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2、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

3、體驗集體演唱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知道歌曲《大貓小貓》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貓和小貓圖片及頭飾。

2、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理解動物形象的大小與演唱力度有關。

1、出示大貓小貓圖片: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

指大貓:它是誰呀?(大貓)

指小貓:那它呢?(小貓)

2、比較大貓和小貓的形象

大貓和小貓叫起來一樣嗎?(不一樣)

大貓怎麼叫的?(請幼兒跟着學一學,“喵喵喵喵喵—”引導幼兒叫的聲音大一些,有力一些)

小貓怎麼叫的?(也請大家一起學一學,引導幼兒叫得聲音小一些,可愛一點)

二、熟悉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1、老師示範演唱(老師清唱一遍)

大貓小貓和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它們高興的唱起了歌。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在唱些什麼?

2、大貓在説什麼?引導幼兒用歌詞回答: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

小貓在説什麼?引導幼兒説出: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3、老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兒演唱叫聲部分。

引導幼兒用聲音的`強弱表現大貓和小貓。

4、完整學唱歌曲

三、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女兒非常喜歡的歌曲。它歌詞與旋律都比較簡單,容易上口,歌曲內容又形象生動,活潑可愛,所以説這是一首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學唱的歌曲。也許正是因為歌詞、旋律都表較簡單,所以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忽略了對歌曲的欣賞。

如果説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合理的,那麼我覺得可能我的活動組織形式不太適合幼兒,特別是分角色哪一環節,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就明顯的意識到小班幼兒不適合這種方式,對於小班孩子來説集體的學習、模仿、表演可能是更為合理化的。另外,小班的孩子的學習方式更傾向於在動作先行,所以可能讓孩子的做做、玩玩的遊戲中學習更為適合,那麼如何來實施這種模式呢?這是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2

設計意圖:

“大貓小貓”是小班教材中的一節音樂活動,音樂表現了大貓和小貓這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結構簡單,節奏工整,是一個很有趣的音樂活動。小班的幼兒,在傾聽音樂方面是有一定經驗的,但感受音樂,特別是表現音樂才剛剛起步,其經驗是缺乏的,音樂節奏的敏感性也不強,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進行了同教材不同教法的嘗試,我們藉助有趣的動物形象,來引導幼兒嘗試通過創編歌曲來創造性地表現音樂,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不但感受到音樂作品優美的旋律,同時,體驗到了作品的有趣和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聲音的輕重和音樂強弱的對比。

2.體驗玩音樂遊戲的快樂。

3.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着節奏律動。

活動準備

1.大貓、小貓的圖片。

2.《大貓小貓》音樂盒帶。

活動過程

1.話題導入。

“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帶領幼兒學説喵喵喵喵喵。)

2.聽辨兩段音樂。

(1)他們想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聽一聽,是大貓來了還是小貓來了?(教師分別彈奏兩段音樂。)

(2)你是怎麼知道的?大貓的'聲音怎麼樣?小貓的聲音又怎麼樣?

(3)我們來學學他們的聲音好嗎?

3.學唱歌曲。

(1)大貓想認識你們,和你們做朋友。大貓先要介紹自己,聽!

“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這是誰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

(2)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呢!小貓的聲音怎麼樣?

(3)一起學一學大貓和小貓。(視幼兒的學習情況唱2—3遍。)

4.請幼兒分別扮演“大貓”和“小貓”,教師彈前奏,幼兒聽音樂,根據強弱的不同,判斷是大貓還是小貓,然後邊唱歌邊做動作跑到老師的跟前。

5.音樂遊戲“找小貓”。

遊戲規則:

大家跟着音樂一起走下座位邊表演邊唱歌,唱到小貓“喵喵喵喵”部分時,扮演寶寶的小朋友就趕緊找個地方躲起來,音樂結束後扮貓媽媽的幼兒來找小貓。

活動反思:

由於歌曲的結構形象比較鮮明,孩子能夠一下子就理解歌曲,我用大貓和小貓的玩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有興趣去學習表演小貓和大貓,並且能夠表現出大貓和小貓的不同。在歌唱力度上能夠做出明顯的區別。幼兒很快地就學會了歌曲,在我的提示下開始探索與歌曲匹配的樂器,很快就找到了比較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不足的是一些孩子在演奏秩序方面還有待加強。不喜歡聽節奏,愛自己玩樂器。在以後的時間我會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演奏秩序。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3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初步根據根據圖譜為樂曲進行簡單的伴奏。

2.嘗試通過學習大貓小貓的聲音來表現音樂的強弱變化。

3.喜歡演奏打擊樂器,體驗演奏打擊樂器的樂趣。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準備大貓、小貓的圖片各一個,大貓、小貓的圖譜一份。

2.將幼兒分成兩組,準備鈴鼓、沙蛋若干。

3.音樂《火車開了》、《大貓小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場,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動物園的大貓、小貓在開音樂會,邀請小朋友們參加,我們一塊去聽聽吧!"(播放音樂,幼兒們開着小火車入場。)師:"小火車接起來,我們出發了。"(播放音樂,幼兒們開着小火車入場。動作:雙手握拳放於胸前,設計鑽山洞情節,激發幼兒對活動的`喜愛之情。)"火車到站了,拉汽笛。"

二、聽音樂,辨別音樂的強弱,並尋找節奏。

1.教師示範演唱歌曲,幼兒欣賞,感受演唱大貓、小貓的不同力度。

師:"小朋友們快坐好,音樂會要開始啦!(大貓、小貓出場了)大貓小貓給小朋友們問好。(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大貓(小貓),今天我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仔細聽。)師:

"大貓是怎麼叫的?我們來學一學,小貓又是怎麼叫的,學一學。"(大貓的聲音很大,但是不可以喊;小貓的聲音很小,但要有聲音。)小結:大貓叫的時候,聲音就大一點,小貓叫的時候,聲音就小一點。

2.再次傾聽歌曲,尋找節奏(X-X-X-X-)提問:我們再來聽一聽,歌裏唱的是不是和小朋友説的一樣。(教師配以動作,大貓拍肩重一點,小貓則拍腿輕一些。)

3.配以動作,再次熟悉歌曲旋律師:貓咪的歌唱的可真好聽,我們一邊扮演大貓、小貓一邊唱歌來試一試。來,小貓們站起來。(幼兒們隨着音樂扮演大貓小貓。)教師小結:大貓腳步沉重,小貓腳步輕佻。

三、練習歌曲節拍。

1.你們覺得男生適合扮演什麼角色?女生適合扮演什麼角色?

2.在玩之前我要説一下規則,大貓出場的時候,小貓能不能動?(不能)同樣的,小貓出場的時候,大貓也不能都動哦!

3.分角色表演師:剛剛是男孩扮演大貓,現在我們女生也來扮演大貓,男孩則扮演小貓。

四、幼兒使用樂器伴奏。

1.出示圖譜,師:看,這裏有那麼多的腳印,這是誰的腳印?(大貓的腳印,小貓的腳印)一個腳印拍一下,我們來試一試。(大貓拍肩,小貓拍腿。)

2.師:"有兩樣樂器也來參加音樂會,它們想為大貓、小貓伴奏。那誰為大貓伴奏合適?誰為小貓伴奏合適呢?你是樂器的小主人,你要管好自己的小樂器。"(分析:教師出示的兩種樂器分別是鈴鼓和沙球,幼兒很快就幫大貓選擇了鈴鼓,為小貓選擇了沙球,並一致通過。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演奏鈴鼓,一組演奏沙蛋,在教師指揮下初步練習演奏。提醒幼兒遵守輪奏的規則。)

3.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師:我們來交換樂器演奏一遍吧!(分析:這個環節設置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幼兒都能使用不同的樂器給大貓、小貓伴奏。在樂器的使用、音樂強弱的表現上都顧及了全面,達到活動預設的目標。)

師:音樂會開始了,我們去給其它小動物演奏吧!幼兒聽着音樂演奏出場。

活動反思:

大貓小貓是一首旋律簡單,強弱關係分明的歌曲。但有時就是太簡單了,反而缺少了點難度。

通過音樂,引導着幼兒們入場,我選擇的是一首幼兒們耳熟能詳的音樂《火車來了》,可是我在引導的時候,節奏沒有踩準,從而導致幼兒的節奏也均不穩,在幼兒們入座時也有點亂。導致幼兒們的情緒都不太穩,注意力也不太集中,馬上,我直接出示大貓小貓,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幼兒視線集中後,就馬上進入到活動中去,在熟悉了歌曲之後,我讓幼兒選擇適合大貓小貓的樂器,讓幼兒們根據樂器的音色去選擇樂器,幼兒們用樂器進行演奏活動。然而簡單的節奏,簡單的歌曲,幼兒們不一會就學會了,導致整個活動下來,沒有一點亮點,幼兒們的興趣也沒有被激發出來。在下次進行活動時,我會把增加難度,幼兒們都喜歡有挑戰性的東西,在設計活動時,也要注重幼兒們的年齡特徵,把活動設計的更富趣味性。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4

目標:

1.學唱歌曲,樂意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

2.嘗試用聲音的輕重表現音的強弱,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準備:

大小貓的圖片、大小狗的圖片、大小鼓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理解動物形象的大小與演唱力度有關

1.出示大貓小貓圖片: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這兩隻貓有什麼不一樣?

2.貓是怎麼叫的?請你們聽一聽這兩隻貓的叫聲有什麼不一樣?

3.學一學大貓和小貓的叫聲。

(二)完整學唱

1.師:兩隻貓要和大家做朋友,他們要用歌聲介紹自己,仔細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自我介紹的?

2.教師唱歌曲兩遍:他們怎麼自我介紹的?

3.幼兒分組學唱歌曲。

4.遊戲:找小貓

(三)創編歌曲

1.出示圖大狗小狗:看還有誰來和我們做朋友了?他們的叫聲怎麼樣,會怎麼介紹自己?

2.幼兒嘗試仿編

3.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由於《大貓小貓》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因此,我在活動中非常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讓幼兒通過説説、看看、聽聽、學學、唱唱、編編等多形式的感官活動,努力營造“愛學、樂學、會學”的教學氛圍。從整個活動情況看幼兒活動的興趣很濃孩子基本能夠控制自己的音量來表現歌曲。在課後評課的過程中,各位工作室的老師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結合老師們的寶貴意見我又對這一活動進行了思考與梳理

歌曲介入思考

在活動中,我採用了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態大小與演唱力度之間的關係。利用叫聲前置的來突破孩子控制自己的音樂來表現歌曲這一難點。雖然達成的.效果較好,但在研討中工作室老師認為這這一歌曲結構簡單,歌曲短小完全可以採用完整欣賞的方式。為此,回到幼兒園又進行了一次實踐,採用了工作室林靜老師的策略(完整欣賞加輔助提問)在過程中發現孩子也能夠很好的掌握歌曲的強弱變化。而且整個活動安排更加的流暢而不顯突兀,從中讓我感受到對於歌曲結構簡單,曲式短小的小班歌曲來説完全可以採用完整感受的方式,讓孩子在完整欣賞過程中體驗美感受美。

過程的推進思考

1.變“難點前置”為完整感受。

“難點前置”這一教學策略常會運用到幼兒不宜掌握的歌詞中。本活動我將大貓、小貓的叫聲作為難點進行前置,割裂歌曲的完整性。如果採用循序漸進的完整感受會使整個環節的推進更加細膩流暢。

2.遊戲化是否需要成人理解中“熱鬧”。

本次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我採用了小班幼兒比較喜歡也非常樂意參與的躲藏遊戲“找小貓”。意在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會唱、樂唱。在實踐過程中孩子的參與興趣很高,但在研討中很多教師認為這一遊戲趣味性不高,是否可以增加情節,讓遊戲更加趣味,當時感覺同仁們的意見非常合理,但是靜下心來思考感覺教學遊戲趣味與否,是取決孩子對遊戲的興趣與遊戲目的的達成,過於花哨的情節安排給予孩子的可能只是興奮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興趣。因此個人感覺這一遊戲的安排是適合小班孩子的認知水平的,只是在落實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更加細膩。

3.圖譜設計貴在孩子提供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支架。

本次活動的難點主要是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象大小與演唱力度的關係。因此我圖譜設計就採用了同一形象改變大小的方式呈現,讓孩子清晰感受到物體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係。由於圖譜設計沒有追求花哨在實踐中孩子的觀察也一下在進入主題,很好的為孩子的學唱提供了支架。

感悟:興趣是孩子學習歌曲的首要前提,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歌曲學唱中實現教學目標是我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平等和諧自由的進行歌曲學唱才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的美,激發起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樂意展示自己,從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5

目標:

1.學唱歌曲,樂意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

2.嘗試用聲音的輕重表現音的強弱,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準備:

大小貓的圖片、大小狗的圖片、大小鼓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理解動物形象的大小與演唱力度有關

1.出示大貓小貓圖片: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這兩隻貓有什麼不一樣?

2.貓是怎麼叫的?請你們聽一聽這兩隻貓的叫聲有什麼不一樣?

3.學一學大貓和小貓的叫聲。

(二)完整學唱

1.師:兩隻貓要和大家做朋友,他們要用歌聲介紹自己,仔細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自我介紹的?

2.教師唱歌曲兩遍:他們怎麼自我介紹的?

3.幼兒分組學唱歌曲。

4.遊戲:找小貓

(三)創編歌曲

1.出示圖大狗小狗:看還有誰來和我們做朋友了?他們的叫聲怎麼樣,會怎麼介紹自己?

2.幼兒嘗試仿編

3.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由於《大貓小貓》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因此,我在活動中非常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讓幼兒通過説説、看看、聽聽、學學、唱唱、編編等多形式的感官活動,努力營造“愛學、樂學、會學”的教學氛圍。從整個活動情況看幼兒活動的興趣很濃孩子基本能夠控制自己的音量來表現歌曲。在課後評課的過程中,各位工作室的老師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結合老師們的寶貴意見我又對這一活動進行了思考與梳理

歌曲介入思考

在活動中,我採用了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態大小與演唱力度之間的關係。利用叫聲前置的來突破孩子控制自己的音樂來表現歌曲這一難點。雖然達成的效果較好,但在研討中工作室老師認為這這一歌曲結構簡單,歌曲短小完全可以採用完整欣賞的方式。為此,回到幼兒園又進行了一次實踐,採用了工作室林靜老師的`策略(完整欣賞加輔助提問)在過程中發現孩子也能夠很好的掌握歌曲的強弱變化。而且整個活動安排更加的流暢而不顯突兀,從中讓我感受到對於歌曲結構簡單,曲式短小的小班歌曲來説完全可以採用完整感受的方式,讓孩子在完整欣賞過程中體驗美感受美。

過程的推進思考

1.變“難點前置”為完整感受。

“難點前置”這一教學策略常會運用到幼兒不宜掌握的歌詞中。本活動我將大貓、小貓的叫聲作為難點進行前置,割裂歌曲的完整性。如果採用循序漸進的完整感受會使整個環節的推進更加細膩流暢。

2.遊戲化是否需要成人理解中“熱鬧”。

本次活動在執行過程中我採用了小班幼兒比較喜歡也非常樂意參與的躲藏遊戲“找小貓”。意在讓孩子在參與過程中會唱、樂唱。在實踐過程中孩子的參與興趣很高,但在研討中很多教師認為這一遊戲趣味性不高,是否可以增加情節,讓遊戲更加趣味,當時感覺同仁們的意見非常合理,但是靜下心來思考感覺教學遊戲趣味與否,是取決孩子對遊戲的興趣與遊戲目的的達成,過於花哨的情節安排給予孩子的可能只是興奮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興趣。因此個人感覺這一遊戲的安排是適合小班孩子的認知水平的,只是在落實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更加細膩。

3.圖譜設計貴在孩子提供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支架。

本次活動的難點主要是讓孩子理解大貓小貓的形象大小與演唱力度的關係。因此我圖譜設計就採用了同一形象改變大小的方式呈現,讓孩子清晰感受到物體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係。由於圖譜設計沒有追求花哨在實踐中孩子的觀察也一下在進入主題,很好的為孩子的學唱提供了支架。

感悟:興趣是孩子學習歌曲的首要前提,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歌曲學唱中實現教學目標是我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平等和諧自由的進行歌曲學唱才能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的美,激發起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樂意展示自己,從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小班音樂教案《大貓小貓》反思6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個人對音樂這門學科比較感興趣,通過在幼兒園工作的這段時間,我覺得幼兒對歌唱有一定的誤區,以為自己唱的聲音大就是很棒的聲音,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一些實踐來為幼小的孩子們養成一個好的歌唱習慣。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力度。

2.嘗試仿編歌詞,體驗仿編的樂趣。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貓、小貓胸飾分別為全班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火車音樂背景進場

1.師:今天,火車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

誰會像貓咪一樣唱歌?(帶領幼兒學唱喵喵喵喵喵)

2.師:看,貓來了。聽聽看,有幾隻貓。(出示圖片,模仿大貓和小貓的叫聲)你聽出來有幾隻貓咪?他們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3.師:聲音大的貓咪是哪一隻?(大貓)聲音小的貓是哪隻?(小貓)

師:哦,是貓。這兩隻貓裏,有一隻是大貓,有一隻是小貓。請你聽一聽兩段音樂,聽聽是大貓先來還是小貓先來呢?

二、基本部分(學唱歌曲)

師:你們學的可真棒!我們一起來聽聽大貓和小貓是怎麼介紹自己的,好嗎?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大貓是怎麼介紹自己的?大貓的聲音怎麼樣?小貓呢?

——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表演學唱。提醒幼兒大貓和小貓的力度不一樣。

師:誰願意來扮演大貓和小貓,到前面來表演呀?

三、活動延伸

師:你們還想邀請什麼動物朋友來我們貝貝班做客?(小鴨、小雞等)

師:鴨子的.叫聲是怎麼樣的呀?大鴨可以怎麼介紹自己,小鴨呢?我們把它請到我們的歌曲裏,好嗎?

四、結束部分

師:小貓走路是怎麼樣的?我們學小貓走路輕輕地去衞生間小便、喝水吧。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的音樂課,孩子們帶着頭飾,唱歌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僅僅把大貓小貓引進了歌曲了,還可以自己創編歌詞把其他小動物都請到了歌曲裏面,孩子們學習的**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目標完成的也很好,基本符合了《綱要》不僅要讓孩子們“學會”而且要“會學”的教育精神。課程上的流程也比較完整,只是中間的強弱關係我沒有太強調,孩子們唱的喝感受的強弱關係都不太明顯,這是一個小小的失誤,我將在第二課時強調這一點,這節課給我的啟示是:不是孩子做不到,是老師沒有要求到,在以後的歌唱活動中,我會反覆強調歌唱中各個注意事項,爭取讓孩子們養成一個科學的歌唱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p9oo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