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

語文學科在職業技術學校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因為這門學科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基礎性知識。但是,中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以為自己到職業學校來學習是為了學技術,掌握一技之長,語文課不是這樣性質的課程,學得怎樣都無關緊要,與其在語文課上花費腦筋還不如將精力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只要專業課學好了,將來到崗位上才能做技術尖子,才能充分顯露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因為認識上的不端正,導致對上語文課的興趣不高,甚至於厭學。中職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必須端正,須知,沒有良好的語文功底,必將影響到綜合素質的養成。中職語文教師要積極提升語文教師職業能力,講求和提高講課藝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為己任。

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

一、充分認識中職學校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

在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各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主要基礎文化課。語文教學對於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對於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以及繼續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從中可以看出,在中職學校開設語文課程絕不是僅僅體現對這一門學科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門課程進一步鞏固和擴展中職學生學習專業、提高思想和文化素質的基礎,進一步提高中職學生的閲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總之,一個人的語文基礎與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是必然聯繫着的,呈正相關關係,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就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必須看到,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他們普遍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文字功底差,在表達能力、讀寫聽説能力上都顯不足,這與他們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直接相關,如若在進入職業學校期間不將語文知識的基礎哉紮實些,那麼,必定會影響他們對於專業技能的學習、領悟和把握,也必定會影響到中職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和人格品質。復旦大學出版社曾經出版了《願你獲得真正的財富—能力》這本書,該書對當今社會的人們所應具備的能力進行了十個方面的概括,即自制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分析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預見力、決策力。在對於這些能力內涵的分析和闡述中,都足以令人感受到與語文水平的關係,因為每一項能力都和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文字能力、思維判斷能力有關。事實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到處可見證一個人的語文水平的高低是和這個人的修養、氣質、才能呈正比的道理。中職學校要將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觀念和學習態度轉變問題重視起來,通過學校的積極引導,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通過對學習語文應用語文的典型事例的解剖,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是貫穿於一個人的一生的道理,而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仍然是為成長中的每個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充電的時期,職業學校的語文學習有着三重意義:其一是繼續充實和提高語文修養;其二為學習好專業知識掌握工具;三是奠定終身語文學習的觀念和能力。不斷強化學生必須學習語文和語文學習不能放鬆的認識,不斷強化學生必須掌握好語文學習的方法和必須學習好語文課程的概念,以學校的抓緊和抓實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放下不願意學習和不終止語文學習的思想包袱,投入到積極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努力中。

二、積極提升語文教師職業能力,講求和提高講課藝術,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

1、以教師的講課藝術活躍教學氣氛,吸引和帶動學生學習

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其中的意味即在強調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動力,將這個道理聯繫與中職語文教學,分明也在強調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是讓學生熱愛語文課堂熱愛語文學習的必要條件。而中職學生很多都不愛學習語文,與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有關,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活躍氣氛的課堂,是師生共同討論和共同促進的課堂。學生對於語文課的學習興趣從哪裏來?自然要通過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和善於培養中來。由於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那麼,語文課教師就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們對學習語文課的興趣。教師可以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法有很多,如實行趣味教學。實行趣味教學應當注意,一方面是老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充足的功課,將與課本知識有關的知識都收集起來,進行認真的篩選,把有趣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知識記載下來,當課本的知識聯繫到課外的知識點時,要向學生們認真介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是利用手段烘托課文中所描述的氣氛,增強學生們的感觀認識。藉助多媒體的效果,把不能用語言描述準確的東西,利用多媒體將其演示出來。再比如説,演講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語言藝術,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上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安排短時間的演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語文課內容的理解,豐富詞彙,鍛鍊口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感染和調動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情趣。課堂即席寫作、片段寫作訓練,都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2、以教師的講課藝術活化教材,豐富教學資源

在中職語文課堂上,一些專業課教師習慣於就教材講教材,照本宣科的'講課是學生最不喜歡的。有的教師是任課以來就一直教語文課,對於給學生們講課已經形成了多年一貫制,甚至講課的腹稿已經熟背入流,不管面對的學生有怎樣的變化、反映和需求,他是我行我素地按着老經驗講課。試想,成型的經驗固然重要,但任何事情都是處在發展變化之中的,僵化的教學方法所引發的教學效果只能是僵化學習氣氛,僵化教學能力。相反,教師必須注意講求和提高教學藝術,這是提升教師職業能力的需要,也是身為人師教好學生語文課的需要。對於語文教師説來,講好語文課需要遵循教材,但更應該具有緊貼生活,活用教材的能力。課程是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所以,教材並非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還應該有其他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能夠被教師注意到、收集到和利用到講課實踐中。也就是説。教師的教學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不斷地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體驗、感悟和領會教材,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容,推動課程內容持續地生成和變化。例如閲讀教學,按照傳統的教學思路,教學活動圍繞課文本身的字、詞、句、段、篇進行,課前安排學生預習、掃除文字障礙,課內圍繞文章串講串問,課後練習也是追求一些知識點的落實與鞏固。而在生活化的語文教育觀支持下的閲讀教學,課文只是教學的一種憑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託課文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語文課程內容。在預習環節,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自主觀察、調查體驗,將文本的學習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在課前的體驗和佔有的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與互動,使學生完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自主構建;對於課後的練習,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練習趣味化、使知識有機地轉化為能力,使課本內容的學習得到拓展,使學生的創造精神得到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dqwl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