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優秀2篇)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優秀2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評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優秀2篇)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1

在本次經驗性教師有效教學研討課活動中,範老師所執教的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本節課具有以下特點。

1、選材新穎,引人入勝。

本節課中,範老師創造性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從開封的美食入手,從舌尖上的數學説起,緊緊圍繞比的應用展開教學。皮薄餡多開封灌湯包、麻辣酥脆的興盛德花生、越嚼越香的馬豫興桶子雞……一張張色澤鮮豔的圖片,一道道極具地方特色的家鄉美食,令學生垂涎欲滴,在調動學生感官的同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學的有滋有味,興致盎然。

2、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本節課上,範老師利用開封灌湯包的製作過程組織教學。和麪過程中面與水的比、肉餡中肉與水的比,讓學生從中提取信息,計算配料,收穫新知。然後讓學生從開封的各色美食中選取自己喜歡的食品加以研究進行鞏固練習。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比的應用也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最後一個環節魔幻世界,範老師讓學生通過觀察,親自動手,根據今天所學知識變出了晶瑩剔透的雪花,學生興奮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將整個課堂推向了高潮。

3、關注細節,培養習慣。

本節課上,範老師關注學生書寫、檢驗、審題等習慣的培養。首先在教學新授過程中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進行板演,教師評講過程中建議學生要做到列式過程中的'每一個數據要有出處,另外在做完題之後要做到及時檢驗,培養了孩子檢驗意識。然後在學生進行選擇性練習時發現條件不夠提出疑問,這些可不是範老師準備不足,而是刻意設計的一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蒐集信息以及認真審題的習慣。過程重要、結果重要,細節也絕對不可忽視。所謂態度比能力重要,這裏的態度絕對是孩子們習慣和細節的體現。在本節課中,關注細節及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4、微瑕之撼?點睛之筆!

本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學生從美食之旅轉入魔幻世界,體現了按比分配滲透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果改為親自動手製作奶茶或者其他飲品,讓開封美食貫穿始終,不知道是否可行呢?有待商榷!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2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展示了馮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及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成功地課堂模式,使我受益匪淺。回味馮老師執教的《比的應用》教學環節中的難忘之處,讓我再次分享馮老師教學中揮灑自如的獨特教學風格。

1、問題導讀,導入新課。

課開始,馮老師創設了分配書的問題情境。馮老師先問“把10本書分給兩個人數相同的組,怎樣分合理?”,學生回答後,自然引人平均分,她又問:“兩個組分到的本數比是xx比xx,化簡後是1:1。”接着要把這10本書分給兩個人數不相同的組,怎樣分合理?説説你的看法。學生按人數分別分給兩個組6本和4本,這樣每人分到一本,就公平了。通過分配書的操作,指出第一種情況是“平均分”,而第二種情況不是“平均分”。説明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除了第一種情況是“平均分”外,還有第二種情況,由此導入新課,“按比例分配”。這樣安排導入有利於學生把握知識的發展變化與延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把握新舊知識和連接點

在導入新課後,馮老師設計了摩拳擦掌練一練的環節,通過練習複習比和分數關係,把握新舊知識和連接點,為分散難點起着積極的遷移作用,而且還及時進行總結。

3、問題引領,自主探究

在《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要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實例作為認識的背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繫。”在提出探究的問題後,馮老師要求學生摘錄重要的數學信息,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很條理的思考問題,自主探究,並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在一種無聲的語言中,學生學會了思考問題的方法,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4、在關鍵處提問,點撥,

馮老師的課堂,力求達到課堂環節環環相扣,學生認知步步為營。在每個環節中也只是預設了有層次性和目的性較強的問題,而給學生以較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以問題為引路,在學習活動中活躍思維、暢所欲言,使所學的知識自然生成,使學生既對只是有較深的體驗和理解,又可提高能力、訓練思維,使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有所發展。如,在學生練習時,讓學生自選題,然後獨立完成,並説出思考過程。在交流環節,馮老師也只是在關鍵處提問,點撥,如,在學生交流時,提問“每一步算出的是什麼,”“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什麼?”,並提示學生“寫小標題,幫助理清思路”,

總之,馮老師的課堂教學結構是合理,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鬆;達到學前有設疑,學中有突破,學後有發展的要求;體現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標籤: 評課 六年級 數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jprqv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