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精選】美術評課稿15篇

【精選】美術評課稿15篇

美術評課稿1

《生活中的紋樣》是浙美版七年級上冊第四課。温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精彩的導入,引導學生欣賞了動物紋樣、風景紋樣、人物服飾紋樣上的紋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引導他們發現生活中的裝飾紋樣之美。然後以有特點的紋樣——馬蹄蓮為例進行講解,其紋樣是通過簡化、變形、誇張、添加繪製而成的從而引出紋樣的製作方法,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通過舉例適合紋樣設計的方法,從而引出適合紋樣均衡式、對稱式、輻射式、旋轉式的骨架變化。整個課堂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優點:

【精選】美術評課稿15篇

一、準備充分

温老師在課前準備的畫好的紋樣畫作,真的做到了精緻和高水平,效果好。在單個紋樣到適合紋樣的變化,都用到了自己準備的素材,讓學生一目瞭然,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漂亮的紋樣作品讓學生有種畫好紋樣的衝動。激起了學生的繪畫興趣。而且在“適合紋樣”課堂製作階段時,温老師準備了多種形狀為素材媒介,增強了作品效果。最後展示的學生作品,也具有較高的美術水平,給學生很好的學習借鑑作用,為整個美術課堂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二、導入精彩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温老師的課從一開始就讓人感受到一股獨特的親和力,説自己是文藝青年,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然後温老師出示一張漂亮的紋樣照片,拋出一個問題:猜猜老師是在哪兒拍的?其實,這樣一張漂亮的照片以及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就已經足夠吸引人了,學生展開了各種猜測,但是沒有一個人猜中,有的學生看這麼漂亮,還以為是博物館拍的,但是老師的答案大大出乎同學們的意料,原來這是一張窨井蓋的照片,同學們萬萬沒想到被人們睬在腳底下的井蓋都可以做得這麼美,於是深深地被這幅圖吸引了,甚至有些同學還想把這樣的井蓋搬回家珍藏起來。這段精彩的導入不僅對學生一節課的情緒和整堂課起到引領作用,而且還教會了學生從生活中去多角度的發現美,有時候美就在腳下。

三、講解到位

温老師的課堂從一開始進入單個紋樣的主題就開始深入細緻的講解,從紋樣的整體,色彩,外形,圖案,裝飾環境,到適合紋樣的轉化都用了貼切實際的例子。對於紋樣的繪製,温老師也進行深入的.講解,無論是從紋樣的外形,色彩,圖案,繪畫的步驟中的畫形,勾線,上色都進行了精心的講解。並做相應示範,加深知識印象。

四、以生為本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温老師在課堂上多次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超有成就感,第一次展示學生的單一紋樣,雖然作品還很不成熟,但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就感;第二次展示學生的適合紋樣,作品一下子豐富起來;第三次展示學生勾線、上色後的作品,讓大家眼前一亮,一步一步的昇華;多次讓學生髮言,生互評,説出其優、缺點,讓學生在評價活動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鍛鍊、欣賞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養,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多次讓學生動手,課堂上不僅學生畫紋樣,還讓學生擺現成的紋樣,讓學生很好的掌握了對紋樣的組織。這些活動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和表現欲,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建議:導入部分,講到井蓋時可以滲透一點安全教育;在評價作品時,如果以表格形式給出一個評價的標準會不會更好,再就是可以先讓學生自我評價一下,再互評。這樣學生評價時就能以準確全面的角度進行評價。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創作作品達到了一定水平,是一堂優秀完整的美術課。

美術評課稿2

觀摩了由孫丹老師執教的《秋天的落葉》一課。從整體上看,是堂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本課屬於“設計,運用”領域的課業類型,卻表達了呈現出了很龐大的信息量。綜合性強,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師生雙方關係融洽、和諧,課堂開放而具有活力,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課堂中有一些片斷給我留下了深刻和記憶,下面我們一起去回顧那些鄰人記憶猶新的瞬間。

 (一)豐富的信息資源,打開學生視野之窗。

1、落葉的不同外形的圖案欣賞。

2、秋天的落葉景色欣賞。

3、落葉型書籤作品欣賞。

4、葉型書籤的製作方法、步驟的觀察與欣賞。

5、汶川大地震資料的圖片欣賞、昇華情感。

6、各種媒材製作的書籤欣析。

(評價:孫老師在有限的課堂時空內,打造了超強的信息容量,旨在擴大學生的'視覺儲備,這一作法非常必要,因為觀察、欣賞、發現是美術課堂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清晰的演示法教學,幫助學生找到方法之匙。

(1)選擇有美麗圖案的圖片(如掛曆、明信片、賀卡……)。

(2)勾勒葉子外形,寫祝福語。

(3)剪出打孔,繫繩。

(評價:演示法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更準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找到製作方法的金鑰匙,突破難點教學,易於掌握,是激發學生動手操作,樂於參與,降低學習難度,激發興趣的必要教學方法,利於融洽教與學的雙邊關係)

(三)白鴿送祝福,為學生搭建作品展示的舞台。

精美、大氣的白鴿板書,為學生們的葉型書籤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為汶川大地震的人民送去誠摯的祝福。

(評價:這一環節的設計很有創意,不僅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精美、美觀、有美好願望的展示作品的舞台,還刺激學生創造美的書籤作品的熱情,從欣賞美、表現美到創造美的自然昇華,隨時隨地為學生創設美的學習氛圍為享受美創造條件)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課的教與學縱然有許多的可取之處,但還有改進的必要。如:

(一)課改中“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宗旨,旨在讓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實踐,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知識建構的參與者與幫助者,教學設計應認學生的興趣出發,才能緊緊抓抓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讓學生保持一種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導入尤其關鍵。欣賞秋天落葉風景並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改為為汶川大地震中倖存者中看讀中的人送上製作的書籤,表達祝福,用情感薰陶,任務驅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可好。

(二)課改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從傳統的接受型學習向自主、探究型學習方式轉變。本課中教師使用的多是談話式的啟發、發現、演示、傳授型教法,學生的學習狀態較平穩,多為一問一答式,教法比學法多樣,演示過程較長,消磨了學生的創作熱情,不利於學生積極主動,探究製作的方法。如教師在示範方法(二)時不作示範,而是改為小組合作探究式學法,讓更多的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思考、探索、聯想,尋找的狀態,更能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課堂的學法也會多樣化。課堂的動靜會更有節奏,富於變化。

總的來説,本課的教學亮點十分突出,課堂優美而結實,如果能結合課標多為學生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會更妙。總之“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美術評課稿3

王老師執教的《歡歡;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教學遺漏現象;另外王老師執教的《歡歡喜喜過大年》是一節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從整體上來看,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開放,富有活力,在教學內容,教學思路,組織形式上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堂讓學生感興趣,綜合性很強的一堂課。

一、 選材與時令緊密結合 眼下正值年關,選擇《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一題材符合實際需求,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對幼兒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非常有意義。在音樂的選擇上,緊扣主題,感覺恰到好處。

二、 教學態度嚴謹,課前準備充分 王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課前準備充分,課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術語專業,沒有教學遺漏現象;另外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説明王老師在課前認真透徹地研究教材,提前反覆研究哪些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學方式具有開放性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節課突出美術課的趣味性,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呈現活潑多樣的形式和教學方式,改變美術課過去過於注重技法傳授的傾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美術課良好的態度,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新穎實用 王老師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的美術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書本上固有的知識,是對平時美術教研和課堂教學的檢驗。讓幼兒的美術活動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幼兒創作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給予了幼兒更大的發揮空間,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五、學習方式與區域教學有機結合,使幼兒學習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動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幼兒自主選擇創作形式。學習中注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以增強幼兒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

2、讓學習具有挑戰性,最後的環節讓幼兒在玩開槍的遊戲中體驗“油彩分離”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使幼兒學習後能獲得滿足感;擴大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幼兒能獨立自主地參與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尊滿足。

3、及時展示已經完成的幼兒作品,促進學生積極完成的興趣。教師肯定的評價,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以促進其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達到幼兒心理滿足。 總之,在本節課中教師素質良好,語言表達清晰,操作示範熟練,基本功紮實,學生積極參與,體現面向全體學生。而幼兒在這樣輕鬆,和諧,開放的學習活動中,樂於嘗試,學習到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在賞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個思考:

1、本節活動幼兒積極性很高,由於年齡小,幼兒愛動、好奇,課堂容易亂,在教學中你是怎樣組織孩子呢?

2、本節是一節以展示為主的美術形式綜合課,在課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這些是我對《歡歡喜喜過大年》一課的不成熟看法,也許有些膚淺,也許有不當和錯誤的地方,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篇二:中班語言活動評課記錄 中班語言活動《春天》評課記錄 隨着《綱要》如火如荼的實施,“以幼兒為主體”的探究活動已成為教師們又一追捧的內容,使得學習成為幼兒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不斷生成、發展和提升的過程。聽了李老師的語言活動《春天》,更好的向我們詮釋着這一新的`標杆。 《春天》這首詩歌以它優美的節奏和樸素的語言,讚美着春天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引導幼兒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體驗春天的特徵。

一、創設了探究的氛圍 有探究才有創造,有疑問才有發現。教師整個活動中沒有以“教”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幼兒的“探”為活動主要形式。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自己在春遊時拍攝的照片導入,吸引幼兒興趣,然後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引導他們發現春天的變化。採用分段和整體學習的方法幫助幼兒記憶詩歌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大屏幕展示,加上配樂的詩歌朗誦,效果很好。

二、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活動中,教師至始至終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教師精心製作了大圖書,根據詩歌內容繪畫了“彩色的書”、“會笑的書”和“會唱的書”,採用自制大圖書讓幼兒通過具體、直觀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通過幼兒觀察閲讀,引入主題。然後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特別是在“會笑的書”時引導幼兒發現春天裏小池塘為什麼笑?小朋友為什麼笑?引導他們 發現春天的變化。

通過本次活動我覺的在活動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中,對許多的突發狀況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調整,做到隨機應變、臨危不亂。在引導幼兒探究學習的時候,應該做到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選擇探究內容,使之貼近幼兒生活,能夠依據探究目標為幼兒提供具有適宜結構的材料,並努力創設寬鬆的探究氛圍。做到這樣的引導方式,我們離幼兒真正的自主學習就不再遙遠了。篇三:幼兒園評課記錄 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貿易廳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幼兒園聽課記錄表

美術評課稿4

本次“教與學有效組織主題課例研討”活動由xx老師為我們上一節美術示範課,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xx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xx老師為我們上的《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五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在全套教材中,本課的知識概念相對獨立,但學習本科會為學生今後學習空間、立體造型等方面的知識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我將從本課的設計亮點、反思與思考進行點評。

一、設計亮點

(一)備課

從觀者的角度看,張老師帶給我們了一節脈絡清晰的課,我們明白她要教什麼,她用的方法是什麼,效果怎樣,我們能做清晰的評價,這些都是因為她充分的備課。

首先,這節課的目標定位非常準確。張老師對目標的確定是在課標的指導下,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生特點而確定的。課標中提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而本節課非常嚴謹的透視知識也是在實際生活中處處存在的。五年級的學生能注意到景物近大遠小的現象,但是沒有分析過透視規律,不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概念,所以在表現立體空間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根據這些情況,張老師明確的將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在透視中的作用,掌握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表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作為本課的核心目標。其次,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晰。整節課按照“發現透視現象——分析透視規律——運用透視知識”這樣一個思路進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此外,張老師中所用圖片都是學生天天看到卻沒有重視的生活場所,這也體現了我們美術課培養學生髮現美觀察美理念。

(二)上課

1、教師的“教”。張老師本節課較好運用了引導示範的方法。本節課知識概念嚴謹深奧,比如“消失點、視平線、地平線、消失線”等等專業概念很強的知識點,張老師就通過講解示範的'方法來解決教學難點。

2、學生的“學”。本節課學生主要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實踐”等方法來學習。先觀察比較老師提供的兩張圖片發現透視規律,再通過分析老師的範畫了解消失點、視平線表現透視關係的作用,最後通過畫一幅風景畫表現透視規律,這樣難度循序漸進,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立體空間的造型能力。

二、反思

課堂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有存在一些問題。

1、本課的情感目標沒有凸顯。美術課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美育的使命和獨特的視覺藝術性。生活中客觀存在的透視規律除了嚴謹的科學性還有獨特的美感。比如教材中霍貝瑪的油畫《村道》就是通過樹木和小路的透視現象表現田野的寧靜遼遠的意境,11頁《北京頤和園長廊》就體現透視帶來的整齊與震撼。我們瞭解透視規律,目的也是發現生活中透視關係的美與奧妙。所以,在分析知識點同時要滲透透視的美感。

2、突破難點方法單一。比如:老師講到“表現視平線以下的景物視平線就要高一點,表現視平線以上的景物,視平線就要低一點。”這個知識很抽象,可以示範一下畫聳立在我們面前的樓房和我們腳下的路,其實也是平視、俯視、仰視的問題,視平線以下的景物需要俯視視平線高一點,視平線以上的景物仰視,視平線低一點,平視和地平線重合。還可以結合生活,照相時想高大偉岸,照相的人就蹲下。所以為了避免對概念性知識的枯燥講解,我覺得教學方法應該豐富一些。

三、思考與建議

1、教與學的有效性。本次我們研討的主題就是有效的教與學。何為有效,我的理解是是做到三有,即“心中有學生、眼中有目標、手中有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任何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如果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的教學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每節課必須做到“心中有學生”,這樣才能想學生之所想,真正為學生成長助力。“眼中有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明確的目標是我們教學行為的指揮棒。那麼目標從何而來,它絕對不是單純的從教參上謄抄,而是依據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特點而量身打造的,這一點我們備課的時候要慎之又慎。“手中有方法”指的是教師的“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方法千萬種,最實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比如這節《繪畫中的透視現象》用什麼方法最好,我覺得就需要老師的示範,就需要引導觀察,學生學的方法就需要去觀察、去分析、去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看、想、説、做的能力。

2、有效利用資源。我所説的教育資源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物,也包括眼睛看不到的生成資源。比如《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教材中有畫家名作,有生活照片,有圖例,有範畫,而且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室裏的一排排桌子、過道也是本課透視規律的好資源,我覺得都可以有效利用。這些是能看的見得資源,還有比如在學生創作時老師發現了有學生把樹都畫成躺在地上,這個錯就是個很好的生成資源,暴露了學生知識點的遺漏,所以老師趕緊以此為例,告訴學生在畫透視規律時消失線在變化,但物體是垂直的。這些道理我們無論什麼課堂都會遇到,有效的利用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智慧。

這些是我對xx老師這節課的一些粗淺認識,不對之處我們再深入探討。

美術評課稿5

這堂課由海城國小高磊老師執教的《紅色的畫》是人美版第5冊中的一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都很新穎,能夠抓住國小生的基本心理。首先,從高老師備課,準備教具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與設計;從教學過程來看,通過多樣靈活的教學活動與教學形式,來引導與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思路清晰,形式新穎,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習目標比較明確。本節課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能夠抓住學生活潑、好玩、好動的心理,利用小遊戲作為導入,在課的一開始就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這裏,為整堂課的集中進行提供了一個前提保障。其次,在新授部分,為了使學生明確“紅色的畫”的主要用色以及什麼樣的顏色輔助構成,才是一幅好看的畫,用了對比講授法與演示法,而且讓學生親自動手塗一塗,一步一步,層層遞進,從只用單一的紅色,到與紅色相近顏色的配合,最後到可以利用少量其他顏色共同構成一幅畫,使學生的思路漸漸清晰

原來紅色的畫不只有紅色,主要以紅色為主,可以配少量其他顏色,甚至冷色。再次,豐富有效的教具,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並且極大的展示了教師的基本功。在教具的使用上,不但能夠在課前做足了準備,為學生準備了詳細的範例,而且能夠在課堂上靈活應用,隨機應變,為學生進行當場演示,使每個學生都能從視覺與過程上有所收穫。由於美術課有着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美術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賞評這節課的時候,認為本節課也相應的存在一點遺憾,歸納如下:首先,在導入部分,當以遊戲開始後分別介紹了三原色,並引出了紅色的鞭炮,又以鞭炮作為導引,引入新課,我認為有一點繁複,可以直接用紅色的鞭炮或者從三原色處直接學習其中一種顏色,並用它繪畫,也許會使這個流程更簡潔。其次,在介紹紅色以及紅色的畫時,應該帶領同學們瞭解紅色所藴涵的象徵意義,紅色的色彩感情,使學生們在今後運用顏色的時候,能準確把握不同色彩帶來的不同感覺。再次,幻燈片的使用應該物盡其用,在欣賞優秀作品的.時候幻燈片走的有寫快,使很多孩子沒有看清楚就過去了,教師應該選擇一至兩幅學生的作品來進行指導性評價,一則可以使學生了解繪畫的方向,二則更接近學生的繪畫水平,使他們更容易找到基點。然後,在學生進行合作的初始階段,教師為了營造一定的氛圍,選擇了用音樂進行輔助,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是音樂是否應該選擇稍微舒緩一點的,儘量不要使用會使學生聽後過於興奮的音樂,否則容易導致整個課堂紀律混亂。最後,在評價作品的時候,應該選擇豐富並且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語言進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不宜過於籠統,應該使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努力尋找到解決的辦法。總之,高老師的課讓我感受到另外一種美術教學的新穎形式,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與自我反省的機會,對我改善今後的教學將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美術評課稿6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剛才我們一起聽了何老師《會變的線條》一課,總體來看整節課教學形式活潑多樣,教學理念新穎,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看出何老師做了精心的準備,這是一節很有創意的美術課,本節課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學方式活潑多樣

何老師能夠抓住低年級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徵,通過活潑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與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開始利用小遊戲的形式導入,把線條當作朋友,“這位朋友最會跳舞了,有誰能讓他把身子扭動起來?”好奇心促使每個學生都想來嘗試。在作業環節讓學生為國王設計美麗的生活用品。讓學生置身於童話世界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聯繫生活認識美術

整個教學過程大致可以分成四個環節:找線,賞線,畫線,評線。

首先何老師讓學生找線,找教室裏的線條和他們衣服上的線條找課件中展示建築物線條、動物身上的線條。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感知思維能力,還讓學生了解線條無處不在,它和我們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線條還能美化我們的生活,使學生領悟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獨特價值。

三、陶冶情操提高素養

英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説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便失去了一半。”我們要不斷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何老師通過帶領學生欣賞畢加索《坐在柳條椅上的朵拉、馬爾》這幅畫,感受線條的美感,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並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四、注重培養創造能力

何老師讓學生閉着眼聽音樂畫線條,拓展自己的想象力,畫出自己心中喜歡的線條。這種富有情趣的美術教學更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培養豐富的創造力,讓學生回家以後還能夠利用所學的線條知識裝扮自己的生活用品,起到了課後拓展的'作用。

這節課的存在一點不足,歸納如下

1、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覺得還應該採用一些形式多樣鼓勵的方法,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不要用顯而易見的刺激去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是應在更深的層次上,讓他們通過發現自己“才能”的,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在評價作品的時,引導學生在自評與互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努力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最後我要説何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豐富不斷積累,教學技藝更加成熟更加完美!

美術評課稿7

閲讀提示:優秀美術評課稿《畫情緒》評課稿,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優秀美術

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

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風趣幽默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以培養表現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餘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設情境,看一看:人們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們不同的情緒。(並給每個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來加深情緒感受)

二、遊戲表演,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情緒。

三、名畫欣賞,蒙克《吶喊》,先從局部色彩和用筆分析、感受畫面所表現的情緒。再從整體畫面感受。

四、教師示範:當場畫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所要表現的不同情緒。

五、範畫欣賞:展示一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説一説你覺得它分別表現的是哪種情緒。並總結規律。

六、名畫欣賞:康定斯基、米羅的作品

七、畫展作品:教師本人去參觀畫展與作品的合影,拉進藝術品與學生的距離感。

八、學生作業:試用不同色彩、線條表現現在的情緒,併為作品取個題目,寫上簡單文字説明。

九、展示作品:讓學生帶上自己的作品,來給大家説一説自己表現的了什麼樣的情緒。

在課堂上,餘老師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 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説,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讓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陸老師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導入部分就運用一組同學們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圖片,讓學生猜猜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並給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加深對情緒的理解。(如奧運冠軍劉翔的照片,劉翔學生都認識也是學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並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 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的學習,是一種學生通過遊戲、欣賞等方式來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陸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第

一、遊戲。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創設情景:如果你被老師指定代表班級參加開學儀式。如果你被綁架了。根據情景請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表演你當時會是什麼樣的情緒。國小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這樣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能使學生更好的體會情緒表現。第

二、根據重難點,“自主探究”。首先,通過欣賞蒙克的作品《吶喊》(局部),從色彩、線條來感受畫面表現的情感。其次,教師當堂示範,用淺綠、桔紅畫出柔和的線條。再用深藍、深紅重重的畫出雜亂的線條。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老師在畫兩組線條時的不同情緒。接着,馬上欣賞兩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體會表現的不同的情緒,並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規律。(愉快的情緒:色彩明亮、對比柔和、點線圓潤、曲線較多;不愉快的情緒:色彩灰暗、對比強烈、點線錯亂、折線較多。)

三、 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慾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丁老師在指導學生製作方法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圖,並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總結規律,學會繪畫表現的方法。陸老師已經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這是一堂完整、充實而精彩的美術課,給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學習。

美術評課稿8

敬愛的各位老師,領導:

大家好!

剛剛三位教師,為我們作了《會變的線條》和《有趣的造型》三節美術課堂教學,讓我們領略了她們的不同教學風彩。

三節課共同的亮點:

一、巧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三節課都採用情景導入

二、注重觀察生活,發現線條(事物)特點。

《會變的線條》是讓學生從生活中的橋、路、動物、事物等引導學生髮現線條的美感,《有趣的造型》是將生活照與工藝品比較發現造型變化的特點的。

三、加強課堂示範,化解教學難點。

汪老師當堂示範了太陽,並出示了不同手法表現的太陽。

吳老師當堂示範瞭如何美化花瓶,讓學生明白了不同線的裝飾運用。

盧老師:當堂製作了紅太狼,讓學生學會了蛋殼造型的方法。

四、沿伸教學空間,再激藝術學趣。

三位老師都巧設了課後拓展,如欣賞中外大師的名作等,給了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課堂教學永遠是一件不完美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説一下,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會變的線條》教學建議:

1.本課不僅要認識線,還要發現隱藏在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線條,這些線條其實變來變去都出不了如來佛的手心呀——全是直線、曲線和折線的變種。本課要將這三種線以及它們的變種稍些提一下。

2.怎麼用不同的線條以及線條的粗細、密、長來表現美感?

可以進行比較教學,進一步教學當堂示範。

3.怎樣讓學生思維更開擴,作業效果更好?

作業可以上抽象一點的,強調線條美感的表現。展示時可以應用老師做好的不同物品框來評選作業。

《有趣的造型》教學建議:

1.課堂示範時方法還可以拓展一些,如畫、貼等,材料可以結合橡皮泥。

2.運動會參加的角色説一下是怎樣抓特點的?怎樣大膽誇張的?怎樣巧妙設計的?

感謝三位老師的精心準備、用心設計,給我們帶來了精彩教學以及他們的深入反思

感謝各位老師的深刻思考、精要點評以及毫不保留的教學建議。

美術評課稿9

亮點一:結構設計新穎,寓意深刻

陳敏老師用一首清新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七言唐詩來寓含本課的教學內容,課程結構設計十分有新意。

一夕風雨滿城香(談油紙傘的材質與工藝)

亦俗亦雅亦張揚(談油紙傘的審美與賞析)

夢裏花落知多少(談油紙傘的典故與民俗)

桐香竹韻留清新(談油紙傘的設計與展示)

此詩與本課的知識點十分吻合、貼切,一句詩則代表一個知識點,較好地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層次、有內涵,值得探討和研究。可見陳敏老師文學功底和歸納能力非同一般且用心良苦,單憑這點就已和其他選手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亮點二:策略運用適當,效果良好

PPT課件的底圖顏色,大小標題及文字的顏色,視頻、圖片的顏色,賽場擺設的油紙傘所綻放的顏色,自然而然地讓學生置身於一個民間色彩的空間中。再加上舞蹈視頻、油紙秀的選段和音樂的配合,情景油然而生。用情景引發情感,用情感引導探究,用探究指導表現,陳老師運用了一個較好的教學策略,所以教學效果良好。

亮點三:綜合素質較高,增光添色

陳老師是位高挑白淨的川妹子,穿着清新自然,賞心悦目,在整個賽場中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陳老師吐字清晰,生動流暢,偶爾還能説上兩句黃山話,和學生拉家常、套近乎。陳老師在課堂上注重示範教學,輔導得法,使學生上手快。陳老師的“親和力”配上那蒼勁有力的隸書板書,確實為其增光添色、增分不少。

亮點雖多,但為何無緣一等獎呢?因為這節課其實遺憾也不少。

遺憾一:評價輕描淡寫,流於形式

陳敏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對學生自我評價的表述是吸引人的:自評講思路與氣氛,互評講優點與不足。本應該成為堂上亮點之一,遺憾的是陳老師竟把此環節輕描淡寫、流於形式了。

遺憾二:時間把控失靈,“虎頭蛇尾”

要承認,陳老師在前段和中段演繹得還是挺精彩的,但因為陳老師求全求大,想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得一清二楚,而且在講解傘的結構和製作流程等環節花的時間太多,時間把控失靈,以至後面的拓展延伸等環節就忽略不談了,顯得有點“虎頭蛇尾”。

遺憾三:未達既定目標,功虧一潰

對學情沒有分析到位,高估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把印製傘面和體驗做一把油紙傘作為本課的作業是考慮不周詳的。瀘州分水油紙傘採用的傳統制作技藝至今被譽為中國民間紙傘的活化石,儘管已經被定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但對於離分水有千里之遙的黃山市七年級級學生而言,能夠初步感受民間美術的內涵、加深對民間美術色彩特點的瞭解,並探討出民間美術色彩的搭配規律,已經完成了本課的學習內容了,還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地讓他們去體驗和製作一把油紙傘,勉為其難,效果出不來那是意料中的事了。

最後的作業效果未能達到既定目標,我想應該是本課最大的遺憾所在,也應該是無緣“一等獎”的主要原因吧。

美術評課稿10

《折剪蝴蝶》是浙美版二年級下冊設計應用領域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蝴蝶的基本結構、對稱特徵及紋飾特點。

2、學習用對稱折剪的方法制作美麗的紙蝴蝶,並初步形成設計意識。

3、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玩玩,在設計製作“折剪蝴蝶”的練習中感受設計應用活動的樂趣。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學會用對稱的方法剪紙蝴蝶;難點定位為:做出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聽了張偉績老師的這堂課,我想到了一句名師名言:“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讓學生成為教師最好的作品”。其實就是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尊重差異,在遵循規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在本節美術課堂上,張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儘可能做到了以上的觀點。

一、課堂提問有設計

教師提問課堂問題時,往往由於表達方式、難易程度等不同,總有不願意舉手或答不上來的同學。在本節課中,張老師有意將問題進行設計。一星代表普通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二星代表有難度問題,面向三分之二學生;三星代表較難問題,面向反應快,能力強的學生。在觀察分析蝴蝶是對稱圖形的環節中,她出示蝴蝶正面圖片,提問:“你喜歡這隻蝴蝶嗎?”這是一個兩星問題,學生單純地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説出自己的感受,當然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發揮牽引的作用,大部分學生都積極舉手發表自己的選擇,教師也在學生的回答中繼續提問:“看完些蝴蝶你能説説它們都有什麼特點嗎?”這其實算是個二星的問題。部分學生會舉手説它們都有哪些部分,都長着兩雙翅膀等等。最後在蝴蝶身體中間加一條豎線,再提問:“你這時又發現了什麼?”這是二三星問題,教師所提的問題的答案,不能是唯一的,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學生的思維要躍出線性思維的軌道,向平面型、立體型思維拓展。有的學生説兩邊的花紋顏色都一樣;有的説形狀相同是對稱的……學生其實怎麼説都行,在説的過程中學生緊張的情緒也就慢慢地放鬆下來。正因為有了導入部分的鋪墊,學生的回答也是完美的。老師就着學生的回答,加以概念,生成了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作業佈置有分層

本課的課堂作業要求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製作一隻有漂亮花紋的會飛舞的紙蝴蝶。但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選擇。

1、用對稱的方法剪紙蝴蝶。

2、用對稱的方法制作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3、用對稱的方法剪剪、貼貼、畫畫等方法,製作外形、紋飾獨特的紙蝴蝶。

經過這樣的設計後,在作業表達上出現有豐富多樣的作品,有的外形不大,但是紋飾很美;有的外形特別,紋飾色彩豐富;有的甚至用彩紙剪貼,同樣完成了本次作業。

三、用作品美化環境

每個教室都有一個綠色的角落,下課後孩子們將自己的蝴蝶作品張貼在植物後面的玻璃上,遠看彷彿一羣蝴蝶聞香而來,孩子們都快樂地説:“好美啊!”伸着小手爭着説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他的……一片玻璃貼不下了,就貼到教室的其他窗户上,在環繞着自己動手做的彩蝶飛舞的教室裏上課,孩子們開心極了!

一堂課裏,教師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從孩子的視角和認知程度出發,用心設計教學。教的目的是學好。孩子們有興趣學,學得好,那麼教就是成功的。

美術評課稿11

1、評教學目標及任務達成

《吃蟲草》是三年級美術教材第14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蘇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各種吃蟲草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到自然界中這種奇特的植物,同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完成了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對於另一目標:運用綜合技法表現吃蟲草,蘇老師結合學生以往學習的經驗和不同作品的展示,向學生介紹了:砂畫、刮畫、剪貼等多種表現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路,為創作的多元性和多樣性打下了基礎,學生在創作的作品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

從教學的效果看,目標制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2、評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師緊緊圍繞吃蟲草的種類特點進行分析,運用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抓住吃蟲草芳香的氣味、美麗的形狀、漂亮的顏色,從而瞭解吃蟲草的特點。

而綜合技法的使用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蘇老師展示、分析了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從而確保了創作過程中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畫面的構圖,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畫面空、構圖小是現階段學生最常出現的問題,教師在講授強調的同時,進行了示範,先出示構圖小的作品,學生一下就發現了問題,之後邊講邊演示,強調遮擋、前後、大小、高低的.變化,突破了本課的這一難點。

3、評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展示各種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進行觀察和分析。在示範的過程中,不僅有老師的示範,還有學生的參與,豐富了課堂的形式。

4、評過程及評價

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能較全面地關注學生。

創作和展示環節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加強了學生間的合作和交流。

但展示評價環節似乎有些倉促,評價中語言的運用應更強調學科本位,如:構圖怎麼樣?形狀如何?顏色的運用……可以結合本課的知識點進行評價。

5、幾點建議:

(1)關於課程的開放性

關於吃蟲草的主題,學生應該非常感興趣,對於三年級而言,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收集資料的能力,如果課前老師能佈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有2的提前準備,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老師的圖片有限,學生的收集可以彌補不足,也是培養能力的機會。

(2)示範的典型性和嚴謹性

蘇老師在演示過程中共有兩次比較重要的示範,第一次抓住繪畫中的問題:高低、大小、前後、遮擋……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但第二次演示粘貼的方法時,出現了一些誤差,粘貼的方法和繪畫相反,應先貼後面的,再貼前面的,大的在後,小的在前。既然是示範,應該嚴謹,有目的性,此環節太過隨意,沒有達到示範的作用。

(3)板書的美觀和嚴謹

板書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本課教師如果能提前準備一些老師範畫的吃蟲草圖片,從形、色、線上都是很好的引領。

板書中出現:芳香氣味、美麗形狀、漂亮顏色,在語法上出現了錯誤。

(4)教學環節的整合和目的性

我始終認為:用最少的環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收益是有效甚至高效課堂的基礎。所以每個環節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蘇老師在展示吃蟲草圖片時,只是讓學生看這是瓶子草、那是捕蠅草,沒有深入觀察,根本起不到設置圖片的作用,教師可以和下面環節:分析捕蟲器的形狀、顏色結合起來,讓學生根據問題去觀察,既整合了環節,又充分發揮了圖片的作用。

其實,老師和學生一樣,如果摒棄橫向的甄別、比較,以縱向的個人發展來講,蘇老師今天的課,是我所聽過的她的課中最好的一次,無論從語言的表述,還是教態、方法的運用都有很大的進步。這也正是研討課的目的。

人是練出來的,課是磨出來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繼續能力!

美術評課稿12

這是吳愛老師為參加全國美術教師錄像課評優活動而完成的一份教學設計。在這次錄像評優及現場教學展示活動中。吳愛老師以此教學設計講授的這節課代表北京參賽並取得一等獎。今天我們通過評析她的教學設計。共同來分享這一教學成果,這使我更加感到這堂課在設計思路上頗有新意並有一定的深度,值得我們去認真地加以研究和總結。

1.注重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

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中國小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徵。

它將使我們美術教師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美術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從而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來更好地吸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藴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與媒材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讓學生較廣泛地接觸中外優秀美術作品。拓展美術視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內涵。提高審美能力。尤其要引導學生深入瞭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認同。這一點應該是本教學設計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吳愛老師在《吉祥幸福的民間美術—吉祥圖案》的教學設計中思路消晰。

主線分明。本課教學緊緊圍繞吉祥圖案如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這一主線。從造型、內涵、寓意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民間流傳的豐富多彩的吉祥圖案裝飾紋樣進行賞析。瞭解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及象徵、諧音的表現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參考相關資料。嘗試繪製吉祥圖案的作品,來表達自己對民間美術的熱愛,表達自己的理想,美好情感。

2.突出學科特點、創設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一節好的美術課應該具有審美性、直觀性、趣味性的學科特點。吳愛老師的教學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教師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技術。課件製作精美。吉祥圖案豐富多樣的造型和紋樣。美好的寓意和情感。動聽的民族音樂構成的和諧統一的視聽效果,突出了本課的主題,不僅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增強了他們對民族藝術的熱愛和嚮往。當然。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來自多方面教學因素的相互作用。通過吳愛老師教學設計的錄像片段,我們可以看到。隨着課堂教學的`深入。教師熱情的語言。

清晰的表達,熟練的演示;耐心的輔導和與學生親切的交流等因素。都作為一個完整的設計融入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是經過精雕細琢的。這與東城區何雲、何墨榮兩位教研員的指導和幫助是分不開的。當然也體現了吳愛老師的基本素質和教學功底。

3.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實效性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效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這是本課的另一個亮點。

為使學生對吉祥圖案有更具體和直觀地認識和了解,教師精心選擇了近200幅有代表性的吉祥圖案紋樣供學生學習、參考,並注有文字介紹。便於學生理解。將這些形象直觀的、學生感到親切的民問圖案作為美術範例引入教學,既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又體現了“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的美術課程理念,拓展了教學的空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教學資源的利用開發,是當前中學美術教師實施新課程,實驗新教材。進行有效教學必須具有的一種素質和能力,對於屬於視覺藝術的美術學科來講,教師更應對美術課程資源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和積累收集的習慣。

美術評課稿13

傅潤冰老師執教的《中國民間美術》一課從整體上看,本課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課堂開放而富有活力。應該説,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課,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傅老師自己進行精心設計的,以周杰倫為為典型,作為本課的導入,層層誘導深入,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本課教學中用到的實物很特別,也很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給與學生視覺上的衝擊力和吸引力都很大;再次,傅老師指導學生在課堂的互動活動中,每個同學都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方法去表現,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和展示。

二、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學習到了民間美術的知識,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三、如果説教學思想決定着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着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傅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二是課堂掌控應付自如,幽默風趣。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課堂練習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課堂的知識面較廣等,這些説明執教者課前、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幽默,操作演示熟練,學生參與率高,體現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

當然,在賞評《中國民間美術》的同時,我也有以下思考:

一、備課時要有充分的學情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興趣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我們在備課時往往在知識傳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忽視了學生到底需要什麼,他們的興趣點在哪裏。從《中國民間美術》的導入部分,就可以看出傅老師很好的把握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利用周杰倫的典型形象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很好的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可以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找到學生的興趣點,也正是課堂中有效教學的根本保證。

二、給學生帶來快樂的體驗是教學的努力方向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的落實科學素養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結合高中美術課的教學實際,應建立這樣一種理念:注重學生髮展,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培養科學素養,體現與人文的結合;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多樣學習方式;注意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構建多元評價,激勵學生走向成功。傅老師正是很好的把握這一理念,在他的課堂中,我們感受到師生像朋友關係,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周杰倫典型形象,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快樂體驗,這也正是我們要反思的地方:在我們的課堂中,學生有這樣的快樂體驗嗎?

由於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那麼對美術課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時鑽研也不夠,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對《中國民間美術》一課的膚淺看法,在賞評中若有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美術評課稿14

閲讀提示:

優秀美術評課稿《畫情緒》評課稿,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優秀美術

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

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風趣幽默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以培養表現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餘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設情境:

看一看:人們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們不同的情緒。(並給每個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來加深情緒感受)

二、遊戲表演:

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情緒。

三、名畫欣賞:

蒙克《吶喊》,先從局部色彩和用筆分析、感受畫面所表現的情緒。再從整體畫面感受。

四、教師示範:

當場畫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所要表現的不同情緒。

五、範畫欣賞:

展示一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説一説你覺得它分別表現的是哪種情緒。並總結規律。

六、名畫欣賞:

康定斯基、米羅的作品

七、畫展作品:

教師本人去參觀畫展與作品的合影,拉進藝術品與學生的距離感。

八、學生作業:

試用不同色彩、線條表現現在的情緒,併為作品取個題目,寫上簡單文字説明。

九、展示作品:

讓學生帶上自己的作品,來給大家説一説自己表現的了什麼樣的情緒。

在課堂上,餘老師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

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説,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讓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陸老師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導入部分就運用一組同學們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圖片,讓學生猜猜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並給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加深對情緒的理解。(如奧運冠軍劉翔的照片,劉翔學生都認識也是學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並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 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的學習,是一種學生通過遊戲、欣賞等方式來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陸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第一、遊戲。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創設情景:如果你被老師指定代表班級參加開學儀式。如果你被綁架了。

根據情景請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表演你當時會是什麼樣的情緒。國小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這樣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能使學生更好的體會情緒表現。第二、根據重難點,“自主探究”。首先,通過欣賞蒙克的作品《吶喊》(局部),從色彩、線條來感受畫面表現的情感。其次,教師當堂示範,用淺綠、桔紅畫出柔和的線條。再用深藍、深紅重重的畫出雜亂的線條。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老師在畫兩組線條時的不同情緒。接着,馬上欣賞兩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

體會表現的不同的情緒,並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規律。(愉快的情緒:色彩明亮、對比柔和、點線圓潤、曲線較多;不愉快的情緒:色彩灰暗、對比強烈、點線錯亂、折線較多。)

三、 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慾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

丁老師在指導學生製作方法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圖,並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總結規律,學會繪畫表現的方法。陸老師已經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這是一堂完整、充實而精彩的美術課,給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學習

美術評課稿15

首先,陳老師從備課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我們先來回顧老師的課堂足跡:

第一:欣賞沙畫表演視頻或手指印畫導入,引出指墨畫,激發學 生學習興趣

第二:初步嘗試、體驗指墨畫:

1.感受水墨變化

2.嘗試畫花,體驗用手指作畫樂趣

第三:走近大師 拓展表現

第四:學學大師

陳老師課過程也較清楚,從徐悲鴻作品《貓》與潘天壽指墨作品《貓》進行對比,感受指墨畫的不同之處,啟發學生從線條、墨色、畫面效果等方面仔細觀察體會、展開討論交流,它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

陳老師以自己嫻熟的技能給學生進行了示範,展示。

相對於國小五年級的學生來説,雖然接觸中國水墨畫已有幾次經歷,但對於用手指作畫還是很難掌握其特性。指墨畫教學的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現方法,大膽地將自己對國畫的認識和感受表現出來,提高學生表現能力。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關注大自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但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對中國畫我學的不多,只能用我淺顯的知識提幾點看法,希望一起探討,以此共勉:

我想,讓學生在掌握了指墨畫基本技巧後,運用“梅花”作為練習,教師的.示範給了孩子們很好的引領和啟示,為了避免示範給學生帶來的千篇一律,是否的適可而止,並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所長,創作獨特形象。教師在演示時應該多做幾種造型演示,比如可以畫小動物,如小雞、小螃蟹等造型簡單而且可愛生動,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更加拓寬學生的創作題材,豐富學生的創作內容,使得作業更加多樣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rw09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