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春天評課稿[合集3篇]

春天評課稿[合集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你有了解過評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天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春天評課稿[合集3篇]

春天評課稿1

陽春三月,西子湖畔,來自全國各地的兩代名師聚集在這裏,“本色語文,演藝激情”,他們追求着語文的本色本真,展示着迷人的教學風采。我有幸聆聽了特級教師張祖慶執教的《我盼春天的薺菜》,感觸頗多,諸多感想匯成一個詞,那就是“別樣”。

一、別樣的課文解讀

《我盼春天的薺菜》在教參中是這樣寫的:通過對作者小時候苦難生活經歷的回顧,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抒發母女之間真摯的情感,進而感歎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因此,傳統的教法是抓住“我”小時候因為飢餓什麼都吃,什麼都敢吃,甚至偷吃而展開學習,而只有在春天,在薺菜撒滿田野的時候才可以坦然地挖,有滋有味地吃來體會舊社會苦難的生活,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的生活對學生來講太過遙遠,這樣的教學往往激不起學生的情感。

“任何閲讀都是誤讀”,這是我從張祖慶老師《〈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一文中讀到的。張老師覺得我們的文本應該能引發學生的對話,引發學生的情感,於是在反覆讀中悟到文本有一種言説不清的`哲學意象,他認為課文還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視野: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是明媚的春天。但是,只要我們懷抱着對春天的美麗憧憬,即使是在嚴酷的冬天,我們也能堅強地走過去。正是有了這別樣的解讀,張老師才把本文上出了新意,更把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向新的境界。

二、別樣的板塊構建

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張老師設計了兩個板塊:“走進冬天,感受嚴酷”和“享受春天,體驗坦然”。

在“走進冬天,感受嚴酷”板塊,張老師讓學生用心去讀,通過讀與文字對話,感受冬天的嚴酷:“‘小女孩撲騰着,掙扎着……腦後卻傳來一陣陣冷酷的笑聲’,沒有人救小女孩,只有一陣陣冷笑,小女孩掙扎的身影,財主家人奸笑的面孔交替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心在痛,小女孩真可憐”;“‘我害怕到了極點,便不顧一切,縱身跳進了河裏’,小女孩知道寒冷,知道危險,但為了躲避財主家人的追趕不顧生命會不會受到威脅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她肯定凍得全身發抖”;“‘我並不是怕她打我,是怕她那雙哀愁的眼睛’,怕她自責不能保護我,不能讓我吃飽,怕她擔心我,怕財主會不會上門把我抓走”……張老師和學生們傾聽着每個學生每一句每一次的理解,張老師又順着情勢讓學生再讀,再去感受。

在“享受春天,體驗坦然”板塊,張老師以自己充滿情感的過渡語帶動學生: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了,充滿希望的春天來了!然後,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寫春天的段落,用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去體會那是一個怎樣的春天。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到: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幸福的、快樂的、讓人坦然的。每説出一種感受,張老師還是讓學生説説從哪裏讀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讀,享受春天,體驗坦然,在春天的田野中,看到“天空中吱吱喳喳飛過的小鳥,樹上綻開的杏花,藍天上白色的雲朵”。

兩個板塊的充分感悟,讓學生體會到了冬天的嚴酷,春天的美好,為文章主題的領悟奠定基礎。

三、別樣的寫話設計

在“走進冬天,感受嚴酷”板塊,張老師精心設計,創設了母女對話的情景。

師:我讀這一段時(第八自然段),感覺每一個文字都像一塊重重的石頭壓在我身上,喘不過氣來。你們有這樣的感受嗎?然後讓學生自讀、教師範讀、學生再讀去感悟,去體會母女倆當時的情感。然後張老師設計了這樣的對話練習:

夜色越來越濃,媽媽卻久久不見女兒回來,她會怎樣呼喚呢?孩子,你怎麼還不回家?

孤獨的女兒又會對媽媽説什麼呢?媽媽,不是女兒不想回家

在交流時,張老師始終注意是對話,始終注意情景的創設,他是這樣組織交流的: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恐怖的田野,可怕的夜晚。孩子,你怎麼還不回家?(生説),女兒又想對媽媽説什麼呢?媽媽,不是女兒不想回家,(生説);媽媽聽不到女兒的聲音,一遍遍在村口呼喚着,孩子,你怎麼還不回家?(生説)女兒聽到了,她多麼想撲到媽媽的懷裏盡情傾訴,她會怎麼説?媽媽,不是女兒不想回家,(生説);夜色越來越濃,媽媽還是一遍遍焦急地呼喚,孩子,你怎麼還不回家?(生説),媽媽,不是女兒不想回家,(生説)。

在三組對話後,張老師充滿感情地説:深深的呼喚,深深的告白,讓我們難過、心痛,讓我們一起向媽媽傾訴(生齊讀稍作改變的第八自然段):

媽媽,我獨自一人遊蕩在田野上。太陽落山了,晚霞漸漸地退去。稍遠處,羊兒咩咩地叫着,被趕回羊圈了。烏鴉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田野上升起了一層薄舞。夜色越來越濃,周圍靜得可怕。媽媽,我聽見您在村口呼喚着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應……

讓我們一起替小女孩傾訴,齊讀。

這樣的對話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也充分感受到了冬天的嚴酷。

四、別樣的情景對照

張老師設計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生命力,懂得要學會懷抱人生美麗的春天。因此設計了別樣的情景對照:

同樣一片田野,冬天我們看到的是(生讀冬天田野的句子),是讓人恐懼的田野。到了春天,又是怎樣的田野?(生讀春天田野的句子)。

然後藉此設問:同樣的田野,為什麼帶給作者的感受卻如此不同?

再追問:春天是這樣的美麗,充滿温暖,生機勃勃,但他們要經過很多個冬天,要飽受飢餓、寒冷,然而,他們走過來了,因為他們始終盼望春天的薺菜。難道他們只是走過自然的冬天嗎?

最後,張老師又拓展反哺,通過介紹作家張潔人生軌跡的一段材料,讓學生找到張潔人生的幾個“冬天”,找到她經歷“冬天”後所取得的成就,來昇華認識:人生的道路有磨難,有挫折,但因為始終有盼望,所以一次次走過了人生的冬天。

“讓我們用一生去明白。”這是張老師送給學生的,也是送給我的:用一生去明白。

聽罷張老師的課,感慨萬千。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主體,還本色,求本真”(王燕驊語),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視野與學生的視野進行融合,才能建構全新的課堂

春天評課稿2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認識生命”這一組教學內容的開篇文章。篇幅不長,卻通過文本描述讓我們瞭解了一位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靜,並通過作者細膩的描述和得出的人生感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讓我們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產生積極的思考。本課內涵深沉,四年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黃老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充分展示新課標理念:她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疑為線、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學生在課堂中成了學習的主人,是一堂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整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動。

一、抓住了文章的內涵,以安靜創造了奇蹟作為切入點。

黃老師在學生默讀完課文後,引導學生去感受:讀了課文,你覺得安靜是個怎樣的女孩?學生們在課堂上能根據自己的體會暢所欲言,黃老師既給學生提供了自主交流的平台,又由此緊扣“奇蹟”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去感受發生在安靜身上的奇蹟,隨着學生與文本的不斷接觸,隨着教學的不斷深入,學生知道盲女孩安靜“走得那麼流暢,沒有一點點磕磕絆絆”是奇蹟;她能“極其準確”地攏住花是個奇蹟;她“竟然”能抓住“睜着眼睛的蝴蝶”那更是奇蹟。在這樣反覆的品讀中學生明白了這個盲女孩眼睛雖然瞎了,但她心靈的窗户並沒有關閉,她是在用她是全部身心來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內心世界裏,同樣是一片明媚動人的景色。學生們在這樣的語境品讀中體會安靜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的人文精神。

二、注重情感體驗,重視創情境導讀,培養朗讀能力

葉聖陶先生認為,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符號刺激所發出的一種直覺。既然如此,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感就應該從語言文字符號的刺激入手,而朗讀就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刺激。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在引導學生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感受生命的內涵時,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方法:如想象感悟、品詞析句感悟、朗讀感悟等。文本中的安靜是個盲童,正常的孩子是很難感受盲人孩子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為此,黃老師在課前就組織了學生進行模擬盲童生活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盲童的生活。在引領學生走進課文,進行朗讀指導時,黃老師又抓住文本中的幾句重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地去體驗:如感受“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時,黃老師讓學生們想象一下,如果你閉着眼睛,什麼也看不見,你能像安靜那樣穿梭嗎?你剛才走路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有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學生就能被髮生在安靜身上的奇蹟而感到震撼,從而體會到安靜對生活的熱愛;再如黃老師抓住“流連”一次,引導學生深入品讀,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想象安靜在花香中流連,聞到了什麼,在花叢中觸摸到什麼?聽到什麼?在這樣的想象空間裏引導學生去感受盲童在用心創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還有在感受盲童對生命的珍惜時,黃老師又引導學生去想象自己就是盲童,蝴蝶在你的手指間撲騰,你感受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用心感受,自然而然地走近了文本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了盲童對生命的珍惜,再次體會到安靜是在用心感受世界,創造一個個奇蹟。

在這樣的情景式的閲讀引導下,以讀悟文和以讀悟情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生能在語境中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從而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這就把語言文字的內涵挖掘出來了,學生由表及裏地深入挖掘,再由裏及外地傾吐表白,這才是真情的流露,真正的體驗。因此黃老師在指導學生的朗讀時也毫不費力,水到渠成,學生的朗讀也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三、藉助資料延展,課內外結合,培養閲讀能力。

在課堂上黃老師收集了一些身殘志不殘的人們的事例為學生一一展現,將課文的學習逐步延展,讓學生對文本中藴含的熱愛生命的感悟更廣泛,相關主題的閲讀讀物的推薦,也為學生創設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更好更準確的理解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語言文字訓練,加強語文教學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

課堂中讓學生在認讀了詞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繁茂”等進行探究,找出規律,學會做題的方法,並能在課堂上完成,既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平台,又體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此外,在學生感悟了盲人孩子的展現的人文精神基礎上,黃老師又引導學生走近盲童的內心世界,通過小練筆的形式來展現盲童豐富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整堂課。學生們既動口、動筆、又動腦,不僅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更是經歷了一場情感的震撼教育。

總之,黃老師的這節《觸摸春天》,整個教學過程有如行雲流水,教學結構緊扣主題。而在教師巧妙的引導下,學生也深深沉醉在教學情境中,既紮紮實實理解了課文的含義,解讀了文中藴含的情感,又受到一次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

春天評課稿3

張老師是一個教學基本功非常紮實的老師。課堂呈現的是一種師生歡樂的狀態,孩子們在老師各種不同形式的激勵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分享了識字的樂趣。

一、激勵充盈課堂。

孩子們的每一次展示,都能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評價和激勵。在“説一説學過的成語”環節,老師採用“把掌聲送給他們,把掌聲送給自己”來肯定孩子們新舊知識的銜接。在“輪流檢查生字”環節,老師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狀態,及時評價“第一大組表現最好”。在識字展示環節真心的説“你的識字方法很不錯”!縱觀以上幾個環節,可以看出,老師的評價激勵做到了及時性、針對性、全面性,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度和持久性,課堂氛圍停留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中。在生字新詞的鞏固環節,張老師注重引領學生參與評價,在“誰來評一評”的啟發下,學生都能嘗試着説出自己的觀點,有的從音量、整齊度、音準情況,培養了學生的傾聽習慣和評價意識。

二、情境引領課堂。

在識字鞏固環節,張老師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通過用語言和圖片,創設了一種神祕、快樂、急切地情境,讓孩子們快快參與進來。“神奇王國裏有很多可愛的天使,她們都有自己可愛的名字。看,她們飛上來了,快點叫出她們的名字!”多着急呀,小天使揮動着美麗的翅膀,別讓她飛走了。此時的孩子們,小手舉得高高的,都想老師給自己一個機會。人人蔘與的遊戲練習環節收到了效果。

三、創新綻放課堂。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快速的記住生字是我們最關注的,識字方法就成了孩子們討論的話題。張老師在這一環節安排的是小組合作識字,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在全班展示中,張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複習梳理了很多識字方法,有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但是,張老師並沒有滿足於此,而是引導學生用猜謎語的.方法,提升趣味性和形象性,讓生字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當一個孩子回答“一隻羊長得醜(羞)”時,老師大加讚賞,並讓孩子們都來編一編。頓時,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興趣激發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蟲的頭上長觸角(觸)、身旁藏着一朵花(躲)。在這裏,張老師創設了機會,給足了時間,讓孩子們充分調動的自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大膽説出自己創新出來的成果,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成就感。

如果説建議的話,也只能在雞蛋裏挑骨頭。一是進一步增強教學活動與導學案的一致性。二是學生齊讀要不免拖腔拖調。三是小組合作學習要做到全員參與。

標籤: 評課 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71nw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