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繪畫書法 >

有關繪畫商品化影響藝術創作的論文

有關繪畫商品化影響藝術創作的論文

一、繪畫商品化的形成

有關繪畫商品化影響藝術創作的論文

揚州地處江淮要道水利發達,18世紀時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當時流傳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美譽,乾隆皇帝都曾幾下江南流連於揚州,可見當時揚州地區的空前繁榮。揚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此地聚集了大量的鹽商富賈,經濟繁榮;財富的高度累計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轉變,從封建中開始透漏出一點資本主義的萌芽。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揚州的文化,藝術市場開始在這裏形成。富商大賈都擁有巨大的宅邸,為了裝飾宅邸他們不惜重金求購各種奇珍異寶,“樓台亭舍,花木竹石,杯盤匙?,無不精美”。這些奢侈的生活需求體現的是他們在物質條件充足的情況下對精神財富的極大渴求,當時流傳着“堂前無字畫,不是舊人家”的説法。書畫作品作為重要的精神產品被當時人們所追捧,受供求關係的影響揚州這個龐大的書畫消費市場自然吸引來產生了許多畫家前來。根據《揚州畫舫錄》的記載,本地畫家和各地來揚州的畫家中稍具名氣的就有一百數十人之多,並且還有許多是當時的名家,其中聲名最顯著着當屬“揚州八怪”。“揚州八怪”也就是後來的揚州畫派,其作品風格受人們審美趣味的影響無論題材立意,還是構圖用筆,都有鮮明的個性。明末清初繪畫受保守思想的禁錮,推崇一味地“摹古”,“八怪”不願意完全摹描古人,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發展創新,當然他們的這種創新很大一方面也是由當時的商品經濟所促成的。

二、繪畫商品化的發展對藝術風格的影響

作為繪畫商品化最大的需求方商人尤其是鹽商,他們雖然處於“四民之末”的`社會地位和形象卻是希望按照文人士大夫的“儒雅”來改變自己,特殊的社會環境使得他們樂於接受新鮮事物。面對“喜新尚奇”的社會風尚,繪畫商品的需求方對作品個性的推崇以及繪畫藝術市場嚴酷的規律性,使得這些憑藉繪畫藉以謀生的畫家們只能按照市場的供求關係進行藝術的變革。正如薛永年先生所云:“新經濟因素的滋長與由之而來的繪畫供求關係是導致八怪藝術新風尚形成的根本原因。”畫家們從藝術觀念、繪畫題材以及繪畫語言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來迎合聚集於揚州的大量儒商的審美趣味。

1.受市場化影響在藝術觀念上更具創新精神

繪畫作品作為商品在市面上流通一定程度上一定要遵守商品的特質,同樣都是畫家用勞動力創造出來的作品,為了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畫家就需要讓自己的作品從內容和風格上更加新穎、獨特來吸引消費者。例如金農尤擅墨梅,作品有《墨梅圖》等,他還有一個獨創的隸書體,自謂“漆書”十分有代表性;黃慎以草書入畫,多以神仙佛道和反映社會貧困人民生活為題材,作品有《醉眠圖》《蘇武牧羊圖》等;鄭燮他對繪畫創作頗有創見,能做到以詩出畫詩畫相通,擅畫竹、蘭,他還創造了一種六分半書體既集真、草、隸、篆於一體,代表作品有《墨竹圖》《蘭竹圖》等。揚州畫派中除了上述提到這幾位畫家還有李方膺、汪士慎、華?弧⒗銦W、羅聘、高鳳翰、高翔、閔貞、邊壽民等諸人,他們每一個都以其極具創意個性鮮明的作品吸引着購買者的注意。

2.受市場化影響繪畫題材及創作手法的轉變

受鹽商和大眾審美的影響在繪畫題材選擇上多是尋常之物,在傳統的梅、竹、蘭、菊四君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各種花鳥以及身邊常見的瓜果蔬菜魚蟲為題材;人物方面則多以神仙鬼怪及下層人物為對象;畫山水則以一些殘山剩石片水進行勾染皴擦,既能表現出文人畫的逸趣情懷,又能讓鹽商及普通大眾所喜聞樂見,這便導致了揚州畫派在畫面的審美表達上更加個性化和現實化。揚州畫派多用寫意作為創作手法,不像古人那樣“五日一山,十日一河”的精工細琢,繪畫題材多為寫意花鳥,他們當中也有擅長人物和山水的,但幾乎都是運用寫意的手法,用筆瀟灑流暢透露出大寫意的酣暢淋漓感。畫家這種快速作畫的創作手法實際也是由於繪畫的商品化為了更快的獲得物質資料。在作品的展示上,揚州畫派中多數畫家都是詩、書、畫、印兼善,他們把詩書畫三位一體的繪畫格局從演進推向成熟。揚州鹽商大賈對畫家們的個人修為也有全方位的要求,如“揚州二馬,以文會友,凡文人來訪,進門須先做詩一首,待審定後再決定接待等級”因此畫家還必須提高自己的詩書畫綜合能力,在客觀上也造就了揚州畫家詩書畫兼善的特色。

三、結語

揚州畫派的藝術創作思想十分注重創新性,正是如此揚州畫派才能形成了雅俗共享的繪畫風格這也是揚州畫派的精神。對於現當代的藝術創作而言,它啟示我們不要墨守陳規,要時刻懂得創新,正如石濤所言:“藝術當隨時代”,不僅僅是花鳥畫,無論山水、人物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任何具有中國畫性質的繪畫都應遵循這一原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shufa/qerg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