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小班音樂區主題活動

小班音樂區主題活動

表演區單位:中國xx院xx幼兒園班級:小一班姓名:xxxx

小班音樂區主題活動

活動由來:4—5歲的幼兒正處於音樂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由於我班孩子在小班組中年齡偏大,較中班組孩子的年齡又略小一些,同時具備中小班幼兒共有的一些特點,也可以説是開展音樂活動的優勢條件。在託小班時他們就已經接觸了相當一部分音樂作品,並積累了一定的音樂學習經驗,具備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他們的年齡特點同時也決定了他們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表演區對於這個時期的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孩子的已有水平制定和調節適合孩子發展的區域活動指導內容和指導方法等等。

適合年齡:中小班組活動一:什麼樂器在唱歌

教學目標:

1、認識小號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

2、感知上述樂器的聲音並知道其演奏方法。

教學準備:節奏樂器:木鼓、鈴鼓、撞鐘、沙錘,動物頭飾,錄音機,磁帶。教學重點:能敏鋭地感知這四種節奏樂器的聲音;知道其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1、老師要介紹幾個好朋友給你們認識,(依次出示小號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請幼兒猜猜各種樂器的名字。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歌曲《小動物新年好》,教師依次使用木鼓、鈴鼓、撞鈴和沙錘伴奏,每樂句末請幼兒猜一猜是這幾種樂器裏面的誰在唱歌。

3、請給出答案的幼兒説一説為什麼認為是該種樂器,該樂器的音色有何特點,並選擇一種聲音特點與其相近的小動物。如(木鼓:聲音低沉,像小狗的聲音;鈴鼓響亮,比較像小貓在叫;撞鐘聲音尖鋭,像小雞在唱歌;沙錘聲音比較柔和,像小鴨子等等。)

4、分別請幼兒上台演奏,教師個別指導,並介紹樂器的演奏方法。

5、再次播放音樂片段《小動物新年好》,幼兒自由選擇與樂器音色相搭配的小動物頭飾進行表演。

拓展與延伸:樂器可以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隨時進行更換,在幼兒熟悉表演區的節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後,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簡單的拉絃樂器與彈撥樂器的學習,以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與聽辨能力。

效果分析:指導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需要來設計不同的導入形式,本次指導我選擇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直奔主題。考慮到幼兒音樂能力方面的個體差異,本次課開始的樂器名稱並不是直接由教師做介紹,而是將主動權拋給了孩子,突出孩子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音樂是抽象且極富表現力的,同一首音曲不同的人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也儘量不要直接給出所謂的權威答案,應積極的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所聽所想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見解。

活動二:音符寶寶找家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五線譜。

2、熟悉1——7的唱名及音階位置。教學準備:繪製一副長寬0.5m的五線譜掛圖,七個不同的小動物頭像卡,膠棒。

教學重點:

1——7的唱名及音階位置

教學過程:

1、故事引入。在一個叫做五線譜的房子裏住着七個音符寶寶,他們分別叫做do—do、re—re、mi—mi、fa—fa、sol—sol、la—la和ti—ti。有一天他們出去玩,走了很長很長的路,玩了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一轉眼天就快黑了,哆哆突然大叫起來:“我們現在到哪兒了呀,我不記得回家的路了,怎麼辦?”這羣孩子們這才意識到他們已經不知不覺離開家很遠了,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咪咪高興的叫起來:“不急不急,媽媽説過,如果我們找不着回家的路,就對着大樹把家裏的地址説出來,這樣聰明的小朋友就能送我們回家了。”

2、do—do高興極了,那我們趕緊試試吧。“小朋友,我住在五線譜房子地下室的一張小木牀上,你們能送我回家嗎?”(請幼兒用膠棒將哆哆的小動物頭卡送回家)

3、教師依次按re—re、mi—mi、fa—fa、sol—sol、la—la和ti—ti在五線譜中的位置設置提示語請幼兒上台操作,直到七個音符寶寶全部被送回家。拓展與延伸:如上教學掛圖可以直接佈置在表演區的環境中,通過幼兒與牆面的互動,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印象。當幼兒已經記住七個音符寶寶的位置以後,教師就可以將音符與音高對應起來教學,幫助幼兒對不同音符的音高形成初步的印象。

效果分析:故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這樣的方式十分有利於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而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並不直接告訴幼兒音符寶寶的家在哪一間哪一線,而是用幼兒容易接受的形象生動的比喻提示幼兒,通過這種解答疑問式的師幼互動,充分發揮了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也更有利於幼兒對新知識的認可和接受。同時,適時地將教學掛圖保留在表演區的牆面環境中,則有利於通過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充分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三:音階歌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音階的概念。

2、學會聽鋼琴,能基本唱準旋律的音高。教學準備:會唱《音階歌》、表演區掛圖“音符寶寶的家”、鋼琴、動物頭飾。

教學重點:能基本唱準旋律的音高。

教學過程:

1、上次小朋友送七個音符寶寶回家了,今天他們為了感謝小朋友,想邀請小朋友到五線譜房子裏參加音樂會

2、為了歡迎小朋友的到來,音符寶寶們排起了長隊,(出示掛圖)唱起了他們最喜歡的歌。(教師彈唱《音階歌》)

3、請小朋友們猜一猜,為什麼他們唱的叫“音階歌”而不叫“音符歌”呢?(“階”表示一級一級的,一個音符寶寶只有一級,而七個音符寶寶排在一起則就像一級一級的台階了,所以叫做“音階”)

4、台階是有高低的,音階當然也一樣。下面小朋友就認真的聽老師彈琴,説説哪個音符寶寶聲音高,哪個音符寶寶聲音低~(教師兩個為一組彈奏,請幼兒聽辨音的高低。)

5、小結:原來音階的順序就是按照音符寶寶的聲音從低到高排列的。所以小朋友唱這首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鋼琴,模仿鋼琴上的音進行演唱。6、與音符寶寶一起表演《音階歌》。(發放動物頭飾,教師彈奏清晰的單聲部的旋律線條,待幼兒音準基本上穩定後再加上左手伴奏音型。)

拓展與延伸:音準的培養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教師可以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有機地滲透音準的練習,如將一些日常的過渡環節,常規提示等換成各種節奏型的音階組合。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反對將音樂教學等同於純粹的技能課,但對於幼兒來説,技能技巧的訓練並不是沒有必要的,在整個學前階段,幼兒的聽覺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此時對其進行音準方面的鍛鍊無論是對於幼兒的聽力發展還是將來形成良好的音準及樂感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效果分析:對於幼兒來説,枯燥的學習音樂技能他們肯定是排斥的。其實對幼兒實施音準方面的鍛鍊,並非要強調達成的效果,而是聽辨的過程及建立要用聲音區別不同音高的意識。能使幼兒感受到音符存在着高低上的區別,並在演唱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加以區別才是音準訓練的目的。有人常説音樂理論的學習是枯燥的,但我要説,幼兒階段的音樂技能學習並不能説成是“不能學習枯燥的音樂技能”,而應是“不能枯燥的學習音樂技能”。這節音準的輔導課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教師能大膽地充分地相信孩子的音樂學習能力,在輔導過程中善於用孩子喜歡的語言去解釋音樂術語,並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見。

活動四:節奏樂——《小魚歌》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看節奏圖譜的興趣。

2、感知3/4拍子的強弱規律。教學準備:會唱《小魚歌》、節奏掛圖一副、打擊樂器2—3件、錄音機和磁帶、

教學重點:三拍子的節拍重音。

教學過程:

1、播放《小魚歌》,教師用節奏樂器奏每小節的強拍。請幼兒邊聽音樂邊思考老師手裏的樂器在哪些地方響了。

2、出示節奏圖譜。將歌詞與節奏對應,老師唱一個字數一隻小魚,唱完後幼兒發現歌詞和小魚剛好一樣多。

3、老師演奏歌曲的第一句“小魚小魚,真正頑皮”請幼兒説説樂器在唱到哪個字時響的。(“小”“頑”)並將樂器響起時數到的小魚畫上圓圈。

4、整首歌唱完後,請幼兒觀察譜面上的所有圓圈有什麼特點。(都在小節線後的第一拍)

5、指導幼兒在演唱的過程中將出現圓圈的小魚用節奏樂器敲響,沒有劃圓圈的可以不敲也可以拍腿,以體現出不同的強弱規律。

6、聽音樂表演。

效果分析:《小魚歌》是李重光先生的一首二段體曲式的少兒歌曲作品。我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就已經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接受水平及興趣愛好,歌曲教唱部分是完成得非常好的,小朋友非常喜歡。小班孩子對節奏有一定的體驗,但還不會也不習慣看節奏圖譜,這就需要教師利用他們熟悉的旋律和喜愛的動物形象來引導幼兒看節奏譜的興趣。認識節奏圖譜可以使幼兒對節奏的學習變得更為形象,更為直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q9yo3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