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遊學感受

遊學感受

時下,遊學成為國學教育和培訓的一種時尚的教學方式。很多機構都開設了長短皆有的遊學班。而身處高壓力的企業家們也樂於接受這種寄學於遊、遊學結合的方式,既可以在山水之間放鬆身心,又可以參訪古蹟聖地以提升人文素養。 然而,“遊學”也不是我們的新發明。

遊學感受

古代的聖賢、達人的成就之路也多於遊學有關。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中提到春申君的成長就是“遊學博學”,春秋戰國之所以形成諸子百家爭鳴,那時的聖賢創造的後人至今無法企及文明高度,都與“遊學”之風有着莫大的關聯。張之洞《勸學篇》提到“遊學”的益處:“遊學之益,幼童不如通人,庶僚不如親貴,嘗見古之遊歷者矣。晉文公在外十九年,遍歷諸侯,歸國而霸。趙武靈王微服遊秦,歸國而強。春秋戰國最尚遊學,賢如曾子、左丘明,才如吳起、樂羊子,皆以遊學聞。其餘策士雜家,不能悉舉”。

古人遊學求博學,今之遊學重景觀

著名史家呂思勉也曾就秦漢時期的遊學現象做過考述,他指出:“遊學二字,初見《史記春申君列傳》,曰遊學博聞,蓋謂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學術初興,散佈未廣,受業者不免拘墟,故雖極精深,而闕廣大,言之似通,行之時窒,非有君人南面之學,無以用之。及雜家興,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弊祛矣。故雜家之興,實學術之一大變也,此惟遊學可以致之,故遊學實於學術大有裨益者也。然古之遊學,所以求博聞,及漢世,學術既一於儒矣,離鄉背井,所聞不過如此,而其好遊反甚於古人。此則又使人驚歎於事勢之遷流,有非拘於常理所能測度者也”。

他認為儒學定於一尊前國人遊學以求博聞於學術意義重大;奇怪的是,漢代儒學一統後,遊學意義不大,好遊之風反甚於以前。唐代科舉之風漸起,科考士子自助往京城達官貴府之間穿梭遊走,以結交名士為榮。此時的遊學的目的就帶有了很強的功利色彩。

當下,很多的國學培訓機構的遊學就只注重遊學的外在形式,把遊學當作一種時尚來做。輕視遊學的博文廣見以求古之道術之真的初衷。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哄着學員玩的開心,更多的是滿足學員的五色之慾,缺乏挖掘景觀所藴含的'人文底藴、人文精神。這種狀態下的遊學,是學與遊的貌合神離,與真正的寓學於遊相距甚遠。

國內某國學培訓機構在05年就推出課程形式近似全國遊學的課程。在不同的城市授課,授課的形式是前面安排國學課程講解、後面是在授課所在城市的參觀旅遊。但最大的問題是在課程授課點的選取上沒有充分考慮到其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彰顯。

如果只是讓學員在一個稍具特色的城市感受一下地方美食、地方民俗就算是遊學的話,那麼這樣的遊學就顯得有些膚淺。

還有一些遊學機構在授課地點選取上頗有用心,但是在開發人文遊學的道路上似乎是劍走偏鋒,以滿足學員獵奇,挑逗學員冒險為出發點,將授課地點放在人跡罕至的叢林、大漠之中,這樣的“遊學”直接就等同於“旅遊”。遊學只是他們裝扮出來用來吸引學員的“噱頭”,他們的作用更像是倒賣文化的“高級導遊”。 玩到深處是文化

新加坡《聯合早報》資深記者楊永欣對遊學發表過看法,他認為:“遊學,未必要追求景點,有些時候,隨意去感受一個地方的真誠,也是一種享受。” 就是這份真誠,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才是學習國學、遊學的正確態度。一些企業家學員花了大把的錢報班,卻因為“不差錢”把學習國學當作一種時尚消費,跟風而已。國學遊是在形式上對古聖先賢的求學問道的一種情景再現式的體驗。通過參訪聖人遺蹟,讀古人書,與古人謀,想象將自己置身其中,追慕聖人先賢求真悟道的精神之所在,為自己提升管理智慧、人文素養蓄積精神動力。不如此,不足以對歷史、對中華文化有一個同情式的瞭解。因此,有學者説“玩到深處是文化”。

文化是厚重的,經過千年的積澱,成為藴含着流動生命的精神遺存。後人欲在傳統幾乎斷絕的當今中國實現國學的復興,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習國學經典不但要講究時間、更要得其地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責其善者而從之。”遊學的過程也是學員之間、學員與老師之間思想碰撞的機會,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創建絕不是閉門造車的結果。宋明理學在哲學高度超越漢儒經傳訓詁,原因之一就在於宋明知識分子階層間的學術交流、學術碰撞的機會多。 在遊學要有濃郁的人文學習特色環境,在學習原味經典的同時,感受原生文化的魅力,真正做到習道證德的知行合一。朝聖曲阜意在喚起學員對古聖先賢的敬畏、對古人求道精神的習染;講武敦煌則是讓學員學習在金戈鐵馬、大漠黃沙的古戰場制勝謀略的同時,能夠體味到一代兵聖“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善之善者”的良苦用心。讓您在風物攬賞間養頤身心,歷史鈎沉中觸摸文化!

標籤: 遊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eqq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