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詩經的藝術特點

詩經的藝術特點

賦、比、興的手法句式的章法雅、頌不同的語言風格

詩經的藝術特點

《詩經》關注現實,抒發現實生活觸發的真情實感,這種創作態度,使其具有強烈深厚的藝術魅力。無論是在形式體裁、語言技巧,還是在藝術形象和表現手法上,都顯示出我國最早的詩歌作品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

賦、比、興的運用,既是《詩經》藝術特徵的重要標誌,也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關於賦、比、興的意義,歷來説法眾多。簡言之,賦就是鋪陳直敍,即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敍地表達出來。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來作比喻。興則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詩歌的發端。賦、比、興三種手法,在詩歌創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創造了詩歌的藝術形象,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賦運用得十分廣泛普遍,能夠很好地敍述事物,抒寫感情。如《七月》敍述農夫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賦法。賦是一種基本的表現手法,賦中用比,或者起興後再用賦,在《詩經》中是很常見的。賦可以敍事描寫,也可以議論抒情,比興都是為表達本事和抒發情感服務的,在賦、比、興三者中,賦是基礎。

《詩經》中比的運用也很廣泛,比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擬物手法表達感情的比體詩,如《豳風·鴟?》、《魏風·碩鼠》、《小雅·鶴鳴》,獨具特色;而一首詩中部分運用比的手法,更是豐富多彩。《衞風·碩人》,描繪莊姜之美,用了一連串的比: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分別以柔嫩的白茅芽、凍結的油脂、白色長身的天牛幼蟲、白而整齊的瓠子、寬額的螓蟲、蠶蛾的觸鬚來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膚、脖頸、牙齒、額頭、眉毛,形象細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兩句動態描寫,又把這幅美人圖變得生動鮮活。《召南·野有死?》則不從局部比喻,而以有女如玉作比,使人由少女的美貌温柔聯想到美玉的潔白、温潤。以具體的動作和事物來比擬難言的情感和獨具特徵的事物,在《詩經》中也很常見。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王風·黍離》),以醉、噎比喻難以形容的憂思;巧言如簧(《小雅·巧言》)、其甘如薺(《邶風·穀風》),巧言、甘這些不易描摹的情態,表現為形象具體的簧、薺。總之,《詩經》中大量用比,表明詩人具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能夠以具體形象的詩歌語言來表達思想感情,再現異彩紛呈的物象。

《詩經》中興的運用情況比較複雜,有的只是在開關起調節韻律、喚起情緒的作用,興句與下文在內容上的聯繫並不明顯。如《小雅·鴛鴦》:鴛鴦在樑,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興句和後面兩句的祝福語,並無意義上的聯繫。《小雅·白華》以同樣的句子起興,抒發的卻是怨刺之情:鴛鴦在樑,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這種與本意無關,只在詩歌開頭協調音韻,引起下文的起興,是《詩經》興句中較簡單的一種。《詩經》中更多的興句,與下文有着委婉隱約的內在聯繫。或烘托渲染環境氣氛,或比附象徵中心題旨,構成詩歌藝術境界不可缺的部分。《鄭風·野有蔓草》寫情人在郊野邂逅相遇: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清秀嫵媚的少女,就像滴着點點露珠的綠草一樣清新可愛。而綠意濃濃、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詩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輝映。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起興,茂盛的桃枝、豔麗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禮的熱鬧喜慶互相映襯。而桃樹開花(灼灼其華)、結實(有?其實)、枝繁葉茂(其葉蓁蓁),也可以理解為對新娘出嫁後多子多孫、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願。詩人觸物起興,興句與所詠之詞通過藝術聯想前後相承,是一種象徵暗示的關係。《詩經》中的興,很多都是這種含有喻義、引起聯想的畫面。比和興都是以間接的形象表達感情的方式,後世往往比興合稱,用來指《詩經》中通過聯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於形象之中的創作手法。

《詩經》中賦、比、興手法運用得最為圓熟的作品,已達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諧的藝術境界,對後世詩歌意境的創造,有直接的啟發,如《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悽悽,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濉K蔞Т又??雷棖矣搖K縈未又??鷦謁??b。

毛傳認為是興,?熹《詩集傳》則認為是賦,實際二者並不矛盾,是起興後再以賦法敍寫。河濱蘆葦的露水凝結為霜,觸動了詩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興句寫景物的細微變化,不僅點出了詩人追求伊人的時間地點,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濱的圖景,而且烘托了詩人由於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迫切地懷想伊人的心情。在鋪敍中,詩人反覆詠歎由於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淒涼傷感心情,悽清的秋景與感傷的情緒渾然一體,構成了悽迷恍惚、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四句獨立成章,其間雜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節拍的四言句帶有很強的節奏感,是構成《詩經》整齊韻律的基本單位。四字句節奏鮮明而略顯短促,重章疊句和雙聲疊韻讀來又顯得迴環往復,節奏舒捲徐緩。《詩經》重章疊句的復沓結構,不僅便於圍繞同一旋律反覆詠唱,而且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詩經》中的重章,許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詩章重疊,只變換少數幾個詞,來表現動作的進程或情感的.變化。如《周南·?苡》:

采采?苡,薄言採之。采采?苡,薄言有之。

采采?苡,薄言掇之。采采?苡,薄言捋之。

采采?苡,薄言?之。采采?苡,薄言?之。

三章裏只換了六個動詞,就描述了採?莒的整個過程。復沓迴環的結構,靈活多樣的用詞,把採?苡的不同環節分置於三章中,三章互為補充,在意義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一唱三歎,曼妙非常。方玉潤《詩經原始》卷一雲: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羣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若斷若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

除同一詩章重疊外,《詩經》中也有一篇之中,有兩種疊章,如《鄭風·豐》共四章,由兩種疊章組成,前兩章為一疊章,後兩章為一疊章;或是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如《周南·卷耳》四章,首章不疊,後三章是重章。

《詩經》的疊句,有的在不同詩章裏疊用相同的詩句,如《豳風·東山》四章都用我徂東山,???還欏N依醋遠??閿昶?骺?罰?噸苣稀ず汗恪啡?露家院褐?鬩櫻?豢捎舅跡???酪櫻?豢煞剿冀嵛病S械氖竊諭?皇?輪校??孟嗤?螄嘟?氖?洌?紜墩倌稀そ?秀帷罰?仁侵卣攏?質塹?洹H?略詰故?詼?⑷?浞直鸕?貌晃乙浴⒉晃矣搿⒉晃夜??/p>

《詩經》中的疊字,又稱為重言。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小雅·伐木》),以丁丁、嚶嚶摹伐木、鳥鳴之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狀柳、雪之態。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和重言一樣,雙聲疊韻也使詩歌在演唱或吟詠時,章節舒緩悠揚,語言具有音樂美。《詩經》中雙聲疊韻運用很多,雙聲如參差、踴躍、黽勉、栗烈等等,疊韻如委蛇、差池、綢繆、棲遲等等,還有些雙聲疊韻用在詩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如如切如磋(《衞風·淇奧》)、?之燔之(《小雅·瓠葉》)、爰居爰處(《邶風·擊鼓》)、婉兮孌兮(《齊風·甫田》)等等。

《詩經》的押韻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個韻部,隔句押韻,韻腳在偶句上,這是我國後世詩歌最常見的押韻方式。還有後世詩歌中不常見的句句用韻。《詩經》中也有不是一韻到底的,也有一詩之中換用兩韻以上的,甚至還有極少數無韻之作。

《詩經》的語言不僅具有音樂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辭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詩經》時代,漢語已有豐富的詞彙和修辭手段,為詩人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詩經》中數量豐富的名詞,顯示出詩人對客觀事物有充分的認識。《詩經》對動作描繪的具體準確,表明詩人具體細緻的觀察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如《?莒》,將採?莒的動作分解開來,以六個動詞分別加以表示:採,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以衣貯之而執其衽也。?,以衣貯之而?Q其衽於帶間也。(?熹《詩集傳》卷一)六個動詞,鮮明生動地描繪出採?莒的圖景。後世常用的修辭手段,在《詩經》中幾乎都能找:誇張如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衞風·河廣》),對比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衞風·氓》),對偶如?則異室,死則同穴(《王風·大車》)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詩經》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文心雕龍·物色》)。但雅、頌與國風在語言風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篇章運用嚴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中雜言比較多。小雅和國風中,重章疊句運用得比較多,在大雅和頌中則比較少見。國風中用了很多語氣詞,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這些語氣詞在雅、頌中也出現過,但不如國風中數量眾多,富於變化。國風中對語氣詞的驅遣妙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達到了傳神的境地。雅、頌與國風在語言上這種不同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化,也反映出創作主體身份的差異。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體現了雅樂的威儀典重,國風多為春秋時期的作品,有許多采自民間,更多地體現了新聲的自由奔放,比較接近當時的口語。

標籤: 詩經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w2k46q.html