。

2、教學模式的單一性

目前,我國高校的多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雖然借鑑的國外毛進的藝術設計理念,但是卻與實踐嚴重脱節。很多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還只是在教室中進{,並沒有深入的接觸實踐。環境藝術設i專業是一門兼具實踐斷口藝術性的課程,與實踐脱節就意味着環境藝術設計的作品缺乏生命力。

3、理論與實踐的脱節

調查顯示,目前高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柳幣多注重理論的灌輸,耐靈少鼓勵學生或者帶領學生進行藝術調查。長此以往,容易造戊理論和實際的嚴重脱節,造戊了“紙上談兵”的“形式主義”。

二、歷史人文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當中的融合

1、歷史人文環境的融入

要求環境藝術設計者,在歷史之北濃郁的環境之中要將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理念與歷史儀之相結合,設計出具有儂鬱之北氣息、並與大環境想匹配的藝術設計作品;另外,也可以把周圍環境中的古來的建築中的經典的部分有湘1的結合在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中。

2、人工環境的融入

在眾多的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尤其是城市的環境藝術設計當中要特別重視富有標誌性的建築的設計。這標誌險的建築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幟。這建築物的設計要和城市的發展背景、歷趕之北、儀之特徵和現代化發夔的特徵有機的結合起來,讓人們看到建築物就可以想到自己生活的城市的與眾不同。

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導,以柳幣為輔,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新思維,並對授課的內容和模式進行調整和創新。可以適當的壓縮理論課程的學習,加大對專業綜合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學習。這洋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藝術設計的感知能力,實現藝術設計的創新。

三、加大歷史人文對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研究

高校的教育只有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念、深入的研究具有本民族文化才能夠不斷擁有發展的動力和生命力。基於民族文化立場的設計需要結合現代化的設計理念,並藉以現代化的毛進的技術呈現出來,從而實現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促進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

結語

本文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在目前的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間題;第二部分主要針劉第一部分提出的間題,具體探究了歷史儀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當中的融合;第三部分具體闡述了應該如何加強歷史儀之特徵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領域的研究。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不斷吸收本民族的之北特色,結合現代化的技術和設計理念,才能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氏久繁榮和發展。

歷史教學設計13

歷史教學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學創新”的動力。教師需要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如今新課程改革進行地如火如荼,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歷史教學也不例外。如何在歷史教學中破陳出新,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達到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認知指導實踐,許多教師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在教學中嘗試改革,出現了探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新方法,總結過去的教學工作,從中得到了一些體會,同時也找到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確定了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這裏我想簡單地談一下我的觀點。

一、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對感興趣的事情願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表現出心不在焉。顯而易見,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學,就很難培養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的學習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並將激發興趣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激發興趣 活躍課堂, 新課改主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個性,開發潛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心理學觀點看,興趣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説:“成功的真正祕訣是興趣,因為興趣總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戰。”事實也證明,當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後,將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興趣是成才的起點和求知的動力。而國中學生學生,活潑好動,愛問問題,有些幼稚,又很可愛,因此,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我認為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有助於學生在一個輕鬆活躍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知識,完成歷史學習,改變他們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一) 、保持歷史課的生動性能大大激發學生興趣。 1、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很枯燥,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無形中覺得很累,不願意開動腦筋,這時,生動通俗的語言就顯得極為重要。例如講到“炮烙之刑”時,我説:“商紂王創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種酷刑,他先叫人將銅柱子放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等銅柱燒得通紅通紅時,就強迫‘犯人’在銅柱上行走,‘犯人’剛踏在銅柱上,只聽到‘哧’的一聲,‘犯人’的腳板立即冒起縷縷青煙,‘犯人’搖晃兩下,站立不住,就‘撲通’一聲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燒死了。”這樣,學生彷彿“親眼看到了”和“親耳聽到了”,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商紂王殘暴統治的認識。 2、國中生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於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如在講“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時,先讓五名學生表演歷史劇,再現歷史,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又出示過圖示説明:秦始皇通過郡縣制把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就是中央集權;又通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裏,這就形成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從而使枯燥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便於理解。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3 、國中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吳越爭霸”時,結合“卧薪嚐膽”的故事,教育學生只要發憤圖強,吃苦耐勞,就一定能夠成功。又如學習“商鞅變法”時讓學生講述“立木為信”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教育了學生。第二單元學完後,組織學生舉行講故事比賽,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潛力,學生不僅故事講得好,體會也寫得好,不僅得到了啟示,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更濃了。 4、根據國中生表現慾望強烈的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課堂作業。採用分組或個人搶答等多種形式,最後對優勝的小組或個人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 尊重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保障。 現代的國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別人對他們的感受。當他們感受到你的尊重時,他們也能自覺自願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響,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使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是平心靜氣地指導他們重新認識和更正錯誤。這樣,從上第一節歷史課起,就要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合作關係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建立起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總之 ,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趣”為導,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情”,活躍學生的“思”,培養學生的“智”,發展學生的“能”。用多種形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有了興趣以後就願意去學,去探索,去求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牢固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我認識到不能再同我上學時那樣教學了,現在應該教的不是書本上死的東西了,那些學生都能知道,“讀史可以明志,學史可以鑑身”現在教給他們的是就某個知識應怎樣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我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答案由自己歸納得出。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從而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國中學生天真、幼稚,該説的他們説,()不該説的他們也説,有時課堂一旦放開,教師不易駕馭。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大組,自薦組長,組長負責討論時推薦(自薦)代表發言、參與討論。在上導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設計了“秦始皇陵兵馬俑”這個內容。先由封面圖引出話題,再結合第17課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世界第八大奇蹟有一定的瞭解,然後讓學生根據三幅圖中三個陶俑的神態和動作猜猜他們的身份。學生討論的很激烈,進行了大膽的想象,他們都爭先恐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短時間內便創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 ,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享受到了歷史課堂的快樂。所以辯論課的開展,故事會的舉行倍受學生的歡迎和重視。總體來説,有以下幾方面的效果

(一)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進行一場成功的辯論賽,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首先準備大量的必備材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關資料的收集,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為了證明一個論點,必須運用古今中外的例子進行論證;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翻閲大量書籍,學生由此增長了見識,強化了記憶,拓寬了知識面。

(二)突出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辯論有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辯論要出採,往往還需要創造性思維去搜集、佔用新材料、採用新途徑和新方法、發現新問題和新視角,表達方式上運用新策略和新詞彙,從而使立論有新意、論辯有新招並注重在辯論中創新。優秀的辯詞可以為我們的課堂提供寶貴的學習和借鑑。學生在短兵相接的辯論中,表現出機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維、沉着的應變態度和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這點也是我在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之後,頗感欣慰的。此外,還有助於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的增長。我在今後課堂教學中還將努力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學習的發展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促進他們去主動學習、主動發展,並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學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主性。並且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尤其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我們只有把握住新課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學生敞開學史之門,指明知史之路,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遨遊史海,創新思維,施展才能。才能增強歷史學科的魅力。

歷史教學設計14

1.瞭解隋末農民起義和隋朝滅亡的基本史實。

2.通過分析隋煬帝的暴政和隋朝的滅亡,能運用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階級觀點分析歷史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分小組討論探究隋朝滅亡的原因,提高歷史問題探究、分析及表達能力。

2.通過展示電子地圖,學生能更為清楚的把握隋朝滅亡的形勢。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樣是由於暴政,隋末農民起義戰爭一舉推翻了隋朝的殘暴統治,充分顯示出人民羣眾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巨大作用,認識到人民才是歷史主人以及培養自身的歷史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隋煬帝的暴政。

教學難點:

隋朝滅亡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歸納法等。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PPT演示文稿、電子地圖)

五、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環節

教師通過一首描寫揚州以及隋煬帝的詩導入:

揚州市我國的歷史古城,其中一首描寫它的詩是這樣寫的,課件展示: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半畝田。詩中提到的“雷塘”就是咱們的揚州。那麼同學們告訴我“君王”指的是誰?這是講的那一朝代的史實呢?

學生回答:隋朝,隋煬帝。

教師總結:對,是隋煬帝。田中的荒冢就是整修前的隋煬帝陵(圖片展示),那麼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擁有平陳偉業的隋煬帝死後只有半畝田作為葬身之地呢?隋朝的治亂衰亡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經驗與教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我們這節課的第三目,隋朝的滅亡。

(板書:第1課隋朝的滅亡)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隋煬帝的暴政

我們前面學習過,公元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楊廣率大軍渡江,一舉消滅陳朝。華夏神州重歸統一,並且為了使隋朝能千秋萬世、國祚綿長,創立了三省六部、科舉等一些政治制度以及開鑿大運河。在一個版圖遼闊的國家出現鞏固統一的局面,其中一些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但是到了二世隋煬帝的後期卻出現了相反的局面,公元618年隋煬帝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從統一算起只維持了29年。享國日短,二世而亡,這是為什麼?

學生回答:隋煬帝暴政。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展示隋煬帝圖片)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隋煬帝惡暴政主要表現在建東都、開運河、下江都、徵高麗。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隋末年,去感受那段歷史。按組內異質,組間同的原則把學生質分成四組,讓其模擬修東都的民工、徵高麗的士兵、開運河的農民和隋煬帝下江都時拉龍舟的縴夫。發材料,看完後每組選取一名代表,把所見所聞表述出來。

學生閲讀材料、分析討論、表述,教師點評總結隋朝滅亡的具體原因(隋煬帝的暴政,四個方面)。

剛才我們按照不同的身份,一起感受了那段歷史,隋煬帝短短几年,連續大規模建設,對內大興土木、對外窮兵黷武,繁重的無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大量的勞動力用於非生產上,導致勞動力空前缺乏,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其結果必然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致使農民揭竿而起,爆發農民起義。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隋末重要的農民起義。

(二)隋朝的滅亡

PPT展示《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結合圖片與課本敍述,學生説出幾個比較重要的起義(山東長白山、翟讓李密瓦崗軍)。

教師總結:611年,山東長白山農民首先舉起大旗,揭開了全國農民起義的序幕,各地紛紛響應;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隋軍,切斷江都與洛陽的聯繫,隋煬帝被困於江都,不能控制全國,給隋朝以沉重打擊,隋朝的滅亡已不可避免。認識到人民羣眾的歷史作用。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歷時三十八年的隋朝統治到此便告結束了。

環節三:鞏固提高

隋煬帝的很多建設都是有意義的,但是即使是正當措施,如果時機、實行措施不當也會民不聊生。那麼我們應該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呢?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所以,治國必須要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範文,只有穩定,社會才能發展。後來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訓,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治世局面,就是我們後面要學習的內容。

環節四:小結作業

教師設計探究問題:學生們思考一下,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與隋朝滅亡相似的朝代,那麼它是哪一朝代?試比較兩者異同?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設計15

一、科學定位,優化教學效果

(一)依據課標,確定教學主題。

首先,本課的課程內容為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瞭解盛唐的社會氣象。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實為例,説明唐代民族和睦。其次,本課主要學習四部分內容,即經濟的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分別從經濟發展、民族關係、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四個方面展開,四者之間相互聯繫,從不同側面共同展現了唐朝的盛世景象,這些內容均和本單元主題切合,由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主題可以確定為繁榮、開放。緊扣這一主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通過歷史圖片及文獻資料的閲讀、鑑賞,學會發掘、概括歷史信息,並分析相關現象出現的原因;感受盛唐氣象,增強文化認同感,樹立民族平等友好的觀念,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

(二)立足課堂,培育歷史素養。

歷史素養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歷史教育教學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歷史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課堂教學必須緊緊圍繞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展開。在本課中,最突出的歷史素養有:

(1)史料實證素養,本課運用了大量古代的壁畫、瓷器、雕塑、石碑、繪畫、書法等實物史料,如展示出土的祕色瓷、唐三彩騎駝樂舞俑,證明唐朝陶瓷業生產水平很高,展示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吹排簫樂伎壁畫説明唐代社會風氣的開放,展示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祕塔碑》、閻立本的《步輦圖》、敦煌莫高窟的彩繪壁畫和雕塑等説明唐朝書法、繪畫方面成就斐然。這些實物對於歷史研究起到了證據作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史料實證的學科精神。

(2)家國情懷素養,本課通過講解唐朝經濟的繁榮、民族的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感受到盛唐的氣象,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通過學習唐朝與各民族交往,尤其是通過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實,感受到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樹立民族平等的觀念,認識到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通過引用並朗誦唐朝的詩歌,感受唐朝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

(三)貼近學生,凸顯教學立意。

根據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學生實際水平,確定本課的教學立意在於:1.全面瞭解盛唐繁榮開放景象,基於課程標準,本課應讓學生掌握的是知道唐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城市繁榮的表現,知道唐太宗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情況,瞭解當時的開放的社會習俗及多彩的文學,知道文成公主對漢藏團結的歷史貢獻,這既符合本課教學內容實際,也符合國中學生的接受水平。2.閲讀歷史圖畫培養審美情趣,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閲讀歷史圖畫,本課採用了《雨中耕作圖》、《唐三彩騎駝樂舞俑》、《祕色瓷》、《步輦圖》、《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弈棋仕女圖》、《吹排簫樂伎壁畫》、《顏氏家廟碑》等大量的圖畫,既通過圖畫認識和了解了唐代在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優化環節,教材子目有機整合

(一)教材整合的設計

本課分成經濟繁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藝術四個方面,看似相互獨立,但實際上這四個子目之間前後有着聯繫。講民族關係時,運用了閻立本的《步輦圖》,講解了文成公主入藏這段歷史,同時通過圖片瞭解到了閻立本的人物畫中的人物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凸顯了唐朝繪畫的成就。在講解開放的社會風氣時,運用了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圖,既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又展示了唐朝雕塑成就斐然。我認為把教材有機整合解決了內容繁雜和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幫助學生構建起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教材整合的注意點和反思

教材整合要服務於教學,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成就歷史課堂的魅力。所以教材整合要依據課程標準,依託教材。課程標準是編寫歷史教科書的依據,也是進行歷史教學和學生學業評價的依據,在進行教材整合前首先要研讀和領會課程標準的內容,把握其核心思想。其次,整合也不能漫無邊際,要從歷史觀和文明觀角度對教材中的內容作出合理的遷移和必要的取捨。另外,教材整合要結合學情和教師自身特點,在備課時應多考慮班級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認知水平和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並能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估,以生成一份結合學情特點的有實效的教學設計,整合子目內容,突出重難點,教師在整合時還要考慮自身特點,語言習慣,知識結構組成等,切莫東施效顰。本課的教材整合我認為可以再精緻些,使用時機再靈活些。教材的整合要建立在學生預習較為充分的情況下進行,要不然教材整合的結果會適得其反。

三、以詩證史,挖掘史料資源

本課講的是盛唐氣象,既包含了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也包含了文學藝術,而唐詩恰恰是文學繁榮的最突出表現,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很多源自於當時的社會表現,通過詩歌來驗證史實,體現史料來源的多樣性,也幫助學生學會對史料真偽的辨析,充分挖掘了詩詞背後的史學資源,為此,我精心挑選了四首詩,詩的內容有關於筒車的使用,長安城的宏偉,對少數民族的冊封、唐女子下棋,涵蓋經濟、民族關係和社會風氣三個方面,而且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以詩證史,借詩歌內容來考訂史實,由詩以見證經濟、民族關係、社會風氣的繁榮、開放,同時也展示了唐詩的魅力,將主觀的鑑賞活動與嚴謹的學術考辨相結合,以詩證史,不僅大大拓寬了唐詩解讀鑑賞的思維空間,也有助於提高唐詩研究的學術品位,擴大了史料範圍,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從本課採用的以詩證史法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多角度的認識了盛唐氣象。在採用這種方法教學時,要注意到詩與史實屬特徵不同的兩個領域,“虛”與“實”之分野十分明顯,因此在選擇詩歌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史料。

標籤: 教學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y0lj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