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聽課評課稿(常用15篇)

聽課評課稿(常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於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麼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聽課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聽課評課稿(常用15篇)

聽課評課稿1

課如其人,這話一點不假。張萍老師的語文教學就如同她的人一樣:樸實、真實,給每一個聽者都帶來極大的啟發。

條理清楚,脈絡清晰。使我們每一位走進《晏子使楚》的聽者的共識。張老師以“子”字破題,介紹晏子,交待故事的背景。為學生掃清了學習的障礙,特別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此文的積極性。這是一個簡潔而有效的教學環節。其次,張老師以楚王的“傲慢”側面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進而又完成了對文章順序的梳理。更加為學生真正地走近人物做好了鋪墊。緊接着,張老師又以晏子反擊的妙語,引領學生真正地走近晏子,感受晏子的機智。令人欣賞的是,張萍老師通過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巧妙地對文本進行補白,使得學生對於晏子機智的感受進一步升級。

這一切都是在教師娓娓道來中,徐徐展現出來的。每字每句都滲透着教者的一種質樸,毫無雕琢之感,令人欣賞不已。整節課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教者面對文本中“看了看”的處理。在這一點上,完全顯現了一個優秀語文老師身上可貴的`語文意識。這句看似並不起眼的人物提示語,實際上對於幫助學生體會晏子語言的妙處,晏子的機智,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確,這不是簡單地一看,這是帶有思考的一看,這是計上心頭的一看,這是為了國家尊嚴、個人尊嚴的一看。簡簡單單的“看”字背後,擁有着及其深刻而豐富的內涵。王老師常説:對語言文字的敏感與警覺,就是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語文意識。

質樸,在張老師的課堂上隨處可聞,令人欣賞不已。可以説,質樸——流淌在每一個人的心間。但我個人經過思考後,認為在此教學的基礎上,還有提升的可能。

首先我認為,故事發生的背景應該的可以更具體、準確些。

例如:春秋末期,楚國簡直成了各國的霸主,齊國想與楚國聯盟。楚靈王為人殘暴,所以齊國的大臣都不願出使楚國。正在齊景公為難的時候,大夫晏子主動請命,雖然所有的人都知道此次出使,楚靈王一定會刁難齊國的使者,但是晏子仍然胸有成竹地前往楚國。

這樣,便為本文的學習定下了一個準確的基調。其實就是在為故事造境,此乃:“山雨欲來風滿樓”。

其次,教者在學生沒有親近文本、沒有整體感知的時候,就急於引導學生對於文本進行思考,效果不是很好。此時,學生在完成文章順序梳理的時候,自然是茫然的。

其實,我一直都在想:什麼才是真正的好課,是完美的嗎?答案一定是“否”。而是能給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聽者(當然也包括學生)帶來思考,這就是一節好課,有價值的課。

感謝張萍老師,通過她的教學實踐,引發我的思考,並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聽課評課稿2

每次聽姚老師的課都會有許多啟發。她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我看來,她既像是一個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大將,又像是一個和藹可親、循循善誘的母親,讓人不禁陶醉於她的課堂。

這次聽了姚老師上的《行道樹》,同樣也讓我有許多收穫。總的感受可以用“高效”兩個字來概括。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環節清晰、流暢,教學時間分配合理,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語言生動豐富,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得到很好的體現,而且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來看,教學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下面我就談談感受最深的三點,也就是姚老師在課堂上關注的三個方面的有效性。

一、關注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有效的課堂提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認為姚老師的課堂提問就是高效的。比如,文本解讀時姚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選擇下列句式説説自己的閲讀感受:A、讀了“ ”,我彷彿看到了“ ”。B、讀了“ ”,我體會到了“ ”。C、讀了“ ”,我不理解的是“ ”。這三個句式看似零散,其實很好地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其中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性,A句式是引導學生關注行道樹的外形,BC句式是引導學生關注行道樹的內心和品質。於是之後歸納行道樹是一列怎樣的樹也就水到渠成了。又比如,理解“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句話是難點,如何來突破這個難點呢?姚老師採用的是分層提問,各個擊破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了“神聖”、“痛苦”、“深沉”這幾個關鍵詞分別提問:什麼樣的事業是神聖的?為什麼神聖的事業會痛苦?深沉是什麼意思?能否找出它的同義詞?之後又通過學生討論交流,把對這句話的理解整合起來。這種先分後合的`提問方法正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無疑是高效的。

二、關注學法指導的有效性。我們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姚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比如,她在文本解讀這一環節剛開始時就不失時機地進行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找答案。又比如,學生齊讀課文後,姚老師及時作出評價:讀得整齊,響亮,但是行道樹的感情沒有很好體現出來。這一評價其實也滲透着朗讀方法的指導。相信這些學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後的語文學習將會受益匪淺。

三、關注課堂拓展的有效性。目前,有一些課堂拓展存在着偏差,只是為拓展而拓展,拓展的內容與文本之間缺少有機的聯繫。而姚老師的這堂課中的拓展延伸環節卻能夠和文本有機整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無痕境界。她首先設計了第一個小環節:面對行道樹,請你選擇一種修辭,用形象的語言,對他們説一句心裏話。(學生當堂寫並交流)我覺得這個設計不僅能以讀促寫,也能以寫帶讀,讓學生在寫中更深刻地領悟行道樹的內心和品質,也就是對文本解讀的延伸和深化。接着又設計了第二個小環節:社會上有沒有像行道樹那樣的人呢?這是對前面這個環節的進一步延伸:由對行道樹內心和品質的領悟延伸到了無私奉獻這一類人,這就很好地把文本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起來,體現了語文與生活的融合。

總之,這是一堂高效的語文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只是談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三點不成熟的體會,還望在座各位老師指正。

聽課評課稿3

小小的船是一手優美的兒童詩,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詩中有景,有情,有韻。

魏主任在執教本課時,把握了以下幾個重點:一是紮實字詞學習,二是有效的初讀課文,三是深入的閲讀理解。

在字詞板塊的學習中,魏主任的.引導紮實而且有效,在對字詞展開學習之前,魏主任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引出課題,而圖片正是一年級孩子喜愛的熊出沒,激發起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紛紛被圖片吸引,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對生字詞的朗讀也是層層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難,並且重點指導好朗讀技巧。

因為這首兒童詩簡短且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所以初讀課文顯得十分順利。

在課文的閲讀理解中,魏主任的教學設計也十分巧妙,引導學生()像()的句式,以彎彎的月兒像()的句子形式出示給孩子,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思維的鍛鍊,也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了為什麼説月兒像小船。這節課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識字教學實踐佔用較多,影響整體課堂學習效果。但整體來看瑕不掩玉,這節課還是比較優秀的。

聽課評課稿4

近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首先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幫助。他們給了我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我捧着沉甸甸的收穫。心情也被感動着。每逢講評課。附小的老師們都毫不敷衍。有什麼説什麼。真誠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見中肯實在。這種嚴謹求實的`教風一直延續傳承着。激勵着一批批年輕教師的成長。

這次通過自己講課。聆聽不同年級語文老師講課以及評課。收穫良多。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1、要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來創設情境。把學生不易理解的字詞。放在熟悉的課文中去理解;遇到重點詞句要讓學生用不同記號標明。比如:動詞用點標記、中心詞用三角標記中心句用雙橫線標記。以方便學生課下記憶。

2、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帶着問題去讀課文、找答案。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所藴含的感情、道理。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讓讀課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的予以糾正。

3、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魅力。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種藝術。誰能將他演繹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課堂上要用課文中所藴含的感情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課堂的語言也要簡潔、準確。避免一個問題多個問法;在授課過程中。還要善於運用多種鼓勵性的語言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會讀課文。”老師還想聽、“你們肯定比老師讀的。

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讀書的興趣;另外。板書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寫孩子的語言。

這次講課、聽課及評課活動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還需要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聽課評課稿5

曾經看到過葉瀾教授評論一堂好課的標準,他説,一堂好課的標準應該是有意義的、有效率的、有生成性的、常態下的和有待完善的課。以此來衡量姚老師上的《行道樹》一課,這應該就是一堂好課。

《行道樹》是台灣著名女作家張曉風關注自然、禮讚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作。它出現在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當中。課文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平實而富有感情的語文刻畫了行道樹作為一個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可以激發讀者對自己人生、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但是,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富有哲理的語言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理解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姚老師在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時間內,能夠引導學生對內容的.感知,對問題的深入理解,注重語言的運用,注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一切水到渠成,又擬乎信手拈來,不禁為姚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所折服,也為她鬆馳有度,收放自如的課堂駕奴能力欽佩。總的來説,聽課之後三點感受很深。

第一,和諧是激活課堂的催化劑。我覺得活躍的課堂氣氛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師生之間的和諧關係。這其中,教師適當的評價和鼓勵很重要。當全班朗讀完課文後,老師及時給予評價:讀得比較整齊、響亮;當學生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其他同學又作了很好的解釋的時候,老師的評價是:問題提得好,同學們講得也很深刻;當一位同學因緊張而説不出話來的時候,老師的鼓勵是:慢慢來,彆着急,其實你講得很好。再加上老師温暖的微笑,親切的姿態,讓我們感覺到老師是和學生站在一起的。

第二,自主是課堂的主旋律。教師是一堂課的策劃者而不是單純執行者,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姚老師在這堂課中,給了學生三個句式:讀了_____,我彷彿看到了______;讀了______,我體會到了_______;讀了______,我不理解_______。讓學生用這三個句式,談自己的閲讀感受,這一環節成了整堂課的主要環節,給了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的空間。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教師也給予了非常好地引導與點播。整節課,學生就是在這種自主學習、自主提問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深入對文本的解讀的。這樣的方式,我覺得對於教師來説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的。因為學生的思維有的時候不同於我們大人,他們提的問題有時也是我們很難預測的,這就要求教師自己對文本要有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第三,有效是課堂結出的碩果。一堂有效的課堂,關鍵並不在於教師怎麼教,而在於學生學了什麼。姚老師在這堂課中非常好地處理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之間的關係,不僅重視學生學會了什麼 ,更注重教會學生會學。比如在要求學生選擇三個句式説自己的閲讀感受的時候,每一個句式都強調讀了什麼,我怎麼樣,這實際上教給學生閲讀要立足於文本;比如有學生提出“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一句怎麼理解的時候,姚老師問“墮落”一詞一般用來形容什麼,這裏指什麼;學生問“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度給予我們”一句怎麼理解,姚老師問什麼樣的事業是“神聖”的,為什麼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深沉”什麼意思,找找它的同義詞等等,對於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姚老師引導得非常巧妙,同時也教給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來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要求全班同學一齊朗讀課文的時候,老師的要求是:拿起課本,身體坐正,大聲地朗讀。這既是一種讀書方法的指導,也是一種朗讀習慣的培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三維目標中的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在這裏吧。

説幾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對課文的朗讀是否可適當加強。因為這是一篇精美的小品文,文章語言很美,藴含的感情很豐富,所表現的精神境界很高尚。我覺得這樣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進行感悟,從而感知美,體味美。課堂初,全班齊讀之後,老師的評價是:讀得比較整齊、響亮,但行道樹的感情沒有讀出來,相信學了課文之後,同學們一定能夠讀得更好。那麼在分析完了行道樹的形象,體會了行道樹的感情之後,如果再組織學生朗讀的話,和前面也有前後呼應的感覺。

二是儘管老師給了學生三個句式進行選擇説自己的閲讀感受,但絕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的是第三個句式,都是提問題的,質疑探究的比較多,欣賞、品味、想象、抒情的比較少。

聽課評課稿6

《天鵝的故事》這篇課文主要講一羣天鵝為了生存,在一隻老天鵝的行動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優美,情節感人,令人深思,給人啟迪。款款讀來,使人在對這羣可愛的鳥兒頓生喜愛之情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一種可歌可泣的悲壯。黃老師教學本課時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品詞、品句、品文,真正融入課文內容,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道理。

一、通過觀察圖畫、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老師用手直觀形象演示老天鵝撲打在冰面上,體會“重重地撲打”、“像石頭似的”,從而感受到老天鵝勇敢奉獻的崇高精神。黃老師還運用了“騰”字的字理演變來詮釋“騰空而起”的意思,由字到詞的字理析詞,生動形象,入情入理。對於“勞動號子”的理解老師則大大方方地哼起了勞動的歌謠,學生在老師優美的號聲中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而且記憶深刻。

二、品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和段落,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到位。黃老師憑藉課文中的語言材料,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體會天鵝們的偉大壯舉。例如:“誰來做老天鵝的代言人”,“你為什麼不請別的年輕的天鵝來破冰?”“老天鵝是跟什麼在鬥爭?”“如果你是一隻小天鵝你還會在旁邊呆呆地看嗎?”……通過這些問題、情境的創設層層深入,讓天鵝們勇敢奉獻、團結拼搏地偉大形象逐漸在學生們的心中豐滿起來。

如果老師能在品讀詞、句、段的同時,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指導朗讀,將課文中讚頌天鵝們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精神的同時所透出的悲壯也表現出來,感染學生,讓他們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受到心靈的震撼就更完美了。

聽課評課稿7

一、板書課題,質疑激趣

齊讀課題《畫楊桃》説説你想知道些什麼?生質穎(誰畫楊桃,怎麼畫的?畫得怎麼樣?)

二、學生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一共多少自然段?

(2)課文哪些段落是寫畫楊桃的?

(3)你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

學生讀課文,簡要作答,教師適時引導,理清了課文共19自然段,其中2——18自然段講畫楊桃,學生初步瞭解“我”畫楊桃的態度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三、析讀課文

1、課文重點寫什麼?

課文主要的並不是寫“我”如何畫楊桃,更多的部分是寫教師同學對“我”畫的楊桃的看法。

(1)同學們是怎麼的情況?(嘲笑)

(2)老師看了“我”的楊桃怎麼做的?(審視——讓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了教師的表情動作,引發思考:教師審視後明白了什麼?如果你是教師,你想怎麼做?

2、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後思考

1、縱觀整堂課教者有一定的目標意識,採取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

從課堂教學而言可看出教者課前認真地解讀了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力求以學生為中心,順學而導,重視語文基礎知識(標點、詞語)關注讀的訓練,有意識地進行了概括能力的培養,教者基本功紮實,教學中善於適時引導。

2、課文教學目標解析

《畫楊桃》一課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一組課文是圍繞思想方法的專題來組元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學習,初步懂得要敢於相信自己,講究實際;明白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不完全相同;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不是一節課就行的,但作為教師要有這樣的教學意識)。

3、教師要認真讀教材,分析教材、設計教法。

從表面而言,課文講的是圖畫課上,“我”如實地畫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楊桃,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老師藉此巧妙地對同學們進行了教育,讓同學明白了“不要輕易的否定別人”的道理。

如果我們通過教學僅僅只讓學生達到上述認識,那麼教學只能説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因這我們若對文章加以分析,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

①作為主人公的“我”,在畫楊桃之前其實已經發現楊桃不是平時所看到的那樣,可為什麼還要那樣畫呢?(——緣於父親的嚴格要求經常叮囑);

②文中教師的表情有哪些變化?為什麼先是嚴肅,後來卻又和顏悦色?(——緣於學生知錯能改);

③同學們到“我”的座位上看了楊桃後説話變得“吞吞吐吐”這是為什麼?(——標點的妙用,標點後面還有什麼意思?)

④文末提到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那麼“相似”,那相似之處是什麼?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學生不太明白的,也是用作訓練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感悟的“切入點”,教者應予以關注。

學生學習文本就必須切實瞭解文本大意,這就需要學生認真地反覆地讀,但只是“讀通”、“讀順”,瞭解文章大意還遠遠的不夠,教者還得認真引導思考,也就是説要求教者設計好精當的牽一髮而動全文的問題。教學設計宜整體把握細處入手,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充分地與本文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思有所悟,學有所得。

聽課評課稿8

蔣老師執教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紮實系統,動靜結合的國小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遊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接着教師利用遊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説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蔣瑩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遊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蔣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於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本課中值得探討的地方:

1、本堂課中,蔣老師在佈置任務前或句型操練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導致學生操練時場面有些混亂。

2、教師語言不是很豐富。其實這也是我們較多老師的一個毛病。我們説當我們老師有足夠多的input(輸入)的時候,學生才能有out put(輸入)。這可能就需要我們老師平時多多進行閲讀,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聽課評課稿9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是一篇略課文。本課是一首現代詩。作者抓住秋天裏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謳歌了秋天。詩歌語言精練精美,富有韻味。在教學中要老師讓學生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讓學生多讀多悟,直至有情緒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學生由二年級剛剛升入三年級,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依然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趙花香老師在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幾點最具特色:

一、精彩的導入,將孩子們引入秋天美妙的音樂境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雨》,欣賞到了秋天的美景,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秋天?(美麗的秋天、五彩繽紛的秋天)對,秋天不僅塑造了五彩繽紛的美麗,而且秋天還給我們帶來了優美的聲音,這節課請大家和老師一起“12聽聽,秋的聲音”,(出示課件1,板書課題),指導理解讀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秋天美妙的音樂境界吧。

秋的腳步輕輕,可我們還是分明聽到了秋的聲音,不信,你聽!(多媒體----錄音響起)請閉上你們的眼睛,細心凝聽,不同的聲音。配音範讀:想像一下,你的腦中會湧現怎麼樣的畫面。讓學生沉浸在音樂中的範讀全詩。

你感到這秋天的聲音美嗎?生:秋天的聲音很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恰到好處的“導語”、“聲音”、“配樂範讀”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美好的想象,把學生帶入俏麗的大自然,帶入秋聲之中。

二、學生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目的是讓學生打牢基礎知識。

2、檢查。指名分小節讀,讀的形式多樣以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3、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秋天的景色之美,在讀中感悟秋天的音樂之妙。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着像什麼?黃葉對大樹媽媽説:“()”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口瞿口瞿”蟋蟀振動着翅膀,和陽台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蟋蟀在唱着“()”朗讀領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雲,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他們在説些什麼呢?捨不得走,因為這兒的秋天很俏麗。朗讀表現。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出“()”的聲音,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裏(),果園裏()……人們的心裏()。

這裏的設計意圖體現出,讀的方式多樣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品、讀中評,在讀中領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在讀中學會了方法,學會了自主、合作與探究。

三、板書也有特色。

黃葉刷刷

蟋蟀口瞿口瞿

聽聽,秋的聲音大雁叮嚀匆匆來去

田野音樂廳

精煉準確的板書能給學生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看着板書學生就能完整地複述課文。

四、一點建議

這節課,讀的時候教師指導還要細緻些,對於某一句怎樣讀,用怎樣語氣、怎樣的表情去讀教師再指導的細一些,這樣就更好了。

總之,趙老師老師的這一課上的還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多媒體的運用帶進了大自然,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聽課評課稿10

本文為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通過學文讓學生明白每個手指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懂得人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師以猜謎語的遊戲導入本課,然後通過播放彈鋼琴時手部特寫視頻、手影視頻,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手指的藝術之美及作用。接下來老師對課前預習進行檢查,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明白文意並及時正音,在本部分教師特別安排,讓學生相互解答不明白的問題,這充分體現了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老師適時點撥。在課文學習部分,讓學生認真閲讀對每一個手指的描寫文段,與學生一起分析譴辭造句,既讓學生明白了手指的作用特點,又讓學生學得了描寫方法,本部分安排學生仿寫句子做得非常的到位。

本堂課老師對PPT運用恰到好處,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們展示了一些抽象的內容。學生學習較積極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很快掌握目標內容。

本堂課教學部分是成功的.,但課前準備略顯不足,對多媒體的調試戰時較多,浪費了較多的教學時間,個別學生紀律性較差,老師也。沒有給予指正。希望老師在今後的教學當中,首先要求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這才是真正一堂好課的最基本保障。

聽課評課稿11

今天觀摩了體育課《灰太狼來了》的“原地側向投擲”的投擲教學。整堂課所用器材獨巨匠心(彩色的彈性球),教學方法上採用了學生喜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為情境,加上及時的課堂教學評價,整個教學過程脈絡清晰,銜接有序,使觀者清楚的明瞭設計者的教學主題,尤其是三個方面更為突出:

1.積極避免和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提高課堂安全性

體育教學課堂是一個身體力行的特殊課堂,教學環境的多邊性與學生技術的不穩定性使我們的教學課堂充滿着許多能預設但未知的可變因素。這些因素不僅會干擾我們的教學程序,也會使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降低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沈老師在這個環節上處理的非常的細緻。在熱身遊戲“紅綠燈”的部分不僅使學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知識與遵守規則安全參與的意義,並將這種安全意識在“原地側向投擲”的主要環節中作為學生練習的前提,將安全教育貫穿了課堂教學的始終。營造了一個令人安心、放心的學習氛圍,還體育課堂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過程收放自如,減少消極時間的出現

隊列調動是體育課堂的一大特色,多變的'隊列變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是考驗師生配合的一大難題。老師的這堂課中依次出現了:一路縱隊熱身跑、四路縱隊發放器材、圓形集合講解、四列橫隊投擲練習等四種隊型變換,令人目不暇接。但沈老師在每一個隊型變化之間只用了幾個簡潔卻準確的指示性口令就快速地調動了隊伍,整個場面井然有序、收放自如。由此可見,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令人由衷的佩服!

3.設置問題,讓學生的探索有明確的目的性

現今的教學機制一直提倡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實行一種能夠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最多的方式。這種方式能通過合作性的學習提高同伴間的交流,懂得如何與人相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但這種教學方式如果操作不當,對於心理年齡未成熟的國小生而言,很容易成為一種無組織的散漫行為。可是,沈老師通過一張“打狼祕籍”就輕易解決這個難題,他將“原地側向投擲”的技術重點設置成

“祕籍”的內容,通過學習“武功”的過程,使學生有目的性地研究、探索問題,避免了學生無目的性的“瞎碰亂撞”,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尋求答案之路。

在這裏藉助浙江師範大學的王章明教授的一句話作為這堂課的一個小建議:“假如我們將體育課堂看成一個有生命的主體,它要有呼吸,有節奏,有高潮。”而縱觀這堂課,學生的學習節奏平和,技術難度一般,練習密度偏低,很難設定課堂的高潮在哪個部分。這樣的教學過程對於學生的“第一興奮點”的刺激雖然能達成,卻無法通過更高刺激的調節順利地過渡到“第二興奮點”,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停留在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之間,對於技術技能的強化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將成為本課的一個小遺憾。

聽課評課稿12

為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使我校教師有一個更好的學習、交流的平台,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我校於20xx年9月進行了二----六年級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

近一個月以來,向陽實驗學校的校園裏充滿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教師們為了上好課下了很大功夫,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從資料的`查找,教具學具的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資源的有機整合等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準備,切切實實把本次活動作為交流與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平台。校領導、級部主任、教研組長也十分重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併為老師們出謀劃策並進課堂聽課及其課後講評,各任教教師課後結合自身教學特點認真進行了課後反思。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既展示了教師的教學風采,又體現了教師之間的密切配合,最重要的是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我校還將繼續努力,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水平再上台階.

聽課評課稿13

聽課時間:20xx年11月6日

班級:學前A班

教者:李老師

學科:數學

課題:辨左右

課堂紀實:

一、導入。拿出多條紅絲帶吸引小朋友,請一個小朋友上台,把紅絲帶綁在一個小朋友的右手上,背對下面的小朋友,讓小朋友分辨左右。然後讓小朋友轉過來面對台下的小朋友,説出左右。

二、在黑板上畫一個人物簡筆畫,請小朋友上來在人物畫的左邊或右邊畫氣球。

三、展示一張多人照片,選定一個人做參照,請小朋友説出這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是誰。

四、作業佈置,在一個小女孩的左邊塗上紅色,右邊塗上黃色。

小結:

導入非常成功,緊緊抓住了小朋友好奇的心態,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正確率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園聽課記錄幼兒園聽課記錄。整個教學過程很連貫,作點,多方面的知識容於這一堂課,但是我不太認同這是一堂很成功的課!再説説第二堂課,配班老師一副小熊的'扮相那神態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幼兒的濃厚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參與小鳥、松鼠的身份和小熊對話,從而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的語言環境。

再就是讓幼兒看圖譜,念兒歌,真的很新穎,能夠使幼兒可以輕鬆地學會兒歌,而且讓他們覺得好玩又有趣,又可以加深對文字符號的印象。

如果主班老師表情再豐富點,我相信這堂課會更生動,配班老師表現很活潑喲!

總而言之,她們都很不錯,向她們學習吧!

聽課評課稿14

這次聽了谷瑞輝老師的《畫風》一課,給我很大的啟示:一堂語文課結束後,學生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習得什麼,學會什麼?

語文教師要有語文的本體意識,不能輕視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感悟,老師切不可忽視依據文本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語言訓練,為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自由感受和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谷老師指出文中四位孩子的話,可以讓學生內化語言,讓學生依文中的句式:誰畫了什麼?什麼怎麼樣?風在哪裏?説説你是怎樣感受到風的?還可以這樣:誰説:“我也會畫風,風把什麼怎麼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説,讓學生內化語言,體現語文的本體意識。

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是人物的對話非常多,那麼如何讀好對話,如何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感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課堂中,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通過朗讀的年齡特點,從“讀”入手,以讀為本。谷老師讓學生讀得有層次,讀得有提升。讀書的形式多樣,角度不同,層次分明:有“整體通讀”;有“重點細讀,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整體回讀,分角色朗讀”。學生親歷讀書的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着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

我覺得語文課上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儘量省出時間來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寫、多背、多練。只要我們在紮紮實實的訓練上下功夫,就一定會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聽課評課稿15

6月11日來自福鼎市進修校王小麗老師所執教的《小毛蟲》是二年級第二學期讀課文理解詞句單元的一篇極富童趣的課文。在教學本課時,王老師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上,學習邊讀、邊思,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夥伴間的交流從而理解一些關鍵詞、句,增強對文章的感悟。

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以情境、朗讀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煽動學生的感情,讓學生能融於故事中,體會小毛蟲的.感受。同時,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使得學生感悟文章的中心。例如,如何理解"笨拙"一詞,王老師先讓學生找到課文中能體現出小毛蟲笨拙的語句,再從句子中找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周遊了整個世界"等,然後進行反覆地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了小毛蟲的"可憐"。這時,學生內心的感受就會自然體現在對文本的朗讀中。利用動畫,形象地將小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既幫助學生理解小毛蟲蜕變的知識,又漸漸地把學生帶入文本,為小毛蟲而高興。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我們不難發現,王老師平時在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花費了許多精力,學生每一次發言,每一次朗讀課文都能做到聲音響亮,語句規範,這一點值得我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q9rw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