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樂亭大鼓的歷史及藝術特色解析

樂亭大鼓的歷史及藝術特色解析

樂亭作為傳統文化大縣,除教育發達,民眾雅重讀書,孕育產生皮影、評劇等戲曲外,樂亭大鼓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樂亭大鼓的歷史及藝術特色解析

一、源遠流長的鄉音古韻

歷史上,樂亭有“燕東天府”之美譽,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達興旺和藝術事業的飛躍發展,聞名於世的樂亭大鼓、樂亭皮影就發祥於這個海隅小縣。

樂亭大鼓是中國北方的主要曲種,於清代中葉誕生在樂亭縣,盛行於冀東廣大地區,在北京、天津、承德和東北三省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唱腔音樂為板式變化體,分“上”、“凡”兩個腔系,莊嚴裏兼有優美,委婉中包含古樸。板式完備,句式簡練,調式、調性轉換靈活,是鼓曲類中發展的相當成熟的一種説唱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清代中後期樂亭縣的社會環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樂亭大鼓的發展都十分有利,不僅引導了富家大户的超前性要求,同時也激發了勞動人民超前性的'創造精神,這種超前性的需求關係,使業已成熟的樂亭大鼓藝術很快形成了猶如蛟龍入大海,乾柴遇烈火的發展勢頭,眾多的藝人雖然聲腔各異,演唱風格獨樹一幟,但被行內外推崇、肯定的共有九家十八種,因此被時人總結為“九腔十八調”,而九腔十八調只不過是經過藝人與羣眾在長期的流演過程中篩選出來的部分唱腔,在以後的演唱實踐中,藝人們巧妙地運用板眼、速度等變化技巧,結合移宮犯調,擴板加花等作曲創腔手法而進一步豐富樂亭大鼓的演唱藝術。

二、鮮明濃郁的藝術特色

樂亭大鼓在其發展進程中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兩張鐵板一面鼓、連珠板、鴛鴦扣,各種板花嫻熟多變,令人眼花繚亂。優美的唱腔配以悦耳的鼓板和悠揚的三絃,真可謂悠哉!妙哉!而精巧煉達的唱詞對錶達主題,渲染場景、烘托氣氛、增添故事情趣、調動聽眾情結起着主導的作用。

樂亭大鼓的發聲、吐字、行腔、歸韻要求字正、腔圓、韻滿、味足,氣氛真實,色彩鮮明,氣口恰當,鼓板合宜;演唱功夫要達到吞、吐、撒、放、巧、俏、蹦、跳,演唱效果講究有聲似無聲,無聲勝有聲,快而不亂,慢而不斷。起調畢曲遵循黑、紅、撇、碰、搶、閃、堆、垛等法則,各種板式唱腔有種種鼓頭鼓尾,還可口語起調口語畢曲。

詩、詞、贊、賦是樂亭大鼓藝術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性文體,它主要出現於長篇書目之中,起着總結、概括、啟示、形容和充實故事梗概的作用,在演唱長篇書時,這類形式的出現往往能使故事情節得到畫龍點睛般的昇華。由於它們的結構功能不同,用場也不一樣。

樂亭大鼓的表演講究美、怒、甩、打、謅,説書的一張嘴演繹千古興衰、悲歡離合、人間百態、萬種風情,生、旦、淨、末、醜,風雨雷電、虎豹狼蟲,裝狼像狼、裝虎像虎,真可謂:世上生意好做,唯有説書難習,裝文扮武我自己,就像一台大戲。

樂亭大鼓的伴奏樂器——三絃不僅音色音量極具變化,表現性能強,而且伴奏説唱音樂特別貼切和諧,最初以《清平歌》為基本板腔的演唱藝人,首先配用了三絃,後來人們趨而效仿,樂亭大鼓就是在此基礎上完善而成。在馬立元的《中國書詞概論》中有這樣的記載:‘清初年,樂亭城內凡自娛好樂之人最愛唱清平歌,同時,鄉村中也流行着散曲之類的小調。後來有位弦子李,先以三絃配奏了清平歌,遂而加以改正,使其韻調悦耳動聽,較之舊曲大有不同,於是齊呼之為樂亭腔’。隨着樂亭大鼓唱腔音樂的逐步發展完善,伴奏體系也日臻成熟,在演唱實踐中,要求伴奏效果託腔保調,其技巧有、彈、挑、分、掃、壓、粘、搬、揉、扣、滑。抒情時纏綿細膩,如泣如訴;激越處慷慨激昂,威武雄壯。

傳統的樂亭大鼓伴奏琴師大都為盲人,他們功底深厚,造詣非淺,有的人下手不彈也可出音,甚至有時演員嗓子不太好使,經他們伴奏便頓覺越唱越輕鬆,伴奏時弦隨腔走,音伴話出,有時更能以弦代唱、領音行腔,尤其自彈自唱的絕活足見功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joor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