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改寫《西遊記》

改寫《西遊記》

改寫《西遊記》1

孫先生:

改寫《西遊記》

你還記得我嗎?我是當年被你打死的白骨精,現如今,我已經成為地府裏的一個冤魂,在地府裏安心學習,努力深造。我堅信,有朝一日,我定將從地府順利“畢業”,重新成為妖精,並獲得“白骨夫人”的稱號!

想當年,我剛被你打死的時候,內心中充滿了怨恨。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在地府這些日子裏,我不再記恨你了,反倒對你有了幾分欽佩之情。想你當年也是個妖怪,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四處求師學藝,最後終成正果。你一路盡心盡力地保護唐僧,遇到再多的困難,都是那樣的堅定執着,而我也如你一樣,堅定執着地想吃唐僧肉,所以,你打死我,只能説是我技不如人,運氣太差!

但是今天,我想和你説説,我曾經的故事!其實,我的經歷也是一部無字的勵志史和血淚史。

想當年,我是一個美麗的女子,以賣布為生,因為我手藝好,價格合理,待人和善,鄰里鄉親都喜歡我,我有一個賣豆腐的丈夫,樣貌雖然算不上俊美,但是為人忠厚老實,我們的生活算不上富足,但也是有滋有味。

但是有一天,一件突發的事情打破了我們的幸福生活。那天,鎮子裏的李大富豪在街上閒逛,這個人,雖然家財萬貫,但是為人奸詐,生的極其醜陋,整天挺着個大肚子,他看到哪家女子美貌,便要強娶回家,不少年輕女子,因為受了他的羞辱,選擇自盡,怎奈他家中有錢,又和官府勾結,大家都拿他沒有辦法!

這次,在街上看到他,我趕緊躲了起來,沒曾想還是被他看見,指使幾個大漢將我綁回家去,逼我成親。我哪裏肯啊,我哭啊,鬧啊,可是就是無人來助,可憐我那個負心漢,竟然膽小怕事,連夜逃走了……

我只得一頭撞到牆上,尋了短見。死後,我被棄到路邊,風吹日曬,化作一堆白骨,但是我怨念極深,不得投胎轉世,最終成妖精,被人們稱為“白骨夫人”!

其實,被你打死我還是不甘心的,因為我的大仇未報,餘念未了,不過你放心,我想下一次我們見面的時候,我一定會更加強大的。

白骨精於地府

改寫《西遊記》2

悟空到了山上,就喊道:“猴兒們,我美猴王回來了!”小猴們一聽,都蹦出來看石猴,這時有一隻老猴哭哭啼啼的走了出來,它説:“大王,您走了之後,有一隻妖怪帶着一羣小妖出來,它説它要佔林水簾洞,幸好有一隻小猴引開了它,要不然,我們就會被那個妖怪給抓住了。”説完,老猴又把一個牌子拿了出來給悟空看,只見上面寫着:“混世魔王令”。

老猴又説:“這個是妖怪留下來的。”悟空聽了怒髮衝冠火冒三丈,駕着筋斗雲來到一個洞前,門口有兩個小妖,應該就是這裏了。兩個小妖見有人來了,就回洞稟告混世魔王,混世魔王聽了提着大刀帶着一羣小妖衝了出來,混世魔王沒想到的是盡然一隻小猴站在洞外來跟自己比,都哈哈大笑起來,混世魔王讓小妖退下,自己和悟空打的難解難分,就在這時,悟空向後移一步,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氣,那根毫毛立刻變成十幾只小猴,那十幾只小猴很靈活,把混世魔王弄得倒在地上動彈不得,悟空搶過大刀,一把殺掉了混世魔王,悟空又放了一把大火把那些小妖都燒死了,駕着筋斗雲回了花果山。

改寫《西遊記》3

將人洗禮的取經路

《西遊記》的整個西行之路是頗具趣味的。人們總是能通過這部小説沉浸於一個魔幻的世界。孩子們更是常常驚羨於孫悟空的本領高強,得趣於豬八戒的貪財好色。鄙人不才,小時候閲讀此書也僅是享受其中的情節精彩和文筆風趣。讀完後,哈哈一笑便只此了之。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再閲讀此書,卻多了一些思考。

漫漫西行路,仨徒弟惹是生非,為何有如此個性?為什麼不是三個任勞任怨、鞍前馬後的“完美”徒弟?難道作者僅是為了情節精彩才如此塑造人物?實際上吳承恩先生如此塑造人物是有意義的。在佛學中想要成佛是需要克服許多東西的。其中之一便是“意業”。所謂“意業”,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所説的“貪”“嗔”“痴”了。

如此一來,你也許會驚訝的發現,這不就是唐僧的三個徒弟嗎!孫悟空性格頑劣,脾氣暴躁,這就與“嗔”對應;豬八戒見錢眼開,愛貪小便宜,而且又貪圖女色,這便是“貪”了;沙僧不願思考,痴呆刻板,説的就是“痴”。這三種“意業”或者説是性格特點,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在西行之路,這仨徒弟為唐僧招惹了不少事端,特別是他們其貌不揚、常常驚嚇到凡夫俗子。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正是這三個滿是缺點的徒弟才保全唐僧走完整個的西行求經之路,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這同樣説明和體現了人具有這三種性格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和手段。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説是根據現實改寫而成的。而現實中的唐僧是獨自前往印度求得經書的。那麼,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我們也可以説《西遊記》中的唐僧同樣是集三種性格於一身,隻身西行罷了。

那麼取經之路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沒有經過盤絲洞,怎麼知道世間冷暖?沒有經過女兒國,怎麼知道情義無價?我雖未讀過什麼經書,卻也知道:佛,誕生於人間百態,柴米油鹽的點滴生活之間。唐僧一路西行受盡磨難,整個過程是為了將唐僧品性中的弱點洗盡,從而成佛。

也許經書並非那麼的重要,在我看來,那一卷卷的經書對於大唐王朝的價值,遠遠比不上唐僧這個經過取經之路的洗禮而洗盡“貪”“嗔”“痴”的人。這位得道高僧大概才是佛祖最想給予大唐的恩賜。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條洗禮我們的取經路呢?經過人生的洗禮,洗盡我們身上的劣根性。希望某天我們也能成佛吧!

改寫《西遊記》4

一、好詞

1、卧魚將腳2、飄揚翠袖3、搖拽緗裙4、玉筍纖纖5、金蓮窄窄6、柳衰谷秀7、託男挈女8、拱伏無違9、喜不自勝10、合契同情11、千峯開戟,萬仞開屏12、煙霞散彩,日月搖光,13、體段崢嶸14、烏雲斂伏

二、好句:

1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2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3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4、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5、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6、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7、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着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8、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f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9、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

三、好段

1、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峯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2、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四面山光連接,一林鳥雀喧譁。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茅舍人家。"這些景緻與天上皇宮、神聖西天、冥界、海底龍王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是人間山水田園風光的薈萃。

3、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一頭拭迸坡前草,兩腳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輪轉,跨海飛山第一能。頃刻之間不見影,霎時疾返舊途程。你看他忍氣別了師父,縱筋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獨自個悽悽慘慘,忽聞得水聲聒耳。大聖在那半空裏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

4、只聽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聲。但見:紫芝翳翳,白石蒼蒼。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蒼蒼半綠苔。數點小螢光灼灼,一林野樹密排排。香蘭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澗,古柏倚深崖。地僻更無遊客到,門前惟有野花開"。

5、峯巖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羣行。無數獐?天。影落滄溟北,雲開斗柄南。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峯巍列日光唬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

四、故事梗概:

《西遊記》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五、作品社會意義: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讓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現實社會的不良

風氣。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他那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明朝封建社會裏黑暗勢力的特點。同時這本書中神仙體系的描繪正是作者當時生活的明朝政治社會的縮影。

六、啟示:

《西遊記》給了我很多啟示,比如説唐僧,我從唐僧的身上學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須要持之以恆,要知難而進,才會成功.

《西遊記》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每個人都有其生存的價值要想完成任務就需要大家一起朝一個方向努力一個領導者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就像唐僧一個干將不論你能力有多大業績有多好你也要領會領導意見否則不論多大的功勞也沒用就像孫悟空一個看起來沒什麼用的人,只會插科打諢的人在關鍵時刻也是能力挽狂瀾的像豬八戒一個團隊中同樣不能沒有實幹者也許他沒什麼能力不會討領導歡心但是如果一個團隊沒了實幹家默默無聞的工作同樣是出不了成績的像沙僧和小白龍相對的沒有妖怪的百般阻撓也體現不出真經的珍貴……等等

七、人物評價

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都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唐僧??唐朝著名三藏法師,名為陳諱,法名陳玄奘,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師傅。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大徒弟儘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他心地善良,經常把能分辨是非的孫悟空冤枉,總是把妖怪當成好人解救出來。不過他意志堅定,一心向佛,堅韌不拔,執着追求,不畏艱難險阻,最終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帶領三個徒弟取得了真經。

孫悟空?曾因大鬧天宮而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來被唐僧救出,又受觀音點化保護唐僧前去西天取經,是唐僧的大徒弟。雖然有時淘氣,但是唐僧的緊箍咒使他平靜。他能有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他嫉惡如仇的心從未改變,並且能明辨是非,雖然經阿常受到唐僧的冤枉,但並不因此恨唐僧,也一直恭恭敬敬的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非常忠實。

豬八戒?原來是天篷元帥,因犯了錯誤下天庭又投錯了胎,之後也受觀音點化也前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是唐僧的二徒弟。他好吃懶惰,自私自利,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

改寫《西遊記》5

天若壓我,劈開那天;地若錮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何為西天佛教人。————題記

“猴頭!為何反天逆神,破那須彌!你可知,違背天條的懲戒!”,那閃着無數耀眼金光的九重天南天門之上,托塔天王李靖怒目圓睜,質問着那透露不屑的、千年前大鬧天宮的那道身影,身後,卻是那十萬天將,散發着山嶽般的威壓,似乎勢當要鎮了那大聖。

“嘁。”那聖不屑地用餘角的目光斜視着他們,手卻從耳中掏出了他那最引以為傲的定海神針。幌一幌,掀起萬丈氣浪————他早已不再是緊箍下的孫行者,現在,他是能令十殿閻羅嚇破膽,各路神仙唯恐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卻説那威嚴的不可一世的天兵天將,但被那猶如千軍萬馬踏過的田地中的草般,零零散散的,唯有那前頭的李靖、木吒、巨靈神等僅是被撞後了那麼幾步。“該死,這潑猴,百年過去,實力又大進了!”李靖急忙喚出玲瓏寶塔,卻未使出,便被孫悟空一棒打飛,然後迅速衝入敵軍中,變長了金箍棒,一掃一合,便閃了身形,不顧那些驚愕的目光,遁入了天宮之中,留下那潰不成軍的天神軍。

“呵呵呵,哈哈哈哈!如來老兒!玉帝老兒!今日,我齊天大聖,捲土重來!眾妖聽令!衝破南天門,踏平,凌霄寶殿!”孫悟空立在凌霄殿之上,那無數大妖如黑雲煙霧般輕易衝破南天門,進了天庭。

“糟!”玉帝驚站起,揉了揉眼,可那黑壓壓的一片並未消失,慌忙叫道,“快去請二郎神楊戩、觀世音菩薩和如來佛祖!”。

“大膽孽畜!天宮、西天都沒虧待你什麼!你何敢再度重演歷史,大鬧天宮!上一次,佛祖饒恕了你,叫你取經,難道,你以為你就可以放縱了嗎!”凌霄殿下,四天王其三,靈吉菩薩,老君,太白金星等一眾赫赫有名的神與數萬天兵天將皆匯聚在猖狂大笑的孫悟空前方,要不是此地為天宮凌霄殿,保不準他們早已動手,那散漫着神氣的法寶足以證明。孫悟空停了下來,嘲笑着他們,表面悠然自在,心裏卻在暗暗提防————誰敢保證這些前面一套,後面又一套的神仙會不會使詐偷襲呢?

當妖羣盡數抵達孫悟空身旁時,那二郎神與四海觀音也到了。雙方就這麼沉默對峙着,威壓卻時刻開啟。久之,神仙們都發現,那數千妖魔,實力不容小覷,每個都有據山為王,割海為皇的實力,一隻也罷,可數萬團結,各有神通,可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了,若不付出慘痛的代價,可難以解決啊,但哪怕是這種實力,他們卻都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大聖身後。他們不禁為之頭疼。

窒息的沉默,終究還是打破了,隨着一聲喊叫聲,天中爆發了一陣耀眼到睜不開的白光,然後又是震耳欲聾的轟隆聲,哪怕是九重天下的生靈,也盡數毀滅。

那一道道劍刃與狂風對峙着,撕裂長空,劈開了那綿延數千裏的陰雲;戟和槍的合擊,劃出一道道破空,引來一陣陣陰風,卻被那寶葫蘆吸收,如石沉大海;吹笛奏琴的,抵擋了萬千佛光與劍氣,演出了一層層的黑膜,將眾妖包裹起來,吸了致命一擊;舞槍弄棒的一個個敲打着敵方的肉體,發出一陣陣沉悶聲,打出那一口口神血與魔血;還有那御使法寶的,將妖怪化為膿血,將神仙燒成灰燼,或是將他們盡數腰斬的。人間界,下方早已生靈塗炭,天空不斷響起嘶喊聲與爆炸聲,把天弄的黃焰燃燒樣。這一天,天庭真正迎來了“諸神黃昏”。

那些佛陀與神見無數天將隕落,心中不住悲痛,大聲對那妖王道:“為何緣故!屠我天宮雄士!你還有無人道!”。那妖王也是似乎被戳中了什麼,咆哮着:“為什麼?你們心中明白!我師傅唐玄奘,只因違背一條莫須有的天規,便要做他人嫁衣,受百世輪迴之苦,廢除功德!我那二師弟豬悟能,為何只是因‘辦事不利’而被驅逐下界!還有那沙悟淨,竟無故遷回流沙河,化成妖魔!我給你們迴應,誰給俺老孫一個迴應!今日,俺老孫,便破了你這凌霄殿,砸了這天庭!”妖王砸下那碩大的如意金箍棒,含恨一擊,便將那金碧輝煌的凌霄殿毀滅。

原本那有些不敵的大妖們,士氣高漲,殺紅了眼,有些即將消隕的,竟然自爆,死也不忘帶上幾個。讓那諸神都倍感壓力,不敢力敵,只好靠着計謀,好滅幾個。

霎時間,佛光普陀耀世,隨着一聲聲的佛經,些許被削弱的妖怪直接消散在這天地間,強些的,行動也遲緩了不少,被諸神抓住機會,一舉殲滅。

妖王目眥盡裂,緊咬的牙縫中低吼着:“如來!”,隨後跳起百丈之高,將金箍棒極限巨大化,盡了全身氣力,將橫渡百萬裏的金箍棒使命砸向那個金光中的巨大形影,竟傳出陣陣龍吟,力道之大,使之周圍的空氣扭曲。

如來不敢硬抗,使出佛像金身,光芒愈加耀眼。當金箍棒砸到如來佛身上,時間彷彿靜止了,隨後便爆發出一陣衝擊————一陣所有神魔都難以抵抗的衝擊,要不是法力深厚,指不準就泯滅了,消散於這方世界了。

佛祖嘴角逆出一絲精血,後念起佛經,那妖王本就使光了全身氣力,那還能再鬥呢?腦袋如同被人用手捏着,疼痛難禁,不住地在地上抱着腦袋打滾,就如同千年前那緊箍般。佛祖手掌一翻,使勁向悟空拍去,這次,不是五指山了,那五根手指,化成五條鎖鏈,將悟空拉入深不見底的,地獄中的地獄————十八層煉獄,隨後禁錮,終日以熔巖燒灼。

隨着妖王落敗,那些大妖如無頭蒼蠅,隨手鎮壓。這一次“誅神”,以天庭慘勝迎來結局,而天宮因元氣大傷,不得不閉門整修。這場戰役,被後人稱為“神魔戰役”。

十八煉獄下,火紅的眼神彷彿要灼滅一切:“如來,你錮我永生,我必跳脱輪迴;你禁我永世,我當破滅燼穢”“吾名,三界妖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如同宣下絕誓,引起空氣漣漪————孫悟空!

改寫《西遊記》6

文學經典的改編、詮釋應該是在名著基礎上的再發現、再挖掘和再創造,這項工作並不是輕鬆的。我們之所以會在不同的時期,尤其是在文化重建和社會轉型期共同關注名著,,重讀經典,是因為它可以在我們面對現實手足無措的時候重獲資源,重拾信心,獲得新一輪的精神體驗。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文學經典是動態的,是可以供後人不斷改編和詮釋的,這也是文學經典的電視劇改編得以繁榮的根本。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古典四大名著電視劇的翻拍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各種古代、現當代文學經典的翻拍層出不窮,其中魚目混珠、泥沙俱下,褒貶不一。而最近兩年,重新翻拍古典四大名著的熱潮又再度掀起,還沒拍攝便炒得沸沸揚揚,商業氣息濃厚。

自20xx年春節開始,各大衞視便紛紛播出了所謂視覺盛宴的新版電視劇《西遊記》,社會各界雖然對新版《西遊記》有不同的評價,但是批評的聲音較多。另外新《西遊記》自今年4月28日在香港無線電視台黃金檔開播以來,便因其質量問題遭到觀眾的批評,稱該劇存在特效誇張、粗俗、道具配音不佳等問題。

新版《西遊記》批評受到批評最多的,無疑是其對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篡改,劇中師徒四人的形象顛覆了大眾對於經典的認知,無論從外形和內在都令人難以接受。

一、人物形象與性格的變化

(一)人物形象的“僵硬化”

新版《西遊記》過多地依賴於電腦特技和橡膠塑形使得人物嚴重失真、失神。在採訪當中,張紀中表示398個人物當中,需要塑形的有200多個。從電視播出效果看,豬八戒頂着一個碩大的橡膠豬頭,並且剛出現時是一個全身是毛的野豬頭,在這個碩大的橡膠頭套下,豬八戒完全沒有了老版《西遊記》中那樣憨態可掬的形象,而給人一種過度“原生態”而導致的厭惡感。孫悟空剛出場是一個全身是白色的石猴,但是動畫特技讓這個白色和周圍的自然景物格格不入,像一個透明的影子粘在了影像上,使其失去了在老版《西遊記》剛出場時那股活潑天真的勁頭。此外,劇中大量的神仙和妖怪造型奇異,甚至讓人心生恐懼,不忍直視。

首先橡膠塑形嚴重妨礙了魔幻人物生命展示,碩大的橡膠塑形可能會讓觀眾在直觀上感覺逼真,但《西遊記》畢竟不是魔幻遊戲,而是通過魔幻來反映人生。橡膠塑形嚴重阻礙了演員利用表情、眼神等向觀眾傳遞某種情感和精神,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只能通過語言,這就使得觀眾難以進入情境而遊離其外。其次,大量電腦特技的使用(轉載於::西遊記內容改寫)也使得畫面顯得誇張和詭異,劇中環境和人物動作失真。電腦特技固然可以幫助演員完成某些高難度的表演,但過度使用卻顯得浮誇。

(二)人物個性的徹底顛覆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神魔小説,但小説中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性格特點和定位,師徒四人各自鮮明的性格特點構成了小説的趣味所在,不論是推動情節發展,還是揭示主旨都是十分重要的。

孫悟空無疑是小説的靈魂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的,他集神魔變幻、猴的習性和人性於一身,是勇敢和正義的化身。豬八戒則更具人的特性,他油嘴滑舌、好色貪心、膽小怕事,

卻是師徒四人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沙和尚在四人中一貫沉默,任勞任怨。唐僧,雖然是三人的師傅,但畢竟一介凡人,又心懷慈悲,不免怯懦膽小,謹慎小心。原著中師徒四人性格的巧妙搭配使得取經之旅能夠順利進行,而又不枯燥單調。老版《西遊記》的人物設置大抵遵循了原著的定位:孫悟空“猴性”、“神性”、人性俱有,豬八戒憨態可掬,沙僧老實木訥,唐僧則怯懦慈悲。

新版《西遊記》則有較大改動,師徒四人的角色定位和藝術個性被徹底顛覆,唐僧不再懦弱膽小,唯唯諾諾,而變得堅定、果敢、有主張;孫悟空則動輒在師傅和菩薩面前撒嬌、賣萌,大失其本身個性;原本任勞任怨,老實寡言的唐僧也常常賣嘴,耍小聰明。再者,由於其本質上的娛樂傾向和對高科技特效的過度倚重,人物屢屢説出出現穿越的台詞、搞笑的隱喻,還不時有相聲小品和網絡熱詞的植入,讓人物不再具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吸引力。觀眾對張版表示失落,正是因為悟空、八戒、沙僧喪失了各自的傳統性格魅力,而變得“泯然眾人”了。

二.《西遊記》再改編人物民族性的淡化

(一)老版《西遊記》對傳統藝術的借鑑

82版《西遊記》到現在還在年年被重播,成為保證收視的“定海神針”。它首次將《西遊記》全部以完整的影視劇作呈現給觀眾,首次用特技造成了很多解放前不敢想象的“神話境界”,並且同樣借鑑雜技、舞蹈、京劇等傳統曲藝中《西遊記》的表演方式。在“忠於原著,慎於改編”的宗旨下,“着意於突現小説中不畏權勢的抗爭精神和不避艱險的進取精神。對原作中夾雜的某些因果報應、封建迷信等消極內容,則加以淘汰。”在電視劇還寥寥無幾的時代,《西遊記》就這樣造成了“萬人空巷”看“西遊”的收視現象。

這部電視劇首開電視改編名著的先河,其巨大的成功首先取決於對原著奇人異事的生動演繹。《西遊記》這部小説在民間流傳之廣,只要從各種雜劇戲曲的表演曲目就可窺見一斑。對於小説中四個主要人物的形象,長期以來已經在民間有一定的共識。82版電視劇中四位主演的造型和表演,還有妖魔神仙的裝扮都極大地符合了這部名著在民間的想象。六小齡童曾説過:“我當年演孫悟空,腳怎麼站、棍子怎麼拿、眼睛怎麼看,都是有講究的。中國有獨一無二的猴戲表演藝術,不是你有名、臉上貼點毛就是孫悟空了。”

86版電視劇《西遊記》之所以歷經時間的洗禮,依然具有如此之大的藝術魅力,正是在服裝、表演、佈景設計、劇情編織等方面借鑑了傳統曲藝和民間傳説中的表現方式,充分體現了《西遊記》原著的民族風格。雖然與現代性的緊密結合也是這兩部劇作引起強烈共鳴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當時代更新變換,29年之後這兩部劇作依然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不能不説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二)新版《西遊記》中人物民族因素的淡化

首先從師徒四人來説,孫悟空形象就與六小齡童所演的又很大差距,雖然一眼看上去更像一隻猴子,但也僅止於此,不論是行為、動作還是眼神,都給人空洞僵硬的感覺,雖然有不錯的武術功底,也難掩其猴性不足的問題。豬八戒形象歷來都給人又愛又恨的感覺,它肥頭大耳的憨態早已為大眾所接受,在老版西遊記中猴子曾用到中國曲藝中經典的“豬八戒背媳婦”,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新版《西遊記》中,豬八戒一出場時一隻長着獠牙的醜陋無比的野豬——豬鋼鬣,給人的感覺只能是反感和恐懼,後來被唐僧收服後,頂着巨大的豬頭頭套,挺着碩大的肚子,眼神空洞,語言乏味,再無豬八戒的神韻,更似西方影視作品中常常出現的變異怪物。

其次,天上的仙境、地上的妖怪洞府和西方的聖境,除了“氣勢恢宏”,看起來大氣磅礴,也沒什麼可圈點的。在老版《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路上所遇的妖怪、所經的地域,都反映出一路上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的變化。新版《西遊記》因為得益於現代電腦特技的高超技藝而放棄了很多實景拍攝,採用摳圖的方式來構建景物和背景,這就導致

景色失真,而且千篇一律,甚至妖怪們都大同小異,除了技能和頂着的動物頭像不同外,實在沒有什麼特色而言。

電腦特技的使用固然可以降低一定的成本、縮短拍攝時間、降低演員表員表演的難度,但由於現在國內的特效技術還不能達到國際一流的水平,難以達到觀眾對於景物真實、自然的基本要求,因而,有些時候還是要“捨近求遠”而求得更好的效果。

三、《西遊記》再改編人物形象的篡改導致其主題的虛無

張紀中版《西遊記》,前期宣傳之際就以其造型逼真、技術完備而廣泛造勢。該部電視劇更多地體現了一個消費時代的技術霸權和熒屏形象的平面展示,至於人類的想象維度和人的心靈問題,則近乎無關。

29年後這部動用了最先進的電腦特技的“魔幻電視劇”,在諸多的人造的魔幻背景下,已經徹底破壞了這部文學名著在民間長期存在的想象。不僅魔幻佈景空洞虛假,類似電腦遊戲,失去了環境和人物之間真實的關係,而且四個主人公的造型也因為電腦特技而嚴重失真,並且帶着看不到表情的面具,影響了其性格和心理的塑造與表達。

大眾消費文化的盛行帶來了電視劇的娛樂化傾向,電視劇創作更傾向依靠高科技打造視覺盛宴。廣東南方電視台在投資拍攝張版《西遊記》時就表示,最為看中的是《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最依賴於也最能體現影視製作技術進步的.作品”[5],這其中也包括對電視劇製作團隊、尤其是導演張紀中的選擇。不可否認,電視劇創作和藝術本身就是技術進步的體現,但是,如果技術成為電視劇創作的唯一主導,觀賞性凌駕于思想性和藝術性之上,無疑容易造成技術異化藝術的危機。

改寫《西遊記》7

本文是對《西遊記》第四十七回《聖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和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僧思拜佛履層冰》的部分章節的改寫。夏志清説:“(各種人物之間簡短對話)很難翻譯,因為到處都是‘曰’字(在更通俗的小説中,代之以‘道’),每一句引語前都有這個字。在翻譯成英文‘said’時成了衝撞冒失、千篇一律的強調。對於所有中國傳統小説來説,專譯這種簡短對話場景的最好辦法也許是用戲劇的對話形式,把‘曰’或‘道’變成冒號,伴隨的動詞修飾語如‘笑’、‘泣’等放在括號裏。如此翻譯,這些場景可望獲得如《天路歷程》和博斯韋爾的《約翰遜的生活》中類似場景的快捷和活潑。”(《中國古典小説史論·三國演義》61-62頁。)本文即是試圖把選中的《西遊記》文本改寫成類似戲劇的努力。我不清楚這種對詞語順序的輕微變換、標點符號的調整以及段落的重新劃分能帶來多大程度的閲讀體驗上的區別。因為文中有兩位老者,即陳澄和陳清,為了避免混淆,我把文中多次出現的“老者”根據文意替換成“陳澄”或“陳清”,儘管他們在出場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進行自我介紹

第四十七回

(師徒們曉行夜住,渴飲飢餐,不覺的春盡夏殘,又是秋光天氣。一日,天色已晚。)

唐僧(勒馬):“徒弟,今宵何處安身也?”

行者:“師父,出家人莫説那在家人的話。”三藏:“在家人怎麼?出家人怎麼?”

行者:“在家人,這時候温牀暖被,懷中抱子,腳後蹬妻,自自在在睡覺。我等出家人,那裏能夠?便是要帶月披星,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

八戒:“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險峻,我挑著重擔,著實難走,須要尋個去處,好眠一覺,養養精神,明日方好捱擔;不然,卻不累倒我也?”

行者:“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

(師徒們沒奈何,只得相隨行者往前。又行不多時,只聽得滔滔浪響。)

八戒:“罷了,來到盡頭路了。”

沙僧:“是一股水擋住也。”

唐僧:“卻怎生得渡?”

八戒:“等我試之,看深淺何如。”

三藏:“悟能,你休亂談,水之淺深,如何試得?”

八戒:“尋一個鵝卵石,拋在當中。若是濺起水泡來,是淺;若是骨都都沉下有聲,是深。”

行者:“你去試試看。”

(那呆子摸了一塊石頭,望水中拋去,只聽得骨都都泛起魚津,沉下水底。)

八戒:“深深深,去不得!”

唐僧:“你雖試得深淺,卻不知有多少寬闊。”

八戒:“這個卻不知,不知。”

行者:“等我看看。”

(好大聖,縱筋斗雲,跳在空中,定睛觀看,但見那: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靈派吞華嶽,長流貫百川。千層洶浪滾,萬疊峻波顛。岸口無漁火,沙頭有鷺眠。茫然渾似海,一望更無邊。)

行者(急收雲頭,按落河邊):“師父,寬哩,寬哩,去不得!老孫火眼金睛,白日裏常看千里,兇吉曉得是;夜裏也還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見邊岸,怎定得寬闊之數?”

三藏(大驚,口不能言,聲音哽咽):“徒弟啊,似這等怎了?”

沙僧:“師父莫哭。你看那水邊立的,可不是個人麼?”

行者:“想是扳罾的漁人,等我問他去來。”(拿了鐵棒,兩三步,跑到面前看處):呀!不是人,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個篆文大字,下邊兩行有十個小字。三個大字乃“通天河”,十個小字乃“徑過八百里,亙古少行人”。(叫):“師父,你來看看。”

三藏(看見,滴淚):“徒弟呀,我當年別了長安,只説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遙。”

八戒:“師父,你且聽,是那裏鼓鈸聲音?想是做齋的人家。我們且去趕些齋飯吃,問個渡口尋舡,明日過去罷。”

三藏(馬上聽得,果然有鼓鈸之聲):“卻不是道家樂器,足是我僧家舉事。我等去來。”

(行者在前引馬,一行聞響而來。那裏有甚正路,沒高沒低,漫過沙灘,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卻也都住得好。但見:倚山通路,傍岸臨溪。處處柴扉掩,家家竹院關。沙頭宿鷺夢魂清,柳外啼鳴喉舌冷。短笛無聲,寒砧不韻。紅蓼枝搖月,黃蘆葉鬥風。陌頭村犬吠疏籬,渡口老漁眠釣艇。燈火稀,人煙靜,半空皎月如懸鏡。忽聞一陣白蘋香,卻是西風隔岸送。)

(三藏下馬,只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裏有燈燭熒煌,香煙馥郁。)

三藏:“悟空,此處比那山凹河邊卻是不同。在人間屋檐下,可以遮得冷露,放心穩睡。你都莫來,讓我先到那齋公門首告求。若肯留我,我就招呼汝等;假若不留,你卻休要撒潑。汝等臉嘴醜陋,只恐?了人,闖出禍來,卻倒無住處矣。”

行者:“説得有理。請師父先去,我們在此守待。”

(那長老才摘了斗笠,光著頭,抖抖褊衫,拖著錫杖,徑來到人家門外。見那門半開半掩,三藏不敢擅入。聊站片時,只見裏面走出一個老者,項下掛著數珠,口唸阿彌陀佛,徑自來關門。)

長老(慌得合掌高叫):“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陳清(還禮):“你這和尚,卻來遲了。”

三藏:“怎麼説?”

陳清:“來遲無物了。早來啊,我舍下齋僧,盡飽吃飯,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你怎麼這時候才來?”

三藏(躬身):“老施主,貧僧不是趕齋的。”

陳清:“既不趕齋,來此何干?”

三藏:“我是東土大唐欽差往西天取經者,今到貴處,天色已晚。聽得府上鼓鈸之聲,特來告借一宿,天明就行也。”

陳清(搖手):“和尚,出家人休打誑語。東土大唐,到我這裏,有五萬四千里路。你這等單身,如何來得?”

三藏:“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陳清:“既有徒弟,何不同來?”(教)“請,請,我舍下有處安歇。”

三藏(回頭,叫聲):“徒弟,這裏來。”

(那行者本來性急,八戒生來粗魯,沙僧卻也莽撞,三個人聽得師父招呼,牽著馬,挑著擔,不問好歹,一陣風,闖將進去。)

陳清(看見,?得跌倒在地,口裏只説):“是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三藏(攙起):“施主莫怕,不是妖怪,是我徒弟。”

陳清(戰兢兢):“這般好俊師父,怎麼尋這樣醜徒弟。”

三藏:“雖然相貌不中,卻倒會降龍伏虎,捉怪擒妖。”

(老者似信不信的,扶著唐僧慢走。那三個兇頑闖入廳房上,拴了馬,丟下行李。那廳中原有幾個和尚唸經。)

八戒(掬著長嘴喝道):“那和尚,唸的是甚麼經?”

(那些和尚聽見問了一聲,忽然?E頭:觀看外來人,嘴長耳朵大。身粗背膊寬,聲響如雷咋。行者與沙僧,容貌更醜陋。廳堂幾眾僧,無人不害怕。?黎還唸經,班首教行罷。難顧磬和鈴,佛像且丟下。一齊吹息燈,驚散光乍乍。跌跌與爬爬,門限何曾跨。你頭撞我頭,似倒葫蘆架。清清好道場,翻成大笑話。這兄弟三人見那些人跌跌爬爬,鼓著掌哈哈大笑。那些僧越加悚懼,磕頭撞腦,各顧性命,通跑淨了。三藏攙那老者,走上廳堂,燈火全無,三人嘻嘻哈哈的還笑。)

唐僧(罵):“這潑物,十分不善。我朝朝教誨,日日叮嚀。古人云:‘不教而善,非聖而何?教而後善,非賢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汝等這般撒潑,誠為至下至愚之類。走進門不知高低,?倒了老施主,驚散了唸經僧,把人家好事都攪壞了,卻不是墮罪與我?”(説得他們不敢回言。)

陳清(方信是他徒弟,急回頭作禮):“老爺,沒大事,沒大事。才然關了燈,散了花,佛事將收也。”

八戒:“既是了帳,擺出滿散,酒飯來,我們吃了睡覺。”

陳清:“掌燈來,掌燈來。”

家裏人(聽得,大驚小怪):“廳上唸經,有許多香燭,如何又教掌燈?”

(幾個僮僕出來看時,這裏黑洞洞的,即便點火把燈籠,一擁而至。忽?E頭見八戒、沙僧,慌得丟了火把,忽抽身關了中門。)僮僕(往裏嚷):“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行者拿起火把,點上燈燭,扯過一張交椅,請唐僧坐在上面;他兄弟們坐在兩傍,那老者坐在前面。正敍坐間,只聽得裏面門開處,又走出一個老者。)

陳澄(拄著枴杖):“是甚麼邪魔,黑夜裏來我善門之家?”

陳清(急起身迎到屏門後):“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東土大唐取經的羅漢。徒弟們相貌雖兇,果然是相惡人善。”

(那老者方才放下拄杖,與他四位行禮。禮畢,也坐了面前。)

陳澄(叫):“看茶來。排齋。”(連叫數聲,幾個僮僕戰戰兢兢,不敢攏帳。)

八戒(忍不住):“老者,你這盛价兩邊走怎的?”

陳澄:“教他們捧齋來侍奉老爺。”

八戒:“幾個人伏侍?”

陳澄:“八個人。”

八戒:“這八個人伏侍那個?”

陳澄:“伏侍你四位。”

八戒:“那白麪師父只消一個人,毛臉雷公嘴的只消兩個人,那晦氣臉的要八個人,我得二十個人伏侍方夠。”

陳澄:“這等説,想是你的食腸大些。”

八戒:“也將就看得過。”

陳澄:“有人,有人。”

(七大八小,就叫出有三四十人出來。那和尚與老者一問一答的講話,眾人方才不怕。卻將上面排了一張桌,請唐僧上坐;兩邊擺了三張桌,請他三位坐;前面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後是面飯、米飯、閒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唐長老舉起箸來,先念一卷《啟齋經》。那呆子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那裏等唐僧經完,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

傍邊小的:“這位老爺忒沒算計,不籠饅頭,怎的把飯籠了,卻不污了衣服?”

八戒(笑):“不曾籠,吃了。”

小的:“你不曾舉口,怎麼就吃了?”

八戒:“兒子們便説謊,分明吃了;不信,再吃與你看。”

(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

眾僮僕:“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

(那唐僧一卷經還未完,他已五六碗過手了。然後卻才同舉箸,一齊吃齋。呆子不論米飯面飯、果品閒食,只情一撈,亂?l,口裏還嚷:“添飯,添飯。”漸漸不見來了。)

行者(叫):“賢弟,少吃些罷,也強似在山凹裏忍餓,將就夠得半飽也好了。”

八戒:“嘴臉。常言道:‘齋僧不飽,不如活埋’哩。”

行者(教):“收了家火,莫睬他。”

陳澄陳清(躬身):“不瞞老爺説,白日裏倒也不怕,似這大肚子長老,也齋得起百十眾。只是晚了,收了殘齋,只蒸得一石面飯、五斗米飯與幾桌素食,要請幾個親鄰與眾僧們散福。不期你列位來,?得眾僧跑了,連親鄰也不曾敢請,盡數都供奉了列位。如不飽,再教蒸去。”

八戒:“再蒸去,再蒸去。”(話畢,收了家火桌席。)

三藏(拱身,謝了齋供,才問):“老施主高姓?”

陳澄:“姓陳。”

三藏(合掌):“這是我貧僧華宗了。”

陳澄:“老爺也姓陳?”

三藏:“是,俗家也姓陳。請問適才做的甚麼齋事?”

八戒(笑):“師父問他怎的,豈不知道?必然是青苗齋、平安齋、了場齋罷了。”

陳澄:“不是,不是。”

三藏:“端的為何?”

陳澄:“是一場預修亡齋。”

八戒(笑得打跌):“公公忒沒眼力。我們是扯謊架橋哄人的大王,你怎麼把這謊話哄我?和尚家豈不知齋事?只有個預修寄庫齋、預修填還齋,那裏有個‘預修亡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甚亡齋?”

行者(聞言,暗喜):“這呆子乖了些也。──老公公,你是錯説了。怎麼叫做‘預修亡齋’?”

二位老者(欠身):“你等取經,怎麼不走正路,卻?到我這裏來?”

行者:“走的是正路,只見一股水擋住,不能得渡,因聞鼓鈸之聲,特來造府借宿。”

陳澄:“你們到水邊,可曾見些甚麼?”

行者:“止見一面石碑,上書‘通天河’三字,下書‘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十字,再無別物。”

陳澄:“再往上岸走走,好的離那碑記只有裏許,有一座靈感大王廟,你不曾見?”

行者:“未見。請公公説説,何為靈感?”

陳澄陳清(一齊垂淚):“老爺啊,那大王: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佑黎民。年年莊上施甘雨,歲歲村中落慶雲。”

行者:“施甘雨,落慶雲,也是好意思,你卻這等傷情煩惱,何也?”

陳澄(跌腳捶胸,哏了一聲):“老爺啊,雖則恩多還有怨,縱然慈惠卻傷人。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行者:“要吃童男女麼?”

陳澄:“正是。”

行者:“想必輪到你家了?”

陳澄:“今年正到舍下。我們這裏有百家人家居住。此處屬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陳家莊。這大王一年一次祭賽,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他一頓吃了,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賽,就來降禍生災。”

行者:“你府上幾位令郎?”

陳澄(捶胸):“可憐,可憐!説甚麼令郎,羞殺我等。這個是我舍弟,名喚陳清。老拙叫做陳澄。我今年六十三歲,他今年五十八歲,兒女上都艱難。我五十歲上還沒兒子,親友們勸我納了一妾,沒奈何,尋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歲,取名喚做一秤金。”

八戒:“好貴名。怎麼叫做一秤金?”

陳澄:“我只兒女艱難,修橋補路,建寺立塔,佈施齋僧,有一本帳目,那裏使三兩,那裏使五兩。到生女之年,卻好用過有三十斤黃金。三十斤為一秤,所以喚做一秤金。”

行者:“那個的兒子麼?”

陳澄:“舍弟有個兒子,也是偏出,今年七歲了,取名喚做陳關保。”

行者:“何取此名?”

陳澄:“家下供養關聖爺爺,因在關爺之位下求得這個兒子,故名關保。我兄弟二人,年歲百二,止得這兩個人種,不期輪次到我家祭賽,所以不敢不獻。故此父子之情,難割難捨,先與孩兒做個超生道場。故曰‘預修亡齋’者,此也。”

三藏(聞言,止不住腮邊淚下):“這正是古人云:‘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

行者(笑):“等我再問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當?”

陳澄陳清:“頗有些兒:水田有四五十頃,旱田有六七十頃,草場有八九十處;水黃牛有二三百頭,驢馬有三二十匹,豬羊雞鵝無數。舍下也有吃不著的陳糧,穿不了的衣服。家財產業,也盡得數。”

行者:“你這等家業,也虧你省將起來的。”

陳澄:“怎見我省?”

行者:“既有這傢俬,怎麼捨得親生兒女祭賽?拚了五十兩銀子,可買一個童男;拚了一百兩銀子,可買一個童女。連絞纏不過二百兩之數,可就留下自己兒女後代,卻不是好?”

陳澄陳清(滴淚):“老爺,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靈感,常來我們人家行走。”

行者:“他來行走,你們看見他是甚麼嘴臉?有幾多長短?”

二老:“不見其形,只聞得一陣香風,就知是大王爺爺來了,即忙滿鬥焚香,老少望風下拜。他把我們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時年月,他都記得。只要親生兒女,他方受用。不要説二三百兩沒處買,就是幾千萬兩,也沒處買這般一模一樣同年同月的兒女。”

行者:“原來這等。也罷,也罷,你且抱你令郎出來,我看看。”

(那陳清急入裏面,將關保兒抱出廳上,放在燈前。小孩兒那知死活,籠著兩袖果子,跳跳舞舞的吃著耍子。行者見了,默默唸聲咒語,搖身一變,變作那關保兒一般模樣。兩個孩兒攙著手,在燈前跳舞。?得那老者慌忙跪著。)

唐僧:“老爺,不當人子,不當人子。”

陳清:“這位老爺才然説話,怎麼就變作我兒一般模樣,叫他一聲,齊應齊走?卻折了我們年壽,請現本相,請現本相。”(行者把臉抹了一把,現了本相。)

陳清(跪在面前):“老爺原來有這樣本事。”

行者(笑):“可像你兒子麼?”

陳清:“像像像,果然一般嘴臉,一般聲音,一般衣服,一般長短。”

行者:“你還沒細看哩。取秤來稱稱,可與他一般輕重?”

陳清:是是是,是一般重。”

行者:“似這等可祭賽得過麼?”

陳清:“忒好,忒好,祭得過了。”

行者:“我今替這個孩兒性命,留下你家香煙後代,我去祭賽那大王去也。”

陳清(跪地磕頭):“老爺果若慈悲替得,我送白銀一千兩,與唐老爺做盤纏往西天去。”

行者:“就不謝謝老孫?”

陳清:“你已替祭,沒了你也。”

行者:“怎的得沒了?”

陳清:“那大王吃了。”

行者:“他敢吃我?”

陳清:“不吃你,好道嫌腥。”

行者(笑):“任從天命。吃了我,是我的命短;不吃,是我的造化。我與你祭賽去。”

(那陳清只管磕頭相謝,又允送銀五百兩。惟陳澄也不磕頭,也不説謝,只是倚著那屏門痛哭。)

行者(知之,上前扯住):“老大,你這不允我,不謝我,想是捨不得你女兒麼?”

陳澄(才跪下):“是,捨不得。敢蒙老爺盛情,救替了我侄子也夠了。但只是老拙無兒,止此一女,就是我死之後,他也哭得痛切,怎麼捨得?”

行者:“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飯,整治些好素菜,與我那長嘴師父吃。教他變作你的女兒,我兄弟同去祭賽。索性行個陰騭,救你兩個兒女性命,如何?”

八戒(聽得此言,心中大驚):“哥哥,你要弄精神,不管我死活,就要攀扯我。”

行者:“賢弟,常言道:‘雞兒不吃無工之食。’你我進門,感承盛齋,你還嚷吃不飽哩,怎麼就不與人家救些患難?”

八戒:“哥啊,變化的事情,我卻不會哩。”行者道:“你也有三十六般變化,怎麼不會?”

三藏(叫):“悟能,你師兄説得最是,處得甚當。常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一則感謝厚情;二來當積陰德;況涼夜無事,你兄弟耍耍去來。”

八戒:“你看師父説的話,我只會變山,變樹,變石頭,變癩象,變水牛,變大胖漢還可;若變小女兒,有幾分難哩。”

行者:“老大莫信他,抱出你令愛來看。”

(那陳澄急入裏邊,抱將一秤金孩兒,到了廳上。一家子妻妾大小,不分老幼內外,都出來磕頭禮拜,只請救孩兒性命。那女兒頭上戴一個八寶垂珠的花翠箍;身上穿一件紅閃黃的?絲襖,上套著一件官綠緞子棋盤領的披風;腰間繫一條大紅花絹裙;腳下踏一雙蝦蟆頭淺紅?絲鞋;腿上穿兩隻綃金膝褲兒。也拿著果子吃哩。)

行者:“八戒,這就是女孩兒。你快變的像他,我們祭賽去。”

八戒:“哥呀,似這般小巧俊秀,怎變?”

行者(叫):“快些,莫討打。”

八戒(慌了):“哥哥不要打,等我變了看。”(念動咒語,把頭搖了幾搖,叫:“變!”真個變過頭來,就也像女孩兒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

行者(笑):“再變變。”

八戒:“憑你打了罷,變不過來,奈何?”

行者:“莫成是丫頭的頭,和尚的身子?弄的這等不男不女,卻怎生是好?你可布起罡來。”(就吹他一口仙氣,果然即時把身子變過,與那孩兒一般。)

行者(便教):“二位老者,帶你寶眷與令郎、令愛進去,不要錯了。一會家,我兄弟躲懶討乖,走進去,轉難識認。你將好果子與他吃,不可教他哭叫,恐大王一時知覺,走了風汛。等我兩人耍子去也。”(吩咐沙僧保護唐僧):“我變作陳關保,八戒變作一秤金。”(二人俱停當了。)

行者(卻問):“怎麼供獻?還是困了去,是綁了去?蒸熟了去,是剁碎了去?”

八戒:“哥哥,莫要弄我,我沒這個手段。”

陳澄:“不敢,不敢。只是用兩個紅漆丹盤,請二位坐在盤內,放在桌上,著兩個後生?E一張桌子,把你們?E上廟去。”

行者:“好好好,拿盤子出來,我們試試。”

(那老者即取出兩個丹盤,行者與八戒坐上。四個後生?E起兩張桌子,往天井裏走走兒,又?E回放在堂上。)

行者(歡喜):“八戒,像這般子走走耍耍,我們也是上台盤的和尚了。”

八戒:“若是?E了去,還?E回來,兩頭?E到天明,我也不怕。只是?E到廟裏,就要吃哩,這個卻不是耍子!”

行者:“你只看著我,?}著吃我時,你就走了罷。”

八戒:“知他怎麼吃哩?如先吃童男,我便好跑;如先吃童女,我卻如何?”

陳澄:“常年祭賽時,我這裏有膽大的鑽在廟後,或在供桌底下,看見他先吃童男,後吃童女。”

八戒:“造化,造化。”

(兄弟正然談論,只聽得外面鑼鼓喧天,燈火照耀,同莊眾人打開前門,叫:“?E出童男童女來。”這老者哭哭啼啼,那四個後生將他二人?E將出去。陳家莊眾信人等,將豬羊牲醴與行者、八戒,喧喧嚷嚷,直?E至靈感廟裏排下;將童男女設在上首。行者回頭看見那供桌上香花蠟燭,正面一個金字牌位,上寫“靈感大王之神”,更無別的神像。眾信擺列停當,一齊朝上叩頭):“大王爺爺,今年今月今日今時,陳家莊祭主陳澄等眾信,年甲不齊,謹遵年例,供獻童男一名陳關保、童女一名陳一秤金,豬羊牲醴如數,奉上大王享用。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祝罷,燒了紙馬,各回本宅不題。)

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我們家去罷。”

行者:“你家在那裏?”

八戒:“往老陳家睡覺去。”

行者:“呆子又亂談了。既允了他,須與他了這願心才是哩。”

八戒:“你倒不是呆子,反説我是呆子。只哄他耍耍便罷,怎麼就與他祭賽,當起真來?”

行者:“為人為徹。一定等那大王來吃了,才是個全始全終;不然,又教他降災貽害,反為不美。”(正説間,只聽得呼呼風響。)

八戒:“不好了,風響是那話兒來了。”

行者(只叫):“莫言語,等我答應。”

(頃刻間,廟門外來了一個妖邪。你看他怎生模樣:金甲金盔燦爛新,腰纏寶帶繞紅雲。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鋸齒分。足下煙霞飄蕩蕩,身邊霧靄暖薰薰。行時陣陣陰風冷,立處層層煞氣温。卻似捲簾扶駕將,猶如鎮寺大門神。)

怪物(攔住廟門):“今年祭祀的是那家?”

行者(笑吟吟的):“承下問,莊頭是陳澄、陳清家。”

怪物(聞答,心中疑似):“這童男膽大,言談伶俐。常來供養受用的,問一聲不言語;再問聲,?了魂;用手去捉,已是死人。怎麼今日這童男善能應對?”(不敢來拿,又問):“童男女叫甚名字?”

行者(笑):“童男陳關保,童女一秤金。”

怪物:“這祭賽乃上年舊規,如今供獻我,當吃你。”

行者:“不敢抗拒,請自在受用。”

怪物(聽説,又不敢動手,攔住門喝道):“你莫頂嘴。我常年先吃童男,今年倒要先吃童女。”

八戒(慌了):“大王還照舊罷,不要吃壞例子。”

(那怪不容分説,放開手,就捉八戒。呆子撲的跳下來,現了本相,掣釘鈀,劈手一築,那怪物縮了手,往前就走,只聽得當的一聲響。)八戒:“築破甲了。”(行者也現本相看處,原來是冰盤大小兩個魚鱗。)行者(喝聲):“趕上。”(二人跳到空中。)

怪物(因來赴會,不曾帶得兵器,空手在雲端裏喝道):“你是那方和尚,到此欺人,破了我的香火,壞了我的名聲?”

行者:“這潑物原來不知。我等乃東土大唐聖僧三藏奉欽差西天取經之徒弟。昨因夜寓陳家,聞有邪魔,假號靈感,年年要童男女祭賽。是我等慈悲,拯救生靈,捉你這潑物。趁早實實供來:一年吃兩個童男女,你在這裏稱了幾年大王?吃了多少男女?一個個算還我,饒你死罪。”

(那怪聞言就走,被八戒又一釘鈀,未曾打著,他化一陣狂風,鑽入通天河內。)

標籤: 西遊記 改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veye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