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5篇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5篇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勞動的愉快,並用輕鬆愉快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理髮師》。

2、認識沙錘,辨別其音色並能用探索似的學習掌握其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重點:用輕鬆愉快的聲音表演歌唱。

教學難點:用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多種演奏方法。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進教室。

2、 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 導言。

2、 表演《理髮師》

(1) 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麼?你的`心情如何?

(2) 復聽歌曲: 提示:你感到這首歌適合跳舞還是適合走路?選擇一個圖,並隨着音樂試着做一做。

(3) 教師可選擇一組學生,用打擊樂隨着歌曲錄音敲擊。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

3、 編創與活動:

(1) 本課的編創與活動安排了一個看圖編詞並進行讀拍的練習。教師可指導學生分別拍擊兩條節奏,説出各是幾拍子的。

(2) 分小組看圖編詞,用蜜蜂和鳥的聲音編創模聲襯詞,也可編創詞組。

(3) 指導學生用打擊樂為自編的帶詞節奏敲擊,可擊節拍,也可擊節奏,提示學生敲擊出音的強弱。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2、能製作出簡易的樂器

3、學生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學生從家裏帶來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動過程:

1、教師放一段優美的樂曲,請學生跟着一起拍節奏。

教師説:“這首曲子真好聽,我想請小朋友們用小樂器演奏,可是沒有樂器怎麼辦呢?”

2、請學生積極想辦法,來製作樂器,聽聽用那兩種東西敲擊出來的聲音好聽。

3、請學生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着東西將是什麼效果,裝的東西不同效果相同嗎?

4、請學生分成三組(豆子、沙子、石頭)來進行實驗。

5、請孩子們説一説音響效果有什麼不同。

6、大家拿着製作的樂器來演奏。

教學內容:

(一)唱歌

(二)唱遊。它包括:律動,音樂遊戲,歌表演,集體舞。

(三)樂器;它包括:打擊樂,豎笛,口琴,口風琴等。

(四)音樂欣賞

(五)試譜知識與試唱,聽音教學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審美能力

(二)活動過程與創新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教材分析:

(一)歌曲的外部結構

一般指的是什麼樣的情緒:如歡快,抒情,活潑等。是什麼民歌,是什麼民族或者是哪個國家的。主要偏重於文學文字的分析。

(二)歌曲的內部結構

一般是指節拍,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區,調式,曲試,復調,和聲等。

教學重點(一)一般只寫一點,重要的相對集中一些。不具體指知識技能。指用什麼方法和教學手段。多次學習後力爭達到解決教學重點的`目的。

教學難點(二)一般也是比較單一,集中,但主要是指技能技巧,知識概念的具體掌握程度。

一組織教學

(1)律動:聽音樂進小跑步教室。

(2)師生用音樂互相問好。

二、基本訓練,節奏聽辯及旋律創作練習。

(1)聽教師擊拍節奏,由學從復拍節奏,然後選擇相應節奏花朵貼在花盆上。全班隨教師指點的順序連續擊拍五朵花上的節奏。

(2)視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選擇節奏上的某種節奏進行do,mi,sol的旋律創作。要求組成一個短小的樂劇,學生相互商討,逐一進行創作表演9邊唱邊加上聲勢動作)

三、新課導入

(1)把歌曲旋律作為視唱練習。

(2)引導學生分析歌譜使用了幾個音?(do,mi,sol)在學生自己墨唱後,指定學生視唱。進一步指導學生分析歌曲可以分為幾個小樂句?每個樂句的句尾是否相同?師生邊用中速唱邊分析(五個小樂句,每句的句尾最後一小節都是do,misol節奏,音高相同)。再分析每個小樂句的長短是否相同?怎麼不同?(2+2+3+3+3)學生按呼吸記號指示換氣,邊拍手邊跺腳視唱,唱出二拍的強弱。

(3)熟悉do,mi,sol的音高,在五線譜上的線間位置,使用音條樂器(木琴,鋁板等)演奏歌譜。學生只奏每一個樂句的句尾do,mi,sol教師奏其它部分

(4)用豎笛演奏歌曲旋律

四、新課導入

(1)學唱《乃喲乃》歌詞。

(2)教師範唱並提問歌詞內容歌曲情緒。

(3)學生以歡快的情緒自己填唱歌詞。

(4)引導學生理解歌詞,“乃喲乃,乃喲呵”的意義,並在演唱時用強弱變化唱法。反映出歡快的情緒。讓學生嘗試創作填唱其它歌詞。進一步體的會歌詞的表情意義。

五、討論歌表演

以各種表演形式深入表現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表演形式的創編。分組表演,師生邊唱邊舞,在歡快的情緒中結束課程。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

 教學目標:

l.聽賞歌曲《勞動回家轉》;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練習山谷回聲(詞語卡農)。

教學過程:

(一)聽賞《勞動回家轉》

1。初聽歌曲《勞動回家轉》。歌曲描寫了七個小矮人從礦井勞動完之後回家的情景。説説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勞動一天是滿載而歸,還是空手而返?

2.教師提問,一上課同學們就回到教室,同學們是怎麼知道開始上課了。學生回答,上課鈴響了。教師繼續啟發學生,火車開了,有什麼聲音?“發出‘嗚——”的汽笛聲;軍人齊步走,聽什麼信號?“一二一”的口令;運動員比賽,聽裁判的'鳴槍聲;門鈴響了,有人來了等等。

生活中許多聲音就是信號,傳遞消息,給我們提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幫助。

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裏,他們用什麼聲音做信號呢?

3.復聽《勞動回家轉》

請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七個小矮人勞動的礦井裏,他們用什麼聲音做信號提醒大家勞動結束了呢?

學生髮言,教師總結,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鐵聲:

4.敲打擊樂器

清學生思考,怎樣用學過的打擊樂器模仿勞動結束的節奏。例如;

三角鐵:

4個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鐵,十六分音符則用小金屬棒在三角鐵的兩條對邊滾奏。

5.第三次聽音樂,回答問題

這首歌曲為什麼是《勞動回家轉》而不是《勞動歌》?除了敲鐵聲,歌曲中還有哪些聲音告訴我們勞動結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聲音。人們常在輕鬆愉快時,吹口哨。

例如,歌曲結束時,小矮人歌聲越來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遠,歌聲漸漸消失。介紹了歌曲背景的移動和變化。

再如,歌曲開始一聲聲“嗨嗬”再接一聲聲“嗨嗬”,彷彿小矮人行進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聲在山谷迴盪,給人以開闊深遠的環境聯想。

(二)詞組卡農

1.山谷回聲

聽《勞動回家轉》,説説山谷回聲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一個聲音還沒完,第二個同樣的聲音又傳來,第二個聲音還沒完,第三個聲音又傳來。

請學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詞,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練習,營造山谷回聲的效果。例如:

學生A:嗨嗬————————————————————————————

學生B:嗨嗬——————————————————————

學生C:嗨嗬————————————————

2.用學過的歌謠《唐僧騎馬咚得咚》,進行二聲部卡農。

3.請學生舉出生活中熟悉的詞語或歌謠,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做簡單的二聲部或三聲部卡農。例如:

(三)聽音樂,走步

1.認識小矮人

請學生介紹七個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萬事通、噴嚏精、瞌睡蟲、開心果、糊塗蟲、愛生氣。

2.帶着表情做動作

根據教材提供的插圖,請學生各做一個勞動動作。例如,有挑擔的、扛鋤頭的、推車的、抬筐的、鏟礦的等。

跟着音樂,邊做動作邊列隊齊步走。

(四)分組表演

請兩組學生表演,一組用打擊樂器敲前奏,一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樂漸弱時,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學評價:

l.學生用打擊樂器敲擊前奏時,節奏是否準確。

2.學生是否喜歡與其他同學合作練習詞語卡農。

3.學生表演時是否能準確地踏在節拍點上。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4

教學年級:

一年級

教學內容:

歌曲《下蛋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用輕鬆愉快的心情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下蛋囉》。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情境、歌舞、遊戲等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及想象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 “0”和掌握“‖∶ ∶‖”的作用並感受音的長短,學會掌握含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組成的節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知能力及樂感水平;。

教學重點:

重點:學生能用輕鬆愉快的心情並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XXXX X ㄧXXXX X ㄧXX XXㄧ XX Xㄧ”的節奏練習及掌握。

教學難點:

歌曲的襯詞:

ge ge ge ge da | ge ge ge ge da | ge da ge da | ge ge da ||

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子琴、母雞頭飾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參觀美麗的農場。走,我們出發吧!

2.律動(背景音樂《下蛋囉》旋律)

3.猜一猜,模仿動物的叫聲及其動作

(播放動物聲音:公雞、小羊、小狗)學生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表現動物的叫聲中、動作中學習)

二.節奏遊戲

師:請你聽聽,這是誰在叫?

(1)師示範節奏

節奏: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gegegege da gegegege da ge da ge da ge ge da

生:母雞在叫

(設計意圖:為歌曲學習做鋪墊)

(2)學生集體讀節奏(學生練習節奏)

(3)個別學生念節奏

三.學習歌曲

1.教師範唱《下蛋囉》

教師有表情地範唱歌曲(設計意圖:教師邊唱邊表演,讓學生感受到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師:母雞媽媽為什麼發出叫聲呢?聽!它要告訴我們什麼事?

生:母雞媽媽下蛋了

2.再次聆聽歌曲

師:母雞媽媽gegegege da的叫聲好像在説什麼

生:“蛋兒大,蛋兒多”

1)導出歌詞:蛋兒大、蛋兒多

師:這裏的蛋兒大嗎(大)?多嗎(多)?

(看課件歌詞:蛋兒大、蛋兒多)

師:我們一起來按節奏讀一遍(生讀),看看誰朗讀的聲音能體現出“蛋特別多,特別大”(生讀)。

師:再來一次(生讀)!

(設計意圖:強調誇張的情緒和表情,使學生更好地表現自豪的心情。)

2)講解反覆記號

同學們讀得真棒,大家肯定看出來了,有兩個“蛋兒大、蛋兒多”,在音樂當中啊,有個記號叫反覆記號,請大家跟我一起讀:“四條豎線站兩邊,兩邊各有兩個點,如在歌中看到它,請你再來唱一遍。”(突出“大”“多”,誇張的表情)

3)導出歌詞:大母雞呀,坐草窩呦

師:剛才我們説這是誰的蛋啊?生:母雞,師:母雞在哪裏生蛋啊?生:草窩

師:這裏有個沒有顏色的雞蛋,它表示什麼呢?

生:休止符

師:請大家再按節奏把這一句讀一遍,注意休止符是不能發出聲音的。

4)導出歌詞:漲紅臉兒下蛋囉

師:大家有沒有發覺母雞下蛋的時候它的面部表情有什麼特徵啊生:臉紅

師:誰來説一説它下蛋的時候為什麼會臉紅

生:用力(害羞)

師:因為大母雞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蛋生下來,所以把臉都漲紅了。讓我們把這句話按節奏讀一遍(生讀)。

(設計意圖:重音“漲”“下”的掌握,能更好地母雞下蛋的辛苦。)

5)導出歌詞:一聲一聲來唱歌,好像在説

師:讓我們再觀察一下,大母雞除了生蛋還在幹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這句歌詞。

(設計意圖:從歌詞入手,瞭解不同的情緒--抒情)

6)導出歌詞:ge ge ge ge da……

師:大家説母雞生完蛋之後心情是怎麼樣的?

師:它非常高興,非常得意,誰知道母雞生完蛋之後它是怎樣向別人表示自己自己生完蛋的信息的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大家一起來讀一讀(生讀),你覺得怎樣讀才能表現出母雞得意的心情?(在讀的時候要把“da”揚上去)

7)隨琴哼唱歌曲

8)完整的唱歌曲

四 .歌曲藝術處理

師:因為母雞下了蛋很自豪。母雞媽媽很高興。所以要唱得很神氣,要很高興。

1.情感提升

2.判斷音樂的情緒

(1)快速,高興(2)慢速,難受(3)輕聲,害怕

4.、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學生跟錄音有表情演唱)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地表現歌曲的情緒)

五.創編表演,激發熱情 (學生頭戴頭飾表演)

1、個別學生表演

2、集體表演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活動表演中,提高學習興趣至高潮)

六.課堂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農場遊已經結束了,讓我們唱着歌,祝賀雞媽媽早日把小雞孵出來。

(聽着《下蛋囉》表演小雞走出教室。)

《下蛋囉》教學反思

《下蛋囉》這首歌非常有意思,它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大母雞生蛋時地得意模樣,尤其是歌中模仿母雞下蛋的節奏為歌曲增添了亮點,但也是歌曲的重點與難點。

一、觀看動畫視頻。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母雞下蛋的動畫視頻,一下就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為之後的歌曲學習做鋪墊。

二、解決難點。

學唱過程中,母雞的叫聲是這首歌的難點------十六分音符。我先把節奏單獨拿出來讓學生練習。在練習時學生還都念得很清楚,但是加到音樂中後,他們就開始唱不清楚了,後來我想到了節奏型的輕重處理,把四個十六分音符的每個都是重音改成第一個重後面的輕,這樣把重點分散了,學生就很容易掌握了。通過一些形象的模仿和練習,讓學生在情景中就解決了歌中的難點。

三、動作表演。

我讓孩子們做“母雞下蛋”的動作,發現他們特別興奮,一邊唱一邊表演,覺得自己就是一隻“大母雞”。他們在情境中演唱,情緒高漲,所以歌曲表演唱完成的較好,我也在音樂活動中倍感輕鬆,而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在一個愉快、輕鬆的課堂氛圍中,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下蛋啦》評課:

一、紮實的音樂基本功師上好音樂課的前提。在這堂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

二、構思新穎,銜接巧妙、自如。教學設計銜接自如,課堂教學流利順暢,保持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三、語言符合孩子的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易於被孩子接受。 任老師自始至終都有優美的肢體語言和具有童趣的兒童語言教學,和孩子們融為一個整體。

四、運用多媒體手段,視聽結合,聲像一體,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體語言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抓住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創設了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的教學情境,圓滿為難成教學任務。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1.唱唱:《數高樓》

2.玩玩:恰恰;數板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數高樓》,並感受帶“恰恰”節奏的歌曲情緒。

2.在遊戲中,讓學生區分×× ×與× ××∣× O ∣節奏型,並能在歌曲中正確演唱。∣

3.感知數板的形式和特點,學會歌曲中的數板。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數高樓》

教學難點:

1.區分×× ×與× ××∣× O ∣節奏型,並能正確演唱。

2.學習“數板”;感知附點節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數高樓》音樂做“開汽車”狀跑步進教室。

2.遊戲:“恰恰恰”

(1)第一遍音樂:直接學跳恰恰①(×× ×)

(2)第二遍音樂:分步學跳恰恰②(× ××∣× O ∣)

(3)第三遍音樂:和着歌曲旋律,學跳恰恰①、恰恰②。

説明:遊戲“恰恰恰”是為學生區分兩種容易混淆的節奏而特別設計的。旨在遊戲中讓學生通過聽、念、拍、跺腳、跳、和樂學跳等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練習,掌握歌曲中反覆出現的兩種節奏型並能正確演唱。同時,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對歌曲旋律有了初步感知,為下一步學唱做好了鋪墊。

二.綜合訓練:遊戲—數高樓

1.生:按自己的節奏數高樓

2.師:示範數高樓,啟發學生找出不同。

3.生:按節奏數高樓。(啟發學生用動作數高樓)

4.師:學習“層層疊疊”一詞,完成最後一句唸白。

5.生:用多種形式完整數板。

6.師:講解數板含義

説明:“數板”,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也是他們喜歡的一種表演形式。因此,讓學生先按照自己的語言節奏去數教學大樓,然後老師再以一定的.節奏“數板”,使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唸白與節奏之間的關係,知道了什麼是數板。最後,通過“響板”與動作的加入,讓學生再次體驗“數板”。

三.學習歌曲《數高樓》:

1.範唱(1):啟發學生在歌曲“數板”處與老師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2.範唱(2):找找歌曲中出現“恰恰“的地方,跟着唱唱、跳跳。

3.學習歌詞:

(1)自學(解決不認識的字詞)

(2)跟琴按節奏朗讀歌詞。(附點節奏由老師完成)

4.完整學唱:

(1)學唱:

a:隨小音符自由學唱(電腦軟件顯示)

b:隨琴齊唱(發現不足,及時糾正)

c:歌曲處理:注意歌曲情緒的體現,“恰恰”處的演唱要輕快、有彈性。

d:完整演唱

(2)創編—“新數板”

導言:聽聽我把誰請進了歌曲裏?(啟發學生在歌曲數板處進行創編)

生:演唱創編歌曲

説明:在學會歌曲後的“新數板”創編,既是對先前新學“數板”的鞏固,又是對學生創編能力的一種培養,還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3)完整演唱歌曲《數高樓》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唱了《數高樓》這首歌,願你們長大以後,為上海造更多更美的高樓!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1、學唱並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聆聽歌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3、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瞭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感受集體創作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培養學生對音的高低的聽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2、創編表演歌曲。

設計理念: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於學生沒有去過內蒙古,對蒙古族不是很瞭解,蒙古族的民間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感受、理解和體驗蒙古族歌舞和蒙古族文化,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樂形象,課堂上我以“到遼闊的草原”為主線,通過欣賞草原美景,感受蒙古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等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一民族的文化,從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演唱實踐活動中通過集體舞等手段,逐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學生做律動進教室。(學生根據樂曲情緒做揚鞭催馬動作)

2、師生問好。

二、教學導入

1、師問;同學們,我們剛才聽到的樂曲太好聽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到底是哪兒呢?在這首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説説自己的感受。

2、多媒體課件展示;展示蒙古族人民歌舞的畫面。讓學生談談自己看到畫面後的想法。(生自由發揮想象回答)

3、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蒙古族人民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生活在遼闊美麗的大草原上,他們都非常熱愛綠色的大草原和可愛的家鄉。今天咱們就來學唱一首內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展示大歌譜)

三、學唱新歌

1、播放歌曲。

2、讓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3、學唱簡譜,注意音準。(小組合作學唱簡譜)

4、教師用電子琴演奏歌曲,讓學生隨着音樂哼唱。(學生跟着琴聲用“啊”來哼唱)

5、讓學生自己填加歌詞來演唱。

6、請學生跟着伴奏帶演唱一遍,教師指出不足的地方,並給予鼓勵。(演唱時要注意身體放鬆,咬字清晰,用活潑、愉快的心情來演唱)

7、師;同學們唱的好極了,老師為你們鼓掌,想再唱一遍嗎?(學生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把歌曲唱的更動聽)教師可以用碰鈴給歌曲伴奏,活躍學生的演唱情緒。

師;同學們看了老師的表演你們想試試嗎?

四、編創活動

1、給歌曲伴奏。(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給歌曲伴奏)

2、創編歌舞。(學生分小組進行創編舞蹈,發揮自己的才能)

3、評比。評出最優美的動作,大家進行模仿學跳。

五、合作表演

1、師;同學們剛才發揮想象給歌曲進行了伴奏和伴舞,表現非常出色。下面就請出我們班的“小歌星”來演唱歌曲,我們進行合作表演。

2、教師進行表揚和鼓勵,並指出不足之處。

六、音樂遊戲

1、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比比誰的耳朵最好,模仿的最像。

2、多媒體播放汽車、輪船、動物、交通工具等發出的聲音。(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來辨別,並説出是由什麼物體或動物發出來的?模仿一下,看誰模仿的最像)

七、小結

同學們,老師今天很榮幸跟你們一起到美麗的大草原上游玩,我看到了你們對大草原的喜愛之情,你們給蒙古族兒童帶去了歡樂、帶去了幸福,有了你們,廣闊的大草原將會更加美麗、歡騰、富有生機。

八、下課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通過聽《捉迷藏》,唱《躲貓貓》等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歡樂的情緒。

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歌曲。並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正確運用節奏。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找與遊戲有關的歌謠、歌曲、樂曲(如:歌曲《找朋友》、《跳繩》等)

教學器材:

鋼琴、錄音機、歌曲、欣賞曲的錄音帶、電腦課件、攝像機、鋼琴曲《騎竹馬》片段、伴奏帶《哦,十分鐘》、歌曲《找朋友》、樂曲《苗嶺的早晨》、表現《騎竹馬》、《捉迷藏》意境的圖片

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

學生聽《找朋友》的歌曲,拉手進教室圍成圓圈,和教師一起參與“找朋友”的遊戲。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並主動邀請學生參加遊戲,引導學生進入音樂世界。

2.對比欣賞

對比欣賞《捉迷藏》和《騎竹馬》兩首樂曲,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情緒,分辨相同的樂器音色,結合插圖選擇樂曲表現內容,並選擇加入曲名。

以猜謎的形式設下懸念,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為音樂加入名字:“捉迷藏”、“騎竹馬”。

3.情感導入

學生傾聽教師範唱歌曲《躲貓貓》,感受苗族音樂風格及韻律,體驗美感。

教師穿着苗族服裝範唱歌曲,為學生創設民族音樂及文化的藝術氛圍。

4.快樂節奏

用節奏型“0 0│xxx x ”為歌曲拍手伴奏,注意強弱對比,體驗歌曲的動感,為有感情的歌唱做鋪墊。

指導學生用簡單的'節奏為歌曲伴奏,通過實踐活動感受音樂、學習音樂。

5.趣味歌詞

按歌曲節奏高位朗讀歌詞,加入二拍子簡單律動體現歌曲強弱。會念的學生可以下座位,到有困難的同學身邊和他一起朗讀。

教師以介紹遊戲規則的方式,教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加入手勢幫助學生記憶。

6.歌曲學唱

學生看光盤跟唱歌曲旋律。(邊唱邊拍擊二拍子節奏)聽琴模唱並運用齊唱、男女生接唱、同學互相邀請演唱等形式練唱歌曲,通過競賽檢驗小組的學習效果。得到音樂祝賀請同學們隨音樂拍手錶示慶祝。

教師放光盤帶動學生學唱歌曲。用鋼琴彈奏歌曲旋律,指導學生模唱,並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唱的好的組用電腦課件播放《苗嶺的早晨》的音樂給予祝賀。

7.情境表演

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道具設計遊戲方法,進行遊戲表演。(演唱組、道具組、表演組、裁判組)請學生觀看錶演的攝像,瞭解自己的表演情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學會反思。

教師瞭解學生遊戲前的準備情況,在學生遊戲時,為學生攝像,幫助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提高表演、歌唱等能力,增強遊戲的愉悦性。

8.歌詞創編教改

再次進行遊戲時,加入苗族小朋友的遊戲規則,喊兩聲“哦”,被找到的同學演唱與遊戲有關的歌曲。(如:《跳繩》、《火車開啦》等)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用《躲貓貓》的旋律創編新詞。

教師介紹苗族小朋友的遊戲規則,並和學生一起參加遊戲,根劇生活中的遊戲創編新歌詞。

9.情感昇華

學生聽教師演唱歌曲,並接受教師的邀請,到室外參加遊戲活動。

教師為學生演唱歌曲《哦,十分鐘》,邀請學生到室外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8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採用民間音調寫成的創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潑,節奏緊湊,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塊去放鴨和牛,一塊唱着歌謠回家轉的情景。歌頌了小朋友之間真摯樸素的友誼。通過一節課的學唱學生學會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難點,但經過反思還是發現課堂的不足。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情境是音樂課中“情感滲透”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依據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徵,精心創設一個音樂審美情境,使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滲透,從而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本課設計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境的變化和春天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自發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用心去感受和體驗音樂。

2、以聽覺為主線,反覆聆聽

音樂的審美感知是通過聽覺進行的,因此,“聽”應作為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正如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本課學唱新歌環節中,教師精心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導入——初聽——音樂記憶——學唱歌詞——歌曲處理。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用音響導入法,初聽歌曲《一對好朋友》旋律,感受體驗歌曲情緒;第二層,學生對歌曲旋律多次聆聽、哼唱,在審美體驗中記憶音樂,為後面的學唱歌詞作鋪墊;第三層,用多種形式學唱歌詞,聽唱結合,鞏固記憶;第四層,感受音樂意境和歌詞的意境,加深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聲音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通過這四個層次,努力體現了以審美為核心,在審美體驗中走進音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3、設計音樂活動,積極參與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位置。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自己主動地去探尋、領悟時,才能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從而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為此,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音樂活動,如歌表演、打擊樂器伴奏、音樂遊戲等,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本課中,教師啟發學生創編歌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學生立刻活躍起來,他們分組合作設計了動作;選擇了串鈴、三角鐵、沙球等樂器為歌曲伴奏。在此後的合作表演中,學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伴奏,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進音樂,並通過參與真正地聆聽音樂、領悟音樂、享受音樂,合作能力、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説出其名稱。

2.能學會唱歌曲《蒙古小夜曲》,並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

難點:能分辨其音色,説出其名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天氣可真好,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交遊,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吧。(律動)

二、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

1、檢查學生準備製作打擊樂器的材料。

2、引導學生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備的材料發出各具特色的音響。

3、引導學生用上述材料分別演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型,讓他們聆聽不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所發出的各具特色的.音響效果。

4、教師彈奏一些學生熟悉的曲調,讓他們操起手中的“樂器”,用一些簡單的節奏型為曲調即興表演。

三、認識四種打擊樂器

邊介紹各種樂器的特色特點和演奏方法,邊示範,並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

四、學唱《蒙古小夜曲》

1、利用歌詞意境邊講故事邊唱,啟發學生。

2、唱一唱

(1)範唱。

(2)邊想像邊跟唱一唱,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進入音樂情境。

3、讓學生互相評價,評一評誰配得最好。

五、結束

小朋友們,天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看,小火車來接我們了。

課件:小火車出現,播放歌曲《火車開啦》。

聽音樂出教室。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內容:

1.欣賞:《蔭中鳥》、《鴨子拌嘴》

2.活動:聲音的長短

3.欣賞:《兩隻小象》

4.唱歌:《在動物園裏》

5.欣賞:獅子、大象

 二、教學要求

(一)單元總要求

1.進一步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本單元通過遊戲、模仿、歌唱、表演、繪畫等藝術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3.引發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係。

(二)具體要求

1.鼓勵學生體驗、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真誠的歌聲表現不同情緒的歌曲。

2.進一步熟悉“× -”和“×”,感受聲音的長短。

3.通過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初步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三、教學準備

(一)教具

歌曲《兩隻小象》《在動物園裏》的錄音帶或CD以及伴奏帶;打擊樂器(碰鈴、響板、鈴鼓、三角鐵);《蔭中鳥》《鴨子拌嘴》《動物狂歡節》的CD或VCD、動畫片《獅子王》。

(二)文字、圖片

動物的圖片(小貓、獅子、老牛、小狗、鴨子、小雞、老鼠)、《鳥類的家園》圖片、節奏卡片。

(二)重點和難點

四、本單元的重點:

進一步鼓勵學生體驗、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真誠的情感和自然的歌聲表現歌曲。音樂活動從模仿動物的叫聲入手,認識聲音的長短,讓學生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本單元的難點:

通過欣賞描述動物的音樂,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並能用語言、動作、表情簡單描述音樂形象。在多聲部節奏練習中,聆聽、感受、表現其他聲部的節奏及三聲部的和諧美。

五、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聲音的長短。

2.《在動物園裏》。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並在教師的弓1導下,邊模仿叫聲,邊拍節奏,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教學過程:

1.將小貓、獅子、老牛、小狗、鴨子、小雞、老鼠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2.教師播放獅子的叫聲錄音,請學生猜一猜它是誰?

3.學牛模仿,總結獅子叫聲的特點:音長、低沉。

教師隨即在獅子的圖片上出示節奏卡:

4.一半學生拍節拍,一半學生模仿動物的叫聲;互換練習;全體學生手拍節拍,口中模仿動物的叫聲。

5.一名學生模仿任意一種動物的叫聲,其餘學生豬。

6.教師在這種動物的圖片上出示節奏卡:

7.依次將黑板上的動物,按叫聲分類(方法同4)。

獅子: 小狗: 小雞:

× - × × × × × ×

小貓: 鴨子: 老鼠:

可以變換方式,由個別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圖片,放在獅子、老鼠、鴨子的圖片下方,全體學生判斷正誤。

8.學唱歌曲《在動物園裏》(聽兩遍錄音)。

9.教師帶領學生熟悉歌詞。按節奏朗讀歌詞:

× × × × | × × × 0 | × × × | × × × |

獅 子 睜 眼 看 我 們,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獅 子 跳 舞 多 起 勁,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五 色 小 鳥 吹 口 哨,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動 物 園 裏 動 物 多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教師念歌詞,學生拍節奏Z學生跟着老師邁念歌詞邊拍節奏。

10.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11.教師分句彈奏旋律,學生分句唱歌詞。

12.有表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13.兩名學生為一組,選兩種叫聲不同的動物共同演唱。下節課課上彙報。

教學評價:

1.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情緒反應。

2.是否掌握手拍節拍,口唸節奏;節奏是否穩定。

3.學習歌曲《在動物園裏》時掌握的速度和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在動物園裏》。

2.音樂活動“聲音的長短”;聽賞樂曲《獅子》。

教學目標:

1.在上一課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感受聲音的長短;

2.練習三聲部合奏能力,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

教學過程:

1.複習歌曲《在動物園裏》,讓學生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2.上節課課後練習彙報: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表演。

3.動物大合唱:教師選中一組節奏準確、節拍穩定的同學,再加上老師組成一個三個聲部的“動物大合唱”。

4.學生聆聽,感受大合唱中三聲部的和諧美。

5.學生練習:將全體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剛才示範的組當指揮,練習“大合唱”(全體手拍節拍)。

6.學生自由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師出示各種打擊樂器(鈴鼓、碰鈴、三角鐵、響板),學生自由選擇、討論,練習剛才模擬的動物的叫聲。

8.彙報練習結果。

9.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描述的是動物園中的哪一種動物?為什麼?

10.你怎麼感受到是獅子?體會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11.觀看動畫片《獅子王》片斷。

12.教師引導學生從音色入手,理解樂曲音色中“威嚴”的感受:獸中之王--獅子。

13.聽樂曲模仿獅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態。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程度和參與率。

2.學生掌握歌曲《在動物園裏》的熟練程度。

3.學生自選打擊樂器練習的效果。

4.三聲部合奏的準確性和節奏的穩定性。

5.是否注意聆聽音樂,能否隨音樂表現獅子威嚴走路的神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大象》。

2.唱歌《兩隻小象》。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兩隻小象》,體會三拍子的韻律感。

2.欣賞《大象》,區分獅子與大象不同的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1.完整欣賞《獅王進行曲》:這首樂曲的曲名?

2.欣賞《大象》:這也是一首描述動物的樂曲。聽一聽樂曲表現了什麼動物?

3.這兩首樂曲有什麼不同:《獅王進行曲》更威嚴,這一首稍活潑。

4.告訴學生樂曲名稱《大象》。

5.誰來模仿大象的動作?雙手交叉,兩臂伸直於頭頂,彎腰;左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軟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聽音樂,學生自由運用肢體語言,感受體會大象快樂的舞蹈。

7.學習歌曲《兩隻小象》。

8.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9.學生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10.教師彈奏旋律,學生演唱歌詞。

11.自由討論,如何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的程度與反映的態度。

2.學唱歌曲《兩隻小象》掌握的速度和熟練程度。

3.對比欣賞《大象》與《獅子》,能否區分樂曲的不同音樂形象:威嚴和活潑。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歌表演《兩隻小象》。

2.聽賞樂曲《蔭中鳥》。

教學目標:

1.複習歌曲《兩隻小象》,體會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韻律。

2.欣賞《蔭中鳥》,感受樂曲帶給人們的愉快感受,同時培養學生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1.複習歌曲《兩隻小象》。

2.歌表演《兩隻小象》。展示上節課後學生自由創編的結果,體驗三拍子的韻律感。

3.聽賞《蔭中鳥》,請你聽聽:音樂中什麼動物在鳴叫?

4. 初聽樂曲:小鳥怎麼叫?為什麼叫得這麼好聽?

5.出示圖片:《鳥類的家園》請你觀察。

6.圖片上的鳥的家怎麼了?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7.請你為鳥設計一個美好的家。學生可以在黑板上即興創作,也可在圖畫紙上創作。

8.復聽樂曲,體會鳥兒在綠茵下快樂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學評價:

1.演唱《兩隻小象》掌握的熟練程度。

2.學生的參與程度及情緒反應。

3.“為鳥兒設計家”是否積極投入。

4.欣賞《蔭中鳥》時情感是否投入。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聽賞樂曲《鴨子拌嘴》。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鴨子拌嘴》,體會音的強弱、快慢對比。

2.將樂曲編成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過程:

1.圖片導入:圖片上畫了什麼動物?它們在做什麼?

2.鴨子生活在什麼地方?

3.欣賞《鴨子拌嘴》:你聽到了什麼?

4.將全體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聽到水擦演奏的老鴨時請舉手,一組聽到小鏡演奏的小鴨時請舉手。

5.任意扮演老鴨或小鴨。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6.你能將這段音樂講述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7.請你回家後,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程度及參與率。

2.學生隨音樂遊戲時,能否投入。

3.學生用語言編織的故事是否流暢?有沒有發揮想象?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學唱,掌握重音記號,使其在音樂表現中強化感染力。

3、在音樂的薰陶下歌唱團結、友誼,發揚文明新風。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喜愛音樂,激發學生歌唱的慾望。

2、掌握重音記號。

3、能用歌聲表達情感。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生用音樂問好)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20xx年8月8日是什麼日子嗎?

生: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

師: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會在我國首都相聚,作為東道主的我們該怎麼做呢?請大家觀看一則公益廣告。看了之後你有什麼感受,請舉手告訴老師。

生:1)、不同的掌聲有不同的作用。2)、我們要讓世界記住我們的掌聲。

師:大家説的太好了我們要讓世界記住我們什麼樣的掌聲呢

生:歡迎的掌聲、文明的掌聲、鼓勵的掌聲

師:那麼什麼樣的掌聲才是文明的掌聲呢

生:別人獲獎的時候我麼用掌聲表示祝賀;運動員奮力拼搏的時候我們用掌聲為他們加油!

師:剛才的這些同學回答得真不錯我們要從文明的掌聲這樣的小事做起,現在我們就用文明的掌聲對剛才這幾位同學的精彩回答表示鼓勵。

(︱××︳×××︳)

師:下面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跟文明主題有關的歌曲《拍手拍手》首先請大家聽歌曲範唱,聽聽優什麼特點。

生:每唱完一句都有拍手。

師:非常好,大家看一下歌詞,從歌曲演唱形式來分析,歌曲可分作幾部分

生:兩部分前四句一部分,後面為一部分

師:回答完全正確,掌聲鼓勵

師:接下來我們就按這位同學的分段來學習歌曲。我們首先來學習齊唱部分,先聽老師範唱一遍

師:大家發現了嗎這四句節奏~~~~

生:節奏一樣

師:沒錯,一樣我們跟琴唱唱這四句,注意每一句開頭的`特點有八分音符。

師:下面我們接着來學下面的部分我們看到旋律上方有一個特別的記號,這是什麼記號你知道嗎。

生:重音記號

師:沒錯重音記號,顧名思義這些地方要唱的重一些,強一些。我們把這部分旋律來唱一唱吧。

師:能加入歌詞嗎?我們試試吧

師:嗯,會唱了,你認為歌曲表現了什麼樣的情緒呢?

生:快樂、高興

師: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唱出這樣的感覺呢

生:速度快一點,聲音熱情一點

師:很好,就讓我們充滿熱情的,用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

師:能不能加入拍手動作在來一次。

生:能(跟伴奏演唱)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通過演唱歌曲《拉勾勾》和音樂實踐活動,是學生喜歡用音樂的方式與同學交往,鼓勵學生為歌曲自編動作進行表演;引導學生聆聽樂曲《口哨與小狗》,培養學生欣賞和感受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圖與聽唱結合,指導學生看圖形譜直觀的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通過表演方式,用動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教學用具:

電子琴、光盤、自制的小狗頭飾。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組織律動教學,師生互問好。

2、做拍手遊戲:師與一學生拉勾,表演“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導入新課。

二、寓教於樂

1、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1)師範唱歌曲《拉勾勾》,生初步感受音樂。

(2)師引導學生反覆聽幾遍,學生聽音樂,拍手拍肩、拍手拍腿小聲跟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節拍。

2、啟發引導,用聽唱法教學新歌。

(1)指導學生準確的讀出歌詞,調動學生積極性;

(2)邊範唱邊在黑板上指畫的金勾勾、銀勾勾圖形譜。再次範唱,學生哼唱,並用手指指出畫面上的圖。

3、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分小組唱,師指導突破歌唱的難點。

(設計意圖:學生往往在集體歌唱時唱得很流暢,但是單獨唱時,很容易找不着調;集體唱也不便於老師聽辯學生是否唱正確,所以讓學生分組練唱,老師便於聽辨的同時其餘學生也得到了聽辨訓練。)

三、創造表現

1、合作探究

(1)師用手勢動作表示高音或低音的'旋律行進,再讓學生準確的唱一遍歌曲。

2)師和學生一起做拉勾勾遊戲並表演;問: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同學們都是好朋友?哪些行為我們不能做?()

2、創造實踐

鼓勵學生分小組自編動作演唱歌曲;隨老師的琴聲兩人一組表演。

3、表演展示,交流評價。、推選幾組進行表演;、學生分組站成圓圈並拍手做動作演唱歌曲,評比哪組表演的好。

4、聆聽管絃樂

師:我們不僅和同學們成為好朋友,我們也應該和小動物們交朋友。你們聽,一個小朋友和他的小動物夥伴玩的多開心啊!(播放音樂《口哨與小狗》)。

問:你們聽到樂曲中有哪些聲音?(口哨聲與小狗叫聲)你的心情怎樣?(愉快)再次聆聽並要求學生聽到小狗叫聲時在書中添上一種顏色,聽到聲則塗上另一種顏色。

5、鼓勵學生帶小狗頭飾隨音樂表演。

四、完美結課

總結本節課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比較好動,因此在課上我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心理,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和要求,讓他們明白音樂是他們的朋友,音樂課充滿了樂趣,以便給以後的課程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中我充分利用音樂瀰漫性的特點,讓學生首先感受音樂的特點,再請學生聽着音樂玩遊戲“拉勾勾”,學生即掌握了遊戲的玩法,又對歌曲進行了點題。這樣一來,使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熟悉了旋律,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在教授三拍子的節奏特點時,同樣沒有采用填鴨式的教學,而是讓從學生自己拍手、兒歌等方式上入手,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去進行強化。

最後,讓學生大膽想象創編,為歌曲配上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從而鞏固歌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接媽媽》這首歌,並用自然活潑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2、能夠認真的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並用顏色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內容

1、唱歌《接媽媽》

2、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教學重點、難點

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接媽媽》。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下雨天媽媽沒回家,你們會打着小陽傘去接自己的媽媽嗎?讓我們一同唱着接媽媽的歌去接媽媽,好嗎?

二、課件範唱,學生欣賞。

三、學習歌曲:

1、聽琴學曲。

2、跟着老師朗讀歌詞。

3、聽琴依譜唱詞。

4、學生按聲勢動作邊拍邊唱。

5、小組比賽。

6、個別表演。

7、小結、評獎。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接媽媽》,同學們表演的非常的好,老師希望你們課後表演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五、教學後記

《接媽媽》是一首歡快的兒歌,小孩子們喜歡唱,喜歡聽。通過這一堂課教學,能夠熟練的唱出歌曲,並能參與到歌曲表演中,九班效果很好,表演的積極性最高。

第二課時

一、複習歌曲:《接媽媽》

二、新課導入:誰能説説媽媽的的眼睛?你喜歡媽媽的眼睛嗎?為什麼?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欣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三、初聽樂曲。

四、分段賞析。每一段分別寫了一個怎樣的事情?

五、整體復聽。

六、根據感受,用顏色表現歌曲的`情緒。

七、分角色扮演。

八、畫一畫自己的媽媽。

九、課堂小結。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都應愛自己的媽媽,聽媽媽的話,做媽媽的好孩子。好嗎?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人音版國小第二冊《火車開啦》

【教學對象】:

一年級

【課時】:

1課時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活潑好動,善於模仿。對於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能夠基本準確的表達。

【教材分析】:

《火車開啦》,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歌曲第一第二句為完全重複,第三句在高音區進行,配以舒展的節奏,與前面的樂句形成對比,最後一個樂句現在大調式主和絃上分解進行,而後級進下行至C大調主音。

【教學目標】:

1、熟練演唱歌曲《火車開啦》,初步瞭解和掌握簡易多聲部的演唱形式,不過分喊唱。

2、通過遊戲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學習多聲部的演唱。

3、提高合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教學重點】:

用輕巧自然的聲音熟練演唱歌曲《火車開啦》

【教學難點】:

多聲部的合作演唱

【教學用具】:

多媒體、道具帽子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跟隨音樂做簡單律動,初步體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二、學習三聲部

以拼圖的形式“組裝”火車各個零部件,以踏步的形式穩定節奏,一步為一拍。

汽笛—wu—單手握拳向下拉動,二分音符

大輪子—honglong—雙手同向90度角擺動,四分音符。

小輪子—kachakacha—雙手連續擺動,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在每個聲部中挑選帶領部分學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車開動。

三、學習歌曲

1、聆聽

歌詞中出現了哪個零部件的聲音?出現幾次?

2、初步學唱

學生唱“kacha”部分,教師唱其餘部分。

3、學唱曲譜

學唱歌曲第一句11 31| 55 65| 43 2| 1 -||

3、完整學唱

依據旋律線條完整學唱歌曲。

四、多聲部合唱

做遊戲,加入模仿火車聲音的三聲部與歌曲合唱。

五、老師創編歌詞,佈置作業。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5

活動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內容是《汪汪與咪咪》,在歌曲中出現的形象都是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形象。第一首歌曲《貓咪別淘氣》中,大家已喜歡上了雖淘氣動非常可愛的小貓米。《誰在叫》這首歌曲中又多了幾個動物形象,並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教學中,我結合教材並聯系生活實際,開發學生想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活動,使學生在今後生活中更加喜歡和保護動物,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學生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天真活潑,在課堂上已經能大膽唱歌、跳舞,師生能互相配合,同學們已特別喜歡上音樂課。因此,在該課中,我便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説一説、唱一唱、演一演這些學生興趣濃厚的活動方式,更好激發學生學好音樂、表現自我的慾望。

活動目的

1、學會唱歌曲《誰在叫》,並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各種動物的叫聲及生活習性。

2、在教學中結合唱、編、演,多項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

活動設計意圖

1、在音樂課堂中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精神,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學會唱新歌,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多項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設計理念突出一個“新”字。

2、音樂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體現一個“動”字。

3、教學內容圍繞主題,結合生活實際,採取説、唱、演、多項活動使音樂知識生活化,體現音樂課堂中的“情”、“樂”、“美”。

活動流程

一、引導學生開口説,營造寬鬆愉悦情感氛圍

1、師生表演唱歌曲《動物説話》。

2、師生談話。

師: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動物會説話嗎?

生“喜歡”、“最喜歡”、“小鴨子對我們嘎嘎叫”、“小雞嘰嘰嘰”、“母雞咯咯咯”、“小貓喵喵喵”、“小牛哞哞哞”學生七嘴八舌,課堂氣氛活躍,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敢於大聲説話。

師:小雞、小鴨、小貓,它們對我們説話,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來聽一聽這首歌曲。

3、引入新歌《誰在叫》。

(1)師放歌曲錄音《誰在叫》,讓學生注意聽聽小動物説話以後要幹什麼?

師生隨着樂曲律動。

師:説一説歌曲中小動物想幹什麼?

(2)再次聆聽音樂感受。

4、(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下面我想請小朋友們看着歌詞朗讀歌詞(齊讀老師教生字)。

5、教學反覆記號

(師)小朋友們朗讀的真不錯,可你們在朗讀的'時候發現歌譜裏有許多字被括號括上的嗎?而且這些括號裏只有一個“領”和一個“齊”字,它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6、師彈琴,學生跟唱。

生邊唱邊隨音樂做小動物可愛的動作。教唱過程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熟悉歌曲,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二、激發學生演一演,小組合作編排遊戲,使課堂充滿活力

1、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聯繫動物生活習性,模仿其動作,創編各角色舞蹈動作,再分角色表演。

2、分小組編創舞蹈動作。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對小雞、小貓、小鴨、小豬、小老鼠、雞媽媽、小魚各角色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想象,編創可愛的舞蹈動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組內各自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表演。教師對有困難的個別小組的活動給予及指導。

(2)開展各小組比賽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成績都予以表揚,對編創得較好的舞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借鑑。

(3)最後,利用畫好的彩畫動物模型,各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扮演該角色,組合一新的表演小組,邊唱邊跳(其餘學生為其伴唱)。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學生享受自己的勞動快樂,還培養了他們開朗、勇於自我表現的性格。

三、拓展教育

這節課我們唱了這麼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與它們和睦相處,還要關心、愛護它們。

標籤: 一年級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jj57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