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評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意義》優秀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1

最近聽了一節《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感觸很深,綜觀全課,毫無造作,平凡中暗藏玄機,細微處體會數學課的真諦。整堂課一環緊扣一環,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實在。仔細回味這節課,讓我們看到了簡簡單單教數學、輕輕鬆鬆學數學的教學氛圍。

一、走進靈動空間,靜待花開。

教師出示3支白色粉筆,2支藍色粉筆,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描述他們的關係,複習兩數的關係可以用倍、分數表示,並引出百分數。然後分享前置性作業: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選擇其中一條,説出百分數在這句話中表示的意思,從而引出百分數的意義。通過學生舉例,使學生體會到百分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數學。

二、體驗靈動世界,聆聽花開。

教師拋出問題1:百分數到底表示什麼?

問題2: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老師的問題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迅速轉移到課堂上來,為該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整節課老師不是直接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體現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小組學習,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掌握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

三、飛揚靈活智慧,配其花開。

在豐富的.數學現實中學習數學,已經成為國小數學教學的主流。老師故意創設百分數的情境,如“在比一比誰寫得快”的練習中,給你一定時間看你能寫出幾個百分數,結合題目完成的情況,宋老師讓學生回答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多少等,讓學生用百分數來表示所寫的百分數,進一步理解百分數意義。

四、描繪靈動色彩,欣賞花開。

整個環節教師緊緊抓住百分數表示兩個數量的比,進行不同層次的練習使百分數表示兩個數量的比有如一根線貫穿全課。從課堂的練習中我們更加感受到老師對教材深度把握之到位,對學生情況瞭解之透徹,對練習設計之用心,練習中體會出實在性、針對性和趣味性。而且,教學語言簡練,對於學生的發言能夠給予恰當的評價,教師能夠較好地調控課堂氣氛,給學生創設了輕鬆的學習氛圍。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2

聽了王立平和李靜兩位老師執教的《分數的意義》很有收穫,下面就這兩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王立平老師的課給我總的感受是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默契,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整節課輕鬆、愉快、流暢,尤其是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體現的較為突出。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提出活動要求,使學生的合作學習目的明確。活動中,教師參與到各個小組適時點撥,起到了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在小組彙報創造的分數時,教師也相機引導、啟發,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最後,通過新老知識的比較引導學生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獲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再有就是王立平老師設計的課堂練習也比較新穎,比如“成語中找分數”:十室九空、百發百中、十拿九穩、萬里挑一等都很有意思,就這一練習題提一個小小的建議:象“九死一生”、“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這樣的成語讓學生用分數表示不太恰當。

一、是有些難為學生

二、是容易造成學生對成語的誤解。

李靜老師的課有她獨到之處,比如:課的開始,以問題導入:“整數能否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舉例説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累,兩句話就解決了“分數的產生?”問題,接着在設問:對於分數,你還有哪些瞭解?學生根據三年級學過的以及自己生活中積累的把分數各部分名稱都複習了,並強化了“平均分”接下來再讓學生用掌握的知識,用彩筆在一張紙上表示1/4這個分數。

以上過程,李靜老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沒做多餘的講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這節課的特點就是學生的合作學習體現得很突出,教師給每組學生三張不同的圖畫紙,學生根據“方塊圖”、“手機圖”、“娃娃圖”創造分數。通過小組討論,探究產生了很多分數,並引導學生説出這些分數是怎麼來的。這一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探索知識的能力,還讓學生親身感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就這節課題一點不同的看法:分數單位的學習有些倉促,好像是林下課強加給學生的,本來“分數的意義”在40分鐘內剛好講完,卻還要加餐,學生消化得了麼?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3

優點一:課堂伊始,崔老師輕鬆的讓學生知道了“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還可以指一些物體;用查預習,我爭先的方式查1/4的表示意義,這句話就像一顆小石子扔進了平靜的水面,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為各個層次的學生留足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個有彈性的預設,讓學生生成了很多精彩,教師引領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走向清晰,也正是這樣的過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詮釋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重難點。

優點二: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做數學”。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數”,很自然地使學生體驗、感受分數形成的過程。分數意義的探索完全在學生自己實踐、合作、思考下獲得。學生“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很恰當地體現了自己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體現了“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的現代思想。

建議:這裏1/4的表達方式多數學生用的是長方形紙,這裏教師在安排預習時是否可以更細緻一些,如:12個圓片的1/4、8根小棒的1/4、圓的`1/4等,這樣更能讓學生再一次明白單位“1”的含義,為後面的學習節省時間,留出更多的時間來練習。

由於崔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得巧妙,學生才有了自由發揮卻不失靈性的空間,課堂上才會飛揚着學生學習的智慧和教師教學的智慧,從而讓人享受着數學知識從生活化生成到數學化的過程。

課堂結束很久了,但我依然沉浸在崔老師的課堂中,品位與思考之餘,我想,應該説崔老師的課堂為我們找到了課堂自主學習的導航,在以後的課堂中,我也會在多下功夫,爭取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驗,生成更多紮實、有效的數學化課堂!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4

今天上午聽了是老師的《比例的意義》一課,感覺這是一堂輕鬆自然、紮實有效的一堂課。整節課,教師導得自然,學生學得主動。可見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之嫻熟。主要有以下幾點印象深刻的地方:

1、各環節的命名每次聽課都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充分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思維。如:“展示小組風采”、“辯是非,展口才”“回頭一看,我想説”等等。

2、情景創設一方面幫助學生複習了比的知識,另一個方面很自然的過渡到新知的學習,這裏,教師的一個啟發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怎樣連接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內容?”學生初步感受到了比和比例的聯繫和區別。

3、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運用自如,教師給小組和個人都創設了競爭的機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4、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的培養。“辯是非,展口才”一環節,學生説出的理由後,教師再將理由簡明的'呈現出來,給學生更深的印象。

5、練習設計很有層次。將本課難點和學生易混易錯的地方呈現出來,並且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學生學得特別紮實。

商討的地方:比例的定義表達是否有點欠妥。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5

數學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體形象事物的抽象與昇華。《分數的意義》一課中,學生對於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針對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雷老師沒有把書本上現成的分數的意義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猜一猜、想一想、畫一畫,向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通過多種感官來參與概念學習,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做到了讓學生在做中學,真正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而教師的引領又有效的幫助學生實現了思維的加速。教學中雷老師不斷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中體會、領悟單位1,共同總結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就是單位1;之後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很恰當地體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指導者的作用,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

在這樣的數概念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建構不是教師傳授與輸出的結果,而是通過親歷,通過與學習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整個新課的學習,看似教師淡化了定義概念的教學,實際上引在核心處、撥在關鍵處,雷老師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辨析問題,教師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就在不經意間,學生建立了數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這充分説明雷老師的數學課堂是一個充滿靈性的課堂,從引導學生起跑到加速,最後衝刺,水道渠成,他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有效的解決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掌握過於抽象、枯燥、難懂的困難,使學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練習中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了分數,有效推動了學生知識認知體系的螺旋上升。

在課堂中,雷老師還很注重數學史學知識的滲透,讓學生知道這個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經過一定時期慢慢形成的。通過適當的習題,引導學生教學重點、難點進行理解。教學中雷老師設計了精練、適當的練習題,讓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練習的設計層次鮮明,層層遞進,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形式多樣,不枯燥。但是在習題的講解的'時候,有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或許這是個很好的現象,但是我們由於一味的常規,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優點。今後我自己的數學課,對習題設計還要精心、精練,對於學生提出的不同的解題方法,也要耐心的聽講,説不定這裏就有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雷老師的課堂上,還有更重要一點是雷老師的語音很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他的話能夠調動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他總是能在合適的時候用合適的話不斷去肯定,去鼓勵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自己受到重視,課堂上有他的立足之地,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多學習雷老師的語言和教學方法。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6

聽了餘執教的《分數的意義》,給我總的感覺是設計簡約,方法簡單,語言簡練,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默契,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整節課輕鬆、愉快、流暢,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選認知起點,激發興趣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餘老師在教學《分數的意義》這一概念時,就是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分蘋果,説分數的活動。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既找準了起點,又調動了積極性、導入部分,教師對於知識結構的變革,緣於教師全新的課程理念,使學生的思維開始了“起跑”。

二、重直觀感知,動手操作

數學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體形象事物的抽象與“昇華”、然而,分數畢竟是一種數,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並不常見,怎樣讓學生理解理解其意義。針對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餘老師在成功的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後,及時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概念學習,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數1/4”,很自然地使學生體驗、感受分數形成的過程。同時引出一個物體、一些物體、一個整體的情況,從而為抽象單位“1”做好了準備。

《分數的意義》一課中,學生對於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餘老師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動手和舉例來理解,在歸納後概括出單位“1”這個概念強調錶示的是一個整體,為什麼加上“1”。為了讓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一概念,餘老師通過圖讓學生體會、感悟,認識單位“1”,着重體會單位“1”表示一個整體的情況。緊接着引導學生找一找,想一想,動手圈一圈,寫出找到的分數。整個教學中向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先動手,再歸納,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加速”。

三、精練習功能,成功轉化

練習,不只是鞏固,更要發展。傳統教學的形式,是先傳授,再鞏固,練習淪為授課的附庸。而餘老師的練習設計是讓學生在練習中豐富、發展、建構新的知識。通過幾道有梯度的練習,學生對分數意義的一般性認識變得更為全面、豐富、深刻,推動着知識的螺旋上升。特別是考考你,猜猜有幾根的練習,有效的解決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掌握過於抽象、枯燥、難懂的困難,使學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練習中,從更高層面上來認識和理解分數。

總的來説,這堂課體現了理念新、做中學、練習精、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實現了教學目標。建議加大開放度把教師的精彩轉化成學生的精彩。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7

從褚老師的這節課上,我們不難看出,褚老師圍繞概念教學的核心,突出了三大亮點:

一、結合實例理解分數,歸納分數的意義

上課伊始,老師在簡單介紹了分數的產生後,提出第一個問題:你能用準備好的物品表示出1/4這個分數嗎?學生先是自己擺出1/4,然後同桌互相説出含義,最後上台展示,有的拿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有的拿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在此環節中,老師並沒有急於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而是讓學生通過實物初步感知1/4這個分數的含義。問題設計的巧妙,處理的更是恰到好處。

二、充分利用交流合作與總結梳理,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彙報展示、質疑互動等一系列活動,逐步理解了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本環節中,褚老師設計了兩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概念。第一個問題:根據自己表示的1/4,看一下小組裏每個人所表示的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什麼不同的地方?你有什麼發現?通過比較學生髮現,相同的地方是都平均分成了4份,不同的地方是有的一份裏面是一個物體,有的是2個物體,還有的是1/4個物體,那也就是説有得分的是一個物體,有得分的是一些物體。老師根據學生的發現適時歸納引導指出:一個物體、一種圖形、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看作單位“1”,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褚老師在揭示分數單位這一核心概念時問題設計的也非常巧妙:任意寫一個分數,説出表示的含義,讓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歸納出:分數單位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分母分之一。最後指出分數單位是有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

三、靈活多樣的練習形式,充分理解分數的意義

檢驗一堂課學生學習效果如何關鍵是看學生做題掌握情況,在這一環節中老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至關重要。褚老師設計的練習題本人覺得是這節課的又一大亮點,練習分三個層次,首先是與概念有關的“知識應用”,然後是“闖關”學生連闖三關後是結合本班學生人數的“實踐與探索”,三個練習版塊環環相扣,促進了學生對新學知識的把握。

褚老師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她對概念教學的用心研究,對課標教材的深刻解讀,教學風格的樸實大氣等等,但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最好,只有精益求精,通過認真閲讀教材,仔細揣摩本課,我認為尚有三點需要商榷:

1、應該把話語權還給孩子,整節課該學生做的事、學生説的話老師包辦的有點多,這樣違背了我們自主課堂的核心理念,希望老師在今後上課時一定要管住自己,能讓學生説的老師一定不要代替。

2、時間安排上再合理一些。本節課的鞏固練習設計的非常好,但由於時間過緊,致使處理得稍嫌倉促。

3、課堂評價要及時到位。這節課無論是小組內的評價,還是對各個小組的評價都體現的不夠充分,希望今後能夠注意。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8

聽了陳老師《小數的產生和意義》這節課,我們六年級數學老師通過討論,有以下幾個優點:

1、教師基本功紮實。教學設計考慮周詳,能熟練運用普通話教學,書寫板工整、規範,教態自然,能熟練運用電腦、實物投影機等多媒體教學。

2、教學中,通過生活情境(麪包價格),讓學生髮現商品價格等都是用小數表示。使學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出“小數”。

3、在學習新知識時,體現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合作測量,探討,講算理,明白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把重點、難點知識處理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適時,適度的演示和講解,啟發,點撥,設疑,解惑。充分調動學生手,腦,口等多種感官並用,觀察,比較,操作,思考,討論,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如果讓學生多説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為主,則效果更好。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9

範老師這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數形結合來溝通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繫,從而教學小數的意義。

一、根據陰影部分引出分數和小數

一般的小數引出,總是以價格為媒介,利用學生熟悉的標籤導入,而範老師直接利用

好朋友—正方形,其中的陰影部分來導入。一方面是對學生已有知識起點的正確估計,另一方面讓學生有一定的直觀認識。

二、充分利用百格圖教學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

範老師將6個百格圖分成兩列,分別為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在教學反饋時讓學生説説這些分數小數是如何產生的,再根據板書提問:同一陰影,可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關係)?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學生一開始沒有領會到,通過同桌討論方式得出:一個小數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10份,兩位小數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100份,更讓人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好處。

三、利用長方形分割和想象教學多位數,體現無限思想

在教學多位小數時,範老師利用長方形進行教學。讓孩子突破正方形的侷限,體會到任何一個圖形都可以成為單位“1”。另外利用想象找到萬分之一時,老師並沒有分割,而是直接讓孩子寫出小數,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想象也不是憑空的,而是在千分之一的基礎上進行的。只要把百分之一再分割找出十分之一就是千分之一了。正是由於有了這個點的教學才有後面的五位小數、六位小數,讓孩子體會到無限的思想,最後小結出小數的意義,提到省略號的作用,也顯得水到渠成。

四、利用線段圖鞏固練習

在練習的層次上,範老師也精心設計。首先是基礎練習,然後在線段圖上表示出小數,在線段圖出示的時候,範老師是以題組形式出現,先是用單位“1”,再用具體量1米,最後是比較難得0.1中找小數。這組練習既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體現出了思維價值。如果用上進率可能更利於後面的單位化聚。

五、利用多個正方形滲透帶小數

最後的正方形圖,第一次出現滲透了小數加法的思想,第二次則滲透了帶小數。在前面的教學中出現的都為純小數,利用圖形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帶小數,利於今後的教學。

這節課過程清晰,從導入、新授到練習都顯得很有整體性,數形結合的方式更適合中段孩子從形象思維導抽象思維的過渡,使得整節課更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上的更有“數學味”。但是在教學千分之一時好像開始説成“0.01”,有些口誤;小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點可適當在練習中體現;另外在體現無限思想時可適當運用多媒體,更利於孩子體會數的大小。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取捨之間還應根據個人的教學風格而定。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10

蔣老師這節課的內容是比的意義。教學目標為讓學生了解什麼是比?比同哪些知識有聯繫?怎樣讀寫比?比有什麼用處?怎樣求比值?知識點很多,從整節課的課堂效果來看是成功的一節課,雖然中間穿插了停電的小插曲,並未影響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下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1、改變了例題的呈現方式。教師精心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讓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處理這些事實,感受到所學知識是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而且就出現自己身邊的事物中。變單純的課本例題呈現方式為創設生活化的應用情境,教者開課前通過教師的年齡和學生的.年齡,讓學生找出數學信息並通過這些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例題的呈現形式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地探索提供條件。

2、教學過程體現了三個字及細、透、廣;三個方面分別為一是教者挖掘教材的廣,二是例題的講解的透,三是練習設計的多樣性;這節課教學內容多,但教者能準確把握教材,環環緊扣,逐一解決教學內容,每一個知識點都沒有遺忘;在練習上題型設計多樣,由淺入深,尤其是練習題中表格的設計,體現了新舊教材的結合,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比與除法與分數之間的關係,及六年級學生人數的比等,體現了教者的基本功和對教材的挖掘的深度。

3、關注學生整體的教學活動狀況。數學教學不應該是個只重求知的過程,只注意引導學生學數學知識,練數學技能,進行數學思維訓練。這節課蔣老師能衝破傳統數學課堂的侷限,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打量世界、認識世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從來就不是書本上的枯燥學問,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它的價值就來自你我的生活。

總之,這節課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核心,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應用意識”,課上得生動活潑。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11

分數的意義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兩個重點問題。其中,學生對於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朱老師從數字1開始,問:你會用1來表示數量嗎?到把3只桃子也用1表示,怎麼做?更多的桃子呢?一步步引導學生髮現桃子個數的變化都可以用1來表示,説明這個“1”很特殊,由此引入新課。接着讓學生通過畫圖表示四分之三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體會、領悟單位“1”,總結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看做單位“1”,我們都是在把單位“1”平均分。最後通過四幅圖、九分之三、若干份之三、九分之幾、幾分之幾讓學生充分交流,適當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讓學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恰當地體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指導者的作用,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意義。在分數單位的教學中,朱老師讓學生觀察這些分數單位,有什麼發現?為什麼分子都是1?讓學生在自主發現中找到找準分數單位的準確方法,即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分數單位由分母決定的'。整個新授過程,朱老師紮實高效地推進教學,不斷通過數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朱老師設計了精練、適當的習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讓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別是習題中的兩次提問,一是:同樣是三分之二,為什麼塗色的個數不同?二是:同一個點,為什麼可以用不同的分數表示?讓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建構起到了催化作用。

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就在不經意間,學生建立了“數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朱老師的數學課堂是一個充滿靈性的課堂,整節課輕鬆、流暢,值得我學習。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12

1、靳老師用課件直觀形象,有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然後利用天平稱空杯子,在天平平衡的狀態下,空杯子的質量等於砝碼的質量。然後往空杯中加水,這時天平向左傾斜,而不知道加入水的質量,怎麼表示水的質量,用字母x代替。接着提問要想稱出水的`質量應該怎麼辦,學生自然想到加砝碼。從而得到不等式100+x>200。讓學生感受到加100G砝碼仍然沒有使天平平衡。繼續加砝碼。得到100+x<300。天平向右側傾斜。引起學生的思考。砝碼加多了,應該加一個小一點的砝碼。從而得到100+x=250。得出這些式子後,老師繼續提問,對這些式子進行分類。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2、比較100+X=250和2+7=9,都是等式一樣嗎?引導學生髮現並總結方程的含義。問題引領性強。

3、練習及時,認識方程後及時進行判斷練習。形式多樣,有集體練習,有獨立練習。

4、看圖列方程,靳老師鼓勵學生:你能列幾個?激發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不僅為檢驗學生對方程概念的理解,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思考空間。學生不僅展示了學習的結果,感知了方程的多樣性.同時在對自己所列方程的一一判斷中.加深了對方程意義本質的理解。

建議:剛認識了方程時刻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幾個方程。

《比意義》優秀評課稿13

聽了朱老師《分數的意義》這節課,第一感覺耳目一新,首先打破傳統,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這是本課的一大亮點,本課始終圍繞創造分數,是怎樣創造的?這個主題,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對單位"1"理解深刻,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感覺非常的自然,水到自然成。

傳統上,先講解分數的產生,然後理解單位“1”,這其中由先理解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到有許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最後歸納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而本課,朱老師先讓學生自己寫分數,並且説一説這個分數表示什麼,然後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讓學生表示四分之一。這個過程中,學生明確了,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條線段......明確了分數的意義,既可以説複習了舊知,又可以説是新課的開始。

新課開始,也是精彩之處,朱老師就用了素材9個圓,從這9個圓中,任選幾個,表示出他們的四分之一。先同桌交流,怎樣表示出四分之一,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然後是交流階段,第一個學生找出4個圓,表示出了四分之一,老師問:一個圓是它的四分之一,3個圓是它的四分之三,合起來是多少?學生:是1.老師:是一個圓嗎?分析得出這個單位1是指4個圓。開始突破重點。然後以後的幾個學生交流,展現了不同個單位1.可以是8個圓,......學生逐漸在操作交流中,明確了分數的意義。理解到位深刻,更有的個別學生展現了自己的'想法,分成36份,讓大家明白三十六分之九和四分之一是相等的更是精彩,讓我感到驚訝。可以看出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怎樣的獨到認識。

最後,老師用分獎品這個素材,既引發學生的興趣,又深化了理解,拿出二分之一,再拿出二分之一,......最後利用古人的經驗,深化有拓展了分數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gq234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