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音樂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1

這個暑假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領雁工程中國小教師培訓,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有很多深刻的體會。而我今天要講的讀書心得,就是在培訓上推薦的一本書——《中國小音樂教育》,它是一本綜合性的音樂期刊,它包括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教育、學術交流等等豐富的內容;同時信息量大,交流面廣,教師不用走遍千山萬水便可知各地區的教育教學動態,幫助教師作好教學交流,可以看到全國各省市地區的音樂教育成果,為音樂教師搭建學習與交流的平台。其中的文章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知識層面,也讓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談談讀後的感想。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嚮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以興趣激發參與

我從事的是音樂教學,我認為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何提高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中國小音樂教育》的觀點和我所從事的國小音樂教學學科,設計了以下三個觀點來闡述:

1、營造音樂氛圍,激發學生想象。

音樂是抽象的,每個人聽同一首作品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教師講述得太多或對意境描繪得太具體,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又阻礙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所以老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間留給學生,讓其發揮主觀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才會獲得審美的愉悦體驗。但是老師如果不加引導,一味讓學生體會,學生也很有可能會摸不着頭腦着就需要老師的牽引,使學生聯繫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正確領會音樂內容,如在欣賞樂曲《夢幻曲》時,讓學生隨着音樂展開聯想,教師輕聲啟發:“夜,靜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麗的仙女出現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飛向遙遠的夜空……”同學們在樂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個個身臨其境,優美的旋律把孩子們帶到輕柔飄渺的夢境中去了。

在學生開展的一些活動中,也積極引導學生恰當運用音樂,學生詩歌朗誦中配上音樂,會更能激起人們的情感;美術繪畫過程中嘗試去播放輕鬆愉悦的音樂等等,讓音樂無時無刻在學生身邊迴響。音樂知識生動趣味化。音樂教學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創造了一種有節奏,有形象,既和諧又生動的教學氣氛和情境。學生就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裏。他們的表現慾望會被激發出來。

2 、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恰當選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造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上音樂課時,我充分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音畫結合”的形式,有機地把音樂與圖畫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新鮮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在教學《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時,我首先利用幻燈幕顯示出:“節日的晚上,大家圍坐在紅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歡樂場面。”與此同時,播放活潑歡快的歌曲——《快樂的節日》縈繞整個教室,學生感受到節日那種歡快的氣氛,很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該掌握的知識,收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既激發了學習興趣,也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音樂遊戲、舞蹈,激發學習的興趣

音樂課的形式是以動為主,以情引動,以動助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兒童愛玩、愛動這一天性,運用音樂遊戲、舞蹈、律動等,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場面,將具有動感的音樂與兒童好動的性格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動動中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如在歌曲《小麻雀》這首歌曲教學中,由於面對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年齡較小,我運用設置情景,曲後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學習歌曲,感受音樂,發揮其主體作用。具體做法是:設置情景,讓小朋友帶上頭飾,自由發揮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貓的走路動作,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小麻雀、小花貓有禮貌的一面。表演結束後再問:“我們該學習小麻雀、小花貓的什麼品質?”學生很快就能悟出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

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説、敢問,敢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在教學中適當加入了遊戲、歌表演、樂器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益於學生淋漓盡致地發揮其主動性。

二、培養興趣,以引導調動參與

目前,大部分老師已經注意到了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時候還難免存在着機械式填鴨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感受不到參與和思考的樂趣,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音樂課堂上,視唱練習是一個薄弱的環節,也是我一直頭疼的問題,畢竟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樂理知識,所以對於這塊的教學,我想應該要重點抓。如之前看過很多優秀教師的教學,他們習慣的做法是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覆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對於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瞭解會,弊端是學生由於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而這本書《中國小音樂教育》書中是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試着去改變策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三、及時評價,肯定參與

音樂課堂上對學生恰當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於素質較弱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後還要多練。”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了他們的參與意識。

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並給以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後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一次在玩音樂遊戲“尋寶”時,我們剛講解完遊戲的玩法及規則,他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們像發現寶貝似的請他上台“尋寶”。遊戲開始了我們手裏捏着一把汗,睜大眼睛看着他,沒想到他是那樣自如、敏捷,隨着學生拍擊節奏強弱的變化調整方向,節奏聲強,他大步向着目標前進,節奏聲弱,他立刻調整方向……最後成功地找到了“寶物”,他甜美地笑了,我們激動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讚許地説:“你真了不起,真是個出色的尋寶家!”教室裏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以後,這名學生變了,上課專心了,發言積極了,音樂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中國小音樂教育》期刊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教學思想,提升了教學理念,並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意教學理念和研究成果運用在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讀了這本期刊,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覺得結合以上三點來力求創把自己的教學提上一個台階,而且要有創新,並且創新型的教師就應該主動反思、勤於反思,並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2

首先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源遠流長,藴藏深厚的文化底藴,我們應重視民族民間音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和藝術學科獨特的功能,同時運用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實施美育,這將可以極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間音樂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審美的陶冶達到思想的昇華。

其次教師應該是一個具有廣博知識和深厚文化底藴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審美教育為主導者的教師,既要有相當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兼有其他輔助知識。教師只有具備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和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簡意賅,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主題思想,分析音樂的各種表現手段,同時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領略韻味,理解作品豐富的表現力,把握住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教師對授課的內容有個通盤設計,合理佈局,重點突出,深入淺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僅感受到所學音樂的內容美,同時也能體驗到學習過程的韻律美。

最後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是審美的主體,運用本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加教育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要善於抓住這一點,培養學生的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實現綜合審美的目的。

總之,運用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不僅是個美學問題,同時也是個教育問題。教師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間音樂,打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寶庫,從中吸取營養,才能激起學生熱愛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我將不懈努力實現我的目標使我的音樂課堂熠熠生輝。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3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現在的音樂教育,就是應該培養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鍛鍊自主學習的能力、開啟自主學習的心智、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作為一名國小音樂教師的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成長無法代替,發展必須主動。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一名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教師應善於體會藴藏在學生內心中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動性發展潛質,多給學生一些權利、一些機會、一種條件、一些空間,讓他自己去鍛鍊,自己向前走。 仔細閲讀後我總結了16個字。重導輕演、重藝輕技、重情輕理、重趣輕習。

很喜歡書上對於這幾個字的一段話,很籠統,但很有哲理。

給學生一段旋律,讓他們自己去傾聽;學生一個概念,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想象;給學生一個旋律,讓他們自己去發展;給學生一個環境,讓他們自己去創設;給學生一些素材,讓他們自己去組織;給學生一定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爭辯;給學生一點權利,讓他們自己去行使;給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創編。

音樂新課程不僅對傳統音樂教育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更是給學校的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着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諸如課程定位、性質、理價值、理念問題,課程目標、內容問題,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問題,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的編寫與使用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關係到基礎音樂教育課程建設與發展,在音樂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許多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音樂教師都被當前的一個音樂教育現象所震撼;為什麼不能夠帶給人們無限美好與快樂的音樂,這種尷尬的局面,足以引起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重新認識基礎音樂教育時,我們不能不提到《音樂教學大綱》和《音樂課程標準》。這兩個指導和規範基礎教育音樂課程的文本,並非只是名稱與形式的不同。比較和研究《音樂教學大綱》與《音樂課程標準》,我們可以發現傳統音樂課程與新音樂課程的本質區別,能夠悟出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樂教學大綱》為代表的傳統音樂課程是從學科出發,從教師出發,規範和要求教師應教學科中的哪些內容,以及怎樣教等等。

一言以蔽之,《音樂教學大綱》是面向教師的,體現了“學科中心”、“教師中心”的特點。而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標誌的新音樂課程則展示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關鍵的變化,那就是鮮明地提出了基礎教育應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因而,面向學習者,從學生的心理邏輯、音樂經驗和實際需要出發,指導與規範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哪些音樂內容並達到什麼標準,如何學習,以及教師應怎樣引導、促進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等等,則是《音樂課程標準》最為顯著的特徵。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迅速推進,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將面對新的音樂課程。

因此,瞭解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狀況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學習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樂新課程的教學領域,掌握與運用音樂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和現代教育技術等等,音樂教師所迫切關心的課題。這些課題,雖然有些屬於新課程教學法的內容,而有些則更適合新課程教學論的範疇,研究和編寫立足於指導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教學法類書籍會更加有利於音樂新課程的實施。

鑑於此,《國小音樂新課程教學法》一書,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緊密圍繞對《音樂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究和對音樂新課程實踐的探索與總結,力求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音樂新課程進行解讀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闡述滲透着新理念的音樂教學方法。需要説明的是,音樂新課程本身即是一種新的事物,必將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因此,對新課程教學的學習、研究與應用,就採取一種創造和發展的態度。音樂新課程的精髓,在於創新,在於運用新的音樂教育理念創新音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説,音樂教師不僅僅是音樂新課程的實施者,同時也是音樂新課程的建設者,願我們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4

這個暑假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領雁工程中國小教師培訓,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有很多深刻的體會。而我今天要講的讀書心得,就是在培訓上推薦的一本書——《中國小音樂教育》,它是一本綜合性的音樂期刊,它包括音樂理論、音樂作品、音樂教育、學術交流等等豐富的內容;同時信息量大,交流面廣,教師不用走遍千山萬水便可知各地區的教育教學動態,幫助教師作好教學交流,可以看到全國各省市地區的音樂教育成果,為音樂教師搭建學習與交流的平台。其中的文章不僅開闊了我的專業知識層面,也讓我的教學思想產生了更深遠的影響,使我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談談讀後的感想。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素質則其人教育的靈魂。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興趣是參與的“嚮導”,參與是吹遍興趣之花的春風。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其實質就是要確立好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一、以興趣激發參與

我從事的是音樂教學,我認為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其他學科,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何提高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中國小音樂教育》的觀點和我所從事的國小音樂教學學科,設計了以下三個觀點來闡述:

1、營造音樂氛圍,激發學生想象。

音樂是抽象的,每個人聽同一首作品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教師講述得太多或對意境描繪得太具體,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又阻礙了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所以老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間留給學生,讓其發揮主觀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才會獲得審美的愉悦體驗。但是老師如果不加引導,一味讓學生體會,學生也很有可能會摸不着頭腦着就需要老師的牽引,使學生聯繫生活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正確領會音樂內容,如在欣賞樂曲《夢幻曲》時,讓學生隨着音樂展開聯想,教師輕聲啟發:“夜,靜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麗的仙女出現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飛向遙遠的夜空……”同學們在樂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個個身臨其境,優美的旋律把孩子們帶到輕柔飄渺的夢境中去了。

在學生開展的一些活動中,也積極引導學生恰當運用音樂,學生詩歌朗誦中配上音樂,會更能激起人們的情感;美術繪畫過程中嘗試去播放輕鬆愉悦的音樂等等,讓音樂無時無刻在學生身邊迴響。音樂知識生動趣味化。音樂教學用生動的形式將知識內容裝扮起來,創造了一種有節奏,有形象,既和諧又生動的教學氣氛和情境。學生就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的世界裏。他們的表現慾望會被激發出來。

2 、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恰當選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造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上音樂課時,我充分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音畫結合”的形式,有機地把音樂與圖畫結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新鮮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在教學《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時,我首先利用幻燈幕顯示出:“節日的晚上,大家圍坐在紅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歡樂場面。”與此同時,播放活潑歡快的歌曲——《快樂的節日》縈繞整個教室,學生感受到節日那種歡快的氣氛,很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該掌握的知識,收到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既激發了學習興趣,也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通過音樂遊戲、舞蹈,激發學習的興趣

音樂課的形式是以動為主,以情引動,以動助學的。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兒童愛玩、愛動這一天性,運用音樂遊戲、舞蹈、律動等,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場面,將具有動感的音樂與兒童好動的性格特點相結合,讓學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動動中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如在歌曲《小麻雀》這首歌曲教學中,由於面對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年齡較小,我運用設置情景,曲後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學習歌曲,感受音樂,發揮其主體作用。具體做法是:設置情景,讓小朋友帶上頭飾,自由發揮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貓的走路動作,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小麻雀、小花貓有禮貌的一面。表演結束後再問:“我們該學習小麻雀、小花貓的什麼品質?”學生很快就能悟出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

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説、敢問,敢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在教學中適當加入了遊戲、歌表演、樂器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益於學生淋漓盡致地發揮其主動性。

二、培養興趣,以引導調動參與

目前,大部分老師已經注意到了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時候還難免存在着機械式填鴨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學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感受不到參與和思考的樂趣,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音樂課堂上,視唱練習是一個薄弱的環節,也是我一直頭疼的問題,畢竟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樂理知識,所以對於這塊的教學,我想應該要重點抓。如之前看過很多優秀教師的教學,他們習慣的做法是介紹歌譜的旋律特點,該注意的某些音樂符號,歌曲中重難點拎出來做預備視唱練習,反覆練習直到“學會”。這樣做的優點是學生對於歌譜的認識和音樂理論知識由陌生和困難逐步瞭解會,弊端是學生由於預先知道了教學中的重點,課堂氣氛很不活躍,甚至沒有興趣,而這本書《中國小音樂教育》書中是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試着去改變策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三、及時評價,肯定參與

音樂課堂上對學生恰當的評價是激勵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對素質好的學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比較高、自信心比較強,評價他們的學習可以嚴格一點,有利於促進他們更加勤奮,對於素質較弱的學要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五音不全的學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豎笛、敲打擊樂比較好,教師應及時的評價“很不錯,以後還要多練。”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了他們的參與意識。

教師的鼓勵性評價應注意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參與態度的評價,教學中教師應用心觀察學生參與的情況,及時進行評價。表揚態度認真的學生和小組並給以獎勵──小紅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以此激勵每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個別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應有意識的在以後的活動中給予適當的幫助,從而達到全體學生提高參與水平的目的。二是參與效果的評價,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對他們在教學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教師應給以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鼓勵,但對參與效果的評價要因人而異,讓所有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一次在玩音樂遊戲“尋寶”時,我們剛講解完遊戲的玩法及規則,他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們像發現寶貝似的請他上台“尋寶”。遊戲開始了我們手裏捏着一把汗,睜大眼睛看着他,沒想到他是那樣自如、敏捷,隨着學生拍擊節奏強弱的變化調整方向,節奏聲強,他大步向着目標前進,節奏聲弱,他立刻調整方向……最後成功地找到了“寶物”,他甜美地笑了,我們激動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讚許地説:“你真了不起,真是個出色的尋寶家!”教室裏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以後,這名學生變了,上課專心了,發言積極了,音樂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上次參與的快樂,正是下次參與的動力,如此循序漸進,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中國小音樂教育》期刊以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表答出來,很好地幫助了我們音樂教師教學思想,提升了教學理念,並積極探索與實踐的結合,特別注意教學理念和研究成果運用在實際教學,指導教學工作。讀了這本期刊,讓我感觸很深,留給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覺得結合以上三點來力求創把自己的教學提上一個台階,而且要有創新,並且創新型的教師就應該主動反思、勤於反思,並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音樂讀書心得體會5

通過對音樂鑑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鑑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音樂鑑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説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

整個學期學習下來,對我印象最深的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下面就重點來談談我對這兩種音樂的學習心得:

一)古典主義音樂

古典主義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其特點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統一;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創作技法上,繼承歐洲傳統的復調與主調音樂的成就,並確立了近代鳴奏曲曲式的結構以及交響曲、協奏曲、各類室內樂的體裁和形式,對西洋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發展在器樂方面成績比較顯著,它完善了一套純器樂的大型曲式,如獨奏奏鳴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它的主要特點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和鮮明的時代感;曲式結構規範,主題樂思發展嚴謹,功能和聲完善,配器細膩,音色力度變化豐富;作曲技法上創造了動機展開的發展手法,用旋律模進、變速度、變節奏、變調性、變和聲織體等,造成樂曲發展趨勢。並規範了奏鳴曲式和奏鳴交響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義時期還確定了交響樂隊的組織形式,形成了完整的雙管編制樂隊。而在此之前的樂隊裏,只有絃樂組是完整的。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及打擊樂有組織的充實到樂隊後,加強了樂曲的和聲效果,樂隊演奏時能產生渾厚、均衡、色彩豐富的音響。這種樂隊組織形式一直影響着以後的音樂發展。

在古典音樂派別中,以“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維也納古典樂派”有以下風格特徵:強調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會意義;世俗因素增強(民間音調與舞蹈節奏運用);音樂作品結構嚴謹勻稱(整齊的方整性樂句);主調和聲成熟並佔統治地位;樂思發展清晰,邏輯性強,旋律追求優美動人的氣質;情緒明朗樂觀(但由於理性精神的影響,往往比較剋制、沉着,而不是狂熱的傾訴);曲式多采用奏鳴曲和奏鳴套曲曲式(與後來的浪漫樂派形成鮮明的對比);簡單的説,崇尚理性、邏輯嚴密、內容充實、形式嚴謹、含義深刻、語言通俗是這一音樂時期的典型風格特點。

二)浪漫主義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後出現的一個新的流派,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沒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思想內容是反對外族侵略和民族壓迫,反對封建統治和民族分裂。為了表現這些內容,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愛國主義和民族統一思想,浪漫主義音樂特別注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浪漫主義音樂以它特有的強烈、自由、奔放的風格與古典主義音樂的嚴謹、典雅、端莊的風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浪漫主義音樂家燦若羣星,他們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如:貝多芬的名曲《悲愴》《月光》《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聞名於世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等。

通過這個學期對音樂的學習,我不管在音樂常識、音樂家及其作品、音樂鑑賞等方面的認識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總的來説,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我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kk3w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