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字體設計參考繪畫思想可行性思考論文

字體設計參考繪畫思想可行性思考論文

一、選擇參照“得意忘象”繪畫思想

字體設計參考繪畫思想可行性思考論文

英國的字體從業者曾在1970年代與皇家藝術學院“圖形信息研究部”做過關於字體易認性與易讀性的調查,“其結論之一是,人們發現筆畫具有強烈特色的字體比平直的字體更容易辨認,而且字母的特色越強,人們捕捉信息的速度就越清晰(也越快)。”[1]而增強字體自身的特色方面,參考繪畫因素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那麼根據以上的論述,則漢字的創新可以參考與繪畫的結合,而漢字由於其本身的象形特徵,以及與傳統繪畫的密切聯繫,我們選擇從中國傳統繪畫中尋找參考。而參考不能只在形式的層面,更要理解傳統繪畫的思想。前面論及,漢字與傳統繪畫在“以象寫意”的層面相通,那麼參考“得意忘象”的繪畫思想進行字體設計是一個合情理的選擇。“得意忘象”,內在意義就是要在意的基礎上創造合適的象,在閲讀者認出字體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文字所要表達的內容及含義。

二、字畫結合的先例及相關實驗

1、漢字字體設計的幾個標準

漢字字體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標準,稱為“胸線”,是指筆畫穿插而形成的字體內部空白,在閲讀上而言,胸線越大,字越清晰。所以胸線的大小決定了字體的整體閲讀感受。胸線大的字體更適合長文閲讀,形式上更具現代感。胸線小的字體更易傳達出傳統文字的寧靜感,但縮小後不易閲讀,甚至令人厭煩。今天我們所説的現代感的字體,也是從細節和結構上與傳統字體的區分而言的。較之傳統感更強的楷宋等字體,現代感較強的黑體字的手寫特徵減弱,曲線因素減少,筆畫偏硬、直,胸線增大,也更易閲讀。宋體無疑是最能體現傳統感的漢字字體,但宋體的粗重的豎筆畫、轉折處的尖角結構並不利於長文閲讀。方正博報宋以傳統的宋體為基礎,平衡筆畫的粗細、減少尖角的形狀特徵、加大胸線、使筆畫更趨簡易,並在容易形成黑點的地方做削減處理,使之更適於長文閲讀。如今這款字體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正文字體之一。人們在閲讀這一字體的時候會忽略字體本身的形式,而只注意文本的內容,也能在閲讀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體會到傳統宋體靜雅的'意藴。

2、漢字圖形創新簡述

1)力量感與形式創新

張亞昆字體作品樣式是進來比較流行的字體新設計方式。這類作品講求字體的力道,並試圖在形式上、結構上有所創新。這件作品以其力量感,適合用於比較振奮人心的標語、句子,或表達一個世所公認的真理,能起到強調的作用。在文字少的標題和字幅上適用,但如果縮小或內容太長則不易識別和閲讀。這組字體簡練的粗直筆畫和簡短的撇、捺。以及末尾鋒利的尖角體現出一股張力,有一種強迫感。另外,字體的寬度和長度打破了常規的方塊結構,卻通過編排傳達出獨特的節奏。這組字體以其粗重的筆畫和尖鋭的線角凸顯出具有革命氣息的力量感。文字的內容信息是一個類似於舉世公認的真理一樣的語句,近乎常識,而成為常識常理的事物容易被人所忽視,重新提及這個真理則需要強調。字體以強調文字內容的意圖出發,創造出筆畫粗重、充滿力量感和張力的新形式。這種創新的方式重在把握字體設計的法則,在力量、張力和整體節奏上以幾何形式的運用為主。在沒有具體物象形式作為基本的形式時,對幾何形的運用顯得十分重要。除了以粗重、硬直的筆畫表現力量感之外,以曲線為主的形式表現柔美和傳統感、親和感等也是一種於此類似的方法。總之,先要將字體所要表達的文字內容、字體在閲讀中起到的效果弄明白,具體的形式則圍繞這個“意”而產生。

2)意象運用與形式創新

從形式創新的角度分析。“鴻雁”給人一種寧靜、飄動、廣闊的印象,作者以傳統篆書為基礎字型,其柔韌靈動的線條可表現鴻雁飄飛的意象;而筆畫的精簡和胸線的增大不僅增加了可讀性,還讓字顯得更加寬闊。而筆畫的粗細一致正體現了一種穩定和安然。此外,字體以明暗來增加字體畫面的豐富性,使字體顯得有意境也有現代感。“月光”有一種朦朧感,它可以是湖邊的一線,也可以是窗台的一方,也可以是樹林透過來的不規則形狀,形態依具體的環境和事物而定。月光的朦朧感使讀者需要經過仔細分辨才能分清事物的面貌。該組字體分別以虛化朦朧的線將方框結構進行分割。

3)探索“意境”與形式創新

進行字體的研究和實驗是為了探索文字在信息傳達和形式表現的可能性,論文選擇的幾件實驗作品更多從意境上表現。劉永清的《楓橋夜泊》字體和張河的《遊子吟》字體設計,主要是對詩歌本身的含義和意境的理解來表現。《遊子吟》將文字線條重組,增加了許多筆畫,並在編排上更具有穿針引線的的情景感。而《楓橋夜泊》除了以簡練的線條組合在整體上表現出寂靜之感外,更多是從單個文字本身的意象入手,以新的“象形”法則重組了漢字。單獨的一個文字也具有自身的畫面感。《楓橋夜泊》整首詩的字體幾乎是難以辨認的,以前面提到的許慎“六書”來看,一些“象形”字更多采取具象處理的手法,如“月”“烏”“山”;而“指事”“會意”的字則儘量與目前使用的漢字相似,使之具有一定的辨識度。這兩件作品都是從“意”入手對漢字的表現方式和閲讀方式做了探索。兩幅作品同是選擇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詩歌,這可以解決大家無法閲讀一些難以辨認的“怪”字的問題。實際的閲讀規律是,我們會以已知的信息去解析文本中出現的陌生信息。形式總是先於信息被感知。陳亮字體作品是以中國傳統建築為主題的字體作品,該設計師以傳統木架結構的特徵進行形式創造,注意到粗細和虛實的變化,整體散發着傳統美感。在結構上將字體結構的胸線加大,縱向加長,能體現出建築的空間感,加之纖細的線條,文字的識別度得到保證。文章通過對漢字字體設計基本法則的介紹,分析了漢字字體由傳統的藝術性逐漸演變至規格化的現代性的字體,在結構、筆畫特徵、整體風格上的變化,發現漢字的辨識度、可閲讀性與胸線、筆畫的粗細和曲線因素有着密切的關係。通過對字畫結合的先例和當今字體設計實驗案例的分析,説明了現代性的字體設計法則在漢字設計中的重要性。論文將“得意忘象”的思想和現代字體設計法則結合得出結論:以傳統為主題的字體設計,必須在理解主題背景的基礎上,對文字進行現代性的處理(變化胸線的大小、筆畫的彎直和粗細、筆觸和點勾等形狀的處理等),才能處理好傳統與現代、易認性與易讀性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kmen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