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家長在家教中的誤區

家長在家教中的誤區

7、方法簡單,行為粗暴

家長在家教中的誤區

家長的身份是天定的,自從生了孩子就明確了家長這一身份。但並不是説,明確了家長的身份,就掌握了做家長管理孩子的技術。家長學是一門新興科學,沒有太多的理論來指導。因而這個身份要想做好,是很難的。也不是看了幾本關於家教的書籍,就掌握了家教的方法。好的家教,從來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對孩子的情感關懷、行為引導、思想影響、理想教育等等,哪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抱怨,現在的孩子真難管,或者經常對孩子大呼小叫。家教是雙響炮,好的家教能帶動孩子積極生活和學習,不合適的家教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套用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詩來説:“人人都説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快樂的方式、快樂的興趣。孩子的世界是最純真的,一塵不染,簡單粗暴只會使孩子的世界污濁。沒有一成不變的教育方法,在家教的領域裏,要想收穫,還得先種田。不過種田用的是犁鏤鋤把,家教用的是細心和耐心。不要怕孩子“犯錯誤”,“犯錯誤”是成長的階梯。更何況,孩子哪裏能犯所謂的錯誤,不過是大人的一種誇大了的感受。相信吧,庭院裏跑不出千里馬,花盆裏長不出萬年鬆。

8、缺乏對孩子的理解力

理解和溝通是疏通人際關係的靈丹妙藥。我們可以找出大量的時間用於和朋友、同事、領導溝通,我們也應該拿出一點時間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的心靈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缺乏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不認同這個世界的獨立存在,就會使孩子的世界與家長的世界隔離。對孩子理解的程度,取決於家長和孩子兩個世界相交的多少,相交越多,相知愈多,相交越少,相知愈少。不僅關注孩子的胃,還要關注孩子的心。從一定意義上來説,可能心比胃還要重要。對孩子瞭解的多少,是理解孩子的基礎。不僅看到孩子外部的情況,喜歡玩什麼,看什麼,聽什麼,説什麼,還要了解內部情況,看孩子心裏想什麼。缺乏對孩子的瞭解,對孩子理解不夠,是影響心靈溝通和家教質量的重要障礙之一。家教其實我想説,不要對孩子妄下斷語,孩子其實不容易,理解他們吧,理解他們,支持他們,才能共同創造成長的奇蹟。

9、居高臨下,以管代教

相信所有的家長,初為人父、初為人母時,都會為這個粉紅肉團帶來的`快樂而激動。從此後,我們就習慣了照顧孩子,哭了哄哄,餓了喂喂,疼了親親。孩子也就習慣了我們的“被照顧”,依賴了這種“被照顧”,真是其樂融融,快樂百分百。可是隨着孩子的成長,有了獨立意識,我們就遭遇了“被拒絕”。面對孩子的拒絕,習慣於用父母的身份,用嚴肅的臉色警示他,用威嚴的目光審視他,用嚴厲的口氣告誡他。其實,一句話,我是老子,你是孩子,我是家長,你是成員,聽我的。經典語言:再去學習三十分鐘;馬上怎麼怎麼着;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就怎麼怎麼樣。或者懾於家長的威嚴,孩子不反抗,但僅僅是外部,內心的反抗從來不會停止。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內外一致才能動力十足,如果身心不一,何來效率。可笑的是,一些家長還認為,嘿,你看孩子多聽我的,我管住了他。這種管住究竟能走多遠,我很擔憂。

10、家長身份自視過高,自身素質不高

有些家長太拿自己當回事,覺得教育好孩子、管理好孩子是自己必須的。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解決不好,就感到憤怒,不可救藥。誰都期盼孩子有個美好的未來,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想充分利用家長的身份發揮巨大作用。越是誇大這種作用,越是覺得需要做的事很多,只爭朝夕,急功近利在所難免。如何協調好這些關係,實踐告訴我們,技術活兒只能靠技術處理。天然的家長身份不能帶來天然的家長素質,只是天然的家長責任和義務。説一句自己的名言吧,改變孩子從改變家長開始。如果你想讓孩子努力,光給孩子擰螺絲是不夠的,自己也要上緊發條不能鬆。陽光家教依賴於陽光生活。不要忽視自身對孩子的潛影響,把教育和生活分離。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至關重要。有一句名言不是説了嗎,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般的認為,不進就不進吧,停留在原地。其實不然,如果不進就會退。因為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你停了,時代不停啊,所以你就退步了。莫説當年怎麼樣,就説現在怎麼樣。當年已乘時風去,今朝更做拼搏人。相信吧,一個大家努力的家庭,孩子大多也會加勁乾的。如果自己鬆鬆垮垮,老讓孩子三更燈火五更雞,憑什麼呀。


標籤: 家教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jr1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