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設思考研究性論文

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設思考研究性論文

摘要:環境設計專業在中國已經走過了近六十年,期間更換過多次名稱,從起始的“建築裝飾”、“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再到教育部2012年學科目錄中公佈的“環境設計”。名稱更迭,既體現該專業在學科交叉背景下,隨時代變革而變化的靈活,也説明該專業對其終極目的性一直以來的探討與猶豫。從“環境藝術設計”到“環境設計”,“藝術”一詞的去除雖不能使該專業消解藝術學科背景的現實狀態,卻也體現了其要強調“環境”重要性的決心。通過對環境設計發展過程中蟄伏與興盛狀況的分析,作者認為:環境設計專業在發展中的主要成就在於始終腳踏實地地設計實踐,而存在的問題亦在於由於偏重實踐而對專業理論梳理與研究不足。對該專業“實踐先行”之後抓緊“理論跟進”,重視對環境美學等理論的深入研究,應是當代環境設計專業構建自主理論體系的途徑,而由“以人為本”到服務全生態圈及生命共同體,也是環境設計面臨的專業目標與理念的再次調整。

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設思考研究性論文

關鍵詞:環境設計;環境設計理論;環境美學

一、成就與問題

2012年中國教育部公佈了新的學科目錄,藝術學成為獨立學科,下設音樂、美術、設計學等門類。在學科目錄中,“環境藝術設計”更名為“環境設計”,與工業設計、工藝美術等專業並列成為設計學門類下的專業之一。之前,環境設計專業已經幾經更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時期,為室內裝飾(1957年)、之後為建築裝飾(1958年)、建築美術(1962年)、室內設計(1980年)、環境藝術設計(1988年)、環境設計(2012年)。其中,1988年專業名稱從室內設計改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是將設計範圍由室內擴大至室外,包括建築內部與外部空間設計、中小尺度的公共環境與景觀園林設計等,這一調整,也是當時國內外形勢所導向,有其必然性和深遠意義。而2012年“環境藝術設計”再次更名為“環境設計”,其初衷應該是希望該專業在教學目標上更強調“環境”而淡化“藝術”。這在藝術學下的設計學科已有先例,“工業設計”也曾將“工業美術設計”中“美術”二字去掉,以強調“工業”的重要性。回顧歷史,195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為國家建設中的重點工程服務,主要從事室內與建築外立面設計。這一期間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民族飯店等室內設計與建築裝飾設計作品。經歷最初成功後,1960年—1975年是該專業的低潮期,全中國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築美術專業畢業生竟然難以對口分配,當時能到城市公園綠化部門工作算是較好待遇。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中國啟動改革開放,出現由於對環境設計需求劇增而產生的設計真空,使設計學科的天平向室內設計等專業傾斜,並持續給環境設計專業帶來了近四十年的發展機遇。與同時期重要建築常由國外建築師領銜設計不同,大量國家級建設項目的室內外空間設計幾乎全部由中國自己培養的設計師完成。大量的設計實踐,取得了令人驚奇與矚目的成就,並使一大批室內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快速成長為環境設計專業中堅力量。幾個約略數字可以概括這一時期的發展:全中國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大專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現在的一千餘所;每年培養的該專業畢業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幾人,增至現在的十餘萬人;2000年後,全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設計或生產從業人員維持在一千萬人左右,產值年均二萬億元以上。[1]如果説環境設計的輝煌成果源於其一直倡導的設計實踐,那麼存在問題也在於由於偏重實踐而欠缺對專業理論的梳理與研究。環境設計專業大多設在美術或設計類院校、少部分設在工科院校中,環境設計教學的理論主要是從藝術學、建築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拿來主義”式的應用,自有的專業理論一直沒有形成體系。以作者所在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為例,本科學生在低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藝術哲學、藝術史、設計史等,高年級的理論課程為設計程序、建築史、園林史等。針對環境設計專業自身理論研究的不足,使得學科發展與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如:環境設計專業的學術地位與其對社會的巨大貢獻不相匹配;對專業水平的評價標準在藝術學、建築學、風景園林學各自評價標準之間遊走,缺乏本專業自成體系的評價方法與理論;部分學生或專業人員缺乏恆長的專業自信,難以終身投入環境設計事業等。

二、專業定位與理論依託

環境設計是由“環境”與“設計”二詞構成,“環境”是對“設計”的定位與約束,“設計”是對學科與學術方向的表達。環境是個總體概念,從尺度區分,可以被表述為宇宙環境、地球環境、國土環境、生態環境等“大環境”;也可以被表述為城市環境、社區環境、建築環境、室內環境等“小環境”。在教育部學科目錄中對環境設計服務範圍的解釋是“公共建築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等”,明確地表述環境設計專業研究所指的環境為“小環境”。無論是“大環境”或是“小環境”,“環境”是環境設計專業的關鍵詞,是專業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環境,是要研究在環境之中的'所有關聯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體、物與事等各個要素在環境中的關聯關係與變化關係。關於理論與實踐孰先孰後問題,某些特定學科中,是理論指導實踐,如在物理學、化學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築設計學科中,理論與實踐是交互跟進的。而在環境設計專業,實踐先行、理論跟進是目前設計專業的一般常態。在當代學科互動的大背景下,藝術設計學學科的理論體系也在進行着交叉、重構的重大調整,原有的藝術學、建築學、園林等經典理論與原則也被不斷質疑和重新詮釋。基於此,作者認為,在環境設計的專業理論探討與教學過程中,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築學、風景園林學等學科理論外,應加入對當代環境學、生態學、人類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特別是強化對環境學與美學交叉研究的成果——環境美學的研究,應使環境美學成為環境設計專業的重要理論依託。對環境美學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彌補當代環境美學對中、小尺度環境與美學關係研究的空白與不足,可能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基礎與路徑。

三、理論研究的重點

作者認為,當代環境美學與傳統美學的思辨與論爭對環境設計發展有着重要影響,環境設計理論研究的一部分重點應從此處開始。傳統美學是以藝術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哲學觀點探討藝術問題,運用藝術來探討美的哲學。傳統美學源遠流長,18世紀,由於康德的思想體系和啟蒙主義運動,美學開始擺脱對宗教的附屬地位,繪畫、音樂、舞蹈、藝術與設計等在此背景下獲得長足發展。時至今日,傳統美學是中國乃至世界大部分國家藝術與設計教育的主要理論來源,傳統美學的審美認知經驗和藝術規律,如對稱、均衡、節奏、對比、變化、統一等形式美原則一直左右着藝術與設計的審美方法和評價模式。長期以來,傳統美學認為:高層次審美是通過對靜止的藝術作品“無功利靜觀”而獲得,而欣賞自然環境是無法達到“無功利靜觀”的。自然環境可以被普通大眾欣賞,而藝術美只能被藝術工作者創造,並被藝術“薰陶”,懂得“美學趣味”的鑑賞者所感知,所以,藝術美始終高於自然美。自然美被置於藝術從屬地位的另一個觀念是作為傳統美學分支的“如畫性”(Picturesque)美學觀,“如畫性”環境就是適宜入畫的環境,其主旨是像欣賞風景繪畫一樣地欣賞自然環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環境被貶低為欣賞“如畫性”環境的客體與素材,畫家從大自然中挑選出諸如高大偉岸的樹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轉的河流、巍峨的遠山、神祕的建築等入畫,而人們依此“美學趣味”對大自然進行有選擇的欣賞。“如畫性”環境支配了人們的環境觀與欣賞文化,並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運動中達到頂峯。應當客觀地承認,“如畫性”美學觀對人們認識自然美、保護自然起到一定的歷史作用。直至當代,這一美學觀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們的環境審美模式,成為整體與深刻地理解生態環境的“障眼油畫布”,即使是專業人士,如環境設計專家或設計者在評價設計作品水平高低時經常有意無意地將“如畫性”作為評價依據。當代環境美學對傳統美學將自然美置於藝術美之下和“如畫性”美學觀的批判構成了其理論建構的起點。當代環境美學認為: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內在聯繫與存在意義,都是美麗的,而非只有“如畫性”才是景觀;自然環境的美不僅在於傳統美學所關注的形式、線條、色彩或構圖,也在於隱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態關聯帶來的健康的美。因此,將環境審美定義為風景畫一樣的主觀審美是一種不成熟表現;除了“如畫性”景觀,包括濕地沼澤、雪山沙漠、海洋深處、平凡的日常景觀在內的一切自然環境都應該成為審美對象。應藉助生態科學、地理學、自然史等知識幫助人們對自然環境進行正確、深刻的鑑賞。在此基礎上,當代環境美學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導培養人類對於自然環境具備包含倫理關懷和整體意識的新審美觀。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傳統美學對自然環境“有選擇審美”的舊有意識,使當代環境美學與環境學、生態學一道,站在了哲學理論研究的最前沿。環境美學是銜接藝術學與環境學的重要橋樑,對環境美學理論體系的深入分析與參與研究是環境設計專業教育與理論工作者不可迴避的選擇。當代全球學者對環境美學理論的研究尚屬開端,其在宏觀目標與大尺度自然環境(大環境)領域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對城市環境、人工技術環境以及中、小尺度環境(小環境)與美學關係的研究多有欠缺,對這些理論盲區的探討,應是當代環境設計專業理論建構的主要課題。

四、專業理念的再調整

以人為本,為人類生活而設計,是設計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設計界據此理念,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福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代,以人為本的信條正在逐漸被動搖。與以往思想觀念的變革經常開始於藝術界或設計界不同,這一次變革的聲音始於生態學界,尤其是深層生態學。1973年,哲學家阿倫奈斯發表了《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一文,該文對當代人類面臨的整體環境問題進行思考,開創了當代環境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深層生態學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首先,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與邏輯思維,“深層生態學所持的是一種整體主義的環境思想,是把整個生態圈乃至宇宙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人類只是該系統的一部分,是生態圈網上或內在關係場中的一個結。人類的生存與其他部分存在狀況緊密相連,因此,人類無權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損害,人類也好不了。據此,人類應該對與自然的關係作批判性思考,並對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根本性變革。”[2]其次,在對待自然資源與自然倫理問題上,深層生態學主張人類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資源由生態圈所有生命共同體共享,因此,作為具有強勢的人類應該自覺發展一種使用較少資源滿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當對資源的需求與其他生命共同體的基本需要發生衝突時,人類要學會謙讓。再之,在環境教育問題上,深層生態學認為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使大眾認識到當代消費經濟的不可持續性,人類從自然環境中索取已經非常多、日常消費品已足夠充足,應該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模式、人類價值觀都是生態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並將重點放在對環境的保護而非開發上。改變危機的方法只有對現有社會、經濟、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對待人類發展與建設問題上,深生態學呼籲應該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響環境與生態(最小干預原則)。對必須的建設行為應“手段簡樸,目的豐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範圍內的環境惡化已經持續幾十年,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這種狀況加速了深層生態學觀念在學術界、理論界和普通大眾中的認同感與支持率。深層生態學理念對設計界的影響早已存在,無論是理念探索、藝術創作,還是設計作品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生態與環境問題,並從各種角度迴應環境保護、生態圈生命共同體繁榮與共存等時代問題。作者認為,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以“環境”為本的設計專業,應當率先從宏觀整體考量設計的本質與當代目標,適時審視“以人為本”原則是否仍可詮釋環境設計的全部責任?是否應該把對生態環境、全生態圈與生命共同體的整體利益作為新的服務目標加入專業理念中?

結語

通過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幾個結論:第一,環境設計專業是中國特有的專業,在國外學科目錄中沒有與之名稱相同的專業,而在中國,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歷史時期創建,並逐漸發展成熟的獨特學科專業。第二,環境設計專業有以設計實踐為主的專業特徵,設計實踐的多元與豐富,是該專業對國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第三,環境設計專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高,需要有其專業自身理論建設及學術支撐。除了已有的藝術學、建築學、風景園林學理論基礎外,也要融入對當代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深入探討與研究。第四,建立在對傳統美學反思與批評基礎上的當代環境美學應成為環境設計的重要理論依託,對其研究與發展,應該是環境設計專業建構自主專業理論框架的主要路徑之一,而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質疑與修正,體現出環境設計專業對當代全球關注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同步共行。本文試圖通過梳理環境設計發展脈絡,嘗試對其學科專業理論建設進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頗之處,希望得到關注、批評與討論,以共同促進環境設計專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曙?D等課題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楊文臣,《當代西方環境美學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0

[3]雷毅,《深層生態學:闡釋與整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江濱,《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新模型及教學控制體系研究》,中央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6](美)阿諾德伯林特著,張敏周雨譯:《環境美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51kp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